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清平虽知这场弹劾冤得很,可官场上,这种事也是常事,只好低头认了,由沂州知府一跤跌成了沂县知县,江家世宦大家,对取舍明白之极,管秀才回来隔天,江清平驻在京城的幕僚高先生就寻到他,这交情倒也好攀,管秀才和五皇子商量了,半推半就接受了这番依附,江清平就算是靠在了五皇子这棵小树下。

孙九娘的事,祝明艳答应下,却再没了下文,定国公夫人钱氏急的脖子长,求着烦祝明莹又走了一趟,却什么话也没捎回来,钱夫人又往东阳郡王府走了几趟,可满府除了孙老夫人,就是刘郡王妃,在四皇子面前也没有说话的余地,可孙老夫人那里,钱夫人无论如何不敢开口,把孙九娘给四皇子,当初提的时候,孙老夫人就明明白白说过不同意的。

孙老夫人这会儿其实没什么心情理会孙九娘子的事,她有更重要的事。

东阳郡王府后园明远阁不远,叶十二娘紧皱着眉头,两只手用力绞着帕子,嘴里嘀嘀咕咕念叨着走来走去。明远阁里,四皇子微微挑着眉头,带着几分好笑看着愁眉不展的叶十二娘,转身出了明远阁,几乎走到叶十二娘身边了,见叶十二娘还顾自念叨,浑然不觉,不觉失笑道:“十二妹妹这是怎么了?”

叶十二娘吓了一跳,见是四皇子,深吸了口气,用手拍着胸口道:“是表哥,吓死我了,表哥怎么在这里?刚才没看到表哥。”

“我过来寻一本书,什么事愁成这样?”四皇子对这位没心没肺的表妹印象不坏,叶十二娘脸上的烦恼更重了,两只手一替一个挥着道:“烦死了,烦死人的事,跟你说也没用。”

“到底什么事?说不定我能帮帮你。”四皇子见她烦成这样,认真的问道,叶十二娘歪头想了想道:“我跟你说了你也帮不了我,不对,不是帮我,是帮不了阿珊,不对,也不是帮不了阿珊,也不是阿珊的事,算了算了,说不清了,就算是帮我吧。”

“到底什么事?”四皇子被她说的失笑出声,叶十二娘带着几分不满扫了眼四皇子,唉声长叹道:“怎么说呢,烦死人的事,是你问我的,我跟你说了,你别骂我,也不能说我多管闲事。”

“好,你说就是。”四皇子认真点头答应,叶十二娘见他答应了,长舒了口气,整个人也轻松下来,又叹了口气道:“我和阿珂原本约了阿珊去逛玉液池,就是前天,谁知道临到头上,阿珊打发人说她来不了,说是她阿娘又病了,你知道我跟阿珂,还有阿珊是最好的手帕交。”

“噢?我记得你不是跟晋安郡王妃是最好的手帕交么?怎么换了?”四皇子语气随意的插了一句,叶十二娘摆手道:“我跟恬姐儿是最最好,跟阿珊是最好,阿珊来得晚,我刚才说到哪儿了?”

“蒋家娘子没去成玉液池。”

“对对对,说是崔太太病了,我和阿珂两个人玩着也没意思,就去蒋府寻阿珊,正好看望看望崔太太,你知道崔太太为什么病的?”叶十二娘说话向来跳跃性极大,不等四皇子有所反应,叶十二娘已经接着往下说了:“就是为了阿珊和她哥哥的婚事,阿珊哥哥,就是那个蒋状元,听阿珊说,他考中状元前不肯议亲,说是要等中了进士再议,后来考了状元出来,到现在还是没议成亲,蒋状元今年都二十多了!他是兄长,他没议好亲,阿珊也不好议亲,阿珊今年都十九了啊!”

叶十二娘说的虽零乱倒也明白,四皇子皱了皱眉头:“蒋九郎议亲的事我也听说了,还没议定?有什么原因没有?”

“谁知道啊,说是崔太太挑一个他看不中一个,我看他是挑花了眼了!”叶十二娘气的跺起了脚:“他一辈子孤着就让他孤着去,可这不是耽误了阿珊吗?真是气死人了!”

“看不中总得有个说法,他都说什么了?”四皇子还真没留意过蒋鸿议亲这样的事,听叶十二娘如此说,一时也想不出究竟,以蒋鸿人品和如今蒋家的声势,他这亲事在京城几乎能任意挑了,难道还挑不出个中意的?

“唉!”叶十二娘重重跺着脚叹了口气:“就说看不中,也不知道他看不中哪一处,反正就是不好,左不好右不好,听说他就看中过恬姐儿,哼,也不想想,恬姐儿那样的,他哪儿配得上?!我看他是想寻个跟恬姐儿一样的媳妇!”

四皇子身子震了震,紧拧眉头道:“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混帐话?!”

“不是混帐话!”叶十二娘急忙解释道:“唉!表哥你不知道,蒋状元中状元前,崔太太本来打算到李家提亲的,阿珊说过,要是恬姐儿,她哥哥肯定千肯万肯的,他就是想找个恬姐儿那样的!我真没说错,对了对了,还有件事,那一年上元节,就是蒋状元中状元那一年,我们去猜灯谜儿,蒋状元就跟我们一起去的,我现在想起来了,他肯定那时候就看上恬姐儿,呸!恬姐儿才看不上他呢,他自己不娶就不娶,不能这么耽误阿珊哪!”

四皇子慢慢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只觉得心里乱成一团,烦乱中却又升出丝莫名的警醒,盯着叶十二娘问道:“这是人家的家事,再说,你一个小娘子,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是谁让你这么说话的?”

“我知道了,”叶十二娘撅着嘴冲四皇子翻了个白眼:“我本来不想说,是你让我说的,说过不骂我又骂我!”

“是谁让你管这些闲事,说这些话的?”

“阿珊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她都十九了,连阿珂都快议好亲了,她比阿珂大得多了,崔太太一门心思都在她哥哥身上,有人上门议亲,阿珊自己又不肯,说哥哥还没成亲,长幼要有序,真是的,她哥哥要是一辈子议不成亲,难道要阿珊也一辈子嫁不出去啊!?”叶十二娘说着说着又气的跺脚不停。

四皇子气色很是不善,皱着眉头,声音也冷厉起来:“你一个小娘子,满口嫁人成亲,成何体统?行了,赶紧回去,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叶十二娘见他声色俱厉,吓的一声不敢吭,只曲了曲膝,拎着裙子转身就跑。

反正老祖宗交待的事她也办完了。

第二二八章 皇子

四皇子看着叶十二娘跑不见了,缓缓转过身,出神的看着微波粼粼的湖面,叶十二娘的话让他心里一阵阵烦堵却又无着落处,叶十二娘说的人、说的事,都与他毫不相干,他没有一丝置喙的余地,可真的毫不相干么?

