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吟片刻,便站了起来:“我去看看。”然后不紧不慢地走了出去,来到厅堂附近,从后门而入,进到与正厅一墙之隔的后厅。

这后厅与前厅有两道用帘子档着的门,可以清楚地听见厅里的谈话。

“博文,你来了?来,坐吧。叶老太爷这厨娘的手艺不错,米酒也醇香,我们刚举筷你就来了,算你有口福。”这是杜浩然那有些慵懒声音。说完这话他又道:“杜念、杜忘,博文也算是自家兄弟,他不会在意的,你们坐着吧。咱们去野外八、九天,饥一餐饱一餐的,好不容易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哪能刚吃一口就撂了筷子?”

“还别说,我看着这桌子菜,口水直流。公子您要不说这话,从今天晚上那餐开始,我做每一道菜非得放两大勺盐不可,反正我跟杜念多咸都能吃得下去。”杜忘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杜念虽然不如杜忘那么爱说话,但绝对是行动派的,他比杜忘还要坐得快。

虽然杜浩然拿这两个手下当兄弟,但以前,还顾着些聂家人的感受,没让杜忘和杜念跟他们一桌吃饭。此时他一说这话,聂博文就知道杜浩然这是对聂家很不满了。他苦笑了一下,坐了下来,道:“你这几天去哪里了?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

“你们不是一再地请我回聂家吗?回聂家干什么?还不是想让我赌矿?所以这几天进山里看了看,想要找一条玉矿出来,还了你家这笔债,免得我想过点平淡的日子都不得安然。但老天也不帮我,走了几天,在山里差点被狼群给吃掉,也没见着一点玉矿的影子。我真是对不住你们聂家。要不,我砍一只手赔给你?”杜浩然很认真很真挚地看着聂博文,一本正经地说道。

聂博文拿手用力地搓了搓脸,苦笑一声道:“浩然,咱们能不能别这样?”

“别哪样?”杜浩然虚心向他请教。

“我知道,这一年多,你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住到聂家去的。而且这一年里帮我们聂家选原石,让聂家少损失了二、三十万两银子,而你不过是拿了五千多两银子的酬金,再多给你你也不要。所以,是聂家亏欠你的,而不是你亏欠聂家的。你心里有气,就冲着我骂好了,但我们实在没办法。你要是走了,我们聂家,虽说不至于倾覆在旦夕之间,但处境会更艰难。所以,请你留下来行吗?算我求你!”

杜浩然眯着眼睛,直直地看着聂博文,直把聂博文看得目光躲闪,不敢直视他,这才冷然一笑:“那我要是不答应呢?你想怎么的?”

聂博文痛苦地闭上眼睛,喉结在脖子下面来回地打了几个转,好半天,他才睁开眼,艰涩地道:“浩然,我拿你当朋友,更拿你当兄弟。在这世上,除了父母,便是那些庶弟和堂兄弟们我都没有如此亲近过。但我并不属于我自己,我是属于聂家的,我享受聂家带来的富贵权势,就得屈从于聂家,为它卖命。所以浩然,求你了,别让我为难,好吗?”

杜浩然的脸色更冷了:“你的意思是,为了让你的心情好过一点,不必为难,更为了让你们聂家的处境好一点,就算是聂家欠我的而不是我欠聂家的,我也得放弃自己的自由,心甘情愿地做聂家的一条狗,一辈子被聂家所监禁,为聂家卖命?”他轻蔑地看了聂博文一眼,“聂博文,你告诉我,凭什么?”

第一百八十章

聂博文被他这话问得一愣,继而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大不自在。坐了一会儿,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便想往门外走,可脚刚抬了起来,他又坐了下去,用手使劲地搓着脸,仿佛要把刚才那让他极不自在的一层脸皮给搓下来一般。好半天,他才略带疲惫地道:“浩然,我不想跟你争什么。光是在聂家门下吃饭的人就有几百号,所涉及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些人,他们要活命,他们就不容带有威胁性的人或事存在。真要降服不了,就只有毁灭。”

他抬起眼来,看着杜浩然:“浩然,你虽有些赌石本事,但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灭掉你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他抬起手来指了指叶予期和余波,“你以为这些人是尊重你、畏惧你吗?错了,他们是尊重、畏惧聂家,是因为你身后靠着聂家这座大山的缘故。离了我们聂家,你就什么都不是,所以,别跟我说凭什么不凭什么的问题。谁的力量小,谁就是跪在地上给人磕头的那一个。”

