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应了人家,这事中间还关着南宁郡王府!”冷丁氏一听母亲这种相当不负责任的话,气真是不打一处来:“我信里不是嘱咐过你,让你先留心着,等我回来再相看,你怎么就一口答应人家了?这嘴上应了就不是应了?没的让人家戳脊梁骨!”

“要戳也是戳我的,碍不着你!”周老太太也恼了,冷丁氏虽说气的头痛,见母亲恼了,也只好勉强耐下性子跟母亲解释道:“阿娘,你想想,临川侯府姜家那位七爷,和松哥儿父亲一张榜中的进士,松哥儿他爹是榜首,姜七爷陪的末座,可如今你看看,姜七爷已经做到了从二品,松儿他爹辛苦成那样,才熬到正五品,还不是因为那姜七爷有人提携!若论学问才干,他比松儿他爹差多远呢?!

松哥儿懂事肯读书,去年秋天就中了举人,他才多大?都说他那文章才学能问鼎一甲,阿娘,我一想到松哥儿以后也象他爹这样,一辈子苦熬,这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这孩子要是没出息我也认了,可松哥儿这么好!”

“那倒是!”周老太太连连点头,仿佛对女儿的痛苦感同身受一般,冷丁氏抹了把眼泪叹气道:“我想来想去,也就是攀门好亲这一条路,这才让你在京城寻家有根基能帮衬的,你这”

“这也没啥,明儿我去趟南宁郡王府上,就说这事你不知道,是我订下的,如今你看着不合适”周老太太忙安慰女儿道,冷丁氏想了想道:“还是我去吧,这事我不去不合适,也只好拉下脸好好陪个礼。”

“那也好!”周老太太急忙答应道,这舍着老脸陪不是的事,能不去那是再好不过:“退了也好,我跟你说,原先我是看着那孩子好不说,最难得的是她那嫁妆!当年她阿娘出嫁,你不在京城没看到,那嫁妆用的不是抬盒子,竟都是箱子,四个人一抬都抬出一身汗!她外婆接她回来时,嫁妆全拿回来了,这么多嫁妆,满京城也找不出第二家,我这才一口应了,谁知道,她外婆说没就没了,她和她外婆的住处又走了水,听说她是空着手回的勇国公府,宁远侯府又夺爵发回了乡下退了就退了,这几天我想想这事,这心里也闷着口气。”

“我不图人家嫁妆,林老夫人那脾气,多要强护短,这姐儿跟着她长大,得惯成什么样儿?!”

“你还别说,这恬姐儿是真懂事,又贞静又温柔又大方,长的也不象她外婆,象她父亲,往那儿一站哪,就跟那大清早沾了露珠开了一半的荷花儿一样,脾气又好,南宁郡王府那个小妮子,娇纵成那样,她都能处的好好儿的,要说这女孩儿家,满京城,我就看她最好!”

冷丁氏烦恼的盘算着怎么又推了这门亲又不得罪南宁郡王府,没怎么听周老太太说话,她阿娘的脾气,说到谁都是最好。

第二十一章 退亲

青桐院里,俞瑶芳眼圈红红的歪在炕上,正和李恬低低的说着家里的那些烦心事:“年年腊月这样闹,明明是她自己要做大红撒花裙,洪姨娘非闹着说阿娘作践瑶仙,让她穿歌伎们穿的红裙子,你看看,这是哪里的话?谁说红裙子只能歌伎穿了?照这么说,咱们平日爱穿的那大红石榴裙又算什么?再说了,就算那大红撒花裙是歌伎们常穿的,那也是她自己挑的,怎么能怪到阿娘头上?偏父亲糊涂,当着下人的面就责怪阿娘,非逼着阿娘现给瑶仙换裙子,我当时真要气炸了,要不是阿娘把我推走,我非跟父亲好好辩一辩不可!”

“你又傻了,子不言父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个孝字压着,你怎么辩?你只要跟你父亲呛一声,就得被人抓住把柄,不但自己落了不孝的名,连夫人也得被你牵连。”李恬温和的劝解道。

“你说,父亲怎么这么糊涂呢?母亲什么样的人他还不知道?他怎么就看不见?”俞瑶芳这口气闷的厉害,可这样的事在她们清江侯府是常事,李恬倒了碗陈皮香附汤递给她,也只好安静的听她发泄。

清江侯府这位洪姨娘是清倌人出身,生的花容月貌,气质出众,往那儿一站,比那些大家夫人不差什么,偏心计深花样又多,从十六岁那年被俞瑶芳的父亲、清江侯世子俞盛世赎回家起,哄的俞盛世十几年如一日的把她捧在手心里。

俞瑶芳的母亲徐夫人嫁进清江侯府不到两个月,洪姨娘就生了庶长子俞志宏,接着又生了女儿俞瑶仙、次子俞志坚,可俞瑶芳的母亲进门十几年,只生了俞瑶芳一个,并没有生下嫡子。

徐夫人是和继婆母陈夫人一年嫁进的清江侯府,陈夫人商家出身,多有嫁妆小有姿色,进门后生下了清江侯府的第二个嫡子、四爷俞盛远,也不知道从哪年起,这陈夫人就和洪姨娘投合到了一处,洪姨娘得了陈夫人明里暗里的支持,这些年根本不把徐夫人放眼里,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闹的徐夫人在清江侯府几乎没有安生日子。

“听说徐尚书入阁的呼声很高呢。”李恬突兀的说了一句,徐尚书是徐夫人二堂兄,俞瑶芳堂舅舅,俞瑶芳怔了下:“我哪有功夫听这些闲话?嗯?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是说,你舅舅家这几年人才辈出,特别是徐家四房,你那个二堂舅一任吏部尚书做的风生水起,眼看着就要入阁拜相,听说你这个二堂舅还有个儿子,叫徐思海,去年考了个解元,才华逼人,也是个前程不可限量的,除了徐思海,徐家年青一辈中,听说后年准备进京参加会试的,还有七八个,你那个嫡亲舅舅徐学士和徐尚书又手足情深的很,别担心。”

俞瑶芳眨了半天眼睛,长长的‘噢’了一声道:“你这意思是,我舅舅家如今这般气势,我父亲他们不敢狠欺负我阿娘?”