蒋鸿要娶个恬恬那样的那去年科举前的提亲不光是蒋鸿父母的意思,还是蒋鸿的意思了?蒋鸿什么时候见的恬恬?他什么时候生出的这份妄心?是了,他是南宁郡王妃蒋氏嫡亲侄儿,自然有的是见到恬恬的机会,那一年上元节那是他记的最清楚的一个上元节,是了,那一年上元节,恬恬和叶十二娘逛灯会猜灯谜,一路陪着她们的,就是蒋鸿,只有蒋鸿!

四皇子心里又腻又涩浑身不自在,看来蒋鸿这份妄心不但生了,胆子也不小,还敢议亲,四皇子心里一丝电光闪过,眼眶下意识的缩了缩,议亲!林大郎说不是要议亲,是待蒋鸿中举后上门提亲!若是提亲,那就是说,两家已经议定了这门亲事,蒋家肯了,李家也肯了!李家,谁能作主恬恬的亲事?四皇子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扭成一团,除了她自己,没谁能做她的主,李家肯,就是她肯,就是她自己点了头,她要嫁蒋鸿,她竟然要嫁给蒋鸿!

四皇子胸口被一股浓郁的酸涩之气堵住,只觉得气也透不过来了,心如油煎一般,她要嫁给蒋鸿!自己对她这一片心,她却要嫁给蒋鸿!

十二娘为什么要跟自己说这些话?她想挑拨什么?四皇子骤然闪过一个念头,身子僵硬了下,又渐渐放松下来,十二娘算是他自小看着长大的,她哪有这个心眼?她和林珂去看望蒋珊,林珂和蒋珊断没有调唆十二娘说这个话的道理,自己想多了,十二娘这个脾气,这话也就是顺口而言,她根本想不了那么多。四皇子松下这根弦,思绪又转了回去,恬恬真想嫁给蒋鸿?自己这一片心,她真的想嫁给蒋鸿?

四皇子心里塞满了酸涩烦乱,越想越痛,越理越乱,呆呆的看着湖面,整个人痴呆了一般。

六个皇子中,大皇子虽是长子,自小抱到太后身边长大,说起来金尊玉贵,可太后非官家生母,也从未抚育过官家,不过因为太后极得先皇宠爱,官家附之为盟,而太后自己无出,生母早逝无外家可持的官家是她最好的选择罢了,大皇子在太后宫中,质子的身份占的更多,十几年过的极不容易,官家承大位时,大皇子已经长大成人,隔年就开府成亲,比当初在太后宫中更加不容易。

二皇子没等成人,生母孙氏犯了事,悄无声息的病死当年,二皇子就说是犯了心疾,一直圈禁在府里,官家承位后,后宫追封并无孙氏,二皇子不过换了个大点的地方继续圈禁,三皇子比之二皇子,不过没圈禁而已,算是好了一点点,生母也不过追封了个嫔,早死无所出的沈氏还追封了婉妃。

五皇子就不说了,六皇子是官家承位后所出,生母虽独占恩宠数十年,却有宠无权,执掌后宫的一直是叶贵妃,朝中叶家一系也多受重用,姜家如姜妃,虽宠却少用。

说起来,真正自小金尊玉贵、被众星捧月般长大的,也就是四皇子。他出生前,叶贵妃已经开始执掌潜邸,从潜邸执掌到禁中,一直做着无冕的皇后,子以母贵,后宫最尊贵的叶贵妃的独子自然是最尊贵的皇子。

四皇子被叶贵妃,也被几乎所有人捧在手心里长大,他从来没有过不得不放手的经历和意识,不知道‘不得已’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更何况,李恬于他,是一个少年真真切切的初恋,关于李恬的一点小事都能扰得他心乱如麻,今天竟意外知道她竟然想过嫁给蒋鸿,她怎么能有嫁给别人的想法?他也不知道怎么去理心里那团杂乱无比的酸涩痛楚。

寿王府内书房静悄无声,只有一豆灯光摇曳,大皇子背着对窗而立,晕暗的灯光下,显的孤独而萧索,幕僚姜先生目光沉沉的看着他,轻轻咳了一声打破静寂道:“郑大官竟亲自跑这一趟,只怕瞒不过官家。”

“嗯。”好半天,寿王才低落的应了一声:“郑大官自幼侍候阿爹,他既敢来,就无妨。”

“那就好。”姜先生长长舒了口气:“郑大官万不能有失。”寿王似应非应的‘嗯’了一声,转过身慢腾腾走回坐下,轻轻掸平衣襟,抬头看着姜先生道:“先生说说吧。”

“我早就”姜先生轻咳一声,抬手掩在嘴边,咽下了后面的话,看着大皇子低声道:“大爷恕罪,不得不问一句,大爷一直持中守平,似有所持,不知所持为何?郑大官所传官家这话,话中有话。”

“先生是闻弦知意之人,也不算有什么可持之处。”寿王顿了顿斟酌道:“先生也知道,我自小跟在太后身边长大,太后薨逝前,曾私下交待过我,官家虽不立太子,却已应诺过,只要我持中守平,不犯了大错,就不会有变动。”

姜先生目光微闪,这一番话经不起推敲,太后和官家不过互为利用,就连太后病死,都有些不明不白,官家就是许了太后这话,必是一时权宜之计,以大爷的心机,怎么能信了这样的许诺?再说,大爷虽在太后宫里长大,和太后并没有多少情份,太后哪会替他打算?大爷一直心有所持,他也觉得是得了这样的许诺,只是这个许诺必不是来自太后,或许是官家?不管是谁,大爷能信之不疑,必是极为可靠,大爷既不肯明说,他自然不能挑破。

“怪不得,”姜先生松了口气笑道:“大爷是忠厚人,太后这么说,自然要遵之不疑,可官家,”姜先生顿了顿,看着寿王苦笑道:“大爷恕我妄言之罪,官家虽是极孝之人,可自古天家无父子,皆因官家身系江山社稷、万民福祉,不得不以社稷为重,亲情次之,官家雄才伟略,大爷若只一味持中守平,怎入得了官家法眼?”寿王微微仰头看着晕暗不明的屋顶,好一会儿才叹气道:“阿爹慧眼识人,我们兄弟几个他都看的明明白白。”

姜先生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不等他说话,寿王摆了摆手道:“先生不必多说,阿爹的意思我知道,他!”寿王烦躁的站起来,来回踱了几趟,长长叹着气,转头看着姜先生道:“先生替我拟个折子请战吧。”

“大爷要请战出征?何至于此?”姜先生吓了一跳,寿王坐回椅子上,看着姜先生苦笑道:“阿爹从前就责过我宽仁的过了,让我打理刑部,就是要我磨练心性。”寿王的话说的委婉之极,姜先生却听的惊心色变,官家这大位是一路踩着浓稠的鲜血走上来的,他寄厚望于大爷,又责大爷过于宽仁,大爷自小随官家杀伐,第一没少杀人,第二从不留后患,更不会手软,诸皇子中,真正挥刀杀伐过的,也只有大爷,官家却责他宽仁,这宽仁,是对谁?

