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055

施正霖去邺池那几日里, 施夫人从胶州回来了,回来的短短两日内施夫人办了许多事, 将家里上下收拾妥当后,顺道将儿子这回受伤的事了解了来龙去脉,今早还去了一趟苏家。

而现在儿子回来了, 施夫人便想到问儿子的意思:“正巧从胶州带了不少东西回来,想着苏家那儿我都没正式去拜访过,趁着有空, 我就去了一趟。”

“…”都已经上门拜访过了还问他如何, 施正霖看了眼她手里的礼单,“怎么会想去苏家拜访。”

施夫人脸上的神情更欣喜了, 拉着儿子坐下, 娓娓道来她的理由:“你看啊,去年你秋闱时,她在鼓楼救你那回,当时圣上赏赐了, 你说你有安排,我就只差人送了些东西去道谢, 也没亲自去拜访一下。可我后来左思右想不对, 那回要是你真让人给带出城了, 余下的一场都得落下,这么大的恩情,说什么都得亲自上门拜访。”

“娘,这都快一年了。”左思右想这么久才察觉出不对劲, 这是不是太长了些。

“还不是因为年初去胶州看你弟弟了。”施夫人嗔了他一眼,“也是你自己说不用去,你会送谢礼,我也没见你让人准备什么,虽说人家救你不图什么,那你这样也不对。”

“我已经派人送过谢礼。”

“送什么,就送你那些书啊画的?”话没说完就被施夫人给打断了,她忍不住念叨,“这些你送给那些朋友也就罢了,怎么能送这个当谢礼给姑娘家,亏的我这回去了一趟苏家,那苏夫人可比外头传的好相处多了,就是没见着苏家小姐。”

女儿家喜欢什么,他还真没有细究过,换做是他,自然更喜欢别人送需要的东西给他,而不是花里胡哨仅仅是摆着台面。施正霖认真想了下:“她和别人喜欢的不一样。”

喜欢习武,上蹿下跳的,也不能拿她和普通的女儿家相提并论。

施夫人眼神一闪,佯装着哎了声:“去的路上我也打听了不少,听说这苏家大小姐从小开始习武,时常外走走动,在训堂里的时候比男孩子还要顽皮,经常气的先生去苏家告状,仗着一身好武艺也没少打架,现在她也有十三四的年纪了,说是连针都拿不好。”

施正霖眉头微皱,并未作声。

“安邑巷那儿说起这位苏家小姐,怕是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苏老爷和苏夫人也是心大,女儿养成这般,也不怕她嫁不出去,成天在外混迹哪儿成啊,正霖你说是不是。”

施夫人说着说着,这眉头拧在一块儿,着实是被打听来的那些事儿给惊着了,施正霖顿了顿:“娘,这些道听途说的话不可信。”

施夫人煞有其事道:“怎么就不可信了,别人也是看你做了什么才说的,总不能人人都朝你泼脏水,是不是这么个说法。”

“苏大人家中的事,工部也常有人说起,还有说他是傍着宋老将军才有今天,但从他这么些年所做来看,并非如此。”施正霖看着施夫人,语气平静的很,“再说那苏夫人,您自己都说她比外头传的好相处,可见外面那些传闻不可信。”

施夫人眼瞅着儿子:“你不只与她见了两回面。”这就知道那些施道听途说的了?

施正霖从容淡定道:“父母秉性如此,想来儿女的教养不会太差。”

听起来好像十分有道理的样子,施夫人倒也配合:“她救了你后也没有宣扬什么,瞧这品性应该不差,下回啊…”

“娘,往后不要再送这些贵重的去,别吓着人家。”

话没说完就被施正霖给打断了,施夫人瞪着他,施正霖别的也没说,回了自己院子。

看着他出去,施夫人气笑了,对身旁的人道:“你听出来了没?”

