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跟前的人都已退尽,云琅方才问道:“你跟着太医他们一起来的?从前你偷偷跑来青州,皇上知道很是生气,这次怎么反倒应允了。”

“呵,自然是有原因的。”乐楹公主轻声一笑,透出几分自嘲的意思,“皇兄说只要我想的,他都给我,所以今后我不管想去哪儿,都由得自己。只怕皇兄他,还巴不得我会任性一回呢。”

云琅不再多言,又问:“我姐姐呢,可还好?”

“皇嫂么----”乐楹公主想了会,淡淡笑道:“我也不知好不好,皇兄待她自然是不错的,后宫里也还算平静,祉儿他们也长得很好。只是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对皇嫂来说,虽然不坏,也未必有多开心罢。”

云琅不知京中情况,不由问道:“怎么?莫非是宫内有事?”

“宫中人多,事情自然是少不了。”乐楹公主随便带过,替云琅沏了一盏茶,“宫内并没有什么大事,看你说话很是费力,还是先躺下歇息会。我出去瞧瞧凤师兄,稍微说两句话,很快就回来看你。”

“嗯,不急。”云琅点点头,不再说话。

乐楹公主径直走出帐篷,却不急着去见凤翼,问了边上的军士,领着阿璃朝叶成勉之处走去。叶成勉正在整理谍报,抬头有些吃惊,上前行礼道:“见过公主,有事吩咐一声就好,不用亲自过来。”

“没事,不必拘礼。”乐楹公主环视周遭一圈,内中布置很是素净,与一般武将不同的是,角落放着一个良高的书架,上面是密密麻麻各色书籍。略微沉默了一会,抬头淡笑道:“难怪叶贵人知书达理,原来是出自,从小耳濡目染、家学传教,自然与寻常女子不同。”

叶成勉闻言微怔,复又摆手笑道:“公主说笑,我那妹妹哪会爱看书。我摆了这么些书在这里,也并不常去看,都是内子先前着人送来的。家中的人都不在身边,偶尔想起他们,见到这些书,也就好像见到人一样。”

“将军自谦了。”乐楹公主淡淡一笑,只做漫不经心问道:“方才听将军说,霍连国册了新王后,不知那女子是什么人物?”

叶成勉并不知前事种种,只道:“末将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是霍连大将端木琚之女,名字叫什么却不记得。”说完犹豫了一会,疑惑问道:“公主,是想知道那王后的事情?如若不然,末将让人去打听一下。”

“不用了,随口问问。”乐楹公主摇了摇头,却有些心不在焉,“叶将军只管忙,我去瞧瞧凤将军他们。”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道:“对了,迦罗呢?怎么不见她?”

叶成勉笑容玩味,意有所指道:“迦罗姑娘担心两位师兄的伤势,每天都在两边来回跑,方才云将军那里没见,自然是在凤将军那边。”

乐楹公主不是很明白,颔首道:“那好,正好一并瞧瞧。”

赶到凤翼的帐篷,却并没有见到迦罗。傅素心和小珍正在煎药,帐篷里一股子浓浓的浑闷药香,凤翼看起来还算精神,倚在虎皮褥椅子中笑道:“还请公主见谅,太医说我的腿得过几天,此时起来走动不大方便。”

“无妨,不用那些虚礼。”乐楹公主在旁边坐下,从傅素心手里接过茶,颔首让她也坐下说话,方才问道:“你和云琅身手甚好,怎会弄得两个人都受伤?”

“武功再好,也敌不过人多。”凤翼微微摇头,似在当日回忆里恍惚出神,静了会才道:“当时我们去的匆忙,带的人也不算多,霍连人正放火烧村子,遍地都是残肢断骸、鲜血横流,几乎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霍连人见烧杀的差不多,正准备撤退,却不知哪跑出来个孩子,冲上去抓着人,又哭又咬硬是不松手。”说到此处顿了下,朝傅素心抬了下手,“素心,你去把笙歌叫进来。”

没过一会,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孩子跟进来,约莫七、八岁的年纪,抿嘴不言的模样很是倔强。凤翼将那孩子拉到身边,接着说道:“当时霍连人急着要走,自然没工夫跟个小孩子纠缠,上前一拎把笙歌举了起来,打算活活摔死他。云琅早杀红了眼,冲到霍连人里救了笙歌,不过带着人终究不方便,所以撤退时不慎中了箭。”

乐楹公主问道:“那他的父母家人,都被霍连人杀了?”

