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一辈子,无论她怎么努力,真的还是无法摆脱这个人的觊觎和控制,哪怕她现在已经回到了司家?

这是她自护国寺被王氏带回家后,第一次生出这样的念头。她被自己的这个念头给缠得心口冰凉,连呼吸都似有些困难了。

~~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经历过嘉庚之乱而稳定下来的这个崭新王朝来说,更是如此。

就在赵琚举行登基大典的前一日,十六岁的赵无恙和他年仅八岁的弟弟赵衡,以及怀了身孕的赵衡之母宋碧瑶抵达金陵。赵无恙毫无意外地被封太子,赵衡封如意王,宋碧瑶封柔贵妃。然后,在为赵勘举行一场葬礼后,赵琚便开始分封功臣。几家欢乐几家愁。以方奇正方家为代表的一批旧日显贵成了昨日黄花,而与之相对照的,便是一批新贵的迅速崛起。其中,徐若麟封一等忠勇伯、加从一品太子太保,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入内阁议事。方熙载被授中极殿大学士,封少保,任兵部尚书,入内阁议事。沈廷文取代原升平侯家的段良,任正三品京卫指挥使司。

……

这些人都是赵琚旧日在燕京时的心腹,于嘉庚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位高权重,虽引人侧目,却也合情合理。但在这些人里,其中一户扶摇直上的人家,却实在叫金陵众多的世家门阀跌破了眼镜。

这便是恩昌伯爵府司家。

司家虽也是百年的老门户了,但从现任伯爵司彰化的父亲那一代开始,便走下坡路了。当时犯了点事,还被夺去封地空具其名。到了如今,户部左侍郎司彰化更是默默无闻。众人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前些时日他家与魏国公府徐家因儿女婚姻而闹出的孙女归宗事。仿似起由是司家为了与徐家划清界限,才要将孙女接回归宗。这样原本劲爆的新闻,只因当时战事紧急,传了几天便不了了之了。到了现在,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个丝毫不惹人注意的干瘦老头子,竟然一跃成为户部尚书,列九卿之一。

司家,是唯一一门经历嘉庚之乱后得以升官的旧世家。这和金陵那些剩下的不是原地踏步就是被贬的诸多人家相比,是如此的招人眼球,惹人遐想。

不管旁人在背后如何惊诧,作何猜想,司家人的日子,该怎么过,照旧怎么过。司彰化私下里严厉警告了因意外狂喜而蠢蠢欲动的儿子司寇鑫,喝令他要比从前更夹紧尾巴做人后,打开大门,亲自迎接那些携带贺礼纷至沓来的宾客。他的态度彬彬有礼,甚至比从前更要谦恭。但无论那些旧日朋僚怎么绕着弯地打听他飞黄腾达的秘密,他一律打着哈哈而过,依旧惜字如金。众人百思不解之余,也就只是又羡又妒了——他们谁又会想到,就是这个看起来勤勤恳恳事必亲躬隐形人存在般的老头子,在他任左侍郎的时候,递送出去了无数条关键的户部战时银两拨划预算。而北军从中,自然不难解读到中央军的行动计划。

~~

很快,连同两家当初的婚书和八字贴,徐家也送回了王氏先前递去的那份清解文书,而初念的嫁妆,也趁夜的时候被搬了回来。自此,徐司两家彻底清了关系。据说,廖氏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当着司国太的面一边流泪,一边咬牙切齿地道:“往后有我在的地方,便容不下他王家的这恶妇。有那恶妇在的地方,我也发誓不踏足一步。否则必遭天打雷劈!”

