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筠被逢春拦下不许去,姜夫人却特意点了陈妈妈随行,并且很随意的说道:“春丫头,你以后回娘家,都叫陈平媳妇跟着你去。”

第42章 逢春V

福安堂中,不仅地龙烧的暖和,屋中还摆着一个鎏金大暖炉,里头燃的是细丝银炭,气味小,不呛人,也不会搞得满屋子烟熏火燎,只有家底富裕的门户才用的起,陶老夫人披着一件姜黄色的外袍,上头刻着富贵祥和的团花纹案,歪在床里的迎枕上,掩唇低咳一声后,方对逢春姐妹几人道:“年纪大了,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又不是什么大病,将养几日也就好了,我不是说了,别给她们姐妹乱报信,一个个都往娘家跑,成什么话?”

曹氏坐在陶老夫人床边,轻轻拍着婆婆的后背,笑道:“虽说是已出嫁的姑娘,但到底还是您老的孙女,祖母身子欠安,她们可不得回来瞧瞧?咱们家的姑娘,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只是一个个大了,都出了门子,要是搁在以前,您老咳一声,这些小丫头挤得我们都没地站呢。”

陶老夫人轻轻一笑,目光温和道:“好了,我先前用的药,现下困劲来了,要歇会儿,你们都出去吧。”

曹氏等三个儿媳妇服侍婆母安置后,方和几个回娘家的姑娘离了福安堂。

寒意凛冽,曹氏捂着一只小暖手炉,说道:“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就不和你们姐妹闲聊了,你们自去聚话吧,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只管和你们大嫂子说。”

二太太施氏嘱咐嫡女逢萍道:“你大伯母说的是,你们姐妹难得聚一次,多说会儿话,娘先回去了。”

高氏眸光一转,温和的笑道:“春丫头,你爹今儿在家,好歹先去问个好,再回来同姊妹们说话。”

陶景若在府中,晚上或许会在别的屋子,但白天肯定待在高氏的庆馨堂,逢春心头一动,应道:“好。”她要敢说不好,只怕立即就有一顿不孝的数落。

去庆馨堂的路上,逢春只安静的跟着走,几乎不怎么主动开口,想是瞧陈妈妈随侍在侧,高氏只东拉西扯着一些没营养的闲话,到了庆馨堂,因是自家女儿拜访,并非什么外客,陶景没有坐在正厅,只在次间喝茶等着。

逢春依礼问了安,又主动说些很万金油的话题,比如‘你身体好不,吃的好不,睡的好不’,末了,逢春十分委婉的说道:“父亲身体康泰,女儿心中甚慰,这两日服侍祖母,父亲也受累了,不若多歇歇,家里的姐妹还在等我说话,若父亲没什么吩咐,女儿就先告退了。”

高氏目光一闪,一脸慈爱的顽笑道:“你这丫头,你爹多日不曾见你,心中一直惦念着,你倒好,椅子刚坐热就想溜…”神色忽然转为哀愁,高氏声情并茂道,“咱们房里出阁了三个丫头,你珍姐姐命微福薄,年纪轻轻就没了,你夏姐姐自从怀了孕,就再没回过家里,你好容易回来一趟,还不与你父亲多叙叙话,唉。”后边拉出一长串疑似‘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的怅然尾音。

陶景果然面色不悦了,将手里的茶盅往桌上一摁,冷哼道:“怎么越大越不懂事,白养你这么大了。”

又是这样…

逢春之前在陶家虽没待多久,但每逢高氏想拿捏谁时,她总能用合理的三言两语,将陶景的喜和怒调动起来,不待逢春发表言论,高氏又跟着说道:“她们姐妹自幼一起长大,因一同回来探望母亲,今天来的倒也齐整,想聚着热闹一下,也情有可原,春丫头虽成了家,到底才十几岁大,顽心只怕还没收干净呢,老爷就别生春丫头的气了,孩子还小,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老爷好生教导她就是。”

