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听他又说的这样有趣,便情不自禁又笑了一番。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看了会子雪景,便结账下楼,将出门的时候,正好那葱肉烧饼新出炉,一阵阵地香气扑鼻,凌景深见了,顿时便动不了脚,屡屡地斜着眼睛看。

小唐见状,就叫了小伙计来,片刻那伙计拎着个包好的油纸包过来,小唐接了,又给了他几钱碎银子,道:“多的就赏你罢。”

伙计哈腰谢过,那边凌景深还在呆看烧饼,小唐过去挽住他的胳膊,笑着硬把他拽了出来。

出了门,小唐才把纸包塞到了凌景深怀里,凌景深忙抱住,问道:“这是什么?”

小唐嗤嗤又笑了两声,道:“你猜猜看。”

凌景深举起来闻了闻,大喜,道:“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这个?”

小唐道:“这话说的,你方才站在那儿,满堂的人都知道你想吃了,我又不是瞎子。”

凌景深把纸包抱在怀中,热热地贴在胸口,又道:“其实已经是吃饱了,奈何只是眼馋……就留晚上吃也是好的。送饼之情无以为报,我以身相许如何?”说着就抱住小唐胳膊,靠了过来。

小唐忍俊不禁,把他的头一推道:“我可愧不敢当,你还是跟这烧饼相亲相爱罢了。”

因为下雪,街头上人少,两人踏雪行了片刻,凌景深忽然说道:“对了,你这次在泰州府干的那件事儿,我可听说了,肃王爷很是不高兴。”

小唐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我若不动手,遭殃的就是恩师了。”

凌景深闻言,凝眉想了会儿,点头说道:“也罢,王爷虽不高兴,然而林大人深得皇上的心意,倒也不用怕他,只是你以后行事最好再避忌些,这些事儿让别人动手就成。”

小唐点头道:“我领会了,你放心。”

两人走了一程,不知不觉将到了唐府,那雪却越发地大了,小唐便拉着凌景深一块儿进了府里,等雪小些了再走。

两人素来交好,凌景深便也欣然答应,小唐先送他到了自己的院内,让他在书房暂且歇息,自己却先去前面回府里的夫人。

凌景深把大氅脱了,雪抖干净,便搭在那椅子背上,拉到火炉边上烤。他又扫了扫头上的雪,也坐着烤了一会儿火,因酒足饭饱,不免有些发困,就倒在小唐惯常歇息的罗汉榻上想歇一会儿。

刚闭了眼睛,就听到门响,凌景深只以为是小唐回来,也不以为意。

不多时,那脚步声就到了跟前儿,凌景深听他脚步轻轻,还以为小唐有心捉弄,便索性装睡,想趁机吓他一跳。

正憋着笑,便有一只手搭上他的肩头,凌景深耳畔竟听一个女子的声音,笑道:“怎么竟睡在这里呢?衣裳都湿了也不先换一换……出去了一趟,越发不知道保养了,挨了冷病了怎么办?”

凌景深吓了一跳,忙坐起身来,回头一看,却见眼前站着的,竟是个貌美如花的少女,双眼笑盈盈地,猛然见是他,便惊得花容失色,尖叫一声向后退去。

第27章

四目相对,那女孩子满面通红,又惊又羞又怕,外头的丫鬟听见声响,忙进来查看究竟,猛然看见凌景深,也吃了一惊。

凌景深起身退后几步,急忙转过身。

少女看他背对自己,也缓缓地镇定下来,道:“凌公子怎么在此呢?我还以为……”说到这里,不由脸又红了几分,自悔方才实在太过唐突了。

凌景深听她说话,才道:“小唐方才回来过,去见夫人了,想必等会才能再回。”

少女见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却咳嗽了声,敛了羞色,道:“方才我跟明丽妹妹在一块儿说话,听说毅哥哥回来了,就顺便来看看……既然不在,我待会儿再来罢了。”

说着一点头,转身便退了出来。

少女带着丫鬟,才出书房,迎面就看到小唐缓步而来,两下见了,小唐看她面上有羞恼之色,便又望望屋里,道:“怎么了?”

少女哼了声,白他一眼,道:“你回来也不说一声,又不声不响地留个人在书房里,是想吓死我么?”