廖氏日子不好过,遭她深恶痛绝的王氏,这些天也是抓心挠肝地难过。初念虽然归宗了,但与王默凤的那段夭折的婚事,折磨得她几乎日夜寝食不安,甚至连司彰化升官都不能化解她心里的烦恼。

那日王默凤去后,次日她去找了王鄂。进去王家书房时,见王鄂已经褪去官服,着一身百姓的衣衫。精神很是萎靡,目光甚至带了些迷离,口中在喃喃地道:“我这样,究竟是对,还是错?”一直重复个不停。被王氏打断,这才如梦初醒般地惊醒。

王氏本以为自己兄长已经知道了默凤毁约之事。没想到他竟丝毫不知。听完王氏的话后,大为惊异。等在外奔忙的王默凤回了后,便逼问他毁约之故。王默凤含糊其辞,最后避不过去,说自己在外另有别的女子了。王鄂勃然大怒,当场将他暴揍不停。王氏忙拉扯开兄长,叫侄儿赶紧出去,流泪道:“我过来,不过是想问个准讯,不是叫你这么打他的给我出气的。既出了这样的事,侄儿瞧着也是八匹马拉不回了,再勉强,被外人晓得了,我家女儿反倒要遭耻笑。此事就此打住。哥哥你也不要生气,回乡后多保重身子,妹子我也就别无所求了。”说罢才死了心回来。这几日司家男客不断,女宾自然也跟着来。王氏虽心情糟糕,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唯恐被二房的妯娌看出端倪遭背后耻笑。更是强打起精神迎来送往,应付那些太太夫人们打探自家女儿归宗事时的好奇。很快,各家便在暗地传开了,说司家先前是为了与徐家划清界限才要将孙女接回归宗的,徐家不肯失这颜面,死留不放,据传,护国寺那晚那场差点烧死肃王府小郡主的火似乎也和徐家当家廖夫人脱不了干系……

一转眼,便是九月底了。起先因了大乱而如无头苍蝇般的朝廷政事终于渐渐开始步入正轨。这日,王氏收到了一封邀函。

邀函是肃太妃差人送来的。说前次护国寺中,万和郡主蒙初念舍命相救,老太妃心中十分感激,一直不敢相忘。下月她就随肃王回封地。正好三日后是小郡主的生辰日,拟在府中摆上一桌寿筵,恭请王氏母女亲临。一来,是要当面谢过当初的救命之恩。二来,也是图个热闹。望勿推辞等等云云。

赵琚登基,并没有对如今这些陷入与他当初相同尴尬境地里的一字王们手下留情。一俟分封功臣完毕后,便下令推行赵勘未竟的削藩令。除了福王自裁,对于其余赵姓藩王,他着重剥夺他们的自主养兵权。命王府近卫规模不得超千人,不得与当地官员私下往来,派监察官同驻藩地。此外,藩地税赋,一改从前王府与中央对半分成的规制,只留三成。除了这几项,藩王们的待遇大体与从前一样。

肃太妃德高望重。且藩王如今再怎么不及从前风光,那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皇家血统的尊贵就摆在那儿。更何况这肃王赵晋,向来因了光风霁月之名出众于诸藩王,似也得赵琚青眼,对这个远房族弟颇有恩待。如今他家既着人送来了这样的邀贴,并不忌讳初念的寡妇身份,王氏自然感激,觉着这是替自己这个归宗女儿在撑腰,哪有不去的道理?到了那日,掐准了时辰,亲自看着初念梳妆完毕,便带了丫头仆妇们,在闻讯而来的二房黄氏初音母女的羡妒目光之下,登车往肃王府而去。

~~

万和小郡主的芳诞之贺,作为情同姐妹的果儿,自然在早几天前便也收到了邀贴。又是高兴又是伤心。高兴的是好友庆生,伤心的是知道她下月便要离开金陵返回洞庭了。

魏国公府里,自徐耀祖阵前失踪后,至此便一直没有安生过。此次新皇帝登基,徐家既没受到封赏,也没收到贬斥,每日只是照旧紧闭大门。上下人等,无不带了几分惨惨淡淡。司国太心中免不了愁烦,遭儿媳妇廖氏埋怨,又日日记挂自己的儿子,精神一下便败下去了许多。只今日果儿要出门做客去,自然也勉强提起精神,命身边的金针玉箸和宋氏一道,把她打扮得花团锦簇。

果儿打扮好了,便静静坐在一边等。她知道太奶奶已经着人送信给自己的父亲,让他今日过来送她过去。果然,等了没一会儿,便听见外头有丫头用带了欣喜的声儿道:“老太太,大爷来了!”

