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夜来忙道:“萧大哥!”

萧士及回头看了她一眼,道:“你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能来的。”

太子妃见穆夜来不中用,才从车里探出头来,笑着道:“柱国侯,柱国侯夫人来了吗?本宫还想跟她说说话呢。”

萧士及一见太子妃就有气,又见她把穆夜来专门带来这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冷冷地道:“太子妃,看来臣上一次在东宫说的话,太子妃还没有听明白。”

太子妃窒了窒,讪笑着道:“柱国侯言重了。本宫只是不忍见有情人天各一方,所以才做个媒人……”

萧士及大怒,打断她的话,怒道:“太子妃殿下什么意思?臣和穆三小姐清清白白,却让太子妃说得如此不堪?!”说着,又对穆夜来道:“穆三小姐,你当年救我一命,我自然感激。但是你不要被别人当了幌子!”

穆夜来见周围人的目光好奇地看了过来,忙道:“柱国侯别生气,我有些话,想单独跟你说。”

萧士及摇摇头,“有话你就说。我萧士及事无不可对人言,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

二更五千字。粉红票碎碎念开始了~~~保底投了哈~~~

……

第487章 升官 6k,含1月粉红1440、1470+

穆夜来被萧士及说得满脸通红,嘴唇嗫嚅几下,眼里有些雾蒙蒙地,她求恳似地看着萧士及,似乎有千言万语说不出口。

萧士及眉头微蹙,倒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太子妃看了看萧士及,又看了看穆夜来,在心里暗暗赞叹穆夜来能屈能伸。这样痴情美貌的女子,还有仕途上的莫大助力,她真不信有男人能过得了这个坎儿。——而杜恒霜,太子妃目光冷冽地在车外人群中扫了一眼,她根本就没有看到杜恒霜的影子。哼,这个女人,还不知悔改,男人都要被人勾走了,还在拿乔做她的原配范儿……到时候你哭死都晚了。你打死我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也是要偿命的吧……

“好了,本宫有事要下去一趟,你们慢慢聊,不急。”太子妃笑眯眯地回头说道,对自己的宫女和穆夜来的侍女使个眼色,将她们都带了下去,包括车上的车夫。

只留下穆夜来一个人在车里,萧士及骑着马在车前。

俊男美女,一个在车外俯瞰,一个在车里仰望,好一副依依不舍的惜别图!

太子妃扶着宫女的手,含笑回头看了一眼,心里很是爽快。她在心里暗暗惋惜,可惜杜恒霜没有来。若是她来了,看见这幅图画,指不定立刻冲上来,跟穆夜来大打一场才好看呢……

萧士及见太子妃带着下人都走了,一勒马首,转身也要走。

穆夜来咬了半天唇,都不见萧士及过来俯就,现在又转身要走,终于忍不住了,低低地道:“萧大哥,我是真心帮你。”

萧士及的身形在马上顿了顿,叹口气,回头道:“穆三小姐,你……”

穆夜来看见萧士及的神色,还有他带着些决绝的语气,很是心慌,不想听他说下去,忙一口气道:“萧大哥,我知道你是忍辱负重。我自然是站在你这边的,你放心,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夫人对我怎样,我都不会对她怎样的。我会一直在这里,看着你功成名就,更上一层楼!”

萧士及听见“忍辱负重”四个字,猛地回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穆夜来。——她在说什么?她怎会知道?!

穆夜来见萧士及定身回头,心头大定,眸中含泪,微微点头,做出一副“柔弱中带着坚强”的笑颜,轻声说了一句话。

萧士及没有听清楚,担心是自己出了什么篓子,被她看去了,便俯下身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穆夜来坐在车里,已经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

见萧士及附耳过来,穆夜来忙轻声道:“萧大哥,你别担心太子和太子妃这边。他们的动静,我会一五一十传给你。——我以后会给你写信。他们不知道我是站在你这边的,你要信我!”