陶景面色微缓之时,高氏出声屏退服侍在屋里的仆妇:“你们都下去。”此举无疑是在表示,老爷要单独教导五姑娘,你们下人不宜听和看。

陶家的仆妇以及陪嫁的碧巧忙应声而退,而唯一没动静的陈妈妈,却望向了逢春,似乎在等她的示下,看到这一幕,陶景倏然再度火起,喝道:“没听到太太讲的话么!有没有规矩!”在陶景心中,这中年妇人又不是亲家母,只不过是一个有点体面的管事媳妇,他还没必要放低身段给她脸面。

高氏这是存心要找她晦气呢,逢春对陈妈妈说道:“妈妈先出去吧。”

陈妈妈福身告退之时,心中冷笑连连。

暖和的次间里,只剩下陶景、高氏和逢春,早在陶景骂白养她之时,逢春就从椅子里站了起来,在古代,父母长辈生气的时候,晚辈是不能坐着的,屋内静可闻针,逢春垂着脑袋不吭声,一副我在等着挨训的模样。

陶景吼陈妈妈的怒气尚未消除,高氏又在一旁火上浇油,只听她温柔着声音叹气道:“这姜家的仆妇真是忠心,我的话,她不听,老爷的话,她也不动,春丫头一句话,她倒乖乖的出去了。”

这是在说给陶景听,咱俩在那仆妇的心里,连逢春都比不上。

陶景心头更为大怒,又不能专门追出去,将那姜家仆妇痛骂一顿,只能有气自己憋着。

“看来,春丫头在婆家过的很好,如此,老爷也可以放心了。”高氏口吻悠悠的总结道,再表情慈祥悯爱的望着逢春,柔声和语道,“春丫头,得知你替你夏姐姐请太医探诊后,我和你父亲都倍感欣慰,你也知道,你四哥的媳妇,嫁到咱家已好几年了,一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眼瞧着你大伯二伯,抱孙子的抱孙子,逗孙女的逗孙女,我和你爹别提多羡慕了,听说那位乔太医最擅妇科,宫里的贵人也都倚重的很,你看,能不能请那位太医来咱家,也给你嫂子瞧瞧,若给你嫂子瞧好了,也是你一份功德。”

逢春心头冷笑,面上却十分惊讶道:“咱家也是权爵之家,大伯父又是朝中重臣,太医会不卖咱们国公府的面子么?”

高氏淡淡接口道:“咱们哪能一直借你大伯父的光,以后总要分开过的,你是咱们这房的女儿,如今既有这个面子,咱们何必还舍近求远,逢夏是你姐姐,逢则也是你哥哥,他们都是你爹的骨肉,和你是血脉至亲,难道不该互相扶持一下?”望向脸色不善的陶景,问道,“老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陶景会答应和嘉宁长公主府联姻结亲,就是为了自谋出路,不想再被自己大哥掣肘管骂,遂一口应道:“你母亲所言极是,正是这个理。”

高氏嘴角微翘,当即发话:“你看,你父亲也这么说,你回去之后,便瞧着办一下罢。”

依照逢春对高氏的了解,若是她找借口拒绝,高氏只消三言两语,就又能引陶景对她大发雷霆,想了一想,逢春便道:“不是我不肯帮忙,我去探望大姐那回,二爷那天也正巧一起出门,得知大姐不太好后,便在婆母跟前提了一嘴,乔太医看的全是婆母和二爷的面子,我哪有那么大本事。”

“春丫头,你也太妄自菲薄了,近些日子,可有不少风言风语,说姜家姑爷如何如何宠爱于你,连个妾室通房都不肯纳,姑爷对你如此看重,你就提这么一个小要求,他难道还会不依你。”说完,高氏又悠悠叹起气来,再道,“姑爷待你好,虽是好事,可这风言风语,传的总是难听,这善妒的名声可不好,家里还有姑娘未出阁,若是因这些流言蜚语,找不到好的夫家,那…”后边又省略出一长串‘那都是因为你’的责怪语意。

若是女方高嫁,母家弱势,女方只有瞧婆婆和丈夫脸色的份儿,哪个会有善妒的张扬资本!逢春心中恶心透了,却依然强自冷静,垂着头道:“之前得母亲的教诲,我回去之后,便提议给二爷置办两个丫头,是二爷自己不想要,我…也没有办法。”

高氏越是心中怨气丛生,面上便愈是和颜悦色,一脸的谆谆教诲:“姑爷原先有些傻气,他哪里会懂这些,好孩子,为着你的名声,也为咱家的名声,你回家之后,可直接寻你婆婆提,一来显得你贤惠懂事,二来也能平息这些流言,岂不两全其美。”

美你妈个头!

