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李玉华不能亲至的信,陆姑娘也写了回信,打发人给李玉华送了两盆花,说待以后李玉华有闲再聚。李玉华回礼自家的做的两样糕点。然后就投入到了刻苦的学习中去。

许惠然许婉然都去了陆家赏花,许太太顺道回了趟娘家。

小姑娘们在一处围着花儿朵儿们说说笑笑,许太太到母亲陆老夫人屋里说话,陆老夫人如今也是一品国公太夫人的诰命,这位老太太打发了侍女,留下几个女媳说些私房话。

陆老太太要比许老太太年迈一些,身量瘦小,眼角眉梢的皱纹都透出三分严厉,肉皮松弛却也能看出年轻时必然是标准的瓜子脸,陆家孩子的美貌,约摸大部分遗传自这位老夫人。实际上,倘是对陆家有所了解就会知道,陆家孩子的才能也多是来自这位老夫人的教导。

母女叙几句闲话,陆老夫人倚着隐囊问,“你家那位大姑娘可好?”

“挺好的,现在都在同孙嬷嬷学习规矩。”

“规矩学的如何了”

“很用心,进益快,有时见她后背都透出汗来。”

“说具体些。”

“听她屋里的丫环说,早上起来先想一遍昨天学的功课,到老太太那里用过饭也不多呆,就继续学。就中午晚上吃饭时歇一歇,白天学习宫里的规矩,晚上看书。读的是《宫禁律》和我朝史书。”

“对以前的事,有没有说过什么问过什么?”陆老太太坐直了些。

“并没有。就是那私扣银钱的王安,让她处置,她也只是让把人交到帝都府,由衙门来判。王家的家人,她根本没多打听一句。”

陆老太太轻轻阖了一下凹瘦的眼睛,复又睁开,一双老眼透着灼灼精明,她叹了口气,“乡下人进城,见到亲爹继母这样富贵,同父的姐妹金珠玉宝、绫罗绸缎、呼奴使婢,非但没有嫉妒的眼睛滴血,更没有恶语相向,连克扣银钱的奴才都处置的这样让人无可挑剔。如果这是个无能的姑娘,胆小瑟缩也还罢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这位姑娘,与三殿下甫一见面就能化解三殿下的不满,与三殿下投缘。来帝都三天,受慈恩宫召见,慈恩宫给她的赏赐比蓝姑娘和咱家阿灵的都要丰厚。凤仪宫派去的教导嬷嬷,她说打发就能打发了,现在她身边的,是太后娘娘心爱的孙嬷嬷。更难得还这样的刻苦,知道轻重缓急。”

“真是个好姑娘。以后颠覆我们陆家的怕就是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十七章

仿佛晴空惊雷, 陆老太太的话惊吓的闺女媳妇们都不知要说什么好了。

打破这静寂的是许太太,许太太捧着茶递给母亲, 笑道,“娘,您这可忒抬举那丫头了。咱们家能有今天,那是大哥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杀来的,那是大姐在宫中的荣耀。咱家是太子殿下的母族,那丫头有什么, 咱们娘们儿私下说,她连个同胞兄弟都没有。她就是再跟三殿下看对了眼, 以后也不过是皇子妃的虚名罢了。”

陆夫人亦道, “是啊, 母亲,自储位之争, 都知三殿下已一败涂地。

陆老太太摆摆手,没接这茶,长声一叹, “皇子妃, 从来不是一个虚名。三殿下,也并非无全无实力。自储位失利, 三殿下看着一败涂地, 要我说,他比以前活的明白。以前用礼法的缰绳就能束缚住他,现在难了。对于皇子, 出身就是最大的翻盘之机。”