说完,他站了起来,淡淡道:“我只说这么多,你好好想想吧。明日给我个答复。”抬起脚来朝门口走去,走到门口,他又站住了,转过身来,目光有些凌厉,“别想着要逃走,这几条巷子都被人围住了,凭你跟杜忘、杜念的功夫,还逃不出去。”说完转头就走,而且一这回,脚下走得飞快,再不是刚才那般似有千斤重担似的难以抬足。

杜浩然一直是一副慵懒的样子,舒服地坐在椅子上,脸上带似笑非笑的表情,静静地听着聂博文说。听他把话说完,又见他要走,脸上的神情都没有什么变化。直到聂博文凌厉地发出了最后一个警告,他的眉头才微挑了一下,目光一下变得锐利起来。而杜忘和杜念投向聂博文的目光也变得冰冷。

杜浩然将目光转向杜忘和杜念,对他们轻轻摇了扔头,然后慢慢地坐直了身体,举起酒杯对愣在一旁的叶予期道:“来,叶老太爷,咱们喝酒。”说完,也不等叶予期举杯,便一饮而尽,然后砸巴砸巴嘴,点点头:“好酒。”举起空杯再向余波示意,余波愣了愣,赶紧提起酒壶给他把酒给满上。

听到聂博文极随从的脚步声已走出很远,叶予期这才举起酒杯,慢慢地饮下,抬起头来看着杜浩然:“杜公子,你接下来有何打算?如果有用得着我们叶家的地方,尽管开口。”跟着叶琢经历过许多事,面对聂博文这种层面的威胁,这位老人早已变得从容淡定,处变不惊了,也生出了与之抗衡的勇气。

杜浩然听到这话却是有些诧异。普通的小老百姓,碰到这种事唯恐避之不及,刚才叶予期没有当着聂博文的面跟他划清界线已很不错了,却不想还能听到他愿意帮忙的话。不过杜浩然很快就醒悟过来:叶家有叶琢那样出色的孩子,想来这位叶老太爷也是一个有大胸襟的人,跟一般人绝不一样。

只是再不一般,事关重大,有些话他也不好说透。

杜浩然从余波手里接过酒壶,亲自给叶予期倒了一杯酒,道:“不瞒叶老太爷,我手头也是有一些自保手段的,想要离开这里,并不是没有办法,叶老太爷不必担心。来,喝酒。”说完举起了杯,一饮而尽。

杜浩然虽没有把话说透,但能说到这个份上,就已是没把叶家人当成外人,态度已够坦然地了。叶予期微点了点头,将杜浩然倒给他的酒一饮而尽,不再追问此事,转而问起杜浩然在山里遇到的危险来。

听到问这个,杜忘便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给叶予期描述起他们如何大战群狼的故事来。

叶琢听了一会儿,便悄悄退了出去,在厨房里拿了一壶酒,绕到前厅正门,走了进去。

叶予期一见叶琢进来,便笑了起来,道:“来来来,琢儿,你来给杜公子敬一杯酒,感谢他对你的照顾。在聂家,要不是他,你还能不能囫囵回来都是个问题,现在可得好好谢谢他。”

叶琢见叶予期又提此事,便知道他有些醉了。她与杜浩然一起中了*药,情形暧昧的事,能胡乱说的么?不由嗔道:“祖父,您到底喝了多少酒?我看您真是有些醉了。”吩咐余波,“去,让你母亲煮些醒酒汤来。”

“是。”余波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叶琢这才提起壶子,给杜浩然三人斟了一杯酒,又拿了一个干净杯子斟满了,举起来对杜浩然和杜忘、杜念道:“叶琢多谢杜公子,两位杜大哥的帮助。”说完一饮而尽,将杯底亮了亮。

“好,叶姑娘爽快。”杜忘首先叫了起来。

杜浩然脸上含笑,看了叶琢一眼,举起杯来也是一饮而尽。杜忘和杜念这才将杯里的酒干了。

叶琢站着给杜浩然等人布了一通菜,看着叶予期把醉酒汤喝了,便退了下去。

“我家琢儿,开了家设计玉雕的作坊。”叶予期平时很少喝酒,今天陪着杜浩然喝了几杯,便有些醉了,开始唠叨起叶琢的作坊和她收的徒弟来。

杜浩然一边吃一边仔细地听着,叶予期说得不详细的地方还问几句,半个时辰之后,这才告辞而去。

余嫂时不时地进去添个菜加点酒什么的,将这些都听到了耳里。她平时没少听关氏唠叨叶琢的婚事,但叶琢在聂府里发生的事她却毫不知情。叶家待下人又和气,待杜浩然三人离去,叶予期也被余波扶回家去了,余嫂便偷偷对叶琢道:“姑娘,杜公子挺关心您的,您开巧思馆和收徒的事,他问得可仔细呢。”

叶琢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那又如何?”