高氏却依然在滔滔不绝:“反正那些丫头只是个玩意儿,你正妻的名分摆在那儿,谁也越不过你去。”说完女人要贤惠的问题,高氏再度旧事重提,“给你嫂子请大夫的事,你记在心上,瞅着什么时候方便了,就和你姑爷提,你婆婆那么疼他,只消他开口,你婆婆还能不应。”然后,不给逢春再言的机会,又接着道,“还有,你四哥今年中了举人,明年要参加会试,头回参加的考生,能一举中第的,实乃凤毛麟角,你四哥是咱们这房的长子,你爹一直盼着他出息,不管他明年中榜还是落第,你这个当妹妹的,也该稍微出把力,用你的关系,给你四哥寻个好路子。”

陶景附和道:“不错,你公爹是皇上的亲外甥,只要他愿意动动嘴皮,你四哥以后的前程,指定一片锦绣。”他会将女儿许给一个傻子,就是看中了傻子他爹的宽阔门路,要不然,就凭逢春的容貌和姿色,他还愁送不出去?

第43章 逢春V

陶逢春会被许给一个傻子,无非是权和利在作祟,逢春早知会有被借桥过河这一天,只是没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她在姜家活的谨慎辛苦,凭什么叫这俩神经病滥收利息,逢春偏不如她们的意,叫他们如意了一回,只怕以后更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父亲母亲也太高看我了,长公主府里哪有我说话的余地。”对着不讲理的长辈,晚辈不能翻脸斥驳,否则,有理也要变成没理,逢春选择装傻,外加转移对象,“四哥功课很好,大伯又素来看重,若四哥真需要助力,大伯岂会不推他一把。”

高氏嘴角噙着冷淡的笑意:“你爹正是不想总借你大伯的光,才想顺你这里的风,春丫头,你如今风光了,家里要指着你的地方不少,我和你父亲抚育你一场,你可不能忘本啊,否则,便是不孝,你别再推三阻四了,惹了你父亲生气动怒,娘可劝不住。”高氏自说自话地替逢春应下,然后再道,“你现下有了好归宿,也不能忘了你瑶妹妹,你那婆家是皇亲国戚,素日往来的女眷,都有头有脸,以后若有什么赏花、喝茶、听戏的宴会,别忘了带上她,叫她跟着长些见识,你这个当姐姐的,也替她多美言几句,她跟着你一道嫁好了,你们姐妹日后有个照应不说,对咱们家也会更好些,你爹以后的体面,可都指着你们呢。”

高氏所说的每句话,字字都戳进了陶景的心坎,陶景自然又是一番完全赞同的附和。

夫妻俩一唱一和地给逢春下达任务,末了,高氏又陈词总结,若是逢春不依她的话,那就是不敬不孝,逢春听罢,只语气冷淡的表示:“若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肯定会帮家里。”至于别的,免谈。

高氏呷了一口香茗,缓缓挑起眼皮儿:“那我和你爹刚刚说的事情,你是否力所能及?”给康氏请医,给逢则开路,只不过是她的铺垫之语,为了叫陶景听得顺耳顺心,逢春是否尽力尽心,她不管,但逢瑶的婚嫁大事,她若敢说不依,哼哼。

逢春低垂着眼睑,回道:“四嫂的事,我会尽力,四哥的事,我尽量试试,七妹妹的事情,我也会尽力。”她一件都不会搭理高氏,但是,却不能直接把话说死,她只答应尽力尽量,至于尽多少力,她说了算。

高氏立即转视陶景,语气哀叹道:“老爷,嫁出去的女儿,果然是泼出去的水,这才离家几日,连老爷的话都不听了,唉,现在只这么点小忙,春丫头不说痛痛快快应下,还推诿敷衍至此,日后,家里若有什么洪水滔天之事,只怕还不知怎么袖手旁观呢,老爷的一番良苦用心,估计是…”

不待高氏说完,陶景已拍案而起,动静之大,直震得炕几上的茶碗乱跳,怒容满面道:“你个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老子生你养你,又送你去好人家享福,你就这么回报家里的!”