于是,大家都明白了。老太太这依旧是为没让惠然嫁给三皇子的事生气哪。

当初许惠然在宫中言情不谨,三皇子放出狠话必要娶许惠然,许太太死都不肯让闺女填坑,陆皇后也受不住三皇子如此羞辱,姐妹俩连同许家商量的偷梁换柱的法子。

当初,最支持这桩亲事的就是陆老太太。陆老太太也不是支持,可起码按陆老太太的意思,皇家都赐婚了,嫁就嫁吧。嫁过去就是超品皇子妃,也是挺体面的身份。

可许太太一千个不答应,就怕许惠然过去小命不保。

但在陆老太太的通盘考量中,许惠然这个外孙女是否幸福还真不是最主要的。按陆老太太的想法,三殿下若是待许惠然好,可令许惠然慢慢笼络住三殿下。倘三殿下待许惠然不好,正好借此把三殿下彻底搞臭失宠,对东宫百利无一害。怎么算都对大局有利。

结果,许太太舍不得闺女,陆皇后提出李代桃僵,许太太当时就应了,回家跟许箴一哭诉,许箴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也答应了。圣旨赐婚许氏长女,是的,这年头女人是没有名字的!公主郡主都是以封号代称,民女就是长女、次女,大妞二妞代替。许箴陛见回禀他家子女的情况,穆宣帝吃了个哑巴亏。

因为,穆宣帝很早以前就知道,许家长女另有其人。

更因为,当年许箴与原配和离,穆宣帝是见证人之一。穆宣帝一早就晓得,许箴那位性情暴烈的原配李氏曾给许箴生下长女,这,才是许家长女!

这个大乌龙,穆宣帝得担一半的错处。皇帝陛下日理万机,把许家长女另有其人一事给忘了!

再加上许箴与穆宣帝也算君臣相得,穆宣帝也不能把发出去的圣旨收回来,这事也只得如此罢了。

许家八百里加急把李玉华接来帝都,李玉华一坐实许氏长女的身份,这赐婚就是给她的,完全没有许惠然的事了!

其实凭谁都没想到李玉华是这样的女孩子,陆家与许太太的想法都是,自幼在乡下长大,能有什么见识?就是当年陆皇后初至帝都,也曾因帝都繁华深深自卑,经历过许多事方有今日陆皇后。像李玉华这样的乡下丫头,到帝都后软硬兼施笼络一二也就是了。

不想,直到现在,不论是许太太还是陆家,连笼络她机会的边儿都没沾上。

倒是凤仪宫派下的两位教导嬷嬷被李玉华抽回宫内,慈恩宫笑着给李玉华派了新嬷嬷。

但是,老太太的话还是杞人忧天了。

这么个没背景没靠山的小丫头,嫁给素不受宠的三皇子,能威胁得到堂堂国公府第?

倘不是此话从陆老太太的口中说中,人们都会觉着危言耸听了。

许太太宽慰母女,“娘,你放心,我一定多留心那丫头。”

陆老太太缓缓抚摸着扶手上精美的花开富贵的雕琢,语重心长,“你们要记着,成败也不过是转瞬间的事。世间哪里有长久的富贵,得富贵难,守富贵更难。”

众女媳齐声应是,但晚辈们的无知无觉如何能逃过陆老太太的眼睛,陆老太太更觉灰心,一时不慎,竟给三皇子添此助力!

陆老太太经的事太多,见的人也太多,储位之失并没有完全消磨三皇子的志气,而对于一个男人,一个好女人的作用太大了。

一时,陆皇后打发内侍出宫给家里送了几样糕点,陆老太太倒是展颜不少,因三皇子的亲事,凤仪宫被迁怒,陆皇后称病也这些日子了。

如今看来,是大好了。

陆老太太也松了口气。

*

李玉华在听孙嬷嬷讲后宫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郑嬷嬷过来说凤仪宫的内侍过来赏赐,李玉华略整理衣衫就过去了。这种平时赏赐并不用跪迎,吕内侍温声道,“皇后娘娘知道朱典赞赵典赞对指点姑娘规矩的事疏忽,很是恼怒,已将她二人下贬。娘娘说,还得请姑娘宽大为怀,莫为此恼怒,更莫因此生分了情分。”

“娘娘多虑了,倘公公不提,我都忘了。”

“这是凤仪宫新做的几样糕点,娘娘请姑娘尝尝。”

“多谢娘娘下赐,臣女感激不尽。”