萧士及目光一凝,从马上直起身,定定地看着穆夜来,在脑海里急速思考。——这到底是太子和太子妃另一番考验他的苦肉计,还是穆夜来真的反水了……

想来想去,萧士及还是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若是穆夜来真的反水,他就算得罪她也不要紧。她反正是不会出卖他的。可若是太子和太子妃考验他的苦肉计,那他要是信了穆夜来的话,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萧士及一番思量之下,已经做了决定:把穆夜来的话,当做是太子和太子妃的试探,便一挥马鞭,怒道:“我原当你是个好人,如今看来,还是我看错了!——我真是瞎了眼!”说着,转身骑马离去,回到自己人当中。

“侯爷,怎么啦?”萧士及的亲兵小心翼翼地问道,“夫人还没有来。”

萧士及先前让自己的亲兵四处看看,是不是杜恒霜被挤在外头进不来。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念头很可笑,因为杜恒霜若来,一定是坐着柱国侯驾制的大车,怎么可能有人敢把她拦在外头?!这种场合,就连太子妃都不敢的。

听亲兵这样一说,萧士及也将刚才穆夜来说的话抛之脑后,在人群中逡巡着,寻找杜恒霜和三个孩子的身影。

但是一次次寻找,一次次让他失望。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萧士及的下属千牛将军吕中望,正下了马,站在一辆重帷樱桃木的香车前面,仰头跟车里的人说话。

那车帘掀开,露出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肚腹隆起,正含笑跟吕中望说话。

吕中望今年已经四十有八,大儿子刚刚成亲,这跟他含情脉脉说话的女子,却不是他的夫人。

萧士及的亲兵看见这一幕,都在挤眉弄眼地好笑。

萧士及见了,只是低斥一声,“那是别人的家事,别没规矩!”

他的亲兵赶紧收声回头,眼角的余光却看着吕将军伸手去抚摸那女子的肚子,刚硬英武的脸上满是柔情。

几声柔情万缕的声音飘了过来。

“……将军此去,不要忘了秋娘。秋娘肚子里已经有了将军的骨肉。秋娘不求名份,可是肚子里的孩子……秋娘却不忍心让他被人骂是没爹的野种。”说着,那女子泪如雨下,很是伤心。

吕中望心头大为怜惜,忙道:“你放心,我去江陵之后,就给我夫人修书一封,让她接你进门。唉,也是我的不是,去你家做客,却酒后失德,连累你被你家里人赶了出来。我知道你不是贪慕荣华富贵之人,不然也不会不计名份跟着我。咱们的孩子,一定不会被人耻笑的。”

那女子含泪点头,看着吕中望上马去了。

“侯爷,时辰到了。”吕中望来到萧士及身边,大声回道。

萧士及点点头,去齐孝恭身边道:“皇叔,时辰到了,咱们要开拔了。”

齐孝恭是第一次领兵,当然都听萧士及的。见他说该走了,便让人传令下去,赶紧组队离开。

大军令行禁止,很快呼啦啦一群人就集合战队,然后上马奔腾而去。

萧士及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见柱国侯府的车,他一直在人群中张望寻找,盼望看见那张熟悉的笑颜在他面前突然出现,大声跟他说:“及哥哥!祝你马到功成!一路顺风!”但是直到他们离开十里长亭,走到河边坐船,杜恒霜也没有出现。

平生第一次,萧士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发现自己再也琢磨不透霜儿的想法。

说她不在意自己吧,昨晚她却比哪一晚都热情,那种火一般**辣的风姿,让他想一次就荡漾一次……可是说她在意自己吧,自己早上走的时候,她居然能睡着了不理他,最后就连出征送行都没来……难道真的是睡过去了?