“我是说,你和你阿娘该放宽心,象洪姨娘,还有你那个继祖母,那些魑魅魍魉的小伎俩,根本理也不用理,看都不要看,就是你父亲,你阿娘也不必理会,别说她们抓不住你阿娘什么把柄,就是抓住了,你父亲和你祖父也得掂量掂量生咽下去,你劝劝你阿娘,只管由着性子过日子,到底谁怕谁呀!”李恬挥着手不屑道。

俞瑶芳歪着头想了一会儿,长长重重的叹了口气道:“你说的都对,我父亲前些日子还想让阿娘帮他寻一寻堂舅,说想领份差使做做,我阿娘没答应,就我父亲那样的,家里这点子事都看不明白,能办什么差使?!我阿娘唉,真是没办法,换个人,娘家这样,早把洪姨娘提脚卖了,可我阿娘,你又不是不知道,上回我跟她说,那写女书的,自己也没卑弱过,我阿娘气的脸都白了,罚我跪了一个时辰,又关院子里抄了十天女训,她就知道贤惠贤惠贤惠!真是气死人了,我是气我阿娘,又心疼她,我阿娘癸水不调这毛病多少年都治不好,从今年春天又开始成夜成夜睡不着,这两样没好,上个月又添了子时盗汗的病症,我真怕她我阿娘又是个什么委屈都闷在心里的,好些事要不是我看见,她连我都不肯说,你说我怎么办?好几回我都梦见我阿娘没了,每回都吓的我一身冷汗,醒了就不敢再睡。”

李恬伸手握住俞瑶芳的手,这份恐惧和痛楚她感同身受,当年外婆病倒时,她也是这般。

“五娘子、俞大娘子,林娘子来了。”青枝一边扬声禀报,一边直接掀帘子让林珂进了屋。

林珂满脸怒气冲进来,甩了斗篷,连连挥着手道:“不用茶,什么都不用,你们都退下。”青枝忙推着银桦出去。李恬和俞瑶芳齐齐看着林珂,都有些纳闷,什么事把她惹成这样?

林珂一阵风般卷到炕上坐了,看着李恬道:“就刚刚,那冷明松他娘、冷家太太,到我家去了!带了好些东西,我还想呢,恬姐夫家就是懂事,给我带了这么多好东西,谁知道!”林珂气的‘啪啪’拍着炕几:“她居然是来退亲的!什么东西!”

李恬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俞瑶芳也吓了一跳,忙追问道:“不都说定了么?怎么好退?”

“所以我才说她们不是东西,那冷家太太居然说,是她老娘周老太太没跟她说,瞒着她订下的,这是什么屁话!比屁还臭!”林珂又拍起了炕几。

李恬心里漫过阵沉闷茫然的痛楚,那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那些未来的打算,就这么从指尖上流走了她没了亲事,就没了庇护,那些明里暗里无数的觊觎谋算李恬心里苦的说不出话。

“说了哪儿不合适没有?”好半晌,李恬才声音干干的问道,林珂急忙点头道:“说了,说是她胡说八道。”

“到底怎么说的!”俞瑶芳急的声音都提上去了,林珂嘟了嘟嘴道:“说什么她家儿子八字弱,寺里的大师说了,得找个八字儿贵重、福大命大的才行,说恬姐儿反正不是那福大命大的呗,对了,阿娘让我把这个还给你。”林珂一边说,一边小心的从荷包里取了块树叶形状、黑幽幽非金非玉,用一根细细的银链子系着的吊坠来。

李恬垂着眼皮接过吊坠,低头套在了脖子上,这吊坠居说是天竺来的佛门圣物,是外公当年给外婆的订亲信物,外婆后来给了母亲,父母死后,这吊坠就从父亲身上取下来,戴在了自己身上,如今这信物被人退回来,又垂在了自己脖子上。

“恬恬,你别难过,是那姓冷的没福,怪不得他八字弱,活该他八字弱!大嫂还过来跟我陪不是,说都是她堂姑姑做事没思量,我气的都想骂她一顿,她们丁家都是乱七八糟的烂人!连烂人都做不出这样的事来!不过后来我没骂,我要是骂了她,她不敢怎么着我,又得怪到你头上,我绝不给你帮倒忙,我就这么扯着嘴跟她笑,说没事,是他们冷家配不上恬姐姐。”林珂用手指往上扯着嘴角道。

俞瑶芳一只手拍着胸口:“阿弥陀佛,你总算知道哪是正忙,哪是倒忙了。”

“那是,我好歹得比她脚趾头想的多点吧。”林珂冲李恬抬了抬下巴道,李恬抬手捂住满脸的酸楚,半晌,长长叹了口气强笑道:“也是,是他们没福气,我什么都打算好了,连后年去哪几个县做外任最好,要做一辆什么样的车子路上用才最舒服,都想好了,结果,现在亲事没了!”

俞瑶芳和林珂四目相对,又齐齐看向李恬,林珂探身过去,看着李恬出主意道:“要不,等后年春闱放了榜,咱们去榜下给你捉一个女婿去?”俞瑶芳‘噗’的笑出声,忙又忍回笑意,伸手拉起李恬道:“听你这话,就知道你没事,你这么明白的人,哪会因为这个想不开,我阿娘前儿还说,冷家大郎再好,可冷家毕竟门第儿太低,这样最好,坏的不去好的不来,我回去让我阿娘帮你再留心寻门好亲,要不你嫁到我外家好了,乐宁徐家可是响当当的江南旺族、书香世家,你刚才不也说了,徐家这一辈的青年才俊多的是。”

俞瑶芳越说越兴奋,松开李恬,拍手笑道:“我回去跟阿娘说,从徐家挑个最好的表哥说给你,这样咱们就是亲戚了!”