果儿的心一跳,猛地从椅子上蹦了下去,正要跑出去迎接,却见太奶奶淡淡地道:“来了便来了。什么大爷?咱家如今哪里来的一个大爷?”

徐若麟人已经大步到了门外,听到司国太的声音,略笑了下,弯腰从丫头打开的门帘里跨了进去。

第五十八回

“祖母在上,受孙儿一拜。”

徐若麟入了屋,朝望着自己果儿笑着飞快挤了下眼后,便到了司太跟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

他自随赵琚入金陵后,一开始最繁忙那些时日,连夜里也是在宫中过。前些时日才住到新被赐下位于中正街处的一处宅邸里。打发人过来接了果儿出去,带吃了几家金陵有名馆子。父女俩已经会过几面了。但回徐家,今日这才是头一遭。

司太连正眼也不看他,只冷冷道:“我哪里有这样福气,要一个太子太保来我跟前跪下喊祖母!我今日打发人叫来,不是少人跪。是果儿要去肃王府替小郡主贺寿。你自己送去吧。”

徐若麟似乎并不在意太口气,自顾起身后,转脸朝还杵在屋里丫头老婆子道:“你们带了果儿都下去。”众人便立刻晓得他是有私下话要和老太太说了,忙照他吩咐,带了果儿齐齐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他祖孙俩了。

“祖母,孙儿不孝,叫您老人家空担累这许久……”徐若麟道,“魏公并未阵亡。如今还在云南。想来再过些时日,他若自己愿回,便能回了。”

司太也顾不得他称呼徐耀祖为“魏公”了,猛地睁眼,拄着拐杖只手都在微微颤抖,发出声音也是颤:“你……说的都是真的?没哄我?”

“孙儿虽忤逆,只这样事,不敢骗祖母。祖母放心便是。”

司太眼眶一下红了。半晌,终于点头道:“他虽混账,好歹是你爹。还算知道个人字怎么写,没把事做绝了。他既平安,这府里头如今别的事,也就不归我操心了。前几日族人来见,嚷着要让你归宗。我晓得向来不听人言,自己想如何便如何。我便是叫你归,你也未必会听我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了。自己看着办便是。”

徐若麟微微抿了下唇,只唔了声,道:“那孙儿先送果儿去了。”

徐若麟陪着果儿坐于马车之中,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咬着新买串冰糖山楂,忽见女儿停了下来,将红通通山楂串伸到了自己嘴边,道:“爹,你也吃一个。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徐若麟一怔。抵不住果儿望过来甜甜笑容和期盼眼神,只好咬了一个下来。见果儿心满意足地吃完剩下的,伸手过去,抹去沾在嘴角一小片糖渣,这才道:“爹还有事。等下送你到了后,叫奶娘陪你。等完了,爹若还没来接,你在小郡主家等着便是。爹忙完就会过去。”

果儿点头。忽然又往后靠了下,像个小大人般“唉”地叹了口气。徐若麟忍不住笑了出来:“小丫头片子懂什么,还学大人叹气。”

果儿睁大了眼,辩解道:“谁说我不懂事。我只是想着万和过些日就要走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心里便觉忧愁。不止万和,连二婶婶都走了……我不过问奶娘声,她什么时候才回来,奶娘便吓得脸都变绿了,说以后再不会回了,还不许再提二婶婶,祖母晓得会骂……”

徐若麟没应声,只扬了下眉。等果儿叹完了气,这才摸摸头,随口道:“这么丁点大人,你就学会和爹顶嘴了?等着吧,往后爹叫二婶婶来代我管教你,有你好过的日子……”