一旁的钱妈妈笑着称:“听出来了,少爷这是护的紧了,您说去了苏家,少爷也没说什么。”

“我才说两句外头传的,这就急了,还说只见了两回面不熟,这都在外头过了一夜了,要不是他爹说漏了,父子俩都瞒着我。”施夫人说起来忍不住得意,上回从周家宴会回来她就觉得不大对劲,儿子这脾气,虽说不接近姑娘,但该有的礼数还是有的,从不会这样下一个姑娘的脸面,除非是,他心里头全清楚,彻底将他惹恼了。

之后她花了些功夫去打听,倒是没打听着谁家姑娘手受了伤,过完年去了一趟胶州,前两日回来才知道儿子又受伤了,这回伤的比上回还重,还在山林里躲了一夜,把人救回来的时候还发着烧中着毒。

施夫人这回愣是没哭,对着施老爷一顿骂,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自打生下来开始就留在胶州,经受不住长途跋涉,这么多年来都没回过上都城。

施夫人也认了这随时可能到来的生死离别,可大儿子呢,别的不求了,就求他平平安安,好么,她才离开小半年,又出事了,城西郊外那鬼地方,入夜谁知道会跑出什么山兽来,儿子不会功夫还受着伤,一个人能躲过一夜简直是老天保佑。

她险些就要没儿子啊。

施尚书扛不住夫人这一顿说,一不留神就说漏了嘴,当时救回来时不是正霖一个人。

施夫人耳朵多尖哪,不是一个人,还有谁。

架不住这接连‘拷问’下,施尚书就将他知道的告诉了施夫人,找到的时候除了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姑娘,是苏家小姐。

施正霖受伤的事并没有传出去,施家也好,季璟琛他们都是瞒着的,更别说有人一道被救回来,施尚书便嘱咐施夫人不可说出去。

“还用他提醒呐,我自然知道这事儿不可往外说,不论怎么样,女儿家的声誉最重要,与人在外呆了一宿,就是清清白白的也经不住别人乱说。”

施夫人心里明白着呢,就儿子那点身手,怕是人家姑娘照顾了他一夜。知道了这些后她自然是坐不住,借着去年那回的名义,备了好些东西送去苏家,顺道探探苏夫人的口风。

儿子长这么大,头一回见他对人上了心,她这当娘的要不抓点紧,下回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他还怕我吓着人家。”

钱妈妈笑着扶她坐下:“少爷从小就是有主意的人,兴许他自己想好的呢。”

“我就是怕他太有主意了!”施夫人一拍腿,对儿子的做法委实看不过眼,“这要拖个三五六年的,可就成别人家儿媳妇了。”

钱妈妈侍奉施夫人多年,也知道施夫人为了大少爷的婚事操心了好两年了,两年前收罗了不少让大少爷挑,可愣是连看都没看上一眼。

一年年过去,夫人心里是真的着急,这要是一直瞧不上眼可怎么办,偏偏老爷和少爷都是有主意的人,这事儿上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除非大少爷自己点头。

终于终于有些苗头,夫人怎么肯让她给溜了。

“不行,我得再想想办法。”施夫人一直想见上苏家小姐一面,外面传了这么多,总是要见上一面自己瞧过后心里才踏实。

“要再去苏家,怕是真的要吓着苏夫人。”钱妈妈替她出主意,“下月薛家不是有宴会,您与薛夫人说一声,让她邀请苏夫人和苏小姐。”

施夫人眼前一亮:“你说的对,薛家和宋大夫人相熟,由她出面请苏夫人,不会不答应。”这也省了她出面。

四五日后,八月初,苏家这儿,宋氏收到了来自薛家的邀请帖,帖子上邀请她和女儿半个月后去薛家,同去的还有自己的嫂子宋大夫人,宋氏便将此事和苏锦绣提了下,而苏锦绣得知大舅母和表嫂也去的,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晌午,如沁轩这儿,桌子上放着刚切好的雪花梨,还摆着两碟瓜子,苏锦绣半靠在坐塌上,正听着冬罄说起宁家的事。

“翠丹说,宁大人的几房小妾都难对付,头一天表姑娘给宁夫人上茶,她们合着伙儿给表姑娘下绊子。”冬罄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就像是疼到她这儿,直皱眉头,“好几个台阶,就这么跌下来了,膝盖这儿伤的厉害,连着躺了好几天。”

“翠丹说那宁夫人好相处多了,给表姑娘安排了单独的院子,离主院也不远,表姑娘受伤那几日,宁夫人天天差人来看她,还送了不少药膏。”说罢,冬罄有些怀疑,转而问苏锦绣,“小姐,那日表姑娘这样抬去宁家,宁夫人肯定气坏了,怎么还肯对表姑娘好。”

原本早早定下要进门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拖延到了七月。

说起宁延纳妾这事儿,那阵子可是让上都城热闹了好些日子,也没见谁家如此,纳个妾而已,居然还叫了人过来吹吹打打,虽说没有明媒正娶的阵仗,可不都让人瞧着了,四个人抬着一顶粉红小轿子一路抬过去,快到宁家时速度尤其的快,最后从小门进去。

