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交给我,这是官府的责任了。”

待第二日,李玉华就精神抖擞的去找永安侯夫人商量这郝氏的案子。

华杜二位长史亦不负穆安之所托,撬开了案件发生当日两个赌场收债人的嘴,此二人还原当时案场场景:

“那妇人不从,哭着说肖二太狠心,还骂了好几句。两个孩子也抱着郝氏的腿哭,肖二性子上来,先是把俩孩子一脚踢飞一个,揪住郝氏的头发就是一串嘴巴。郝氏急了,回屋抄出一把刀就捅在肖二肚子上。”

穆安之,“原来还是情急自救才杀了人。”

作者有话要说:PS:第一更,晚上第二更~

☆、八六章

这件案子在朝中引起极大争论。

最终, 穆安之以郝氏自救杀人,其情可悯, 判杖八十, 可用钱赎。赌场东家也被判杖八十,罚银万两。

但有争论, 穆安之当朝就一句话,“此案案宗公开,凡有异议之人可去刑部查看案宗,如果不知案宗来龙去脉就当朝胡说八道,我劝你们闭上自己的嘴!”

由于穆安之嘴炮功能十分强大,他又一幅蛮横的不得了的样子, 当朝真没几个人愿意碰他的霉头。

穆安之威风八面的散朝, 黎尚书身边则是一群言官蜂拥而至, 嗡嗡嗡嗡嗡嗡, 仿佛被一群绿头大苍蝇围住,烦的黎尚书一个头两个大,一时间竟极是羡慕穆安之神鬼莫近的鬼见愁风范。

李玉华在宫里还跟蓝太后细说了这件官司, “早就是个烂赌鬼, 爹娘都是叫他不务正业气死的, 他大哥去赌场叫他回家披麻戴孝都被他两拳打倒在地。家里什么都赌完了, 也根本不养家, 媳妇坐着月子,不知哪里得罪了他,连媳妇带伺候月子的丈母娘都打出二里地。平时都是靠他媳妇做绣活养活家中儿女, 这回更是把媳妇儿女都输给赌场。赌场去收人,你把人给人家就是,他不是,听到媳妇报怨两句,伸手就是一顿打,俩孩子一哭,一脚一个踢的背过气去。”

蓝太后听都听的一肚子气,“竟是这样的烂人!”

“何尝不是,要不是三哥接审此案,我都不晓得世间竟有这样的烂人。从这男人的同胞兄长到街坊四邻都写的谅解书请愿书,就是觉着这妇人忒不容易。被卖了不说,这一卖就不是你媳妇了呀,你这样打别人家的奴婢,下手这样毒,能怨人家还手吗?律法也没规定挨打不能还手啊,何况是这样往死里打。”李玉华正义凛凛的眉毛高高挑着,嘎嘣俐落脆的道,“我就说三哥这案子判的好,这才叫公道!”

“什么以妻杀夫,不存在的。你把自己媳妇输了,这就不是你媳妇了。男人打媳妇不犯法,可打别人家的奴婢就是犯法的。你打别人,还能怪别人反抗?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嘉祥公主虽然一向与穆安之李玉华不睦,听到这官司后也狠啐了这无耻人渣一回,深觉捅死都便宜他了。

嘉悦公主回到母妃宫中说起此事,林妃感慨,“你三哥真是娶对了媳妇。”

“三嫂可维护三哥了,常听她夸三哥。”

林妃年华渐逝的眉眼间浮起些许细碎笑意,像秋天湖面的碎金一般的阳光,逐渐的从眼瞳勾连到眼尾,飞扬出几分年轻时的风采,“要不说夫妻要举案齐眉呢,你敬她,她敬你,夫妻一体,方能恩爱长久。你三哥这桩亲事就结的很好。”

穆安之以往再如何出众,没有冒头的机会,大婚后先是由慈恩会的案子进入刑部,这才多长功夫就在刑部办了好几桩出头露脸的案子。何况,以往穆安之毕竟是男人,男人不喜碎嘴絮叨,许多事穆安之不好计较。可大婚之后就不一样了,这位市井出身的皇子妃简直是个人精。

你可以说李玉华不够文雅,不够尊贵,但是,这人绝对不傻,那简直是卯足了劲的给穆安之刷好感,恨不能一天三顿饭都长在慈恩宫。别说慈恩宫原就偏心穆安之,就是待穆安之寻常,有李玉华这样一天坐到晚的在慈恩宫奉承,小猫小狗时间长了都有情分,何况是正经孙媳妇。

林妃没有儿子,却也挺欣赏李玉华,能拉得下脸,能给三皇子在宫时刷好感,这就是本事!这就是做皇子妃最大的责任!