那些从前被召入京藩王们,大多都聚居在城北西安门外大街和西皇城根那片地儿。父女俩在车上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马车便停了下来,听见车夫说到了。抱了果儿下车,正要将她交给从后头车上下来抱着贺礼的宋氏和丫头绿苔,忽然看见大门角边王府的个下人正引着另两辆已经下了人空马车要停往边空地去。前头那辆驱了主人马车车夫他见过,认出是司家的。正看着,王府迎客的已经小跑着到了跟前,见了礼,笑嘻嘻要引果儿入内。徐若麟便问了句:“府上小郡主芳诞,今日还请了谁家的客人?”

王府迎客忙道:“我们太妃喜清静,故客人没几家。除了卢王、颂王两家平日往来丛密的亲眷,外头人就只与们小郡主交好果儿小姐,还有恩昌伯爵府太太和小姐,就是从前在护寺从火里把小郡主救出来那位。刚进去没多久。”

果儿闻言,喜出望外,轻轻呀了声,便和徐若麟迫不及待地告了声别,就要往里去了。徐若麟忽然想起件事,一个箭步赶了上去拉住果儿,蹲下身附到耳边,低声道:“她现在已经不是二婶婶了。等下你见到了她,就喊姑姑。要不然她会害臊。”

果儿眨了下眼睛,嗯了一声。徐若麟这才放开了手,看着随宋氏等往里去,自己起身站在原地,视线再次落在了那架马车上,若有所思。

初念随王氏被王府知客引往太妃所在大花厅时,远远便听见那里头传来一阵妇人笑语声,忽然略感紧张——毕竟,这是自己归宗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现身。

其实在她的计划里,像今天这样的场合,真的是个意外。无论如何,女子死了丈夫后脱离夫家再回母家,这样举动在高门大户之家确实少见。只不过这一次,自己运气确实够好。先是徐家被扯入不忠不孝的漩涡,司家接回自己,旁人便觉得这是司家在与徐家划清界限,虽有不厚道之嫌,但也无可厚非。后再有护寺那一场蹊跷大火,矛头直指徐家当家夫人廖氏。这下,她便是再有理,旁人同情心天平也会倾向于司家了。但即便这样,自己不替亡夫守节,背后被人指点几下,必定是少不了的。所以初念并没怎么谋划跟母亲出去交际——虽她也才十七岁,但早不是待字闺中小姐。这种功利性明确,或者说,上流社会里,平日里居于深闺小姐们为了多露脸好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好姻缘交际,对于她来说不但毫无用处,且不过无端把自己推到旁人眼前多招些侧目而已。

王氏到了廊下回头,再次从头到脚地看了眼初念。

初念今日出门前,自然是精心修饰了一番。梳高发髻,照时下正兴新妆戴一珠箍,身穿浅绿大袖对襟衫,下着明绿双织暗花纹罗裙,娥眉轻扫,微点朱唇,腕上戴一双碧玺香珠手串,耳边垂赤金镶白贝滴水耳坠。本就肌肤白皙,被这身深绿浅绿,衬得人比青葱还要水嫩上几分。既不至于过简失礼,又不会喧宾夺主。

王氏压低声道:“娇娇莫怕,等下跟在娘身边,照我眼色说话便是。”

初念知道她是怕自己紧张,这才出言宽慰。微微一笑,点了下头。

王氏满意了,正要领着初念上台阶,忽见花厅里头出来个头束金冠年轻人,正往自己这方向来。不待身前王府知客开口,从他年龄服饰,立刻便也猜了出来,知道此人应是肃王赵晋。不想在此竟这样打了照面。忙领了初念让到一边要见礼,赵晋抬眼,已经看见了母女二人,略微一怔,很快,便露笑容,疾步而来,不等王氏开口,先已道:“这位想是伯爵府的太太了,光临寒邸,不胜荣幸。小王有礼了。”