别的不说,这样一来可直接打了宁夫人的脸面,可隔了几天在别人家见到这宁夫人,人家可从容的很,半点没为这事儿闹心,好事之人问起来的时候,宁夫人还借着夸了刘莞儿两句,说她为人乖巧,她和宁大人都挺喜欢。

第56章 056

苏锦绣没有见过宁夫人, 但看宁延如此,宁夫人还能将宁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生下了一双儿女,足以见得是个有手段的人。

宁延为官,还是个生意人, 论起算计,谁能比得过他呢,而身为他的夫人, 平日里既要和官夫人打交道, 又要和那些商家夫人来往,岂会简单。

一个妾室这样抬进宁家, 宁夫人还能云淡风轻, 可不是因为人家能忍,而是根本没把刘莞儿放在眼里。

“冬罄,你可知道什么样的身份会被人夸乖巧,讨人喜欢。”

冬罄想了想:“长辈会夸人乖巧, 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小姐也会这么说我们啊。”

“那宁夫人觉得刘莞儿讨人喜欢呢。”

冬罄愣了愣, 一旁清竹补充:“宁夫人是觉得, 表姑娘与府里的那些丫鬟下人们是一样的。”

刘莞儿的出身虽说在权贵眼中算不上什么, 可也不差,更是比那些普通清白人家的姑娘要好很多,按着宁延给的待遇,怎么着也得是个贵妾, 享受比妾更好的待遇,可宁夫人在外这么说的话,刘莞儿不就是个在她和宁延身边伺候的丫鬟,乖巧懂事,讨主子喜欢。

抬轿子,吹吹打打进宁家,还有为数不少的小聘,不就是想证明自己和妾室不一样。

这些话要是传到刘莞儿耳朵里,怕是比什么都让她难受。

“表姑娘这样求什么啊。”冬罄想的特别简单也特别直白,“去了宁家,要是被宁夫人当个丫鬟下人一般,那还不如留在家做小姐,还有人伺候。”

“她自然不是求这些。”刘莞儿心高气傲,就算给宁延做妾,也要拿捏住那一点半点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是高人一筹的,宁夫人拿她当下人看待,难受归难受,她可未必会认。

“不过去宁家也好。”冬罄瘪嘴,“省得她留在苏家,让小姐烦心。”

“要不了多久,翠丹和翠萍就会被她遣走,你注意些。”苏锦绣起身,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这几日在家无所事事,连人都变的懒洋洋,“叫人备马车,去一趟西市。”

这大约是苏锦绣重生回来后过的最清闲的一段日子,很快到了八月中,苏锦绣陪着宋氏一起,前往薛家。

上都城中有两个薛姓大户,其中之一的薛太傅家,与宋家有些交情。

宋氏还是姑娘时与薛家小姐关系不错,后来薛家小姐远嫁,这些年来,偶尔还会和大嫂一起过去走动一下。

“往远处说,宋家和薛家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不过这亲戚关系隔的太远了,其中不晓得差了多少辈。”在马车上宋氏和苏锦绣说起薛家,顺着便提到了薛家的几个与苏锦绣年纪相仿的孩子,“说起来,薛夫人的小儿子倒是只比你大了两岁。”

马车坐的昏昏然的苏锦绣一下醒了:“娘,什么薛夫人的小儿子!”

“你不记得了?”

苏锦绣摇摇头,薛家她是知道的,可薛夫人生的都是儿子,又没有姑娘,她哪儿认得他们。

宋氏笑了:“你不是自诩记性好,把你小时候在宋家见到那薛家小少爷的事儿忘了?”

苏锦绣是真不记得,但看娘这样的神情,不确定问:“小时候我欺负他了?”

“那年你四岁,薛家小少爷六岁,在宋家时一群孩子闹着玩,你见他总是坐在亭子里不出去,就拉他去池塘边,说要带他抓鱼,等我们听到动静,你们俩都已经掉水里了。”

苏锦绣微张了下嘴:“那后来呢?”

“幸亏是养鱼观赏的池子,并不深水,把你们捞上来时,你还说他笨,鱼都不会捞还害你掉下水去。那都是九月末了,水里凉的很,你大舅母还担心你受凉,你倒好,换好衣服出来后活蹦乱跳的去找你四哥玩了,倒是那薛定奕,回家之后生了一场病。”

可能是干的混账事太多了,就是听宋氏说完了,苏锦绣还是没想起来:“之后我没欺负他吧?”