“恬姐嫁进我外家!淮阳蒋氏一点也不比乐宁徐家差!对了对了,我小舅舅年后要调进京城做官了,舅母也要带着表哥进京,恬姐我跟你说,我这个表哥可是有名的才子,听说长的也好看,你不是最喜欢好看的东西么?你嫁给我表哥好了,咱们亲上加亲!”林珂哪肯落后,连人选都替李恬想好了。

“我表哥长的也好看!”俞瑶芳急忙抢过话道:“我还有个解元表哥!阿恬”

“停!”李恬忙摆手止住两人的争吵,无语的看着两人,好象她们表哥的亲事都是她们说了算一样。

“瑶瑶,你回去认真郑重的跟你阿娘说一说,帮我留心门好亲,穷富官职不论,家世清白,人口简单,人好就行,劝劝你阿娘,闲事莫理,只管一门心思替你和我寻两门好亲吧。”李恬闷闷的道。

“我回去也跟我阿娘说一声。”林珂什么事也不能落下。

“你就算了,你阿娘交结的都是得势的权贵之家,没有合适我的亲事。”李恬哪敢让林珂说这个话,忙摆手拒绝,又加了一句:“咱们这些话都别跟你阿娘说,女孩儿家要以贞静为主,哪能自己想嫁人的事,她要问咱们说什么了,你就这么答。”

“好!”林珂一口答应,李恬的话要听十成十,阿娘的话可以打个折扣。三人沉默片刻,林珂错着牙气哼哼的建议道:“恬姐,这冷家太气人了,太不是东西了,要不我去把他家砸了吧?”

李恬被她这主意呛的说不出话,俞瑶芳伸手重重拍了林珂一下:“你这一砸,满京城都知道恬姐儿被人家退亲了,刚夸过你不帮倒忙,你又帮上了,真不经夸!”

“算啦,象你们说的,是他们冷家没这福份,这事过去了,再别提了。”李恬灰着脸,不愿意再提这事,两人忙转了话题,扯东扯西聊了大半天,才一起告辞回去。

第二十二章 家族姐妹

熊嬷嬷掀帘进来,站在离炕两三步的地方看着李恬,李恬点了点手指示意她坐,熊嬷嬷侧身坐到炕沿上,没说话先叹了口气,璎珞递了杯清茶给李恬,看看熊嬷嬷,又看看李恬,想劝又不知道先从哪儿说起好。

熊嬷嬷又叹了口气开口道:“五娘子别难过,这京城好人家好郎君多的是,嬷嬷明天就去打听合适的人家,五娘子这么好的人品才貌,还怕寻不到好人家?”

“嬷嬷,若不是有温国公府这些人一心要谋算咱们,咱们又不求高攀,安心慢慢寻,也不怕寻不到合适的,可如今这样的情形,这亲再一退”李恬烦躁的揉着额头说不下去了,她简直就是块肥肉,本来有了主儿,这会儿又‘啪’的一声落在了饿狼群里!这回伸手的只怕不光是温国公府了。

“肖嬷嬷那边怎么样了?”李恬转话问道,熊嬷嬷忙点头道:“五娘子放心,不光肖嬷嬷,大夫人屋里的一个大丫头,一个心腹婆子,也都打点安排到了,但凡有一星半点关着五娘子的事,话都及时递到我这里了。”

“那就好,”李恬稍稍舒了口气,她是个孤女,外婆一走,正经的长辈就是勇国公和杨夫人,若是有人给她提亲,就是蒋郡王妃来提,她也得先提到勇国公和杨夫人这里,勇国公天天泡在酒里,不必理会他,只要看好杨夫人这一处,杨夫人这一关至关重要。

“五娘子福大命大,肯定能稳稳的撑过这一阵子,顺顺当当寻到份好姻缘,往后就万事顺心如意了。”璎珞安慰道,李恬长长吐了口气:“托你吉言,这一阵子你和青枝多留心府里,嬷嬷要腾出手留心外头合适的人家。”

“是!”璎珞重重应诺,李恬深吸了口气,上身挺的笔直,紧握着双拳,重重的砸在炕几上咬牙道:“我李恬有你们有银子,怕谁来?!敢伸手的,我必断他手臂,敢张嘴就硌碎他满口牙!”

转眼一年尽,年三十午后,李氏一族的族长、李恬的堂叔李忠智打发人接李恬去他家吃年夜饭,李恬过去吃饭守岁,直到初一一早祭好了祖,才回来打着呵欠补觉,她有孝,不好四下拜年走动,也只好睡觉。

李家祖籍余杭,李恬高祖是太祖皇帝的亲随,太祖当了皇帝,李家就在京城定居下来,到李恬曾祖那一代,和余杭老家分了南北宗,李恬这一支是北宗,在余杭老家的是南宗,虽说分了宗,但一应规矩礼法还是一样的,南方大族最重嫡庶,讲究嫡庶分明,庶子不得主祭,不得做族长、族老等等,因此,李恬祖父死后,爵位虽由庶长子承了,这李氏族长却由其嫡亲弟弟、李恬的二叔祖接下了。

二叔祖痛心兄长一家的惨变,嘴上骂兄长荒唐活该,心里却将怨恨迁到勇国公府几个庶子身上,有一年,竟突然拎着拐杖打到门上,不准勇国公府几个庶子和他们几家嫡支叙长幼排行,硬逼着勇国公李忠超由李家二爷改称大爷,杨夫人羞愤难当,当场就让人改了称呼,从那起,勇国公府就被李氏一族孤立出来。

这个二叔祖对李恬却疼爱有加,常隔三岔五的去看她,不过李恬对他没有印象,他过世的时候,李恬还是那个李恬。

二叔祖过世后,这族长由其嫡长子李忠智做了,李忠智为人忠厚,才具一般,现在将作监做个主事官,位不高却是个肥缺,一家人做的和和美美,因为李恬家那场惨变,李氏族中长辈多告诫子孙不可纳妾,李忠智连个通房也没有,也算是惨祸延出来的好处。

