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素素拍拍胸脯,暗道这小白真是成精了,不用说,它肯定是去找霜儿去了……

萧义也知道小白有些本事,刚才的话。他也是故意说给旁人听的,只要告诉小白杜恒霜去哪里了,它就一定能找到她的。

不一会儿。萧家的人陆陆续续从里面出来了。

最先出来的是曾太夫人杨氏,她身后跟着两个婆子架着眼神涣散的龙香叶。杨氏身后是萧嫣然,低着头,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再后面是萧泰及,抱着他的儿子,身边跟着他的妻子龙淑芝。再后面,就是萧家以前的下人,大大小小一长串,细数一数。大概有一百来人那么多。

安子常皱起眉头,对萧义道:“如今你们回萧家大宅。可还用得上这么多下人?”

萧义忙道:“萧家大宅也不小,这些下人将将够,不算多。”主要是下人最多的杜恒霜,已经把她陪嫁的下人都遣回杜家大宅了,就走了一多半的人。

安子常也知道萧家不缺钱,但是担心在萧士及落难的时候。有人趁机来挤兑他们。——凡是没有权势,只有钱财的人家,在大齐,都是官儿们眼里的肥羊,不挤兑干净是不可能的。

“你出去就说,如今你们的铺子和庄子,都是挂在我名下的,看看有哪些不长眼的敢动你们。”安子常淡淡地说道,眼光却向那些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的内城护军那边看过去。

这些话当然是说给有心想打主意的人听的。

曾太夫人杨氏出来一看这么大人候在这里,忙过来行礼。她认识安子常和许言辉,但是没有见过夏侯元,但是见他生得俊美异常,又跟安子常、许言辉站在一起,便一起都行了礼,道:“让几位大人费心了。”

安子常、许言辉和夏侯元忙拱手道:“曾太夫人客气了。”又道:“你们这一趟离开柱国侯府,回到萧家,还望曾太夫人把持门户,谨慎小心,等着士及兄回来。”

杨氏才知道杜恒霜已经自求下堂,昨天就带着孩子离开柱国侯府了,心里无限唏嘘,但是也知道自己其实跟萧士及和杜恒霜的关系都很远,虽然蒙萧士及盛情,叫她一声“曾太祖母”,但是她真的很注意分寸,不想让别人说她倚老卖老。

不过既然杜恒霜已经走了,这一家大小,确实需要有个坐纛,就道:“各位大人放心,士及如今不在府里,还有老二泰及呢,他媳妇淑芝也能理家。他们都是有本事的,我就看着点儿就行了。”

萧泰及和龙淑芝忙上前来给安子常、许言辉和夏侯元行礼,道:“多谢三位大爷帮我们萧家。”

萧泰及更是满心惶恐,看着安子常道:“安国公,我想见一见我大哥,知道他安好,我才睡得着觉。”

安子常点点头,“你等下来找我,我带你去天牢看士及。”

萧泰及忙谢了安子常,又带着龙淑芝,领着萧家大大小小,往马车上登去。

诸素素想了想,招手对萧嫣然道:“嫣然,你有没有空,去我府上陪我住几天好不好?”

萧嫣然有些犹豫,萧泰及却大喜,忙推着她道:“安国公夫人给你面子,你还不去谢谢她?快去吧,快去吧。”

萧嫣然只好陪笑着走过去,道:“安国公夫人……”

“别,叫我素素姐就可以了。”诸素素忙阻止她,又对她招手,“你来我府上住几天,等我生了孩子,我们一起去定州找……霜儿玩去。”

萧嫣然这时也知道了杜恒霜已经自求下堂,心里很是难受,不过诸素素盛情相邀,她也知道是为了她好,不过在这个时候,她只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就福了一福,道:“素素姐您有身孕,好生将养吧,等您生了,我再去府上道贺,然后再一起去看大嫂……”还是改不了叫杜恒霜“大嫂”。

诸素素也不想勉强萧嫣然,就道:“那好吧,是我考虑不周。你先跟他们住几天,等闲下来了,我派人过来接你过来说话。”说着,故意愁眉苦脸地道:“你看,霜儿走了,雪儿也走了,我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你要常来看我才是。”