李玉华得体应答几句,就有许太太过来陪着内侍说话,李玉华便退下了。至于陆皇后所赐糕点,许老太太都命给李玉华送到小跨院。李玉华吩咐她这里留一些,其他让云雁云雀各院里都打发了。就是自己这里留的,李玉华也没动,孙嬷嬷云雁云雀自然有份,郑嬷嬷那里,李玉华也单独给了一包,让郑嬷嬷拿回去给家里孩子尝尝。

李玉华笑,“糕点自然是好的,难得的也是宫里这份体面。嬷嬷带回去,只当同沐皇恩了。”

郑嬷嬷虽然也能在老太太屋里得一些,一则老太太屋里人多,分到各下人头上,郑嬷嬷虽拿大头,可她也不能吃独食,总要匀出旁人的份,能有一两块就不错了。二则这毕竟是李玉华给的。郑嬷嬷有千里接李玉华来帝都的情分,李玉华对她也颇是另眼相待,平时小跨院什么东西,常给郑嬷嬷一份。

郑嬷嬷就觉着,相较于对她也客气的二姑娘三姑娘,大姑娘待人亦是极好。

孙嬷嬷暗自留心,见凤仪宫赏的糕点,李玉华竟是一块都没吃,全都打发了出去。想着这大姑娘平时对陆家没有一句不好的话,寻常也看不出对许太太有不好的地方,心中怕是对陆氏积怨已深。

想也正常,明明原配嫡女,还这样能干,对陆氏没看法是不可能的。

孙嬷嬷天然慈恩宫立场,很欣赏李玉华对陆家的疏离,待李玉华难免更加尽心。私下同李玉华说,“太后娘娘很喜欢姑娘,就是陆家姑娘进宫,也只得了一套金嵌红宝石的头面。就是蓝家姑娘,得的赏赐也没有姑娘多。”

李玉华柔声道,“太后娘娘慈悲,看我比不上旁人,重赏于我,也是想我脸面上好看些,不使人小瞧于我。再有就是看着殿下,爱屋及乌吧。”

“哪里,娘娘是真心喜欢姑娘,不然也不能派我来服侍姑娘。姑娘也不比旁人差,您这样的天资,又这样的刻苦,三殿下与娘娘都喜欢您,待大婚后也是和乐融融的好日子。”孙嬷嬷是极看好李玉华的,清醒冷静,肯下苦功,关键是能抓住三皇子的心。

只要李玉华不自己发疯,大婚后的日子都不会差。

至于三皇子储位之失,依孙嬷嬷的眼界来看,这有什么?三皇子还是陛下的儿子,还有太后娘娘的宠爱,以及,阴错阳差,有这样好的一位皇子妃。

难得三殿下眼光过人,李玉华虽然在孙嬷嬷看来,内在素质绝对顶尖,但是,相貌来看,虽在及格线以上,但跟帝都许多闺秀比,还是有些平淡的。偏生三殿下没有半点以貌取人,待李玉华很亲近,与先前厌恶许惠然,简直是两个极端。

李玉华根本没把凤仪宫的几块点心放心上,她真正放在心上的是孙嬷嬷无意间说的那句话“就是蓝家姑娘,得的赏赐也没有给姑娘的多”。

这话搁半月前,李玉华不会觉着如何,可现在的李玉华是了解了后宫主要妃嫔,是从本朝史书中先挑选《明圣皇后传》读过的李玉华了。

首先,李玉华自幼在乡间长大,农村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李玉华跟母亲相依为命,经过的世态冷暖更多。这些经历给予她的是人情的练达,在李玉华看来,凭如何欣赏喜欢,很多时候都抵不过旁人的血脉之亲。

如蓝太后与蓝贵妃的姑侄之亲,如蓝太后与蓝姑娘的姑祖母侄孙女之亲,都会远胜对李玉华的看重。何况,蓝贵妃有儿子,这位小皇子也是蓝太后的孙子,而且,较之三殿下更多一层母族亲缘。何况,蓝姑娘比起李玉华,绝对是蓝姑娘与蓝太后更近。

其次,明圣皇后,这位娘娘在皇朝中地位超然,她的事业可比肩历代先王,她的光芒可令太阳失色。本朝史官毫不吝啬用最优美的笔触来抒写这位娘娘不平凡的一生,并为之做出归纳总结。

可以想像,明圣皇后所遗之物是何等珍贵,不要说这一套首饰,就是得其中一二都可做传家之物了。何况,这一套是仁宗皇帝为明圣皇后千秋寿所制,这样的东西,便是蓝太后的珍藏里也是顶尖了。

这样珍贵的让人双手发抖的东西,蓝太后直接就赏给了她,没有给即将成为太子妃的陆姑娘,也没有即将成为二皇子妃兼自己娘家侄孙女的蓝姑娘,而是给了初次见面的她。

这是何等样的信任!

