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与愿违,姜筠终于能拆竹板的日子,正处于逢春身体的不便日,已经到嘴的肉,却不能动筷吃,姜筠不免有点抑郁,姜夫人也在等着儿子儿媳圆房后,好去忠敬侯府那边开宗祠入族谱,但儿媳正巧来月事,她也无可奈何。

逢春每日被姜筠瞧着时,总觉得他像只狼,色中饿狼,现实比想象残酷,她原本以为心理工作,已经建设的相当到位了,事到临头,她还是觉着压力山大,挺有一种永远留着姨妈的冲动,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姨妈走的干净利落,姜筠得知后,中午多吃了一碗米饭。

晚饭时,逢春有气无力地扒着饭碗,姜筠眉色生春地给逢春添菜:“多吃些,别饿着。”

碗里几乎堆出了一座小山,逢春很想仰天长啸——明显的黄鼠狼给鸡拜年啊。

撤了饭桌,略作消食,再洗漱过罢,因逢春一直磨磨蹭蹭,姜筠便把逢春抱坐回了床边,伸手将垂搭下来的乌黑长发,轻轻别到逢春耳后,姜筠低眉看她:“时辰不早了,我们歇了吧。”

逢春左手攥着右手,紧张不安之色溢于言表,只细弱如蚊的‘嗯’了一声。

姜筠从逢春两肋下穿过,分开她攥握在一起的手,温热的呼吸从额头呵到下巴,极尽耐心地浅吻浅尝,隔着质地柔软的寝衣,手掌不住地摩挲挪移,待逢春气喘吁吁,软在他肩头时,姜筠挥手卸落两层帐帘,再将逢春搬到床里。

逢春闭着眼睛,睫毛簌簌而动,姜筠覆身而上,用五指览阅衣下风光,逢春抖的厉害,活似在筛面一般,姜筠注意到了,滚烫的呼吸吹拂到逢春耳边,低语微微道:“逢春,别怕…”嬷嬷给他说了,姑娘头一回时,会羞会怕,让他略照顾一下,别太不知轻重。

迟早要有这么一遭,逢春努力忍着紧张和不适,由着姜筠揉她搓他,之前同床而眠的时候,除了第一晚,姜筠再没有直接碰过她衣里,最多隔着衣裳摸几下,她以为她会适应,没想到,直接和间接的差别这么大。

姜筠渐不满足暗地指阅,一寸一寸揭开遮盖物,换唇去探索。

逢春的手背搭在唇上,抑制着想发出来的声音,身上燃起一簇簇火苗,不知过了多久,下身也被扯开了风光,旅游者在外头来回徘徊,却总也进不去景点,逢春被磨的又疼又难受,眼角不自知的滑下两串水珠,水珠打在姜筠的手背,姜筠停下动作,低声喘气:“…是不是弄疼你了?”

废话!逢春在心里破口大骂,嘴里也老实不含糊道:“嗯,很疼…”

嬷嬷说过,姑娘头一夜时,可能会哭,不过,也没事,该继续的还要继续,姜筠抹去逢春眼角的泪水,又侧身翻到了旁边,抱着她轻声哄道:“别哭了,我们过几天再圆房。”

逢春泪眼朦胧地望姜筠,姜筠微红俊脸:“我从没做过,待我再研究研究那图,下回…会好的。”

所以说,俩人白折腾这么久了?逢春极度无语服气的同时,心里也莫名松了一口气:“那母亲明日要是问起来,该怎么说呀。”

“就说,我们有些紧张,缓几日再圆房。”姜筠闷声说道,等了许久的事情,居然这样收了尾,说实话,他心里又觉懊恼,又觉丢人。

成婚近四月的小夫妻,终于要圆房,如意苑的一众下人守着,明萱堂的姜夫人也在等消息,陈妈妈在窗外聆听半晌,起初还听到些声响,到后头,居然什么音儿都没了,陈妈妈早已生儿育女,男女之间的那些事,熟稔无比,又等候许久,房内还是没什么动静,陈妈妈只能撤离前线,去后方汇报工作,约摸是没成事,要是成了事,哪会这么悄无声息风平浪静的。

姜夫人听罢陈平媳妇的回话,说道:“再等一日吧。”儿子没圆成房,她若是明天就问,儿子脸上难免挂不住,“明晚你再注意些。”陈平媳妇低头应是,然后转身离去。

从净房出来的姜大老爷,着一身浅色的寝衣,笑道,“夫人,你叹什么气啊。”

姜夫人抚着肩头长发:“还不是筠儿的事。”

姜大老爷坐到姜夫人身旁,扶着她的肩膀笑道:“筠儿之前痴傻,从不曾行过房,今日是头回,不尽如意也是有的,你不是说他和二儿媳处的挺好嘛,圆房是迟早的事,你想那么多做什么,天晚了,歇去吧。”

姜夫人也知多想无益,随姜大老爷一道歇下,哪知,一连三天,陈妈妈都带来如意苑很风平浪静的消息,姜夫人心底不由琢磨,小儿子不会有啥隐疾吧,想了想,使人将小儿子叫了来,屏退众人,姜夫人温声问话:“筠儿,是不是还没和春丫头圆房?”

