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回头看向玉紫。

盯了她两眼后,他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欲为商户?”

“然也。”玉紫拼命点头,朗声说道:“妾好财,听到刀币相击,仿若得闻仙乐。妾以为,为艳使的,需是好色之人,如此,他才能知道女色各有千秋。同样,能为商户者,必是好财之人,如此,他才会竭尽全力,以赚取每一个刀币。”

公子出哪里听过这样的言论?他啼笑皆非地看着玉紫,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在玉紫渴望的,紧张地期待中,公子出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既如此,便让我看看你的才吧。”

玉紫大喜,她腾地站了起来,眼见公子出长袖一扬,越去越远,玉紫急急追上,唤道:“公子,请赐妾一碇金为本钱。”

公子出头也没回,淡淡地说道:“本金,你自己赚去。若有所得,不再夺取。”说到这里,他的笑声隐隐,“如此,你也不必躲在房中,偷偷唱硕鼠了。”

玉紫看着公子出远去的身影,抿唇微笑起来。她双眼亮晶晶地看向天边的蓝天白云,暗暗想道:太好了,只要走出第一步,我必能让他刮目相看,我,我必能让别人再不敢动念杀我……

玉紫是哼着歌回到侧殿的。

本来是想着,终于前进一步了,可以放松一下了。可是玉紫哪里放松得下?于是她又站起来,跑到后院中转悠。

转来转云,玉紫都想不到,这第一桶金,要如何操作才能得到。从公子出的语气中可以听出,这阵子他是不会赏赐她什么的。要想得到钱,得另外打算。

转了一阵后,玉紫暗暗忖道:这事急不来,我慢慢想就是。

这一想,便是一天。

第二天中午,玉紫依然跪坐在公子出的腿边,为他斟酒焚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剑客走到公子出左近,凑过头来,低低地说道:“禀公子,鲁国向秦国求援,秦王出兵助鲁,现秦鲁出卒三十万,不日将攻至齐国!”

公子出点了点头,他低声问道:“秦国至齐,中间隔了数国,他从何国借道而行?”

那剑客低低地说道:“自魏国。”

“我赵国有何动作?”

“尚无消息。”

公子出点了点头。

他挥了挥右手,那剑客缓缓退下。公子出站了起来,在殿中踱起步来。转了几个圈后,他脚步一刹,喃喃自语道:“魏王竟是一点也不念及公子子堤。此战,不利于齐啊。”

这时,公子出大步走到放着竹简的几案上,跪坐后,翻阅起竹简来。竹简繁重,公子出每打开一卷,只看了一眼,便扔在一旁。

玉紫移步来到他的身边,她把扔在地上的竹简捡起,原样堆好后,照样在他腿旁跪坐好,略略侧身,用铜筷子拔了拔炭火,见炉中不冒烟了,便把酒斟架在上面,煮起酒来。

随着酒香在空气中飘散,玉紫不由寻思起来:秦要攻齐,魏王借道。听公子出的语气,齐国说不定会迁怒于公子子堤。要是齐王决意杀了公子子堤。那我父亲在那里,岂不是有了危险?看来当务之急,是与父亲联系上,令他向公子子堤求出。只是父亲离了旧主,再为人食客就不易了,我手头若是有本金就好了,那样父亲便可卖浆度日。

就在玉紫寻思之际,斟中的酒已煮得沸开,发出“咕咕”的声音。

玉紫连忙把酒斟拿下,放在一旁,让它稍凉。

在她的旁边,公子出又站了起来,在殿中踱起步来。看他眉头深锁的样子,似乎对这一场战争十分关心呢。

莫非,如齐国因这场战争陷于不利的局面,逃亡在齐国的公子出,也会受到影响?

就在玉紫胡思乱想之际,公子出脚步一刹,看向远方的目光中,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来。然后,他袍袖一拂,大步朝殿外走去。

他一走出殿门,便清喝一声,“备马车!”

“诺。”

响亮的应诺声中,是众剑客贤士急急赶来,筹拥着公子出离去的身影。玉紫是随身姬妾,原则上,公子出只要外出,她就应该跟上,以壮门面。不过这一次玉紫没有跟上,她知道,公子出这一去,说不定有什么机密事,这种事,她一个女人,还是知道少一些的好。

她不知道,公子出走出院门时,回头朝她看了一眼,嘴角一扬,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来。

第七十六章 上街

公子出一走,玉紫又清静了。

她在院落里转了一圈,越转心里越急。宫的事迫在眉睫,她一定要在短期内把他弄出来才好。弄出来不难,难的是,弄出来后,他吃什么住什么呢?