姜先生轻轻打了个寒噤,看着寿王低低道:“圣心不可测,毕竟是亲生骨肉”姜先生不敢再往下说,寿王垂着眼皮,好一会儿才声调平平的开口道:“先生说过,天家无父子亲情,阿爹既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从前是我想偏了,阿爹要的,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阿爹说过,人主先要学会称孤道寡,好了,不说这个,阿爹只怕早有让我请战之心,这折子若是准了,后方军需粮草是大事,还有这京城,阿爹身体越来越不好。”

“咱们准备的晚了,四爷打理户部多年,这一趟又是早有准备,荐东阳郡王世子出征,四爷居中调度军需粮草,这是不败之局,如今大爷出征,这居中调度之事,若举荐别人,一来没有比四爷更合适的人,二来,也过于实在不好看。”姜先生含糊了后面的话,大爷请战是常情,若避开后勤调度最合适的四爷,另行举荐人员,这吃相就过于难看了。

“先生说的是,就是另外推荐居中调度之人,也绕不开户部,粮草是大事,若有什么事,反倒与户部纠扯不清,分不清是非,还是要荐老四。”寿王一边说一边凝神思量:“老五署理将作监。”寿王突然停下,眼里亮光闪过,转头看向姜先生,姜先生抚掌惊讶道:“让五爷打理将作监,原来是为了今天么?”

“就荐老五协助老四居中调度,老五看似疲赖,其实心中极有数,就是”寿王微微皱眉,没再往下说。

姜先生明了的看着他苦笑道:“五爷极聪慧,除了二爷,和哪位爷都交往的好,虽说成亲后和大爷亲近了许多,可到底这情份还浅,我也有些担心。”

第二二九章 升迁

寿王面色沉郁,姜先生眉头紧皱:“王仕明新调到度支使任上,只怕一时还不得上手,不然若是荐他为副”

“与他相比,还是老五好些。”寿王沉声道,姜先生‘嗯’了一声,眉头拧成一团思量了好半天,无奈叹息道:“都怪我思量太少,要用人的时候才发现朝中竟如此被动。”

“这不怪你,”寿王看了他一眼道:“不用想太多,这一场战事是家国之战,就算有人居心叵测,阿爹也断不容有人坏了国事,后勤调度无碍,都知道打仗打的是后方,他们要争的,不过是这场大功,给他们就是,阿爹要的、咱们要的也不是这个,无妨。”姜先生点了点头,脸上的阴郁却丝毫未散。“先上了折子再说,”寿王接着道:“实在不行,你就留在京城。”

姜先生忧虑的点了点头,两人又议了几件事,姜先生起身告退,寿王看着他出了垂花门,头也不回的吩咐道:“加派人手,盯紧老五,”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还有晋安郡王妃。”寿王背后,屋角的一团阴影晃了晃,应了个‘是’,烛光猛的摇了下,再静下来,那团阴影不见了。

晋安郡王府,李恬送走勇国公府大奶奶周氏,刚转进议事厅,悦娘就一脸不解的惊笑道:“周大奶奶这是犯了心疾了还是怎么着?大爷升官这么好的事,怎么她还难过成这样?竟求到你这里来了,这什么意思?不让大爷升官?”

李恬挑了挑眉头,她也想不通,周大奶奶突然寻上门来,先说了李孝祖升平济仓主事的事,又期期艾艾了半天,竟说李孝祖才具有限,担不得如此大任,也就能做做楼店务的差使,求她想想法子,这官能不能不升了。

这就让人想不通了,李孝祖如今在楼店务管着修缮和收租这一摊事,虽说好处不少,可也多不哪儿去,修缮上的大头一直是几家功勋之家把持着,就象李家在将作监一样,外人极难插手进去,这一块李孝祖根本不敢、也没本事伸手进去要好处,除了这些大头,再余下的就极其有限了,至于收租这一块,照规矩,楼店务的好房子只能租给清贫的官员和士子,其余则租给京城穷困之家,朝廷不差这点房租收入,隔三岔五的有恩典下来免收房租,可这恩典都是摆明了的,李孝祖又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厚道人,这一块上的收益更加有限。李恬虽然知道周大奶奶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可周大奶奶毕竟出身于公侯之家,眼光见识还是有的,就楼店务这点出息,还不足以让她‘小富即安’,要是李孝祖管着平济仓,周大奶奶觉得满足了不想再让李孝祖往上升,那还差不多,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你去让孙六派人打听打听,两条,一是这升迁是怎么回事,二是勇国公府有什么事没有。”李恬想了想吩咐悦娘道,悦娘答应一声就往外走,对这事,她比李恬更加好奇想知道原因。

也就小半天,悦娘满脸笑容的掀帘进来,瞄着左右没人了,笑眯眯坐到李恬对面道:“我就说,周大奶奶那样的,怎么眼瞅着白花花的银子死活不伸手,你猜猜为什么?亏她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大爷要是知道这事,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怎么了?”李恬接了一句,其实李恬不接话,悦娘也一样自顾自往下说:“平济仓离京城不是有段路么,虽说不远,可要是天天来回跑,也有点受不了,杨夫人的意思呢,就让大爷住在平济仓那边,一个月回来个一趟两趟就行了,”李恬皱了皱眉头,悦娘嘿嘿笑了几声接着道:“周大奶奶嫁进来也有好几年了,不是一直没开怀么,杨夫人肯定想抱孙子喽,听说明里暗里往大爷院子里塞过好几回人,可周大奶奶看的紧,大爷又万事听周大奶奶调度,这人就没塞成过,杨夫人让大爷住在平济仓那边,打的还是往大爷身边添人的主意,大爷住到平济仓,周大奶奶肯定要留在府里侍侯舅姑,可大爷身边不能没人侍侯啊,这回周大奶奶是肯也得肯,不肯也得肯了,杨夫人只要把周大奶奶紧拘在府里,大爷这一任下来,啧,”悦娘眉头乱飞:“真是想添多少孩子就能添多少。”

李恬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悦娘清脆的拍了下手感叹道:“这回我真挺佩服周大奶奶,还真能豁得出去,这就叫那什么来?不叫夫婿觅封侯?”

“是悔叫夫婿觅封侯。”青枝在旁边纠正道,悦娘挥着手道:“我还不知道是悔叫,我是说周大奶奶,这才叫聪明,我告诉你,”悦娘点着青枝道:“别怪我没教你,看着没有?学着点,到后悔的时候就晚了,这样最好不过,干脆利落,你有好处我没好处,那你这官就别当了!”青枝一脸无语的看着悦娘,悦娘只顾眉梢眉头飞个不停的看着李恬道:“你得帮帮她,算我替她求你。”

“李孝祖是什么意思?”李恬没答悦娘的话,只反问了一句,悦娘楞了下道:“忘了打听了。”

“那你再去打听。”李恬看着悦娘不客气道,悦娘皱了皱眉:“管他干嘛?随他怎么想!”

