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被挠的痒意难耐,笑得花枝乱颤,不停地扭着身子,嘴里连连告饶道:“你怎么又这样啊,好痒,别挠了,求求你啦,我要笑不动了,哎哟,我肚子疼,快停下…”

姜筠停住一对作恶的魔爪,垂眸问逢春:“还敢不敢说我坏?”

“不敢了。”逢春十分识时务的认错道,并且郑重保证,“我以后也不敢说了。”

姜筠箍着逢春的腰,又问:“那还躲不躲了?”逢春偎在姜筠胸口不吭声,调皮的小猫又温驯了,姜筠心中满意,一口啄了下去,唇齿辗转间,逢春被亲得面颊滚烫,活似要烧着了一般,姜筠吃足了豆腐,才将逢春放开,伸手轻刮一下逢春的鼻子,又故意笑问,“哎哟,脸怎么红成这样?”

还不是您老人家使的坏,逢春本欲如此驳姜筠,想到刚才的保证,只能咬着后槽牙道:“天太热了…”

如此蹩脚拙劣的谎言,乐得姜筠嘎嘎直笑,两人笑闹了一阵,姜筠突想起一事:“陈妈妈从你姐姐那回来了吧,怎么说?”

逢春幽幽叹了口气,将乔太医诊脉的结果说了,姜筠揽着逢春静静坐下。

乔太医给逢春的诊脉结果,姜夫人并没有刻意瞒着,包括逢春不易有孕以及有孕也难保胎的事,姜筠上辈子受够了病痛的折磨,最痛苦绝望的事情,莫过于,不管什么名医郎中,对他的身体都是摇头叹气,纵使他拼着劲儿活着,也只熬了二十年。

二十岁,多好的年纪啊,他却已在病榻上,不甘的闭眼咽气。

濒死之时,他的心情有多绝望,重新活过来时,他的心情就有多喜望,带着这种深深的欣喜,他每一天都活得特别认真,专心读书,孝敬爹娘,友爱兄妹,宠爱妻子,如今的他,平安喜乐,深深满足。

因为曾经深受其苦,所以,他对体患有疾的人都抱着同病相怜的感觉,轻抚逢春柔柔的脸蛋,那里还残留着未褪尽的红霞粉晕,姜筠温声宽慰道:“你也别太悲观,吉人自有天相,只要你姐姐坚强些,兴许就能保着那孩子呢,倒是你,给我好好调养身体,太医什么时候说,你能给我生娃娃了,我…”又凑到逢春耳边,轻轻咬起耳朵。

逢春听到那些不正经的荤话,恼得直拧姜筠的腰。

见逢春又亮出了调皮的小猫爪子,姜筠更是忍不住想逗她,这么漂亮的媳妇,笑起来多好看,就该多逗她乐乐,还是毛丫头一个,整天充当稳重懂事的大人,他瞧得有点不太和谐。

太婆婆少理睬,婆婆不找茬,夫婿又表现良好,更兼吃的香,穿的暖,睡的好,无事烦扰之下,逢春心情自然大好,几天的功夫,就那么倏的一下窜过去了,这日,又去晨起请安,逢春听到韩氏向姜夫人申请,要回娘家探望生病的老爹,便又想起嫁在清平候府的逢珍,七月之时,逢春曾随韩氏去过一趟,不过,去的时辰很不巧,她到侯府之时,逢珍恰巧服完药睡下,等她午后要离开时,逢珍还没有醒过来,所以,那一趟有点白去了。

如今已是九月,她貌似应该再去一趟,斟酌了一下,逢春也向姜夫人提出了申请,姜夫人听罢,便道:“既如此,用完早饭后,你们一块结伴去罢。”又嘱咐韩氏,叫她照应逢春一些。

回屋之后,逢春让晴雪开库房,去拿些补品装好,去探望病人,不能穿得太花枝招展,不能打扮得太珠宝满头,逢春又叫碧巧给她找衣裳首饰,吃完饭后要换的,自己则和姜筠赶紧吃早饭,一个包子没啃完,逢春已发觉姜筠貌似有点心不在焉,便问:“二爷怎么了?是今天的早饭不合口味么?”

面对逢春关切的目光,姜筠报之一笑:“没有,你过会儿不是要出门么,多吃些。”

带着上辈子的记忆重生,有些人,有些事,并非可以轻易忘怀,何况,曾经是他侄女现在是他长嫂的韩雅,无时不刻的提醒着他,他虽是姜筠,却也是韩胤,然而,这个秘密,他只能深藏心底,谁也不能说,哪怕是喜欢的枕边人。

姜筠尚记得,逢珍是今年十月殁的,现在已入了九月,逢春下一回再去清平侯府,只怕就是逢珍的丧事了,逢珍这个侄媳妇,他并无多大印象,关于她的星点传闻,他也是闲着听别人说的,自己从未关注过,便是逢春当时在韩家,他也没很多印象,只隐约记得,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不爱说话,十分规矩,带着韩逸玩的时候,说话特别温柔,其余的事情,他也是听别人提的。

非亲生之子,她都那么疼爱,等以后,她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她一定会待宝宝们特别好吧,一念至此,姜筠抛开刚才的怅然感伤,给逢春再夹一个包子,对她笑道:“瞧你瘦的,抱着都没几两重,再吃个肉包子,给我多长点肉。”

逢春听得差点喷包子:她吃成肥婆了,难看的又不是你!

