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苏世独闻言,一下看向初念。初念见她脸色大变,神情里还带了丝惶恐。想了下,安慰她道:“没事儿,别怕。娘娘你也见过的。便是真事发了,你朝她陪个罪,她定会谅解的。况且,不是还有我在边上的吗?我会帮你说情的。”

苏世独咬唇,慢慢低头下去,道:“那我……我先换回衣裳。”

初念道:“换什么?就这样吧。”回头看向紫云,叫她把自己那件孔雀纹的大红羽缎披风拿来,亲自罩在她肩上,替她系好了结带。自己也匆匆换了身衣裳,便催促她道,“好了,咱们快去吧,别让人久等了。”

那宫人姓张,还在等着。初念随他出门,要登上停在门外的宫车时,问道:“公公可晓得娘娘召我与苏姑娘入宫,所为何事?”

张宫人笑道:“这便不清楚了。娘娘只叫我来接您二位,别的没提。”

~~

宫车到了皇城外,仍从东安门入。张宫人领了初念和苏世独至坤宁宫西阁后,便告退而出。两人等了片刻,听见外头传来了脚步声,坤宁宫大太监安俊进来打帘,皇后萧荣便跟着入了。她今日穿了身真红色的常服,面上带着微笑。初念一见,原先稍有些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忙携了苏世独一道迎上去,要向萧荣行跪拜之礼,却被她拦了。初念低头等了片刻,没听见她出声,微微抬眼,这才见她正盯着自己侧旁的苏世独在看,一脸的诧异。

“这……这是苏姑娘……”

大约是太过惊诧,连萧荣居然也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说完,大约她自己也觉得好笑,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世独脸已经红得像块布,头一直低着,一动也不动。

萧荣瞧出了她的紧张不安,便对初念笑道,“苏姑娘本就是个美人胚子,早该这样打扮的。倒是我,大惊小怪了。”

初念看了眼苏世独,笑道:“今早在家,她刚被我逼着换了衣裳,宫里那位公公便到了。我索性便叫她这样来,好叫娘娘也瞧下她女儿身的样子。”

萧荣坐了下去,命她二人也坐,再次端详了下苏世独,点头道:“果然不愧是我朝魏大将军的后人。昨日太子遇险,倘若不是苏姑娘恰巧赶到,及时发箭逼退了刺客,不晓得还会有怎生一番波折。连万岁知晓了此事都赞不绝口,命我定要好生嘉奖,这才一早将你二人召入了宫。”

初念听到此话,并没十分意外。想来是赵无恙昨日回宫后,隐瞒了他与苏世独打斗的事。苏世独却是惊诧万分,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猛抬头望着皇后,吃吃地道:“娘娘,您方才……方才说什么?”

萧荣望着她,含笑道:“昨日太子回宫,我与万岁才晓得他遇了险。太子说,他差事办完后,撇了侍卫自己独自在东湖边骑马,不慎掉下水陷于淤泥,正难以自拔时,竟又遭遇刺客。危机关头,幸而你路过,连发两箭逼走了刺客。你说,你是不是立下了大功?”

苏世独呆住了。这才明白昨日那个太子离去前对自己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一时百感交集,头慢慢低了下去。

萧荣似乎并未留意她的神色,又对初念笑道:“苏姑娘立了这样的大功,便是没万岁的话,我也定要好生嘉奖。照咱们大楚的规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我记得苏姑娘父亲的爵位是郡伯,等同四品知府,我便封她为县君,另赐宫衣一袭、玉花坠七件、彩衣纱六疋,你瞧如何?”

初念笑道,“正好前几日,苏家来了信,说过几天便打发人来接她回去。不想今日便得娘娘这样的封赏。所谓衣锦还乡,说得可不正是她么!”