“”余嫂顿时哑然。就算杜浩然关心叶琢又怎么的?他可是丝毫没有提亲的意思。他既不提亲,叶家还能上竿子将叶琢送上门去不成?自己这么说,叫叶琢如何自处?

她讪笑道:“奴婢胡说,姑娘您别往心里去。”说完端着剩菜逃也似地进了厨房。

第一百八十一章青缘坊

叶琢将目光转移到桌面的玉料上,一边看,一边还在纸上画着些什么。不过只过了一会儿,她便将那张纸揉成了一团,扔到角落的竹篓里,轻轻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将目光投向了窗外。

南方的农历三月下旬,已有了初夏的模样。池塘里的荷叶已擎着叶子,亭亭地在水面上招展了;桃树和李树上,已可以看得见小小的果实的影子;长满了树叶的柳条,随着微风在池塘边摇来荡去。

春末夏初,风景是如此美丽,但叶琢的心绪却有些烦乱。原因无它,全由聂博文临走时的那一番话所引起的。

“谁的力量小,谁就是跪在地上给人磕头的一个吗?”叶琢的眼睛眯缝起来,眯缝着的眼却透出慑人心魄的锐利光芒。

她将桌上的玉料放到一个盒子里锁好,再将盒子放到了墙上一幅画后面的墙洞里。然后走出门,反身上锁,对坐在外间刺绣的秋月道:“走,先回家,然后咱们去玉街上走一趟。”

“玉街?”秋月抬起头来,“就咱俩?”

叶琢被这一问,似乎呆了一呆,然后颓然地摆了摆手:“算了,不去了,等明天过后吧。”

秋月莫名其妙地看着她,不知自家姑娘想要干什么。

这一番折腾,叶琢的心绪倒是莫名地静了下来。她回到房里,将玉料拿出来,仔细端详。

那天收到的五块玉料,有四块都是中高档玉料,价值在一千两至一千五百两之间。但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块玉料上,至少有两种以上的颜色,比较适合做俏雕。因此只要设计得妙,再施以精湛的雕工,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并不是难事。

难就难在她手上的这块玉料上。

这块玉料很普通,就是一块八寸长、五寸宽的糯种黄杨绿玉料,混身上下全是一种颜色、同一个质地。像这样的玉料,但因它的颜色纯正,质地统一,价值都在玉料本身,所以一般都是用来雕刻一些玉镯、玉佩、玉环等首饰,再用掏出来的小料雕刻一些戒面、耳坠,这样就能使它的价值最大化了,并不需要特别的设计。

所以当初两位老玉雕师收到这块玉料的时候,还特意请叶予期看了一下。叶予期见这块玉料竟然是这镇上规模比较大的青缘坊的人拿来的,喜出望外之余,也大感为难。

巧思馆开业第一天,就能收到像青缘坊这种作坊的生意,这对巧思馆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传扬出去一定会招来更多的生意。而且这一次的设计做好了,以后就有可能跟青缘坊继续合作,这是一个稳定的客源。

但另一方面,这块玉料又太过普通了,普通到只需要讲究雕工。不管你设计成什么图案,它都是一样的赚钱。可如果真是这样,人家花一百多两银子找你巧思馆干什么?找你,自然是要设计出最精妙的图案赚更多的钱的。赚得少了,青缘坊可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而开业第一天就有了坏名声,还是由青缘坊这样的作坊传出去的,巧思馆离关闭也就不远了。

接还是不接这笔生意,让叶予期十分为难。而叶琢又不在玉琢坊,让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最后还是老玉雕师康老爷子的一句话,让叶予期下了决心。他说:“这开门做生意的第一天,哪有送上来的生意都不做的道理?这传了出去,让人说咱们连块最普通的玉料都不敢接,这岂不成了南山镇的笑话?以后,谁还愿意拿玉料来给咱们做?既然不管接不接都讨不到好,倒不如接了它,让叶姑娘试试。越是难设计的相信,越是显水平。只要叶姑娘有真本事,就不怕它。”