萧嫣然忙点头笑道:“一定一定。”

那边知画也招手让她过去,道:“嫣然,夫人走了,你不要拘束,有事或是找安国公夫人,或者来找我。我虽然没有安国公夫人那样有本事,但是一般的小忙还是能帮就帮的,你不要委屈自己。”

萧嫣然感动得眼角湿润,哽咽着道:“瞿夫人……”

“好了好了,别掉金豆儿了,快跟着他们回去吧。萧家大宅我可是熟悉得很呢!”知画笑着朝萧嫣然挥手。

萧嫣然忙又福了一福,才回到自己的车前,攀着车辕爬了上去。

坐在最前面的车里面的人,是萧泰及和龙淑芝。

龙淑芝抱着已经睡熟的儿子,脸上的神情很不好看,过了一会儿,她吞吞吐吐地道:“……泰及,那个院子,我们还要回去住吗?”

“哪个院子?”萧泰及奇道,“你说什么呢?”

龙淑芝更加不舒服,往周围看了一眼,声音压得更低,“还有哪个?就是那个……那个院子啊……你……你前头那个女人死的地方……”

萧泰及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死盯着龙淑芝恶狠狠地低声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她早死八百年,不知道投胎到哪里去了?!”

“可是……可是……她得的病,可是会过人的。我们倒没事,好歹活够本了,可是我们的孩子还小啊……”龙淑芝哀求道。

萧泰及看了看龙淑芝怀里的耳中,脸色慢慢恢复下来,缓缓地道:“你说得也有理,这样吧,回去之后,我们还是把那个院子封着,咱们住到大哥那边去。”

龙淑芝这才欢喜起来,重重地点点头,笑着坐车一径去了。

崔三郎看见萧家的人都走光了,也没有看见杜恒霜的影子,很是惊讶。

眼看安子常他们都要回自己的车上去了,崔三郎才催马过来,忙忙地问道:“请问安国公,这萧夫人哪里去了?”

第576章 贬斥 (4K,粉红960、990+)

崔三郎虽然心急,但是面上的神情却丝毫未露,似乎他的询问就跟日常寒暄一样,没有丝毫的出格之处。其实他问话的内容,已经很出格了……

安子常一怔,飞快地往崔三郎全身上下都扫了一眼。

但是崔三郎不愧是清河崔家出身,在经历人生的起伏波折之后,反而多了一份雍容不迫的气度,让安子常有点一眼看不破的感觉。

安子常的眼神眯了眯,道:“崔侍郎为何对萧夫人这样关心?恐怕是于理不合吧?”

诸素素在车里听见安子常故作正经地说“于理不合”,笑得肠子都快断了。——最不喜欢于理相合的,恐怕就是安大爷您了,居然还一本正经说人家“于理不合”,真亏他说得出口……

崔三郎勒了勒缰绳,淡淡地道:“萧士及下了大狱,萧家就只有萧夫人是一家之主,现在柱国侯府都搬空了,她却不见踪影,但是身为她挚友的安国公夫人却没事人一样坐在大车里,我该说萧夫人是交了损友呢,还是所托非人?”

诸素素勃然大怒,掀了车帘就出声道:“你胡说八道什么?是不是嫌你的两条胳膊好得太快了,想再断一次?!——霜儿已经不是萧夫人了,你还‘萧夫人’长、‘萧夫人’短,到底是何居心?!”

诸素素话一出口,就知道糟了:她中了崔三郎的激将法!

果然崔三郎立时长眉一挑。拱手道:“原来如此。崔某明白了,多谢安国公夫人见教!——告辞!”说着,转身驱马而去。

安子常撑着车辕,瞪着诸素素,简直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诸素素用手捂着嘴,一双眼睛眨啊眨地。连眼泪都快出来了。——自从怀孕之后。诸素素越来越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生个孩子笨三年,真是没说错啊……