.

李玉华得意,自然有人不得意。

陆皇后都觉着人心不古了,特意与太子提了一句,“说是把这妇人输给赌场便不是夫妻,可就没有以往的情分,这就把人捅死,竟只要八十杖就结案了。杀人案件,如此轻判,朝中便没有物议?”

沉吟片刻,太子道,“这案子刑部所判并无差错,倘让我判,大致亦是这般。”

陆皇后原是想抱怨几句,不料一向得意的长子竟这样说,陆皇后神色一滞,声音像从半中跌落,游丝一般含糊一句,“这也不是一桩案子的事,不是吗?”

太子明白陆皇后所指,只是,他堂堂一国储君,难道连容下穆安之的心胸也没有吗?这也太小瞧他了。

太子轻轻后退一步,克制的一欠身,“这毕竟是朝中事务,牵涉我朝律法,母后安享尊荣,何需为这些琐事烦心呢。”

“我还不是担心你。”

“母后就这样不信任我?”太子俊美的眼眸微微眯起,夕阳落下,他背对着殿内光线,脸庞隐没在光影中,只微微能看清勾起的唇角洋溢着的自信,“母后,我既是储君,便当容天下。安之的确性情不驯,他却是我的弟弟,他有才干,朝中可任他施展,他无才干,也会有一生富贵。如果我因才忌他,我便不配做这个储君。我永远不会嫉妒他的才干,因为我从来不比他差。”

作者有话要说:PS:第二更到,大家晚安!

☆、八七章

纷纷扬扬的大雪中, 李玉华热火朝天的准备着过年的各项物什,府中自己用的, 奉予昭德宫慈恩宫进上用的, 还有就是给穆安之在刑部衙门发的年货,李玉华都预备妥当了。

早膳时同穆安之说些府中事,穆安之虚应几声, “成,就这样。”

李玉华面前的凉菜里挑了两根块梅子春姜片放到穆安之碗里, 穆安之看都没看直接就吃下去了。李玉华睫羽一闪,眼神中划过一丝沉静, 穆安之吃东西挑嘴, 葱姜蒜这些便是放进菜里调味儿,事后都要挑得干干净净, 不能叫他吃出来。

李玉华也没急着问到底有什么事,依旧是早膳后打理着穆安之去宫中早朝。李玉华张罗着把几处亲近人家的年礼打发人送去, 如穆安之的老师唐学士府, 李玉华交情不错的永安侯府、陆侯府,这几家的年礼让杜长史华长史他们走一趟就成,二皇子府上要穆安之亲自出面。

穆安之出门后,李玉华叫来小凡, 问, “府里这几天有什么事我不知道的么?”

一直跟随在穆安之身边的小易是大总管,小凡因巴结李玉华得力,况他在内侍中也算中用, 李玉华安排他为二总管。因小凡多是随穆安之出门,小凡这位二总管倒是更多管着府中事。小凡没有立刻回答,他把这几天的事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然后恭敬禀道,“这几天虽是过年事多,可但凡有事,小的无不向娘娘禀告,小的刚刚再三思量,府内并没有事不曾禀告娘娘。”

李玉华道,“你去长史司那里说一声,不论哪位长史到了让他过来见我。”如今年下府中事务多,衙门事务少,穆安之身边通常只跟着一位长史,另一位在府中长史司支应府内事务。

小凡立刻恭敬应下。

.

华长史并不是第一次到王府内宅,但是第一次被皇子妃娘娘宣召,纵是仙风道骨、闲云野鹤的性情,华长史都多了几分恭谨,雪片无声无息的飘落在油纸伞上,顺着伞面或继续飘落成尘,或浅浅的聚积在伞缘,似是给麻黄色的伞面儿绘了道轻柔白边儿。踏着青砖路,华长史也不禁琢磨皇子妃娘娘宣召于他是有何吩咐。

他与皇子妃娘娘见面的机会有限,虽听闻过有关皇子妃娘娘的一些传说,但正式见面只有一次,就是到皇子府当差第二日,长史司参拜三殿下,三殿下带着皇子妃娘娘一同在银安殿受礼。