高氏慢条斯理地站起身,在一旁帮腔道:“春丫头,瞧你爹都生气了,还不快点给你爹磕头认错,将事情好生应下来。”

逢春站着不动,再道:“女儿已说了会尽力。”

“春丫头,你别光说场面话,姜家姑爷现在正得意你,你若有事求他,他哪里会不答应。”高氏依旧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直接给你爹一句敞亮话,叫他高兴高兴有那么难么,你一直孝顺听话,得你父亲疼爱喜欢,现在怎么竟如此亲疏不分了。”

逢春默了一默,忽道:“若父亲没别的吩咐,女儿就先告退了。”

“你这孩子,长辈们正和你说话,你却想着开溜,连最基本的规矩礼仪,都忘了么。”眼瞧着陶景脸色愈来愈难看,高氏风凉话说的更顺嘴了,“真是翅膀硬了,连爹娘都不放在眼里了,你爹原还指望你,唉…”后面又拖出一长串‘你太令人失望’的叹气声。

陶景怒极,想都不想,直接用力甩出一巴掌,厉声喝道:“你这忤逆不孝的孽障!”

耳光来得又急又猛,逢春脚下一个趔趄,顿时摔坐在地毯上,逢春抚着火辣滚烫的脸颊,只觉眼前金星乱飞,等从晕眩中缓过神来时,陈妈妈和碧巧、小鸽、和玲已围在她身边,逢春缓缓望向高氏和陶景,陶景正凶神恶煞的瞪着她,高氏在一旁柔柔的劝着:“老爷,别生气,小孩子不懂事,可以慢慢教,若是气坏了身子,可叫|春丫头如何自处…”哄完怒气爆棚的陶景,高氏又朝逢春道,“春丫头,瞧把你爹给气的,还不快过来认错。”

逢春借力站起身,从嘴里迸出三个字:“我们走。”

撂完三个字,逢春也不走什么淑女步了,直接甩开大步往前迈,逢春说走就走,见状,高氏微微惊讶,陶景却怒喝一声:“你个孽障,给我回来!”

逢春会理他才怪,还当她是以前的陶逢春,只一味的逆来顺受么。

这一巴掌,她绝对不会白挨。

正是白天的忙碌时分,府中的丫鬟人来人往,逢春捂着发烫的脸颊,专挑人多的大路走,陈妈妈很配合的放大嗓门,吩咐跟来的丫头:“小鸽,去二门叫车等着,二奶奶这就回府,碧巧,你去给你们国公夫人说一声,就说二奶奶有事要先走,请她代二奶奶给陶老夫人赔个不能当面辞别的不是,再讨些消肿的药膏子来。”

庆馨堂里,陶景望着逢春一走不归的背影,连声叫骂‘这个不孝女’,高氏却还要维持贤惠的主母形象,忙带着丫鬟追出去,在后头边追边劝:“春丫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大气性,你爹不过是气急了,才失手打了你,你还认起真来了,父女哪有隔夜仇,还不快停下…”

逢春根本不理高氏,陈妈妈却高声高语道:“亲家太太也忒会粉饰太平了,说是叫我们二奶奶去给亲家老爷问好,到了那里,却把我们二奶奶独自留在屋里,也不知说的什么**体己话,又是吼又是骂,后头还叫二奶奶挨了打,叫我们二奶奶还留着干什么,莫非亲家太太还嫌二奶奶挨的打不够,想叫亲家老爷再打一回么!长公主的嫡孙媳妇,你们想打便打,也太不把我们姜家放在眼里了!和玲,扶好二奶奶!”