“进去!”安子常叹口气,跳到车里,将诸素素拉了进去。

很快安国公府的大车就往萧家大宅驶去。

安国公府跟柱国侯府的都在崇康坊。以前两家隔得不远,不过以后倒是会很远了。

这一次萧家搬回萧家大宅,安子常和诸素素都不放心,要过去亲眼看到他们安顿好了才行。

瞿大当家见安子常他们走了。也带着知画回自己府里。

夏侯元更是归心似箭,迅速骑了马回家,向爹和娘禀告,他要回定州祖宅住一阵子。

夏侯无双听说,也嚷嚷着要回去。她在这里住了几个月,实在闷气得很。那个许家的小三子自从落水之后,总是不肯见她。而她娘也将她拘得紧。不让她主动跑到许家府上叨扰。

西平郡王夏侯林听说了柱国侯的事,还有杜恒霜居然去了定州定居,心里也是一动,就对夏侯元道:“也好,我们用不着一家人都待在一个地方。若是有什么不测,大家分散些还容易逃命。”

夏侯夫人忍不住嗔了他一眼。道:“你说什么话呢?吓着孩子了……”

夏侯林嘿嘿一笑,道:“实话。大实话。”说着,就命人给夏侯元和夏侯无双收拾行李,送他们回返定州祖宅。

夏侯夫人不放心,也决定亲自跟他们回去一趟,等他们兄妹俩安置好了,再回长安。

……

这边诸素素坐在车里,一脸惶恐地看着安子常,道:“……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安子常斜睨了诸素素一眼,道:“知道错了?”

诸素素忙不迭地点头,“知道知道……再不敢了……”

安子常哼了一声,抱着胳膊道:“你还有不敢的时候?——你向来是勇于认错,绝不更改。”

诸素素的心情顿时又好起来,她嘻嘻一笑,偏着头打量安子常美如妖孽一般的侧脸,道:“你可真了解我……”

安子常板着脸看向车窗外头,过了良久,嘴角却微微翘起一个愉悦的弧度。

因诸素素很是内疚自己不甚让崔三郎这个恶人知道了杜恒霜的事情,一直在自怨自艾,安子常只好安慰她道:“其实没什么,你不说,他也会知道。你以为,霜儿跟士及和离这件事,真的能够瞒过有心人吗?”

诸素素撇了撇嘴,道:“他从别人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无所谓,但是从我这里得知,我就想抽我自己几个嘴巴子……”说着诸素素抬起手,就想往自己脸上抽去。

安子常却一把抓住她的手,在自己的手里静静地握了一会儿,才若无其事地放开,转头看向车窗外,淡淡地低声道:“……我会心疼的。”

诸素素一心沉浸在歉疚当中,居然没有听见安子常刚刚说出口的话。

安子常横目看了诸素素低垂的头顶一眼,无语地摇摇头,继续看向车外,琢磨着萧士及的下场会怎样。他很确定陛下和太子都不会真的杀了萧士及,但是还会不会重用他,这件事却是很难说得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秦州的突厥人,到底该怎么办?

如果他站出来,萧士及也许就暂时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安子常的手指在腿上轻轻敲打着,很快安国公府的大车来到萧家大宅门口。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大宅,不过在经历过恢弘的柱国侯府之后,再看这个宅院,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再有钱的富商大宅,都是不能跟勋贵皇亲的府邸相比的。

诸素素和安子常都没有下车,而是派了安国公府的一个管事和一个管事媳妇,到萧家大宅里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再则萧泰及说要去看看他大哥萧士及,安子常也要过来带他一起过去。

没过多久。他们派出去的管事和管事媳妇都回来了,向安子常和诸素素一五一十回报了里面的情形。

诸素素和安子常听着里面还算井井有条,并没有家反宅乱的,松了一口气。

“你先回去,我带萧家二爷去看看士及。”安子常掀开车帘下去,回头对诸素素说道。

诸素素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叮嘱道:“你帮着说说情。”迟疑半晌,又道:“其实,萧大哥也是挺可怜的。他虽对霜儿有千般不好,可是他在国事上从没有错失过。陛下和太子殿下这样对他,真是让人心寒……”她咬了咬唇,后面的话她没有说下去,可是面上的神情已经很是不忍。还有对永昌帝和太子浓浓的不屑和不满。

安子常垂眸看向车底,突然伸脚踏死一只就要爬到他脚边的蚂蚁,道:“……在陛下和太子眼里,士及就是一只个子比较大的蚂蚁而已。他们会关心一只蚂蚁会不会痛?有没有脸面吗?——这就是士族和庶族的差距。”说着,转身离开大车,来到萧家大宅门前候着。

萧泰及慌慌张张从里面出来,对安子常躬身道:“安国公劳烦了。”

安子常点点头。自己上了马。对萧泰及道:“你会骑马吗?”