第35章 逢春V

逢春原本穿着石榴红的薄袄,是姜筠强烈建议她穿的颜色,说是看着鲜亮明媚,他瞧着顺眼,女为悦己者容,逢春只好穿得花枝招展,然而,请个安用个饭的功夫,逢春就毫不留情脱掉了,望着逢春新换的浅紫色衣裳,姜筠捏捏逢春的小脸蛋,叹着气去书房念书了,与韩氏汇合时,瞅到韩氏落在身上的目光,逢春一脸柔弱的掰扯道:“有点冷,所以换了件厚衣裳。”其实,两件衣裳很薄厚相当,她只是不想太张扬。

妯娌俩一先一后上了马车,前往清平侯府。

关于清平侯府的人口组成,逢春也是做过功课的,除去今春刚挂掉的韩四爷,韩府现有三房子孙,两嫡一庶,韩雅是长房嫡长女,下头有两个兄弟,一正一庶,逢珍之夫韩越是二房嫡长子,下头有一弟一妹,均是正出,韩三老爷为庶出,十分年轻,比韩雅还小一岁。

到了清平侯府,韩家仆妇恭敬地将韩雅往里请,一脸恭维道:“大姑奶奶回来了。”瞧到旁边第二次来的逢春,态度也算随和,“亲家姑奶奶来的真巧,您娘家大伯母、母亲也刚到没多久。”

逢春微疑,随后温声应道:“那倒是巧了。”

那厢,韩雅却是轻轻蹙了秀眉,不会是韩越堂弟那边,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没过多久,一个穿戴体面的媳妇迎了过来,福了福身子后,说道:“大姑奶奶,陶家两位夫人已去了越二爷院里,夫人也陪着呢。”这个媳妇口里的夫人,自指的是韩雅的母亲,侯府世子夫人裘氏。

韩雅点了点头,对逢春道:“既如此,弟妹,咱们直接去你姐姐那边吧。”

逢春对此没有意见,只凭着韩雅安排,在侯府后院步行一会儿,最后绕过一面石刻的影壁墙,进了逢珍在婆家住的院子,还没进到屋里,逢春已隐隐听到,屋里传来妇人的哭声,韩雅不由皱了皱眉,但已进了院子,自没有半道再撤走的道理。

妯娌俩一前一后进了屋里,除了卧病在榻的逢珍,曹氏、高氏、逢珍的婆婆刑氏,侯府世子夫人裘氏,以及韩雅的亲弟媳妇都在,服侍的丫鬟和媳妇们,都被撵在屋子外头,简略见过礼之后,只见高氏坐在榻边,搂着病骨憔悴的逢珍,想是刚刚哭过,高氏的眼角尚湿润着,神色间却盈满忿意:“…我闺女还没咽气呢,亲家太太就紧着去挑新儿媳妇,是不是也太过分了些。”

韩二夫人肯定不能承认这事,便道:“亲家这话可言重了,绝对没有的事。”顿了一顿,又轻轻冷哼道,“明知逢珍病着,需要静养,身边服侍的丫头还不省事,有事没事乱嚼舌根,什么有没有的事,都捕风捉影说给她听,这么没有规矩,合该全部捆起来狠狠打上一顿,叫她们都长点记性。”

高氏气得恨不得扇韩二夫人几耳光,她原本好端端的大女儿,如今却病入膏肓,已几乎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强忍了心中怒气,高氏说道:“若真是误会一场,那倒罢了,要是确有其事,也太寒人的心了,我闺女自嫁来你家,哪怕没有功劳,总有些苦劳吧,她为了给姑爷留下骨血,拼着性命生了逸哥儿,却坏了自己的身子,现在,已经是熬一天算一天,亲家太太就让她安安生生过几天日子吧…”

伏在高氏怀里的逢珍,身形瘦弱,肤色惨白,眼眶也深深陷了下去,两行眼泪无声地淌在脸颊,高氏瞧得心酸难耐,忙拿手里的帕子给女儿擦眼泪。

高氏一片慈母心肠之话,却让韩二夫人听得火大,倏然站起身来:“亲家太太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逢珍病成这样,倒是我的过错了?是我不让她好好养病了?”说着,走到没怎么吭过声的曹氏旁边,说道,“那我可要请国公夫人给我评评理了。”

“自逢珍进了我家的门,我是打过她骂过她,还是短她吃喝穿戴了?”韩二夫人捏着手帕,嘴里的话跟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地往外跳,“打她怀有身孕之后,我可有叫她过来服侍一天?我好吃好喝地供着她,是她自己胎位不正,这才导致了难产,这也要怨我头上么?”