所以,这块玉料便到了叶琢手上。

叶琢用指腹摩挲着玉料,感觉着它从指端传过来的温润细腻的感觉,缓缓地闭上了眼。

让玉料通过雕刻增加它的价值,除了设计精妙,雕工精湛,似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而不管是当初叶璞留下来的那块没有雕刻完成的玉料,还是她在顾尘的宅子里比赛时所拿到的那一块,都属于颜色一致、质地一致、没有任何花俏可做的和田羊脂玉。让它们增值的,只能是精湛的雕工。而眼前这块玉料,虽说玉种不同,但性质却是一模一样。

如果让她施以俱有灵性的雕工,再用她独有的抛光手法打磨一番,未必不能让这块玉料增值几百两。但是,那是她的巧思馆存在的意义吗?

叶琢想到这里,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还有一种,就是玉料的颜色不一致,质地不一致,可以利用它天然的颜色变化和质地变化来巧妙构思,像她以往设计的玉雕和聂博易所雕刻的“癞瓜”…

癞瓜?

叶琢忽然睁开眼睛,看向桌上的那块玉料。

给她灵感的不是那件“癞瓜”的设计,而是聂博易所雕刻的“链子活”。虽然,聂家只是用“链子活”来展示他们精湛的雕刻手法,以增加玉雕的价值,但叶琢现在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这块玉料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体积,那她能不能增大它的体积,从而提升它的价值呢?

当然,玉料不是面团,不可能加些酵母进去,就能让它的体积膨胀起来。但如果通过设计,让它的视觉效果增大呢?比如,利用它的余料,雕刻出几条长长的链条来,将它悬挂到架子或墙壁上,不就能让它看起来比原来大气许多了吗?

想到这里,叶琢兴奋起来。如果这个想法能成,以后那些普通的玉料都可以照这个思路设计了。

她将玉料收拾好,站起来一面往外走一面叫道:“秋月,跟我到玉琢坊一趟。”

“哦,好。”秋月连忙放下手中的刺绣,跟着叶琢出门。

两人穿过花园,到了前院,走到院门口正要出去,就见赵叔从旁边的小屋里出来,对叶琢道:“姑娘,我看到刚才有个胖胖的老头儿带着两个仆人,来拍杜公子家的门。杜忘出来开门,那人便自称是青缘坊的田掌柜,想拜访杜公子。杜忘进去打了一转,说杜公子刚从深山里回来,需要休息,暂不见客,让田掌柜先回去,过几日再来。”

“青缘坊?又是青缘坊?”叶琢的眉头皱了起来。

在拿到那块玉料时,她就曾问过叶予期,跟这青缘坊有没有过什么过节。

虽说同行是冤家,但大家都在一条街上混饭吃,谁也说不准对方会不会发迹、而你有求于对方的那一天。所以都知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如果不是以前有过节,万不会在对方开业之即,拿出难题去为难别人的。

叶予期对这问题也极纳闷。他以前的生活比较窘迫,根本接触不到像青缘坊老板这种层面上的人物,完全想不起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些人。

最后叶予期道:“有可能是想要考验考验你吧。反正你好好设计就是了。实在设计不出什么好的方案,也不要紧。咱们不是在合约上有那么一条吗?如果对方不满意你的设计,咱就用溢出一成的价钱把那玉料买下来。只要把这块玉料的情况跟大伙说说,妹妹大伙只会说他们青缘坊想为难咱们,为人不厚道,而不会说你的设计水平不够。”

而现在,青缘坊这边刚刚出了这道难题来考验她,那边就上门去拜访刚从深山里回来的杜浩然。而他与她,又正好是才从聂家出来不久的。这是巧合,还是另有缘由?

叶琢沉思半天,脸上的表情慢慢放松下来,问赵叔道:“那田掌柜听了杜忘的话,是什么一个表情?”

“还是一脸的笑容,一点儿也没有生气,跟杜忘很客气地说让杜公子好好休息,他过两天再来打扰。”

叶琢点了点头,对秋月道:“走吧。”

秋月对叶琢最了解不过。看到叶琢脸上的表情,又听她这么问,便知叶琢想明白了什么。待从巷子出来,上了魏大祥的车,她忍不住问:“姑娘,您想到了什么?”