萧泰及尴尬地笑道:“当然会,当然会。”说着,也翻身上了自家的马。

两个人一路快骑进了皇城。

安子常是国公,有永昌帝给他的特许令牌,再说他也认得几个人,这些人见是安国公带着萧士及的亲弟弟过来。也没有为难他们,挥手放他们进去了。

来到天牢里面。牢头笑道:“想不到柱国侯的人缘真不错,太子走了没多久,吕郎将就来了,还在里面没有出去呢。”

安子常知道吕大郎是跟着萧士及南征江陵的副将,想了想,就没有进去,在门口暂且候着,等他们在里面说完再说。

萧泰及不明端倪,悄悄问道:“安国公,咱们如何不进去?”

安子常淡淡地道:“等一等吧。”

萧泰及不敢再做声,只好耐着性子等在安子常身后。

萧士及的牢房前面,跪着泪流满面的吕大郎。

“将军,他们居然这样对你!”吕大郎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们眼里英明神武的将军,居然如同狗一样被关在一个低矮的精铁笼子里。

萧士及淡然一笑,道:“这里多好,多安全,不怕有人闯进来。”

吕大郎勉强扯着嘴角笑了笑,却是笑得比哭还难看。

“……好了,你刚才说的事,我自有计较。你……和我们的人说一声,等着陛下的旨意吧。我估摸着,他们不会派我去秦州了。”萧士及凝神对吕大郎分析道。

“啊?!”吕大郎大吃一惊,攀着那铁笼子的栏杆道:“这怎么行?!明明突厥人最忌惮的就是将军您啊!”

萧士及笑了笑,“你太抬举我了。没有我,霍国公和平乐公主还是将突厥人挡了一个月。再坚持坚持,突厥人带的战马支持不了这么久的。你设法给霍国公他们传信,让他们派人截断突厥人的补给线。——突厥人有个习惯,就是赶着牛羊马匹征战。牛羊就是他们粮草,马匹就是他们的坐骑。对突厥人,要狠得下心,烧光他们的补给线,或者抄他们的后路,去他们的部落里烧杀劫掠,一个不留!”说到最后的时候,声音已经很是发狠。

吕大郎听得心里发颤,更加崇敬地看着萧士及。

这些事情,从萧士及嘴里说出来,好像很容易。

可是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知道,这些简单的事情要成功做出来,有多么地不容易……

截断补给线容易,但是对现今的大齐部队来说,要冒着全部人马牺牲的准备,才能截断对方的补给线。因为突厥人的行动能力太强大了,往往你还没有靠近他们的补给线,他们就已经回头杀了过来,最后只能跟敌人同归于尽才能完成截断补给线的任务。

当年唯一例外的,只有萧士及曾经在漠北能够带着一队精锐骑兵穿梭在突厥人的补给线上,神出鬼没一般将对方的牛羊马匹全部烧光,又能全身而退。

这样的战术,需要的是勇气和毅力,还有不逊于突厥人的快速反应的能力,没有任何取巧的地方。

吕大郎眼里发红,强忍着泪水道:“将军,你发个话,我们兄弟都听你的!”

萧士及的神色严肃起来,他扑到笼子前端,也抓着精铁栅栏,厉声道:“你们要活着!现在这个时候,你们要尽可能地活着,听见没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一次,你们有种就把我萧士及整死。

如果整不死,等我出来,就该你们死……

萧士及在心里默默发誓,更紧地抓住了面前的精铁栅栏。

吕大郎的泪水终于涌出了眼眶。他用袖子抹了抹脸,膝行着退回几步,对着萧士及磕了几个响头,站起来,大步离去。

安子常在门口看见吕大郎走出来了,对他淡淡点头。

吕大郎对他颔首行礼,就目不斜视地走了出去。

安子常看见吕大郎红红的眼睛,似乎刚哭过一样,想了想,对萧泰及道:“你自己进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安国公不跟我一起进去么?”萧泰及看着天牢里一派肃然的气氛,有些胆怯。

安子常摇摇头。如果他没有猜错,萧士及应该是被太子锁到精铁笼子里了。——他不想进去,让萧士及感到难堪。

萧泰及见安子常不愿意进去,只好自己战战兢兢地走了进去。

他一进去,就看看萧士及坐在一个精铁笼子里,忙飞扑过去,攀着精铁栅栏低声道:“大哥!你怎么这么傻啊!就两个女人而已,你把她们娶进来杀了都行,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这个份上?”