小唐打量她的神情,心内隐隐猜到发生什么,便笑起来,道:“这也是你活该,不好好地跟明丽一块儿玩,跑这儿做什么?叫人看见了像什么。”

少女跺脚道:“你倒说我!我原听说你跟爹在外遇险,你更因为护着爹差点受伤,心里担忧……就巴巴地跑了来看看你如何,你不领情也就罢了,怎么还打我的脸呢?真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罢了,也是我不该来,如今我走就是了!”

原来这少女正是林沉舟的独生女儿,名唤林明慧,林沉舟因发妻早逝,只留下这一个女孩儿,她生得又好,又聪明伶俐,因此自小十分宠爱,未免也也有些娇惯。

林沉舟曾跟唐老侯爷相交甚笃,两家互有往来,林明慧跟小唐也自小相识,至今两府里也常有往来。

小唐见她恼了,便笑道:“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我也是好意不是?你也该改改你这不拘的性情,毕竟年纪也都大了不比小时候,该避忌的时候须避忌些,不要再这样率性妄为的……方才在屋里是不是冒冒失失地又撞见景深了?”

林明慧听他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还嘴又停住,只是一脸不服。

小唐笑微微地又说:“这次是景深,倒没大碍,横竖都认得,若是什么不相干的男子呢?你倒怎么办?”

林明慧恨道:“不相干的男子又如何?我又不是故意撞见他在这儿的!你明知道我不爱听那些迂腐之谈,却总是隔三岔五说来聒噪!明明只大我两岁,却跟我爹似的念念叨叨老气横秋,我若要听你那些管束之言,又何必来这儿?在家听我爹教训就罢了!”

小唐仍是笑,道:“你父亲是我恩师,我自然是跟他一个样儿的,我便当你这是夸我呢,多谢多谢。”

林明慧气不打一处来,索性道:“罢了,我走就是了,我知道你是烦了我,变着法儿赶我呢!”

小唐咳嗽了声,道:“你看这儿多冷,你穿的又单,明丽还等你回去呢,快走吧。”

林明慧见他竟不拦自己,便瞪他一眼,小唐却温声道:“妹妹慢走,下雪地上滑,留神脚下。”

林明慧恨了声,一甩帕子,气冲冲地便去了,那丫鬟向着小唐行了个礼,匆匆地也跟上去了。

小唐站在原地,双眸带笑望着,见林明慧走的甚快,在那廊下拐弯的地方,有风吹了些积雪进来,化了一滩水,林明慧并未留心,一脚踩了上去,身子踉跄,急忙扶住柱子才站定了。

小唐要出声提醒已经晚了,见状便又轻轻笑起来,林明慧正心虚,一抬头看见他站在书房门口儿笑,又羞又气,差点把手里的帕子绞碎,恨恨地去了。

小唐正在发笑,身后有人道:“你怎么就这么坏心呢?万一林小姐在这儿摔坏了,只怕林大人不与你甘休。”

小唐回头看着凌景深,口中说道:“你这么怜香惜玉,你怎么不去扶着她?”

凌景深撇了撇嘴,一脸无谓状,小唐抬头看了看天,道:“这雪若还不停,今晚你就在这儿留一夜罢。”

凌景深道:“不瞒你说,我也正有这个意思,你这书房极好,挺暖和的,我都不舍得走了……”两人对视一眼,双双笑了起来。

京内大雪,泰州的雪却飘了一阵儿便停了,大约是到底气候比京城暖和些的缘故,到了午后,雪居然变成淅淅沥沥地细雨。

秋雨如添新愁,小厮们打着伞,送应佩应怀真李霍三个回到县衙,刚进了门,小厮守儿便忙迎上来道:“哥儿可回来了,三爷找你呢。”

应佩便跟应怀真两人别了,自赶去应竹韵房里,正拐过夹道,忽地一愣停了步子,原来前方应兰风正走过来。

虽是父子,此刻却仿佛有些狭路相逢的意思,应佩无端有些紧张,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犹豫为难间,应兰风已到跟前,将他上下一打量,问道:“你去哪里来?”

应佩忙道:“跟妹妹和李霍去了张府,才刚回来。”

应兰风闻言略点了点头,并没再答话,迈步欲走,应佩见他经过身边,心跟着一揪,蓦地叫道:“父亲!”

应兰风闻声停步,转头看他,淡淡地问:“怎么,有事?”