李玉华单手支头,忽嗅到一阵浓郁花香,抬眼向窗外看去,夕阳下,蝉声渐渐低去,廊外那丛蔷薇开的正好。

李玉华眼睫垂下,唇角微微勾起。

孙嬷嬷端来茶,“姑娘想什么这样欢喜。”

“你看外头,这斜阳映着这花,多好看。”李玉华接过茶水,指给孙嬷嬷看窗外晚景,金红灿金的晚霞夕照铺满整个小院,灰檐廊下那一丛艳色蔷薇也被这霞光所染,披金光万道,华贵不似凡间物。

孙嬷嬷听李玉华说了句,“恰当好时。”

恰当好时,蓝太后十分不喜欢东宫一系,心爱的贵妃侄女所出的皇子年岁尚小。

恰当好时,蓝太后甚至没有抬举侄孙女所嫁的二皇子的意愿。

恰当好时,让此时的她遇到了此时的他。

望着满院霞光,李玉华不由想,若真有天道,那么,此时的便是天道所赐时机!

*

玉安殿。

穆安之听小凡回禀凤仪宫赏给许家大姑娘点心的事,不屑的撇撇嘴,“我家玉华用得着她去送点心!”吩咐小凡,“去寿膳房要四匣子,不,六匣子点心!”

然后叫着小易,“也没旁的事,出去转转。”

小易立刻心领神会给自家殿下寻出出宫的衣裳,这次更加周全的带上厚料大氅,以免主子逛的久了夜间风寒。于是,半下晌的,穆安之就带着半车点心,咻咻咻的出宫找李玉华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意孤 2个;跳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柳烟丝 100瓶;凭小阑 70瓶;沁沁 53瓶;呼呼、薇薇、棉花糖麻麻 30瓶;四二二 20瓶;二兔、主页菌、小火球 10瓶;书呆子 9瓶;Fzq 5瓶;SoulEssay 3瓶;百分百俊俊、~只许柔风~、Ellen 2瓶;一个登录名字君、子今啊、甜文赛高不要虐、十七、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十八章

门房的下人小跑上前躬身问安, 牵住马缰, 许箴飞身下马,姿势颇是俐落, 还带一丝文人的优雅。许箴未至四旬而官居从三品,在朝中绝对是少壮派,故平时上朝多是骑马。他脚刚着地,就听到后面的车马声,转身向后望去, 只见三殿下穆安之骑一匹深色骏马,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宫中七宝车与六七侍卫, 很快便到跟前。

许箴整整衣袍,上前见礼。

穆安之对于除李玉华之外的许家人悉数没有好脸, 穆安之扬起下巴轻哼一声,在许箴身边睥睨而过。许箴跟在穆安之身畔问, “不知殿下此来所为何事”

“当然是看华妹妹, 难道我是来看你的”

许箴是见识过穆安之骂人功力的,对于这不给面子的一噎,许箴全然不在意, 他也不多说,便与穆安之一道去了内宅。穆安之来过两回,他显然记性不错,熟门熟路的直接就到了李玉华的小跨院。李玉华正坐在窗畔喝茶看蔷薇, 突然就听一阵脚步响, 李玉华放下茶盏, 自窗向外望去就见一张有些思念的脸,有些思念的人。

李玉华眼睛一亮,朝穆安之摇着手,笑唤他,“三哥,我正想你哪,你就来了”

哎,原来华妹妹这样想我啊穆安之心里就觉一甜,一指随从手里的六个点心匣子,扬下巴示意,“皇祖母叫我给你送些点心来。”