萧士及眯着眼睛看向萧泰及,沉声道:“陛下赐婚的并嫡,你敢杀了她们,可是比抗旨更严重。你不知道吗?”杀了那个女人的结果,他还是要被关到这个笼子里,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萧泰及哑然,在萧士及面前劝了半天,萧士及都懒得理他。

萧泰及没有法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出去,跟安子常离开了天牢回家去了。

永昌帝和太子将萧士及关了十几天,他都不肯松口,依然不肯接受陛下赐婚的并嫡。

永昌帝下不来台,又不肯就此罢休,便下旨贬萧士及为长安南城城门的看门人,即日上任,不得有误。

第577章 公案 (4K,含猪头的520和氏璧4+)

贬斥萧士及的旨意传到安国公府的时候,安子常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就算不让萧士及做大将,也会让他做个先锋官,甚至马前卒都行,但是永昌帝这一旨意,是明明白白要把他圈在长安,不可能马上又派他去秦州。

萧士及不去秦州,那边的突厥之围怎么办?难道还真眼睁睁看着突厥人从西北方向打过来?

安子常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皱着眉头想了很久。

到吃午食的时候,安子常回到后院正房,看见诸素素坐在桌旁等他,笑了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顺手抚了抚她隆起的肚子,问道:“今儿没有闹你?”

“还好。也就头三个月闹腾,后来就好多了,是个乖娃儿。”诸素素眉开眼笑,脸上神采奕奕,充满“母性的光辉”。

安子常看着这样精神的诸素素,微微一笑,下了决心。

吃完午食之后,诸素素去午睡。

安子常拿着本书坐在她身边念了一会儿,见她睡着了,才轻手轻脚走出来,离开安国公府,骑了马,来到京兆尹许家。

许绍今儿休沐在家,一个人在书房对着一本字帖习字。

听说安子常来了,许绍微微点头,命人打了一铜盆的水来洗了洗手,把字帖收回去,坐在书案背后等着安子常。

安子常进来后,两人寒暄几句,安子常就说起正事,“舅舅。我想向陛下请缨,带兵去秦州打突厥人。”

许绍平静地看着他,问道:“你忍不住了?手痒了?”

自从大齐立国之后,许绍就嘱咐安子常,要韬光养晦,不要太过锋芒毕露。昭穆九姓本来就是中原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从前朝大周的时候。皇帝就有心要铲除昭穆九姓。只是大周的皇帝想做的事情太多,还来得及腾出手来收拾昭穆九姓,就被安子常先动手,把大周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德祯帝给咔嚓了。

后来安子常又投靠齐国公齐伯世,也就是现在的永昌帝,跟着他打天下。甚至亲手打败前朝大周的名将阴世章,才有了赫赫战功,在大齐初立的时候,就被封爵国公。

比起萧士及,安子常的所有功劳都得到了承认,也得到合适的封赏。而萧士及虽然在大齐初立的时候也立过很大的功劳,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封赏。就连被二皇子齐义之临时委任的京兆尹一职。很快也被永昌帝夺走,封给当时的洛阳大司马许绍了。

不过后来萧士及运气好,大齐初立之后,马上跟着二皇子征战漠北,一战成名,永昌帝才像突然发现他一样。给他高官厚禄的封赏。

当然,这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的萧士及,还不如当初大齐初年时候的官职,直接从二品大将,落入到不入品的城门看护的位置。