姜筠面色尴尬,眼中闪过一抹狼狈,姜夫人见状,心头一跳,面色却依旧和缓:“好孩子,和娘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话?”

“母亲,我和逢春都有点紧张,想再缓几天。”姜筠低着脑袋说道,第一晚留有阴影,这几日,他都在研究图册,预备等琢磨透了,一举冲破雁门关,他准备了三日,决定今晚再动一回手。

姜夫人微呼一口气,说道:“筠儿,不是娘非要催着你,娘已和侯府那边说过,月底开祠堂,要给你媳妇入族谱,姑娘有没有破身,好些妇人看一眼,就能瞧得出来,以前便罢了,现在大伙儿都知道你好了,若叫那府的人看出来,背后指不定怎么议论你呢。”

姜筠面色微黑:议论他没有雄风么,他现在有的很。

“还有,开过祠堂,娘就要安排你和春丫头回门,定国公府那边,我也下过帖子了,嫁进咱们家里的姑娘,你让她完璧归赵的回去,你面子也不好看不是…”姜夫人条条有理地说道,“筠儿,你给娘说实话,你是不是…不能圆房?”

姜筠被怀疑的羞恼不堪,红着脸道:“谁说我不能!”那一晚,若不是因为心疼逢春哭了,他才不会半途而废。

逢春15

自从那晚无疾而终后,逢春和姜筠都有些尴尬,一连三天,姜筠总是避着逢春,偷偷摸摸地搞研究,逢春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总不能去安慰姜筠,说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咱们再接再厉就是,所以,逢春裁了一匹湖蓝色的绸缎,给姜筠缝了件夏衫,唉,贤妻难当啊。

做完了针线,逢春正捧着杯子喝水,陡见竹帘一翻,姜筠气宇轩昂的走了进来,不得不说,姜筠还是很有颜值担当的,搁下水杯,逢春从炕桌边起身,笑迎姜筠:“二爷回来啦,衣裳已经做好了,二爷要不要试穿下?若是尺寸不当,我再改改。”

“今儿天特别热,我出了些汗,现在试穿,怕是要弄脏衣裳,还是到晚上再试吧。”姜筠温声言道,这一个多月来,逢春的失眠症大有改善,又兼各种补品吃着养着,脸颊上渐渐鼓起了肉,面色也红润明媚许多,姜筠看她一日日白胖起来,心中特别高兴,现在没有小胖墩可养,养个大胖媳妇也不错。

逢春抬眼一看,果见姜筠额有细汗,时刻牢记贤妻守则的逢春,忙从袖中抽出一条绢帕,略踮起脚跟给姜筠拭汗,姜筠十七岁,逢春十五岁,两人年岁差距不大,身高却相差明显,软帕轻贴着额头擦过,姜筠只觉心口有春风拂过,抬臂握住逢春的手腕,将她搂到怀里抱着。

“二爷,怎么了?”半天没被松开,被捂得有些热的逢春开口。

姜筠轻啄一口逢春的耳垂,再附耳低语道:“晚上做之前没做完的事,我仔细研究过了,今晚会好的,不会再叫你疼了。”

这话一听就是无效保证,你蒙傻丫头呢,逢春伏在姜筠胸口,低声道:“…快该吃午饭了,我去瞧瞧送来了没?二爷,你才在大日头下回来,先坐着凉快凉快。”说完,轻轻推开姜筠,步伐极快地出去了。

逢春落跑,姜筠轻轻一晒,在逢春刚才的位置随意坐下,捞起手边的茶杯便饮,他从大日头下回来,除了热,也很渴,姜筠喝到一半时,突然想起来,这只水杯逢春才用过,盯了会杯子上的喜鹊登梅图案,姜筠将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

天儿热,姜筠暂时不用去读书,逢春也不用到姜夫人那里立规矩,夏蝉扯着嗓子连连叫唤,逢春听得眼皮直耷拉,可姜筠正在看画,她得陪着,姜筠这回看的倒不是不能见光的画册,也不知他从哪儿翻出一捧画卷,梅兰竹菊松雁柳皆有,邀逢春一道赏看,姜筠看得津津有味,逢春却只想打瞌睡,一个没留神,困倦的呵欠便打出去了。

“困了?”姜筠刚摊开一幅春柳图,便见逢春打起了呵欠,随即笑道,“那歇午觉去吧,下午再继续看。”

这个建议不错,不过,逢春还是要意思的推辞一下:“没事,难得二爷有兴致看画,别叫我搅了雅兴。”然而,姜筠一看逢春困了,摊开的画卷也不收,已直接从椅内起来,拉着逢春往内间而去。

逢春是真困,脑袋挨着枕头便要睡,姜筠心口却仿佛有只猫爪子在乱挠,大餐在侧,他也很饿,可惜,现在不是吃饭的时候,姜筠瞅着屋内明亮的光线,安静无语了片刻,过了会儿,还是没忍住地往逢春那边贴,逢春几乎都要睡着了,又被脸上的痒意叫醒。

一睁眼,就是姜筠放大的脸,逢春揉揉眼睛,刚说了一个‘二’字,剩下的话已被覆盖吞没,逢春登时一个激灵的醒神,姜筠也从侧贴的姿态,改为覆压上来,热情汹汹,不像亲一口就撤的意思,逢春抖着声音问:“…不是说晚上么?”