“你去打听,我想知道李孝祖是什么意思。”李恬说完,突然叹了口气:“周大奶奶这样的,唉,算了,你去打听回来再说。”悦娘倒也干脆,答应一声,站起来就出去了。

五皇子回来的比平时晚了不少,李恬正坐在炕上看林珂的信,听到禀报,忙起身迎出去,自从四皇子扑湖那天,五皇子一直处于心气不顺的找岔状态,李恬虽说不在乎他高兴还是不高兴,可如今府里有那么位镇山太岁在,她还是小心为要,她不用侍侯舅姑,再不侍侯好丈夫,按现世的礼法规则来说,这是件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事。

李恬迎了五皇子进屋,接过璎珞托上的茶转递给五皇子笑道:“今天庄子里送了不少新鲜菜,还有几袋子青蛤,我让厨房做了些春饼,又炝了些青蛤,我记得你爱吃这类鲜物。”五皇子面色微霁,垂着眼皮、端着架子‘嗯’了一声。

两人吃了饭,李恬不想与他端着架子对面说客气话,照例铺了一堆帐本子认真对帐,五皇子却没象往常那样端着书研读,手里捏着杯子,一边抿着杯子边一边斜着李恬,斜了一会儿,放下杯子,冲垂手侍立的桃枝等人摆手道:“你们退下。”桃枝等人都是早就得过吩咐的,应声而退,一句多话、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

“有事?”不等五皇子说话,李恬先放下笔,抬头看着五皇子问道,五皇子点了点头:“大哥今天上了份请战折子。”李恬惊讶的看着五皇子:“请战?他要帅军北征?不是说官家身体不好么?”五皇子听李恬这么说,神情轻松下来,眉头却不由自主的拧到了一处,点了点头道:“我也没想到大哥会请战,之前没听他说起过。”

李恬的目光由惊讶而忧虑,看着五皇子却不知从何说起,五皇子看似大而化之,其实心细而敏锐,如果寿王有统兵北征的打算,他不会觉察不出来,若是他没觉察出来,要么寿王请战是临时起意的仓促之举,要么,就是寿王一直瞒着不让他知道,瞒着不让他知道,这是信不过他,这两条,好象哪一条都不是好事。

“那你?我是说寿王对你是什么安排?”李恬直问道。

“大哥要荐我给老四当副手,统总调度军需粮草。”五皇子答的干脆直接:“这差使烫手得很,不好做。”李恬眉头蹙到一处,轻轻‘嗯’了一声,这差使确实不好做,等于是夹在寿王和四皇子之间。“你是怎么打算的?”李恬的问话极轻,飘飘忽忽仿佛一出口就化进了周围的空气里,五皇子目光深深的直盯着她,李恬只觉得自己被这目光穿透,下意识的抬手揪住了衣领,她从来不知道他还有这么凌利的一面。

“能有什么打算,”五皇子目光下移到从李恬手里垂下的帕子坠角上,声音听起来很是心平气和:“我从来没打过那张龙榻的主意,原本没打算入局,现在不得不入局,也只能跟着大哥一条路走到黑。”

“寿王请战,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打算?”李恬听了五皇子的话,知道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不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五皇子脸上浮起层阴郁,慢吞吞道:“哪一条都不是好事,我觉得象是兼而有之。”

“那你?有什么打算没有?”李恬忧虑的问道,五皇子微微仰头看着窗角垂落的雕花,好一会儿才淡然道:“没什么好打算的,信不过我,这事也怪不得他,大哥不是笨人,他若出征,京城少不得我帮衬,这一场事后,他自然就能信得过了。”

“那倒是。”李恬不过一个转瞬就想通了,寿王走的是争是不争的路子,除了王妃季氏一族,朝中没有什么助力,他若出征,朝中能托心腹又有足够高的位置能力能接下托付的,除了五皇子,确实没别的人了,这一场战事,五皇子在京城竭心尽力辅助好,事后,这一个信字也就能挣到了。

第二三零章 发作

两人对坐沉默,好一会儿,李恬自言自语般低声道:“不知道寿王到底是不是突然请战。”五皇子明白她的话意,若是突然请战,必有不得不突然请战的原因,官家这样年纪,身体又不好,寿王却突然请战出外,这中间的原因极让人心惊。

“他没提,我也没敢多问。”五皇子苦笑道:“这事试探不得,不管为什么突然请战,我也没别的选择了,过两天寻个机会跟大哥要个人过来帮忙,有个人看着我,大哥放心,我和大哥之间来往通信也方便。”李恬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她当初不肯嫁志向远大之人,要避的就是这种眨眼间天堂地狱的凶险,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终究避无可避。

“定国公夫人钱氏今天带着女儿九娘子进宫给叶贵妃请安去了。”五皇子话题转的很是突然,李恬皱眉道:“这么着急要把孙九娘送进建安郡王府?这对孙九娘哪是什么好事?”李恬没把话说明白,如今北边战事将启,正是重用祝家的时候,祝明艳这个时候怀孕对祝家来说是喜事,对四皇子来说,则是再好没有的好事,一桩联姻并不牢靠,若是再有一个嫡长子,那这桩联姻就能带给祝家两代希冀,这个时候,四皇子要做的不是纳妾,而是散布消息,自己认定也让别人认定祝明艳怀的一定是个男孩子。

“各有各的打算,”五皇子明白李恬的意思,嘿笑了一声道:“助力太多,依附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各家有各家的打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谁都想着做好对自己有利的事,顺便拆别人的台,都眼盯着要先抢到最有利的位子站好,内乱一起,就不是助力了。”李恬长叹了口气道:“未成事,先坐地分起赃来,都想抢个从龙之功,也是,谁也不犯着牺牲自己便宜别人,也不知道叶贵妃能不能看的明白。”

“叶贵妃有小聪明无大智慧,再说,我总觉得大哥在禁中能力不小,至少禁中没什么事能瞒得过他,这事,咱们能看明白,大哥自然也能看明白,等着看吧,若过两天,孙九娘真进了建安郡王府”五皇子的话突然顿住,呆了一会儿挑眉笑道:“若是那样,大哥说不定要去请祝老侯爷出山为副帅。”

李恬想了想,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孙九娘有几分象自己,又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处处学自己,若是再助一助她呢?嗯,这事只能做不能说,特别不能当着五皇子的面说,李恬瞄了五皇子一眼,知趣的闭紧了嘴巴。

第二天一早,李恬出了正院往议事厅去,刚转了两个弯,乔嬷嬷从路边亭子里急趋几步上前曲膝见礼道:“给王妃请安。”

“你在这里等我?有什么事吗?”李恬脚步没停,只抬了抬手,边走边笑问道,乔嬷嬷飞快的扫了眼熊嬷嬷,李恬身边跟的这一圈人,最让她忌讳的就是这位熊嬷嬷了,乔嬷嬷微微躬着身子,极其恭敬的跟在李恬身后半步陪笑道:“可不是等王妃呢,奴婢是有几句要紧的话想跟王妃禀报。”

“嗯,你说吧。”

乔嬷嬷连咳了几声,左右看来看去,李恬走在前面,看不见也不想看见她的动作,熊嬷嬷和青枝等人看到了,看了眼李恬,却只装看不见,乔嬷嬷只好紧前几步低低道:“有几句极要紧的话要跟王妃禀报。”