王氏早听说过肃王之名。此刻一见,果然不但人物风流出众,难得言谈举止竟也如此雅量谦恭,心中赞叹一声,急忙恭恭敬敬还礼。

赵晋目光落到了立在王氏身后初念身上,略微打量了下,稍现迟疑之色。初念已含笑朝他亦见礼,大大方方地道:“前些日接到贵府小郡主芳诞之信,妾身便随母亲而来。见过殿下了。”

说起来,赵晋与初念也算有过两次遇见。第一回是去年路上遭遇段家公子衅事,第二回便是护寺里那日早,赵晋亲自过去表谢意。只这两次,赵晋都只闻其声,未见其面。方才眼看到时,凭直觉,便觉得应是司家那位女儿。但再看,见她年纪也就十六七岁,颜如芳华,娇怯动人,与自己原先想象中胆敢冲入火海之人样子大相径庭。有些意外,这才不敢贸然指认,怕万一错了会唐突对方。此刻听到这声音,立刻便辨了出来,再无疑虑,望着初念展眉笑道:“原也猜到了。在此能得见与令堂尊面,实在是小王生平所幸。母妃正在里头和几位伯娘婶子们说话,外甥女也在。二位快快请进。”说罢亲自引二人上了台阶后,自己停在原地,目送母女二人被闻声出来王府丫头们迎了进去,直到身影消失了在花厅口。

初念入了花厅,见里头肃太妃正坐在椅上,边上是七八位老少不等妇人,无不珠翠绕身富丽堂皇,还有两个和万和年纪相仿小女孩,知道她们应都是赵姓藩王家眷。不敢怠慢,跟着王氏道向诸人见礼后,略微抬眼,见屋里目光都齐齐落在了自己身上,不难瞧出里头惊诧和好奇之色。

肃太妃笑道:“上门便是贵客,哪里来那么多礼数。今日来,也就我的几个赵家老姐妹和侄女儿等人。不必拘着放不开。快给司家太太端坐。”早有边上丫头抬了两个绣墩来。王氏推让一番后,便坐了。初念只推辞,最后立在了她的身侧,微微垂下脸,任由那些太妃王妃们打量着自己。

肃太妃与王氏刚没说几句闲话,外头人便报说徐家果儿小姐到了。正等得焦心,听到她来了,飞快便跑了出去迎接。没一会儿,一对个头差不多,犹如玉琢小姑娘便手牵手笑嘻嘻地进来了。

初念起先接到邀贴时,便猜测果儿也会受邀。所以此刻见到,并不意外。和她也已数月没见了,朝她笑了起来。果儿也一眼看到了她,回笑后,照方才被宋氏教导那样,先过去朝几位老太妃和王妃见了礼,连王氏也没落下,这才到了初念跟前,叫了一声“姑姑好!”

这一声“姑姑”出来,王氏心便落了下来。原来她起先有些担心,唯恐小孩子一时嘴快,顺口又在众人跟前叫初念“二婶婶”的话,恐怕会惹尴尬。

肃太妃见了她喜欢,招手叫到近前,搂住她问了些话后,命仆妇带几个小女孩儿们出去自去玩耍,屋里头便只剩大人了。肃太妃向王氏恭贺了几句司家近日荣耀后,便将初念叫到跟前,令她坐自己身边的一张墩子上,道:“好孩子,前次救了万和。听说当时手脚都烧了,可全好了?”说罢拿手看。

初念忙道:“早就好全了。当时收到了肃王殿下送来的良药,擦了不过一个月,便好了。”

肃太妃点头,对着卢王府上太妃道:“瞧这一双手,指尖边圆,手心肉厚,摸着仿似不着骨,这便是相书里说福相手啊。便是眼前不顺,日后必定也是后福厚泽。”

卢王太妃等众人自然笑着称是。

王氏见太妃在说初念后福,心中又是得意又是难过,自谦道:“托太妃福,我家这女儿若真能如太妃所言那样有后福,我便再无所求了。”