姜筠压在上头,眼睛明亮:“不等了,母亲午前叫我过去,说的就是这事。”

若是黑灯瞎火的晚上,逢春闭着眼睛凑活凑活,估计也就那么过去了,可现在青天白日的,哪怕闭着眼睛,眼前都还有光,一想到要被姜筠清晰的看光光,逢春只觉脚趾头都要羞红了,努力的想多挣扎一下:“可现在是白天呀,叫人知道了不好…”

那也比被别人怀疑没有雄风强,况且白天更好,盲目摸不着路,他就明目摸,主意定下,姜筠伸手去剥果皮,然后吞咬果肉,果肉温软娇嫩,姜筠细细品尝,逢春再将手背,摁在嘴唇上,她知道,古代富贵人家行房,外头都有仆人守着,为的是方便服侍,可她不习惯,她不想叫人听到她的声音。

姜筠想的刚好相反,值此敏感时期,她和他的声音动静,都得传出去,见逢春紧压了嘴唇不出声,他伸手拉开她的手腕,上堵下抚,仔细缓解她的不适和紧张,从哪里摔倒,再从哪里站起来,总结上次失利经验,精心备战三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姜筠顺利进入景点,但因路径幽窄,姜筠不免走的磕磕绊绊,行进一半时,已然汗流浃背,景点的主人也不好受,吃痛的抽气声连连不绝。

“逢春乖,别哭了…”姜筠自己也挺难受,却不忘轻哄泪水汪汪的逢春,“别哭,我再慢些…”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他已经很慢很慢了,但凡逢春发出一点呼痛的声音,他就驻足停下,可她还是眼泪不绝,他既心疼又忧愁。

逢春捂着眼睛,低低呜咽:“…不,别慢了,你还是快些吧。”还是早死早超生的好,磨磨蹭蹭的更折腾人,有时候体贴也是一种折磨。

简单逛了一会儿景点,姜筠便累泄气趴下了,逢春推推歪在颈边的脑袋,低声道:“二爷,好了吧…”谁说这事爽快来着,反正她不爽。

好容易进来一遭,就这么说走就走,姜筠有点不甘心,他才刚尝到销魂的滋味,但是,逢春的情绪也不能不照顾,遂和她耳语商量了一下,逢春抿了抿嘴唇,眼睛好似被泉水洗过一般湿润,姜筠轻吻她的眼睛,脑子跟着身体一起发烫。

因是夏天,本就容易出汗,一番体力劳动过罢,逢春只觉身上黏糊糊的难受,可她浑身没劲,连手指都不想动,明明她也没干什么,怎么会如此精疲力竭,姜筠抱着眼皮子塌下去的逢春亲昵,出声朝帐子外吩咐:“备水。”

外头的应答,自然是水已备好,姜筠看着逢春几乎瘫痪的架势,想了一想,直接抱着她去沐浴,他手臂不便的时候,不拘什么事,她都服侍的周周到到,如今她因他而累惨,他也该礼尚往来一下,将她散下的头发用簪子定好,他替她清洗那些暧昧的痕迹,上次灯光朦胧,他并不曾看清她,今日细览风光,方知春光明丽。

床上的狼藉已经一清而空,姜筠抱着逢春满足地睡午觉。

消息传到明萱堂,正在歇晌儿的姜夫人,先愣后笑:“这小子…补汤备好,晚点儿端给他们喝。”富贵人家很注补气养身,尤其是男子,所以不少上了年纪的富贵老头,貌美小妾照纳不误,谁让人家有精力呢,按照姜夫人的学识,知道女人事后也损气,所以她将儿子儿媳一块周到了,没谁会嫌孙子孙女多,子孙繁茂兴旺,方是家中福气。

天色快擦黑的时候,逢春朦朦胧胧的醒来,姜筠见她颤着睫毛睁眼,嘴角笑意不受控制的跑出来:“醒了?”