陈妈妈心中不屑高氏的做派,愈发说的上兴,唾沫横飞:“哪个体面人家的父母,会动手打姑娘的,二奶奶才多大,身娇体弱的,亲家老爷一巴掌下来,打的二奶奶倒地不起,亲家太太也不说护一护,就站在一边干看着,还说些不三不四的风凉话,天下竟有如此狠心的父母,我也是长见识了…”

逢春带来的仆妇如此口无遮拦,气得高氏几欲吐血,真没想到,这个死丫头居然长本事了,也敢撕破脸来闹。

最先赶赴过来的是刘氏,以及正在等逢春过来的几位姑娘,众人都问这是怎么了,陈妈妈阴阳怪气道:“我们奶奶这么温柔和气的人,也不知怎么惹了亲家老爷太太生气,又是骂又是打的…”说完,扶着逢春脚步不停的前走。

刘氏哪能让人这么走,忙道:“五妹妹脸上有伤,得赶紧先上些药,再瞧瞧有没有别的地方不舒服。”

逢兰瞥一眼幸灾乐祸的逢瑶,心中满是鄙夷暗恨,也上前劝道:“大嫂说的是,五姐姐,你别急着走,先赶紧处理一下伤势。”逢萍、逢蓉、逢环也忙围上来劝说。

因为众人的阻拦,高氏终于追上了逢春,一幅气喘吁吁的模样,逢瑶心疼母亲,忙上前扶着,嘴里说道:“五姐姐好大的架子,母亲在后头追着叫你,你竟理都不理,真是太过分了。”

陈妈妈当即呛声回去,冷笑道:“这年头,连妹妹都能教训姐姐了,我今天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逢瑶大怒,也毫不客气道:“主子们说话,哪有你一个下人插嘴的份,真是没规矩!”

陈妈妈瞥向高氏,一脸讥讽道:“亲家太太的女儿真是好教养!上回在伽蓝寺,还真是没有瞧出来呢。”

高氏目前瞧中的两个女婿,一个是姜家二房的姜筑,另一个是姚家大房的小儿子姚铭,要是这个媳妇回去乱嚼一舌根,这两个铁定都没戏了,不由面色一板,训斥逢瑶:“瑶儿,休得无礼!”

母亲开了口,逢瑶只能扁着嘴巴不吭声了。

这时,去二门吩咐轿马的小鸽回来了,去寻曹氏的碧巧,也跟着曹氏折回,曹氏面色清冷的走近,拉开逢春捂着脸的手,只见雪白细腻的肌肤上,赫然是五个鲜明的红指印,且左边脸庞已肿了起来,曹氏威严的目光一转,淡淡地看向高氏:“你叫逢春去给她爹问个好,反倒问出了一个巴掌印,你可真行。”

从陈妈妈手里接过逢春,曹氏带她前往自己的居所,且吩咐道:“老夫人正病着,谁也不许去打扰,违者一律重罚。”

到了曹氏的居所,逢春开始吧嗒吧嗒地狂掉眼泪,嘴里也小声地呜咽起来,早有麻利的丫鬟端来热水和巾子,曹氏将绵软的布巾子投到盆里,浸湿再绞干,一点点给逢春擦着左脸,嘴里好言哄道:“好孩子,别哭了,大伯母知道,是你受委屈了。”

逢春哭得愈发厉害,泪珠儿止都止不住:“我刚嫁给二爷那天,二爷就出事了,太医说…我心里害怕极了,十天十夜几乎没合过眼…后来,二爷终于醒了,我却再也睡不着觉,整宿整宿的失眠,我谁也不敢说,只能自己忍着,晚上偷偷的哭,有时候,甚至想一脖子吊死算了…”

“…大姐怀相很不好,她不想总麻烦府里,我才厚着脸皮求二爷,请他出面找了乔太医过去,以咱们府的家世地位,又不是请不起瞧病的太医,却偏要我去出面…四哥考功名,又叫我求二爷找公爹寻路子…七妹妹寻亲事,也叫我领着…亲戚间互相照应,这本是正理,我也没说不应,我说了会尽力,父亲母亲就不依,非逼着我大包大揽,要不然就是不敬不孝…我才进姜家多久,平日里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错一步路,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婆婆二爷嫌了我…就因我没应句打圆满的话,母亲就说我翅膀硬了,不把她和父亲放在眼里了,父亲气急了,就打我…我是什么身份,上头还有两层公公婆婆…”逢春一边流泪,一边哽咽哭诉。

房外,驻足聆听半晌的陶廉,又从屋子里退出去,因这两日老母病着,陶廉上完早朝,处理好紧急的公事,就会回来家一趟,谁知,今天刚进门,就得知闹事了,陶廉吩咐远远守在屋外的丫鬟:“叫三老爷去我书房。”

