王芳华对于许言邦冷淡很是计较,往前跨了一步,站许言邦身前,拦住他去路,鼓足勇气道:“二公子,你为什么躲着我?”

许言邦看了她一眼,淡淡地道:“我干嘛要躲着你?”

“我不知道啊,所以我问你啊。”王芳华偏了头,露出一个调皮笑颜。

许言邦愕然,继而明白了王芳华意思,忍不住劝道:“王大小姐,我劝你别白费功夫了。我不想成亲。联姻之事,若是你执意要嫁到许家,大可以挑许家别房有为青年。”

王芳华没有料到是这个说法,不由得咬了咬唇,一排雪白编贝小齿映红唇之上,极诱惑之能事。

许言邦却只漠然地看了她一样,淡淡道:“请让开。再不让,我可就客气了。”

王芳华再好涵养也被气着了,一双手握成拳头垂身子两侧,对着许言邦低声怒道:“你什么意思?我们两家用意,我就不信你不明白,不知道!”

许言邦抱起双臂,靠抄手游廊栏杆上,看着王芳华愤怒脸,好整以暇地道:“既然你把话说到这里,我也把话说明白了。王、许两家联姻,我没意见。但是我不会跟王家联姻。”

“为什么?”王芳华心里说不出失望。她一向自视甚高,以前对于嫁给谁她并不意,因为她有充足信心,认为她无论嫁给谁,她都能让对方对她死心塌地。

可是挑挑拣拣这么多年,她唯一一个动心对象,居然对她无动于衷!

王芳华虽然不想往这方面想,此时也忍不住了,问道:“你这样,是不是心里有人?她是谁?你通房丫鬟吗?还是外面养了外室,不能进门?”

许言邦好笑,“为何我心上人,都这样不堪?——不是丫鬟,就是外室。王大小姐,既然我你心里这样不堪,你还追着我干嘛?”

王芳华脸上一红,讪笑着往旁边让了一步,“许都护,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着,你到现都未能娶亲,大概是因为有牵袢,所以没有成亲”

※※※

粉红177加送到。求粉红票和推荐票。

第261章 警告

牵袢?

许言邦想起杜恒雪的身影,眼神微微一黯,脸上的神色却还丝毫未变,摇头道:“这跟我心里有没有牵袢没有关系。我不想成亲,你另找别人吧。”

被这样直言不讳地当面拒绝,王芳华脸上火辣辣的,但是却也被激出一丝气性。她其实也并不是要非他不嫁,可是人心就是这样奇怪。若是许言邦上赶着讨好她,她说不定就无可无不可了,更不会这样巴巴地凑上来。

许言邦越拒绝,王芳华就越放不下。

“世家大族的好男儿多得是。而且王大小姐,你是嫡长女,该配嫡长子才对。我只是嫡次子,其实配不上你。”在一个不掩饰对自己有好感的世家贵女面前,许言邦也有些无奈,有些心软。

这也是男人的通病。对于主动追求自己的女子,哪怕不喜欢,也硬不起心肠说太重的话。更何况,那女子模样靓丽,出身高贵,就更能满足男子那一点不可告人的飘飘然的心态。

王芳华见许言邦放软了声调,心里一动,偏头笑着道:“士族男子我见得多了,像许都护这样年轻有为,还有担待的男子,实在是太少了。”

这样一说,许言邦倒是从刚才有些飘飘然的心态里面清醒过来。——本来就是看中了他的职位,跟他这个人又有多大关系呢?

许言邦就抱着胳膊,注视着王芳华的双眸问道:“如果我现在还和别的士族子弟一样,涂朱傅粉,偎红倚翠,你还会一定要嫁给我吗?”

王芳华暗忖,若是你跟那些软骨头似的士族男子差不多,我又怎能对你另眼相看?但是这话如何说得出口,迟疑半晌,踌躇着道:“正因为你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你大有可为。”

许言邦挑高了眉毛,“大有可为?——我告诉你,在我们朔北军中,比我强之又强的人多得是。那些寒门庶族子弟打仗的时候,就跟不要命一样,他们积累军功,比我快多了。若是你真的想找个有本事,有上进心的夫君,寒门庶族里面大把青年才俊任你挑选。”

王芳华笑着摇摇头,轻飘飘地道:“你以为我们太原王氏的女儿真的没有人要吗?从我十二岁起,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士族和寒门子弟上门求娶,只是我看不上他们而已。”

许言邦笑了笑,“原来王大小姐眼界这样高。许某是不是要感谢王大小姐盛情,竟然慧眼挑中了在下?”