腿间钝钝的疼,逢春看着姜筠笑意满满的脸,立即绯红了双颊,下意识的用手捂脸,姜筠掰开她的手,凑在她脸前说悄悄话:“对不住,累着你了…”

这话不好接,逢春索性装哑巴,姜筠也不介意,抱着她的脑袋自顾自地说下去:“逢春,给我生个胖娃娃吧,我连乳名都想好了,若是男孩儿,就叫小胖嘟,若是女孩儿,就叫小胖丫,你觉着怎么样?”上辈子他无儿无女,总归是个遗憾,今生挺想早点圆满这个遗憾,每当听到逍哥儿软软嫩嫩的唤姜策爹爹时,姜筠心里羡慕的不得了,很想有一个肉呼呼的小东西也叫他爹爹。

让她十五六岁就生孩子,逢春心里当然是拒绝的,然而,入乡就得随俗,逢春柔顺道:“二爷觉着好就成,我听二爷的。”

已过晚膳时辰,姜筠腹内早已饥肠辘辘,他醒的早,见逢春睡的正香,便没叫她,如今她饱睡醒来,姜筠和逢春只略亲昵一会儿,两人就起身下床,逢春也饿的狠了,姜筠给她添的菜,她全部孝敬给了自己的五脏庙,瞧逢春吃的香,姜筠微笑:“多吃些,你还小,还能长个头呢。”微顿一下,又道,“也可以再长胖点。”看着圆润健康,摸着也舒服熨帖。

最尴尬的事都已做过,逢春也没什么好扭捏的了,夫妻之道贵在张弛有度,总把姜筠当领导也不好,在他高兴的时候,偶尔撒个娇卖个乖也是可以的:“不能长胖,一胖衣裳都穿得不好看了。”

姜筠捏捏逢春的脸蛋,笑道:“那好,咱们只胖一点点,快吃饭,完了,让我试试你给我缝的衣裳。”

逢春展眉一笑:“好。”

逢春16

不知道男人是不是都比较热衷那事儿,逢春本打算晚上要好好睡一觉,谁知,她刚在枕头上躺稳,姜筠又跟泰山似压了过来,逢春登时大惊失色,还来?她那儿还疼着呢,认识快四个月,逢春旁观许久,知道现在的这个姜筠,脾气还算不错,至少她从未见过他生气,性子也没那么霸道,有事会想着和她商量,待她也算细心和体贴,她夜里失眠的事情,还是他先发现的,仔细一盘算,她这个小老公也算可以了。

心思轻飘间,衣裳已又被解开了,逢春忽伸手攀着姜筠的肩膀,可怜巴巴的哀求道:“二爷,先别了吧,我还很疼…”

姜筠神色一动,眸光清明了些,半晌后,姜筠侧身躺下,却将逢春搂在臂间,温声道:“好,咱们好好睡,我不动你了。”

灯光昏暗的帐子中,逢春看不清姜筠的脸色,只语气惴惴地问道:“…你生气了么?”

“没有。”姜筠忍不住轻轻失笑,“我要是生气,早把你撵下床了,哪还会这么搂着你,你别瞎想,好生睡吧,我们以后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下午洗浴的时候,他看过她的伤处,就这几个时辰的功夫,肯定还没好呢,是他太性急了,不知体谅。

两日后的清晨,逢春对镜理妆,今日是去忠敬侯府的日子,衣着发饰皆不能疏忽,姜筠已收拾妥当,锦衣玉冠,翩翩俊美,此时坐在一旁慢慢饮茶,一边也饶有兴致地看逢春戴钗套镯,听到逢春轻声嘀咕‘好沉’的时候,顿时很不厚道地笑了出来:“就比平常多戴几根簪钗,哪就那么重了?”

逢春挺想回怼一句‘要不全戳你脑袋上试试’,想到屋里还有晴雪碧巧在,逢春只能脸上堆笑道:“二爷耳朵可真尖,我说那么小声,你都听到啦。”

姜筠搁下茶盏,笑道:“那是自然。”

虽已成婚近四月,然而,这几日,才算真正的新婚燕尔期,姜筠尝了从未品过的甜头,心中愈发喜欢逢春,之前是因她的无微不至,现在又添她的貌美风情,他从未想过,从那个病骨支离的破身子解脱后,会是这番境遇,老天待他不公之后,又对他不薄,所以,他每一日都认真活着,孝敬他的新父母,尊重他的新大哥,疼爱他的新妹妹,以及珍视他的…妻子。

逢春收拾好后,一派清丽明艳之姿,姜筠打量一番,微笑道:“很好看。”

女性被夸赞好看,鲜少会有人不高兴,逢春自也眉宇生笑,弯着眼睛望姜筠,姜筠心头一动,忽又一本正经道:“就是有点胖,衣裳穿的不太好看。”

逢春微愣,然后一脸哀怨道:“哪有…”

姜筠已拖着逢春往外走,心情极好的笑道:“我逗你玩呢,你还当真了?走了。”

因逢春今日要出府门,所以晴雪和碧巧会有一人随行,逢春出嫁嘉宁长公主府时,只带了六个丫鬟,两个大丫鬟晴雪和碧巧,都是老夫人后来给的,原先的翠浓和红玲已开除,四个小丫鬟小雁、小鸽、小蝶、小鹤,原先的小鹊和小蜻被大伯母曹氏开除,小蝶和小鹤是替补进来的,其中,晴雪和碧巧两家子,还被老夫人给了逢春做陪房,一家替她管理田庄,一家替她打理山林,所有人的身契,俱在逢春手里。