“你少诳我,孙嬷嬷早教过我了,若太后娘娘赏我,定有慈恩宫的内侍,小易是你宫里的人。明明是你带点心来看我,怎么还要借太后娘娘说事儿。”李玉华胳膊肘搭着窗棱,在窗内笑道。

穆安之站在窗外,一点没有被戳破的不好意思,他道,“从寿膳房拿的,可不就是皇祖母的东西。”

“你骑马来的”李玉华拿自己的帕子给穆安之擦汗,“说是进了七月,太阳也毒着哪。”

少女抬袖话说间又有淡淡的香气萦绕而至,穆安之接过李玉华手里的帕子,自己擦了擦。边儿上许箴轻咳一声,“华儿,让三殿下进去说话吧。”

李玉华,“父亲,你什么时候来的”

“为父与殿下一起进来的。”许箴好笑,见穆安之眼珠一转向他瞥来,许箴立刻道,“我令厨下安排晚饭,你招待殿下喝茶休息。”抬脚溜了,没再让穆安之噎他两句。

穆安之哼一声,“老滑头”

李玉华轻拍穆安之一记,“三哥你进来,咱们好好说会儿话。”

孙嬷嬷捧来穆安之平时爱喝的茶,云雁见三殿下的次数多些,也并不太畏惧了,换了新的水果捧上。一排侍卫把食盒提进屋内,依着孙嬷嬷的吩咐放在中间的大八仙桌上,便退到屋外侍立。

穆安之道,“给你送些点心过来。”

李玉华都不用想就知是今天凤仪宫赏她点心的缘故了,小易打开食盒,统一的四层方型食盒,每打开一层,点心都是不一样的。

穆安之道,“枣泥饼、云片糕、梅花糕、海棠糕、百果蜜糕、金钱方糕、薄荷糕、绿豆糕、条头糕、松花团糕、八珍糕、桂花糕、米蜂糕、明团珠、春蚕吐丝、如意酥、菊花酥、荷花酥、蜜汁玫瑰芋头,鲜花饼、水晶糕、脂油糕、三层玉带糕、杏仁酥。”

李玉华瞧着这些精致非常、香气隐隐的糕点,听着穆安之一一介绍,她问,“三哥你喜欢吃哪个”

穆安之将手一挥,如同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公鸡抖了抖尾羽,“这是带来给你吃的。”

“我也不知哪个更好吃,才问问你。”

穆安之拿个弹眼落睛的明团珠给李玉华,“这外面镶的是鸡米头,正当节令,你尝尝,不甜不腻。”

李玉华咬一口,果然味道不错。

穆安之又递个春蚕吐丝给她,这个真的是做成春蚕的模样,外面裹着细糖丝。李玉华说,“这也太多了,我也吃不完。”

“尝尝就行了,有哪个喜欢的告诉我,等我明儿还给你送来。”

“那不是叫你每天跑。”

“这算什么,也跑不了几天,等咱们大婚,你想吃什么吩咐一声就行了。”凤仪宫那位惯会笼络人的,穆安这担心玉华妹妹年纪小,叫人骗,宁肯自己每天辛苦一些。

李玉华吃了两块点心,就要水洗手,说,“上回我说给你做的衣裳,已是做好了,你先瞧瞧,可喜不喜欢。”

“这么快”

“是云雀裁的,我做的。”李玉华道,“没绣花,不比你以往的衣裳精致,就快些。”

云雀捧出衣裳,两套雪白里衣,一套宝蓝的细棉布外袍,针线均匀,也细细的熨烫过。李玉华展开给穆安之比了比肩宽腰围长短,点头,“应该差不离,等你回去试试,要是有哪里不合适的,下次带来告诉我。”

“肯定合适。”穆安之摸了摸这料子说,“上回看着就不错,棉布竟能有这样的质地”

“怎么没有。挑最上等的上棉桃,从纺线开始,一直到织成布匹,中间没有一个接头。我们这布比上等湖绸也不便宜。”李玉华把衣裳交给云雀折好,悄悄和穆安之道,“上回你不是说要带我去逛帝都晚市的”