风雪愈紧,朔风扬起雪片扑面撞来,华长史握着伞柄的手微微用力,伞面儿积雪籁籁而起,打着旋儿重新飞扬飘远。

华长史在一座轩峻大院的黑漆门前止了步,这应是殿下娘娘起居的院落,他自当先在外侯召。就见守门的婆子撑伞出来笑道,“娘娘吩咐,请长史到书斋说话。”

院中花木凝霜积雪,几条直通廊下的路扫的干净,几许零星雪片而已。华长史随这婆子直接到正房最西面儿的屋宇廊下,竟未曾在外停留,直接就有侍女出来请华长史进去说话。

华长史心中更添慎重,何事这般要紧,令娘娘急召。

.

除了正对的琉璃棱花窗,三面皆是书房,李玉华坐在穆安之并不常用的书案后的熊皮太师椅中,待华长史见过礼,李玉华道,“长史坐吧。”

华长史注意到李玉华身边的侍女捧上茶后便退了出去,华长史连忙道,“娘娘恕罪,臣乃外臣,不好与娘娘独坐。”

李玉华吩咐一声,“云雀,那你便留下吧。”

云雀遂侍立在侧。

华长史微微欠身,李玉华道,“我是有件事想跟你打听,这几天殿下在衙门可还顺利?”

“并无不顺。”慈恩会案与朱氏案后,朝中对三殿下的风评已经克制许多,眼下刚刚结案的郝氏杀人案,虽则三殿下性情一如既往的独特,华长史相信,公道之人已经开始认可三殿下的才干。眼下应该说是三殿下局面大好,就是三殿下的独特性情,从长远来看,于三殿下也是利大于弊。

华长史奇怪李玉华为什么会这样问。

李玉华继续说,“长史司最近可有什么事。”

华长史道,“大大小小的事每天也有二三十桩,帖子回书都是报到里头得娘娘或殿下的吩咐,长史司公文回函。另外也没有旁的事……”

华长史突然心中一跳,昨天还有一封兵部驿馆派来的书信……

李玉华眉心一动,双眸捕捉到华长史的犹豫,立刻追问,“究竟什么事?”

华长史不知该不该说,毕竟长史司是侍奉殿下的,必以殿下为主。殿下万一不想娘娘知晓,他说了岂不违背殿下心意。李玉华瞥着华长史的老脸,“再亲不过夫妻,你不说小心我以后吹枕头风。”

华长史哭笑不得,“娘娘您这是在威胁老臣。”

“是啊,到时三哥追究你,你就说是我威胁的好了。”

华长史明白李玉华起疑之时就不能再隐瞒此事了,“昨天有一封兵部驿馆派来的书信,上面的封泥印章是从北疆来的。”

李玉华想了想,木香姐不知道她嫁给穆安之,应该不会从北疆写信给她,那这信必然是裴状元的。李玉华和颜悦色的对华长史道,“有劳长史,我知道了。”

打发了华长史,李玉华思量一阵,令人备了穆安之向来喜欢的羊肉锅子,中午一并放在食盒中给他送去。晚上的饭菜也格外精心,一桌子都是穆安之喜欢的菜。

穆安之心思细致,笑笑,“这么丰盛,可是有什么喜事?”

“没喜事就不能丰盛了?这不快过年了,好东西也不用都放到年根底下再吃。”李玉华体贴的给穆安之斟酒,“天气冷,喝些酒活血脉。”

穆安之瞥见李玉华关切的神色,略饮些酒水。

待晚上二人读书时,李玉华才问穆安之,“是不是裴状元出事了?”

穆安之脸上的惊愕一闪而过,他慢慢的把手中的书卷合拢,“没什么事,你没听小九叔说么,如玉在北疆挺好的。”

“我就是听小九叔说过才更担心,看你早上就神思不属的,裴状元信里写了些什么?”

穆安之平静的说,“没什么。”

“没什么是什么?”李玉华追问。

穆安之令小易取来信匣,亲自打开,把信递给李玉华。李玉华很意外穆安之竟然亲自把信给她,一时竟没有去接。穆安之放到李玉华手里,示意她自己看。

李玉华匆匆读过,信里其实也没写什么,大致就是一切安好,然后问候穆安之平安的意思。李玉华不解的捏着信笺,“这信有什么问题?”