从某种程度来讲,逢春现在其实是个有钱人。

而姜筠这边,因他痴傻不懂事,一旦玩闹起来,丫鬟婆子们难免降不住,而有力气的男仆,又不好在后院出现,所以,嘉宁长公主从皇宫调来了一打太监看着姜筠,如此也算相安无事,成婚之日,姜筠摔了个脑瓢开花,然后把脑瓜子摔好了,于是,所有的太监又全部隐退,因逢春带来的人手不足,除了原先的四个粗使婆子,一个管事妈妈,姜夫人又派过来四个规矩有礼的年轻丫鬟,姜筠所用的小厮男仆还要另计。

逢春觉着古代富贵人的生活,实在太奢侈腐朽了,两个手脚健全的年轻人,居然要十几个人伺候着。

不过,逢春没事的时候也观察过,她院里的这些人都各有分工,陈妈妈算是如意苑的大总管,她身边的晴雪和碧巧,除了打理她的贴身事宜,还负责管理一众小丫鬟,算是个小组长,粗使婆子不用说,洗洗涮涮搬搬挪挪的粗活,都由她们负责,至于其余的八个丫鬟,每日要清扫如意苑正房的五间上房,主子饭前饭后的端盆送水,茶水房的日常活计,小厨房要熬的营养补品,还有主子贴身衣物的清洗晾晒,跑腿传话,以及晚上值夜做针线等等活计。

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活计,几乎都有人包揽负责,所以居住环境永远是干净整齐的,衣服鞋袜永远是现成待穿的,但凡有所需求,只要动动嘴皮子,什么都有人去准备,逢春深觉,她要是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估计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娇骄米虫。

晴雪和碧巧作为逢春的大丫鬟,一般得留一个在家,逢春对她俩的待遇很公平,这一回晴雪跟了,下一回就是碧巧跟,不厚着谁,也不薄着谁,两人原在老夫人处当差,关系不错,来了逢春处后,逢春也没特意对谁青眼有加,俩人心无嫌隙,当差也算尽心。

逢春离府会带两个人,这一回轮到碧巧随行,另一个人,从姜夫人派来的四人中挑选,逢春点了年岁最大的瑞云,其余三个小些的彩霞、和玲、绿桑就留在苑内。

眼瞧着姜筠携逢春离去,碧巧和瑞云忙在后头跟上。

昨夜又是一回温存缱绻,逢春眉眼间还透着些许未散的妩媚春意,姜筠也是神清气爽,眉采飞扬,姜夫人见了,暗自低笑摇头,今日正是六月的最后一天,也是商朝官员的休沐之日,姜家的几位爷们都在家,姜筠已完全康复,又和逢春做了真夫妻,今天要把之前未尽的新婚事宜走全。

姜家的各路亲戚,逢春已见过些许,但明显不全。

嘉宁长公主尚的驸马是忠敬老侯爷的胞弟,两人婚后共育二子。

逢春的公爹是老大,娶妻姚氏,育两子一女,无庶出,长子姜策已成家立室,其妻韩氏是清平侯府的长房嫡女,两人已生一儿一女,次子姜筠刚成家不久,也就是逢春的老公,嫡幼女姜箬,今年十二岁,云英未嫁,待在闺中。

姜二老爷之妻为孟氏,共育两女一子,亦无庶出,嫡长女姜箩刚出嫁一年,夫家是承恩侯府的薛家大爷,其下是独子姜筑,今年十三岁,正在读书进学,最小的女儿唤作姜篱,今年才九岁。

今天是休沐日,又值逢春入姜家族谱,更兼嘉宁长公主从避暑山庄回来,老驸马许久没和老哥哥聚餐了,几下一凑合,除了重孙辈的姜逍和姜婷,其余众人皆浩浩荡荡开赴姜氏本家忠敬侯府。

姜家的男人们纷纷骑着高头大马,连身体康健的老驸马也不例外,嘉宁长公主坐着一顶绣彩珠缨的八抬大轿,姜家的大夫人姚氏、二夫人孟氏、大奶奶韩氏,二奶奶陶氏、二姑娘姜箬、三姑娘姜篱,各乘一顶四人抬轿,随行的贴身丫鬟们坐在马车里,前有卫兵开道,两侧各有卫兵护卫,一行人排场非凡。

因还未出暑夏,轿内略有些闷,逢春摇着一柄团扇扇风,约摸晃悠了半个时辰的功夫,轿子稳稳落地,轿帘从外头被掀开,逢春刚从里头探出身子,碧巧和瑞云已一左一右扶住她,逢春抬头一看,只见忠敬侯府正门大开,除忠敬老侯爷外,其余府中诸人一律在外相迎。