“许都护客气!”王芳华拱了拱手,一派落落大方的举止,干脆直言不讳地道:“许都护,听你刚才的话,我对你更欣赏了。你知道自己的份量,知道自己的短处,既不自卑,又不自大。这样脑子清醒的人,实在很难得。”

“其实,像你这样上进的寒门庶族子弟确实不少,有些也真的闯出了名堂,比如陛下新封的柱国侯萧士及。但是你要知道,柱国侯若不是娶了你继母的女儿,他又怎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展露头角?——这就是我看不上寒门庶族子弟的原因。

许言邦听了这番话,并没有反驳,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让王芳华又升起一线希望。

“他们求亲,只是看中我们太原王氏士族门阀的地位,为他们往上爬添砖加瓦而已。可许都护你就不同了,我们两家门当户对,若能结成秦晋之好,定能让太原王氏和洛阳许氏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还有,你娘是前朝郡主,血统尊贵。我娘出自荥阳郑氏,也是五姓七望之一的门阀大家。无论从父族、母族哪个方面考虑,与我联姻,都不会辱没你,更不会辱没你们许家。”王芳华自忖这一番话情辞恳切,有理有据,只要许言邦是个头脑正常的人,就必会考虑她的话。

许言邦静静的听完,轻轻叹了一口气,淡淡地道:“你只看见我今天的成就,却没有看见让我成就今日地位的原因。还有,你们王家想跟我们许家联姻,还不是看上了我这朔北都护的位置?还不是跟你鄙夷的寒门庶族男子一样,是要借别人的势,壮自己的威风?”

王芳华一下子张口结舌,被许言邦的话打击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要告诉你,柱国侯跟他的妻子,是订的娃娃亲,不是像你所想的一样,为了往上爬,求娶许家的继女。柱国侯战功赫赫,威震朔北,为了救毅亲王更是九死一生。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实至名归。到你嘴里,他居然就成了吃软饭的。——王大小姐,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无益,许某告辞了!”说罢拱一拱手,就要告辞。

王芳华见许言邦又要走,着急地跺脚:“就算你身边已经有人了,我也不在乎。你至今未娶,证明你身边的人身份不足以为正室既然她最多只是做妾,我身为大妇,又怎会跟一个婢妾过不去我们王家,妾室本就不少,家里庶出的弟妹,也就只比仆役下人的地位高一点点而已。我们王家,只有嫡出,才能真正在族里担当重任。你我自小看着这样的情形长大,又怎会学那小户女子,为夫君纳不纳妾纠结苦恼?——许都护,你千万放下心。我若嫁你为妻,一定第一个让你的宠姬进门,给她名份地位,也给她的孩子一个姓氏。”

许言邦嗤笑一声,回头弹了弹手指,“王大小姐真是想得多。八字儿还没一撇,就把如何处置我的妾室都想得到了,我该你说心思缜密,还是该说你异想天开,脑子非常人所能及?”

王芳华听出许言邦话里不加掩饰的嘲讽之意,到底是没有出阁的姑娘,唰地一下子红了脸,愤愤地道:“本来就是这样,你难道还有别的说头?——难道你还想让你那上不得台面的心里人做正室?就算你肯,你爹,整个洛阳许氏都不会肯!”

许言邦想起杜恒雪的身份,有些黯然,轻轻叹了一口气,淡淡地道:“不关你事,你不要把精力用在我身上了,免得耽误了你。”

王芳华心里一沉,果然有一个人…不甘心地问道:“你心里的人,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不信我比不上她。”无论,容貌、家世,还是才学、谋略,王芳华自信都是世家嫡女里面的佼佼者。

许言邦却停脚步,怔忡半晌,才回身道:“用不着比。我从来不把她跟别人比。别人比她好,干我鸟事?若是因为她有别人比不上的好处我才心悦她,那我不是成了吃软饭的?”