“噢?”李恬顿住步子,左右看了看笑道:“只管说吧,这里没有外人。”乔嬷嬷干笑了几声,见李恬不过顿了顿,又不紧不慢往前走了,看样子对她这几句极要紧的话压根没往心上去,乔嬷嬷跟了几步,眼看要出了园子,只好凑过去低低道:“这话奴婢想了好几天了,要是不跟王妃提醒一句,让王妃因为这个再坏了名声,岂不是奴婢的过失?这话虽不是奴婢们该说的,可实在是不敢不跟王妃提一句。”

“有话就直说吧。”李恬声音温和,话却不客气,乔嬷嬷为难的咽了口口水,这话她也不想说,可不得不说。

“王妃是难得的贤德,满府上下都看的明明白白,可外头竟传了那些不好的话,吴嬷嬷来咱们府上教导,这是咱们府上的福气,本来这话奴婢不该说,可奴婢不说,就怕哪天吴嬷嬷发了话,王妃就不好处置了,如今王爷身边没个合适的侍候人,到底有损王妃贤德名声,倒不如王妃亲自挑几个合适的人放到王爷身边,总比吴嬷嬷发了话,不顾王妃的意思硬放人到王爷屋里好,您说是不是?”

“噢?”李恬脚下慢了慢,转头看了眼乔嬷嬷,眼里说不清是笑还是不屑,不过扫了乔嬷嬷一眼,就转过头,边走边语气随意的吩咐道:“嬷嬷从进府头一天就操心你们王爷身边该安排谁侍侯,真难为嬷嬷了,既然嬷嬷一颗心都扑在了这上头,那这件大事就托付给嬷嬷好了,你们王爷金尊玉贵,这身边之人自然也要精挑细选,就烦劳嬷嬷替王爷挑几房姬妾吧,嗯,这样吧,”李恬眉头微蹙,仔细想了想道:“五爷上头是有兄长的,照着兄长学着总不会错,你们四爷怎么挑这侍妾,你就给你们王爷怎么挑,可也不能越过兄长去,就比照四爷,退两步挑选好了,你也说过好几回了,你们王爷是个挑剔性子,你别偷懒,再怎么着也得十选一吧,你先挑个四五个拿过来,我和你们王爷再挑一挑。”

一番话听的乔嬷嬷目瞪口呆,哪有奴婢给主家作主挑妾侍的道理?况且王妃这明明白白说了,要比照建安郡王的例从京城贵女中挑,这一挑,自己成什么人了?建安郡王挑侧妃的事,可是贵妃掌总的,这事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王妃明鉴,奴婢哪敢给王爷挑人,那岂不是”

“那你刚才那话什么意思?”李恬突然停住步子,转身盯着乔嬷嬷,满脸寒霜,语气凌利:“你既说你们王爷身边没人侍侯,让你给你们王爷挑人,你又不肯领差使,那这意思,你这是挑剔我了?挑剔我没办好你交待的差使?嬷嬷是这府里的管事嬷嬷,还是这府里的老祖宗?我倒不知道,难不成嬷嬷从禁中到这府上,领的不是尚宫的差使,竟是要来给我做婆婆的?”

乔嬷嬷还没从见过李恬发火,更没想到李恬翻脸竟翻的这么快,一时呆楞住,脸上青红不定的看着李恬,目瞪口呆没反应过来,青枝忙上前推了她一把道:“嬷嬷怎么还站着?还不谢罪!”乔嬷嬷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张嘴刚要辩解,李恬冷冷的盯着她道:“我敬你年长,倒敬出妖蛾子来了,你也算见多识广的,你倒是告诉我,象你这样正事半分不管,只挖空心思盘算着往爷们房里塞人的奴才,若是放在别家,当如何处置?你是欺负我好\性子呢?还是欺负我娘家没人?”

“奴婢不敢,请王妃明察,奴婢的意思”乔嬷嬷见李恬越说越重,急张口解释,李恬退后半步,冷‘哼’了一声道:“不敢?你已经敢了,我若再宽纵你,下一步你是不是就要逼着我捆了你们王爷往美人屋里送了?我贤也罢不贤也好,是你能管的?且跪着吧!”说完,李恬转身就走,熊嬷嬷落后半步,招手叫了个小丫头过来吩咐道:“好好看着,有人替换你再走。”小丫头缩着脖子点了点头,见熊嬷嬷走了,往后退了几步,又退了几步,规规矩矩站着,真就一错不错的看上乔嬷嬷了。

议事厅,吴嬷嬷已经端直的站在门口等着了,见李恬进来,曲膝端正见礼,跟在李恬后面进了议事厅,李恬在炕上坐定,示意青枝守着屋门,转头看着吴嬷嬷,将处置乔嬷嬷的事三言两语说了,看着吴嬷嬷道:“乔嬷嬷如此苛责,岂是奴婢应有之理?再说,五爷是饱读诗书的皇子,我若德行有失,在五爷面前岂能容身?若照乔嬷嬷的意思,岂不是让五爷为了纳妾而纳妾,这岂是士子所为?我知道嬷嬷专程过来府上教导,一是因我自幼少人教导,要教导我做好一举一动符合皇家媳妇规范,不可错了一步;二来也是要教导五爷,不可行止轻浮、沉湎于女色,损了德行,伤了皇家的体面。可五爷和我成亲不足一年,我也未重身不便,这就要三番五次逼着我给五爷纳妾,这是哪家的道理?”

李恬的突然发作把吴嬷嬷发作楞了,看着满脸寒霜的李恬,呆了呆才答道:“乔嬷嬷如此言行,确有不妥之处,可她毕竟是宫中派来的管事嬷嬷,照理说,父母所赐,就是一只猫狗,也得多给几分体面,王妃罚她当众跪着,只怕于孝道有损。”

“嬷嬷是官家亲点礼送过来的,原来乔嬷嬷也是官家亲点过来的么?这我倒不知道,或是说,但凡从禁中出来的,我都得当祖宗敬着?”李恬眼睛微眯晒笑道,吴嬷嬷脸色微变,想了想没作声,认真说起来,李恬和五皇子只有一个父亲,就是官家,除此之外,就是叶贵妃,再贵她也是个妾,她掌后宫却不是正妻,自然就不是诸子嫡母,庶子要服三年斩衰孝的,除了嫡母,只有生母,平时必须恭以孝道的,认真说起来,只有嫡母,也就是说,叶贵妃与五皇子和李恬,连长辈都算不上,她身边过来的人,确实论不上孝道,几位皇子畏的是她的势,而非拘于礼。吴嬷嬷转念间就明白李恬的话意,自然哑口不再多言。

李恬轻轻舒了口气,调转目光,端起杯子抿了口茶道:“我敬她,她竟真以为自己在这府里就是舅姑行的人了,跪一跪醒醒神,对她只有好处。”吴嬷嬷目光复杂的看着李恬,这个‘她’,是说乔嬷嬷,还是说自己?或者是说叶贵妃?来府里这些日子,她看的明白,这个府里,王妃和王爷确是一体,那位爷,是皇子吴嬷嬷虽然想不明白李恬为什么突然发作乔嬷嬷,却明智的沉默了。

第二三一章 伤

从议事厅出来,李恬和往常一样,先送回吴嬷嬷,再转回正院。

熊嬷嬷示意青枝落后几步,和李恬低低道:“出什么事了?怎么突然把乔婆子发作了?”