萧士及带着满腹的思虑上了船,跟着齐孝恭带着大军南下。

长安城外热热闹闹的十里长亭,很快就只剩下前来送行的家眷。

大军走了,那些家眷也陆陆续续离开。

太子妃早带着穆夜来走了。

没多久,这里就只剩下几辆看着很不起眼的马车。

杜恒霜一直坐在马车里面,并没有探出头,但是萧士及那边的一举一动,都看在她眼里。

她看见太子妃带着穆夜来去见萧士及,也听见萧士及铿锵地说出那句“事无不可对人言”,还有太子妃宽宏大量地带着婢女下车,给萧士及和穆夜来留出两个人的空档,当然,她也看见萧士及俯身下去,摆出倾听的姿势,听穆夜来说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不想再看下去……

看见这一幕,她的心里已经不怎么痛心和难受了。她唯一难过的,是让两个孩子看见了这一幕。但是这是两个孩子一定要来的,怎么劝都不听,也算是他们要承受的后果吧。迟早有一天,他们要面对这一切,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也许比自己和旁人给他们灌输一些不真实的念头更合适。

平哥儿和安姐儿开始高兴得不得了,看见那么多的将领兵士,还有威风凛凛的陛下,当然,还有更加威风凛凛的爹爹,要不是杜恒霜拦着,这俩孩子都要放声大叫“爹爹”!

但是很快,他们的脸色就变了。萧士及骑着马往他们这边走过来的时候,却没有在他们的车边停下,而是往前走到太子妃的车驾旁边,后来更是状似亲昵地跟另外一个女子说话,看得两个孩子都要哭了。可是他们抬头看一眼他们的娘亲,他们又忍住了。

“娘……”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偎上去,紧紧地贴着杜恒霜。

杜恒霜闭了闭眼,伸手抱住自己的两个孩子,轻声安慰他们,“别难过。爹爹是要做大事的人,他……不是有意的。娘带你们过来,是因为娘答应了你们,娘既然说出口,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平哥儿明白过来,紧紧抱着杜恒霜道:“娘,您是知道那个坏女人要抢爹爹,所以不让我们过来看见吗?”

杜恒霜一愣,低头看着平哥儿。这孩子才四岁半,怎么就明白这个了?

平哥儿看着杜恒霜,道:“我听见二叔和二婶吵架。二婶骂二叔,说他现在往外跑,是不是外面有狐狸精把他迷住了。我问知数姐姐,什么是狐狸精,知数姐姐说,就是坏女人。”想想又道:“小白很讨厌别人骂狐狸精,我说了一次,小白好几天不理我。”小白便是杜恒霜的小白狐。

杜恒霜有些啼笑皆非地摸了摸平哥儿的头,低声道:“既然知道小白不喜欢别人说狐狸精,以后你就不要说了。至于你二婶和二叔吵架的话,都是气话,你不要当真。而我和你爹,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只想你知道,无论我和你爹怎样,我们都是你的爹娘,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而且你爹非常疼你和安姐儿,他这一辈子,最为长情的,恐怕也只有对你们这两个孩子吧。”毕竟是萧士及亲手带过的孩子,以前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有。

平哥儿本来最担心的就是爹爹不要他们了,听说爹爹还是会喜欢他们,松了一口气,但是看了看娘的脸色,平哥儿还是忿忿地道:“那个坏女人是丑八怪,给娘提鞋都不配。娘你别伤心,等平哥儿长大了,把那个坏女人打跑,爹爹就不会再跟她说话了。”

安姐儿切了一声,将小小的身子偎进杜恒霜怀里,娇娇地不屑道:“哥哥,爹爹若是不要咱们,咱们也不要他了。安姐儿只要娘,只要跟娘在一起。”

杜恒霜心里听得暖暖的,低头亲了亲安姐儿的额发,笑着道:“嗯,安姐儿比娘厉害多了。坏男人咱们就不要他了。”

这样说,平哥儿和安姐儿又不乐意了,异口同声地道:“爹爹不是坏男人!”

杜恒霜笑得弯了腰。

钱伯从远处走来,对杜恒霜道:“夫人,咱们回去吗?”

因杜恒霜担心萧士及认出钱伯,所以一早就让钱伯远远地躲起来,她才好隐在暗处观察萧士及的一举一动。

现在人都走了,钱伯也就无所谓了,过来坐上车驾。

杜恒霜点点头,吩咐道:“咱们回去吧。”

旁边一辆车正好行来,车上一个中年贵妇撂开帘子,笑着跟她打招呼,“这不是柱国侯夫人吗?怎么换了这样一辆车?”