转着转着,玉紫双眼一亮。

她哗地转身,朝着灶房走去。她所去的这个灶房,是负责给府中的普通人提供食物的,至于公子出,他有一间单独的灶房,也有单独的疱厨负责此事。如他这样的贵族,还遵照周礼,一天三顿到四顿。

周礼繁复,连每个阶层吃饭的餐数都有硬性规定。越是高级的贵族,吃饭的顿数便越多,而普通的庶民和士,都只有一天两顿的权利。

现在正是准备晚餐的时间,灶房里人很多,炊烟袅袅升起,人声鼎沸。

当玉紫走到坪中时,有几人看到了玉紫。他们同时低头,恭敬地唤道:“见过玉姬!”

“玉姬?”

在厨房中忙活的主事疱丁苦笑了一下,难不成,玉姬又要到这里来煮浆了?

现在,玉紫是公子出身边的红人,他们不敢怠慢。那疱丁连忙走出来,朝着玉紫深深一礼,朗声道:“见过玉姬。”

这疱厨里的人,要么是奴隶,要么是奴隶转为庶民的嬖人,玉紫这个正当红的姬妾,身份比他们要高,可以说,她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因此这些人行礼时,都低着头,脸孔微微外侧,不敢让自己的鼻子对着玉紫的方向,生恐他们呼出的气息,弄脏了玉紫走过的地面。这,也是周礼中规定的。到了现在,遵守的人已经不多,不过公子出是传统的贵族,他的臣下,也就不敢轻忽。

玉紫慢步来到那主厨的疱丁面前,问道:“我留下的大豆和稻米,可还在?”

“禀玉姬,在。”

“善。”玉紫双眼一亮,大喜。她嘻嘻一笑,二话不说便转过身回去。

直到她走了,疱厨中众人才抬起头来。那疱丁摇了摇头,暗暗想道:这个玉姬还是和以前一样,平易近人,浑不似一个贵族。

玉紫搓着手,高高兴兴地回到房中,换了一身普通的麻布深衣,把头发盘成一个少年的发式,再把脸弄脏一点后,她便向府门走去。

当她来到侧门时,那个嬖人管事追上了她。他朝着玉紫深深一揖,低头问道:“姬欲往何处?”

玉紫回过头来,笑道:“公子已允我行商人事。”

嬖人管事嗖地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她。

对上他一脸的不信,玉紫也不解释,她双手一拍,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府门。嬖人管事苦着脸想了想,挥手召来随身的壮汉,令他上前保护玉紫。

临淄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玉紫一入正街,便被人流挤得向道边退去。

才走了几步,玉紫便脚步放慢了。

她突然发现,城中的剑客,似乎增多了不少。一个个穿着式样不同,颇有各国风味的深衣,手持长剑的凶戾汉子,正大摇大摆地行走在街道中。当他们走到街道两旁的店铺旁时,店主人都是低着头,双手捧上食物商品奉上。当然,如果店铺是贩卖珍宝,油漆等贵重物品的,那店主人一般是来历不凡,这些剑客,也不敢上门。

走走停停中,玉紫看到道旁,摆放了不少人高的大石头,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几个简单的齐国字,或画着三副寥寥几笔的图画。

而剑客们最为集中的地方,便是这些石头前面。

玉紫有点好奇了,她站得远远的,掂起脚尖,伸头朝着一块石头瞅去。

石头上写了几个字,“王募勇士!”

原来是齐王招募勇士啊。

玉紫不以为然,挤过人群,向着她前次贩浆的店铺走去。

这条小街中,玉紫曾经的左邻右舍还在,不过这一次,所有的店铺外,都挂了一副旗帜,旗帜上写着“盐”,“丹砂”“腌菜”等字样。齐国邻海,向来是产盐大国。自管仲以来,齐国便对盐业大肆管制,对运往诸国的盐,都加以重税,并限制数量。

自古以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诸国的百姓发现齐盐很难带出境时,他们便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腌菜。把菜肴,鱼肉,用大量的盐腌制好带出齐国。到得煮菜时,百姓们只需把腌菜拿几根扔到锅里,便等于放了盐。

于是,腌菜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商品。

虽然有玉紫带了头,可这些左邻右舍们,还是羞于呐喊招客。他们一个个站在石台前,安静的目盯盯地看着来往的客流。

没有人认出玉紫来,她走到曾经租赁过的店铺前。这里,一个大大的浆字,正龙飞凤舞地绘在染成紫色的旗帜上。石台前,一个四十几岁的瘦小汉子,一手举着葫芦,一手举瓢,眼巴巴地瞅着每一个靠近的路人。

石台前,人流稀少,看来,这个汉子的生意不怎么样啊。

跟这汉子一比,玉紫颇有点得意。可这得意之心刚刚浮出,玉紫便是一阵苦笑:我好在也是一个穿越客,不能这么没有出息啊。

看到玉紫走近,这个汉子连忙抬眼看向她,见她目光明澈,脚步从容,那汉子连忙低头,手忙脚乱的把手中的东西放下,叉手问道:“童子前来,可是买浆?”