“薛夫人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年纪也大了,生下后来身子也不如他那几个哥哥,之后你也没机会见着他。”宋氏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听闻是跟人学医去了,薛老爷和薛夫人也是舍得,一走好几年,也不知道回来了没。”

正说着,薛府到了,苏锦绣下马车跟着宋氏进了薛府,在前院见到了薛夫人。

因着刚刚马车上宋氏说的事,苏锦绣在见到薛夫人时略有些不好意思,特别乖巧的叫了声薛夫人,倒是让薛夫人印象不错,这孩子小时候虽然顽皮,长大了倒是好了许多。

打过招呼后由薛府的丫鬟带到了待客的楼阁里,这是个三面绕台的戏楼,已经摆好了桌椅,瞧这数目,薛夫人请的客人怕是不少。

一路招呼打过去,苏锦绣开始后悔了,不应该跟着娘过来的,熙姐姐没见着,倒是见了不少明里暗里打听的人,这些个夫人碰上面后寒暄了两句后就会提到一旁的她,进而问她多大了,直接点的还会问许亲了没,那一双双眼神瞧过来,苏锦绣撑的笑容发僵。

走出回廊后,前面有三个夫人在聊天,瞧见她们下来,其中一个与宋氏认识,笑着叫了声:“苏夫人。”

之前背对着她们的一位年轻夫人转过身来,身材丰腴,容貌出众,瞧着挺温婉大方,在听到别人叫宋氏苏夫人后多看了她们两眼,微微点头:“原来这位就是苏夫人。”

和宋氏认识的那位夫人赶忙介绍:“这位是宁夫人,这位是杨夫人。”

宁夫人。苏锦绣不由朝她看去,难道是宁延的夫人。

很快的就有好事着在旁给苏锦绣解了惑,知道苏家有位表姑娘到了宁家做妾,如今看她们都在,便想看些笑话:“这么说起来宁家和苏家岂不算是结了亲,苏家的表姑娘前阵子才入了宁府。”

宋氏从容不迫道:“杨夫人,你这事打哪儿听来的事,连我自己都不晓得,苏家可没人嫁去宁家,更没什么表姑娘去宁府的,要什么关系都能攀亲,宁夫人不得忙坏了。”

宁夫人笑着不语,杨夫人哪儿肯就这么放弃不说:“宁大人新纳的妾不就是苏家的表姑娘么,住在你们家好一阵子,不过苏夫人,不是我说,怎么能让她做小呢,说出去多不好听啊。”

最后一半儿的话,尽管是压低了声,周围闻声而来的也都听见了,宋氏的脸色不甚好看,她和老爷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尽管刘莞儿不是从苏家抬出去的,但也止不住有人嚼舌根,说苏家有亲戚给人做小。

她和老爷倒是无所谓,但是蓁蓁还没嫁人呢,她要再这么往下说,岂不做坏了蓁蓁的名声。

“杨夫人,别人家的事我们哪儿做得了主,苏家可没有这样的表亲,也没人出去给人做妾,他们既然不是苏家人,也不值得我们操那份心。”宋氏瞥了杨夫人一眼,“就像是我现在不能阻止杨夫人嚼舌根一样,因为我和杨夫人你不熟,也管不着你,不过你得当点心,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别嚼断了舌根,到时候疼了自己也难受。”

当她宋如筱是软柿子,要按着年少时的性子,这样诋毁自己家人,肯定要找机会拖暗处教训一顿。

大抵施没料到宋氏说话这么横,杨夫人有些下不来脸面:“我可好心,你们自己闹的笑话还不承认。”

一直没开口的宁夫人忽然笑着打圆场:“我家老爷的确是从黔城纳了个小妾回来,原来我也是不同意的,毕竟是清白人家的姑娘,能好好许个人家,也不用做伺候人的事,不过我看她挺乖巧懂事,老爷也喜欢,也就许了,左右家里多张嘴吃饭。”

“我听说苏大人的老家也在黔城,杨夫人,恐怕你是弄混了,苏家就算是有亲戚过来,现在也早该回去了。”宁夫人看了宋氏和苏锦绣一眼,笑的一团和气,“我家老爷纳的小妾,可不是苏家的亲戚,所以啊,你可别说我们两家结了亲,毕竟我家那小子今年不过六岁,要是再长上十年,我倒是愿意与苏夫人结这亲呢。”