杜恒霜听见是吕夫人的声音。吕夫人是萧士及下属千牛将军吕中望的原配正室。跟杜恒霜关系不错,曾经在东宫还帮着杜恒霜说话来着。

杜恒霜想起刚才看见的另一幕,就是那吕中望跟另外一个女子说话的情景,心里也对吕夫人有些不值。

当初成亲的时候,吕夫人跟吕将军算是门当户对。吕将军听说本来是对吕夫人很是忠心,家里也没有妾室偏房,如今却有了一个外室,还是大着肚子的……

杜恒霜心有戚戚,就撂开车帘,含笑道:“吕夫人不也一样?”

刚才萧士及和穆夜来的情形,吕夫人肯定也看见了。

谁叫吕中望外室的车,和太子妃的车架离得那么近呢……

想到这一幕巧合,杜恒霜在心里骇笑,看见吕夫人从车里下来,杜恒霜想一想,对车里的知数、知钗,还有两个孩子的养娘道:“我下去说句话,你们好好待着。”

车里的人都点点头。

杜恒霜下了车,和吕夫人两个人走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下说话。

“唉,萧夫人,我是过来人,今儿就托大跟你说句话,这些外面的狂蜂浪蝶,你当没看见也就算了。你看我们将军虽然嘴上说得好听,但是那女人肚子这么大了,他也没有在家里提过要她进门的话。——既然他不说,我自然当不知道。”吕夫人撇了撇嘴,“我儿子都娶媳妇了,转眼就要抱孙子,我们将军也丢不起这人的。”

杜恒霜咂舌,不由道:“可是刚才我听见吕将军说,要给夫人写信呢……”写信好让那女人进门。

吕夫人掩袖笑道:“萧夫人,您可真是有趣。这种事,我们将军怎会写在纸上?白纸黑字的,若是让人抓到把柄,他的官儿也别做了。——这种话,就是哄那女人的,我都不放在心上,您就别当真了。”

杜恒霜讪讪地笑了,“吕夫人,您真是心胸宽大。”

吕夫人讥诮地道:“那女人年轻貌美,本来是我们将军下属的女儿,去她家喝了一次酒,就喝到床上去了。他们家就把她赶出家门,说没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儿。将军心软,就给她安置了一处外室。哼,都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谁知道他们赶她走,是做戏还是真的!”虽然在劝杜恒霜,其实一肚子怨气。

杜恒霜无语。这种事若是摊在她头上,她是绝对不会忍的。对于她来说,她是不信那些所谓的“逢场作戏”的说法。有些事,是无法逢场作戏的,特别是感情,做戏做成真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是她也无法劝吕夫人一走了之,不管是和离还是下堂,吕夫人都跟她的情况不一样。

吕夫人孩子多,给吕将军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最小的女儿却才跟杜恒霜的平哥儿一般大。

“吕夫人,也许吕将军是一时糊涂。”杜恒霜说得自己都不信。

吕夫人撇了撇嘴,眯着眼睛看向大军消失的方向,笑了笑,回头对杜恒霜眨了眨眼,“萧夫人,我看我跟您同病相怜,才说句真话。——其实吧,四十多快五十的老男人,真没什么好的,都成渣了。还是年轻小伙子身强力壮啊……”

杜恒霜听了眨眨眼,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吕夫人却是神秘一笑,转身回自己车上去了。

她的年岁比吕将军要小十岁,但也是快四十的人,身材丰腴,面色红润,一双眼睛水汪汪的,一点都不像男人另有新欢的弃妇模样……

杜恒霜带着孩子回到家,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开始准备自己的事情。

萧士及跟着齐孝恭经河道来到江陵水域,带着千艘战船,和刚刚习练了一个月的五万水军,来到巴蜀一带。

按照萧士及的设想,他希望能招揽巴蜀一带的地方部族将领和兵士。巴蜀之地归顺大齐没有多久,而且现在萧铣又在江陵称帝,这些巴蜀的部族首领又左右摇摆起来。

萧士及便极力游说齐孝恭招揽巴蜀部族首领子弟,然后按照部族地位的高低上报给朝廷,要求分别授以官职,从而“外示引擢,实以为质”。

永昌帝立即朱笔御披,准了萧士及的提议。

一时巴蜀的地方部族纷纷参与到征讨萧铣的阵列中来。

一个月后,巴蜀兵士汇于夔州,由征南大元帅齐孝恭为首,萧士及为辅,统辖十二州府,从夔州顺流向东。同时又调集另外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齐奔向江陵。