“是,都死了。”凤翼微微点头,让傅素心搂着那孩子,“他小名叫做四哥儿,我给他改了名字,从今往后就算是我的儿子。”

“是我,对不起你…”傅素心眼圈一红,低头捂着嘴,虽然极力克制着情绪,晶莹的泪水还是在眼眶打转,几欲坠落下来。

“这是…”乐楹公主很是迷惑,看着二人的神色想了会,渐渐有所顿悟,“莫非玉邯夫人…”话说一半,却没有再说下去。

凤翼拉着傅素心的手,温和笑道:“素心,笙歌就是我们的儿子。”

傅素心勉强微笑,拭了拭眼角泪痕,“想来是我命薄,小时候娘亲兄弟死的早,后来嫁了你,却又不能为你…”

“好了,别说这些。”凤翼拍了拍她的手,平静说道:“我自小就是孤儿,名字也是师傅起的。父母家人从不知讯,甚至连本姓都不知道,也无所谓孝不孝,横竖都是一个人。如今有你在身边,还有笙歌,也算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所以素心,你也别再胡思乱想了。”

傅素心默默点头,忽而转向乐楹公主道:“公主,听说你和迦罗相熟,你的话她或许会听一些,你能不能----”

乐楹公主见她欲言又止,不由问道:“能不能什么?”

傅素心避开凤翼的目光,双手在裙子上绞紧,似乎心内正在剧烈挣扎着,沉默半晌之后,终于轻声说道:“你帮我问问她,愿不愿意嫁给她凤师兄…”

“素心!!”凤翼突然厉声,打断了她。

乐楹公主吓了一跳,倒不是凤翼声音太大,而是被傅素心的请求吓得不轻,忽然想起叶成勉说的话,此时方才明白过来。正打算开口劝解二人,却听身后一个声音冷冷说道:“师嫂不用费心,我早就立过毒誓,这一辈子都不会嫁人!”

“迦罗…”

“见过公主。”迦罗略微行礼,转身就走。

“迦罗,等等我…”乐楹公主顾不上许多,赶忙追出去,却嫌宫纱裙带繁复,只好提起裙摆疾步小跑。迦罗人虽小,步伐却是极快,不过稍微一段路程,便已让乐楹公主连连喘气,少不得喊道:“你别跑,就我自己…”

迦罗顿住脚步,回头问道:“公主,有什么事?”

“呃…”乐楹公主一气追上来,倒也不知说什么好,往前看了看道:“嗯,黄昏的时候,外面景色还不错。”

此时夕阳已沉、新月初升,暮风带着些许夏日余温,吹得人心暖融,隐隐带着些轻微浮躁之意。迦罗装束素来简洁,满头青丝束拢在一起,只用一枚东菱玉长钗别住,其余再无半点装饰。迎面清风徐徐吹拂,捋了捋额前碎发,“公主,刚才的那些话,你只当没听过,也不用再问了。”

乐楹公主一肚子疑问,到底还是有些忍不住,只是不好再提傅素心之语,想了想问道:“你方才说终生不嫁的话,当真么?还是一时气话?你还这样…”

“我还这样年轻,是么?”迦罗微微侧头,浅淡笑容好似清露晨流,带着不合年纪的淡漠,“世上女子众多,也不是个个都想嫁人的。有时候,若是嫁错了人,倒还不如不嫁。也免得自己伤心、子女受痛,终其一生都是后悔。”

“你这是在说我么?”乐楹公主心内微痛,淡淡问道。

“不是。”迦罗缓缓摇了摇头,瘦弱身形在月色中更显单薄,“我娘亲原本出身部族权贵,只因一次偶遇,认识一名中原男子,二人海誓山盟、许下姻缘,说是终其一生也要厮守在一起。”

“你的娘亲?”乐楹公主只大约知道些,凤翼和云琅救了她们母女,至于迦罗的身世,今日却是头一次听到。她知道迦罗不喜多言,此时提起,必定是有什么感慨,因此小声问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夜色渐渐暗下来,迦罗索性仰面躺在草地上,拈一根青草在手里旋转着,似乎在梳理着自己的过往。高空明月皎洁,月华在她面上投下淡薄光晕,勾勒出冷漠的线条,最后缓缓吐道:“后来么----,抛妻杀子,弃之如履…”

乐楹公主觉得那声音渐渐微弱,仿佛心痛的说不出话来,仔细看过去,却又不见一丝悲伤,仿佛被冻结了、尘封了。静默无言良久,深深吸了一口气,“那你长大后,有没有去找他?”