两家人都不承认,那还有什么戏可看的,那小妾都已经进了宁府,长什么样谁晓得,也不是从苏家这儿抬出去的,哪能肯定就是苏家的亲戚。

被周遭这么瞧着,杨夫人也不觉得尴尬,即刻就接了宁夫人的台阶:“是么,那是我听岔了啊,苏夫人,可真是不好意思。”

说完之后也担心再被怼,拉着另一位夫人朝戏台子下走去,宁夫人冲宋氏轻点了点头,大家都有点心照不宣的意思,宋氏看着她走远,捏紧苏锦绣的手:“回去得让他们再看紧些,刘家人要是过来,远远的都赶走。”

“娘,刘家人不会来苏家的。”就刘夫人那势利眼劲,不知道拿了宁延多少好处,起码得过个三五年才会想起苏家来,到那时候谁还会信。

“那宁夫人是真不简单。”宋氏叹了声,“我们也过去。”

宋氏牵着苏锦绣过去,快走到看台时,身后传来了薛夫人的声音,一转身,看到薛夫人身边的人时,苏锦绣笑容一顿,有了想即刻消失的念头。

第57章 057

和薛夫人一起过来的, 正是后来才到的施夫人。

以前肯定是有一块儿参加过宴会,但这么仔仔细细的瞧还是头一回, 施夫人看到站在宋氏身旁的苏锦绣,心里添道:生的俊俏玲珑,颇有灵气。

再走近一些, 与宋氏打过招呼,施夫人面带柔和看着苏锦绣:“这位就是苏姑娘吧。”

苏锦绣微福了下身,维持着刚才的笑:“施夫人。”

苏锦绣今天穿着一身湖绿色的撒花烟罗裙, 撩起的长发在后面扎了两个可爱的小髻, 上面垂着淡绿的小流苏,并没有过多的坠饰, 简单透着灵气, 施夫人瞧着便喜欢,又在心里添道:可爱灵巧,端的大气,也知礼数, 可没外头说的那样不懂事。

“上回去苏家没有见着你,不想今天在这儿碰着了。”施夫人往前一步, 自然而然和苏锦绣走在了一处, 正好在台阶边上, 苏锦绣想让开也不能,只能笑笑。

“就坐这儿吧。”走到戏台前,施夫人先邀请宋氏坐下,就在薛夫人后面, 等苏锦绣坐下依着次序,施夫人在宋氏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这时再想换位置已经晚了,苏锦绣也没想到会在这儿遇上施夫人,来时根本没这心理准备,如今人就坐在旁边,再想想之前施夫人派人送来的厚礼,苏锦绣心里忽然升起了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坐下还没半刻钟,施夫人便和宋氏聊了起来。

聊的都是些家常的事,开始还没什么,说着说着便提到了上次施夫人送去的厚礼,施夫人神情坦然的很:“苏夫人你也别觉得那些个贵重,什么都比不过平平安安来的更贵重,要不是你家锦绣,正霖还不知会受什么伤,所以啊,你也别推脱,收下了我才安心。”

可是你上回已经送啦,宋氏记得清清楚楚,女儿在鼓楼救了施家少爷之后,隔天施夫人就派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虽然没有亲自过来,那些礼也不轻,早就够了,哪里用得着隔一年再送,这名头用的着实奇怪。

宋氏收着也不太心安:“换做是谁,看到了都会帮忙的,锦绣她只是碰巧。”

“说什么碰巧,在那僻静的地方,也不是谁都瞧的见,苏夫人,我与你说些心里话,当时我是真的吓坏了。”施夫人轻捂住胸口,尚是有后怕,“一回两回的,我这心啊,一直提着,就没放下过。”

都是做母亲的人,宋氏自然能体会施夫人说的那种担心,要是蓁蓁出了事,她不会比施夫人紧张的少,于是安慰道:“犯人已经逮捕归案,如今你可以放心了,不会再有事。”

“你是不知道,就算如此,我还是得操心。”

宋氏笑了:“都一样,当娘的谁不操心自己的孩子,就是成了家还得为她想着。”

“是啊,不怕你笑话,我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这么一说,两个为娘的人倒是亲近了不少,施夫人便趁机问:“之前听说锦绣受了些伤,现在可好些了?”

