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醉桥立刻便捕捉到了他眼中的异样神色,自己心中忽然竟也有些别扭,仿佛珍藏的宝藏无意被人看去了般的感觉。自己也颇觉荒唐,立时撇开了去,笑道:“你这主人怎的也遁席而去?”

裴泰之扬眉,道:“觉气闷,觑了个空脱身出来,无意见你在此处,便过来了。不若一道到外面透口气?”

“正合我意。”

两人一道出去,竟似极有默契,谁都没提方才听到的西厅中那一幕女子间的你来我往。

“阮姐姐,方才如何?”

明瑜回来再度落座的时候,谢静竹和裴文莹小声问道。其余众女客目光也齐刷刷望了过来。

“老太君极是和善。方才传我过去,不过问了几句话而已。”

明瑜含笑应道,若无其事。

这里是偏厅,华堂里发出的响动传不到此处。见她神情自若,众人不疑有它,继续宴饮。

直到此时,明瑜方才一直紧紧攥着的手才终于慢慢松了开来。

现在她还能对谢静竹裴文莹她们说没事,但再没多久,或许不用等筵席散后,她和谷城郡主方才的一幕想必便会传到此处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明天不定就连皇帝也会晓得了。

她起初听到挑衅之言的时候,想的是不能叫谢家因了自己,往后在背地遭人耻笑。此刻事情过去了,另个念头却慢慢又浮上了心头。

她方才直面应对,固然是扳回了局面,只想来已是得罪了荥靖王府,王府不定连谢家也会一道记恨。还没嫁进谢家,因了她的缘故,就已经凭空就开罪了一门权贵。谢家人知道了,会是什么想法?

明瑜长长吁出一口气,心底里微微发涩。

69、第六十九章

他二人信步往东行到华堂侧厢的庭院中,已近戌时末了,耳边依稀仍能听到那里发出的盛宴欢声举目望去,夜色之下的侯府更显阔宇深轩,不远处通往华堂的走廊上灯火亮如白昼,下人往来不绝递送着盛宴馐馔。所谓人间极致繁盛,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醉桥,不瞒你说,近来我时常想着辞官离京。只是自小与太子交好,眼见皇上被妖道所惑,有些放不下而已。”

二人站定,闲说了几句,裴泰之这般说道。

谢醉桥略微一怔,侧头看去,见他正微微仰头,目光投向夜空中的那轮明月,神情间带了丝萧瑟。

数年前他便曾生过离京之意,只后来被压下了,并未成行,谢醉桥知道这一点。没想到时隔数年,他竟还有这般心思。

谢醉桥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传言,只终归是传言而已,谁也不会傻到真拿去面上去说。他只是有些奇怪。以他对裴泰之的了解,就算在背后被人说道,这也完全不足以成为他离京远遁的缘由。他不是那样的人。莫非还有别的什么他不知道的缘由?

踌躇了下,终于道:“我虽未必能助你什么,只你心中若烦闷,陪你说几句话,排遣下还是可以的。辞京而去,这实在不是件小事,且我亦觉无此必要。”

裴泰之转头定定看向谢醉桥,忽然道:“醉桥,我对你其实倒有几分艳羡。所谓快意恩仇,鹏翔长空,说的也就是你这般了。且与那阮家的小姐又天成佳偶……”

“为兄的先早祝你二人并蒂花开白头偕老了。”

顿了下,他又补上一句。

谢醉桥笑道:“多谢。她确实极好。能得她为妻,是我三生有幸。”

裴泰之微微一笑,转头对月出神片刻,忽然道:“你叔父八月间治水有功,我过些时日就要南下去江州代为传旨封赏。”

谢醉桥晓得自己叔父心迷于官道,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个大好消息了,笑道:“何必你自己南下?这样的事,内廷派人下去,也是一样。”

“我南下还另有一桩要事……”裴泰之沉吟片刻,才缓缓道,“若是顺利,待我回来之时,还有事请托于你,盼你勿要推却才好。”

谢醉桥一怔,随即笑道:“但凡我之所能,必定全力以赴!”