“没有。”迦罗神色冷淡,“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也不记得他的容貌。”

乐楹公主先是很可惜,过了会又觉得庆幸,“想来还是找不到的好,那人虽然对不起你们,可是终究是你的父亲。你若是见到他,只怕反倒是为难的很。”

迦罗一笑,殊无半分暖意,“不会,我一定亲手杀了他!”

乐楹公主看着那冰冷神情,不知该怎么去安慰。原来这世上的人,终究还是畅快顺心的少,曲折不如意的多,总有一些不愿为人知的伤痕。茫然出神之间,只听迦罗接着说道:“今天是我娘亲的祭日,想单独去僻静地方呆一会,刚才说得太多了。公主不必等我,还是先早些回去。”

“好,你也早些回来。”

迦罗的葛蓝素袍沾上碎草,于是起身拍了拍,又将手腕上束带扎紧,“我方才的那些话,每一句都是真的,发的那个毒誓也是真的。所以,公主也别再做说客了。”

乐楹公主一怔,待迦罗的身影渐渐走远,方才明白过来,她是以这种翻出旧伤的方式,来阻止住别人说起凤翼。可是凤翼已然有了妻子,纵使傅素心真的不介意,迦罗没发那样的毒誓,以她的性格,也定然不会做别人的妾室。若她生得再早一些,与凤翼相遇在年纪相当时,或许能执手浪迹天涯,也或许依旧还是彼此错过。

“公主,公主…”阿璃长声呼唤着,从后面跑过来。

乐楹公主甚是怅然,满天星斗的夜空也失去颜色,只觉眼前繁星扑闪,让人心里生出莫名烦乱,轻声责备道:“什么事,值得你大呼小叫?”

阿璃低着头道:“云将军说最近战事多,不大安全,所以让奴婢来找你。”

“是么?”乐楹公主静了会,随手在地上掐了一簇紫色铃铛花,一串串细小花蕾摇曳,形状肖似浓缩了的小铃铛,甚是招人喜爱。

“公主,我给你摘。”阿璃见她喜欢小花,赶忙在附近到处掐了一气,拢得满满一束递过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方才听说京里传来消息,说是皇上准备祭天呢。”

“祭天?”

“嗯,可是----”阿璃摇了摇头,似乎很是不解,“祭天,不是难得的大喜事么?不知道为什么,奴婢看几位将军脸色沉重,像是担心什么似的。”

乐楹公主侧首想了会,也是摇头,“不知道,等会回去问问他们。”

阿璃抬头瞅着她,小心翼翼说道:“公主,云将军似乎客气许多了。公主经历那么多事,那么多伤心,如今能够…”

“能够什么?”乐楹公主冷声打断,“我跟他的缘分,早就断了。我来青州,只是不想呆在京城,出来散散心而已。云琅他如今客气,不过是年岁渐渐长大,没有少年时那么自傲,与我又有何干?”

阿璃吓得连连点头,转而问道:“怎么不见迦罗姑娘?方才公主走后,凤将军似乎和玉邯夫人拌了几句,凤将军那样的好脾气,生气倒是少见的很。公主你说,玉邯夫人她是真心的么?”