逢春狠哭了一场,等泪落干净了,刘氏才小心地给逢春上药,本来早该上好了,偏逢春不住的流眼泪,将抹上去的药膏又冲了,曹氏一直在旁边陪着,等逢春诉完委屈,方道:“我会叫你大伯父管管你爹的,你在我这里歇着,先将脸上的伤消消。”

却说陈妈妈,自逢春被曹氏带到屋里抹药后,陈妈妈思虑片刻,又叫和玲去二门,通知跟出门的护卫,回府给夫人报个信,通常逢春不在家的时候,姜筠都会去找姜夫人吃午饭,在得知逢春受了欺负后,姜筠气得怒喝‘简直岂有此理’,跟姜夫人说了一声后,直接骑马来了定国公府。

都说长兄如父,陶景却跟孙子似的,被陶廉从头训到脚,好容易挨完了骂出来,却得知姜筠来了府里,等他过去时,只听一向温文尔雅的姜筠,正在朝跟随逢春出来的仆妇发飙:“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待陶景进到屋里时,姜筠已拉着逢春往外走,岳婿两个打上照面后,姜筠嘴角微翘,勾出一抹讥讽的笑:“岳父嘱咐小婿,要善待你的宝贝女儿,却不曾想,岳父竟是这么疼爱女儿的,小婿真是受教了。”将拢好毛氅的逢春拦腰搂了,再面无表情道,“告辞!”

第44章 逢春V

姜筠来的时候骑马,回去的时候坐车,车里置有小号熏笼,烘的车厢里暖融洋洋,逢春的左脸颊之上,指印未消,浮肿未退,眼圈也哭成了一对小红桃子,见捧在手心里的姑娘如此模样,姜筠心中泛起从未有过的愤怒之意,将垂头静坐的逢春横抱坐腿上,姜筠低声问道:“脸疼么?”

逢春先是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姜筠蹙眉:“到底还疼不疼?”

逢春靠在姜筠胸口,小声道:“开始疼,抹药之后不太疼了…你怎么忽然来了?”高氏步步紧逼,她一直选择和气退让,直到陶景突然动手打她,那一瞬间,逢春差点就要去抄椅子砸他,她用指甲狠狠掐着掌心,才逼自己忍住心中怒火,顺便借着那响亮的一巴掌,她演了一场委屈的可怜戏。

“你在外头受了欺负,我能不来?”姜筠压着尚未平息的怒气,尽量语气平和的说话,有心想训她一顿怎么不知道保护自己,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动手打她的是陶景,身为女儿,又是独处,逢春的确处于弱势,“你以后…少回去。”

逢春小声地‘嗯’了一下,又道:“谢谢二爷。”

正所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若是父母一无理取闹,子女便嚷嚷着要断绝关系,那家理伦常早就乱套了,逢春也知,哪怕有此一闹腾,她也甩不开那俩爹妈,但起码有了陶廉的介入,陶景和高氏不能再那么肆无忌惮的欺压她,若以后还有不合理的要求,她就继续去哭诉告状。

逢春早就瞧出来了,高氏扮的很是贤惠淑和,与子女谈话时,总是和颜悦色,从不高声责骂,日常的生活照理,也不会故意苛刻虐待,单从表面上看,她的确是一个慈祥的嫡母,但是,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挑拨陶景打儿骂女,便是陶老夫人发作下来,被当枪使的陶景总是罪魁祸首,高氏每回都一脸委屈的表示‘我在一旁劝了,但老爷不听我的,我能怎么办’。

这一回,她被打了,固然丢脸,但她也要将高氏拖下水,慢慢撕开她的伪善面孔。

令逢春没想到的是,陈妈妈居然如此能抢戏,把高氏的脸都挤兑变形了,一念至此,逢春从姜筠怀里抬起头:“回去以后,你别罚陈妈妈她们,不关她们的事。”刚才这位哥儿们,将跟出来的四人骂得灰头土脸,还说回去要罚她们,逢春当时辩解过,恐姜筠没放在心上,逢春忙再叮嘱一遍。

姜筠忍不住瞪逢春一眼:“你还管她们,先管好你自己!”