长子娶的这个儿媳妇,她本不中意,但自家老爷强要同意,她也没有办法,逢珍本就不趁她的心意,还不好生服侍讨好她,反倒挑拨她们母子关系,韩二夫人大怒之下,自然要使出点婆婆的手段。

曹氏拉着气鼓鼓的韩二夫人坐下:“亲家太太别急,有话慢慢说。”

韩二夫人坐下之后,却是越说越来气:“逢珍生下逸哥儿后,身子大伤元气,我为叫她好好养着不劳累,便说先替她照养逸哥儿,等她身子养好了,再送回来给她养,可她呢,好像我这个亲祖母会害自个儿亲孙子似的,对越儿说什么见不着逸哥儿,她寝食难安,心神不宁,不能专心养病,非要把逸哥儿抱回来养。”

“这也就罢了,母子连心,她舍不得,我能理解,为着她的病,这一年多花了多少银子,我可有说过她什么。”韩二夫人目光扫过搂在一起的母女,扯着嘴角冷笑道,“别人家的儿媳妇,对婆婆是晨昏定省,端茶递水,到了我这里,没落到儿媳妇的一点服侍,还要被说我苛待儿媳妇。”

韩二夫人拔胸挺背,怒道:“亲家太太若是觉着我家伺候的不周到,不如接回去自己养吧。”

听着韩二夫人夹枪带棒的一番话,高氏直气得眼冒金星,双手打颤,再压不住心中怒意,也火了:“我闺女一直养不好身子,难道亲家太太就没一点错?我闺女本就病的厉害,你又隔三差五的往她这里塞通房送妾室,不是存心给她添堵是什么?”

韩二夫人一脸讥诮的冷哼道:“她不能服侍爷儿们,就得委屈着我儿子?真真好笑,富贵人家里头,哪个爷们没有几个妾室通房?谁让你女儿没投个好胎。”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公主命,就别犯公主病,末了,韩二夫人又怪笑道,“亲家太太素来贤惠,不舍得委屈自己老爷,难道就没教过自己女儿‘善妒’不对么?”

高氏气得几欲昏厥,韩大夫人见势不对,忙开口打圆场,再这么吵说下去,可真要彻底撕破脸了:“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罢。”韩大夫人自己老公尚病着,实在没心情在这里多待,便对韩二夫人刑氏道,“弟妹,逸哥儿还小,那边离不开你,你去瞧瞧他,叫逢珍也歇着吧。”

虽对儿媳妇不满意,但韩二夫人还是很疼爱亲孙子的,便散了些许恼火的气焰,很给长嫂面子的应了,韩大夫人又对曹氏等人道:“我这里还有事,就不陪着了,你们多劝着逢珍,叫她好生保养,别为闲言碎语生气伤身,待她好了,逸哥儿还要靠她教养呢。”

韩大夫人左右打点了一番,又挽留来客中午留饭,再叮嘱几句继续陪客的儿媳妇,这才和韩二夫人、女儿韩雅一道走了,送走婆母三人,韩雅的弟媳妇很善解人意地离开屋子,叫她们娘家人自己说话,自己则去了外头的偏厅喝茶。

“春丫头,你今日怎么来了?”待韩家女眷都出去之后,曹氏问逢春。

逢春默默当了半天背景,这会儿终于能开口说话:“大嫂今天回来探望她父亲,我想着,上回来侯府,没见着四姐,便跟着她一块来了。”

曹氏点点头,目光温和:“你有心了。”然后指着歪在高氏身上的病弱女子,道,“这就是你四姐,你自失忆之后,应该还没见过她吧。”

“见过四姐。”经曹氏引荐之后,逢春规矩的行礼问好,方才高氏和刑氏唇枪舌剑时,她已偷偷观察过逢珍,形容枯槁,面无光泽,身形瘦弱的几乎就剩下一把骨头,瞧她虚弱无力的样子,差不多已是奄奄一息的地步。

逢珍虽偎在母亲怀里,目光却紧紧盯在逢春身上,从她秀美朝气的脸庞,看到她淡雅贵气的装扮,眼睛中流露着不自知的艳羡和嫉妒,逢春见她一直瞪着自己,脸上不见半分善意,心中顿时又浮起那种厌恶的情绪,便再道:“四姐安心养病,多重保养,一定会好起来的。”

逢珍虚弱地喘了几口气,断断续续道:“真能借你…吉言就好了…”

上回去看望逢夏时,逢春好似有说不完的话,今天对着病魔缠身的逢珍,逢春说了两句话后,嘴里就蹦不出别的词了,屋里的气氛更为沉重起来,曹氏心里叹了口气,再对逢珍苦口婆心叮咛道:“珍丫头呀,你身体一直不好,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将自己养好,别总和那些妾室通房斗气,斗来斗去,伤的不都是你自己么?”

逢珍的眼泪又缓缓留下来,气喘吁吁地哭道:“我也想养…好自己,但我那不安好心的婆婆,一直捧着那些小贱人,任由她们…气我,她就是见不得我好,想叫我死…”

见逢珍又哭出了眼泪,高氏忙给女儿再擦脸,口内柔柔的哄道:“珍儿,别哭了,快别哭了,你可禁不得再伤心伤神了,你要是有个好歹,叫逸哥儿怎么办,好孩子,你一定要撑着。”

想到还不足两岁的儿子,逢珍更是伤心难过:“娘,我舍不得逸哥儿,我不想死…”

高氏忍着眼泪,哄道:“别胡说,你才几岁,什么死不死的,别说不吉利的话。”

母女俩正抱头痛哭,忽听外头响起丫鬟的传报声:“二爷回来了。”

第36章 逢春V

一只脚刚踏进院里,韩越就又听到那些熟悉的哭声,自妻子难产静养之后,这出戏码隔三差五就要来一回,守在院中的丫鬟一通报完,屋里的哭声顿时压小了些,韩越绷着脸进去,穿过圆形落地罩,绕过多宝阁,进到屋子里头,只见妻子半躺在榻上,伏在岳母怀里哭,榻边不远处坐着岳家大伯母,以及站着嫁入嘉宁长公主府的妻妹。

韩越先向曹氏和高氏见礼,逢春再向韩越见礼,礼罢,韩越瞅着病榻上的逢珍,问道:“今儿可吃过药了?”