“没什么问题。”穆安之取回信笺,两折后重新放回信皮,淡淡道,“只是除了这封信不是如玉写的外,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不是裴状元的信?”李玉华眼珠子险没掉下来。

“信皮上的字是,信笺不是。信笺上的字是仿的。”穆安之眼中升腾起淡淡冷意,重将信锁回信匣,“这信约摸是给我个警告。”

“警告什么?”

穆安之唇角蕴着淡淡不屑,“看你怎么想了,要是心窄的把自己郁死也是有的。没听过那惊弓之鸟的故事,惶惶一只带伤的孤雁,听到箭弦声就可能吓的掉到地上,成为别人的猎物。这信,就是一声箭弦。”

“那这算计我们的人可是想错了,三哥你有我,我也有你,我们可不是孤雁!”李玉华一脸认真的紧紧握住穆安之手,手握的非常紧,想通过自己的手传递给三哥自己的鼓励和力量。

穆安之觉着心中像有一簇小小的微火,在这严冷的深夜,只要望见这束火光,整个人都会从心底温暖起来。

眼眸中的冷意似被春水融化的坚冰,消融不见,穆安之笑着点头,回握着李玉华的手说,“是。我还有你。”

“我一辈子都会跟三哥你在一起,不论什么时候,咱俩同进同退。有难处,咱俩一起想法子。有坏人,咱俩一起对付。过日子可不就这样,一定会有沟沟坎坎,翻过一山还有一山,泅过一河还有一河!只要活着,就得过!”

李玉华神采弈弈,眉宇间蕴含着凛凛斗志,如同一株风雪中的劲松翠柏,风雪难侵,冰霜不败,“我还就喜欢这不好对付的,一打就倒的,胜了也没成就感!”

能在兵部驿馆神不知鬼不觉换了皇子信件的人,能有谁!

答案不言而喻!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八八章

当穆宣帝私下问及穆安之信件之事的时候, 穆安之脸上明显闪过惊愕:

“陛下怎么知道的?”

“你媳妇私下同你皇祖母说的。”穆宣帝说话的同时,一双锋利的凤目紧紧攫住穆安之的神色。穆安之心下冷笑, 兵部一向是陆家地盘,因他与陆家不睦,难不成他就会说这样的谎话?

穆安之心亦极快,他嘴里抱怨着, “这丫头少叮嘱一句都不行,大过年的,何况一封信自北疆到帝都,要经多少人的手,查也无从查起,跟皇祖母说也无非就是让老人家跟着生气。何苦来哉。”

穆安之刚刚的惊愕与如今的抱怨都被穆宣帝看在眼里,穆安之的确很少去跟蓝太后说这些琐事,倒是李玉华那性子, 就是在穆宣帝跟前也爱告个小状什么的,标准的妇道人家。看来这事穆安之的确不知, 穆宣帝却是道,“寻常信件无妨,可你堂堂皇子的信都有人敢动手调换,什么时候军中八百里加急他们都敢不经心了。”

穆安之垂眸不语, 穆宣帝明显也没有再问他的意思, 直接打发穆安之下去了。

穆安之回家后问起李玉华此事,李玉华递给他一杯蜜水,继续单肘支着小榻桌托腮看侍女服侍穆安之换衣裳, 一面说,“是我说的啊,这样的事,怎么能不告诉皇祖母一声?咱家的信都有人敢做手脚,还有什么不敢的?”

“说也是白说,这能从何查起?”

“怎么就查不起了?这信无非就是从驿馆走的,裴状元是县尊,官员的信件怎么也要格外慎重对待吧。一路上经了多少驿站,换了多少道手,一程一程的都能查出来。就是查不出来,也得以儆效尤,不然以后还不得反了天。这回是换件,下回还不得在信里给咱们夹上毒粉毒药。小人什么事做不出来。”李玉华巴啦巴啦的一通说,穆安之淡定的把蜜水喝完,空杯子递给一畔的侍女,摆摆手,不系腰带,两步到李玉华跟前,弯腰曲指对着她的眉心就是一弹。李玉华吃痛,揉着脑门瞪他,“弹我干嘛?”