她说完,见身畔的苏世独还是低头不动,忙对她道:“世独,还不快谢过娘娘的封赏。”

苏世独终于抬起了头,一张脸已经涨得通红,慢慢起身,朝着萧荣跪了下去。初念以为她要谢恩了,没想到她眼睛一眨,竟然滚出了泪。

萧荣惊讶道:“怎么了?好端端地怎么哭了?”

苏世独低声道:“娘娘,我不敢受这样的封赏……太子昨日遭遇大祸,其实和我脱不了干系……”

萧荣惊讶地看了眼初念。初念只好暗叹了口气。

苏世独把昨日自己受激,一时性起,打斗中将太子踹下湖去的经过说了一遍,眼泪不停地掉,“太子差点因我送命,我再厚颜,也不敢受娘娘这样的封赏。只求娘娘不要怪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萧荣面上起先的惊诧之色渐渐消去,眉头略微蹙起。

昨日赵无恙回宫,她立刻便得知他在外遇刺负伤了。急召太医重新处置伤口,盘问过后,赵无恙便对她说了起先的那番话。她见儿子说话时,目光略微躲闪自己,且这一番话,乍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却经不住细细推敲。他这么大一个人了,就算撇下侍卫独自一人,也不至于好端端地就掉下湖陷入淤泥。又比如,苏世独怎么就那么巧,正好出现在那里发箭救了他?只是当时场面乱。震惊的皇帝很快便闻讯赶了过来。见赵无恙的伤处并无大碍后,先是大发雷霆,叫人去把负责京城治安的沈廷文召来,后又痛骂儿子,斥他贪玩、不守规矩,身为太子,竟撇下侍卫单独去游玩。萧荣把皇帝劝走后,也没心思追根究底了,只命儿子回东宫好生养伤。今日一早,便召了苏世独和初念一道入宫。一来,苏世独确实在危急时刻救了她儿子,于情于理,她自然要谢。二来,儿子的脾气,她也清楚。他既然那样说了,自己便是再问,他也必定就那几句话而已。所以多少也是想趁这机会试探下苏世独。此刻果然听到苏世独将实情道出,心中疑窦这才解开。忍不住蹙眉,轻声责备自家儿子,道:“怪道他不肯讲实话,原来竟一直把我先前的话当耳旁风,又欺负你在先!”

初念不禁暗中为萧荣的大度再次折服。碰到这样的事,儿子还差点为之丧命,她知道实情后,不是责备对方,第一句话反倒先责备自己儿子的错处。试问这样的胸襟,天下又有几个?

苏世独更是羞惭难当,道:“娘娘不要责备太子了,是我错得厉害……”

萧荣起身,扶她起来,亲自拿帕子替她擦了泪,这才正色道:“你出手不分轻重,自然也是错。好在后救了太子,并未酿成大错,也算功过抵消了。且更难得,你能这般坦诚告知,我更欣赏。往后若能牢记教训,改改性子,也不枉太子陪你一道经历了这一番惊魂。”

苏世独哽咽着,拼命点头。

萧荣面上露出微笑,道:“好了,别哭了。这事儿,太子既不想让人知道,我便从了他意思。你回去了,也不要再对旁人提及,知道吗?”

苏世独再次点头。

“你救了太子,这是事实。方才的封赏,我既说出了口,也就不会收回。今日便会派人送旨和赐物到你芷城的家中去。”

苏世独还要摇头推辞,初念笑道:“世独,娘娘金口玉言。她既这样说了,你快谢恩便是。到时候高高兴兴地回家,你爹必会以你而荣。”

苏世独红了脸,终于再次下跪谢恩。

萧荣笑着命她平身,与初念说了几句闲话,问她近况。初念自然一一说好。知道她繁忙,便起身告退。萧荣也未再多留,命安俊送她二人出宫。

初念牵了苏世独的手,跟着安俊出了西阁,经过走廊,下到檐阶时,忽然看到赵无恙从一侧走廊尽头而来。见他远远便停了脚步,目光从自己脸上移到边上的苏世独身上时,神色怪异。想了下,便对苏世独低声道:“先前你总说太子气量狭窄,经过此事,应晓得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吧?过几天你要走了,往后你们恐怕也没机会再见面。正好此时遇到了,快过去向他陪个不是。我在这里等着你。”见她还立着不动,伸手轻轻推了下。