***

华堂中的筵席直到戌时末才散。明瑜随了众人到王老太君面前再次拜贺,远远见谷城郡主的目光又朝自己投了过来,不欲再生事端,只想尽早离去。谢过裴文莹的挽留,与谢静竹一道被送了出来。

从华堂到南门的一段路上,不时遇到同要辞去的各府夫人们。正如明瑜之前所料,方才发生的一幕,现在正大约在被飞快传开来,以致于连身边的谢静竹都觉察到了异样,待登上了车刚坐定,便悄声问道:“阮姐姐,我瞧那些人都在望你,神色古怪,出了什么事?”

她便是不说,谢静竹早晚也会晓得,明瑜笑了下,便低声把方才自己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见谢静竹吃惊的模样,拍了下她手,歉然道:“若是因我的缘故,叫你家与王府生出嫌隙……”

谢静竹回过神来,摇头道:“本就该这般顶回去!且你那话说得又圆满,就算到了御前也是占理,我爹和我哥哥是什么人,岂会因了这个对你多心?阮姐姐,我真是佩服你,要是换了是我,只怕气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我猜啊,我哥哥要是晓得了,只怕会对姐姐你更要上心几分了呢……”说着已是低声吃吃笑了起来。

谢静竹性子自小偏内向,如今才渐渐有些开朗起来,只明瑜也没料到她竟会和自己开这般的玩笑,脸倒是微微有些发热,忽然听见站在外面的徐妈妈和谢醉桥说话的声音,晓得他已是过来接自己和谢静竹了,忙压下了她的手,示意噤声。

谢醉桥听到了车厢里发出的女孩细碎笑声,自己唇角也是跟着浮出了丝笑意,对着车夫说了句“走吧”,待马车缓缓前行,自己便也随护着一道而去。

侯府距谢家要近些,先将谢静竹送了回去,这才往四井路去。马车到了高宅门前停下,早有等着的小厮进去通报顾氏了。谢醉桥见春鸢从后面的马车里下来,想是要过来扶下她,已是翻身下马,疾步到了近前,道:“我来!”

春鸢停下了脚步,呆呆望着。

明瑜弯腰出了车厢的门,看见谢醉桥站一侧朝自己伸出了手,略微一怔,终把手放进了他手心,一下被紧紧握住。

“方才你说的那一番话,我正巧听见了。说得极好,我与有荣焉!”

他扶她下了马车,在她耳畔用低得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飞快说道,声音里含着无比的宠爱和骄傲。

明瑜猛地抬头,正对上了他一双闪亮的眼眸。

“侄女回来啦……”

大门前顾氏匆匆现身,一抬眼看见面前的两人,嘴巴张大了,立着一动不动。

明瑜起先还略微有些窘,只见他神情从容,牵住自己的手厚实而有力,心中一暖,便朝他微微一笑,跟着往大门而去。

“婶母,阿瑜往后数月都还住在你家中,烦你多费心思了。”

谢醉桥牵她手,将她送到顾氏面前,笑道。

顾氏回过神儿来,心中嘀咕了下,道我这侄女还不是你家的人,怎的这话听起来倒像倒了个个,面上却忙笑嘻嘻道:“自然,自然,我侄女就跟我自个女儿一样,谢公子放心便是。”

明瑜侧头又瞟他一眼。已经送到了家门口,仗着天黑,他握住自己的手竟还没松开的意思,幸好顾氏识眼色当没看见,心中忽然起了个调皮的念头,悄悄用小指在他手心里勾划了几下,这才抽了出来,忍住了笑不去看他表情。

顾氏眼角瞥见面前这一对小儿女总算是松开了手,暗地呼了口气,忙一把抢过明瑜的手,笑道:“我这就带侄女进去了,劳烦谢公子接送。”

谢醉桥怔怔望着明瑜与顾氏往里而去的纤娜背影,刚被她用指甲勾过的手心一阵阵发痒,忽然听见身边噗嗤一声轻笑,见春鸢已是低头入了门,匆匆追着明瑜而去,这才觉到自己失态,自嘲般笑了下。

***

明瑜第二日就随顾氏动身返了余县。到了高家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谢醉桥虽不便过来,只两人信件却是时常往来,日子过得静好无波,只等着明年春到来了。算了下自己父亲的行程,此时也差不多应回到江州了。再过大半个月,时令进入十二月,离年底也就一个月了,前次被派了回去送信给江氏的柳向阳又回来了,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阮洪天已经安然到了江州,江氏晓得了谢醉桥与明瑜的事,极是欢喜,老太爷自也一口应了下来。只是如今还不便声张开来,只自家几个人晓得而已,如今就只等明年春皇帝赐婚后,等着谢家上门来过礼了。这是好事。却也有个坏消息,那便是时令转寒,老太太本就不慎着凉,又得知了兄弟过世,心中悲恸,一下竟卧床不起。柳向阳遵了阮洪天之命离开江州重返明瑜身边之时,老太太已是病势严重了。