高氏将逢珍扶躺回枕上,又拿绢帕摁着自己的眼窝,哀声道:“她心里堵着闷气,怎么可能静心吃药,吃下去多少,就又吐出来多少…我说,姑爷啊,珍儿到底是你的枕边人,为了生下逸哥儿,才折腾到这幅模样,你就让她静静养几天病吧。”

韩越心中有些无语,对着长辈,又不能不敬,只能道:“小婿一直让她养着病,什么事也都不让她操心…”还想叫他再怎样啊,难道让他辞了差事,天天在家守着婆娘不成。

高氏直言挑明道:“你待珍儿好心,我知道,但你收的那些房里人,跋扈的跋扈,嘴酸的嘴酸,时不时就跑来珍儿这里扰她,你是这院里的正牌主子,就不能管一管她们?”

管理妾室通房仆妇丫鬟,本就是主母的事情,若后院有什么事,都叫他出面去管,他还娶什么正房奶奶?韩越再次说道:“逢珍病着,不好理事,这院子里的事情,现在不是逢珍身边的妈妈在管么?有什么事,叫她们裁夺着处置就是,该训的训,该罚的罚,我又没偏帮过哪个。”韩越自认,他一点也没宠妾灭妻。

高氏接着再道:“那些挑头来闹珍儿的,后头都有着靠山,谁敢打罚她们?”

这是变相说他母亲呢,韩越面上一硬,淡淡问道:“那岳母想如何,叫我把她们全部发卖了不成?”

高氏巴不得女婿把那些小妖精全卖了,但是,她心里这么想,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娘没有这个意思,娘是说,叫她们都安分点儿,别…”高氏后头的话,逢春没有听清楚,因为曹氏已经拉她离了屋子。

韩雅的弟媳妇虽然在偏厅喝茶,但叫丫鬟一直盯着,若有什么事,也好及时通知她,得知曹氏和逢春离了屋子,忙从偏厅里走了出来,对二人面带歉意道:“我公爹正巧也病了,大姑姐又特意回来,母亲实在分|身乏术,这才离了这边。”

曹氏和善的笑笑:“谁家还没有点急事,无妨。”

韩雅的弟媳妇正要说‘天儿冷,请到屋里喝杯热茶吧’,却见韩二夫人身边的一个妈妈过来,态度恭敬且和气:“二太太派奴婢过来,说国公夫人要是出来,就赶紧请到太太屋里去,可巧夫人就出来了。”

曹氏嘱咐丫头到里头说一声,然后带着逢春离了逢珍居住的小院。

“春丫头,你去看你大姐姐了?”逢春跟着曹氏去韩二夫人刑氏的院里时,忽听曹氏问道。

逢春规矩地走着淑女步,应道:“嗯,前些天去过一回,大伯母怎么知道?”跟她去过赵家的人,应该没谁有闲功夫跑陶家打小报告吧。

“噢,我前两天出府,恰巧路过赵家附近,便折道去瞧了一下。”曹氏目带怜惜,微微叹气,低声和逢春说话,“这才知道,逢夏怀相不妥,对了,你荐过去的那位乔太医,的确医术精湛,你姐姐吃了他开的方子,已渐渐止了红,把她喜的不行,我回去与你祖母说了,你祖母直夸你是个好孩子呢。”

逢春羞涩的笑笑:“大家同为姐妹,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曹氏拉过逢春的手,握在掌心轻轻拍着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呢。”曹氏心明眼亮,像乔太医那种级别的御用太医,肯定是逢春去求了姜夫人,“这事儿,我们既已知道了,你以后就别再插手了,你在婆家也不容易,多顾着自己些。”似逢春这种高嫁的姑娘,能同时讨到婆婆和夫婿喜欢,十分不容易,她要做的事情,是赶紧生个嫡子,让自己在婆家立的更稳些。

逢春应道:“嗯,我听大伯母的话。”

曹氏拉着逢春一边走,一边细细瞧她,印象中那个安静内向的小姑娘,似一朵绽放开了的柔嫩花苞,纵然穿着素雅,装扮低调,依旧掩不住一身的清艳丽姿,但凡有点怜香惜玉之心的男人,只怕都会喜欢她,也不怪姜家二爷宠着她了,宠到逢春连去探望姐姐,都是自个儿亲来接送。

到韩二夫人那里时,她正在逗孙子韩逸玩儿,满脸都是慈祥悦色,见曹氏和逢春到了,捉着活蹦乱跳的逸哥儿作揖唤人,逢春上回来时,特意给韩逸带有礼物,是一只翡翠雕琢而成的小兔子,这回依旧没空手,拎了一串红绳拴着的小金猴。