当然,李氏族中少有纳妾的另一个原因,是族中子弟发达的几乎没有,李恬高祖虽极得太祖信任,却只是个心腹亲随,文不成武也不成,大约是这根子不好,从高祖起一直到李恬这一代,除了出了李恬父亲--李忠贤这个惊才绝艳到出奇的才子外,竟连个举人都稀奇,更别说进士了,因李恬高祖、曾祖管过将作监和工部两处,如今李氏子弟多散在这两处做些不入流的小管事,虽不显赫,却胜在实惠,一家家小日子也都过的富富足足。

初二日,又是大雪纷飞,李恬正站在廊下,和几个丫头商量着在院子撑把大伞,坐伞下赏雪吃羊肉锅子,玉叶沿着走廊一路跑进来道:“五娘子,三娘子陪大娘子来看您了。”

李恬吓了一跳,大娘子说是已经怀了五个月身孕,这下着大雪,到她这里又得穿过整个园子!李恬跺了跺脚,急忙径直穿过院子迎出去。

璎珞不敢让别人搭手,和青枝两个人小心翼翼的侍候大娘子李月容坐到炕上,净手脸、送手炉脚炉、又赶紧让人去熬莲子银耳汤,忙个不停。

李月容忙摆手笑道:“没事没事,已经五个多月了,胎早坐稳了,就过来看看五妹妹,你外婆过世大姐姐难过得很,怀着身子又不能去灵前,只好打发你大姐夫多去两趟,多磕几个头,过后又听说你搬回来了,早想过来看看你,我这身子又不便宜。”

“大姐姐客气了,说起来都是我的不是,早听说大姐姐有了喜,原该去看看大姐姐道个贺,那时候外婆病着,一来外婆病的重,离不得人,二来怕过了病气。”李月容客气,李恬也跟着十分的客气。

“咱们姐妹哪要讲究那些,我一回来,三姐儿就跟我说了,你对她多有照顾,还让她跟着水先生学琴,三姐儿感激的很,我也感激的很。”李月容接过璎珞递上的莲子茶喝了一口放下,看着李恬真诚道,李恬忙笑道:“三姐姐照顾我的地方更多,水先生很喜欢三姐姐。”

“这都是你厚道,”李月容伸手拉了李恬的手,语气中透着浓浓的感激之意:“三姐儿都跟我说了,水先生不光教她学琴,那些做女人的道理,外头哪儿听去?谁肯教她?那都是实心为了她好的话儿,要不是你,水先生认识她是谁?三姐儿哪有这福份?我心里这份感激,无论如何也得过来跟你说一声。”

“大姐姐这么说,我怎么担得起?咱们是嫡亲的姐妹,大姐姐和三姐姐不也是这么待我的?”李恬笑道,李月容感慨道:“就是这话,咱们是嫡亲的姐妹,打断骨头连着筋!”李月容的话有些突兀的停住,看着李恬叹了口气道:“你回来这些日子,她们闹了不少事,我都听说了,我阿娘她真是老糊涂了,她竟是一年比一年糊涂,我小时候她不是这样,如今我听说了那些事,只羞的抬不起头,委屈了你,我替我阿娘给你陪不是了。”

说着,李月容撑着炕就要起身行礼,李恬忙拉住她道:“千万不可!大姐姐这样,我怎么担得起?大姐姐快别这样。”璎珞和青枝也急忙过来扶住李月容,生怕她有一星半点的闪失。

“三姐儿,你替我还有阿娘给恬姐儿赔个礼。”李月容不多挣扎,却转头吩咐三娘子李云裳,李云裳忙站起来,不等李恬跳下炕,已经深曲膝几乎半跪在地,青枝忙紧两步过来扶起李云裳。

“大姐姐的心意我明明白白,大伯娘也没什么大不是处,纵是有,那是长辈,大姐姐放心。”李恬跳下炕,一边推着李云裳坐下,一边转头看着李月容道。李月容暗暗舒了口气,恬姐儿肯这么说,那就真算掀过去了。

李月容坐着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眼看着到了午饭时间,这才起身告辞,李恬忙让人抬了软兜,叫了两个稳妥的婆子抬了她送回紫云居。

李月容下了软兜,要赏婆子,两个婆子说死也不肯收,收了软兜退下回去了。李月容看着两个婆子走远了,舒服的歪在炕上,长长舒了口气,李云裳奇怪的看着李月容笑道:“姐姐对恬姐儿怎么那么客气?看你客气的,好象恬姐儿不是咱们妹妹,倒是咱们的长辈了!”

“我这都是为了你!”李月容招手示意李云裳坐到自己身边道:“她这一搬回来,是你的福气,你看,先是有个水先生教你那些。”

“嗯,我的琴弹的好多了。”李云裳欣喜道,李月容捏了捏她的鼻子道:“傻妹妹,那琴不算什么,我说她教你,是她肯教你那些女儿家的事,你嫁了人,谁有功夫听你弹什么琴,你天天要做的,是侍候姑舅丈夫,那才最要紧。这还是小好处,到三月里除了孝,她就能四处走动了,她平时走动的人家,咱们一家也攀不起,要是她肯带着你一起走动走动,你这亲事,说不定就有了着落,咱们家唉,我不是说咱们家不好,可跟咱们家走动的哪有几家?连本家本族都不跟咱们来往。”

“大姐姐,”李云裳依赖的靠着李月容,李月容苦笑道:“我原想着自己出嫁后替你留心一门好亲,可是”李月容声音里透出股浓浓的苦涩:“跟你大姐夫家往来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小吏,大姐姐不想你跟大姐姐一样,这一步落下来,再想登上去就是千难万难了,往后你就实心待恬姐儿好,恬姐儿是咱们祖母的亲孙女,又是她外婆手把手带大的,精明厉害得很,你心眼儿实,一使心眼就得被她看出来,就实心对她,象对我一样,比对我还好,听到没有?”

“她真肯帮我?”李云裳怀疑道。

“她让水先生教你那些,就是肯帮你了!你这个傻丫头,好了,来,跟姐姐说说,水先生还教你什么了?”