应佩喉头梗了数次,终于深吸一口气,垂手低头说道:“父亲,先前我做的事儿都是大错了,我如今已经知道,然而毕竟做了就是做了,没法子抵赖,也不能抵赖,父亲打我骂我,我都甘心领受,以后、以后也一定会好好地对待妹妹,绝不会再亏待她分毫,若还再犯,就天打雷劈,天诛地灭……”

应佩一口气说到这里,又颤声说:“父亲可以不信,但这些话,我是一定要跟您说的。”

应兰风愣了愣,若有所思地看着应佩,一时并未搭腔。

而应佩说完之后,又行了个礼,才转身匆匆去了。

当夜,应佩睡了有生以来最为安稳的一觉。

与此同时,李贤淑看着应怀真睡着后,便回到自己房中,见应兰风靠在床边儿,手里握着一卷书,似看非看地。

李贤淑瞥他一眼,便把外褂脱了,边道:“张家闹起来了,你听说了?张云飞找过你不曾?”

应兰风把书一垂,道:“他找我做什么呢?该找的是他家里的那位。”

李贤淑嗤地一笑,道:“他若真想找,就不用总死性不改地在外头鬼混了,你说他是不是也太混账了,上回元宝他娘就跟我诉苦……家里都有几个不消停的了,还在外头惹火,如今更闹的离了谱!知道这事儿的谁不偷笑呢,亏得那奶奶好性儿,才忍到如今。”

应兰风有些心不在焉,也没说话。李贤淑皱了皱眉,伸手打他一下,道:“跟你说话呢,做什么眼睛乱晃的,是不是也背着我干什么亏心事儿了呢?”

应兰风听了,才正色叫屈起来:“我整天里忙县衙的事都忙得发昏,哪里有什么时间做亏心事儿?你倒是说说!”

李贤淑才抱臂一笑,道:“人家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可千万别染上那臭毛病!不然我可不饶!”

应兰风哼道:“白日里的活儿不够你忙得?你倒有心思还想这些有的没的。”说着就叹了声,翻了个身。

李贤淑看着他,想起张家那位,不由一笑,上前就从后面轻轻地掐了应兰风一下,道:“做什么呢?这翻腾的跟驴打滚儿似的……还要背对着我?”

应兰风“嗤”地一笑,慢吞吞翻过身来,却是忧愁满脸。

李贤淑睁大眼睛,打量说道:“到底怎么了?你真个儿有心事?”

四目相对,应兰风踌躇片刻,终于说:“娘子,我的确是有件事同你商议。”

到底是夫妻,李贤淑心念一转,猜到几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说:“什么事儿,你说来听听。”

果然应兰风迟迟疑疑地说道:“我瞧着……那浑小子仿佛真的改过了,先前看他跟真儿他们玩的极好,所以我觉着……能不能就把他留在这儿跟咱们一处?”

李贤淑猛地站直了身子,道:“你说什么?半夜发昏不成?别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谁知道他是不是又装出来的?你留他在身边儿等着机会再害阿真?若真给他得了手那可就晚了!”

应兰风忙道:“这次真不像是装的,今儿他还跟我认错来着,若这还是装的,那可真、真的不算是个人了……咳,总之我只是跟你商议商议,没有就定了下来,你先别急,你若不愿意,我叫他走就是了。”

李贤淑听了这话,却难得地并没恼怒起来,反静静地看了应兰风一会儿,片刻说道:“你是不是仍觉着我没给你生个小子,心里遗憾着呢?”

应兰风没想到她会这样说,当下坐起身来:“这是什么话,我有真儿了还不知足么?比一万个小子都强!你怎么又说起这个?我若有这份儿心,立刻就死……”

一个“死”还没说出来,就给李贤淑堵住了嘴。

李贤淑盯着应兰风看了会儿,道:“你急什么就赌咒发誓的,我也只是随口说说,你可知道上回你出去找应佩,你闺女对我说什么了?”

应兰风握住她的手挪开了去,疑惑问道:“真儿对你说什么了?我怎么知道呢?”