苏世独被她一推,终于朝赵无恙慢慢过去,最后停在了他跟前几步开外的地方,不安地扯了下自己身上的裙摆,呐呐地道:“殿下,昨天……我不该把你踹下湖去,叫奸人有机可趁,还差点丢了性命……都是我不好……”

赵无恙原本正上下打量着她,听到她张口便又提自己昨日被她“踹”下湖去的事,顿时一阵不快——这在他自己看来,无疑是奇耻大辱。昨日之所以隐瞒实情,一来,是他确实没打算让苏世独受牵连,二来,多多少少,心里也觉得丢脸。偏偏她哪壶不开提哪壶,连道歉都不忘提这个。就算换成了女装,哪怕比现在再漂亮十倍去,他此刻也没心情看了。飞快瞟了眼不远处正站在台阶下的初念。见她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心中忽然想到一个可能,苏世独会不会已经把实情告诉了她?顿时一阵窘迫。忙收回目光,压低声问:“昨天的事,你告诉了我师母?”

苏世独哪里晓得面前这个太子的心思,茫然点头,“嗯。还有皇后娘娘……”

赵无恙脸色沉了下来,哼了一声,一语不发地抬脚便走。

苏世独看出他不快,却不晓得他为何突然变脸,眼见他就要与自己擦肩而过,惶然叫了他一声:“殿下……”

赵无恙停下脚步,低头看她一眼,忽然朝她一笑,低声道:“你这样打扮,真丑!”说罢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只剩下苏世独一人怔在原地,一动不动。

初念没听到他两人方才说话声。只看见赵无恙最后笑嘻嘻地说了句什么便朝自己过来了,以为一个道歉,一个已经接受了道歉而已。心里也为这俩能一笑泯恩仇而高兴。等赵无恙到了自己跟前,朝自己见礼后,便笑道:“殿下,苏姑娘过几日便要回家了。今早我正帮她换回女妆,可巧娘娘便宣召了。她这样,好看吧?衣服都是我替她选的。正好,让她这样打扮得正正经经地朝你陪个不是,往后你们便再没芥蒂了。”

赵无恙一怔,回头看了眼苏世独的背影,咳了下,转头立刻笑道:“师母说的是。她这样打扮真好看。还是师母的眼光好。不过赔不是就没必要了。我没怪她,且本来我自己也有不对。她回去后,师母往后若是想她了,再接她入京便是。”

初念见他说得一脸诚恳,信以为真,点头道:“是啊,她要走了,我还真有些舍不得。但愿往后还有机会相见。”目光落到了他肩上,关切地问道:“你的伤如何了?”

赵无恙忙道:“没什么大碍。太医说,右边手别乱动,休养一段时日便会痊愈。”

初念点头,又叮嘱了几声,这才与他道别,朝苏世独走去。见她仍立在那里,表情僵硬,这才觉到不对,看了眼身后正目送自己的赵无恙,低声问她:“怎么了?”

苏世独低头不语。

“世独,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太子刚才又胡乱说话了?”

赵无恙见师母再次回头看向自己,眉头微蹙,目光里似有疑惑,顿觉不妙,急忙转身,溜之大吉。

苏世独吸了下鼻子,抬头望着她,灿烂一笑,道:“没什么!我方才向殿下赔不是,他说不怪我了。我心里感动着。就这样。”

“真的?”

初念第三次回头,发现赵无恙已经不见人影了。

“是。司姐姐,咱们走吧!”