众人又说了些闲话,宴席便开了。因有司家母女在,肃王只在开席时过来敬了一回酒后,便退了出去。在边上教坊司众乐伶吹拉弹唱中,渐渐便说起了肃王婚事。

原来肃王小时,得一高人卜卦,说未满弱冠之前,不宜成家。否则恐折福。太妃信其有。便一直未办他婚事。到了如今,已过二十了。前些天,月羊国李氏国王遣使携贺礼来拜新皇,欲将如宁郡主送入宫中侍奉新皇。赵琚并未纳。知道肃王年满二十尚无王妃,便下旨让他迎这如宁郡主为王妃。

月羊慕华。世代依附大楚,称中华为上,甘以儿国自称。所以王女儿也只冠衔郡主,不敢与大楚公主平号。

大楚皇帝后宫里,纳月羊后妃很是常见,藩王里以月羊皇室女子为王妃也有。所以对于这桩婚事,连肃太妃也颇满意。只等回去洞庭,迎来那位郡主后,便把婚事办了。

一个长长下午后,宴席终散。初念等果儿和万平依依惜别后,携了她一道离去。肃王亲自送初念一行人到大门外,等着马车来的功夫,见王氏正与边上卢王、颂王两府人在告辞,望着初念,稍犹豫了下,终还是到了近前,朝她略微点头,笑道:“说起来,前两回都不过匆匆只闻人声而已。此次方得见司家小姐的面,我颇觉荣幸。先前的事,也略有耳闻。世俗安知伪与真。但愿往后,汝万事顺意,芳华岁新。”

初念没想到他会特意和自己告别,还赠了祝福之语,有些意外和感动。想了一下,便朝他还了礼,笑道:“方才筵席之上,也听说殿下不日便要喜结良缘。在此谨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祝嘉贺。”

赵晋一笑,正这时,抬眼见大道上来了一骑快马,认出马上之人正是徐若麟。

他先前在城破前,曾受赵勘差遣,与廖其昌一道去龙山与徐若麟议和后,虽未竟,但过程还算客气,如今就更不用说了,早不是敌对双方。待要以主人身份迎上去时,徐若麟已到了近前,下马大步而来。

果儿看见父亲来接自己了,很是高兴,叫了一声爹。徐若麟应了,看了眼已经侧脸过去的初念,这才对着肃王笑道:“我应了女儿来接。这便来了。听闻殿下下月便要归藩。从此天高海阔,实在叫人欣羡。”

肃王目光微闪。面上却也打着哈哈道:“徐大人取笑了。不过是闲散之身庸碌度日而已。哪及徐大人春风得意,前程不可限量。”

初念在俩男人寒暄之时,便与果儿笑着挥手再见。等肃王打完哈哈,朝他裣衽礼后,看都没看徐若麟一眼,便往已经过来的自家那辆马车去,被随后跟来尺素云屏扶着上了马车坐了进去。坐定之后,这才觉到自己满腔正在慢慢升腾而起的怒气——先前没见到他,还没怎么样,此刻见他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才觉到连牙根儿都发痒了。极力克制住自己才没去多看他一眼。多看一眼,只怕便恨不得要把他身上肉咬块下来才解气。

卢王颂王两家女眷此时纷纷都上了马车,王氏也见到徐若麟——如今对他,自然是感激不尽。见如此相遇,又上前叙话道谢番后,这场告别终于结束。王氏登上马车与初念一道,随行三个丫头和张妈坐后头那辆,先前进去王府角门茶水房里歇息吃茶几个司家仆从各自就位后,驭车而去。

王氏对今日这场做客显然很是满意,坐在车里还谈论着席间所感。初念心不在焉,听问自己时,便随意敷衍句。马车出了西安门外大街后,上了段有些凹凸的路面,跳了几下后,忽然车底咯噔声,慢慢停了下来。车夫下去,俯身检查车底后,有些慌,对着已经打帘看出来问究竟王氏道:“太太,车轱辘边榫头竟裂成了两瓣,轱辘棒掉了出来,不能走了!”