李贤淑叹了声,道:“真儿对我说:倘若应佩在咱们这儿出了事,以后你的心里未必不会总有一根刺的……”说着,就仔细看应兰风。

应兰风听了此话,陡然而惊,张了张口,又没说话。

李贤淑心头一黯,道:“我也知道不该想别的,然而毕竟那是你的儿子,你若真个想留他,那就随你,只是有一件……”

应兰风静候,李贤淑哼了声,咬牙说道:“我可不会好性儿惯着他,若是他不听话,我仍是老大耳刮子狠狠地打他,若他敢对真儿有半点儿不好,那我便有一百种法子治他死!那时候你可别跟我说三道四的!谁让你留下他呢!”

应兰风却也明白李贤淑很有些“刀子嘴豆腐心”,她既如此说,便是同意留应佩了,当下便笑,李贤淑见他面露笑容,便又叹了声,道:“算了……谁让我没给你生个儿子呢……”

李贤淑说罢,这才上了床,徐徐躺倒,应兰风看了她一会儿,才也跟着倒身躺下。

屋内一片悄然,片刻,应兰风斜身而起,对着李贤淑轻声说道:“娘子……真儿其实说的对,若应佩真的在咱们这儿出事,我的确是会心里难安,然而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儿’。”

李贤淑背对着他,却并未闭眼,自然把这话听得清楚明白,半晌微微一笑,啐道:“什么儿子孩子的,又来发昏了不成?快睡你的觉罢!”

次日,应兰风便叫了应佩来到,对应佩说:“你若不想回那府里,此番就借机留下罢了,你母亲也都同意了,其他的你也不必担忧,只看你心意如何便是了。”

应佩有些愣愣地,似不可置信。应兰风又道:“我知道昨儿你三叔跟你说了,不日你们就要启程回京里,所以我今日来问问你:你想去还是想留呢?”

应佩仰头看着应兰风,过了一阵,才回答:“父亲,我……我仍是要回去的。”

应兰风没想到应佩竟如此回答,还疑心自己听错了,忙问:“你说什么?”

第28章

应兰风原先对自己在京内的一双儿女不管不问,其实也是无可奈何,府里门高院深,人多事杂,他既然做不了主带不了人,又隔着千里,那再多的记挂思量也是枉然,只好统统压下,索性不去想着自苦罢了。

何况他在这偏僻之地为官,品级虽然不高,繁杂之事却多,整天里忙得自顾不暇,渐渐地那份思念之情也就淡了。

乍然相见,小小地婴儿已经长得半大,应兰风见应佩品貌俱佳,倒也内心宽慰,谁成想又亲眼撞见应佩竟仇恨应怀真,且作出那种事来,应兰风起初真个儿气得恨不得没有这个儿子好,直到听应佩吼出了那些心里话,应兰风才知道这少年其实并不似表面看起来般生活的优渥无虑,他忽然也记起自己在府内度过的那些年少时光,隐隐地明白了应佩心底的感受,不再一味地恨他狠毒了。

再到应佩从张府回来对他说了那些悔恨的言语,应兰风思来想去,最终定了决心,才跟李贤淑商议让应佩留下。

本以为应佩会满怀欣喜地答应,毕竟先前他最恨怨的便是父子分离,不料应佩的答案竟在意料之外。

应兰风惊愕之余,忙问因由,而应佩的回答,则叫他更加的意外了。

应佩道:“我还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没了,自打懂点事开始,所希望的就是早些看到父亲,跟父亲一块儿生活才像话,可一日日地总是落空,又加上听了些风言风语,竟让我差点犯下弥天大错。然而这一趟却也来的很对,不然的话,我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儿呢,像是妹妹说的,一辈子必然就当妹妹是仇人了……”

说到这里,应佩眼圈一红,又道:“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也知道父亲先前的不得已,然而我却不能留下,之前父亲因为郭家的事,已经惹了府里不高兴,我这次来,也只说是来看看就回去,如果再留下,背后未必不会有人说闲话,而且爹仍是得回京的,迟早晚还是会在一起,就不争这片刻岂不是好,爹以为呢?”