忠敬老侯爷与已过世的老夫人,生有嫡出的长子长女,另有庶子一名,因老驸马自成婚后,便住在公主府内,所以,两边的子侄序齿并未排在一起。

忠敬侯府这边也有两房,长房的姜大老爷与其妻赵氏,只有一子一女,独子姜简,娶妻吴氏,成婚已有十载,然,膝下尚无所出,独女姜筝,今年十四岁,已在议婚中,二房乃是庶出,二老爷之妻孙氏虽出身一般,但子嗣特别旺盛,一口气生了四个娃,且个个是儿子。

嘉宁长公主辈分高,身份贵,谁见了她,都得恭敬拜礼,简单的几句寒暄过后,一行人进到府内。

姜筠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不拘男女,毕竟,从一个憨了十年的傻子,再变回正常人,堪称奇事一桩。

忠敬老侯爷拉着姜筠看了又看,又一连问了好些问题,见姜筠都能正常作答,感慨的跟什么似的,直对他的驸马兄弟道:“筠儿有此一遭奇遇,以后定是有大福气之人。”

老驸马也觉这事稀罕少闻,但孙子转好终归是喜事,便也笑道:“再过几日,就让他去进学,是好是坏,且再慢慢看吧。”不过,据可靠消息,孙子养伤之时,孙媳妇常给他念书来着,孙子听过几遍之后,就能记个五五六六,看来,小时候的聪明劲儿还没丢。

姜筠若是今日的重点,逢春则堪称第二焦点,嫁给还是傻子的姜筠时,不知多少人笑她怜她,如今,姜筠一朝转好,又不知有多少人羡她艳她。

逢春17

姜氏是渊远流长的世代名门,从那密密麻麻的祖宗牌位上,就可以推断出来,逢春略微细数,姜氏的祖宗足可往前追溯到十八代,怀着恭顺崇拜的敬意,逢春跟着姜筠磕头、焚香,古代社会里,女子不能进本姓家谱,只能记入夫家的族谱,但也只是附庸式的记载,只记姓,不记名,等逢春挂了后,估计顶多落个姜门陶氏之位的小木牌。

从姜家祠堂里出来时,也约摸到了用午饭的时辰。

大家族聚餐用饭的规矩,男女均分桌而食,所以,雕花绘彩的槅扇两侧,男人们凑在一处,女人们坐在一处,忠敬老侯爷的夫人已过世,嘉宁长公主就是辈分最高的女眷,首座之位当仁不让,两个亲儿媳姚氏和孟氏、以及两个侄儿媳赵氏和孙氏,分坐在嘉宁长公主的两侧下首。

再低一辈的孙媳妇韩氏、逢春、吴氏、王氏坐了一桌,姜府尚未出嫁的三个姑娘再坐一桌。

韩氏是同房的亲大嫂,逢春与她混的最熟,吴氏和王氏是侯府这边的孙媳妇,逢春只见过两次,交情极浅。

吴氏是侯府长房的孙媳,与长房独子姜简成婚十载,尚未生育,眉宇之间笼着一股散不开的愁意,逢春觉着,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吴氏生不出孩子,完全不关她的事,土地再肥沃,倘若种子太差,也实在很难发芽结果,姜简那般病歪歪,吴氏怀不上孩子,完全情有可原,可她的婆婆赵夫人,似乎完全不这么想,望着吴氏的目光,总是夹杂着冷淡之意。

王氏是侯府庶出二房长子姜笙的新妇,进门才刚半年,就已有四个月的身孕,小腹微微隆着,眉眼之间尽是将为人母的温柔,吴氏的眼光每次落到王氏肚子上时,眼中都有些难忍的酸涩艳羡之意。

逢春是新嫁没多久的小媳妇,没人和她说话时,她就静静地吃菜,有人寻她聊天时,她就简短的应和几句,总之能少说就少说。

午饭过后,侯府世子夫人赵氏安顿众人留宿歇晌儿。

“方才用午饭时,都没听见你怎么出声?是不是不太习惯?”丫鬟们退出去之后,姜筠将逢春拉坐在身边,搂着她盈盈一握的腰肢,低声问道。

逢春轻轻点头,老实承认:“嗯,有点儿。”尤其,嘉宁长公主在旁边压着,她略有些心怵,那可是皇帝老爷的亲姐姐,老太后的亲女儿,嘉宁长公主看着是个保养极好的雍容贵妇,然而,气场十分强大,一个眼神扫过去,逢春在官场叱咤风云的公爹,立即乖得跟个小娃娃一般,逢春再是成年人,在春秋已久的嘉宁长公主跟前,就是一只奶娃娃。

嘉宁长公主眼里难揉沙子,有这么尊大神杵着,府里谁都不敢闹妖。

在姜筠变为正常人之后,逢春曾一度忧虑,她会不会被姜府休掉,毕竟,她一个庶女的身份,的确配不上长公主嫡孙的尊贵,等了好些日子,也没见有动静,逢春心里暗猜,可能是在照顾姜筠之时,她表现得太任劳任怨,所以长公主才勉强认可她?抑或是想缓过这一段日子,再找个理由打发她?