“没什么事。”停了好一会儿,李恬才开口答了熊嬷嬷的话:“你和温嬷嬷商量商量,寻个合适的理由,把咱们知道的那些人统统打发出去,一个不留,乔嬷嬷那里找人传个话,要么她自请出府,要么就一直跪下去。”熊嬷嬷吓了一跳,看着李恬一时说不出话来,李恬停住步子,伸手挽住熊嬷嬷,叹了口气道:“嬷嬷,咱们府上的情形你也知道,五郎已经打定了主意,咱们就只能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既定了主意,断没有蛇鼠两端的道理,我知道赶走这些人就是和他们撕破脸了,可这脸早晚得撕破,破就破吧。”

“那好,你和五爷打定主意就好,从前老夫人说过,做大事不能左顾右盼,拿定主意直往前冲就是,姑娘都记到心里了。”熊嬷嬷轻轻抽出胳膊,爱怜的理着李恬的衣服道:“这是王府,姑娘这么着,让人瞧见可不好。”李恬笑着点了点头,和熊嬷嬷一路商量着往回走去。

中午,五皇子从工部出来,黄净节的心腹长随长福忙从对面茶坊急奔出来,五皇子惊讶的迎了几步过去道:“你们大掌柜回来了?”

“是。”长福一身素服、形容憔悴,长揖到底应道:“今天早上进的城,让小的在这儿守着五爷说一声,大掌柜现在清风楼。”

“嗯。”五皇子应了一声,转头吩咐小厮帘青道:“去跟姜六爷说一声,我有急事不能过去,改日我专程请他陪罪。”帘青答应一声,五皇子上了马,急往清风楼奔去。

黄净节已等在清风楼后门,五皇子上下打量着他,黄净节一身孝服,比长福更憔悴,人整整瘦了一大圈,五皇子皱了皱眉头道:“怎么这么急赶回来?”

“进去再细说。”黄净节声音微哑,五皇子点了点头,边走边问道:“长福说你今天早上刚到,昨天赶了一夜的路?”

“是,一路坐车过来的,虽说日夜兼程,也不是不能睡觉,一早就进城了,吃了饭睡了两个来时辰。”黄净节知道五皇子的意思,仔细解释了一句,五皇子舒了口气,脚下加快,两人进了湖边的小院,长贵已经带人摆好了饭菜,侍侯两人坐下,垂手退了出去。

“是老太爷临走前吩咐下的,让我成了服就立刻启程赶回京城。”黄净节哑着嗓子先开口说道,五皇子脸色微变,黄净节从怀里摸出只扁扁的田黄石印章递向五皇子,五皇子接过一看就怔住了,这是半块印章,从中间整整齐齐剖成了两半。

“这是黄家家主之印,”黄净节满脸苦涩:“我到大同府时,老太爷已经不行了,用参汤强调一口气等着我,就为了把这半方印章交给我,这是老太爷最后一份家主令。”黄净节声音哽咽,将一方白绫摊在五皇子面前:“老太爷死后,由我和老二共掌黄家。”

“让你成服后立刻启程返京主持黄家各处生意,却让黄净明坟前结庐守孝三年,出什么事了?”五皇子飞快的扫了遍白绫,愕然问道,黄净节声音极低落道:“五爷要了车马行,谁知道替东阳郡王府孙老夫人掌总打理嫁妆铺子的伍大掌柜寻到老二,要高价收买黄家在各家镖局的投的所有份子,老二贪伍大掌柜给的高价,又想着车马行让出去了,就将所有份子高价出给了伍大掌柜。”

五皇子坐在笔直,面青如铁,好一会儿才‘哈’的冷笑出声:“贪图高价?是老太爷让你这么说的?当我还是六七岁的小孩子?黄净明眼高于顶,会贪这点银子?”黄净节垂着眼皮,默然没接话,五皇子重重拍在白绫上问道:“伍掌柜在哪儿寻到黄净明的?京城还是大同府?”

“大同府。”

“老太爷不知道?”

“老太爷病重,黄净明偷偷出让后老太爷才知道。”

五皇子伸手掂起那半块田黄石印章,在手指间转了几圈,看着黄净节讥笑道:“这话你信不信?黄家的规矩我知道的不多,恰好知道一条,出尽各家镖局份子这样的大事,可少不了这块家主印章,别告诉我黄净明趁老太爷病重偷出了印章。”黄净节垂着头默然不语,五皇子深吸了口气,将那半块田黄石印章重重拍在桌子上:“老太爷真是厉害,连自己的死都算计好,都用上!”

黄净节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泪竟夺眶而出,五皇子看着他,重重叹了口气:“你心里也明明白白,这不是黄净明的主意,黄净明若有这份心眼,老太爷也不犯着再借重你,这是老太爷的打算,打的是左右逢源的主意,我要车马行的事,黄家若不说,孙老夫人怎么会知道?”五皇子突然顿住话,呆呆的看着窗外冷清的湖面,好一会儿才梦呓般缓声道:“黄老太爷早就认识孙老夫人,比我早,也比你早。”黄净节轻轻打了个寒噤。

五皇子突然站起来走到窗前,重重捶着窗台道:“能将黄家从一富户带到北地数一数二,老太爷哪是平常人,这才是老太爷的算计,好算计!”黄净节坐在桌前,仿佛没听到五皇子的话,出神的看着湖面,满脸哀伤。

“你有什么打算?”没多大会儿,五皇子神情已平,转身坐回桌前,看着黄净节直问道,黄净节这才恍过神,直看着五皇子道:“你别想太多,老二要在坟前守孝三年。”

“我知道,”五皇子倒了杯酒一饮而尽,从锅子里挑着爱吃的菜,边吃边道:“这是万全之计,把黄家一割为二,打发你过来跟我拼命,拼的好是黄家的富贵,拼不好,你这一半粉身碎骨,黄净明那一半早就和孙老夫人结好,这又献上镖局,有这个打底,又结庐坟前避上三年,再大的祸也及不到他身上,你有什么打算?”

“我听你吩咐。”黄净节的话直接而坦然,五皇子又倒了杯酒一饮而尽,眯着眼睛看着黄净节,突然说道:“跟我说说我阿娘。”黄净节愕然看着五皇子,五皇子又倒了杯酒,举起杯子示意道:“说说你知道的,越细越好,说吧。”

“没什么好说的,你阿娘和我内外有别,我没见过她几面。”黄净节喉咙发紧,这是他最不愿意说出口的话题,他不愿意和任何人说她。

五皇子眯着眼睛看着他,眼睛里说不出什么况味,一连喝了六七杯酒,他已经有些酒意:“老太爷为什么偏偏让你进京?你若是不进京,就老二那样的,能分到一半印章?你在京城,老太爷万事放心,放心到比他自己在京城还放心,呃!”五皇子打了个酒嗝,黄净节忙起身倒了杯茶给他,五皇子接过一口喝了,将杯子摔在桌子接着道:“我是你们老太爷手里最贵重的东西,奇货可居,他断不容我有什么闪失,你说,他怎么这么信得过你?”