应兰风听了这话,半晌无语,应佩又道:“且蕊儿妹妹还在府里,我在那边,时常也能跟她见个面儿,若我留下了,剩下她一个,她心里不自在也是不好的。”

应兰风片刻才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

应兰风想着自己已经准备辞官,将来是不是还会回公府却不一定了,然而前途未卜,强留下应佩仿佛也不妥当,便又道:“也罢,你既然想得这样周全,我也不便拦着。佩儿……”

应兰风迟疑了会儿,终于沉吟说道:“你十分机灵,又且懂事,父亲十分欣慰,以后……你回了公府,务必要好好地照顾自己跟妹妹,旁人若有什么言三语四,你只不用理会,好好读书,将来必有出头一日。”

应佩听了这些话,便道:“父亲你放心罢了,我跟蕊妹妹会好好地,等爹回去一家子团聚。”

应兰风看着他,微微笑了一笑,便道:“你出去吧,明儿就走了,跟你妹妹多相处相处。”

应佩本想留下,闻言便答应着退了出来,才出门口,心里忽然有种异样之感,便想:“父亲方才叫我回去好生读书,将来必有出头之日,这话听起来怎么倒像是要许久不再见了一样?莫非是我多心了?”

晚上时候,徐姥姥跟李贤淑包了饺子,又蒸了些萝卜头的菜肉包子,饺子算是给应竹韵跟应佩送行的,包子则留给他们路上带着吃。

应竹韵道:“二哥,下次咱们再见面儿就是在府里了,我先在这儿祝你步步高升了。”

应兰风便不提他准备辞官的事儿,只笑了笑道:“那我便祝你跟佩儿一帆风顺了。”两个各自吃了几杯,便早早地安歇了。

次日送别,张珍也听说了,一大早便赶来,跟李霍应怀真一块儿相送应佩。

四个小的站在门口,张珍道:“佩大哥,你这一回去,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儿呢?”

两人正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应佩便道:“珍兄弟,将来你若上京,便去公府里头找我,我领你逛好玩儿的去。”

张珍看一眼应怀真,道:“将来妹妹也要回京的,那时候少不得我要跟着。”

应怀真打他一下:“你再胡说我就恼了。”

张珍吐了吐舌,便不说了,应佩却对应怀真道:“这有什么,莫非你不许珍兄弟去不成?到时候咱们还得好好招待他呢。”

应怀真听他开口,便没有做声,张珍见有人撑腰,便不由地得意洋洋。

应怀真瞥他两眼,终于忍不住伸手在他胳膊上掐了一下,张珍“哎吆”一声,虽然疼,却仍是笑嘻嘻地。

他们两个在闹,李霍就从怀中掏出那本《哪吒闹海》的连环画,双手捧着,对应佩说道:“哥哥,我没有什么东西给你,这个是张珍给我的,我送给你做个纪念。”

应佩有些意外,接了过来看了两眼,因李霍格外喜欢这本,故而翻得也勤快,已经都有些旧了,可见乃是他珍爱之物。

应佩打量封皮上那脚踏乾坤圈手持混天绫的哪吒,先前乍见的时候,觉得他横眉怒眼,满腹冤屈,但此刻看起来,却竟有些英姿飒爽,傲然于世的模样了,果然是心境不同,所见所感也都不同了。

应佩若有所思,把这本书小心揣入怀中,才对李霍道:“土娃,这份礼甚好,我收下了。咱们那里离得近,等你有空去府里,我再给你几本好看的。”

李霍大喜,道:“谢谢哥哥!”

应佩在他肩头一拍,说罢微微转头,见三五步开外,应兰风在跟应竹韵话别,没留心此处,他就对应怀真道:“阿真,我在家里听他们的意思,仿佛说最多过了年,爹就可以调任回京了……”

应怀真吃了一惊:“真的吗?”

应佩点点头,又道:“阿真,爹本来想叫我留下来跟你们一块儿,可我担心这样一来,又要得罪人了,所以哥哥先回去……等你们上京咱们再团聚。”

应怀真微微蹙眉,慢慢地点了点头,应佩拉起她的小手,眼睛红红地说:“阿真,哥哥先前做了坏事,很对不住你……你别记恨我……”

应怀真听应佩说的恳切,又是离别时候,鼻子也不由一酸,便道:“先前什么事儿我都忘了,又总提它做什么?只是哥哥你回去后要保重自个儿,这才是最要紧的。”

应佩见她这样体察人心,便将她的手儿握的紧了紧,点头道:“你自管放心,我会日思夜想盼着你们回去的。”