照了前世记忆,若无意外,明瑜晓得明年便是祖母的大限。原本心中还存了些侥幸,希望老人家能幸免过去。没想到年底还没过,她便已经病倒了。这几年里她与祖母处得极好,感情日益深厚,自晓得消息后,心中便忐忑难安,恨不得自己早些能回江州。就算帮不上什么,能多陪几日也好,偏偏春选又将临近,如何能自己做主在此时返回江州?心中有些愁烦,次日在给谢醉桥的信中便提了下。不想没几天,竟收到了他回信。说他已到御前代她陈情,皇帝体谅她一片孝心,准许南归探病,她与谢醉桥既已有婚约,到了明年春时,由内廷下诏赐婚便可。

明瑜惊喜不已。她在给他的信中,不过只略提了下自己祖母病重,并未多说什么,没想到他竟会不声不响地替她求来了这样一个便利。归心似箭,立时便请顾氏准备车马南下,不过一两天便妥当了。

顾氏前次在京中四井路宅子的门口,亲见谢醉桥扶明瑜下马车牵手送到自己面前的一幕,当时虽当作没看见,只心中却晓得自家这个侄女在他心中分量委实不轻。到了明瑜出发动身那日,见他果然又来相送,自然知情知趣,待到了埠头,便指挥着人将箱笼运上船,撇下明瑜在车中,车边只站了个春鸢。

昨日起京畿一带便开始下雪,一夜未停,此时地上积雪已深至脚踝,天空中仍有零星雪花落下。

明瑜下了车,见白茫茫一片雪地上,谢醉桥站那里凝望着自己,满脸依依的样子,发顶眉梢还沾着零星的雪花,心中一下也是涌出诸般不舍,朝他走近了些站定,低声道:“多谢你代我在皇上面前说话,我才得以南归……”

谢醉桥收起心中的离别怅惘,朝她笑道:“若非将近年底事务繁忙,我脱不开身,真想亲自送你回去。你路上定要保重。”

明瑜望了眼远远站在埠头一侧的高峻和另几个谢家护卫,也是抿嘴笑了起来:“有高叔他们随我一路,你放心便是。只是委屈高叔了。”顿了下,朝他又轻声道:“醉桥,我到家后,便会等你过来。”

谢醉桥见她一双明眸望了过来,亮得仿佛能照出自己的投影,强忍住拥她入怀的念头,点头道:“我必定会去。你上船吧,风雪有些大了。”

船沿着运河驶出埠头,明瑜从舷舱中探头望去,见那身影还立在岸边一动不动,直到成一小点,仰头看去,天空中彤云低沉,竟似又有一场新雪要来。

***

明瑜抵达江州之时,正是年底除夕的前一日。阮洪天做梦也没想到女儿此时竟会回来,待问了缘由,喜不自胜。江氏拉住女儿的手,更是欢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安墨自不必说,便是连明珮也面上带笑过来探听她在京中的情景。明瑜略应对了几句,便往老太太的随禧园里去探望。

明瑜进去之时,老太太正躺在那里半合着眼,似睡非睡的样子,不敢惊扰了她,坐在身边陪着。忽然见她睁开了眼,颤巍巍道:“谁啊?”声音有气无力的。

“祖母,是我。”

明瑜忙俯身握住了她的手,轻声说道。

老太太睁开了眼,眼睛一亮,用力抓了下明瑜的手,瞧着想坐起身的样子,明瑜忙又坐近了些道:“祖母躺着便是,别起来了。”

老太太凝视明瑜片刻,慢慢笑了起来:“瑜丫头,你是个有福气的。别担心,祖母的命长,没那么容易就去的。谢家那孩子在江州也好几年了,祖母却还没见长什么样子。只听你娘说俊得不行。还没见过我那乖乖孙女婿,便是熬,也定要熬到你们成亲了,祖母才好安心去。”

明瑜鼻子一酸,强忍住心头涌上的难过,笑道:“祖母不止要看我成亲,还要看墨儿成亲。”