叶琢就是有事要瞒着叶予期,也不会瞒秋月。见她开口相问,轻声道:“这青缘坊,很可能是顾大师或二皇子名下的作坊。”

“啊?”秋月瞪大了眼睛。

她想了一想,皱起了眉头:“如果真是顾大师名下的作坊,他们为什么要为难您呢?顾大师对您不是很好吗?”

“这个…还真有可能是想考验考验我。如果这块玉料我能设计好,他们很有可能会上门来跟我合作。”

“真的吗?那太好了。”秋月笑了起来。叶琢开巧思馆的目的,她是知道的。而她对叶琢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她妹妹叶琢一定能设计出让青缘坊十分满意的作品来。

叶琢却摇摇头,脸上没有任何喜意。

要想成为二皇子派强有力的合作者,不成为跪在地上给人磕头的人,仅凭一点设计能力,是完全不够份量的。现在二皇子派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条玉矿了。只要有了玉矿,他们就能从聂家手中抢过南边的玉石生意,压制聂家的发展,削弱大皇子派的力量。而没有玉矿,他们便是有强大的力量,在朝中占据有最有利的地位,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二皇子绝不可能从聂家手中硬抢现有的玉矿。

大皇子虽说在皇权之争中失败了,却仍是皇帝的儿子。兄弟俩兵刃相见,直接在对方嘴里抢肉吃,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会给皇帝留下极不好的印象:如此的薄情寡义,不顾念手足之情,以后登上了皇位,还有其他皇子的活路吗?皇帝除了是皇帝,也是一个父亲,他是绝不会让这样的孩子上位的。二皇子如果真这么做,到手的太子之位没准就会有了变故。

所以,二皇子想要断了大皇子的财力支柱,抢了南方的玉矿开采权,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也找出一条玉矿来,与聂家抗衡,再慢慢把他压下。于是有赌矿能力的杜浩然,就成了两派相争的香饽饽。这也是聂博文宁愿与杜浩然撕破脸也要将他留在聂家的原因。

也是因此,她这边面对的是青缘坊的考验,杜浩然那边,却能让青缘坊的掌柜亲自上门拜访,遭到拒绝还不敢露出半点不悦之色,这就是能力高低的区别啊!

如果她能拥有赌矿的能力就好了!

这也是叶琢刚才要去玉街走一趟的原因。她想再试一试自己的赌石能力,然后再看看有没有赌矿的可能。

只是她想着聂家一直派人盯着青云巷,很有可能连带着把她也盯上,她要去赌石,没准就把自己的底牌暴露在聂家的眼皮底下,这才按捺下这个欲望,准备等杜浩然跟聂家挑明了态度再说。

马车很快就到了玉琢坊。两位马、康两位老爷子在签合约的时候跟叶琢见过面的,而作坊原来的玉雕师跟叶琢也很熟,叶琢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闲聊了几句,便进到里间去,找了一块大小适中的纯颜色玉料,跟大家说了一声,出门准备回家。

她下了台阶,正要上车,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叶琢表妹。”转头一看,却是郑方景。

叶琢停下脚步,对他点点头:“大表哥。”表情却淡淡的。她虽从未想过要嫁给郑方景,但刘氏出尔反尔的做法让她极为反感,连带着对郑方景也没有什么好感。

郑方景见叶琢态度冷淡,因意外相见而惊喜的表情僵了一僵,目光极为复杂,讪讪地道:“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叶琢漂亮又能干,是郑方景见过的最出色的女孩子,他自打见她的第一面起,便喜欢上她了,但是…

郑方景想起母亲的做法,目光一黯,不敢再直视叶琢。

“还好。”叶琢点点头,“舅舅身体还好吧?”

“嗯,好的。我爹因姑夫的关系,进到衙门里做了个帮办,虽然有些忙,但精神却比以前好。”郑方景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自然一些。

第一百八十二章遇上两个人

“哦?”叶琢有些诧异。这个消息她还真不知道。想来杨建修并没有把这事告诉叶家人,否则叶予期和关氏不会不跟她说的。

她心里叹息。郑曼文这样做,一来是顾念着兄妹之情,二来也想扶郑鹏举一把,好有个强有力的娘家,不至于被杨家人小瞧了去吧?