终于话别,应竹韵那边招呼应佩上车,应佩恋恋不舍地上了马车,县衙一干人便在门口挥别,马车行开了十几步远,应佩就掀起帘子,趴在车窗上探头往外看。

马车骨碌骨碌地越行越远,应佩目不转睛地看着门口那些人,目光在诸人身上转来转去,眼中的泪止也止不住,他的双手紧紧地抓着车窗,几次都想索性跳下车去罢了,但几次却又死死地忍住,终究到马车转了弯儿过去,已经看不见那些人了,应佩才坐回车内,将身子倒在车壁上,咬着牙吸着鼻子,已然泪痕满脸。

自应竹韵应佩去后十七八天,天也日渐冷了,京内又来了信儿,原来是李家来的,催徐姥姥回家去。

徐姥姥听应兰风念了信,便道:“我这两天想,也是时候该家去了,出来这么些日子,也不知家里头闹腾的怎么样儿了呢。”

应兰风道:“都快要冬至了,索性过了年再走罢了。”

李贤淑也点头道:“正是的呢,好不容易来这一趟,就听你姑爷的罢。”

徐姥姥摇摇头道:“你也知道家里那个情形,二丫头惯常闷声不响,跟甜水巷那家子还等着我回去给她做主呢。三丫儿又是个爆炭脾气,我倒是怕她一言不合就又跟你爹吵闹起来……还有你哥哥那里,唉……”

李贤淑见徐姥姥叹气,就也想到李霍,便道:“娘,你真个儿要让土娃跟着他们一块儿去不成?这可万万使不得,但凡能留下来,定要让哥哥留下来才是。”

徐姥姥道:“你哥哥着实是恼了你爹了,他这次像是打定了主意,只怕轻易也难改……”说到这里,见应兰风跟李贤淑都有些忧虑之色,她却反而一笑,道:“罢了,操这份儿心做什么?孩子们翅膀硬了,想飞到哪里去难道要绑着他们不成?好了,不说这些了,趁着天儿还不算大冷,赶明儿我们也就动身回去吧,如果再来一场大雪,道儿就不好走了。”

李贤淑劝不住,便也罢了,何况也知道家里的情形一团糟,没有徐姥姥主事还真不行。

当夜,李贤淑跟应兰风商议了一番,次日一早,备好了东西,半晌马车来了,就叫进宝招财把东西搬上车去。

徐姥姥正抱着应怀真告别呢,瞧见两个小厮并丫鬟都拿着东西往外走,忙叫李贤淑,便问:“这是干什么呢?”

李贤淑道:“没什么,都是些现成儿有的东西,阿真的小表舅之前送了点子鱼胶燕窝,阿真自个儿也吃不了,我包了些给娘带着,你回去就到亲家那里,把东西给他们,再细细地跟他们商议商议,总要想个法儿把哥哥留下……好歹也试一试才好。”

徐姥姥正要推辞,听到最后,便也罢了。

李贤淑又道:“还有阿真她三叔前阵子来也带的东西,难得府里头这次大方,送了好些干货,粮米,布匹之类……我捡好的也拿上些,就算家里置办年货也能少花点钱了。”

徐姥姥忍不住笑道:“你把他们送的都给我带上了,你留神姑爷不高兴,说你败家呢。”

李贤淑道:“这话可说错了,都是他的主意,他恨不得都叫你拿上呢,我倒是骂过他败家来着。”说着便笑了起来。

笑了一回,李贤淑把徐姥姥拉到边上,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布袋,放在她的手心,徐姥姥觉着沉甸甸地,便问:“这是什么?”

李贤淑道:“是我攒的一点体己,不过是二十两的银子,娘你带着回去,若是手头紧的时候就拿出来使。”

徐姥姥忙推回去:“这个不成,你留下用就是了!”

李贤淑急忙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娘!快别推让了,给别人看见不像,唉……虽说你来了这么些日子,从没说家里的情形,可我也是知道的,爹是个恨不得把自个儿全部家当都送给别人的性子……纵然有些铺子银子,这些年来也该败的差不多了,我想着这一次若不是山穷水尽,哥哥也断不会就想要背井离乡地靠嫂子家里……唉,恨只恨你姑爷做这个穷官儿,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什么钱,不然的话怎么也得帮衬帮衬,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都快散了呢!”