老太太亦是笑了起来。冬青端了药进来,明瑜忙与容妈妈一道将老太太扶了起来伺候着喝了药,又陪了片刻,见她慢慢又睡了过去,这才起身离去。

过了这个年,许是真应了阮老太太自己的话,有孙郎中尽心尽力,江氏和明瑜用心服侍,病虽无大好,倒渐渐稳了下来,全家这才松了口气。

谢铭柔与苏、冷两家的女儿年底前就已被家人护送着北上入京待选了。明瑜被提为秀女、与谢醉桥的婚事,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只阮洪天这些年谨慎惯了,没到谢家登门求亲那日,这个消息便不愿传出去。起先只江氏和江老太爷二人知晓,连明珮也不晓得。前些时候为叫老太太欢喜养病,这才叫江氏朝她透了个口风的。故而明瑜此次回来,待老太太病情稳了后,正月里仍与往年一样,陪着江氏去了几户人家拜访过后,便一直留在家中,等着谢醉桥的消息。这日听江氏身边的丫头来传,说谢夫人登门来访,江氏叫她过去陪着说话。忙收拾了下头脸,换了件见客的衣裳,便往江氏房中去。见了谢夫人,朝她见了礼,便陪坐在一边听她二人说话。

“听闻皇上下了圣旨,对谢大人去年八月中的治水之功大加封赏,铭柔又以秀女身份入京了,真是双喜临门。”

江氏笑着恭维了几句。

谢夫人也是一脸喜色,只很快便道:“再半年在此地就又任满,只盼着入京候缺时能升个实位。至于铭柔那丫头,一则年岁还小,二则她人也毛糙,不似你家瑜丫头那般稳重。我在京中也托人打点了下,盼着她这回落选才好。只要我家老爷升迁了,女儿再养个两年,我也不愁她嫁不到个知根知底的好人家。”

江氏看了眼静坐在一边的明瑜,心道比起谢夫人,自己倒真的是前世修来的福了,竟会凭空得了那样的一个好女婿,正要宽慰几句,忽又听她叹道:“说起来如今我倒在为另桩事愁烦,连老爷也是,连着几日没睡好觉了。”

江氏惊讶,忙问道:“不知何事?”

“便是那胡半仙,前几日竟到处宣扬,说下个月本地又有场大祸,什么祸却不说,弄得百姓人心惶惶。老爷虽恼怒,却也不好拿他怎样,且又怕他说的万一是真的,这些天愁得不行。”

江氏哦了声,道:“我也听说过,我家老爷正打算这几日去找他问个究竟呢。”

明瑜这些日里第一次听到这消息,一下惊讶万分。

70、第七十章

江氏与谢夫人议论了几句胡半仙,便又转到了别的话头上。明瑜却再无心听她二人说话了,方才得知的那消息,实在叫她有些缓不过来。

胡半仙的底子,旁人不晓得,她却再清楚不过了。以前几回打交道的经历看,那胡半仙虽爱名声,只看起来也不是个不惜命。去年八月的那场大水,他被逼说了出来后,甚至逃到了外地去避祸,如今却为什么一反常态公然嚷出了这样的“卦象”?他又据何会做这样的论断?谢如春身为一地长官,若是从前,遇到有人这样公然惑乱人心,必定抓了投牢,只这胡半仙却有些棘手。谢如春如今必定当他活神仙看了。活神仙既然发话,他又怎敢贸然下手?这才会如谢夫人方才说的那样,几夜都睡不好觉了吧?

谢夫人告辞离去,明瑜自己回房,叫春鸢向厨下里几个每日出去采买的人打听,果然便似谢夫人说的那样,如今市井间已是人心惶惶,酒楼茶肆里,议论的最多的话题便是胡半仙了。再过两日,因了官府并未出面辟谣,流言更盛,甚至据说有人已收拾行装,打算先去别的地方躲过这阵子再回来,那些没地儿去的。

明瑜百思不解。难道那胡半仙被盛名冲昏了头脑,真当自己是半仙,不甘寂寞这才故作玄虚?晓得阮洪天这一天去找过胡半仙了,待他回家入了书房,便寻了过去问个究竟。

阮洪天这几日也是被这消息弄得心思不定,见女儿特意过来问起,无奈叹道:“爹今日去找胡半仙,他却闭门不见。听说昨日连谢大人竟也吃了个闭门羹,只递出句话,说正在潜心研究卦象,寻找破解之法。谢大人虽恼,对他却也不敢如何。爹更没办法了。只以胡半仙之能,想来应不至于空口说白话。若江州真再有什么天灾大祸,爹少不得要先把你娘和姐弟几个先送走再说。”