“表妹,我娘她…有时做事考虑得不周,我、我在这里代她跟你赔个不是。”郑方景微红着脸,向叶琢作了个揖。

“大表哥不必这样,我并没往心里去。”叶琢侧开身子,避开了郑方景这一礼,“大表哥这个时候来这边,想来是有事要做吧?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告辞。”说完福了一福,便扶着秋月的手上了马车。

叶琢虽然说了“没往心里去”,但态度是淡然而疏离的,郑方景又怎么感觉不到?目送着叶琢的马车朝前驶去,他只觉得心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十分地难受。

叶琢心里有多少大事要办,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在意刘氏和郑方景?坐在马车里想了想,她便叫道:“魏大哥,还是去玉街一趟吧。”

走了这么久,也没见后面有人或车跟着,想来聂家还不把她这样的小人物放在眼里。她一会儿只看看原石,并不买,相信聂家就算有人跟着也没有关系,没人知道她在干什么。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她还是吩咐一声:“往河边那条路走吧。”那条路安静一些,如果有人跟在后面,就比较容易被发现。

魏大祥应了一声,将马车转了个方向,朝河边巷驶去。

马车进了河边巷,大街上的喧嚣听不见了,只偶尔会遇到一些行人或马车,既安静又不是特别偏僻,让叶琢十分满意。

走着走着,魏大祥便笑道:“姑娘还从没去过我家吧?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处,要不您进去坐坐?您不知道,柱子他娘整日在家里叨叨,说我们家不知是不是祖坟冒了青烟,才遇上姑娘这么好的人,过上了好日子,又收了柱子为徒。她几次都说要去给您磕头。只是因为姑娘忙,我才没带她去。要是让她知道我拉着姑娘路过家门口也没让您进去喝杯茶,她还不知怎么怪我呢。”

叶琢笑道:“魏大哥不必客气了。你也帮不我不少啊,柱子自己也能干,你们过上好日子,可跟我没多大关系。我今天出来的时候没跟家里人说,呆久了怕家里人担心,那就稍稍坐一会儿就出来,你一会儿劝魏大嫂不必客气。”

魏大祥听叶琢前面的话还以为她推托不去呢,却不想最后一句却是答应下来。不由得大喜,用力甩了一下鞭子,快快地驶到了家门前,将马车停了下来。

叶琢拉开车帘往外一看,却见魏家的宅子虽然破旧,周边的环境却是不错:正好处在河岸边的拐角处,右边和后面都临河,左边有一棵大榕树把这宅子跟其他的民房相隔开来,极为清幽宁静。

“这是祖上留下来的宅子,一直也没舍得卖。”魏大祥解释道。上前一步把虚掩的院门推开:“姑娘请。”

“爹,您回来了?”屋里的人听到响声,飞快地迎了出来,却是柱子。看到叶琢进门,他立刻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恭恭敬敬地躹了一躬:“师父。”

“到姑娘那里上了几天学,知道些礼数了。要是以前啊,躲还来不及呢。”魏大祥大笑,又转头吩咐魏柱,“去告诉你母亲,你师父来了,让她准备茶水点心。”

“是。”魏柱清脆地应了一声,转头就往屋里飞跑,“娘,娘,我师父来了,我师父来了。”

“这孩子”魏大祥笑着摇摇头,便把叶琢往屋里让。

叶琢还没抬脚,一个满脸病容的中年女子就急急从屋里迎了出来,满脸的惊喜:“叶姑娘,可是见着您了。”说着也没等叶琢说话,就跪下去磕了几个头。

“魏大嫂,您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叶琢连忙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唉,姑娘不知道,她这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还是我从姑娘这里得了些银钱,给她吃了些好药,病慢慢才好起来。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姑娘,您就让她磕几个头表表心意吧。”魏大祥在一旁道。

“这是大嫂福泽深厚。以后啊,柱子有了出息,你们这享福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叶琢笑道,扶着魏大嫂往屋子里去。

魏大祥家里还有个瞎眼老爹,听柱子说他师父来了,也颤巍巍地柱着拐扙出来待客。

如果是前世的叶琢,或许还会嫌弃这一家人病的病,老的老,屋子又破旧不干净,不愿意呆在这里跟他们多说话。但重生以来,最让她感觉纯朴善良、真挚厚道的就是这些身份地位并不高贵的人。从他们身上,她能感觉到一种浓浓的人情味;跟他们在一起,她无比的自在放松,亲切安宁。