中间有几路依附大齐的巴蜀部族突然造反,半路迎击大齐的讨逆大军。

萧士及以巴蜀一带熟悉地形和水性的兵士为主,从长安来的北地水军为辅,同时出动杜先诚给他的昆仑奴水军为奇兵,毫不手软,将那些半路造反的巴蜀一带不肯归附的部族屠戮一空。

无数的鲜血从巫山上流下来,染红了半个江面。

反击一战,让萧士及再次威名四起。大家才恍然发现,这个在漠北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男子,依然是大齐的铁血战神!

而萧士及的奇兵昆仑奴,神龙见首不见尾,让巴蜀一带的地方部族闻之胆寒,再也不敢生异心。

巴蜀一带,从此正式归属到大齐版图之内。

开疆拓土,是所有君王最大的愿望。

永昌帝得信,欣喜若狂,连发三道圣旨,晋封齐孝恭为南宁郡王,萧士及为上柱国,同时兼任检校荆州刺史,统辖岭南诸州,并特许承制拜授,有选官授官之权。

这份封赏比起来,萧士及虽然爵位没有齐孝恭高,但是实权比他大多了。况且齐孝恭是皇族宗室,封王本是应有之意。立了军功才封王,本来就是永昌帝故意为难齐孝恭,也是为了给别的齐氏皇族宗室敲警钟,让他们别尽想美事儿,不给大齐做出贡献,他们就别想得好处!

而且萧士及所得的检校荆州刺史一职是可以世袭的实权官职,比柱国侯这个只能传三世的空衔爵位要强不知多少倍。

萧士及看到这份旨意,自然十分欣喜。

同时受封的,还有他诸多属下,包括千牛将军吕中望。

吕中望得了个千牛男爵的爵位,可以传三代,顿时高兴得快疯了。

陛下传旨下来,自然要回去谢恩。

萧士及这边江陵的战况还很紧急,他走不开,就派吕中望回长安,帮他和新封的南宁郡王齐孝恭一起谢恩。

同时萧士及也给杜恒霜写了一份家书,把自己的封赏都让吕中望带回去。他给平哥儿请封世子的折子也一并让吕中望带了回去。

以前萧士及只有一个柱国侯的空衔爵位,肯定是嫡长的平哥儿继承,无需请封。但是现在他的检校荆州刺史一职,却是可以世袭的实权官职,而且是管制一方的朝廷大员,非同寻常。这个职位的继承,是需要得到朝廷的同意的,也就是需要陛下认可他立的世子,才能在他百年之后,正式接任他的荆州刺史一职。

萧士及晋封上柱国,同时兼任检校荆州刺史的消息也在长安传遍了。柱国侯府一时宾客盈门。

大齐八大刺史,如今只有萧士及一个人,是毫无根基的寒门庶族出身,别的刺史都是士族豪强出身。

第488章 世家

在萧士及之前,大齐八大刺史,都是士族豪强出身。

萧士及的这个检校荆州刺史,其实是捡的萧铣的漏。

萧铣反了大齐,他的检校荆州刺史一职当然被永昌帝撸了,出缺了一阵子。

萧士及能被授予这个官职,也是因为朝廷中的士族中人暂时观望的结果,不然早就一拥而上了,哪里轮到他得这个巧宗儿?