“又叫你破费了。”韩二夫人先对逢春说道,再捉着韩逸哄道,“逸哥儿,还不谢谢你五姨母。”

韩逸得了金光闪闪的小猴儿,白皙粉嫩的小圆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在刑氏的笑哄下,奶声奶气的说道:“爹爹我泥母。”韩逸尚不足两岁,吐字发声并不清晰,除了最后常说的‘母’字,其余四个字一律是类似的谐音。

“哟,这小子真像他爹,跟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曹氏瞧着许久未见的韩逸,笑着说道。

刑氏抱着宝贝大孙子,笑得眉花眼笑:“可不是,瞧着他,就跟瞧着越儿小时候一样。”说着,又将孙子交给乳母丫鬟,叫她们领着到隔壁去玩,且一再嘱咐要仔细看着,不许摔了碰了,慈爱喜欢之情溢于言表,等一众丫鬟婆子出去了,韩二夫人对着曹氏幽幽叹气道,“刚才在越儿院里有些失礼了,国公夫人别见怪。”

曹氏吹着热茶,没有答话。

逢春更不会接话。

韩二夫人也不以为意,只继续说道:“国公夫人也是有儿媳妇的人,可将心比心替我想一想,你家的儿媳妇上能孝敬婆婆,下能抚育幼儿,你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能替你分担些家务,更别提照顾体贴自己的夫婿,我这边呢,逢珍什么都做不了不说,还得越儿反过来照顾她,可越儿也是谋有差事的,天天在外边劳累,回到家总不能没人照料吧,我这才拨了几个丫头过去,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拨过去的几个丫头,我也都吩咐过,若有谁服侍过越儿,事后一律要喝避子汤,就这,逢珍还又哭又闹,我这哪是娶了个儿媳妇,简直是抬进来一尊活菩萨。”

曹氏轻轻叹气,说道:“逢珍病着,难免心绪不好,亲家太太也稍体谅她一下。”到底是陶家姑娘,她总得有个偏帮,说实话,要是她摊上一个病怏怏的儿媳妇,她也少不了抑郁,当然,也少不了宽慰一下刑氏,“便是不看在咱们亲戚的面上,好歹看在逸哥儿的面上吧,他还这么小,若是没了亲娘疼着,以后多可怜呐。”

韩二夫人接着道:“都是当过娘的,谁会放心把亲生的骨肉,交给后娘养活,这道理我当然明白,所以,不管逢珍看病抓药,要花多少银两,我哪回没舍得了,可她就是心思太重,不专心养病,老和那些丫头们闹气,恨不得越儿只守着她一个,这气性,这醋劲儿,也是…国公夫人,您说说,要是您的儿媳妇也这样,您心里怎么想,您气不气。”

曹氏无语片刻,便转移了话题:“我和逢春过来前,瞧见四姑爷回来了。”

韩二夫人扯起嘴角道:“逢珍每和越儿哭闹一回,她身边的丫鬟哪次不回娘家,把她的好母亲搬过来,这一年多来,越儿早习惯了,丈母娘来了,他能不回来露个脸?怕是忙完差事,就紧着跑回来了,连我这个亲娘都没来瞧呢。”

曹氏又默语片刻,继续转移话题,和韩二夫人聊些别的家常,再不提及关于逢珍和韩越的话题,逢春继续当哑巴,两位长辈说说笑笑一会儿后,只听丫鬟在外头喊道:“二爷来了。”

逢春默默无语地继续准备起身,辈分小真吃亏啊,过了片刻,只见帘子一挑,韩越抱着逸哥儿走了进来,韩逸手里还抓着逢春送的一串小金猴,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话,韩二夫人笑道:“我才叫这小猴儿去玩,你又把他带过来。”

韩逸甩着手里的小金猴,也跟着大喊:“小胡,小胡…”一脸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韩二夫人和曹氏齐齐发笑,韩越也忍不住拍一下韩逸的屁股,笑骂道,“真是个傻小子,连个小猴都不会说。”挨了父亲一记小巴掌,韩逸不哭反笑,扑到韩越脖子上,口齿清晰的喊:“爹,爹…”

韩越抱着儿子坐下,韩逸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顺着韩越的大腿,就溜了下来,他走路并不稳定,一摇一晃的像只笨拙的小鸭子,先溜去自个儿祖母跟前,嘻嘻的傻乐一会儿,又绕到曹氏腿边,摸她裙摆上的花纹,然后又拐到逢春身边,掰她的手指玩。

逢春见韩逸似喜欢她的蓝宝戒指,便抬手要褪下来,韩二夫人见状,忙拦道:“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瞎闹着玩的,你别当真…”说着,示意乳母将韩逸哄离逢春,又朝逢春顽笑道,“倘若这小淘气摸什么,你就给什么,那你这一身的行头,只怕都得交代在这儿了,你上回送了一只翡翠玉兔,这回又给逸哥儿一串小金猴,已是很疼逸哥儿了,下回再来,万不可再破费了。”

韩越瞧了逢春一眼,很快收回目光,只捉着重回腿上的韩逸,问道:“五姨母送了逸哥儿小兔和小猴,有没有谢谢五姨母?”