“嗯,水先生说呀”李云裳红着脸,紧挨着李月容,两个人嘀嘀咕咕一会儿说一会儿惊一会儿笑。

第二十三章 元宵节(紫藤zyp百元捧场加更)

正月十五上元节,一大早,林珂和俞瑶芳结伴过来给李恬送了一堆花灯和几个假面,林珂又指挥着青枝等人将花灯乱七八糟挂了满院子,说说笑笑吃了午饭,两人才别了李恬,携手兴奋的奔出去看灯玩耍去了,这是京城的小娘子们一年中最值得兴奋、最自由自在的一天一晚。

林珂和俞瑶芳逛到脚软,寻了家茶坊,也不坐进去,占了张摆在茶坊廊下的桌子,要了点心汤水,又叫了一个女使儿就坐在边上点茶,两个人喝着酸甜的汤水,吃着滴酥泡螺儿和酥甜的冬梨等应季小吃,看着面前经过的如织人流说说笑笑评个不停。

林珂的笑容突然定在脸上,一下子跳起来,一把拉起俞瑶芳道:“快,我看到那个可恶的坏人了!”俞瑶芳被她拉的连趔趄了好几步,仆从婆子忙付了茶钱,拿了假面提了灯笼,呼拉拉跟在后面奔出去。

“哪个坏人?坏人你不赶紧躲远些,你跟上去干什么?”俞瑶芳总算稳住脚步,一把拉回林珂急道,林珂直视着前方错着牙道:“就是冷家那个坏货,敢退恬姐姐亲事的那个坏东西!”

“啊?哪个?冷家哪个?冷太太?那是长辈,你可别乱来!”俞瑶芳急劝道。

“不是,是冷明松那个王八蛋!哼,还拉了个小娘子,两人简直靠成一个人了,真不要脸!不知羞耻!呃,是他妹妹。”林珂拉着俞瑶芳已经跟的没隔几个人,将冷明松三个字压的低低的咬牙切牙不停的骂,俞瑶芳又气又笑:“你怎么认识他,别认错了人,唉,恬儿她都说了,别再提这事,你又要帮倒忙。”

“他来我家,我隔着屏风偷看过,就是他,没事,他又不知道咱们是谁,怎么才能出气呢?要是恬姐在就好了,她主意最多,对!我去踩他的脚,狠狠的踩,踩断他的脚骨头!踩瘸他的腿!你等着。”林珂兴奋的甩开俞瑶芳的手就要往前冲,俞瑶芳用力拉回她叫道:“就你这还认不出来?!你的假面呢?灯笼!”

“对对,把假面给我,还有灯笼!”林珂忙转头寻她的假面和灯笼,丫头婆子忙递过去,林珂戴好假面,提着灯笼,冲前面拉着妹妹正逛的眼花缭乱的冷松明冲过去。

冷明松和妹妹冷暖都是头一次到京城,哪见过这样的热闹,看哪儿都觉得新奇无比,只觉得眼睛不够用,林珂从斜刺里直冲过去,眼睛紧盯着冷明松脚上那双雪白鞋帮、中间起棱的靛蓝绸面鞋子,狠狠的一脚踩上去。

她冲的快,眼睛只盯着那鞋子,别的就全顾不上了,手里的灯笼直直的戳到冷明松提的灯笼上,撞的两只灯笼腾的一下就烧起来,林珂吓的抖手大叫,一下子将灯笼扔出老远,脚下一趔趄,人就要往后仰倒,冷明松反应极快,不敢抓林珂的手和胳膊,伸手各抓住林珂一边斗篷,林珂兜在斗篷里被他拉了回来。

冷明松的两个小厮脚踩手扑的也算快,两只灯笼也烧的只剩几支漆黑的竹枝了,林珂又羞又恼又气,红涨着脸,眼里汪的都是委屈的泪,恼的一把扯下假面,双手举着假面用力往冷明松身上连敲。

俞瑶芳急的眼睛红,冲过去一把拉过林珂就往旁边跑,冷明松直直的看着两人消失的方向,直到看不见了,才眨了下眼睛,转头看了看烧糊的灯笼,又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修长的手指动了动,抬手慢慢抚在被林珂敲过的地方,又往两人消失的方向看去。

“哥,你没事吧?”冷暖见哥哥呆站着怔了好半天不动,忙上前拉了拉他问道,冷明松一下子回过神来,竟有些手足失措,连连摆手道:“没,没事,咱们走吧,那边热闹,去那边。”冷暖却指着前面道:“先去那边再买只灯笼,这京城的贵女真是好厉害。”

“也不能怪她,一个小娘子,踩了陌生男人的脚,能不急?又差点跌倒,肯定吓坏了,不能怪她。”冷明松一边和妹妹往前面买灯笼,一边温声替林珂辩解道,冷暖想了想笑道:“那倒是,要是我,这么撞到人家身上,也得吓坏了,那小娘子长的真好看。”

“噢?是吗?我没留意,真没留意她长什么样。”冷明松语调极其肯定,神情却不怎么自然,冷暖奇怪的看着他,离那么近,他居然没留意人家长什么样?

勇国公府园子后面的窄巷子里冲进来三匹马,前后各一个小厮,中间一个贵家子弟,头上戴着一大簇闹蛾儿,颤巍巍闪着莹莹亮光,粉蓝闪亮缎面灰鼠里斗篷随意的荡在背后,腰间勒着销金裹肚,脚上穿着吴绫袜,绣花丝鞋。纵马进了巷子,左右转着头问道:“就这里?没走错吧?”

“爷放心,没错,就这里,小的白天来看过好几趟,再往前一射多地有个角门,角门里头就是李家五娘子的院子!”前头的小厮殷勤讨好的回道。

“嗯,那快走!”

三匹马奔到角门外,粉蓝青年下了马,理了理幞头和闹蛾儿,拉了拉斗篷,掸了掸衣襟,抬起胳膊,气派十足的将袖子往上略提了提,接过小厮递过来的描金画彩的匣子托了,努了努嘴吩咐:“叫门,就说丁七爷过来看望李五娘子了。”

院子里,悦娘从角门旁的树上跳下来,拍了拍手,看着穿着斗篷、捧着手炉,冷脸站在树下的李恬道:“是莱国公丁家那个浪荡子,怎么办?照我说,杀了算了。”悦娘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和向往,抬起手臂做了个劈刺的动作。

“我记得巷子口有间军巡铺屋?从那边过来要多长时候?”李恬声音清泠的问道。

“是有间,今天是上元节,马步军、殿前三衙和京府衙门都严阵以待着呢,有骑尉守着,过来快,几十息差不多了。”悦娘答道,李恬‘嗯’了一声吩咐道:“这是条死胡同,放火烧他们!”