“受伤,她没受伤啊。”宋氏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等坐在一旁的苏锦绣听进去后再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宋氏恍然,“那都是去年的事了,受了些小伤,早就好了。”

“真是不小心,伤哪儿了,可别留疤。”

施夫人扭头关切的看着苏锦绣,偏偏那眼神亲切的很,苏锦绣心里突突狂跳,笑着摇头:“多谢施夫人关心,是小伤,不值一提。”

施夫人笑着拉起苏锦绣的手,轻轻摸了摸后叹气:“小时候没少吃苦吧,年纪轻轻就开始习武。”

有些女子喜欢琴棋书画,也有天赋,学的就会比别人快许多,苏锦绣从小喜欢舞刀弄枪,也就并不觉得苦,再者有表哥他们陪着,说起来苏锦绣还挺喜欢的,可对上施夫人关切心疼的神情,苏锦绣心中便有些咯噔:“习惯了,也不觉得苦。”

施夫人听着更心疼了,什么叫习惯了,那得苦多久才习惯,天寒地冻的一个姑娘家小小年纪清早就要起来练那些基础,想想都觉得不容易。

于是施夫人扭头对宋氏道:“锦绣这孩子还真能吃苦。”

宋氏看了一眼自家闺女,听施夫人夸的真心实意,还挺高兴的,只不过别人面前总得谦虚些,遂宋氏笑着摆手:“她自己喜欢,也就能忍一些,算不上什么厉害的功夫,都是她那几个哥哥让着的。”

“苏夫人,你要这么说,我可就真只有羡慕的份了,以前也想有个姑娘,可惜了,就只生了两个小子。”施夫人低头看着,瞥见了苏锦绣挂在衣服上的一个荷包,顺手拿起来瞧,“这是你绣的?”

苏锦绣反应也是很快,微红着脸:“这是别人送的,我的女红并不好。”

“这有什么的。”施夫人轻捏了下她的手,见她不好意思,心里又添道:瞧着性子也挺软的,不像别人说的这么凶悍,果真这外头传的啊,不可靠。

宋氏听她这么一说,倒是愣了愣,这上都城里,生了儿子当了娘的,大都想挑知书达理的,女红尤其得好,现在听施夫人的意思好像不太在意这个,宋氏便多了份心思,笑着试探:“这该学的还是学好。”

施夫人轻唉了声,并不这么看:“这人哪,也不是样样都得会,苏夫人,我看锦绣这孩子挺好,姑娘家学点功夫本就辛苦,要再坐下来练一手好绣活,恐怕夜里都不能睡了,行军打仗的,拿的起刀,总不能要求他再拿的起锅铲炒上一手好菜。”

苏锦绣身子微僵,将视线从施夫人身上挪开,心里翻腾不已。

“怎么了?”

苏锦绣忽然起身,垂着头对她们道:“娘,施夫人,我离开一会儿。”

不等宋氏说什么,苏锦绣转身朝着台阶走去,脚步很快,上了回廊走出戏楼。

一直走到戏楼外的池塘才停下,看着池内平静的碧波,脑海里都是施夫人的话。

那番话很耳熟,只是上一世不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她刚嫁入施家没多久,施夫人带她出去参加宴会,有人提起这些时,施夫人说了一番维护她的话。

“我看我们锦绣挺好,男儿都没她有本事,这人哪有十全十美的,我们锦绣从小习武,数九寒天都没落下,比我们正霖读书还辛苦,我有时就劝着她多休息,家里既不缺丫鬟也不缺银子的,这些个绣活儿,交给下人去做就成。”

在那之后,别人就再没当着施夫人的面说道她以前那些事。

苏锦绣很感激施夫人,在后来那些日子里,就算她与施正霖之间有那么多的隔阂,施夫人还是对她很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世她才不愿和施夫人太接近,她怕自己拒绝不了她。

“这也太奇怪了。”想到此,苏锦绣头疼不已,之前是送厚礼,今天在薛府又和娘说了这么多,她总觉得哪儿哪儿都透着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施夫人一定是知道了什么。

别的不敢肯定,苏锦绣还是相信施正霖不会把这些事说出去,那他们在别人眼中就是没有瓜葛的人,施夫人忽然这么热情,苏锦绣心慌啊。

不行,这事儿得和施正霖说一声,再这样下去,她都不敢想接下去会发生什么。

思及此处,苏锦绣有了主意,心里才稍微平定了一些,这时身后传来了个清和的声音。

“你在做什么?”

苏锦绣转过身,一个年少之人站在那儿,穿着身青衣,正笑盈盈望着她。

他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