苏世独笑嘻嘻拉过初念的手,朝外而去。

~~

调查很快有了进展。初念与苏世独进宫后的次日,杨誉几人便回了,向徐若麟汇报结果。

“胡友军,自今上入主金陵后,他便做了中城司下的一个七品吏目,掌疏理沟渠街道的杂务。平日默默无闻,凡事不争风头,也未成家,现与同僚杂居于北街兵马司衙署后的公房里,平日深居简出,甚少与人交往。他今日并未出差,据说是前日午后,去小校场训练手下士兵时,被一个士兵发出的盲箭射中了后背。”

常大荣向徐若麟报告调查所得。

杨誉的右手摸了下自己失了小拇指和无名指的左手,双目中闪过一丝怨毒之色。他的双指,正是那年护送赵无恙北上的路上,浴血奋战时失去的。他幽幽地道:“大人,昨日我便开始跟踪此人。昨天整整一个白天,他以养伤为名没有出门。傍晚天擦黑后,乔装独自去了秦淮河畔的神乐坊,在那里,有个名叫阿扣的歌姬。他入了这歌姬的屋,至半夜时离开,随后,沈廷文沈大人跟着离开。经查,这个歌姬与沈大人一直往来从密。”

黄裳最后道:“大人,我趁这个胡友军离开居所的空当,潜入了他的卧室。他的床前摆了两双制靴,一新一旧。那双旧的,正如大人所言,左脚靴底后跟处明显磨损。怕过后被他发觉有异,故我没带走。否则可以作证据了。”

“刺客必定是此人无疑!便是沈廷文沈大人,恐怕也与此事脱不了干系!”常大荣显得很是兴奋,目光闪闪发亮,“万岁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贼喊捉贼。被他委派着掌管京城治安的沈大人,他自己便正是此案的主谋!大人,证据确凿,大人可尽快面奏万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第八十六回

徐若麟仍是坐着,身形纹丝不动。只右手搭在桌面上,中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叩击着橡木做的桌面。

这是他的习惯动作。表示他还在思考,并未做出最后决断。所以很快,三人都静默了下来,等着他开口。

半晌,徐若麟终于看向自己的下属,道:“这个胡友军,他分明在东湖边受了箭伤,为什么又忍着疼痛,当日便赶到小校场,安排自己第二次受伤?我虽没看到他的伤处,但我可以确定,他既这样安排了,这第二箭中的位置,与第一箭必定是叠加的。”

“大人,你的意思是……”常大荣迟疑了下,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暴露,所以立刻安排相同部位受伤,以便在被捕对质时,能为自己后背的箭伤寻到一个正当的理由?”

徐若麟慢慢摇头,“未必。”

“很明显,”他接着道,“东湖的刺杀,完全只是一场意外行动。他或者他的主子,在太子陷身湖泥的前一刻,都不会想到下一刻就是个天赐的好机会。只是他运气不大好,不但没成功,反而令自己现身在了太子面前,甚至还受了伤。我先前便说过,此人心思缜密,绝非泛泛之辈。他未必意识到自己已经因为留下的一双足印而暴露了。但出于谨慎,仍安排自己再次受伤。之所以这么做,有时候,完全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者说,他习惯于把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可能都扼杀在发生之前。未雨绸缪,让自己永远不至于没有退路。这个人,他不过是个直接执行者而已,就有如此的心思,甚至不惜自残。你们想想,他背后的那个人,仅凭咱们现在有的一双脚印,就能轻易地被彻底击败?”

“大人,我明白了。”黄裳道,“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丢车保帅是惯常的做法。”

徐若麟略微蹙眉,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原本一直以为,现在的兵部尚书方熙载便是幕后的那只黑手,现在这种想法自然没变。但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因为这场意外,竟然把沈廷文也牵扯了出来。根据这两天杨誉他们的跟踪调查,很明显,沈廷文也是方熙载的人。

一个是中极殿大学士,皇帝倚重的内阁文臣,一个是京卫指挥使司,掌管着京城的戍卫。这样的两个人,暗中联合起来成为自己的对手。显然,仅靠自己手中现在掌握的这点底牌,完全不足以给对方以致命一击。即便因为这个刺客牵扯出了沈廷文,对于方熙载来说,不但丝毫没有影响,反而,只会让他更加警惕。