永昌帝也知道是这个原因,所以赶紧下旨,把这个位置授予萧士及,将大齐八大刺史被士族把持的局面打出一个缺口。

圣旨里还让他“统辖岭南诸州”,真实的状况是,岭南,还没有归顺大齐。所以,这个圣旨真正的意思是,萧士及,朕提前把岭南封给你,你可要再接再励,帮朕把岭南打下才名符其实啊……

这些当然是朝廷中那些士族官员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乐得袖手旁观,看看萧士及到底有什么本事。

以前的检校荆州刺史萧铣,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一名武将,再说他女儿萧月仙确实有几分本事,据说萧铣身边的谋臣都对萧月仙推崇备至。她能被封为皇太女,也是因为她的才干非常出众,不仅仅她是萧铣唯一的女儿的缘故。

这样一来,萧士及在此次南征军中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各种想要谋一个永久出身,甚至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取世袭职位的人都围到萧士及身边,就连刚刚封了南宁郡王的齐孝恭都不如他风光。

齐孝恭未免有些不虞,但是萧士及对他还算恭敬,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不能太靠萧士及了,也得显显自己的本事,因此也带着自己的幕僚开始做筹划,让萧士及只要练兵就可以了。

萧士及察觉到齐孝恭态度的变化,跟身边的人商议了一下,觉得现在自己的风头确实出得太足了,也该让王爷出出风头。

如今他们兵力大涨,沿途依附的巴蜀兵士越来越多,也走不了大褶,因此便避开齐孝恭的锋芒,埋头练兵。

一闲下来,他又想起杜恒霜,想起他走的时候,她那些反常的举动,不断琢磨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来想去,他没有得罪过她的地方,除了穆夜来。

正想到和穆夜来之间的瓜葛,他就接到穆夜来的信,信上看上去没有写什么重要的东西,但是多读两次,他却品出来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信上说,他晋封上柱国和检校荆州刺史之后,太子和太子妃曾经大吵一场,之后太子再也不去太子妃寝宫,只独宠良娣崔莲莲。崔莲莲也真是好生养,居然又怀孕了……

甚至还有柱国侯府的事情。穆夜来的信上说,他刚走,西平郡王的小王爷夏侯元就上门做客,拜访了柱国侯夫人。

夏侯家的小王爷,萧士及有过一面之缘。那个家伙,长得居然比那个妖孽安子常还要美上几分,作为一个男人,长成这样简直是要天怒人怨,让别的男人都要自惭形秽去死吧……

萧士及一阵心烦,将穆夜来的信凑到油灯上烧了。

在船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萧士及终于坐起来,提笔给杜恒霜写信。

怀着一腔愤怒,萧士及在信上质问杜恒霜为何不去送他,还有,他让她闭门谢客,她做到没有?!

写完信,萧士及觉得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便封上信封,让吕中望一起带回长安去了。

眼看已经进了腊月,江陵的冬天对他们这些北地士兵来说,居然觉得比北方的长安还要冷。

有好多士兵都生了冻疮。

萧士及听说了,便亲自带着人走访当地的郎中,寻找给兵士驱冻的药膏和法子。

吕中望带着一百多个士兵,还有军中很多长安将领给家里带的东西,日夜兼程,终于在腊月十五回到长安。

长安城弥漫在节日的气氛中,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言笑盈盈,一派富足丰饶的景象。

吕中望回到长安,先去宫里向永昌帝谢恩,呈上萧士及和齐孝恭表忠心的陈表。萧士及给儿子请封世子的陈表也在其中。

永昌帝当然是龙颜大悦,当堂准奏,封了萧士及的嫡长子萧宜平为世子,同时又赏了吕中望不少金银田地,才让他回家。

吕中望不敢先回家,从宫里出来,马上去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上柱国萧士及的柱国侯府。

杜恒霜刚好从海西王府回来,在门口遇到吕中望。

吕中望忙过来向她行礼,呈上萧士及给杜恒霜的家信,还有从江陵带来的土特产。

杜恒霜忙谢了他,又道:“吕大人风尘仆仆,我就不虚留了。只敢问吕大人,能不能在回江陵之前和吕夫人来我家一起吃顿便饭?我有好些事情想问问吕大人,我们侯爷在江陵,也不知道是否住得惯。”

吕中望笑道:“柱国侯给了下官一个月的假期,下官可以在长安过了年再回去。柱国侯夫人想问什么,尽管开口,下官明日就可和内子过府一叙。”