“这样说,你心里真的有人?到底是谁?”王芳华脸上露出狡黠的微笑。

许言邦语窒,瞪了她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你不说,我自己去查。”王芳华在后面遥遥叫了一声。

许言邦更加恼怒,回头道:“你若敢插手我的事,我必尽我全力,让你太原王氏从此一蹶不振!”

王芳华一颗心顿时如同掉到冰窖里,从里到外冰了个透心凉。

她愣愣地站在抄手游廊上,看着许言邦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游廊拐弯的地方,只觉得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到底是对还是错。

“大小姐?”她的丫鬟婆子见许言邦走了,才敢上前来。

王芳华定了定神,高高地抬起头,“我们去看看许夫人吧。”

许家的婆子忙给王芳华带路。

王家的一行人从抄手游廊上走了过去。

她们刚走,一袭大红色箭袖锦衣从游廊的横梁上露出了踪影,一个俊美的少年坐在横梁上,晃着两条腿,笑吟吟地看着远去的这拨人,在心里暗道,敢说我姐夫坏话,胆子倒不小…,`,

那少年在横梁上坐了一会儿,一个鹞子翻身,从横梁上跳了下来。

他刚一落地,几个小厮带着丫鬟婆子已经屁滚尿流地追了过来,只差抱着他的双腿嚎起来,“三爷,我的好三爷,您可不要再这样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刚才差点吓死小的,以为把三爷跟丢了。”

那少年正是许绍的嫡三子,也是填房方妩娘所出的许言朝。

许言朝笑着踢了那小厮一眼,骂道:“臭球囊的,你小爷在自个儿家里也能丢,你当你小爷是白痴啊?!”

说罢甩着袖子,大摇大摆地去找他二哥去了。

方妩娘离开中堂,径直回了自己的院子,只是吩咐婆子丫鬟去厨房传话,今日要备酒席,准备招待太原王氏的贵客。

到了吃饭的时候,方妩娘遣人过来告罪,说她不舒服,就不来陪客了,请王老爷和王夫人见谅。

许绍知道方妩娘是犯了小性儿,也不去揭穿她,跟着向王之行和王郑氏道歉,“内子禀性脆弱,想是昨儿劳累过甚,还请之行兄弟不要见怪。”

王之行和王郑氏当然连说不会。其实方妩娘不在,他们还自在些。在他们眼里,就算方妩娘嫁给了许绍,但出身还是伤不了台面。本来就是市井平民,而且还是个嫁给商人的寡妇,这样的人做填房,在士族门阀里面,确实不大抬得起头。

吃饭的时候,机灵鬼一样的许言朝看出点儿端倪,笑吟吟地问许绍,“爹,王家老爷和夫人看不起我娘,你知道还是不知道?”

※※※

一眨眼就是月底了。求粉红票啊妹纸们。俺一直三更啊,就只有两天是双更,其余都是三更啊。

第262章 较真 (泡_沫和氏璧+)

饶是许绍一向素有急智,也被许言朝一席话堵得瞠目结舌。

这样刁钻的问法,让他能怎么回答?——不管他回答知道,还是不知道,都只能坐实了许言朝的话,那就是:王之行和王郑氏看不起方妩娘。

这个结论,真的是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只是小孩子的一句玩笑话,大家一笑置之,无伤大雅。

往大了说,却是整个太原王氏看不起洛阳许氏,这是要人命的面子问题,甚至让两个家族因此决裂都有可能。

因王之行和王郑氏是太原王氏的族长和宗妇。而方妩娘是洛阳许氏的宗妇。王之行和王郑氏看不起方妩娘,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原王氏看不起洛阳许氏。

许绍尚在愣怔之中,许言邦已经听得大乐,笑眯眯地摸了摸许言朝的头,夸赞道:“三弟打小是个实心肠的好孩子,从来只说实话,未免得罪人。还望王家老爷和夫人看他是小孩子,不要怪罪于他。”然后又故作凶巴巴地对许言朝道:“三弟,二哥跟你说过多少次!有些话只能放在心里,大咧咧说出来,会得罪人的!”

许言辉也忍不住莞尔,忙低下头,给许言朝夹了一筷子菜,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啊!——喏,你爱吃的明火水炼犊,还不能堵住你的嘴?”