明瑜见问不出什么了,只得怏怏而返,心中却越发不安。胡半仙有今日之名,便说全是因了她的缘故也不为过。他若只像平日那样靠张嘴替人“趋吉避凶”敛财,她自然不会多问。只如今却显见是出格了,弄得一州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想了半日,终是下了决心,叫春鸢去叫柳向阳到漪绿楼下的园子口。

“他如今可是老爷重用的人,我怕叫不动他,叫入画去便是。”

春鸢笑道,已是出去唤小丫头入画了。过了片刻,柳胜河便跟了入画到了园子口。明瑜细细叮嘱了一番,又递给他一封信。柳胜河将信纳入怀中,点头应了下来,郑重道:“姑娘放心,今夜就去。”

柳向阳过完年就十八了,虽仍是少言寡语,做事却愈发稳重。事情交给他,明瑜也觉放心。说完了话,他本就该下去了,只见他眼睛望着站自己身侧的春鸢,欲言又止的样子。忽然想起春鸢方才说话举动都有些反常,此时再看一眼,果然见她眼睛只盯着地上,一张脸有些绷着,心中一动,便笑道:“春鸢,你送他出去吧。”

春鸢瞟了柳向阳一眼,仿似有些不愿,终究还是应了声是,便当先而去。柳向阳朝明瑜感激地望了一眼,忙转身跟了过去,两人中间隔了五六步的距离。路上不时遇到些修花剪草的小丫头,看见春鸢纷纷叫姐姐,春鸢含糊应了几声,脚步却未慢下来,眼见就快到二门尽头了,左右无人,柳向阳几步赶了上去,张口道:“春……春鸢,你都恼我大半个月了,到……到底为了何事?我都不明白。”

春鸢仿似没听见,一直到了二门口,这才站定,道:“姑娘吩咐你的事,仔细做好了便是。去吧,我不送了。”

柳向阳见她说话时,眼角风也没扫向自己,对方才那些碰到的小丫头比对自己还好,心中难过,呆呆地哦了一声,垂着头慢慢往二门去。

春鸢心中本是有些恼他,只见他垂头丧气的背影,又有些不忍,终于哼了一声道:“你家不是来了个投亲的表妹?你脚上穿的鞋还是她给做的,是也不是?”

柳向阳仿似被针刺了下,猛地回头,摇手道:“不……不是你想的那样。她……她……”

他一急,说话就更结巴了。

“我的手艺比她差,你把我的鞋拿来还给我便是!”

春鸢抢白道。

“她……她去年死了丈夫,我娘见她可怜,这才叫她过来寻活的,她见我穿鞋费,就做了双鞋给我。你做的新鞋……我舍不得穿,藏了起来……”

柳向阳一番话说完,望着春鸢,额头已是冒出了汗。

春鸢忽然觉得心情好了许多,嘴上却不放松,盯着他道:“真的?”

“真的!不信你去问我娘!我娘就是怕她被人轻看,只告诉了夫人,旁人都不晓得她是个寡妇……”

“行了,我知道了!我不会说的。”春鸢打断了他话,眼中已隐隐有笑意,嘴上却仍埋怨道,“鞋子做给你本就是穿的,你藏起来做什么!我晓得你穿鞋费,我那里又快做完一双新的了……”

柳向阳摸了下头,长长松了口气,见她似嗔还笑的俏丽模样,心头一热,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脱口道;“姑娘……就要定亲了,你……你从前应我的话,可还当真?”话说完,连耳根子也是红了起来。

春鸢见他连脖子也红了,一双眼睛却还紧紧望着自己,第一次遇到他这般大胆的注视,心一下噗通噗通跳得飞快,竟是应不出来了,顿了下脚,扭身便去,疾行了几步,忽然又停了下来,转身朝他笑了一下,这才急匆匆而去。

“她不应我,却又朝我笑……是当真呢,还是叫我再等……”

春鸢身影早消失在了甬道一侧早发的玉兰树丛畔中,那柳向阳一人却仍呆立许久,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着她方才回眸留下的一笑。

夜半庙街胡半仙家中。柳向阳驾轻就熟,从墙头攀爬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