“谁叫你不提前跟我说一声,陛下今天问起来,我都不晓得此事。”穆安之一笑,转身坐在小榻桌的另一畔。

“这还要说嘛,真是没默契,这种事肯定要跟皇祖母父皇说的啊。难不成白白被人算计?”李玉华继续揉着脑门儿。

“总归是你有理。”

穆安之从来不是会告状的性子,他就是后来性情有些激烈,也是有什么脾气当面就发,私下告状这种事,从不在穆安之的考虑范围之内。李玉华则不同,李玉华属于挺爱在背后唧咕的。穆安之觉着自己应该讨厌这样的行为方是,不过,想到李玉华背地里在蓝太后那里嘀咕这事,穆安之非但不曾厌恶,还有些想笑。

怕是做此事的人都未料到会惊动穆宣帝吧。

穆安之看李玉华一直揉脑门,凑过去看,“我瞧瞧,真弹疼了啊,我没用力。”

李玉华放下手,穆安之顿觉大事不妙,天地良心,他真的没用力,也不知怎么就给李玉华弹了个包出来。穆安之生怕叫李玉华知道跟他没完,眼珠一转,连忙关心体贴的说,“我给你吹吹,真不是有意的,不晓得你们小姑娘家肉皮儿这样细。”

李玉华觉着有些疼,因她惯常不是个娇气人,且三哥突然这么温柔,李玉华色令智昏没有多想,只管仰着脸闭上眼睛叫三哥给她吹一吹被弹疼的地方。

穆安之越看李玉华额间的包越心虚。

李玉华感觉到穆安之身上的幽幽檀香,心里不禁升起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喜悦,脸颊微微发烫。

一时,云雁进来禀道,“殿下娘娘,晚饭好了。”

两人在外间用晚膳,穆安之虚扶李玉华一把,李玉华转身时,云雁看到自家姑娘眉宇间的肿包,当时惊的瞪大眼睛,却是被穆安之一个严厉的眼神压了下去,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李玉华注意到云雁的神色,随口问,“云雁,怎么了?”

云雁是很忠心李玉华的,可穆安之那眼色,她也不敢多说,嗫嗫道,“没事。”

穆安之如同祸国泱民的宠妃,姿势优雅的一托李玉华的手臂,声音温柔醇厚的说着,“今天有北安关那里的榛蘑,与鸡同烧是一绝,你尝一尝,肯定喜欢。”

李玉华如同旧时昏君,立刻昏头昏脑的跟着穆安之去外间用晚膳去了。

穆安之先虚扶着李玉华坐下,自己方坐,吩咐一声,“烫些酒水来。”

李玉华被穆安之劝着还喝了几盏酒,她年纪小,有些不胜酒力,尤其晚饭吃的饱,再吃几盏热酒,饭还没吃完就两眼发倦,只想到床上睡觉了。再加上穆安之一味劝她,“困了就先睡吧,我也早些睡。”

李玉华强撑着洗漱完就倒床上去见了周公,穆安之令侍女拿来活血的药膏,作贼一般给李玉华眉间抹了厚厚的一层,心里求神拜佛的盼着李玉华额上的包明天消肿,要是让这丫头知道给他敲了个包出来,还不得跟他没完!

穆安之的好运气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昨晚能哄着李玉华多吃几盏酒,早上总不能不让李玉华梳洗,结果,李玉华对镜子一照,见自己脑门儿青了一块,当下两眼一横,对着镜子仔细端量片刻,回身找穆安之算账,“我这脑门儿怎么回事!”

“昨晚喝多了,你自己撞床架子上了。”穆安之鬼扯。

“胡说。我昨天好端端的刷了牙洗过脸才上的床。”李玉华何其自信,可不是轻易会被糊弄的性子。

“真的。我看你撞的不轻,还给你擦过药哪。”

“你当我傻啊,这分明是你昨天弹我弹的,我昨儿就觉着疼,没跟你计较。原来你把我弹青紫了!你这不是叫我破相么!”

李玉华火冒三丈,饭都没给穆安之吃就把他给撵了出去,穆安之在外间说,“斗篷斗篷给我!”