曾氏倒是有些诧异,她一直以为许言辉因不喜方妩娘,对许言朝这个异母弟弟也是淡淡的,就以为他很讨厌他。如今看来,倒不是这么回事。——仨兄弟其实还是颇有默契的……

王之行和王郑氏却尴尬得不得了,也对许言朝隐隐有些怒气。——到底是那上不得台面的女人生得孩子,一样上不得台面……

王家的嫡长子王文林很是不好意思,忙道:“三公子错怪我爹娘了。我爹娘怎会看不起许夫人呢?许夫人是洛阳许氏的宗妇,看不起许夫人,就是看不起洛阳许氏。我们太原王氏跟洛阳许氏向来交好,更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王芳华眨了眨眼睛,看看许言朝,再看看许言邦,心里一动,出声试探道:“三公子,你觉得我爹娘看不起你娘,是为什么呢?”

许言朝本来被两个哥哥明里暗里警告,不想再惹是非了,但是王芳华的话实在太过诛心,忍不住摆出一幅可怜兮兮的模样,仰脸看着许绍道:“爹,王家大小姐在暗示爹爹不会挑填房呢。——爹爹身为士族,却娶了寒门庶族的女子做填房,还生下我这个儿子,人家很是看不上我和娘呢!”

王芳华被许言朝的话噎得差一点背过气去。——这孩子太可恶了,说话居然一点都不留情面……

许绍再也忍不住,沉声道:“胡说八道!王大小姐哪有这样说?”

“怎么没有?”许言朝眼圈都红了,指着王芳华道:“王大小姐刚才问我,我为什么会认为她的爹娘看不起我娘,不就是在引着我说我娘出身配不上爹爹?——既然我娘配不上爹爹,可爹爹为什么要娶我娘?娶了我娘,为何又让她受这些委屈?这些人看不起我娘,难道就看得起爹爹?看得起大哥、二哥,看得起我们许家?!”然后又索性把许言邦今日跟他说的话说了出来,“你们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家大小姐跟清河崔氏联姻不成,才退而求其次,找我们许家!”

许言邦听得暗暗高兴,悄悄在桌子底下对着许言朝竖起大拇指。

这些话,别人不能说,但是许言朝说了却无妨。一来他年纪小,纵然有些什么不妥的地方,别人也好给他遮掩过去。二来,王芳华刚才确实言之凿凿,表达了她看不起方妩娘的意思。

许绍一向疼这个小儿子,本想板着脸训他一顿,可是看他眼圈都红,想是这些话憋的很了,今日才一股脑儿发作出来。

再说许绍娶了方妩娘,虽然有私心,但是也时时刻刻防备家里人会赶着趋奉方妩娘,因此怠慢了他原配生的两个嫡子,所以在很多事上,都以许言辉和许言邦为重。方妩娘早有心理准备,也没想着许绍有了新欢就将旧人,连同旧人生的儿子都抛在脑后,所以也没有跟他计较,凡事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

而下人都是最能看风向的,自然就看得出来,原配夫人的两个嫡子,在家里的地位绝对超过填房夫人,自然不敢对许言辉和许言邦不敬。却没想到因此让小儿子受了委屈。

许绍大是内疚,但是他性子向来沉稳,也做不出大发雷霆的事,只有淡淡道:“言朝,人家做得不妥当,你难道就要跟着人家学?咱们洛阳许氏,不比任何一个士族门阀差。谁看不起你娘,就是看不起我洛阳许氏!”王芳华刚才的问话,确实很戳人心窝子。许绍这一下表态,却是一巴掌打在王芳华的脸上。

王芳华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很快又变得通红,嘴唇翕合两下,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许绍福了一福,低声道:“许伯父,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哪个意思?你说啊?你今儿不说出个青红皂白,以后就别上我家的门!不然的话,你一来,我就带我娘走!”许言朝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点都不示弱地看着王芳华。

王文林暗道一声糟了,心里也暗骂妹妹怎么今儿就跟吃了呛药一样,明明知道许家三公子犯咯应,还要上赶着拿草棍儿去捅老虎的鼻子眼儿,连忙站起来拱手行礼:“三公子,三公子,你别生气,是我妹妹的错,我让她给你赔礼,还请三公子大人有大量……”

许言朝抱起一双胳膊在胸前,半仰着头,冷冷地道:“我年纪比她小,凭什么要比她度量大?她饶骂了人,还要我去有大量,有没有这个道理?莫不是你们太原王氏,向来就喜欢以大欺小,狗眼看人低?!”