黄净节听的脸色越来越白,五皇子伸手过去,重重拍着他的肩膀道:“我长成这样,京城第一!可阿爹说,我不如阿娘一半好看,阿爹还记得阿娘,因为阿娘好看,倾城倾国的美人儿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阿娘不是你们黄家人,是吧?我都知道!你是个痴人,我不是阿娘,阿娘死了,早死了!你想好了,粉身碎骨不好受,你不是还有妻儿么?”

“你喝醉了!这话是能胡说的?!”黄净节脸白的无一丝人色,急夺过五皇子手里的酒杯酒壶,扬声叫人送醒酒汤进来。五皇子用力甩开他,摇晃了几下站住,看着他笑颜灿烂道:“不用,我没醉,我的酒量你还不知道,我先回去,你好好想想,好好想清楚,想想自己,再想想妻儿兄弟,想好了再说话,说什么我都不怪你,你照顾我这些年,多谢你。”说完,不等黄净节说话,转身就走,脚步轻飘却走的飞快。

五皇子刚出了清风楼没走多远,正迎面撞上临川侯世子姜正源和大学士刘启运嫡孙刘书敏,两人一看到他大喜过望,刘书敏急催马过去笑道:“正要到清风楼揪你出来,今天少了你成不了事,无论如何得借你金面一用!”

“借我金面?我有什么金面好借?”五皇子刚才酒喝的急,虽晕,却极清明,姜正源也催马过来,见五皇子已有几分酒意,关切的问道:“酒没多吧?”

“没事,要借我哪一张金面用?”五皇子回了姜正源一句,又转头看着刘书敏问道,刘书敏嘿嘿笑道:“就借你这京城第一美男、红粉中无冕之王的金面用,你难道没听说,今天京城所有的花魁行首都闭门不待客?”

第二三二章 名花会

“是这么回事,”姜正源接过去解释道:“刚才我和讷言在拢翠楼遇到孙十三郎,听他发了一通牢骚,孙十三好不容易定下金娇娇今晚之约,谁知道今天一早金娇娇遣人递信给他,说是今天和姐妹们有极要紧的聚会,明天再专程设酒给孙十三\陪罪。”

“金娇娇陪不陪罪不关咱们的事,我就是听到这个姐妹聚会起了兴致,赶紧让人去打听,你猜怎么着?原来这京城但凡能让人看的上眼的红伎,今天都没开门待客,都说和姐妹聚会说话去了,你听说过这样的事没有?”刘书敏看起来兴致不是一般的足,姜正源接着笑道:“我也觉得有意思,就和讷言赶到青莲楼想看看热闹,谁知道我们两个的名头一起抬出来也没用,连大门都没进去,你知道,这是雅事,总不好硬闯,想来想去只好来寻你。”

“寻我有什么用?你们两个都进不去,我这面子还不是一样不管用。”五皇子笑道,刘书敏斜着五皇子笑道:“别跟我们打马虎眼,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这京城的红伎哪一个不是打心眼里念着想着你?那金娇娇不早说过,不管你什么时候去她那儿,拢翠楼立时闭门谢客,她金娇娇自贴银子款待你,你说说,除了你,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管不管用得用了才知道,你别推辞,好歹跟我们走一趟,这满京城的红伎同聚一堂的盛事,难道你就忍心错过?让人到工部告个假,咱们这就去青莲楼。”姜正源不等五皇子答话就招手叫过五皇子的小厮吩咐了,和刘书敏一左一右簇拥着五皇子,往青莲楼过去。

三个人一会儿就到了青莲楼门口,小厮叫开门,一个婆子探出半边身子陪笑道:“几位爷,我们小姐说了,今天不待客。”

“你们小姐待不待客岂是你说了算的?你只管进去通禀,只说晋安郡王爷看她来了,待不待客自由你们小姐作主。”刘书敏指了指五皇子昂然道,欢门婆子眼皮最是活络,听刘书敏如此说,陪着满脸笑容连连躬身答应,虚掩了门,急进去通禀去了。

“看样子这闭门羹是吃定了,都是你们两个硬扯着我来,若是让人驳了面子,我这脸上不好看可都是你们两个的过错,且想想怎么给我陪罪吧!”五皇子用折扇拍着两人道,刘书敏笑道:“放心,你的面子指定好用,若不好用,我送一对美人儿给你陪礼怎么样?”

“送什么美人儿,他府上的事你还不知道?你送美人儿给他,是给他陪罪呢,还是给他添乱呢?”不等五皇子说话,姜正源先替他答了句,刘书敏一下子来了兴致,大睁眼睛笑问道:“五爷,这里没外人,你说句实话,真娶了头河东狮进门了?”

“这是哪儿传出来的混帐话?!”五皇子板着脸道:“我这媳妇是官家亲自挑选的,哪有半分不妥不好?你这么说,岂不是说官家这媳妇没挑好?”一句话呛的刘书敏脸都要青了,急摆手道:“咱们兄弟说句私房话,你怎么扯到这上头去了?”

“五爷说这话是为你好,这要是让外人听到,真就是欺君之罪。”姜正源忙圆了一句,又转头劝五皇子道:“讷言的脾气你也知道,最爱玩笑,晋安郡王妃的贤惠难得,满京城谁不知道?再说,小醋怡情,真要一点不酸,那还有什么意思?有情才酸呢,这事咱们都懂。”

五皇子听的脸色微变,正要说话,青莲楼的大门洞开,三人忙转头看向门里。

大门里,碧奴和金娇娇一起迎了出来,刘书敏惊叹不已:“五爷这金面!实在让人羡慕令人嫉妒啊!”

“赶紧走!再发呆把你关门外了!”姜正源推了刘书敏一把,跟在五皇子身后进了大门。大门刚关上,垂花门内一阵环佩叮当、香风袭人,十来位美人一起涌出冲三人见礼,姜正源和刘书敏跟在五皇子身后,只觉得眼睛不够用,刘书敏用折扇拍着手不停的感叹:“难得!这盛况太难得了!清远兄,你不说我多事了吧?五爷这金面,啧啧!”

十几位美人环围着三人进了垂花门,垂花门内,姚纤纤一件颜色纯净的沈绿长裙,外罩一件鸭青褙子,用一根赤金簪绾着头发,脸上只浅浅点了红唇,整个人显的素净端庄非常,见五皇子进来,直跪下去磕头行起大礼来,五皇子上前两步,正要伸手去扶,手伸到一半忙又退回来示意碧奴等人道:“快替我扶起周二奶奶,不用行这样的大礼。你什么时候进的城?”

