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郡主得知这个消息时,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准备了极为厚重的礼品,前往洛太后处拜望。

离去时,她向锦娘感叹道:“唉,只盼着陛下对云羽年的爱宠可不要又是昙花一现啊!”

“那就要看郡主您了。”锦娘高深莫测道。

“锦娘,你是什么意思不妨直言。”

“陛下是否宠爱皇后,就要看宁阳郡主是陛下的助力,还是陛下的阻力了。”

话已至此,宁阳郡主终于明白了。她必须要帮着云澈,让这位年轻的君王知道自己是站在他这边的。镇国公主毕竟年老,总有一日驾鹤西去,那时候自己没了靠山,此时自己给云澈的不快,只怕那时候他要变本加厉地归还,到时候苦的还不是云羽年。

“锦娘,谢谢你了,以后有什么话不妨对我直言。”宁阳郡主将手腕上的玉镯退下来,按入锦娘手中。

锦娘笑着接下来,但是回到太后宫中,却将这玉镯交给了洛太后。

“锦娘,你就留着吧。哀家的身边只有你是真心办事的了,这次若是真帮陛下劝住了宁阳郡主,陛下在朝堂之上也能省心许多。只是对云羽年,陛下终究是要用些心思的。”

“太后放心,奴婢若见着陛下,自然会将太后的意思传达。”

又是一月有余,凌子悦终于在奏疏中提及江北水患已经被控制住,自己也将不日返回帝都。

云澈抚摸着竹简上的字迹,唇角勾起,唤来明朔道:“ 明朔你将凌大人的奏疏念与朕听。”

明朔小心翼翼捧过书简,上面只有一行字而已,:“陛下,凌大人的意思应该是月内将回到帝都向陛下述职。”

云澈的唇上缓缓绽开一抹笑容,“是该回来了。”

明朔低下头,回忆起当日在德翎驸马府中云澈对待凌子悦的亲密,再加上此刻的对他的思念,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一个荒谬的想法。

但就算他的想法是真的又如何?

凌子悦永远都是凌子悦。没有凌子悦,陛下也许永远不会看到他明朔力挫戎狄的志向。

云澈的心情变好,不仅仅是卢顺与明朔能感受到,就连朝堂之上的群臣也觉得那紧绷的气氛有所松弛。

接连着几日,明朔都随着云澈立于云顶宫的高阁之上遥望宫门。明朔知道云澈在期待着凌子悦,只是从江北回到帝都又岂是区区数日就足够的。

而云澈却能在高阁之上一待便是一整个下午,就连卢顺也不得不劝道,“陛下,凌大人若是回来,城门守军自会来向陛下禀报。况且凌大人就算回到帝都,也必得先回去凌府梳洗,一路舟车劳顿,又怎会蓬头垢面地来见陛下呢?”

但云澈却充耳不闻,傍晚将至,云澈这才挪动自己的脚步。

“明朔,你知道吗,朕……第一次站在云顶宫的高阁上眺望宫门,是因为朕的堂姐凝瑶郡主远嫁戎狄。她泪眼婆娑,在戎狄不堪受辱,心力憔悴而去。得知凝瑶郡主过世的消息,先皇长久不的言语。而第一个对朕说终有一日我云顶王朝的女子不再因为国弱而远嫁戎狄垂泪他乡便是凌子悦。”

明朔随着云澈的目光远望,隐约明白了什么。

风阵阵吹起,云澈回身,“走吧,起风了。”

第二日早朝,云澈正在与朝臣商议如何将铸币权上收朝廷,对于流通中的钱币如何处理等。这一切原本受到镇国公主的质疑,由于宁阳郡主从中游说,告知太后这些政策并未动摇国之根本,乃是加强皇权与民生息的富国强军之策,如果反对天下文人必然著书说镇国公主刚愎跋扈,镇国公主才勉强点头。

当卢顺将云澈的诏令念完,便听得内侍禀报紫金大夫凌子悦正在殿外候旨觐见。

云澈那一刻睁大了双眼,思念奔腾而出,难以收拾。他强忍住起身的欲望,沉声道:“传——”

“传紫金大夫凌子悦!”