“够了!”许绍眼看到王之行和王郑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只好厉喝一声,打断了许言朝的话。

“爹!你胳膊肘儿往外拐!”许言朝大叫一声,哭着跑了出去。

许绍有些尴尬地摇摇头,对着王家的四个人道:“……都是我把他惯坏了……”可是也只说到这里为止,并不肯承认是许言朝的错。

许言邦见机极快,忙拣起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跳起来道:“三弟伤心了,我去劝劝他!”说罢一溜烟就跑了。

王家的嫡长子王文林只好讪讪着道:“许伯父的几个儿子虽然不是同母,真是兄友弟恭,比同母亲兄弟还要和睦。”

许绍大是感慨,捻须说道:“世侄此言不虚。我这几个儿子,确实兄弟情分还不错。”世家大族,最忌祸起萧墙。只要内部能够拧成一股绳,外面的风浪再大,都是能够渡过难关的。

王之行和王郑氏这才回过神来,对许绍歉意地道:“许兄,真给你添麻烦了。其实我们真的没这个意思……”说着也觉得心虚,忙转了话题,“你家三郎如此聪明伶俐,又生得好样貌,真不知哪一家的姑娘能够配得上他。”

许绍呵呵笑了一声,没有接话。

许言辉笑着道:“他才八岁,还是小孩子,考虑不到那么远。——来,大家吃菜。”轻轻把过节揭了过去。

王之行和王郑氏就坡下驴,拉着王芳华坐下,将刚才的事绝口不提,和桌上的人高谈阔论起来。

王之行故意道:“许兄,不是我多嘴,如今崔家三郎来势汹汹,他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了,就是不知道许兄打算怎么办?”

许言辉知道说的是崔家三郎觊觎朔北都护府都护的事儿,便沉吟说道:“这事儿还要看陛下的意思。不管是崔家三郎,还是我们家老二,都是陛下的臣子。朔北都护这个位置,也是陛下的。陛下嘱意谁,就是谁的。陛下不嘱意你,争也没用。”

王文林听了,大起知己之感,端着酒杯来到许言辉的矮几前,对他敬道:“许兄说得这话着实透彻,我们太过心急,倒是落了下乘。”

许言辉没有就接过王文林手里的酒杯,只是似笑非笑地道:“其实这件事,是我们家和崔家之间的事儿,跟你们太原王氏,关系确实不大。”

王芳华忙着要改变刚才在许绍心里留下的坏印象,忙道:“我们是为你们许家着想。崔家本就势大,如今又出了太子妃,着实无人可挫其锋芒。”

王之行笑吟吟地看了王芳华一眼,赞许地点点头。

王芳华心里大是镇定,便又道:“其实,我们还知道一个消息,不知许伯父和许世兄是不是知晓。”

“什么消息?”许言辉从王文林手里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王文林放下心来,知道许言辉喝了他敬的酒,就表示既往不咎了。

许绍也看向了王芳华。

王芳华跪坐在面前的矮几之后,侃侃而谈:“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太子殿下已经向崔家三房下聘,要拼三房的嫡长女崔莲莲为侧妃。”

※※※

二更求粉红票。为泡_沫堂主大人10月10日打赏的和氏璧加更送到。晚上七点第三更。

※※※

PS:说说这个文里的士族世家的概念。看见书评区有些妹纸表示不解,说千年世家应该是规矩严格的,千年世家女怎么表现得像穿越女巴拉巴拉。俺觉得这是有个思维上的误区。

首先这里的世家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世家,不是明清时期发展出来的书香世家。书香世家当然是以规矩礼仪为准绳的,但是士族门阀世家是以血统为依据,不是以个人素质为依据。

士族门阀的规矩,从来都是让寒门庶族执行,不是让他们自己执行的。

书香世家讲究礼仪传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阶层和概念。普通人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这个阶层。

而士族就不完全不一样。对于士族来说,你在最初士族兴起的时候输掉了起跑线,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机会再跻身其中。