悦娘双眉挑得几乎要飞起来:“要烧死他们?”

“烧成什么样看他们的造化,你到胡同对面去放火,再拿上些烟花爆竹点上一起扔下去,银桦从门缝里看着,火一起就高喊救火。”李恬神情阴沉的吩咐道,悦娘兴奋的两步跃到旁边茶水房,顺手挑了十来根细木柴,飞快的裹了厚厚一层引火绒,又浓浓沾上灯油,再挑了十几个钻天猴小烟花抱上,脚下轻点,悄无声息的窜到了胡同对面。

丁七的小厮刚拍了两下门,悦娘那边已经点着木柴,连钻天猴一起,对准丁七就招呼下去了,院子里,银桦等人扯着嗓子大叫‘失火啦!救火啊!救命啊!’。

丁七和小厮被这突然暴发出来的火光、钻天猴尖锐刺耳的啸鸣声和失火救火声吓的呆若木鸡,那三匹马吓的更厉害,倒比主人反应快,惊恐的嘶叫着,连窜带跳挣脱小厮,一匹往巷子深处,两匹往巷子外放蹄猛冲。

胡同口军巡铺子里当值的马步军和京府衙役们闻声冲出,冲在前头的骑尉正迎着两匹惊马,两下冲撞,一时竟把狭小的胡同口堵得结结实实,后面推着水车的厢军干脆停了车,压起小水龙,将冰凉井水冲着起火处先喷进去,马步军和衙役有人制服惊马,多数人则从缝隙中挤冲过去,提着大小水桶一股脑的往巷子里泼水,直泼的小小的巷子里跟下暴雨一般,眨眼功夫就灭了火,也把丁七和两个小厮淋的水汤汤滴,被几个衙役扭的脚不连地、头朝地的拎出来。

悦娘站在树上,看着浑身滴水,连惊带吓的根本说不出话的丁七和两个小厮被马步军和衙役当纵火贼锁走,闷声笑的一个跟头从树上往李恬这边跌下来。

李恬已经避到了穿堂下,悦娘几步跃到穿堂下站定,好整以瑕的拍了拍衣襟,看着李恬道:“也就是一场惊吓,能管什么用?”

“若是只想试探一二,这一场惊吓就够了,若不是以后再说吧,外婆说过,不可不教而诛。”李恬一边转身回去,一边答着悦娘的话,悦娘不以为然的挑了挑眉梢,她向来是诛而不教。

上元节的灯还没收完,二太太许氏打发婆子昂然闯进青桐院,要寻李恬借五百两银子使使。

“我们太太说了,一时银子不凑手,五娘子这里的银子白放着也是发霉,先拿五百两使使,我们太太和二爷都是五娘子长辈,原也该孝敬一二”

璎珞只听的不敢置信,一来这不是她该多嘴的事,二来,她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好转头看着端坐在桌前凝神写字的李恬,婆子见李恬只管气定神闲的写字,仿佛没听到她的话,忍不住又说了一遍,李恬还是没理她,慢慢抄好一遍心经,这才放下笔,接过玉叶递过的帕子净了手,看着婆子说道:“我这里没有现成的银子,有些银子存在大夫人那里,你是跟我过去取一趟呢,还是等我跟大夫人说了给你送过去?”

婆子呆呆的看着李恬,脑子转不过弯,见李恬起身穿了斗篷,这才扎着手急忙叫道:“我跟五娘子去拿银子,我们太太现等着用呢。”

第二十四章 底气

李恬也不理她,穿好斗篷,带着青枝径直往杨夫人的正院过去。

进屋见了礼,李恬招手叫进借钱的婆子,三言两语将婆子的话说了,看着杨夫人道:“没想到几年的功夫,二伯娘就沦落到这般不要脸面,我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几位伯娘不说照应一二,竟这么一点脸不要,把手伸到了外婆和母亲留给我的那点子嫁妆上,这十几年,我依着外婆过活,勇国公府何曾打发人送过一钱半钱?真论起来,四房就算只有我一个孤女,勇国公府也不能就这么把四房生生抹了吧?若要借钱,也只好请大伯娘把这一年年的帐算回去再说。”

“你这是什么话?谁把四房抹”杨夫人只气的嘴唇发抖,喉咙发甜,也不知道是气许二太太不要脸,还是气李恬说话过于刻薄,可这话却半丝驳不得,刚出口半句,后半句就只好硬生生卡在喉咙里出不得,只憋的一张脸由煞白瞬间血红,她说的一点不错,从那场惨祸后,勇国公府里分年例,一向只分成三份可这是当年林老夫人亲口说过的,看不上这点年例银子,她守着金山银山,还缺这点年例银子!杨夫人只气得两眼发黑,可林老夫人死了,这银子,她就是能要!她要了,她就得给!

“李家从余杭分枝到京城繁衍百年,也是京城数得着的大族了,大伯娘要是觉得为难不能管教,李家还有族长呢,四房只余我一个孤女,柔弱无力,全凭大伯娘支撑一二,若大伯娘实在是受累不过,侄女儿就去求一求大堂叔,另寻人替四房支撑门户。”李恬语气冷淡强硬。

杨夫人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恬,另寻人替四房支撑门户四房是勇国公府唯一的嫡支,李家的族规杨夫人在榻上摇晃了几下,伸手撑住榻几,闭上眼睛深吸了口气,勉强稳住身子,直直的看着李恬道:“你放心,勇国公府断不能容这等无耻之事。”

“那就多谢大伯娘了。”李恬站起来曲膝谢了一句:“侄女儿告退,不多打扰大伯娘。”

青枝随着李恬穿过园子,快到青桐院了,实在忍不住,紧前一步低声问道:“五娘子,您不是说,您这亲事大夫人很说得上话,这么会不会得罪大夫人?”