这一切,都看在安子常眼里,因此他也对一直提点他的舅舅许绍更加信服。

听许绍问他是不是手痒了,安子常笑了笑,道:“手痒说不上,只是觉得陛下最近未免有些老背晦了。秦州战事这样危急,他却跟太子纠缠萧士及并嫡纳妾一事。宁愿把大将关入天牢诸般羞辱,也不肯让他去领兵出征,实在是……”说着,他懒洋洋地摇摇头,“这些做了皇帝的,都一个样儿,我可不想再拿刀砍第二个皇帝。”

许绍笑着摇摇头,从书案底下抽出一个棋盘,在上面码了几颗棋子,对安子常道:“你如果认为陛下是老背晦了,出这种昏招,我劝你还是继续韬光养晦吧,还不到你出手的时候。”

安子常听见许绍话里有话的样子,精神一振,拱了拱手笑道:“愿听舅舅高见。”他就是有些不确定,才想着来找许绍拿个主意。永昌帝虽然打仗的本事不及很多人,但是论起玩心眼儿,还是不比别人差的。

许绍就指着棋盘跟安子常看,道:“你看看这里,这是秦州,这是长安。你想想,秦州是谁的地盘?”

安子常若有所思地道:“秦州是柴家的地盘。”柴家这一代的嫡长子柴嗣昌,娶了永昌帝的平乐公主为妻,才刚刚带回秦州。

“而柴家又是什么来头?”许绍的胳膊撑在书案上,定定地看着安子常问道。

安子常边想边道:“柴家以前倒是威名赫赫。在前朝大周之前,这个天下本来是柴家的。”

许绍的手指敲了敲棋盘,笑着点头道:“正是。在前朝大周之前,这个天下本是柴家的。柴家的天下,称为北周。北周皇室本来多娶欧阳家的嫡女为皇后,但是柴家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北周宣帝却打破了这个惯例,执意要娶自己臣下骠骑大将军原翔风的嫡女原婵娟为皇后。——这个骠骑大将军原翔风,就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德坚帝。”

安子常恍然道:“那岂不是德坚帝抢了自己外孙的天下?”

“原婵娟本是北周的皇后,若是她有儿子,这个天下当然是她儿子的,说原翔风抢了他外孙的天下也不为过。不过,原婵娟并没有生儿子,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柴娥英。北周宣帝只有一个儿子,是妃嫔所出,并不是原婵娟的亲生儿子,也就是庶子。所以在北周宣帝死后,皇后原婵娟的父亲原翔风一点也不犹豫地发动叛乱,夺了北周的天下,自己做了皇帝,也就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德坚帝。——他一做皇帝,北周的皇后原婵娟就成了大周的大公主,跟着她母后夏侯氏住在深宫,再也没有露过面。”许绍有些感慨地道,想起了当年的一桩公案,默然不语。

安子常点头笑道:“这我也知道一些。当初德坚帝能顺利登基。其实也是柴家自己不争气。那时候柴家内部也是你杀我,我杀你,闹得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也没人真的去跟德坚帝争天下,而是退回了秦州,主动俯首称臣。而他们柴家的媳妇原婵娟。也趁机给夫家说情。德坚帝又最疼这个大女儿,因此对柴家甚是礼遇,除了把北周宣帝唯一的庶子处死之外,并没有牵连柴家别的人。”

许绍笑了笑,想起了原婵娟的女儿柴娥英,那才是正经北周皇室最后一个嫡女,而柴娥英也只有一个女儿。就是那位小字“小孩”的郡主李静训。只是可惜的是,这母女俩,也算是红颜薄命,都……没得早……

“舅舅,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安子常见许绍久久沉吟,也不说话,忙催促道。

许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安子常一眼。“你还不明白?——秦州是柴家的天下……”

安子常愣了一下,道:“那又怎样?”

许绍笑着将一颗棋子又摆在了秦州的方向,“北周存在的时间,比前朝大周要长多了。柴家作为皇室的底蕴,也比前朝的原家,和现在的齐家要强多了。你以为。陛下真的那么蠢,非要在突厥人入侵的时候。计较一个大将是不是并嫡纳妾?并且还跟朝臣赌气,把这大将关入天牢?”

安子常有些明白过来,倒抽一口凉气,一拳砸在书案上,“陛下这是要借突厥人的手,削光柴家的兵力!”