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最后在唐宋时消亡的士族门阀,从来就不是讲究的礼仪规矩,而是讲究的血统和权力。他们能传承千年,靠的就是把持朝政。

隋唐以前,皇帝的废立很多都是操纵在士族手里,形成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士族靠的是血统出身,就能堂而皇之享受各种特权和社会地位,他们不是靠的个人素质哈。而且士族本身传承到隋唐的时候,已经腐朽到不能再腐朽,不管是他们的礼仪风范,还是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完全不能跟寒门庶族竞争,所以才走向消亡。

士族兴起的时候,就是以做官为依据的,他们是一伙从把持政权中得到绝对好处,然后企图把这个好处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固定下来的狭隘自私的人。小伙伴不信可以去度娘。不要以为传承千年的士族了不起。士族当然有优点,比如追求个性的解放,很多特立独行的士族中人得到尊重和追捧,也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言论。

但是总的来说,士族在隋唐时期已经腐朽到阻碍历史进步的程度。某寒也不是要黑士族。历史上的士族众从盛到衰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去度娘。某寒喜欢唐人庶民的勃勃生机,对总是45度角望天,明媚忧伤,放浪形骸的士族众不持欣赏态度。

还有,不要认为表现才干,和追求一夫一妻,以及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是穿越女的特权。俺从写烟水寒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古代是一个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概念,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不要把明清当做是中国全部的历史。隋唐时期的女性本来就很彪悍(其实宋朝的女子也很彪悍,那是后话),像本文开头的时候那个前朝的太后,她的原型就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她在历史上就是这样一个彪悍的人,隋文帝的后宫只有她一个皇后,没有别的妃子,她不喜欢小妾,她的大儿子做为太子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宠幸小妾,不亲近太子妃才被她厌弃的。她的小儿子装得好,只亲近自己的妻子,才博得她的好感,后来被立为太子,做了皇帝。但是这个小儿子比较坑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这个太后刚在文里出来的时候,有人就发贴说古代没有这样的女子,这人肯定是穿越女啥的。让俺这个一直态度很端正地在翻看隋唐史的人内牛满面。敢情一部隋唐史,在某些小伙伴眼里就成了穿越史,武则天不用说,肯定是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是么?

……

第263章 弥补 (粉红1800+)

“哦?此话当真?”许绍也不抬高了眉毛,沉吟起来。若是太子真聘了清河崔氏三房嫡长女为侧妃,太子妃地位倒是岌岌可危了。

王芳华见许绍感兴趣,心下大定,跟着又道:“千真万确。我们连太子聘礼单子都弄到了。”说着,看了她爹王之行一眼。

王之行微笑着缓缓点头。

王芳华就从袖袋里拿出一份单子,双手捧着给许绍呈上。

许绍从下人手里接过这份单子瞧了瞧,立时就知道这是一份真聘礼单子。

“太子真是不偏不倚,这份单子,看上去跟当年给太子妃下聘时候差不多。”许言辉探头许绍手里看了一眼,笑着道。

“清河崔家虽然势大,但是大房和三房势力并不均衡。崔家大房掌管族内事务,同时大房嫡长女是太子妃。而崔家三房朝为官多,如今不止崔家,崔家门生故旧也是遍布朝堂,号称‘崔半朝’崔家,可是指崔家三房。太子此举,其实有些画蛇添足”许绍不无遗憾地道。

如果是要将崔家拉到太子这边,有一个崔家女儿做太子妃就绰绰有余了。连娶两个,却是要崔家自相残杀啊…

想到这里,许绍猛然意识到一个可能,捻着胡须手不由自主重了一些,将自己下颌拉得生疼,忙住了手,了下颌,低头喝了一杯酒,又命人给王家人敬酒,笑道:“太子此举颇有深意,颇有深意啊”

王芳华急着许绍面前表现自己才干,忙道:“正是呢。想是崔家大房和三房不合看别人眼里,太子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索xìng再娶一个崔家女,这样就把清河崔家牢牢抓手里。而且崔家三房是号称‘崔半朝’那个崔家。三房五个儿子,三个文官,一个武将,还有一个才十岁,正是有‘谪仙’之称崔家五郎。武将便是崔家三郎,他对朔北都护一职志必得,这已经是人皆知了。”