“多嘴!”乐楹公主淡淡斥了一句,看着手中的新鲜可爱的小花,却失去玩赏的兴致,随手撂在草地上,“别人的心,我哪里会知道?等会回去以后,对谁都不要再提今天的事了。”

阿璃不敢多言,应道:“是,奴婢记着。”

今夜明月异常清亮,恍似一面打磨光滑的水色铜镜,偶有几缕乌云漂浮不定,却是淡薄的仿若无痕。乐楹仰头看了一会,又看向远处灰白色帐篷群,一时思绪迷茫,不由缓缓止住脚步。到底,是快些回去好呢?还是一路走不到尽头更好?或许,这一切都已不重要了…

第五章 祭天

五月十六,乃是慕毓芫的生辰。不过,今年的这一天却意义非常,因为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用以昭告天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康。自燕朝开国以来,如此盛大的仪式还是头一次,司仪监的人为准备仪仗、牲口等等,几乎忙得脚不沾地。此次祭天仪式在普华山举行,距皇宫约有七、八里地,其上筑有的专用的封祀坛,规模甚是宏大。

早在半年前,整座普华山被严令禁止出入,山上聚集工匠、苦力数千人,日夜辛苦赶工筑造,山下村民只闻上面噪声喧哗,却不知到底所修何物。如今皇帝新下特旨,允许国中子民前去参观。一时间轰动整个京城,百姓们为了一睹天子真颜,已有不少心急者连夜前往,甚至连附近诸州亦有人赶来。

为了护卫皇帝的安全,羽林军调集整整万余人,沿路将百姓隔在三十丈以外,只让围观者远远遥望。百姓中有好动的年轻人,只因看得不够真切,索性攀爬到附近古树之上,企图越过面前乌鸦鸦的人头,以瞧清楚当朝天子模样。

“来了,来了…”树桠上有人高呼,地上百姓纷纷垫脚探头观望,人群里顿时喧哗开来,皆想挤近些看个清楚,与结界阻隔的羽林军推攘起来。

远处明黄色的队伍渐渐走到山脚,前面近百名太监提着销金宝炉,为金八宝顶珠琉璃绣飞龙御辇做前导,后面是一对对黄伞青扇、凤翣龙旌,正赫赫扬扬的跟着御辇缓缓行进。礼仪太监率先立于台阶前,尖声高唱道:“青天高而不可及,其上冀近神灵,恭请天子下舆步行,以敬天意…”

御辇前的黄绫帷帐被掀开,皇帝头戴十二旒天子玉藻出来,通身一袭玄色九龙腾云龙袍,外罩朱色缂金丝衣,正傲然霸气站在御辇前踏之上。随行群臣齐齐拜倒,围观百姓亦跟着跪下叩头,谁知静默好一会,也不闻司仪太监开始唱诺。众人皆不知所以,只见皇帝向御辇内递过手去,百姓中不免悄声议论,“奇怪,莫非里面还有人?难不成是皇后娘娘…”

“怎么可能?”有身着体面者将其打断,与众人说道:“皇后娘娘薨逝多年,皇上一直没有再立后,听说如今后宫之事,全都是什么皇贵妃管着呢。”

“别说话,人出来了…”

围观百姓更是好奇,皆纷纷抬起头张望。皇帝俯身握住一只纤纤细手,御辇内走出一名盛装朝服的女子,二人相对一视,似乎在彼此注目微笑着。远远瞧着那名女子,模样并不十分真切,只见头挽繁复的堆云高参髻,其上凤钗横斜、珠翠九翟,数枚细长凤翅呈扇形分开,衬出她神光熠耀的华贵风姿。

御辇前跪有青衣小太监,皇帝先自个儿踏着脊背下去,又转身扶着那女子的手,让她缓缓轻步走下来。通往普华山顶的台阶,早被铺上织金刺绣的朱色锦毯,二人在天下臣民的注视下,并肩携手往云景台走去。所谓云景台,乃是为皇帝在山脚受拜而筑,往上共九十九步台阶,约摸丈余宽阔,四周用汉白玉雕花柱围合。

待帝妃二人站定,礼仪太监方才唱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云景台下数万臣民赶忙叩拜,众人跟着震天山呼,声音响亮似要冲破云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群中议论纷纷,皆在揣测,那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前面臣子低声窃语,一点点渐渐传开。原来那女子便是皇贵妃慕氏,如今执掌后宫事宜、仪制同后,今日更与帝同行祭天,同受天下臣民俯首参拜。关于慕氏盛宠民间早有风闻,可是照如今看来,那所谓三千宠爱于一身,比起此时之景也是尚有不及。

山下臣民的揣测议论,慕毓芫当然听不到,今晨皇帝派人送来新制朝服,口谕让皇贵妃同去普华山祭天,自己也是吓了一跳。原来,这便是皇帝先前说的生辰惊喜。而此时此刻,明帝正眉眼含笑看过来,轻声说道:“宓儿,跟朕来…”