“我爹娘要单独和我说话,陈妈妈也没办法,我爹打了我之后,陈妈妈很护着我的,气得连我嫡母都顶撞了。”逢春的手臂环在姜筠腰间,覆在上头氅毛十分柔软暖和,“若是陈妈妈没来,碧巧和小鸽原是我家里的丫头,她们哪有胆子大声维护我。”

逢春脸上浮起来的巴掌印,落在姜筠眼中碍眼之极,姜筠绷着脸将逢春摁回胸口:“别说话了,老实坐着,我不罚她们就是了。”

回到如意苑之后,姜筠黑着脸带逢春回屋,两人都没吃午饭,姜筠本该用午饭时,得知逢春受了欺负,顿时将才握到手里的筷子摔回桌案,逢春为了将委屈的效果,展现的更淋漓尽致一点,摆出一幅我没食欲就想静静呆着的样子,将逢春安顿在暖炕上后,姜筠板着脸叫人做两碗面来。

如意苑风平浪静后,陈妈妈去明萱堂见姜夫人,先请了个罪,然后说起今天的事儿:“那亲家太太是面软声柔做派,说出来的话,却句句带刺儿,亲家老爷没点主见,被亲家太太绕的团团转。”纯粹是一个糊涂蛋,陈妈妈沉吟着又道,“二奶奶之前,应是被压制的太狠,今儿似乎要借这事儿闹一闹。”

姜夫人歪在迎枕上,道:“筠儿媳妇为人柔善是好事,但性子若是太软,以后怎么替筠儿当家,这事让她自己处理。”

陈妈妈又道:“今儿在国公夫人那里,二奶奶将各种委屈诉了个遍,应是想借她大伯之力,来掣肘她那对爹娘,唉,说来也是为难,二奶奶是晚辈,不能和她爹娘狠别话头,她表现得再懂事柔顺,也架不住不安好心的娘挑剔…”

如意苑里,姜筠吃过饭,略微消食的功夫,又到了去读书的时辰,嘱咐过逢春好好养伤,然后自去了外书房,逢春靠在临窗的炕上,望着徐徐吐烟的香炉发呆,她不可能永远和陶景高氏僵着,若是那样,她不孝的名头就坐定了,只怕陶廉曹氏也会觉着她不懂事了,她和陶景高氏的关系,明面上肯定要修复,而且,不会是陶景高氏来给她赔礼道歉,需要先放低身段的还得是她。

关系修复的不能太容易,要不然,陶景肯定不长记性,气性一被激上来,又把她吼一顿打一通,她以后就别想有安生日子,反正,她是晚辈,她是女儿,总得向他们当爹娘的先低头。

思来想去,逢春觉着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出在高氏那里。

在陶景眼里和心中,高氏是贤惠善良的嫡母,所说之话,所做之事,都是为了他们家考虑,正是高氏摸透了陶景的心思,才能在陶景面前表现的毫无破绽,更何况,陶景会将逢春嫁给还是傻子的姜筠,不就是想通过这场联姻,来给自己捞好处么,若是捞不到半点好处,他岂会不跳脚生气,逢春知道他的心思,所以明话上也不会拒绝,但可恶的地方在高氏,这个女人真是…

逢春一直知道高氏很厌恶她,她心底最深处的感觉,一直在这样告诉她。

之前的事,暂且不提,她嫁给恢复‘正常’的姜筠之后,高氏心里无疑是不痛快的,自己生的嫡女,尚攀不到的好亲事,叫她一个庶女得了去,她焉能不生气,给康氏请太医,国公府轻易就能办的事,偏要她出面,给逢则找门路,不找至亲的陶廉提携,偏要她一个活的战兢的庶女去提,还有给逢瑶寻亲,陶家已是显赫的公爵之家,往来的女眷哪个不有头有脸了…

这桩桩件件,分明就是高氏想给自己找麻烦,叫她不停地去求人办事,姜筠或许会依她一次两次,可三次四次呢,七次八次呢,甚至一直这样下去呢,她和姜筠才有多少情分,哪经得起这样蹉跎,到时候,逢瑶嫁的好了,逢谦也沾完光了,她只怕也在无休止向着娘家的磨缠中,惹了姜夫人和姜筠厌弃。