“确保万无一失?呵呵,王大小姐很有见教,很有见教啊”许绍呵呵笑了两声,又命人上菜羹。

王芳华见终于扭转了许绍心中形象,心情顿时好转起来,席间用了许多饭菜,又趁着酒意挥毫泼墨,画了一幅写意大漠风烟图,让众人赞不绝口。

这边吃得高高兴兴,许言邦也一路追着许言朝来到他住院子。

许言朝很小时候,就被许绍带到外院亲自教养,身边除了几个年纪大养娘和嬷嬷,就没有别人。

许言邦悄悄走了进来,看见许言朝背对着大门坐堂上,低着头,肩膀一耸一耸,似乎正伤心。

许言邦看得大为内疚,心道自己多年来,对这个弟弟虽然没有不闻不问,可是真不如自己和大哥关系。可是今天却是许言朝出手,给他解决了一个**烦。

“三弟”许言邦走了过去,以为自己会看见一张泪眼磅礴脸。

许言朝愕然回头,嘴角还带着些许油光,手里一只嫩嫩脆皮烤乳猪小tǐ。——原来刚才他啃烤乳猪…

许言邦无语地看着他,刚才酝酿起来对许言朝怜惜、爱护和感激心情,霎时间烟消云散。

许言朝看见是许言邦站那里,才拍着xing口道:“二哥,不待这么玩我啊。进来都不敲门,人吓人,吓死人好不好?”

许言邦好笑地坐了下来,顺手拿了个帕子递到许言朝手里,“你就知道吃。你吃东西时候,就算是雷打你耳朵旁边都听不见。——敲门,你听得见敲门吗?”

许言朝嘻嘻一笑,将手里烤乳猪小tǐ递到许言邦面前,“二哥,要不要来一只?”

“当然要,不过不要你手里这只已经啃过。”许言邦许言朝身边坐了下来,又问道:“你刚不是哭吗?我还以为你有多伤心呢”

许言朝:“”

“我才不伤心好不好?刚才是故意做给那四个人看。若不是我掉几粒金豆儿,我们现下还那里陪着他们呢。”许言朝得意洋洋地道。他聪明,但不小气,很多事情过了就算了,也不会到时候对起景来,会吃亏。

许言邦点点头,“那看来是我多事了。我明明看见你挺不高兴。”

“二哥,我哪里有不高兴?你不要信口开河好不好?——你到底是怎样当上朔北都护?是不是因为我姐夫不干了,你才赶鸭子上架?”许言朝说话总是那么“一针见血”,旁人跟他说话,势必要打起足够精神,不然随时被他给牵沟里去。

许言邦没有否认,招手叫过来许言朝下人,吩咐道:“给我取一只烤好腌腊猪肘子过来,皮要烤得脆,腌腊要香,咸一点不要紧…啊哟!”话没说完,就被许言朝狠狠踹了一脚。

“你踹我干嘛?”许言邦很是不满。

“干嘛要我这里吃腌腊?你不能回去吃?!——盐巴很贵!”许言朝很是不满,他份例不多,他又“爱好”广泛,吃不惯大厨房东西,都是另外拿了钱,去内院小厨房买东西回来另外做。

许绍用自己sī房补贴许言辉和许言邦,但是从来没有补贴过许言朝,因为许绍以为方妩娘会sī下用sī房补贴许言朝。而方妩娘又认为她财产都是杜家,要留给杜恒霜和杜恒雪两姐妹。虽然杜恒霜答应要分四分之一分红给许言朝,但是许言朝到底还小,方妩娘就帮许言朝收起来了,也没让他知道,免得又多生祸端。

许言邦知道了自己这个三弟这些年过日子,有些发酸。不过幸好,他天生心xing宽大,很多事过了就算了,也没有养成个尖酸刻薄,谁都对不起他xìng子,还是很值得欣慰。

许言朝看了看许言邦脸色,就知道他想什么,眼珠子跟着滴溜溜一转,凑到许言邦身边,神秘地道:“二哥,你会不会娶那个王大小姐?”

许言邦懒洋洋地瞅了他一眼,“小孩子家家,管大人事做什么?吃你烤乳猪去!”