“成。”穆安之也不愿意在许家多呆,一口应下。

孙嬷嬷让云雁取来披风,穆安之道,“我车里都带着哪,玉华的也有。嬷嬷你要不要在府里歇着,晚市上人挺多的,别挤着您老人家。”

孙嬷嬷笑,“奴婢还不到五十,身子骨尚且硬朗。”

“那咱们就一起。”

依旧是孙嬷嬷带着云雁跟着李玉华,李玉华交待云雀,“每样点心咱们屋里各留两块,其他各院送一些,再有剩的给郑嬷嬷留一份,你们分了。”

云雀轻声应是。

李玉华眼尾飞扬,笑道,“三哥,我瞧着都是新鲜的点心,我哪里吃得掉,放到明天味道就不一样了。借三哥你的面子,也叫府上的人同沐太后娘娘的恩泽。”

“既是给你的,自是你说了算。”穆安之看李玉华下巴尖尖脸小小的,显得那双清亮眼眸愈发大了,肩头单薄,腰更是细的就那么一小把。穆安之说,“太瘦了,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李玉华笑眯眯的点头。

三殿下来去都似一阵风,许老太太听到云雀过来回禀说三殿下带着大姑娘出去吃饭的事,深深的舒了口气,又听孙嬷嬷云雁跟在一畔服侍,许老太太便打发云雀下去了,说,“亏得有孙嬷嬷,三殿下这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总是叫人心惊胆战。”

许箴笑,“娘你只管放宽心,三殿下无非就是过来瞧瞧玉华。”

许老太太忍不住笑,悄悄同儿子道,“他俩可真投缘。”

“兴许是命里注定的缘法。”许箴手搭在膝盖上,想着三殿下穆安之虽然现在的风评让人一言难尽,当朝骂晕小御史的事儿,还有为给朋友裴如玉不平当面给裴相难堪基本上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让许箴说,年轻人有些莽撞。不过,莽撞跟傻是两回事。

三殿下在亲事上就很心中有数,如今看来,三殿下是绝不会让陆氏有任何拉拢李玉华的机会的。

李玉华与三殿下这样投缘,凭李玉华的聪明,更不会倒向陆氏一系。

而且,看两人刚刚隔窗说话,还真不只是投缘这样简单。

许箴眉眼舒展,优雅起身,“到晚饭的时辰了吧,我陪母亲用晚饭。”

三殿下被玉华妹妹邀请一同坐车,待到车上,李玉华打横坐正中榻椅,三殿下依旧坐沿窗的位置,李玉华笑,“三哥,咱们都是兄妹了,你就别靠窗坐了。晚上风凉,风都是打窗子往里钻,别叫风吹着。”

“没事,我还不冷。”

“你不冷我担心哪。”

三殿下耳朵尖儿一烫,想想不能让玉华妹担心,就坐在正中榻上去了。李玉华略往边儿上挪了挪,两人并没有紧挨着坐,李玉华说,“先前我进宫也没见过皇后娘娘,她突然打发人给我送点心,是不是因朱嬷嬷赵嬷嬷的事”

“你管她因什么,那女人满肚子心机,不要理她。”

“你平时就这样说皇后的”李玉华自小做小买卖、没来帝都时就去过州府,在老家管着村里作坊,再加上如今来了帝都,连皇宫都去过了,她自认颇见过一些世面。那种口蜜腹剑、口不对心、装腔作势的人李玉华见的不少,穆安之这种直来直去不带拐弯的,李玉华就见过俩,一个是穆安之,一个是她的朋友白木香。

穆安之不觉有啥,他道,“等咱们大婚你就晓得的,我从来不让凤仪宫的人进我玉安殿半步。既是不对付,干嘛要装成亲密样,干脆就不对付了,倒还痛快。”

“非但痛快,这样都知咱们与她不对付,她倒不敢直接说咱们的不是。”李玉华眉眼弯弯的接一句,穆安之见被李玉华点破,也只是一笑,问李玉华,“她给你送什么点心了”

“我也没仔细看,就各屋各院打发了。”李玉华薄薄的眼皮一挑,“难道谁送我点心我都吃啊”

