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你妈说,女孩子有了疤就嫁不掉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想着既然这样,那不如我负全责,娶了你算了。”

“啊?”

“家里说高中毕业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

陈应月不知所措。

陆亦修却开始畅想未来,自言自语。

“咱们就等大学毕业就结婚好了!”

“不行,大学毕业有点远。”

“要是你愿意的话,大二也行。”

第23章

番外:为了抱你, 我抱了全班同学(八)

高中毕业的这一年,时间在陆亦修和陈应月之间设了个风水岭。

陆亦修进入中戏学习, 陈应月则是进入了漫长且艰难的复读时光。北京距离南城一千公里以上,两人的相处也因距离变少,不过幸运的是, 陆亦修总会变着法地,趁陈应月学校每周放假的时间, 偷偷去找她。

也是这一年,网络高速发达。

陈应月无意间在小餐馆拍下了陆亦修的侧颜照, 放到社交网络, 后来这张侧颜照被诸多知名大V转载。陆亦修意外走红网络,被知名导演一眼相中, 接到《城府》的片约。

陈应月已经能在南城的大街小巷见到陆亦修的照片, 可不知为什么, 分明是那张熟悉的脸,手机叮咚还响着他的微信,她却觉得, 她离他越来越远。

高考复读成绩揭晓的那天,陆亦修戴着墨镜、口罩, 躲在陈应月家门口。

陈应月一边查成绩,一边跟他打电话, 俩人都紧张得只剩喘气声。

知道自己发挥正常,考上第一志愿复旦大学完全没问题的时候,陈应月“唰”地就冲出了小院, 跳进了陆亦修的怀里。她哭得像个傻子,他揉着她的脑袋只剩宠溺。

陆亦修是从剧组偷跑出来的,这样偷来的快乐没能持续多久,他就被工作人员叫上保姆车,开走了。

选择专业的时候,陈应月鬼使神差地选了文学系。

她私心里小小的愿望,是要离陆亦修近一点,再近一点。

本科入学后,陈应月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在校园里,她加入了自己喜欢的编剧社,有了一帮可以深交的朋友,还有了份兼职——在奶茶店当服务员。

进奶茶店当服务员,一来可以勤工俭学,为不太富裕的家庭减少开支,二来学校周边的兼职向来难找,能进这家知名品牌的连锁奶茶店,陈应月还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入选的,她还隐隐觉得有点荣耀。

晚上,她高兴地跟陆亦修发微信,“我被奶茶店录用了,这家店的时薪是学校周边最高的。”

陆亦修大概在忙,隔了好久也没回。舍友正巧找她一起去洗衣服,陈应月端了个盆,拿起手机就走了。

这时陆亦修回微信了,“厉害,等我下次来上海,尝尝你做的奶茶。”

她点掉他微信头像上的小红点,回复道:“好啊,只要你不怕被我毒死。”

“陈应月你够狠啊!”

看见他的回复,她嘴角微微上扬,眼里有止不住的甜蜜。

舍友捧着盆子,好奇凑过来:“跟谁聊天呢?”

陈应月赶紧把对话框关掉,敷衍说:“是高中同学。”

“哟,笑得这么甜,我看不简单。”

她打开的那个水龙头恰好没水,她端着盆,不动声色地挪了个位置,“真的只是简单同学。”

就在她换位置的那一刻,手机忽然嗡嗡地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陆亦修。

陈应月立马把满手的泡沫冲了冲,往身上擦干,挂掉了他的电话。

陆亦修有点懵,微信里给她打了三个问号。

陈应月简单回了句,“舍友在,待会儿回你。”

入学以来,为了陆亦修的公众人物形象,她一直没跟陆亦修公开关系。毕竟校园圈子不小,这一传十十传百,总容易传出去。陆亦修现在还处在事业上升期,用他经纪人田悦的话来说,现在娱乐圈跟陆亦修一样咖位的人,跟韭菜一样多,割一茬还有一茬。要想让陆亦修继续生存下去,公布感情状况肯定不利,所以陈应月打定了主意不公开。

洗完衣服,陈应月绕到宿舍阳台,反锁了门,才给陆亦修拨过去。

没一会儿电话就通了。

“衣服洗完了?”陆亦修问。

“是啊。”

“舍友不再了?”

“嗯,走了。”

陆亦修停顿半秒,“我挺生气的。”

“怎么了?”