许言朝气得哇哇大叫,舞着满手油扑了过来,一股脑儿蹭许言邦裘皮锦袍上,怒道:“那会子拿我当枪使,你怎么不说这话?现得了便宜还卖乖,看我能饶了你!”

许言邦一听,伸手架住许言朝双手,讪笑着道:“…你也知道我是…拿你当枪使?”

许言朝“哼”了一声,傲慢地别过头,“我当然知道。想利用本小爷,也要看你够不够份量。若不是你先前帮我二姐出气,我也不会白白被你当枪使。”

原来是为了替杜恒雪还人情。

许言邦听了,又是欣慰,又觉得别扭,忍不住道:“喂,你可是姓许啊,我怎么觉得,你对你二姐,比对我这个亲二哥还要好?”

许言朝一听,眨巴眨巴一双灵动大眼睛,居然结巴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二哥…二哥…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咱不能厚此薄彼是不?”

许言邦笑着拉着许言朝手去浴房清洗,轻声道:“你多顾着你两个姐姐,我们只有替你们高兴。”

许言朝放了心,笑着洗了手,出去继续和许言邦对坐啃烤猪。

两人吃完整整一只烤乳猪,都觉得撑得要到喉咙了。

许言邦命人去他房里取了苦茶砖过来,亲自煮与许言朝吃。

许言朝看见许言邦不断加各种调料里面,有盐、有糖,还有各种匪夷所思东西。煮出来咖啡,一般人是喝不下去。

“二哥,您这是煮什么茶?”许言朝小心翼翼地问道。

“朔北苦茶砖,特别解油腻。咱们刚吃完烤乳猪,需要吃吃这茶,免得折腾太过。”许言邦耐心给许言朝解释。

两人吃完茶,不等王家人还做客,已经悄悄离开京兆尹府,往崇康坊柱国侯府府邸过去了。

来到柱国侯府内院,他们先去见了杜恒霜。

杜恒霜看见是许言朝,也十分高兴。她对这个小她十一年弟弟很有疼爱之心。许言朝面前,她就跟方妩娘第二一样,耐心且细心地照料他起居。

许言邦从明面上说,跟杜恒霜也是继兄继妹,也上前行了一个礼。

杜恒霜安置好许言朝吃东西,转身问许言邦:“许都护今日前来,可有事端?”

许言邦摇摇头,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后才道:“太原王氏我家做客,我嫌烦,就提前告罪出来追三弟了。”

“言朝怎么啦?他又惹事了。”方妩娘十分头疼。

许言邦笑道:“没有惹事,是事惹他了。”说着,就把刚刚席上发生事说了一遍。

方妩娘听着十分感慨,不断摩挲着许言朝头颈,“唉,这孩子…真是难为你了,我都不乎,你又何必乎呢?嘴长别人身上,要说就说真话。如果是谎言,直接转身走人。”

第264章 反扑

听了杜恒霜的话,许言朝满不在乎地甩了甩头,眼光一溜,往笑眯眯的许言邦那边偷偷看了一眼,嘴角带着狡黠的笑意看着杜恒霜,甜甜地道:“姐姐,你别怕。他们太原王氏是士族门阀,我们洛阳许氏也不差他们多少。再说,现在是他们上赶着我们家,要跟我二哥结亲呢。——你说,不趁着他们有求于我们的时候,下死力踩他们几脚,难道要等那个鼻孔朝天的王大小姐嫁进来,给我和我娘脸色看的时候,再来抱怨吗?那不是太晚了?”

许言邦笑眯眯的脸一下子僵住了。他又恼又气地瞪了许言朝一眼,像是在责怪他竟然把这件事告与杜恒霜知晓。

许言朝嘻嘻一笑,低头猛吃杜恒霜给他准备的美食。

杜恒霜却若有所思地看了许言朝一眼,就把不善的目光落到许言邦身上,声音也变得不冷不热,“许都护,那真是恭喜您了。以后成了太原王氏的乘龙快婿,仕途势必会更上一层楼了。”

许言邦听得额头冷汗淋漓,不由自主地缩着手站了起来,对着杜恒霜陪笑着讨好:“…霜儿妹妹”

许言朝再也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趴在桌上直拍桌子。

杜恒霜也难再绷着脸,嘴角微翘着莞尔道:“这声‘霜儿妹妹’实在是太过熟不拘礼,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