王氏哎地责备道:“怎会如此粗心?出来前也不检查下车子!这抛在了路上可怎么好?”

车夫辩白道:“太太,这车子刚两日前二太太还用过,小的当时查过,并无差错,今日这才没仔细看便出来……”

王氏摇头叹气,直骂蠢材。车夫心里委屈,也不晓得当时看着完好榫头此刻怎如此不经颠,也不敢再辩了,低头不语。

初念劝道:“娘,算了。这车子咱家也用了好些年。想是年经日久木头脆了,外头瞧着好,里头却烂了,方才颠簸几下就裂了。咱们还是下去,到后头和张妈们挤挤便是。”

后头那辆马车车厢小,只有容四人位子。已经坐了四人,再上去两个,就有两人没座。王氏无奈道:“也就这样了。叫屋里尺素云屏坐脚前,挤挤吧。”

后头那架马车上张妈春兰尺素云屏四人此刻已经纷纷下来,与随行两个下人一道,正要接太太和姑娘坐到自己那辆车上,看见后头飞快来了辆马车,正是方才在肃王府邸门前分别了果儿那架,前头一大马上高坐了个人,不是徐若麟是谁?

徐若麟停下,下了马到了王氏身前,一副惊讶神情,对着王氏道:“伯母,这是怎么了?怎停住不走了?”

王氏叹了口气,道:“才没颠簸几下,车轱辘榫子竟裂了。这不,正打算和女儿坐后头那辆车呢。”

徐若麟看了眼后头小马车,立刻道:“这车子小,人多,挤不下。唐突了伯母与令爱更不妥。这样吧,我女儿坐的车阔大,里头就她一人,伯母若不嫌果儿聒噪,何不上去,我送你们回府?”

王氏推辞了几句,见徐若麟态度颇坚决,又恳切,想了下,道谢后便应了,正要抬步,忽觉有人扯自己衣袖,回头见是初念,正蹙眉看着自己,便道:“女儿,咱们车子坏了,这么多人挤不下辆小车,只能叨扰贤侄了。”

初念抬眼,见徐若麟笑容满面地望着自己,神情很是无辜。隐隐总觉没这么凑巧。极力压下心中那想狠狠捶他脸血念头,道:“娘,你去坐好了。我和尺素她们挤挤便是。”说罢要转身时,见那车厢里忽然探出果儿头,轻声道:“姑姑,你坐这里来吧?这里很空。”

王氏赞道:“果儿这孩子,真真是叫人喜欢!”随即靠过去了些,压低声训斥初念道,“娇娇这是怎么了?难得人家片好意。你这样态度,岂不是落人脸面?”

“伯母,请上吧!”

徐若麟装作没听见,已经自己过去开了车厢门,请王氏上去。初念终于在果儿张笑脸中,也跟着上去了。

马车一路通畅,最后终于到了司家位于太平门宅前。王氏下了车,对着徐若麟盛情道:“贤侄,路甚是烦劳了。我家老太爷虽不在家。只贤侄既到了敝舍门前,二房那去了的大姑娘又是果儿亲娘,何不入内稍坐片刻?我那妯娌若晓得和果儿来了,必定也会十分欢喜。”

司彰化昨日去了金陵西宁县公干,要三两日才回。至于二房那边,生了司初香那个妾早就没了。且从前司初香嫁了徐若麟,司寇鑫夫妇对这个女婿本就不大看得上眼。等司初香跟随徐若麟去北方后,翁婿之间更就没什么往来可言了。前两年嘉庚之乱时,司家二房怕遭牵连,对果儿丝毫也不曾问及。王氏知道两边亲戚关系早淡得已经没了。如今徐若麟发达,司家二房开始谋划着怎么挽回关系了。但徐若麟未必就会领情。说这些,不过是留客客套话而已。本以为他不会点头。没想到他却道:“也好。我正有些渴。那就叨扰伯母了。”