“唉!”李恬先重重叹了口气:“你说说,我这会儿陪尽小意,能侍候的她真心实意对我好不能?”

青枝拧眉想了一会儿,迟疑的摇头道:“我觉得不能,大夫人对您这心结重的很。”

“那就是了,我就算陪尽小心也解不了她那心结,何况,咱们这么多事,哪有这功夫?既不能交好,若再示弱,她岂不就要全无忌惮,随意拿捏我?随意定我的亲事了?”

“我知道了,”青枝恍然笑道:“所以五娘子要提族长和说替四房寻人支撑门户的话,她若敢过份,五娘子就敢找族长要人承继四房,替五娘子做主,这是告诉她,五娘子不是她能拿捏的!”

“嗯,还一层,李家的族规,大宅和族产、祭祀用田都是要嫡支承继的,真要挑人承继了四房,接着就能分家,他们三家立时就得搬出勇国公府,就是这勇国公爵位,也都能争一争,这才是她最忌惮的,我这是提醒她,不要两败俱伤。”李恬微笑着又解释了一句,青枝轻轻‘呀’了一声笑起来:“原来是这样!”

三房正屋,柳三太太听心腹婆子嘀嘀咕咕说了许氏寻李恬借钱被杨夫人责罚的事,呆了好半晌才盯着婆子追了一句:“她真这么说的?”

“可不是,大夫人可不会瞎说,大夫人说了,再要借钱,就先把二房这十几年多分的银子算一算。”

柳三太太轻轻抽了口凉气,婆子瞄着柳三太太道:“这要算下来可不得了,也没有算了二房,不算三房的理儿,就连大夫人也得吐出来,这二太太也是,哪有这么借钱的,她真当别人都是傻子?”

“这五姐儿是个惹不得的,咱们也犯不着惹她,那熊嬷嬷是她奶娘,既说了那些话,看样子她也不打算跟咱们过不去,咱们闲事不管,你拘着些咱们院里的人,跟青桐院客客气气,井水不犯河水。”

“太太放心。”婆子忙应了,又嘀嘀咕咕说起旁的闲话来。

隔没两天,李恬突然打发人和杨夫人说要在院子里做超度法事,杨夫人足足呆了大半天,还是觉得有些缓不过神,她笃信佛祖,那个院子是最让她胆寒不自在的地方,难不成,那位婆婆还在那个院子里?杨夫人直惊的连着四五夜睡不着,勉强熬到法事结束,一声不吭的去普济寺听了一天经,点了好几盏长明灯。

法云寺和普济寺两处请来的僧人在青桐院连做了七天超度法事。

法事开始后,除了吓的抖着腿,勉强挪过来守了一天的李孝祖,旁的人,包括杨夫人,谁也不愿意、也不敢靠近青桐院,倒是李恬的堂叔、堂婶带着儿子媳妇过来连听了几天经。

法事开始第二天一早,悦娘掀帘子进来,侧身坐到炕沿上,用手指点着院子外道:“你那个大伯父在院子外跪了一夜,直跪到天明,都起不来了,一路爬回去的。”

李恬一下子坐起来,楞了好一会儿,突然伸手指示意了下,悦娘凝神听了听道:“说吧,没人。”

“你知不知道我父母是怎么死的?”李恬看着悦娘问道,悦娘点了下头:“这谁不知道?遇上强盗了。”

“说是这么说的,我总觉得这中间有蹊跷,其一,普济寺咱们也常去,前后几十年,除了我父母那一次,你听说过第二起这样的事没有?其二,这府里,沈姨奶奶是被祖母杖毙的,这一条,说是大伯父立了世子,去母留子勉强说的通,可祖母和祖父为什么不活了?就算失去一个儿子,祖父还有三个儿子,祖母有姑姑,还有我,其三,我让人打听过,从前大伯父不是这样,听说他喜读书,虽然学问不怎么样,人开朗忠厚,说是很有长兄风范,这样一个人,祖父祖母死后,他不该努力撑起这个家么?怎么就一直在酒坛子里泡了这么十几年?”

悦娘皱着眉头,仔细想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道:“你说的都对,这事我想不明白,你问过你外婆没有?”

“问过,外婆说,该还的都还了。”李恬看着悦娘,叹了口气:“就这句话,最让我生疑,什么叫该还的都还了?”

“我肯定不知道。”悦娘摊着手道,李恬重重叹了口气,悦娘宽解道:“你外婆既然说该还的都还了,那肯定就是还了,这事别多想了,你哪还有功夫想这事?这一两个月安静的过份,什么事都没有,你没觉得不对劲?还是想想眼下吧,我总觉得要生什么大事。”

李恬深吸了口气,看着悦娘道:“谁再闹事,咱们杀了他!”

“这话痛快!”悦娘猛拍了下炕几兴奋了:“照我说,你就是想的太多”说到一半,见李恬斜着她,一脸的似笑非笑,一下子醒悟过来,忙端直坐好,连咳了几声,板着脸道:“咳,哪能说杀就杀?京城是有法度的地方,我可是守法之人!”李恬失声笑倒在炕上。

出正月没几天,程掌柜就捎信儿要见李恬,李恬带着悦娘,一辆青油小车停在离当铺隔两条巷子处,转了几个弯,悄悄到了当铺最后面一进小院的角门前,程掌柜正从门缝往外张望,见李恬和悦娘过来,忙开了门,让进两人,锁了角门。

悦娘站在小院通往前面的矮门前,凝神留意着外面的动静,程掌柜不等李恬问就低低道:“东家,点检所那边的信儿,咱们的曲引被人截了,今年四月只怕一份也拿不到。”李恬微微闭了闭眼睛,沉甸甸的叹了口气问道:“是宁国大长公主截下了?”