韩逸说出来的谢谢,仍旧是:“爹爹…”闹过些许笑料之后,韩越再将儿子交给乳母带着玩,韩二夫人笑的有些嗓干,喝了口茶润过嗓子,问儿子,“去瞧过你丈夫娘了吧。”

韩越不欲多言,只道:“瞧过了。”

韩二夫人又瞧向曹氏,说道:“国公夫人,不是我想在背后说亲家太太,她心疼女儿,我理解,我也不是不欢迎她来,但她隔三差五就往这儿跑,知道的,说她是想念生病的女儿,不知道的,只怕该说我家多苛待逢珍,叫她这个亲娘如此放心不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后半辈子是要在夫家渡过的,不仅要和婆婆妯娌搞好关系,且要和娘家保持应有的距离,太和娘家亲近了,夫家自然会有意见,对于刑氏的话,曹氏能说什么,只能道:“她也是爱女心切。”

已快到午饭的时间,韩大夫人裘氏派了丫鬟来请,叫刑氏、曹氏、逢春过去一同用饭,高氏那边也有人去通传,一张雕着富贵如意图案的大圆桌旁,曹氏、高氏、裘氏、刑氏、韩雅、逢春、韩雅的弟媳妇依序而坐,大户人家吃饭,讲究一个食不言,但如今有外客在座,自不可能主客一起哑巴。

韩雅、逢春以及韩雅的弟媳妇是小辈,她们鲜少主动开口,给长辈们加菜劝饭才是正经事,高氏神色哀戚,眼眶通红,基本没啥食欲,逢春看着高氏没食欲的脸,自然更没有食欲,甚至还有些倒胃口,简而言之,就是和高氏待在一起,会让她生出膈应厌恶的情绪。

韩雅应承过姜夫人,会在外头照应逢春,见逢春吃了半天饭,碗里的米都没落下去多少,不由问她:“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逢春忙道:“没有没有。”脑中灵光一转,逢春立即有了一个顶好的借口,神色郁郁道,“看四姐病的厉害,我心里有点难受。”

和高氏才吵过一架,此时和她同桌用饭,刑氏也食欲不佳,听了逢春的话,便道:“你倒关心她,以前她好着的时候,侯府里凡有喜事宴饮,几乎不曾见过你来,环姑娘、兰姑娘都来过几次,那个瑶姑娘来的最多些。”

事实上,在姑娘长到十多岁后,家里的长辈就会时常领着出来赴宴见客,也是变相的在找婆家,若是有合眉眼的女眷瞧上,日后就会多多结交,更细致的了解容红品行,刑氏说极少见逢春出来见客,这是在挤兑高氏不待见庶女,不想给她好好找婆家。

高氏捏筷箸的手指一僵,勉强维持着脸上的表情,回道:“春丫头身子不好,需要将养着,这才少出门。”

刑氏今天似乎和高氏杠上了,便又道:“原来如此,不过,瞧如今的春姑娘,白里透红,皮肉光滑,一点看不出来身子不好的迹象,看来,长公主府的风水当真养人呢。”儿媳妇到了婆家,什么都要矮一头,自不会再有住娘家时的悠闲自在,逢春嫁了人之后,精神气色反比在娘家时还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高氏被挤兑的几欲吐血,曹氏不能再当哑巴,便开口道:“这话说的不假,你家大侄女都是两个孩儿的娘了,不也嫩得跟水葱似的。”

曹氏一开口,刑氏自然给面子的收敛:“说的正是,我们家雅儿和你家春姑娘,都是有大福气的好孩子。”

韩雅的母亲裘氏也开了口,却是对韩雅和逢春说的:“你们本就是亲戚,如今又成了妯娌,以后更该和睦相处。”说着,又单独对韩雅说道,“你是大嫂,要多照顾小弟妹。”

又得说话表态了,逢春立即柔柔的开口:“大嫂一直待我很好的。”只是吃个饭,也搞得这么心累,说起来,还是和姜筠吃饭最自在啊,不仅常嘱咐她多吃些,还会与她讲点有趣的事情,来促进两人的食欲。

韩雅也少不得说些话:“弟妹脾气很好,逍儿和婷儿都爱缠着她玩呢。”

曹氏总结道:“那敢情好,一家子骨肉,就该亲亲热热,和和气气的,你说的呢,弟妹?”话语最后发问给高氏,高氏已缓过来劲儿,也跟着附和道,“大嫂说的是。”

第37章 逢春V

“逢春,你中午…没吃饱饭么?”瞅见逢春扒了两碗米饭,又连喝两碗鸭子汤,且还没有饱餐的迹象时,姜筠有点不淡定了,“仔细不消化,积了食,夜里会睡得难受。”

正想再啃个小鸡腿的逢春,面色讪讪地收回筷子:“不是二爷说叫我多长点肉么。”她不多吃,怎么多长肉。

姜筠噎了一噎,只得松口:“那你别撑着自己。”