第五十九回

王氏不料他真的应了下来。一怔过后,忙叫初念携果儿先回房,自己便领了徐若麟入内。下人奉茶后,王氏叫儿子继本出来拜见。

司继本规规矩矩朝徐若麟见礼后,便立在一边没话了。不过是徐若麟问一声,他应一句而已。王氏见状,暗叹口气,发话解嘲道:“叫贤侄见笑了。我这儿子,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徐若麟微笑道:“令郎乃是忠厚良善之人。年纪也小。往后再加琢磨,不愁不成大器。伯母勿妄自菲薄。”

徐若麟话刚说完,那边得知了消息的黄氏便已领了初音喜孜孜地过来。张口便是一句“女婿,你可来了!你不晓得我和你岳丈日盼夜盼,早盼着这一刻了。怎的来了也不去我那边坐?”还没等徐若麟开口,又左右张望了下,不见果儿,又道:“我的那个乖乖外孙女呢?可怜的孩子,那么早就没了娘。我这当外祖母的,每每一想起来,便觉抓心挠肝地难受。正想着这两日过去探望呢,可巧你们便来了。”

黄氏说一句,王氏便在心里冷笑一下。拿眼瞧了下徐若麟,见他神色果然淡然,等黄氏说完,微微欠了个身,道:“承蒙挂念。我和果儿都十分感激。”

黄氏方才一听到徐若麟过来的消息,立即便催初音换一身刚新裁的鲜艳衣服,擦了胭脂唇彩后,急匆匆便领了她来。自知自家从前做绝,也准备好了他没好脸色。此刻见他态度比自己原本预计中的似要好些,忙将初音拉到自己身前,笑道:“客气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女婿,这是你小姨子初音。如今十六岁。当年你娶她姐姐的时候,她才□岁哩!你瞧瞧如今这模样,可认得出来?初音,快叫姐夫!”

徐若麟看了眼司初音。见她穿了身水红的裙衫,眼如秋水,面带桃花,颇有些未笑先含情的样子。照她母亲的吩咐,朝自己羞答答叫了声“姐夫”后,便站在那里透过眼角看自己,两只手指飞快绞缠着衣带。略微点头,道:“一晃都这么大了,是有些认不出了。”

黄氏笑道:“这不打紧。咱们从前便是一家人,往后更是。这眼瞅就要饭点了。你又难得到家里来。晚上定要留下。等你岳丈回来,叫他陪你好生叙叙话。”

徐若麟微微笑道:“下回若是便宜,我再特意去拜访您二位。今日另有事,恐怕不大方便。”

他的态度始终客气而冷淡。黄氏觑见一边的王氏仿似极力忍住笑的样子,压下心中泛出的恼羞之意。晓得即便再留下来,恐怕也只不过给大房徒添笑料而已。反正让女儿现身的目的也达到了。便咳了一声,笑道:“如此也好。那我便不叨扰女婿了。下回有机会,再好生叙个旧。”说罢扯了下初音,两人先后出去了。

一俟边上没人了,初音便有些恼怒地撅了嘴,埋怨道:“娘,都怪你!我说我不要去,你非拉我来!你瞧他那样子,连正眼都没瞧我一下!这要是落入大娘眼中去告诉了二姐姐,她还不笑话我!”

黄氏皱眉道:“你晓得什么!这人天生就这一副冷淡样子。女儿你花容月貌,在男人跟前,只要收收你的小性子,多学学你那个二姐姐的样儿,男人会看不上你?你且等着,我瞅个时机,带你去看下你姑奶奶,探探她的口风再说。”

初音嘀咕道:“她就一晦气的寡妇,我学她?没得触了霉头……”

黄氏低声喝道:“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把这话挂嘴边。当心落入人耳传到你祖父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