童子,是时人对贵族家未成年男性的尊称。小儿也是时人对未成年男性的称呼,不过小儿这词,相比于童子来,却是一种很随意的称呼,语气不善时,它是贱称。小儿这称呼通用于所有阶层的少年。

玉紫摇了摇头,她看向汉子,问道:“你生意似是不好啊。敢问你这店面,多久便租赁到期?”

玉紫这话一出,便充分显示了她并不是权贵家的童子。当下,那汉子双眼一瞪,顺手拿起石台上的瓢朝着玉紫挥了几挥,喝道:“且去且去!有一小儿于此处卖浆两日,便赚得刀币数百。此处乃卖浆的宝地,我已租了一年有余。”

在汉子的连连驱赶中,玉紫先是一怔,继而大是高兴:想不到我卖浆两日,还成就了一个传说!

她嘴一咧,压着嗓子哈哈一笑。

第七十七章 再次

高兴的玉紫,乐颠颠地回到了公子府中。

一踏入府门,她才记起来,这一趟上街,她依然一无所获。本来,她是想看看自己用过的旧店铺是不是空着,如果空着,她就找到店主人,非要赖着他把没用的二十八天租期还给她不可。

可惜,店已有人租着,这个时候她如果去闹,很可能会把事情弄大,然后,一旦有人发现她是公子出府中的人,那脸就丢大了。

玉紫突然停步,身后一人差点撞上了她。

不等她回头,一个憨厚的声音从她身侧传来,“我失礼了,姬勿怪。”是那嬖人管事指派的壮汉。

玉紫回过头去,直直地盯了他半晌,在那壮汉额头冷汗涔涔而下时,玉紫嘿嘿一笑,拍了拍手,道:“竟然忘了有你,行,我摆地摊去!”

豆子浸泡,需要的是时间,纵使玉紫心急如焚,也得把它泡足一晚。

当天晚上,公子出没有回来。缩在偏殿中的玉紫,远远听到韩公主的大嗓门,竟是在叫着自己的名字。害怕被她修理,她吓得跑到原来的木屋中呆了几个时辰,直到午夜,才悄悄地溜回偏殿安睡。

偏殿中,韩公主的床塌上物品已空了一些,人也不在那,看来,她终究不敢违背公子出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煮好了浆,放在牛车上出府门时,嬖人管事并没有出现。而那壮汉,还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她。

这时,流行阴阳之学。而阴阳之学以为,冬时宜早睡晚起。玉紫的牛车赶出来时,整个临淄城,显得很安静,路上行人甚少。

这天,可真冷啊。呼出的气都是白色了。玉紫搓了搓双手,一边跺着脚,一边想道:明天一定要晚点来。

她令壮汉把牛车驶到正街中心的一个小巷道入口,便停了下来。这巷道很浅,两侧都是高高的围墙。在玉紫看来,这地方等于一个天生的店铺,可惜,它没有顶盖和石台。另外,它还蹲了两个乞丐。

唤着壮汉,把牛车上的三桶浆搬到地上,把上次准备好的竹筒和清水摆上后,玉紫便在一旁,生起炉灶来。

玉紫准备很齐当,她连生炉火的木柴都带来了。这个时代,原始森林繁多,木柴举手可得。

最主要是,这时的人贩浆,可不会提供热的。天这么冷,再一碗冷浆下肚,牙齿都要叩击半天,有人喝才怪呢。

用两块石头搭成个简易炉灶,塞了几把干枯的树叶后,玉紫开始点火。奈何巷道中,寒风呼啸,直点了几次,火才给点上。火刚给点上时,浓烟腾腾地向她冲来,玉紫给呛得咳嗽起来。她眯着泪眼,侧着头躲开烟雾,用树枝在火堆中心挖了挖,俗话说,‘火要空心’,这才有利于空气流通,燃烧顺利。

当炉火腾腾而起,烧得很旺时,街道中的人流,已经明显增多了。

那壮汉看向忙着把浆放在火堆上加热的玉紫,瞟到她泡得苍白的小手,和被寒风冻得一个劲哆嗦的小身板,摇了摇头,喃喃说道:“锦衣玉食的美姬,为何偏要受这般苦楚?”