逢春继续大快朵颐,姜筠瞧得好笑,便支起手肘,一边看她啃鸡腿,一边和她说话:“对了,今天中午父亲在家吃饭,说起皇上下旬要去西山围场狩猎,叫我也跟着一道去,咱家在那边有一处温泉庄子,祖母刚巧也要去住一阵,娘让你也随着同去,一来可以孝敬服侍祖母,二来也能洗洗温泉,祖母那里已同意了…那是一处顶好的温泉,对你身体大有好处的。”

闻言,逢春轻轻‘哦’了一声,问道:“…还有别人么?”跟着超级大领导出差,压力有点大喂。

“当然少不了阿箬和阿篱。”见逢春神色略惴,姜筠微笑着安抚道,“别担心,只要你规规矩矩的,祖母不会没事消遣你,围场离庄子也不远,我若得了空,会过去瞧你的。”

为了不出差错,逢春决定饭后再好好复习一遍《女诫》。

然而,当用完饭后清茶,姜筠却拉她聊起天,烛光冉冉,暖炉也已烧起来,映出一室的恬静温馨,书桌上研好的砚台墨汁,散出一股子清雅的香味,逢春指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道:“墨都备好了,二爷还是先练字吧。”

“不急。”姜筠将逢春扯坐到腿上,拦腰圈抱好,手指摩挲着一团柔嫩粉颊,语气温柔,“咱们先说会儿话,你刚才用晚饭,吃的比我都多,是不是午饭没用好?我问你,到底是韩家的饭不好吃,还是有什么事招你吃不下饭了?不若给我说说。”

逢春略想了一想,开口道:“也没什么,就是看四姐病的戚戚,又想起大姐的心酸,有一点小感慨。”子女不言父母之非,纵然她心底再抵触高氏,却也不好随便说她坏话,只能挑些别的来打马虎眼。

姜筠摸脸的动作一顿,逢珍是因生孩子落下的病,逢夏是因怀孩子受的折磨,想来,逢春触景生情之下,心生了畏惧害怕之意,将逢春搂的更紧些,姜筠温声开解道:“你两位姐姐的事,毕竟是少数例子,你别由人度己,给自己平添苦恼,我是想你给我生孩子,可我更想你一世平安,与我一起白头到老。”

“我不是和你说过么,等你什么时候调养好了,咱们再开始要孩子。”姜筠抚向逢春的鬓发,触手柔软,入鼻清香,“春儿,别怕,等你有孩子时,我会天天陪着你,哄你开心高兴,看宝宝长大出世,以后,我们一块疼他爱他,照顾他健康长大。”

逢春黑着脸道:“你能不能别叫我春儿。”

姜筠却眉花眼笑道:“我最喜欢你叫我佑安。”

“你讨厌!”逢春直起身子,伸手推姜筠的胸口,脸皮涨红道,“二爷该练字了,快点放开我。”

姜筠箍着逢春不许她起身,嘴里哼哼轻笑道:“我还没说完话呢,你起什么起,给我好好坐着。”腰间犹如缚了两根铁锁,逢春挣脱不开,只能继续小鸟依人,“二爷还要说什么。”姜筠抵着逢春的额角,轻声笑道,“一天没见你,有些想你,偏你这小丫头不解风情,老是念叨我写字。”

逢春明眸似水,抬眼望了下姜筠,然后轻轻亲了他一口。

柔唇软嫩,印在侧颊之上,好似蜻蜓点水,姜筠摸了摸被亲的脸颊,然后笑着俯头亲回去,年少本就情热,又兼茹素好几日,差点就*烧起来,姜筠抱着面色绯红的逢春心中苦笑,这种男欢女爱的事情,他以前从来没心情想过,如今方知,他也会乐在其中。

逢春拢着散开的衣襟,低着脸羞恼道:“你还不放开我!”

姜筠见小妻子红着脸的模样,分外娇俏可人,想着一旬一回的日子就快到了,心田一荡脑门一热间,直接抱起人回里屋,逢春猛然被抱起来走动,不由惊呼一声,红着脸低吼道:“你又干嘛!你不是要写字么!快放我下来!”见姜筠脚步不停,逢春急得捶他,“屋里还有丫头守着,咱们就这么回去,你想让我丢死人么!”

倏然顿下脚步,姜筠看着有点急眼的逢春,小丫头脸皮薄的厉害,每在床帷内行房事时,她总试图压着声儿,不想将音传出去,问她原因,她说嫌丢人,姜筠此时尚未走出小书房,遂扬声对次间的留守丫鬟道:“都出去,带上门。”

当正厅的大门吱呀一声合上之后,姜筠再望横抱在怀里的逢春:“现在行了罢。”

事已至此,逢春只能默认。

因夜晚渐冷,床上散开的两条大红被褥里,早已经放了烘暖的汤婆子,姜筠三下五除二拔掉逢春的头簪发钗,哗啦一声,全部丢在床架格子里,卸好各处饰品,姜筠又扒掉逢春的衣裙鞋袜,将只剩一身里衣的她,塞到暖烘烘的被筒里待宰。

逢春瞧着自己宽衣解带的姜筠,默默将被子拉盖过头顶,在下头轻轻呼气。

过了一会儿,姜筠年轻体热的身子钻了进去,将羞羞待宰的小猫搂抱在怀,不住的亲吻揉摸,让她柔软湿润,浅开溪谷门径,姜筠旧地再游,兴致浓厚且热切,来回辗转间,满心流连忘返,气喘微微的娇音啼转之时,大红色的喜庆被面翻折出一道道海浪。

浪潮散尽,洗去暧昧,姜筠将逢春送回床上,斜坐在床边低笑道:“你先睡吧,我去练字了。”

逢春顶着一张潮红未散的脸:“…”鄙视!