“好就得这样”穆安之夸李玉华,“人就得有骨气你家那后娘没为难过你吧”

“咱们八月就大婚,大婚后我就是超品诰命,她怎么会去为难我”

“你不知道,陆家人一向是面儿上和善,内里阴毒,你可小心着些。”

“她不敢。”李玉华笑,许太太两儿两女,做事前总要想想自己儿女,她敢碰李玉华一下,李玉华叫她儿女加倍偿还。这样明显的弱点,许太太怎么敢对她不利。再说,李玉华道,“她现在对我好都来不及,还不知外头人如何说她呢。”

蓝太后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许太太恨不能召示全帝都没有亏待过她,若她所料未差,许家还得给她一份丰厚的嫁妆

“那也不过是表面的虚情假意,你自己还是要当心。”穆安之叮嘱说。

“嗯,三哥的话,我记心里,一定当心。”

“你想吃什么,咱们吃好的。”

“我头一回来晚市,也不知都有哪些好吃的。先看看再说。”伴着外头熙攘叫卖声渐近,还有各异的食物香味飘到马车内。

李玉华忍不住向马车外看去,就感觉马车停下,外头小易道,“主子,到了。”

穆安之先下车,在车畔伸手扶着李玉华,李玉华绣鞋踩着车凳,抬头便见灯火辉煌的帝都晚市出现在眼前,无数店铺的灯笼、摊位的灯笼,还有出门人挑的灯笼汇聚成一片灯的海洋,映亮帝都城夜空。无数食客行人悠游于晚市,数不清的摊位老板、店铺东家客气殷勤的招呼着客人,食物的香味更是一阵刚来一阵又近

李玉华惊叹,“比白天更热闹。”

“白天人们不一定有空,晚上凉爽更愿意出来。”

孙嬷嬷云雁都从后面过来,李玉华迈下马凳,突然拿出一条红绳,一头系了自己手腕,一头系了穆安之手腕,李玉华淡定的说,“我看这晚市人多,别挤散了。”

穆安之盯着手腕上的红绳,点头,“有理。”

☆、第32章十九章

自从穆安之时不时要来许家找李玉华, 许太太就过的提心吊胆,听丫环回禀说穆安之带李玉华出门去了。许太太松口气,瞅瞅外头天色说, “今天咱们就在自己院里吃。”

母女三人刚用过晚饭, 云雀就带着点心过来了, 说是三殿下给大姑娘的,大姑娘请大家伙儿都尝尝,是寿膳房的手艺。

许太太笑,“劳你跑这一趟。坐下吃杯茶吧。”

云雀斜签着身子坐小半边屁股,许婉然说,“我看云雀姐姐这一天, 什么都没做,光替大姐姐送东西就得跑细了腿。”

云雀笑, “奴婢不就是跑腿干活用的。”

“让小丫环来就行了,哪里还用你亲自跑这。”许惠然柔声道,“说是入了秋, 还是有些暑热。”

许太太问了些李玉华的近况,嘱咐云雀好生服侍,“你是老太太给大姑娘使的, 跟旁的人不一样,大姑娘屋里的事,你就得多留心, 也不辜负老太太对你的信任。”

“奴婢一定尽心服侍大姑娘。”

“你是个明白人。我这里有北疆来的蜜瓜, 你带两个回去, 给大姑娘尝尝。”

云雀捧着许太太给的蜜瓜告辞离去,许太太笑了笑,拉着小女儿的手道,“你身边走了个芳草,该补上一个。我听说云雀的妹妹小环不错,让她到你身边服侍吧。”

“嗯,我听母亲的。”许婉然过去看云雀送来的点心,拿起一块闻了闻就扔了回去,撇嘴道,“这么几块点心也值得东送西送,跟谁没吃过似的!”

“大姐姐也是一片好心。”许惠然摇头,“只是姨妈本是一片好心,三殿下就这样疑神疑鬼,非要压姨妈一头不说,又把大姐姐带了出去,还不知要同大姐姐说什么呢。”

许太太瞥那盘子点心一眼,“我就盼着你大姐姐是个明白人,别听些有的没有就信以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