碧奴和金娇娇忙一左一右扶起姚纤纤,姚纤纤起身又福了一福,恭敬答道:“今天一早到的,今天是袁先生生辰,我和二郎给先生拜寿,姐妹们留我小聚。”五皇子这才看到姚纤纤身后还站着个跟管秀才差不多落拓猥琐的老年男子。袁秀才这才有机会上前见礼,没等五皇子说话,刘书敏惊讶叫道:“这就是袁先生?写玉堂春的?怎么这幅!”最后几个字冲到嘴边又被刘书敏生咽下去,杂剧小词写的那样飘逸出尘,怎么人难看成这样?!

缕玉楼的玉妍和刘书敏最熟,上前推着他笑道:“看你是个见识不俗的,怎么也计较这个?”

“进去说话吧。”碧奴是主家,笑着众人道。

一行人进了上房,这一会儿功夫,屋内桌椅已重新调过,五皇子坐了上首,姜正源和刘书敏却不肯坐五皇子旁边,那位置虽尊,可哪有活色生香的美人儿身边好?姜正源早慕柔娘那份柔媚似水,一直没得手,这会儿当然挤在柔娘身边,刘书敏喜爱金娇娇的艳丽无双,紧挨着金娇娇坐下,拉着她袖子刚闻了闻,却被金娇娇板着脸用团扇拍了回去:“今天我们姐妹小聚,是因为了纤纤姐难得进城,你来便来了,却只好坐着说话。”

“小妮子,爷疼你,你倒拿起乔来,我问你,怎么刚刚说你们姐妹小聚,不待外客,这会儿五爷来了,你怎么不说了?难道五爷就不是外客?”刘书敏伸手夺过金娇娇手里的团扇笑责道,姜正源捏着柔娘的手笑道:“你要是有五爷的仪表风采,你也不是外客!”

“五爷是二郎和我的恩公,哪敢拒之门外。”姚纤纤奉了杯茶给五皇子,笑接了一句,姜正源恍然抚掌道:“是我粗心了,当初你和周二郎台上拜天地,就是几位爷主的婚。”刘书敏也想起来了,金娇娇趁机伸手夺回团扇笑道:“五爷是纤纤姐夫妻的恩公,我们看着,也跟我们的恩公一样,你可比不得!”刘书敏跺脚笑道:“早知道这样的好处,该我抢五爷前头成全这一对!”众人被他说的笑起来。

说话间,婆子丫头们已经重新调整杯盘,满屋的人都是极会玩的玩家,吹拉弹唱、歌舞升平,金娇娇等人聚在一起不过想借着姚纤纤进城说说姐妹间的话,姜正源和刘书敏都是识情识趣的人,也只和众人说话,并不过份。

五皇子在清风楼喝了几杯闷酒,这会儿又就着碧奴的手多喝了几杯,酒涌上来,头有些晕沉沉,加上刚听了黄家的事,心情郁结,起身挪到离主桌稍远的抱厦间,袁秀才和姚纤纤等几个忙跟过去,递了醒酒汤给五皇子,几个人远看着大厅里的热闹,坐着说话。

五皇子慢慢缀了半碗醒酒汤,看着姚纤纤问道:“你和二郎可还好?有孩子没有?你们成亲后,我好象没再见过你和二郎。”

“都是五爷的恩典,我和二郎过的很好,有一个儿子,已经会走路了,我和二郎当日成亲后,遵王妃嘱咐,没敢往京城来过,这是头一趟进城。”姚纤纤声音平和柔婉,五皇子怔了下:“王妃?嗯,我好象听说过,你和二郎是那出玉堂春牵的线?”

“这事我知道的最清楚,不光是玉堂春牵的线。”袁先生插话道:“这都是王妃和王爷随手做的善事,王爷没放心上,王妃也不会放心上。”袁先生从当初王掌柜寻他写玉堂春开始,将周二郎和姚纤纤的事详细说了,五皇子一时听怔了:“王妃寻你写这出玉堂春之前就知道他们夫妻的事?”

一句话把袁先生说笑了:“王妃怎么会留意这样的小事,是纤纤和二郎他们夫妻福气好。”五皇子看了眼袁先生没再说话,若没有姚纤纤和周二郎的事,她哪会排那出玉堂春?

“王妃前几天遣人过来吩咐,说是王爷庄子里要寻个管事,专管晒制果脯和花茶,问我和二郎肯不肯接下,这是王妃的恩典,我和二郎今天进城,也是遵王妃吩咐,先看看京城各家果脯和花茶。”姚纤纤语带笑意解释道,她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红伎,不过几句话间,就看出自己的事五皇子并不知情。

第二三三章 良人难得

五皇子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金娇娇端着两杯酒,粉面含春,脚步飘浮,冲着姚纤纤直冲过来,显见是喝多了。

金娇娇冲到姚纤纤面前,踉跄了几步,侧着身子靠着姚纤纤站住,塞了杯酒给她,举了举另一只杯子道:“纤纤姐,我不敬你,这杯是敬二哥的!你替二哥喝一杯吧。”说着,仰头喝了杯中酒,姚纤纤也笑着一饮而尽,金娇娇俯身搂住姚纤纤,头抵着姚纤纤肩膀,似哭似笑的叫道:“姐姐,我好羡慕你!”

“你有我呢,羡慕她做什么?”刘书敏也有了七八成酒,紧跟在金娇娇后面过来接口道,金娇娇回手推开他,刘书敏原地打了个转,冲姚纤纤举了举手里的杯子笑道:“我也敬周二郎一杯,能摘得你这样的花魁独藏,二郎真真是好福气!”

“你懂什么!”金娇娇将刘书敏那杯酒从姚纤纤面前推开:“无价宝易得,有情郎难求,若能得二哥这样相待,我们姐妹,在座的这些姐妹,哪一个不肯这样舍身相嫁?花魁算什么?不过三年五载就是残花败柳,到头来不知零落何处!”金娇娇悲从心来,竟靠着姚纤纤泪如雨下。

碧奴忙上前扶起金娇娇:“娇娇姐酒多了,我扶你过去躺着醒醒酒。”

“我没醉,阿碧,你不羡慕纤纤姐么?青莲楼风水好,阿碧肯定也能遇到二哥这样的有情郎,姐姐没那个福气了。”金娇娇被碧奴扶着,一边伤心感叹,一边随碧奴往旁边榻上暂歇。

姚纤纤怜惜的看着金娇娇和紧跟金娇娇过去,侧身坐在榻上拉着金娇娇的手揉捏不停的刘书敏,轻轻叹了口气,清娘转过头,敛去满脸苦涩,转头看着五皇子道:“五爷见笑了,娇娇这几天心绪不佳,也是有感而发,不过她说的倒是实话,我们姐妹都羡慕纤纤妹妹的福气。”

“你们姐妹想从良嫁人还不容易,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姜正源也端着杯子过来,接过清娘的道,柔娘点了杯茶递给姚纤纤叹息道:“嫁人容易,良人难得。”

“是啊,”清娘接话道:“周二哥头一回见纤纤,纤纤还跟在窕娘身边侍侯,从那时到现在,十数年如一日,二哥心里眼里只有纤纤,只这一条,能做到的有几个?二哥发了誓愿,此生若得纤纤相守,一生一世只守她一人,绝不相负,若不得纤纤相守,宁可落发为僧。这样的良人,才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