凌子悦身着朝服,衣衫整齐,想必回到帝都之后为了面见云澈已经回府梳洗过了。她如同往日一般,微垂着额头,行至殿内,行君臣跪拜之礼,朗声道:“臣凌子悦拜见陛下!”

“平身。”云澈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他的肩膀却在轻颤。

凌子悦轻减了许多,封为紫金大夫之后所制的朝服如今竟然宽出了许多,整个人就似要被风吹走一般。

“微臣此去江北十二县督治水患,历时两个月,如今水患已得以控制,朝廷的赈灾银两亦用于巩固堤坝疏通河道以及百姓生计,臣已将这两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想论于奏疏,请陛下过目。”

凌子悦的奏疏足足有五捆书简,云澈高声道:“凌大夫辛苦了!”

“此乃微臣分内之事,为陛下分忧,微臣不觉辛苦。”

凌子悦抬起头来的那一刻,云澈顿在了原处。

不仅仅是因为凌子悦完全消受下去的脸颊甚至于深陷的眼窝,更是因为她竟然蓄须了。

云澈知道她是女子,她唇上的两撇胡须只怕是从什么地方剪下来的毛发贴上,令她多了几分舟车劳顿的辛苦憔悴,更多的是成熟的文人气质。

凌子悦不动声色,但被云澈这么盯着,终究是挂不住了,抿了抿嘴唇,那一刻云澈差点被自己呛住,只能以咳嗽来掩饰。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注意,他们是促膝长谈……

65、马鬃

她的奏疏字数繁多,云澈是不可能当朝阅览的,奏疏只能被移入宣室,待退朝之后云澈自会细阅。

退朝之后,洛照江特意来到凌子悦身边道:“世侄这一去两月有余,我也甚是想念啊!”

“谢太尉关心,凌子悦不在府中的这些日子听闻太尉也数次探望在下的母亲与幼弟,凌子悦感激不尽。”

“这是应该的,世侄平安归来,陛下也快慰不少啊……”

洛照江还欲说些什么,卢顺便来到了他们的身后,“凌大人,陛下传召您前去宣室殿!”

凌子悦只得拜别洛照江,跟着卢顺前去宣室。

当凌子悦来到宣室殿中,还未及跪下,就听得云澈高声道:“跪了这么多次,凌大人不累吗?”

凌子悦只得立于殿中,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直到云澈来到了她的面前,轻声道:“子悦,你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

凌子悦这才缓缓抬起头来,云澈的双眼宛如刀凿,深邃无比,令她生怕陷于其中不可自拔,只得速速别过眼去,未想到看见一身军侍装束的明朔不由得一愣。

“明朔!你终于调任宣室殿了!”

此时的明朔更加硬朗,眉目清润之间又有几分峥朗之气,青涩的少年已经逐渐变为英姿飒爽颇为果敢的成年男子了。

“承蒙陛下看重,明朔如今担任云顶侍,跟随陛□边。”

凌子悦却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盯着明朔看,“明朔!你真是越生越好看了!”

“明朔怎及凌大人,大人是帝都城内有名的美男子,爱慕大人的女子犹如过江之鲫。”

“真没意思,明朔你什么时候能不要这么一本正经吗?”

听闻凌子悦称赞别的男子好看,云澈心中一阵不悦涌起。

“明朔,朕与凌子悦有话要谈,你且退下吧。”

“是。”明朔退下,凌子悦的目光却随着明朔的背影而去。

“子悦。”云澈按住凌子悦的肩膀,将她搂向自己。

凌子悦大惊,望向门口,唯恐被宫人们看见,但卢顺深得云澈之意,早就命人关上了殿门。

“你在看哪里?”云澈的双手撑着凌子悦的后腰,令她靠向自己。

凌子悦的双手下意识按住云澈的肩膀,倒抽了一口气,“陛下……”

“你怎么将自己弄成这样了?这得花费多少时日才能将身体养好?当地的官员没有照料好你吗?”

“陛下……凌子悦此去,见百姓贫苦,若不能同甘共苦如何以身作则令当地官员全力治水呢?”