通往山顶封祀坛还有一段路程,为表心诚只能步行,一路上帝妃二人都没说话,只是默默缓步前行。慕毓芫一袭真红缂金丝云锦凤袍,其上遍刺折枝金葵繁复纹样,广袖博带、流苏低垂,九尺长的珠络缝金鸾凤尾摆,软绵绵的拖曳一地。

仪仗队伍之后,群臣紧步跟随踏上台阶,山下百姓渐渐远去,居高临下看着只是一个个细小黑点。帝妃二人居封祀坛立定,高台上早已备好香烛祭物,群臣于四周按列站好,仪式掌官封上金帛祭文。明帝双手捧起举过头顶,缓缓展开诵道:“今有燕嗣天子殷氏旻旸,特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殷氏,运兴土德,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待漫长的祭文颂读完毕,皇帝执香三鞠告天,以示天理伦常,周围文武百官皆俯身拜倒。按照祭天礼制,需待香焚过半才可离开。明帝慢慢转身过来,却似乎并不是在等待时间,而是朝司仪太监抬手,立时有人捧上燃香走过来。慕毓芫有些错愕,看见明帝示意自己接香,又瞅了瞅高台上的金鼎,方才明白是让她跟随敬献。只得双手伸手接了香,款步走上前去,端端正正插在金鼎之内,也是俯身垂首行三拜之礼。

如此逾越寻常女子地位,群臣中稍有细声言语,明帝挑眉淡淡扫了一眼,底下声音渐渐消失无踪。复又缓缓转回头来,嘴角笑意如春风般和煦,贴近慕毓芫柔声说道:“宓儿,这江山天下你我共赏,喜不喜欢?”

朗朗微风掠过山顶,慕毓芫迎风远远眺望着,青山碧水、连绵如画,心间是从未有过的清爽畅然。抬头看向明帝的眼睛,似有一泓清泉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不自禁的回答道:“旻旸,我很喜欢…”

“宓儿,你知道朕为何要祭天么?”明帝脸上神色透出凝重,见慕毓芫只是摇头,于是微微一笑,“我朝与霍连国冲突多年,近些年来霍连人越发猖狂,让青、定二州受难深重,朕已决定对霍连出兵!”

“出兵?”慕毓芫回头看了下群臣,虽然隔着数十步距离,还是不便高声言谈,尽量压低声音,“怎么如此大的事,朝中一点消息都没有?”

“不是没有消息,而是还未公开。”明帝轻轻摇头,“已经密议了大半年,前些日子圣旨已经传下,暂时只有相关的人知晓。今天举行祭天仪式,便是要昭告天下,我大燕朝国富民强、粮马充足,区区霍连蛮子不足为患。”

“既然皇上壮志已筹,那臣妾就祝我军捷报频传、旗开得胜,此次征战能够永绝后患,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安生日子。”

明帝微笑嘉许,又道:“一旦开战,将来的事端必定诸多。纵使我朝兵力富足,然而远去千里征战,兵马粮草都是银子铺成,不可谓不艰难呐。国中开支自然要缩减,你掌管着六宫事宜,少不得从你身上开始,还更要听后面妃子们的抱怨。到时候朕忙碌起来,恐怕也顾不上,没准心情焦躁冲撞了你,只怕后悔当初…”

慕毓芫迎上皇帝的目光,笃定道:“旻旸,我不后悔。”

“宓儿----”明帝的眸光绽出喜悦,贴得更近一些,声音里带着低低欢笑,“今日有上天为我们作证,此生一定会携手走下去。”

“嗯,会的。” 慕毓芫轻轻点头,盈盈含笑。

山脚下大片的绿苗金花,正在明媚阳光下透出鲜亮,随风翻起阵阵浪涌,好似在欢欣鼓舞的摇曳晃动。百姓们不断仰头眺望,只见帝妃二人并肩而立,似乎正在仰天述颂着什么,却因相隔太远听闻不到。只是二人相隔甚近,远远看去好似贴在一起,其状恩爱非常,惹得围观人群唏嘘无限。

祭天仪式步骤繁多,皇帝祝词告天只是其中一部分,接下来又有封玉策、祭地神等等,待回到宫中已是酉初时分。御辇行到正德门停下,明帝要去启元殿议政,另有金顶鹅绣凤舆送慕毓芫回宫,临走说好稍时过去晚膳。慕毓芫刚进椒香殿,只见谢宜华已等候多时,笑吟吟走上来,“娘娘好生仔细,原来是跟皇上去祭天,却一丝消息不透,将嫔妾等人都瞒过去。”

“事先我也不知,今晨才得到消息。”慕毓芫只是一笑,上前挽起她往里走,将寝阁内宫人都摒退,问道:“怎么?莫非有人议论什么?”