所以开始说是只坐一会儿,却还是絮絮叨叨地跟魏老爹和魏大嫂说了不少话,这才起身告辞。

待叶琢上了马车,魏大祥抖着缰绳催马儿前行,回头歉意地道:“可是耽搁了姑娘不少的时间。”

叶琢笑道正要说话,却听见前面有人奔跑叫嚷,似乎在追逐什么。她拉开车帘一看,发现两个男子正追着两个女子前面跑着,后面还气喘吁吁地跟着一个胖乎乎的穿红着绿的中年妇人。

魏大祥一看这情形,面露尴尬之色,将马车放慢下来,对叶琢道:“姑娘快把帘子放下来吧,别脏了眼睛。”

叶琢看那几人的穿着打扮,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正要把帘子放下,忽然瞥见那被追的女子一眼,急叫道:“魏大哥,驶上去一点。”

魏大祥不知怎么回事,正要说言相劝,又听叶琢道:“快点,驶上去一点就好,别让他们发现。”声音极为郑重。

魏大祥赶紧甩动马鞭,让马儿跑得更快些。

“好了,停。”叶琢眼睛紧紧地盯着那穿红色衣裙的女子,目光沉沉。

魏大祥叫了一声“吁”,勒紧了缰绳,停下了马车。

“姑娘,怎么了?”秋月知道叶琢这样做,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但她的眼力没叶琢的好,这里离前面的人还有一段距离,她完全看不清前面的几人是耍

叶琢并没有回答秋月的问题,见前面的两个女人终于被男人捉住了,拿着绳子五花大绑,而胖女人正在叫骂,开口问道:“魏大哥,那两个男人和后面那胖女人你可认识?”

魏大祥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头,道:“认识,这是离这儿不远处一家青楼的老鸨和龟奴。那两个姑娘,怕是从青楼里逃出来的。”

秋月自小在叶家二房长大,哪里见过青楼的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哪家青楼?”叶琢又问。

“叫…叫什么醉红楼。”魏大祥吞吞吐吐道,说完又赶紧解释,“因我们每日赶着马车走街串巷的,那些客人要去哪里都得知道,有时也帮忙送个信啥的,所以我对这些地方都知道,也认识几个人。可不是我曾去过那里。赚的钱连养家都不够,哪里敢去那种销金窝?”说完又感觉跟叶琢这种大闺女说这些不妥当,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叶琢哪里顾得上魏大祥有什么感觉?她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正言道:“那穿红衣服的女人我认识,是我的一个仇人,曾两次害我:一次害得我差点失去清白,一次差点害了我的性命。我恨她入骨,想让她失去清白,又要留她的性命有用。魏大哥你肯不肯帮我?如果你觉得这样做有背于良心,我不勉强你,就当我们今天什么都没说。”

“什么?”魏大祥和秋月听了这话,都同时惊叫起来。

秋月指着那快要走远的几人,口吃地道:“她、她是”便想要再伸头出去仔细辩认。

叶琢在马车里伸手扯了秋月一下,不让她把话说下去。

魏大祥没想到叶琢说的是这个,还以为叶琢质疑他在外面逛青楼,人品有问题呢。他为人忠心,又一心感激叶琢,正不知如何报答她才好。此时一听这话,哪里会不答应?立刻点头道:“姑娘就算不要我去做什么,知道这事我也不会放过她。姑娘说吧,要我怎么做,便是取她性命都没有问题。”

“好。”叶琢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魏大祥,“这是二十两银子,你一会儿装扮装扮,别让人认出你,打扮成阔少的样子到醉红楼去打听一下这两个女人的事情,看看老鸨是怎么安排她们的。不管怎么安排,你都想办法尽快让老鸨把她们的清白毁了,然后给老鸨一点钱,告诉她别让她们死了。”又嘱咐,“这件事,你千万千万要记住,你尽量不要让人认出你来。否则就会惹来大祸。因为”她凌厉地盯着魏大祥的眼睛,“这两个女人的身份不简单。一定不要让人知道我们在其中插了一脚,那会为我们招来灭顶之灾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套件熏炉

听到叶琢的话,秋月不用再想,就知道叶琢说的是谁了——除了聂微月,还能有谁?明白过来,秋月眼里闪烁着兴奋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