现在,徐若麟对邹从龙那边的调查内容更感兴趣了。倘若自己的猜测是真,那么一切便都迎刃而解。只是,倘若真如自己猜想得那样,方熙载与柔妃有旧,则他必定会极力隐瞒。如今想要挖出这多年前的隐秘,恐怕也非容易之事。

“再等等吧。从今天起,派暗探给我盯着这个人和沈廷文。不要打草惊蛇。”徐若麟最后对自己的属下说道,“我年轻时在大宁,有段时日时常在丛林里骑猎,认识了当地不少猎手。最高明的猎手,他们在大型猛兽的时候,绝不会发现了踪迹便上前搏杀。而是跟踪观察数日后,在猎物的习惯的必经之道上设个圈套,引诱猎物入彀,最后才给予致命一击。这是最稳妥的方法。我喜欢。”

~~

数日之后,芷城苏家的人到了,苏世独被接走。临行前,她与初念和青莺告别,抱着果儿掉了几颗依依不舍的眼泪,最后笑眯眯地上了马车。来接他的苏家下人,并没露出惊讶的表情。因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副男人打扮。

事实上,那天从宫中回来后,她就自己又换回了原来的装束。任旁人怎么劝,就是不听,只说那样自己不习惯,连走路都不自在。初念见她坚持,虽觉可惜,却也不能强求,只能任她自己喜欢了。

送走苏世独后,时令很快便也入了腊月,整个国公府都忙碌起来。

廖氏忙于年事,最近也忙着替她儿子徐邦瑞张罗亲事。毕竟,他也到了适婚之龄。但再忙,看起来她也并没让自己长子媳妇帮她理事的打算。家中之事,无论大小,无不抓得牢牢。初念自然也不会自己凑上去找事。除了每日早晚的问安,剩下大部分时间,她都只在自己那个嘉木院里活动。徐若麟最近,也愈发忙得早出晚归不见人影。正好这日,肃王妃打发人,来请初念和果儿过府。初念应邀便去了。果儿与万和郡主相见甚欢,好得恨不得晚上一道睡觉才好。

肃王妃李玉宁,虽是异国人,但自小便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与初念也颇谈得来,初念对她印象极好。所以过两日,再次收到她的邀约时,便又携果儿去了。如此往来几回后,因初念比她大几个月,李玉宁甚至改口叫她姐姐。这一日,她正与李玉宁说话时,赵晋外出而归遇到了。初念见他态度落落地上前问自己的好,便也没忸怩避让,回礼问好。

李玉宁对着丈夫笑道:“我与徐夫人一见如故,便厚着脸皮叫她姐姐,蒙她应了,心里想着若真有这样一个姐姐便好了。”

赵晋看向初念,道:“内子嫁了我后,人生地不熟的,她性子又内向,难免孤寂。我怕她思念家乡,难得与夫人又谈得来,所以叫她多多和你往来。这些日,我也听她在我面前不止一次提过,说恨不得有你这样一个姐姐才好。倘若夫人不嫌,认了她这个妹妹?也算她此次随我入京的意外之喜了。”

初念略微一怔。口头上的姐妹相称和义结金兰,完全是两码事。她虽与李玉宁谈得来,但毕竟,一个是当朝重臣的妻室,一个是一字王的王妃,真若结成金兰,哪怕只是她二人自己私下知道,日后也难保不会牵扯到各自的丈夫。或许赵晋只是出于爱妻之心,才随口这么一提,她却不好也随口应下。

她如今在赵晋面前,一直是司初仪的身份。拒绝了,也不怕面子过不去。所以初念很快便笑道:“承蒙殿下抬举,我也巴不得有个王妃那样的妹妹。只是王妃身份贵重,我怕高攀不起呢。”

赵晋望着初念,微微一笑,也未再提这事了。

~~

离年底只剩半个月了。这晚徐若麟回来,照旧很晚。初念已经快要睡着了。闭着眼睛感觉到他靠近,没理他。只打了个呵欠,翻了个身朝里。迷迷糊糊时,忽然听见他在身后问道:“娇娇,最近你与肃王妃有些往来?”