他的声音闷闷的:“他们都不知道你有男朋友。”

她低低笑了一声,“这不是为了你的前途,咱们先忍忍嘛。”

“忍是可以的。”陆亦修沉思了一下:“但他们可以不知道你男朋友叫陆亦修,但前提是,他们得知道你有男朋友。”

“用不着吧。”

陈应月的话仿佛激怒了陆亦修,她听见他在电话那头拍了一记桌子,声音老响。

陆亦修有点气愤:“要是有人追你,追到宿舍楼下,我又赶不及过来打他,我可不得气死。我们班里有个姑娘,追求者都追到宿舍楼下布置烛光爱心了,我当时就在想,要是陈应月被人这样求爱,我可不得气喷血了!”

陈应月咯咯笑个不停,“好好好,我明天就说我有男朋友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陆亦修很满意,声音带笑。

两人胡乱聊了一些,又说到陈应月的兼职。

提起满意的工作,陈应月有点儿得意,跟陆亦修分享:“刚忘了跟你说,我们奶茶店是有提成的,每卖一杯奶茶,还能拿时薪以外的一份工资。”

“那倒是不错。”陆亦修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过段时间我们班要来上海做汇报演出,到时候我带他们来你们奶茶店好了,正好给你捧捧场。”

“别,让同事看见不好。”

“趁此机会,正好让他们都知道你是有男朋友的。”

陈应月认真跟他分析厉害道理:“《城府》快开播了,你可别搞什么幺蛾子。田悦不都跟你嘱咐过了,你现在不适合公开关系,等过段时间再说。”

陆亦修认真思考了一下,难得地听话了,“那我就纯当给你捧个人场好了。”

“算了,你还是别过来了。”

“到时候再说吧。”

不知道为什么,陆亦修说要带着班里同学来捧场,陈应月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会担心,他的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她,甚至会担心让人知道陆亦修的女朋友是个卖奶茶的,给他掉了面子。

陈应月的心思很细腻,也很脆弱。

*

那天陈应月正巧在奶茶店上班,门口忽然乌压压地来了好一堆的人。

那群人男的年轻帅气,女的貌美明媚,一度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瞧年纪,应该都还是学生,但打扮穿着都很时髦,相比之下,倒显得陈应月这类的学生俗气很多。

他们似乎在等什么人,一直没进来。

只不过偶尔有人对奶茶店指指点点,还有人在偷笑。

直到有个戴着黑口罩的男人推开奶茶店大门,人群才蜂拥而入。

奶茶店里的员工们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切,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陈应月一抬头,目光就触上了领头那人的眼,他只露了双眼睛,但陈应月一眼就认出,他是陆亦修。

彼时,陈应月正在后厨忙活,陆亦修一登门,就指名道姓地要她点单。

同事不知情,只觉得是被抢了单子,十分不情愿地喊了陈应月的名字,直接把收银柜钥匙扔给了陈应月。

后厨有人开始对陈应月指指点点,她有点脸红,硬着头皮上了收银柜。

“您好,请问要点些什么?”

陈应月试图装得很平静,但陆亦修却格外地兴奋。

他悄悄将口罩扯下一个角,露出唇,轻声说:“小月亮,这些都是我班里的同学。”

“看出来了。”她一边触控着屏幕,一边漫不经心地回他。

他嘿嘿地傻笑:“我们一共33个人,你随便点。”

“没有随便的选项。”

“那做什么最方便、提成最高,你就点什么。”

说完,陆亦修就回过头去,跟全班同学说,“今天都我请。”

陆亦修拿手撑着下巴,眼巴巴地看着她。但陈应月却不敢回应,只是目光呆滞地在屏幕上操控。

其实,她和陆亦修已经一个月未见了,照理说分隔这么久,他还特地带着大部队来支持她,她应该高兴的,可偏偏这时候,陈应月一点都提不起力气。她知道陆亦修家境不错、不缺钱,但他这样费尽心思花自己的钱补贴给她,她还是觉得有点难过,该死的自尊心在作祟,她在心里骂自己,实在太矫情。

后来,她给他们点了一杯净利润最低、提成最少的奶茶,又舔着脸请后厨做奶茶的同事,多放些好料。

她没钱也没势力,但好歹陆亦修的同学她也得好好照顾。

她一一把奶茶送到桌上。

有个打扮清纯,画着橘色好看眼影的女孩子叫住了她:“你就是陈应月吧。”

“嗯,我是。”陈应月微笑点点头,那女孩长得很漂亮,有股天然的亲和感。

“哦。”女孩子也回以一抹笑,说:“我也喜欢陆亦修。”