“以后见的多了,就惯了。”姜筠自己也不太习惯,他以前总是一个人待着养着,甚少参加家族聚会,抚了抚逢春细腻如凝脂的肌肤,姜筠浅浅笑道,“其实,我也不大习惯,我们一起慢慢适应。”

逢春看着姜筠温柔含笑的眸子,轻轻靠在他的肩头。

她以后能不能活的好,全靠他了,这种全指着男人过日子的生活方式,逢春并不喜欢,但是,她又能如何,她能做的,无非是入乡随俗,或许,她应该盼着早点生个孩子,鸡蛋若是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一翻,她指不定就哪凉快哪儿待着去了。

在侯府歇过午觉,又开一番茶话会,再聚着共用一顿晚膳,随后,嘉宁长公主府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离开,回到自家院子之时,夜色已经微深,男子聚会,难免要喝酒,饶是姜筠推辞不胜酒力,也被灌了好一通,满身的酒气缭绕不绝,白净的脸上也仿若染了两团红胭脂。

逢春一边扶他回房,一边问道:“二爷,你头晕不晕?”同时也在心里腹诽,姜筠酒量这么差,以后会不会搞出酒后乱性的烂事来。

事实证明,逢春的担忧一点不多余,她服侍姜筠醒了酒,沐了浴,他给她的回报就是酒后乱性,气息滚烫的缠绵之中,逢春嘀咕姜筠‘说话不算话’,姜筠低笑着装糊涂‘我说过什么话’,逢春嘟囔‘骗子’,姜筠不再说话,也不让逢春说话。

再度过风平静浪的一天,就到了姜夫人安排的回门日。

因路程略远,今日出行乘的是马车,姜筠骑术很菜,前日去忠敬侯府,他是被卫兵一路牵去的,今日只夫妻二人出行,姜筠便从善如流地坐进马车,剩下的,随行的丫鬟婆子挤一车,回门礼摆一车。

“这么长时间没回家,想家么?”车厢之内很宽敞,靠枕、桌几、茶水、干果、点心等俱全,姜筠望着轻摇一把团扇的逢春,开口问她。

逢春轻晃团扇,替自己和姜筠打风,神色迷惘:“说不好。”

姜筠微微扬眉,似乎不解其意,逢春盯着小桌几上的紫砂茶壶,缓缓说道:“我今年正月下旬,曾经落过一次水,醒来之后记忆全无,一个月之后,我就嫁给了二爷,要按这时间算起来,我在二爷家待的时间,比在定国公府还长呢。”

“平白无故的,你怎么会落水?”姜筠微敛眉头,逢春又不是贪玩的小孩子。

逢春轻轻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顿了一顿,逢春再道,“据我以前的大丫鬟说,我叫她回去取东西,等她回来找我时,我已经落水了,虽然大家明面上都说我是失足落水,可暗地里,很多人说我是投湖自尽。”抬起眼睛,逢春望着姜筠,问道,“二爷,你觉着是哪个呢?”

姜筠沉吟片刻,道:“不好说。”要嫁的夫婿是傻子,会不甘去死,这道理也说得通。

逢春微弯眼角:“是呀,明明我才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可我却偏偏不记得了…我很喜欢一句话,二爷可知道是什么?”

“哪一句话?”姜筠问道。

胳膊晃得有些酸了,逢春另一手轻轻去揉捏犯困的手腕:“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一旦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只要活着,好歹有个盼头不是。”说着又笑靥如花,“如今二爷康复了,又待我这般好,可见这话不假。”

见逢春揉手腕,姜筠夺过团扇,自己动手来扇风:“那我要是没有康复,一直是之前的傻样呢?”

逢春依旧眉舒目展,静静道:“我可以和二爷生个儿子,待他长大成人了,有他孝敬,有他照顾,我这辈子照样不白活。”

姜筠沉寂片刻,再问:“以前在娘家的日子不好过吧。”逢春的亲爹若是疼她,就不会把她许给一个傻子,嫡母毕竟不是亲娘,若不然,逢春上辈子也不会被嫡母许给姐夫做继室填房,高氏当初所用的由头,就是让逢春去照顾嫡姐留下来的独子。

逢春摊手一笑:“不记得了…我只知道,我现在过得很好。”

看逢春笑得知足欢喜,要不是她唇上抹有红口脂,姜筠挺想抱着她一亲芳泽,话匣子打开后,两人说笑了一路,直到随从在车外提醒,定国公府快要到了时,两人方止了说话声,逢春先替姜筠整理衣袍,随后又摸出一把精致的手镜,查看自己的妆容是否有乱。

逢春才看了两眼,姜筠已笑道:“别照了,美着呢。”

搁下手里的小靶镜,逢春故意叹气:“等过个五、六年,我还不知能不能再听到二爷的夸赞呢。”逢春今年十五,再过五、六年,顶多算是双十年华,可男人若是性子风流,只怕不等她人老珠黄,新鲜期也早就过去了。

姜筠捏一下逢春的鼻子,心是甜的,吐出来的话语自也如沾了蜂蜜般:“就是再过五、六十年,我照样会夸你漂亮。”