“朕知道你认真,但有时候又不希望你这般认真。”云澈离得凌子悦极近,轻嗅着她颈间发丝的味道,就在快要触上凌子悦嘴唇的瞬间,她却再度低下头来。

“陛下……不知陛下看了臣的奏疏没有……”

云澈垂目看着她,露出一抹笑来,将她搂的更紧,凌子悦吃痛,再度抬头。

“你还没告诉朕,这是什么?”云澈腾出一只手来,点在凌子悦唇上的短须,有些硬,还有几分扎手。

“是马鬃。”

“马鬃?”云澈不禁笑出声来,他知道凌子悦给自己贴上胡须是为了让自己更像男子一些,免得惹人怀疑。而且此去江北一路劳顿若是寻常男子哪里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胡须。

凌子悦抿了抿嘴唇,云澈笑的更大声了。

“子悦,你笑死朕了!方才在朝堂之上,朕差点没忍住啊!”

顿时,气氛轻快起来。

凌子悦挣脱云澈的怀抱,伸手抚上自己的胡须,“臣也不过是想要让自己更有些男儿气概罢了,没听见明朔方才说凌子悦是帝都城出名的美男子吗?要美有什么用,像个男人才顶事!”

云澈笑更加厉害了,“让朕研究研究,你这是用什么将马鬃粘上去的?”

“是米糊。有点儿痒。”

“真的,摘下来给朕瞧瞧!”

“不能啊,摘下来了就很难粘回去了!”凌子悦知道云澈是个不依不饶的人,赶紧向后退了一步,生怕云澈真将她的胡须摘下来。

“就当朕亲自为凌大夫剃须了如何?”云澈正要一把将凌子悦捞过来,却不想又被她躲开了。

“陛下还是先看看微臣的奏疏吧!这可是微臣两月多来日日夜夜想要告知陛下有关江北十二县的种种。”

凌子悦捂着自己的胡须,那窘迫的模样顿时令云澈笑出了声。

“子悦……你真是……哈哈……”

“陛下,臣的奏疏写的辛苦,陛下真的看都不看?”

云澈叹了一口气,小声道:“你怎地如此不解风情……”

“陛下?”凌子悦未听清云澈说了什么。

“朕这就批阅你的奏疏!”

说完,云澈便闷闷地回到案前坐下,翻开那一摞竹简,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道:“坐下来陪朕。”

“是。”

凌子悦的奏疏细致入微,从江北十二县水患起因到百姓的艰难以及官员的麻木,甚至于之后的治理之策,推荐人选都为云澈考虑周全。凌子悦遣词用句十分流畅,没有任何多余的华丽辞藻,直指水患问题的中心。

云澈蹙着眉,极为认真地阅览凌子悦的奏疏。当他阅完最后一个字,终于呼出一口气来。

云澈心有所感,正欲与凌子悦说些什么,侧身望去时,才发觉她竟然已经趴在案上沉沉睡去。她的睡颜宁静,细密的睫毛柔和地垂落,云澈的心落入她眉眼的平静中。

他撑着上身,不可自已地倾向她,吻上她的额头,她的鼻尖。

云澈闭上眼睛,体会着属于凌子悦的温度。如果可以,他想一切不要改变,她就像此时此刻,真实地留在自己的身边。云澈悄然起身,扯过一件披风,罩在她的身上。

直至晚膳十分,卢顺入内这才看见云澈仍旧在批阅奏疏,而凌子悦在他的身边睡的深沉。

“陛下……”

云澈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卢顺只得来到云澈身边,小声道:“陛下,该用晚膳了。”

“命他们送进来吧。”

“是。”卢顺退了出去。

云澈轻轻拍了拍凌子悦的后背,“子悦,子悦!”

“嗯……”凌子悦呢喃了一声,缓缓转醒。她迷蒙着看向云澈,抿了抿唇,还未醒过神来:“阿璃……怎么了?”