这句话,玉紫听到了,她苦笑一声,没有理会他。

玉紫把写着‘美浆’的旗帜插在一旁的石墙缝隙处,把一切都张罗好时,天空中晕白色的太阳,开始散发着令人温暖的红色光芒。而街道中,络绎地有驴车出现。几辆驴车上,坐的都是身穿破烂褐袍的贤士,他们脸有菜色,衣裳单薄,他们的驴车后,堆得高高的,直把他们的人都要淹没掉的,是竹简。

竹简,代表的是知识,路上的庶民看着这些贤士,一个个目露羡慕崇敬之色。

玉紫把冻得僵硬的脸颊拍了拍,待得稍稍暖和灵活后,她扯着嗓子高喝起来,“美浆啊,又爽又甜的美浆啊,一个刀币二碗的美浆啊。浆是世间无,本为贵人食,今成庶民饮啊!”

这么安静的街道,玉紫这清亮的嗓子一扯,顿时响遏行云。行走中的众人,齐刷刷地向玉紫看来。

对上这么多双注目的眼神,那壮汉头一低。他连忙向后退出几步,一直来到巷道深处。他侧着头,很是用功,很是认真地瞪着石墙的缝隙,坚决不看向玉紫。

见引起了大伙地注意,玉紫马上绽开一朵笑容来。她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迎上众人的目光,对着自家的浆和炉火一指,声音清冽地叫道:“诸君,冬日森寒,何不饮一筒热腾腾的美浆,驱一驱遍体的寒意?很便宜呢,一个刀币可以饮得二碗呢。”

玉紫吐词很雅,笑容很灿烂,最主要的是,她叫得很大声。

一辆驴车率先向她驶来。坐在驴车上的贤士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后,从袖袋中掏出一个刀币扔给她,叫道:“小儿,来两筒。”

“好嘞!”

玉紫装了两筒浆,满脸笑容,快手快脚地送到那贤士身前。

她这种露出八颗白牙的笑容,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传染性的,那贤士也冲她一笑,接过浆,仰头喝了一口。

热浆一入肚,那贤士便脱口赞道:“好浆!果然美浆!”

这个评价一出口,又有四五人向玉紫挤来,砰砰叮叮地刀币脆响中,玉紫又清脆又响亮的声音不断地传出,“诸君,饮得好的,赞一声吧。得了你一声赞,小儿我浑身舒坦啊。”

一众哈哈大笑中,一个声音笑道:“你这小儿,已忙得手足不堪用了,还要我等赞甚?”

玉紫嘿嘿一笑,响亮地回道:“无他,图个舒坦呢。”说到这里,她朝那个对着石墙面壁的汉子叫道:“噫,你杵在那里干甚?过来帮忙啊。”

那壮汉涨红着一张脸,低着头,慢慢地走向玉紫。

玉紫看着他,笑道:“何必羞臊,但为食耳。”一个身上衣裳已经破烂的年轻贤士听了这话,长叹一声,“然也,何必羞臊,但为食耳!小儿,再给我两筒。”

“好嘞——”

玉紫清脆地叫嚷声中,那壮汉拿眼睨向她,暗暗想道:你备受公子出看重,都已锦衣玉食,居然还在这里说,但为食耳!咄!这话唬谁啊?

他在这里磨磨蹭蹭时,玉紫清脆地叫唤声又响起了,“大汉子,愣着干甚?上前助手啊。”

……

不过一个时辰,三桶浆,便被贩买得一干二净。这一次地贩浆所得,足有一百二十个刀币。

而这时,太阳才照遍每一个角落,临淄街上,才恢复到车水马龙,最为繁华的时候。

出乎壮汉意外的是,玉紫与他一回到府中,便洗了把脸,穿了套新衣,依然一副男装打扮出了门。

她是朝公子子堤府走去。

第七十八章 见宫

玉紫只进出过公子子堤府一次,而且走的是侧门。

质子府,与别的权贵府一样,占地极大,门和门之间,相隔远的,将近一里。

玉紫走的是正门所在,这时的人,重知识才学,食客们出入,都是走的正门。

石制的正门,高大巍峨,足有一丈高。玉紫仰头看了一眼,便转向位于大门右侧的门房。

大权贵府第,都有专门的门房,设有专职地守门小吏,当然,也有的是用剑客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