杜恒霜大喜,忙谢了又谢,目送吕中望骑着马走了。

回到家里,杜恒霜马上打开萧士及给她写的家信看了起来。

萧士及一共给她写了好几封信,看时间是一到江陵就开始写的。前面几封还比较正常,都是表示对家里人的思念,一一问候了杜恒霜、三个孩子、杨太夫人、龙香叶,还有萧嫣然,萧泰及,以及萧泰及的嫡长子。

杜恒霜边看边嘴角微翘,可是看到最后一封信的时候,杜恒霜却笑不起来了。

看着信里萧士及愤怒的指责,杜恒霜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提笔就回信,反问萧士及,问他当初答应不再见穆夜来,他有没有遵守诺言?男人大丈夫,无信而不立,他有没有想过他在自己面前出尔反尔?至于他让她闭门谢客,杜恒霜问他什么意思?难道她连出去做客,还有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写完杜恒霜心里舒服点儿了,但是重新看了一遍,又觉得无趣,就把信揉成一团,扔到熏笼里烧掉了。

烧掉信后,杜恒霜的心情平静下来,再次拿起信,一封封重新看,想弄明白萧士及最后一封信的情绪,为何和前面的信差了那么远。

看来看去,杜恒霜逐渐品出点儿味来,特别是最后一封信,萧士及指责她没有“闭门谢客”,明显就是他知道她有在家里招待客人。——他在千里之外,是如何知道她在长安家中的事儿?

杜恒霜知道自己没有给萧士及写信。她不是不想写,而是萧士及是去打仗,大齐就没有家眷给正在执行任务的军中将领写信的规矩。——就算写了,也寄不到。

那萧士及是从哪里得知她家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杜恒霜不认为朝廷那些兵部的人会盯着她家里,把她家的事儿当军务传给萧士及。——如果他们果然这么无聊,杜恒霜一定想法去整倒几个兵部“闲人”……

排除了兵部的人吃饱了撑的,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太子妃。

杜恒霜很确信,萧士及如今既然“投靠”太子,他的行军总管又是太子给他求来的,他跟太子之间肯定有秘密通信渠道。鉴于太子妃恶劣的过去,杜恒霜很容易就想到太子妃借助了太子的渠道,给萧士及送了密信。

同时萧士及对太子妃深恶痛绝,若是太子妃给他写的信,他肯定不会信的。

那谁的信他才会不假思索地信了,而且怒不可遏,写信回来质问她呢?

一个他比较相信的人,还是一个紧紧盯着柱国侯府,盯着杜恒霜一举一动的人,同时这人还要有渠道,把信送到军中阵前的人。

杜恒霜冷笑起来。不用多说,这个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穆夜来,看来打断你的腿,并不能让你退缩……

杜恒霜深深后悔,没有同时打断她的手……

但是想来想去,杜恒霜又有些泄气。

这女人到底是吃了什么药,似乎对萧士及真的是志在必得。

杜恒霜是不想和萧士及过了,但是,她也不想让穆夜来拣这个便宜。

谁都能接替她的位置,就是穆夜来不可以。

杜恒霜还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做,知数就满脸欣喜地跑进来,道:“夫人,夫人,陛下有旨意!夫人快去接旨,对了,还有平哥儿,也要去接旨!”

杜恒霜很是惊讶,将刚才的事情抛之脑后,从炕上下来到镜子前面整装,问道:“平哥儿为什么要去接旨?”

知数笑着道:“听萧大管事说,侯爷向陛下请封平哥儿为世子,陛下准了!”

杜恒霜一下子僵在那里,过了许久,才道:“好吧,把平哥儿穿戴好,跟我一起去中堂。”

知数忙去将平哥儿从先生那里叫过来,换了身衣裳,跟着杜恒霜去中堂接旨。

一个穿着土黄色圆领衫的内侍捧着永昌帝的圣旨,站在中堂上,大声道:“准封上柱国、检校荆州刺史萧士及之嫡长子,萧杜氏所出萧宜平为萧氏世子,钦此!”

杜恒霜和平哥儿一起跪谢恩典,然后起身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