一声“阿璃”,云澈的笑容缓缓驳裂开来,随着他登基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凌子悦与他的君臣之别便越发清晰,只有在她迷蒙之时,才会模糊她与他之间的界限。

云澈轻轻抚过她的脸颊,“用晚膳吧,特地给你准备了你喜爱的点心和小菜。多用一点,看你瘦成这样,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

凌子悦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叫了云澈的乳名,本欲向他请罪,但看见云澈的目光时,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宫人们入内,将云澈的案上的奏疏收起,并在宣室另一侧设置酒案。

“不用了,朕与凌大人同案。”

凌子悦正欲说什么,云澈却止住了她。

宫人们将菜肴送上,每一样都是凌子悦的钟爱。

“想不到陛下还记得微臣的喜好。”

云澈拿起一块豆花糕,送到凌子悦的唇边,“尝尝看,这是御厨新制的点心,你从前应当没吃过。”

凌子悦心中对云澈的温柔动容,却不知如何张口。

云澈看着她那不知所措的表情,放下点心低声叹了口气。

“子悦,朕登基快两年了,对母后,对舅舅,对这个天下,朕的心境都变了。但惟独对你……从未改变。告诉朕,除了君臣有别这个你强加给朕的理由,你到底在顾虑什么?”云澈放下糕点,挥了挥手,命所有随侍的宫人退下。

“因为……因为……”凌子悦说不出口,一旦说出来,必然会刺伤云澈。

“因为你害怕你对朕的心没有变,朕却变了。你战战兢兢,害怕的从来不是云澈,而是迷失在权力中的云澈。”

“陛下……”凌子悦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他一直是清醒的,而自己却一直害怕他不够清醒。

“只要你一直在朕的身边,你就是朕的镜子,另一个自己。朕能将自己看的清清楚楚,你所害怕的就不会发生。”

云澈的指尖在凌子悦的额上一弹,一如从前凌子悦下意识伸手按住脑门,而云澈露出了会心的笑。

凌子悦也笑了,抿了一口樽中的醇酿,惊讶道:“陛下,这酒怎么是甜的?”

“从你离开帝都的那日,朕酒命人酿了这种果酒。这酒香甜但不易醉,且有活血之效。你从江北回来,身心憔悴,不宜饮酒。”

“怎地像是被陛下当成孩子了?”凌子悦笑道,拾起一块豆花糕放入口中,甜而不腻,豆香四溢。

“那朕宁愿你永远都是孩子。”

晚膳还未用完,卢顺便入内传报,“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云澈唇上涌起一抹浅笑,“皇后来了,那就再添一双碗筷吧。”

他身旁的凌子悦已然放下碗筷,站立起身,心中却压抑云澈面对云羽年的淡然,若是从前他必定露出嫌恶的神色。

云羽年与从前少女时的装扮早已大相径庭,此时的她妆容端丽,眉目之间柔和坦荡,来到云澈面前优雅地行礼。

“陛下。”

“皇后你来了,今日子悦回到帝都,朕就留下他来与朕同案而饮,皇后也一起来吧。”

凌子悦正欲向云羽年行礼,却不想被她扶住了手臂,“凌大人远道回宫,就不必行这些虚礼了。”

凌子悦心中一颤,云羽年已经贵为皇后,按道理她是不能触碰任何外臣。

“大人轻减了不少。”云羽年峨眉微蹙,隽秀之中有几分令人心软的情思。凌子悦只觉心痛。她是那般美好的女子,却将一腔柔情错付。自己要如何向她坦诚一切呢?

“微臣谢娘娘关心。”

“本宫感谢大人为陛下分忧,特命御厨制作了一些可口的点心送到大人府上,大人在江北的寝食不必的帝都,这才如此消瘦啊。”

“谢娘娘。”凌子悦始终不曾抬头看她。

云羽年微垂下眼帘,无奈地一笑,“陛下,您与凌大人想必有许多要聊,臣妾就不再打搅先行回宫歇息了。”

“也好,今夜朕就不去长鸾宫陪你了。”

云羽年行了个礼缓步退出。她的背影在逆光之下形成留恋的剪影。

直到她走远了,云澈才道:“抬起头吧,她已经离去了。”

凌子悦这才开口道:“想不到陛下能与皇后娘娘如此和睦相处,微臣心宽不少。”

“你可知道她并不是来看朕的。”云澈望着云羽年的背影道,“朕没办法把自己的心给她,哪怕一分一毫度给不了。所以朕唯一能为她做的,就是尊重她,爱护她,哪怕有一日朕不再需要宁阳郡主的帮助,朕仍然不会让她在后宫之中受半点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