“没有确信儿。”程掌柜忧虑的叹了口气,李恬抬头看着程掌柜,绽放出一丝微笑道:“这事年前咱们就想到了,他们也就这么点伎俩,点检所那边你多花几分功夫,得尽快弄清楚咱们那十几份曲引到底落在谁手里了,若不是宁国”李恬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才接着道:“我一时想不出还有谁家,得赶紧查清楚这事。”

“用不用想法子打点打点?这没有曲引,千春坊就只能关门了。”程掌柜忧虑更重,李恬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不是花银子能了结的事,咱们的银子得用到刀刃上,这会儿最要紧的是打听明白那曲引被谁拿了去。”

“是,东家放心。”李恬的淡定和胸有成竹让程掌柜一颗心落定,面容放松的拱手应道,李恬也不多耽误,一边抬手戴帷帽,一边吩咐道:“你替我传个话给孙六,让他盯死千春坊的赵掌柜,事无巨细,一日一报。”

“是!”程掌柜干脆应诺,开门送出李恬和悦娘,从门缝里看着两人转出巷子看不见了,才锁了门,想想荣安堂的事和李恬的笃定,轻松的舒了口气,背着手一路出了当铺,寻孙六传话去了。

第二十五章 谋事在人(广寒宫主百元捧场加更)

李恬上了车,脱下帷帽拿在手里,怔怔的看着轻轻晃动不停的靛蓝粗布车帘,悦娘盘膝坐舒服了,看着李恬问道:“怎么啦?你不是有法子了?”李恬转头看着悦娘,一脸苦笑道:“你当我是神算子,世无难事,算无遗策?”

“咦?你跟程掌柜说的那么笃定,什么早就想到了,什么银子要用到刀刃上,就是一幅神算子模样!”

“你看看程掌柜那样子,脸都灰了,我要是不撑起气势镇住场子,程掌柜害怕了,孙六也害怕了,这仗还没开始打,我两只脚先折了,也不用别人打,自己就先败了!”

“噢!”悦娘瞪着李恬,半晌才憋出话来:“那你到底有没有主意?”

“有一点。”

“啊?就一点?那你有把握没有?有多少把握?”

“悦娘,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世间哪有什么把握?只有运气。”李恬垂下眼帘道,悦娘连眨了几下眼睛,盯着她看了半天,呼了口气道:“你的话虚虚实实,净是兵法,不过看你这样子,神神道道的,还真有那么几分仙气儿。”

孙六送过来的信儿很多,李恬理了两天,围着檐廊低着头转了无数圈,让人备了车,往荣安堂过去。

王掌柜和孙二掌柜接了李恬进去上房,李恬先叫了王掌柜进来,客气的站起来受了半礼,让着王掌柜落了座,直截了当的道:“王掌柜真要把这荣安堂大掌柜让给孙二掌柜做?”

“算不上让,”王掌柜欠身笑道:“这两年铺子里大小的事都是孙二掌柜经手打理,我不过坐蠹儿把个总,这荣安堂大掌柜,他能当得,我年纪大了,经了去年的事,”王掌柜停住话,仿佛在想怎么说才合适:“去年那事,东家宁舍铺子也要保我这条老命,孙二掌柜对东家是打心眼里信服,这荣安堂交给他,东家尽管放心。”

“嗯,”李恬舒了口气,微笑道:“这样最好不过,正好我这儿有些事,得有个象您这样老成周到的掌柜主持,想请您再辛苦一两年帮一帮我,年例比现在加三成,您看可成?”

王掌柜怔了下,看着李恬迟疑道:“不知道东家我没别的意思,就怕做不好,误了东家的事。”

“您能做好,我一个女孩子家,不好抛头露面,曹四家的虽说仔细能干,可她毕竟也是女子,在外头奔波不便,我这儿总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帮着奔波些外头的事。”李恬解释道,王掌柜想了想点头道:“东家若信得过我,成!”

“多谢王掌柜,我这儿的事急,明天就有事儿请您跑一趟,咱们今天就跟孙二掌柜和大家伙儿说了这事,您看可好?”李恬绽放出笑容商量道,王掌柜忙点头答应,李恬示意悦娘叫进孙二掌柜,将和王掌柜商量好的事说了。

孙二掌柜虽说年前就知道王掌柜跟东家提过这事,可压根没敢多想,他不过三十出头,这荣安堂是京城生药铺头一块牌子,东家怎么放心交到他手里?这会儿听了李恬的话,只激动的一张脸红涨,努力压着心里的激动,想显得大方镇静些,可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李恬笑看着他道:“王掌柜信得过你,我就信得过你,只是,”

李恬顿了顿笑道:“王掌柜我还有差使给他,他可不能做你的二掌柜,你自己挑一个合适的二掌柜吧,我一个女儿家不便抛头露面,这事儿就让王掌柜代我跟大家伙儿说一声,今晚上早点关门,到清风楼叫几桌上等席面,大家好好贺一贺。”李恬边说边站起来,戴上帷帽往外出去。

王掌柜忙和孙二掌柜一路送出来,悦娘经过孙二掌柜,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夸奖道:“好小子,有出息!”,这一巴掌直拍的孙二掌柜趔趄了两三步才站稳,看着悦娘目瞪口呆。

李恬和悦娘出了荣安堂,直奔樊楼过去。樊楼那间僻静的雅间里,程掌柜和孙六已经等在雅间内,见李恬进来,程掌柜和孙六忙上前见礼,李恬也不坐,走到窗前,看了眼窗外枯青依旧的竹林,转头示意孙六。

“旁的倒没什么,只一样,赵掌柜和温国公府的戴管事一前一后进千春坊后的刘七酒店,再一前一后出来,从年前到昨天,一共有六回了。”孙六看着程掌柜道,程掌柜拧着眉头,看着李恬道:“东家,昨晚上我跟点检所的几个书办喝酒,得了几分准信儿,那曲引,确实是被温国公府拿了。”

“嗯,这就能合到一起去了,”李恬低头拨了拨手炉里烧了一半的香饼子,沉默了片刻,才抬头看着两人道:“千春坊年里年外已经紧赶着订足了今年一年要用的粮食、酒桶等物,都是买定的死契。”李恬话语闲淡,程掌柜却听的轻轻抽了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