“你还找捶是不是!”李玉华要追出去报仇,穆安之腿脚俐落的躲了出去,还是孙嬷嬷仗着资格老把斗篷给穆安之送了出去。穆安之在琉璃窗上叩两下,隔窗跟李玉华说,“那我先去早朝了。”

“滚滚滚滚滚!”李玉华只要想到自己的青脑门儿就气的要死,恨不能揍穆安之一顿。

穆安之忍俊不禁的摇一摇头,裹好披风带着小易先去上朝了。既然家里不给饭吃,就在外头吃的汤饼。说来还巧,穆安之遇着朝中几位官员,他在外一向神人不理,但旁人跟他打招呼,他也会点点头。穆安之优雅端贵的吃完汤饼,就优雅端贵的上了车驾往皇城去了。

赶上唐墨骑马从汤饼店门前经过,正好见穆安之自店中出来,扬声喊道,“三表哥。”

唐墨是跟父兄一起上朝,他五品小官儿,能排个最末,便是这般因着当差时间短也颇有兴头。尤其唐墨如今自诩大人,连马车都不坐了,凤阳长公主在慈恩宫就报怨过这个心肝小儿子不听话,这大冷的天儿,冻着如何是好?

唐墨披一袭玄狐裘,跳下马几步跑到穆安之身边。

唐沐也下马,不急不徐的跟在唐墨身畔,给穆安之见礼,穆安之伸手扶住,“表哥就莫要这般多礼了。”

一只清隽修长的手拨开马车的琉璃窗,唐驸马很客气的同穆安之打招呼,两人说几句话,唐驸马请穆安之的马车先行。唐墨将骏马给小厮骑,他凑到穆安之身边,一起亲亲热热的上了穆安之的马车。

对于这种自家有马车坚决不坐,然后去蹭旁人家马车的行为,尤其这人还是一向在朝名声不大好的穆安之,唐驸马都是一笑了之。

唐家是个很奇怪的家族,优秀出众如唐驸马还有其长子唐沐,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相较之下唐墨简直不像唐家人,从相貌到智商都不像,可也没见唐驸马着急。当然也有可能是因唐墨非长子的原因,但是连交际都随唐墨心意,这样的豪门是极罕见的。

穆安之见唐墨两颊冻出胭脂似的红,不禁道,“这么冷的天怎么还骑马?”

“我是大人了啊,要像小时候似的总跟父亲在车里,岂不叫人笑我长不大?”唐墨说的好像他上穆安之的车就完全没有这种担忧一般。

穆安之没理他这孩子思维,唐墨忽然好奇起来,圆圆的眼睛里满是疑惑,“三表哥,你以前不都是在王府用早膳的,今儿怎么从汤饼店出来的。”

穆安之轻咳一声,“这家汤饼店味儿不错。”

“真的?那明儿我也来试试。”唐墨不疑有他。

不过,以唐墨的实诚,中午也觉出不对了。他中午一向是找穆安之一起用膳的,尤其是穆安之破了朱家案、重审郝氏案后,唐墨对穆安之愈发亲近,每天表哥长表哥短的围穆安之身边,给穆安之跑腿。所以,往常三表哥的食盒有多丰盛他可是亲眼见过亲口尝过的。

唐墨在家还说过三表嫂细心,这天儿一冷,哪天都是翻着花样的添热锅子,对三表哥特别关心。

结果,今天三表哥竟然没有食盒,虽然唐墨不介意跟三表哥两个人一起吃他的食盒,可就是会觉得很奇怪啊。尤其唐墨发现,三表哥不是一天没有中午食盒,连着三天都没食盒送来。唐墨回家跟他娘说了此事,凤阳长公主进宫就跟蓝太后提了一嘴,蓝太后说,“安之媳妇三天没进宫了,这是有什么事吧。”遂打发心腹林嬷嬷带着两车蜜瓜给李玉华送了去,顺带看看是不是真有什么事。

孙嬷嬷跟着林嬷嬷一起进的宫,孙嬷嬷是个公道人,私下禀蓝太后,“按理,这也怪不得三皇子妃。好像是为着什么书信的事,殿下说三皇子妃没同他商量就跟太后娘娘说了,叫您老人家跟着操心,就把三皇子妃的脑门儿敲肿了,三皇子妃现在还没消气。”

“这还了得。”蓝太后道,“这个安之,我原以为他是个会心疼人的,怎么还敢跟媳妇动手了。咱们皇家再没有这样欺负媳妇的事,中午把他叫来,我非说说他不可。”

孙嬷嬷忙为穆安之说话,“三皇子妃脑门儿已经好的差不离,不大显了。”

“这也不行啊。这个不懂事的,玉华还不是好意告诉我,他倒还打那孩子。”蓝太后就待见李玉华这种什么都跟她说的性子。

结果,大中午的好容易有食盒送来,穆安之都没吃上一口,就被慈恩宫内侍给叫去挨了蓝太后一顿训。穆安之见孙嬷嬷在慈恩宫就什么都明白了,分辨一句,“真不是故意的,谁晓得那丫头肉皮儿那么细啊,就轻轻弹了一下。”

“亏你不是故意的,你要是故意的,还不得把玉华的脑袋敲扁?你这还是审案的人哪,律法上有没有说做男人的打女人要如何判?”