李贤淑说到这里,不由地唉声叹气,徐姥姥见她竟已经都知道了,也是无言。

李贤淑却又打起精神来,又说:“想当初我们刚来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一时缺了什么,还不是您老人家偶然救济?故而别的话就不说了,快收起来。”

徐姥姥点点头,把银子收了。两人正要出门,却听身后有人叫,李贤淑回头,见是应怀真跑了过来。

李贤淑跟徐姥姥住脚,徐姥姥俯身便把应怀真抱在怀里,看着她玉雪可爱的模样,一时湿了眼睛,道:“也不知道再见到真哥儿会是什么时候了……”

应怀真举起右手,替徐姥姥擦了擦泪,道:“姥姥别急,过了年大概就能见着了。”

徐姥姥愣了愣,有些回味不过来,应怀真又道:“娘方才跟姥姥说什么呢?”

李贤淑只以为小孩子乱问,便敷衍着说:“没什么,就是叮嘱你姥姥路上小心些,你是不是也有什么跟你姥姥说呢?”

应怀真点点头,转头看着徐姥姥,一本正经地说:“姥姥家去,要跟舅舅说,别叫他搬家了,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先让表哥读书识字,不管什么都不能耽搁了这个。”

徐姥姥跟李贤淑听了这样认真正色的话,都觉诧异。

徐姥姥心下为难,只好苦笑着先应承,道:“真哥儿竟惦记着这个?好……我、我回去就跟你舅舅说。”

李贤淑忍不住叹了口气,便要把应怀真抱过来,道:“阿真,别缠着你姥姥了,过来娘抱。”

应怀真却抱着徐姥姥的脖子不放,且说:“姥姥可不许骗我。”

徐姥姥对上她清澈如溪流毫无杂色的双眸,一时竟无法忍心再哄骗她,只道:“真哥儿,这个姥姥做不了主,你舅舅他……”说到这里,想到母子分离,再相见不知何时,不免难受,就有些哽咽。

李贤淑见应怀真惹得徐姥姥伤心,便皱眉道:“阿真!这么不懂事呢?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快过来!”

正要硬把应怀真抱过来,却听她道:“我自然是懂得,娘方才说舅舅没钱是不是?”

李贤淑闻言,目瞪口呆,连徐姥姥也发了怔,应怀真双眸带笑,道:“娘怎么不跟我说呢,我有钱。”

李贤淑的嘴张的更大了些,半晌才回过神来,便结结巴巴道:“这孩子今儿是疯了,怎么竟说些胡话呢?你又有什么钱?”

应怀真不等她说完,便把右手里握着的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举起来说:“我没有说胡话,这个不是钱么?”

徐姥姥跟李贤淑双双一看,却见眼前金碧辉煌,光芒烁烁地,原来应怀真手中握着的,竟是个沉甸甸黄灿灿地金项圈。

李贤淑呆了呆,叫道:“这不是你生日那时张家给的贺礼么?你拿出来做什么?”

应怀真歪头说道:“我已经有个银的了,这个就给姥姥带回去,卖了也能换钱,如果不够,我叫张珍把他的也拿来,算是我借他的,将来会还的,他最听我的话,必然答应。”

李贤淑听着这等孩子气的话,又是好笑,又是意外,又是感叹。

徐姥姥已经忍不住老泪纵横,抱紧了应怀真,毕竟忍着不曾哭出声来,只道:“真哥儿……你这份心意姥姥知道了,可是姥姥不能要你的东西……”

应怀真趴在徐姥姥肩头,伸手在她背上轻轻地抚了两下,安慰说道:“姥姥快别哭,这个项圈我是给表哥的,若能读书识字,是有大用处的,表哥那样聪明,不要白白地给耽搁了才好……姥姥看在为了表哥好的面儿上,也要收了呀。”

李贤淑听到这里,便也明白了,当下干净利落地从应怀真手中接过项圈,重包起来,塞到徐姥姥手里,道:“娘,难得你外孙女儿懂事孝顺,她有这份心,您也别辜负了她,快快收着,恨我也没想到这宗,若是想到了,也早拿出来了!想来我们两个竟都不如阿真有心,可见都不如你外孙女儿孝顺!话说回来……若是土娃能跟着哥哥留在京城,读书出头,那岂不是大家都好了?”

徐姥姥止了泪,终于点了点头,拿着项圈摩挲了几番,感念万千。

应怀真这才下地,她回头看去,见身后不远处李霍还在跟张珍不知说什么呢,一边儿说一边儿回头看,不经意间目光相对,应怀真便笑了笑,李霍看着她笑,自个儿就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