初念醒了过来,睁开眼,回头望向他。见他还没躺下,只靠在床头正望着自己。便道:“是啊。前次咱们在护国寺与他夫妇二人遇到,肃王不是说带了万和郡主来吗?这些天我闲在家里无事,正好王妃邀我带果儿过去叙话,我便去了几次。你怎么知道?”

她口中这样问,其实心里雪亮。自己每回出去,必定是周志相送。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他自然一清二楚。

徐若麟没应她话,只是凝视着她,道:“娇娇,我最近一直忙。晓得你在家也无聊。只是往后……肃王妃那里,还是少去的好。”

初念蹙眉,不快地道:“怎么了?”

徐若麟踌躇了下,忽然伸手过去,将她搂到了自己怀里。

“我不高兴你见那个肃王!”他望着她,半真半假地笑道,“我留意到你每回看他的目光,比看着我时要亮上不知道多少倍!你心里是不是也觉着,他比我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初念嗔目结舌,随即气恼地道:“你胡说什么?我跟他统共就见过那么几次面,每次边上都有旁人。我什么时候瞧见他时眼睛亮了?”

徐若麟呵呵一声,“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只是往后,我还是希望你少与王妃往来,毕竟……”他神色渐渐转肃,想了下,凑到她耳边低声道,“赵晋此人,应该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又是赵家的一字王。所以……”

他没再说下去。初念却明白他的意思。虽然并不怎么认同他对赵晋的评价,但也晓得以他如今的身份,自己与肃王妃往来过密的话,确实不大妥当。其实这也是前次她为什么婉拒赵晋提议的原因。

她叹了口气,闷闷地道:“我知道了。”

徐若麟见她神色怏怏的,正想怎么逗她高兴,初念却忽然想起了件事,咦了一声,转脸看向他,问道:“上次不是听你提过,说云南那位阿令表妹要来吗?快年底了,我听说不少待选的人都已经到京,怎的她还没动静?”

徐若麟面不改色,笑道:“她啊,她数日前便已经到了。只是我去接她时,她自己说住不惯咱们这样的府第,怕里头人多又拘束,宁可住驿馆自在。反正很快便要入宫待选。所以我便随她了。”

初念深信不疑。只是埋怨道:“那你怎么不早些跟我提下?我以为她要来,还特意叫人在咱们院里收拾出了屋子。原来她已经……”

她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丈夫一个翻身压在了他身下。徐若麟亲她的嘴,又移到她耳畔,低声含含糊糊道:“咱们还是别说外人了。说说咱们自己。前几日我回家,见你都睡得迷迷糊糊了,我便放过你……好几天了……想你想得紧……”

初念被他一缠,立时忘了先前的话头。耳朵又被他啃得发痒,忙缩着脖子推他,“谁叫你这么晚!今天也是!我要睡了。”

他侧卧着贴在她的身畔,衣襟半敞,气息微浊,手也没闲着,灵巧探入她的衣襟,不轻不重地交替握她两团盈软,忽又改为双指捻揉双尖,惹得她身子一阵战栗。

“你要是睡得着,那你就睡吧,反正我是睡不着了……”

他墨黑的眸子里闪着炙热的微芒,含笑望着她,轻声这样说道。

第八十七回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日,国公府里早已焕然一新,过年的诸事都准备妥当。徐耀祖有爵位在身,也从观里回来了,预备明日朝贺、祭祖之事。到了次日三十一早,府中有诰封的女眷,以司国太为首,着了朝服坐大轿进宫朝贺,回来后祭祖,当晚年宴过后,初念携果儿与徐若麟一道围着火炉守岁至夜深,在噼啪的爆竹声中,迎来了建初元年的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