真是好听动人的甜言蜜语,逢春微垂眼帘,静静微笑:“二爷的话,我可记在心底了,希望二爷别又骗我,还和我装糊涂,说什么‘我何时说过那种话’。”

姜筠面色微红,低咳一声道:“我今日少喝些酒,就不会趁酒劲乱来了。”

心灵交流已搞完了,逢春见好就收:“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二爷身子才好没多久,是得少喝些。”

两人又说这几句话的功夫,一直平稳缓行的马车停下了,车窗外也传来随从的传话声,陶家子嗣丰茂,陶逢鸿、陶逢建、陶逢则哥仨儿在门口相迎。

逢春由陈妈妈扶着先下车,姜筠随后从里头钻出来,逢春依次替姜筠引荐道:“二爷,这是我大伯家的大哥,二伯家的三哥,还有,这是我四哥。”

面对三位妻兄的探究目光,姜筠神色自若地拱起手,道:“三位兄长好,初次相见,幸会。”

逢春18

四个月前,姜筠前来娶亲时的傻样,大伙儿有目共睹,这才多少日子,竟如换了一个人般,温文尔雅,气质卓然,逢鸿身为家中长兄,又混了数年官场,压下心中诧异,行事稳重地伸手引路:“老夫人一早就盼着你们来了,里面请。”

姜筠随逢鸿往府里走,逢春略落后半拍,逢则见妹妹面色红润,精神不错,还又长胖了些,想来日子过得比家中好,心中很是替她高兴:“数月不见,妹妹似乎长高了。”

逢春朝逢则微笑,低声回应:“不仅长高了,还变胖了是吧。”

逢则微愣,随即颔首点头:“是胖了,胖了更好看些。”

逢春不由掩袖低笑,走在前头和逢鸿说话的姜筠,忽然回过头来,逢春与他目光一撞,很是无辜和不解:“二爷,怎么了?”逢春知道,古代对女子约束苛刻,不拘是成婚前,还是成婚后,都不能和外男随意见面说话,哪怕是有些男亲戚,都得注意着避嫌,关于这一点,逢春牢记在心,可逢则是她亲哥哥,和他说笑两句,应当没事吧,而且,她有告诉过姜筠,逢则的生身之母戚姨娘,曾照养过她八年时间。

“没事。”姜筠没头没脑地转回头,又若无其事地再转过去。

逢春摸不透姜筠啥意思,对逢则笑了一笑后,便缄口不言了,过了一会儿,姜筠忽然又转过头来,逢春一脸茫然,以眼神询问‘又怎么了?’,姜筠朝她笑了笑,然后继续转回脸,逢春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当局者迷,逢则等人却是旁观者清,这般当众眉来眼去,看来,逢春很受这位姜二爷喜欢。

逢则轻轻叹气,三房里的诸多弟妹,他唯对逢春感情最深,生母病重之时,逢春才多大一点儿,每天守着戚姨娘,给她端水递药,而他因自小养在嫡母膝下,不敢和生母太过亲近,连去探望生母,都要偷偷摸摸,后来,逢春的婚事由父亲亲自订下,他根本无力插手置喙,好在,老天爷总算开眼,叫姜二公子变好了。

而在逢瑶看来,老天爷简直是瞎了眼了,明明就是要断气的人,却偏偏活了过来,明明嫁给了一个傻子,傻子竟也能再聪明起来,怎么什么新鲜稀罕事,都落到陶逢春的脑袋上了!

老夫人是最高长辈,逢春和姜筠先给她拜礼,礼罢,老夫人拉着逢春的手打量,并简单咨询她的婚后生活,孙女婿当前,老夫人不好问得太露骨,也不能忽视一旁的姜筠:“春丫头性子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有什么不周之处,还望孙姑爷多担待一些。”

姜筠微微笑道:“祖母多虑了,逢春懂事明礼,温婉柔顺,很受家母喜爱,我家小侄子也爱缠着她玩。”略顿了一顿,姜筠又道,“我单名筠,字佑安,祖母直接唤我佑安便是。”

短短四个月,一个连说话都磕巴的傻子,倏然变成一个谈吐自如的俊公子,如此稀罕之事,老夫人也算是活久见了一回,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线,老夫人连声直道:“好,好,好。”

接着拜见的是陶景和高氏,自打知道女婿不傻了,陶景几乎天天都喜上眉梢,这回见了本人,岳父般的热情几乎是横躺而出:“佑安啊,我这春丫头自小懂事孝顺,识字女红样样精通,不是给老夫人抄佛经,就是给家中长辈做这做那,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逢春能觅得佑安这般佳婿,是她的好福气,我这个当爹的,也算是放心了。”

耳听陶景激情澎湃的话语,逢春只默翻白眼:那么好的闺女,你把她填到火坑里去!

姜筠嘴角笑意不变,只玩笑着说道:“这么好的一个女儿,却白白便宜了小婿,怪道岳父如此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