闻言,陈应月动作一顿。

与此同时,那女孩子挤了一下陈应月手中的托盘。

平时只盛七分满的杯子,今天在陈应月的嘱咐下已然盛满,她轻轻一推,奶茶就立刻从杯里跑了出来,打湿了陈应月的围兜。

陈应月还未来得及反应,就听那女孩子轻佻地勾起唇,开始笑她。

“瞧你这模样打扮,哪里配得上他。”

陈应月向来是个胆大、不怕事儿的,高中刚入学,她就敢伪造校服、装好学生。她擅长反击,也知道如何打败敌人。可这漂亮姑娘没说两句话,她就觉得自己好像被打倒了,还是输得很惨的那种。

她太在意陆亦修,才会太容易受伤了。

*

《城府》在万众期待中上映,陆亦修也凭借此影片,获得了外界的一片好评。

有人摸着陆亦修的行程,来到了陈应月打工的奶茶店,在陆亦修微博里拍过的地方,一一打卡。

每次在店里,听到女孩子们激动的欢呼,她就觉得陆亦修离她越远一分。

她已然成了生活里疲于奔命的一个小市民,他却成了高高在上的天王偶像。

关于他的新闻也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有人爆出实证,表明陆亦修正是聚立集团太子爷。正是凭借家里的关系,才走得无懈可击。

陈应月原先也有听陆亦修提过,他家是做生意的,家境还算不错。他不喜欢提家里的事儿,陈应月也默契地选择不问。但她绝对没想到,陆亦修所指的不错,竟是掌控国家房地产命脉的聚立集团。

而这个聚立集团,又曾和父亲的事故扯上过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虽然知道,那件事根本和陆亦修牵扯不上关系,但打心眼里,还是会抵触,会难过。

逐渐的心生芥蒂、相处的日行渐远、毕业与工作的双重压力,让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甚至一度走到分手的境地。

那句“咱们就等大学毕业就结婚好了”,好像被俩人遗失在了时光里。

第24章

016

两年后。

与时间并同叠加的, 还有陈应月的月薪。在陆家嘴日复一日的加班里,她最终决定跳槽到了华映——国内Top3的上市影视公司,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了人生的第一间独立办公室。

这两年与过往的29年毫无差异,依然飞快。职位的上升,同样也伴随着压力,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慑性,她剪了个齐耳的短发。

晚上十点。

她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 关上灯,整个九楼都暗了下来。九楼以下, 依旧灯火通明。华映等级森严, 以十楼为分界线,十楼以上是管理层, 十楼以下是基层员工, 而加班在十楼以下最普遍。

地下车库的灯坏了好几个, 连着看了一天电脑屏幕,陈应月觉得眼前黑得慌。

车停在哪个位置,她记不得了。

在上海, 没有房子、没有男友、没有家庭,即将到来的30岁风水岭让陈应月头一回觉得迷茫。累得慌, 好想找个肩膀靠一靠,但一时半会也没有, 她只好提起精神,举着车钥匙,一圈一圈地找车。

找了整十分钟, 终于找着了车。

她将手扶上门把手,刚准备开门,就看见从后备箱处冒出了好几个人影,头上还戴着尖头的生日帽。

“恭贺陈姐30岁大寿!”

一看是组里那群姑娘,陈应月立刻就笑开了。

打头的Lily举着蛋糕,“陈姐你这班加得可够晚,你可都不知道,我们在这乌烟瘴气的停车场埋伏了多久。”

“看陈姐这一脸懵,估计是班加得自己都忘了生日了。”有人附议。

陈应月摇头笑笑:“还真忘了。”

陈应月还真不是骗人的,大清早陈母给她发了好几条微信,让她记得今天是生日,要记得吃长寿面。可一忙起来,什么事都抛在脑后了。还好有这么一群生死共患难的加班队友,总算还记得。

“干我们这行,忙起来就没个头。”Lily划了一块奶油到陈应月脸上,“来,陈姐赶紧许个愿吧。”

“别别…”有姑娘制止,“在这乌漆抹黑的停车场许愿,陈姐估计回家得做恶梦。”

“也是,要不换个地方?”

陈应月伸手揽住几个姑娘,“你们不是种草定海神针很久了吗?一个撸个串?”

“好!”

难得的生日,陈应月不想躲在乌漆漆的公寓,一个人煮面。

一个蛋糕换了一顿饭,组员们也是乐意得很。

凌晨的烧烤店很热闹,夜猫子都爱吃夜宵。

刚点完菜,Lily就端上了蛋糕:“来,咱们赶紧把流程给走了。寿星许愿吧!”

“赶紧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