“嗯,也没什么。”谢宜华沉吟了一会,似乎在斟酌着说词,半日才道:“只是皇上如此待娘娘,嫔妾等人心里很是羡慕…”

“呵,什么等人。”慕毓芫打断她的话,转身换了一袭云雁纹锦素雅宫装,走到妆台前理了理衣襟,对着镜子摇头道:“本宫自然知道有谁,也猜得到大概说些什么,只是那些人里面,断然不会有你。”

“娘娘怎么知道?”谢宜华在背后轻笑,上前帮忙拆掉鬓上繁重装饰,将十二枚镂空象牙镶金凤翅取下,挨次放进朱漆妆奁盒子,“嫔妾的心眼也很小,看见皇上待娘娘好,捻酸吃醋自是难免,没准比别人还厉害呢。”

“是么?”慕毓芫淡淡反问,凝目看向于她。

“娘娘,这是怎么了?”

看着那明显闪躲的目光,再想起俞幼安的回禀,慕毓芫思前想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问,最后只是说道:“宜华,你怎么会用…”

“必定是俞太医多嘴,娘娘不用说了。”谢宜华的笑容微淡,低头思量了会,“但凡后宫中的女子,莫不以有子嗣为荣。可是,如若子女不被皇上待见,嫔妾觉得倒是不如不生,单看如今的叶贵人就是了。”

“她那是事出偶然,你又何必跟她比?”

谢宜华摇了摇头,淡笑道:“呵,娘娘何必言不由衷?”

慕毓芫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宜华,你能不能生育,跟你愿不愿意生育,完全不是一回事。你要知道,后宫嫔妃私用麝香等禁物,那可是极重的大罪,若是皇上知晓…”

“皇上不会知道的,早已不需再用。” 谢宜华转身朝外看去,雨过天晴色的烟薄窗纱上,有树叶影子在纷乱晃动,像是她此刻凌乱的心绪。静默了好一会,嘴角浮起淡如薄云的微笑,“再说,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自然没法再继续。慕毓芫只好换了寻常话题,摆出黑白棋子来,两个人都是懒洋洋的,不过略下三、五局而已。晚间明帝从前面回来,进殿瞧着慕毓芫的神色,不由问道:“朕看你闷闷的,有什么事不高兴?”

“没有。”慕毓芫摇了摇头,断然不会说起下午之事,见明帝一脸疑惑,沉吟了会抬头笑道:“不过是想起先前的话,发现自己被皇上哄了。”

明帝不解,问道:“什么话?”

“皇上说什么,以后事多心烦容易得罪人,让臣妾多多体谅,别使小性子抱怨的那些话,这会儿可还记得?”

明帝点了点头,笑道:“上午说的,怎会不记得。”

“那就是了。”慕毓芫暗自忍住好笑,故作认真说道:“皇上把话说在前头,又哄得臣妾答应下。现在想想,摆明就是为今后做打算,纵使委屈了臣妾,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哪有的事?”明帝朗声大笑起来,连连摆手道:“反正朕说不过你,今后不论事再多,心里再烦,也一样不对你高声言语,这样可放心了?”

慕毓芫看着明帝,含笑点头道:“嗯,比方才要好些。”

帝妃二人正在说笑,却见吴连贵脚步匆忙进来,急声回道:“启禀皇上,方才宫外传来消息,说是外面出了点乱子。”

“什么乱子?”明帝不悦,抬眸正色问道。

“京城里有个戏子叫柳眉生,他唱戏比别人都好,原是海陵王从外省带回来,先头还在九皇子生辰上扮过戏----”

明帝抬手止住他,想了会道:“嗯,朕仿佛有一点印象。”

吴连贵不敢抬头,垂首低眉回道:“那戏子的名声渐渐传出,京中富贵人家皆争相邀请,尤其是内阁杨大学士的二公子,几乎三天两头就请他一场。海陵王知道有些不高兴,便不让那柳眉生去,谁知杨公子不肯善罢干休,竟然带着家丁赶去闹事…”

“混账!成何体统?”