“这还差不多。”许绍笑了笑,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现在柴嗣昌也受了重伤,陛下只要一直拖着不派援兵,柴家就不得不出动自己的精锐部队,跟突厥人硬扛。你放心,突厥人只派了三千金狼铁骑东征,柴家人精锐尽出,还是能够抵抗得住的,只是把突厥人打跑了,柴家自己的兵力肯定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你再向陛下请缨,去秦州收编柴家剩下的老弱残兵就可以了。我估摸着,这一仗之后,陛下会让柴家搬到长安居住,不会让他们继续留在秦州。”

许绍说得虽然平平淡淡,安子常却听得惊心动魄,过了半晌,他爽朗地笑道:“还是不了。这等趁火打劫的事儿,还是让喜欢捡便宜的南宁亲王齐孝恭去做吧,我就不去了,继续韬光养晦,继续继续,啊哈哈哈哈……”

许绍无所谓地点点头,“随你,你想明白就好,不要轻举妄动。就算有人保举你,你也要以夫人生孩子为由,守在长安。”

安子常哈哈大笑,“那是自然,这是现成的由头啊!”

两人商议完毕,安子常便放心地离开了京兆尹许家,顺道拐到天牢,去接萧士及出来。

安子常去的时候,萧士及居然还在天牢没有出来。

安子常问了一圈的人,才知道天牢里面的牢头在给萧士及践行,跟他一起吃饭。

安子常:“=_=”。

只好背着手在天牢大门前候着。

萧士及最后走出天牢的时候,已经有些不适应外面明亮的天光。他忙用手背挡在眼前,眯着眼睛,过了一会儿,才看清外面的世界。

虽然只在天牢里待了半个月,他已经觉得恍同隔世。

“士及,出来了。”安子常笑着走过来,“我送你回去。”又道:“我本来打算请你吃饭,可是看你的样子,刚刚才吃过……”

萧士及眯着眼睛,看清是安子常,拱手道:“多谢安国公了,我身上脏兮兮的,要回去赶紧洗洗,霜儿该等急了……”说完才想起来,原来杜恒霜已经带着孩子远走他乡了,顿时心如刀绞,喉咙里一股腥甜涌上来,哇地一声,往地上吐了一口血。

安子常暗暗摇头,忙道:“看你这个样子,还是先去我家,让素素给你好好诊一诊,别落下病根儿。”

萧士及用袖子抹了一下嘴,道:“不了,我还是回家吧。——家里人该等急了。”

“他们都还好。我和素素,还有许家老大、瞿大当家亲自看着你们萧家人从柱国侯府搬出来,回到萧家大宅的。你回去也不急在一时。”安子常苦劝道。

萧士及还是摇头。他现在是最落魄的时候,谁都不想见,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舔舐自己的伤口,就跟一头受伤的狼一样……

安子常知道萧士及在想什么,但是他又担心萧士及头脑一热,做出些不该做的事,就正色道:“你先跟我去我家,除了让素素给你诊诊脉,我还有正事跟你说。”

萧士及一怔,“真的?”

“我骗你干嘛?你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骗的?”安子常鄙夷地道,转身就走。

萧士及忙跟了上来,上了安子常给他准备的马,一起回到安国公府。

回到这个他住了好几年的崇康坊,萧士及百感交集,面上倒是一点都没有露出来。

诸素素听说安子常把萧士及带回来了,忙赶到外院,问道:“萧大哥在哪里?”

安子常扶着诸素素坐下来,道:“他去沐浴了,你等下帮他诊诊脉。”

诸素素点点头,“那是自然。”

很快萧士及洗好了出来,连脸上的胡子茬儿都刮得干干净净。

诸素素觑眼看了看他的气色,虽然有些颓丧,但是面色还好,没有生病的样子。

萧士及跟诸素素打招呼,“有劳安国公夫人了。”比以前客气许多。

诸素素默默地给萧士及诊脉,发现萧士及除了有些血不归经以外,别的都正常,就道:“可能是天牢里有些郁结,出来松散松散就好了。”

安子常出去跟管事说话,将书房留给诸素素和萧士及。

诸素素和萧士及也算是少年相识,除了杜恒霜以外,是跟萧士及最熟悉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