重新坐回书案的姜筠,蘸了一笔香墨,在雪白的宣纸上,稳稳的落下笔迹,他以前看过许多书,却极少提笔写字,所以,他现在写出来的字形,确实难登大雅之堂,比起逢春那一手娟秀的小楷字,他的字差不多是难以见人,今天晚上要练的字,他也可以明晨早起写,然墨迹新干,只怕先生要瞧出破绽,说不得,舒坦快乐之后,只能熬夜再赶功课了。

一笔浓墨用尽,姜筠将笔头摁回砚台,重新浸蘸新墨,目光落在冉冉的夜灯之上,姜筠微微顿下动作,那会儿尚有红袖添香,温柔相伴,这会儿却只余他一人挑灯夜读,好不凄凉,其实,他本想询问逢春在韩家的所见所闻,后来一想,又作罢了,打听的再多,知道的再多,他也再做不回韩家的韩胤,只不过,逢珍之病谁也无能为力,可后年韩超会出意外之事,他应该找机会提醒一下。

收回望着夜灯的目光,姜筠继续提笔写字,待写完足够的份量后,姜筠也不叫丫鬟进来收拾,径直吹熄书房所有的烛火,轻手轻脚地返回里屋,屋里只留了一盏琉璃风灯,发出的光芒只能浅浅映进帐内,脱去身上的厚毛披风,姜筠掀开垂下的帷帐,慢慢地爬上床榻。

逢春已经睡着,呼吸平稳而绵长,右臂不知何时伸出了被子,蜷弯在脸颊之处,姜筠捉着她的右腕,慢慢给她塞回被下,自己这才钻进另一个被筒闭眼睡下。

一夜好眠,逢春醒的比姜筠要早,看帐外天色,还是一片朦胧的昏暗,也没听到有丫鬟叫起床,于是,逢春眼睛一闭,继续呼呼大睡,自打嫁人之后,除了行经时不舒服的日子,她都没怎么睡过懒觉,逢春这一偷睡,再睁眼之时,姜筠已在含笑瞪她:“睡那么早,却比我醒的还晚,你个懒丫头。”

逢春老脸一红,默默背过身去。

姜筠见小妻子红着脸转身,以为她又在为昨晚之事害羞,遂从后边贴上,搂着她亲昵吹气:“你呀,怎么还这么脸皮薄,我随便逗你两句,你就给我红脸。”察觉到姜筠的一只大光脚丫,偷偷越进她的领地,那挠一下,这抓一下,逢春拿手肘捅捅后头,低斥道,“你又不正经了。”

“又不是在听先生讲课,我正经什么呀我。”姜筠呵呵笑起来,顺便将逢春虏回自己的领地,又小小的欺负了一回,然后两人才起身下床,开始新一天的日子。

古代的夜生活并不丰富,没有电影,没有游戏,没有卡提微,逢春不想折腾自己的眼睛,所以她晚上偶尔会写字,但从来不会做针线活,姜筠虽夜夜要练字或者多念会儿书,但最迟也会在二更天睡下,是以一般情况下,两人的睡眠时间都比较充足,有时候醒的早了,两人还能腻歪一会儿,就像今天早上。

逢春每天的日子基本很固定,晨起梳洗,去明萱堂请安,在哪儿吃早饭,要看姜夫人留不留早饭或者姜筠想不想蹭早饭,饭后,逢春打发衣冠楚楚的姜筠去上学,她嘛,在没有人寻她之时,就踢毽子锻炼一下,再薰个艾灸,其余的时间,或是看会儿书,或是摸会儿针,或是打个盹儿,若是有人找她或唤她,她就打起精神细心应对。

几个月下来,逢春已基本适应嫁人后的生活。

平静的日子又过去几天,逢春的经期再度姗姗来迟,不过腹痛程度已明显减轻许多,当天下午,乔府有小厮过来递话,说自家老爷明天有空,会前来替逢珍复查,姜筠得知此事之后,便向教书先生告了半日假,他这回要亲耳听乔太医,讲一讲逢春的情况。

次一日,乔太医诊过脉后,被姜夫人和姜筠请离内室,单独在偏厢的花厅叙话,乔太医眉眼带笑道:“二奶奶调养身体的效果,比老朽预料中的要好许多,之前说一年能改善,是老朽有把握的稳妥时间,现在嘛,照这个情形保持下去,只怕不用一年了。”

姜夫人不由喜上眉梢:“实在多谢太医了。”

乔太医连称不敢,又对一旁站着的姜筠说道:“老朽先前嘱咐过的事项,还请二爷继续谨记,最好不要在调养期有孕,否则,就会像赵家那位孕妇一样,自己百般难受不提,胎儿也不好保住,就算保住孩子生下来,只怕也是先天不足,体弱多病…”

姜筠心头一凛,忙表示会谨记,他绝对不会让他的孩儿,像以前的他。

第38章 逢春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