“皇上,先别着急。”慕毓芫劝着皇帝坐下,其实自己心里更是担心,那柳眉生便是薛黎的戏名,不知内中牵扯出什么事来。

“后来海陵王也带着人过去,两个人都是年轻气盛不服软,不知怎么就吵起来,吵着吵着又打了起来。”吴连贵的头垂得更低了,“打着打着…人群里有些混乱,最后才发现,那杨公子已被人打死了。”

“什么?”明帝气得脸色铁青,拂袖将茶盖重重一合,“朕今日特意去祭天,为得就是昭告天下太平。他倒好,不说安安分分呆着,反倒为着一个戏子,把京中官宦子弟打死?这不是----,当着天下人给朕没脸么?”

“嗯,是得好生说一下。”慕毓芫心思恍恍惚惚,只觉千头万绪理不清,更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强自镇定了一会,“旻旸,事情已经这样,还是等见着敏玺,把事情问清楚再说…”

“还用问么?”明帝盛怒难抑,手中茶水洒出也不自知,“不论今天死的是谁,不论敏玺有没有动手,那种场合本就不该去。去年的事刚平息不久,今儿又做出这等荒唐事,就算不在今天,朕也绝不能纵容了他。来人,去把海陵王叫来!”

“你们,都先下去罢。”慕毓芫挥退吴连贵等人,柔声劝道:“旻旸,今天是祭天的大日子,晚上还有宴席等着呢。不如等明日中午,让海陵王夫妇一块进宫用午膳,再让敏玺到偏殿慢慢回禀,大家脸上都好看些。”

“他这般胡闹,朕还怎么给他留颜面?”明帝仍然是余怒未消,端着茶默默拨弄了一会,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对了,朕方才过来的时候,远远的仿佛瞧见贤妃,看她也不大高兴似的,莫非你们俩拌嘴了?”

“正是,旻旸准备帮谁呢?”慕毓芫故意开玩笑,岔开话题。

“你说呢?”明帝也笑了,将慕毓芫的手贴在自己胸口,“你摸摸看,朕的心是不是有些偏?都是平时偏心于你,所以才会这样。”

“旻旸----”慕毓芫的声音轻柔似水,双手环住明帝的臂膀,将脸贴在那错金虬龙的华袍上,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暖,“臣妾得皇上眷顾怜爱,十年如一日,心里莫不感念上苍赐福厚重,每日都是谨慎小心。不过有时也是担心,只怕臣妾命单福薄,或许不能承受如此…”

“宓儿!”明帝连忙打断,将她搂得更紧一些,“从今往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若真是你福气不够,朕把自己的分些给你。天子的福气乃是天赐,保准让你一辈子也用不完,快别胡思乱想了。”

慕毓芫展颜而笑,仰面说道:“嗯,那就用到下辈子…”

第六章 萌始

将近晌午时分,天气出奇的炎热窒闷。海陵王夫妇领命进宫赴宴,二人赶到椒香殿时,只见数十名小太监忙忙碌碌,正在往琉璃瓦上泼洒凉水。吴连贵忙着招呼众人,回头看见,赶紧上前叩道:“给海陵王、王妃请安,里面宴席已经备好了。”

海陵王皱眉往里瞧了瞧,不断转着拇指上的翠玉扳指,站着踌躇了一会,回头看见海陵王妃怯怯,脸色越发不好,“又没人要吃你,一脸哭丧样做什么?不愿意来就早些说,何苦跟着惹人嫌!”

海陵王妃一袭淡鹅黄色薄纱宫装,原本就显得十分单柔,此时更是楚楚可怜,低头绞着手里的玉兰丝绢,“昨儿圣旨不是说,让我们一起…”

海陵王冷声一笑,“除了圣旨,你还知道点什么?”

“你…”海陵王妃顿时涨红了脸,欲要说点什么,海陵王却已抬脚走远,一时追也不是,留也不是,几乎要当众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