他这无心之失还扯到律法了,穆安之嘟囔一句,“看您老这样,我可是做孙子的,您老这心也忒不偏了。”

气得蓝太后午膳都险没给他吃,还是想到孙子这几天都没好生吃饭才留下他的。看穆安之连吃三碗米饭,蓝太后心下半点不同情穆安之,心说,真是活该!

.

皇子府。

用过午膳,李玉华翻着手里的礼单,云雀悄不声的捧着一盏酽茶进来,雨过天青的茶盏轻轻放在一畔小榻桌上,云雀低声禀道,“娘娘,刚刚我娘托人传信,说是想我了,年前想接我回家看看。”

指间哗的掀过一页礼单,李玉华抬头看向云雀,神色莫测。云雀镇定的禀道,“年下府中事多,奴婢也出不去,我们做奴婢的人,跟着哪个主子,就是一辈子的忠心,朝三暮四的人,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李玉华垂下鸦翅般的眼睫,“既是这样,你家里人接你,年前不便宜,年后有空回家一趟倒还使得。”

“是。”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八九章

蓝太后也不只是批评了孙子一顿,还教孙子怎么去哄孙媳妇。

看孙子跟八辈子没好好吃过饭一般, 午膳后蓝太后把穆安之叫到歇晌的暖阁里说话, 问他, “你这粗手笨脚的得罪了玉华, 可有给她好好赔礼?”

“怎么没赔, 说了许多好话。不信您问孙嬷嬷, 我见天赔着小心哪。我看快消气了。”穆安之会说话,他要是当着蓝太后的面儿对李玉华一顿夸,反是枯燥乏味, 这样抱怨的口气一说,蓝太后好笑的问, “你都怎么赔的不是?”

穆安之道, “还要怎么赔不是, 说两句好话还不行?”

蓝太后啧啧,“亏得你是遇着玉华这样的好姑娘, 换个气性大的, 还不知怎么与你赌气。说两句好话就是赔不是了?平时的机伶哪儿去了, 赔礼道歉, 这得送东西。”

“送什么?”

蓝太后看孙子这小白样儿, 忍不住指点他,“女孩子家,钗环首饰,衣裳鞋袜,都行。这全看你的心。”

穆安之想了想, 决定按蓝太后教的法子试一试,毕竟蓝太后应该比较明白女孩子的心。

不过衣裳首饰也不是立刻就能得的,好在当天穆安之回府,李玉华总算气消了,只是给他两个白眼作罢。

.

李玉华几日未至慈恩宫,再加上些影影绰绰的传闻,许老太太在家叹了一日气,晚间许箴回家,许老太太跟儿子念叨一回,“听说玉华与三殿下似是不大好。”

“娘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许箴执茶盏略呷一口,不急不徐的问一句。

“你媳妇今儿个去黎尚书府上吃酒,听刑部一位侍郎夫人说三殿下好几天脸色不大好看,玉华也几日未曾进宫了。都说玉华是叫三殿下把脑袋打破了,碍着面子,不好出门。”许老太太道,“是不是寻个人打听一二。”

许箴轻笑一哂,指腹在细致的薄瓷盅沿划了半圈,“娘你必信这些无稽之谈,玉华旁的不说,她岂是吃亏的性子,她要真吃了亏,能这么无声息的。外头妇道人家如何知晓皇子府中的事,三殿下这几日早膳都是在外头吃的,午膳也不见皇子府给他送食盒过去,要说俩人闹些别扭可能是有。可要说玉华受欺负,断无可能,不然,皇子府能不给三殿下送午膳。”

许老太太细一思量,“这倒是。这么说,三皇子府玉华说了还是算的。”

岂止是说了算?

所有关于三皇子府的消息都是从刑部或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再没有半丝风声从三皇子府传出,可见三皇子府治府之严。

三皇子忙于衙门事务,几件案子都十分出众,府里倘没得力人管理,断无如今气象。

李玉华的性情,她断不会把治府之权交与他人。

三殿下娶李玉华,当真是娶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