一心向着娘家的儿媳妇,有哪个婆婆和丈夫会喜欢,等她落到人人嫌弃的地步,高氏会像护着逢珍一样,和姜夫人呛声讲理么,高氏不会,高氏只会由着她自生自灭。

逢春轻轻叹气,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若是陶景脑袋清楚明智些,那也还好一点,偏他被高氏哄的乖乖听话,陶老夫人和陶廉就是再觉着陶景不靠谱,难道会因为她真把陶景怎么样么,他们也不会,他们最多训一顿骂一顿再说教一顿,事情也就这么揭过去了。

不等脸上的肿印消下去,逢春先病倒了,大夫诊完脉,说是心中郁结外加染了凉气以至于引起的风寒发热,这么一来,姜筠本就怒火未平,如今更添新怒,恨不得将陶景扑了麻袋胖揍一顿,以至于喂逢春喝药时,都是一脸凶巴巴的模样:“快点张嘴。”

逢春也是极为郁闷,这幅身体真是太娇弱了,她又没搞自虐倾向:“太苦了…”

姜筠简直要气死了,打他知道逢春身体不好后,他自己照顾的是周周到到,不能常常欢好,他就忍着,知她体寒容易手脚冰凉,他晚上睡前常给她揉手搓脚,冬天每逢出屋子,更是不会让她冷着半点,他放在心尖尖上的人,不仅叫陶景打了,还被气病了,这样的岳父,再不值得他爱屋及乌的给面子。

“良药才苦口呢!”姜筠刚才尝过一口,也知这治风寒的汤药苦涩难喝,“快点乖乖喝了,喝过之后,好好睡一觉,再发发汗,你就不头晕脑热了。”

逢春只得接过碗来,闭着气将药闷了,漱过口后,姜筠给她嘴里塞了一块蜜饯含着,丫鬟将药碗杯碟端下去之后,姜筠坐在勾起帐帘的床边,搂着逢春道:“今天这事儿,你想怎么出气?”

“他们到底是我父亲母亲,又不是小厮丫头,二爷想打就能打,想骂就能骂的…”那是陶老夫人和陶廉才有的权力,你一个女婿要是这么张狂,她不得被人用唾沫淹死,逢春轻轻叹气道,“再说,大伯已训过我父亲了,我要是不服软,就又变成我没理了。”

姜筠蹙紧眉峰不语,只轻轻抚着逢春的后背。

逢春静默片刻,然后再低声开口说道:“二爷也变好了这么久,想必应当明白,为何我父亲会将我嫁给以前的你…”

姜筠冷笑一声,语气中全是讽刺:“卖女求荣嘛。”

“二爷是个明白人,就是我不说,想来也能猜到,我今日为何惹了父亲母亲生气…”逢春低低缓缓的开口,“哪些事能帮,哪些事该帮,我心里都有数的,我不会叫二爷为难的…”

第45章 逢春V

“你们两个可真行啊,春丫头好端端地回来看我,你们叫她顶着一脸巴掌印回去,还是叫她姑爷亲自领走的!”陶老夫人斜身坐在床上,身上依旧披着那件姜黄色的衣袍,漫长岁月残留下痕迹的皱纹脸上尽是怒气,“你们还要不要脸了!”

陶景和高氏并排跪在床前,低垂着脑袋挨陶老夫人的骂。

午饭前,才挨过亲大哥一顿骂,午饭后,又接着挨亲娘的骂,陶景忍不住抬头分辩道:“娘…”

“你给我闭上嘴!你个不长脑子的糊涂东西!”陶老夫人怒拍床沿,一脸怒容道,“咱们家自己请不起大夫么!你大哥有说不照顾逢则的前程么!还有瑶丫头,家里没人能带她出门见客么!”瞥一眼跪姿楚楚柔顺的高氏,陶老夫人冷笑道,“长公主府是什么地方!你当长公主和姜夫人都是泥捏的菩萨么!春丫头连个儿子还没生,脚跟连立稳且还早着,她自己在婆家过得提心吊胆,你们这当爹当娘的,不想着帮她助她,倒先惦记起让她帮扶娘家了!”

陶老夫人一口气说了这些急话,顿时有些气喘,服侍在侧的曹氏,忙递过去一盏茶水,又轻轻拍着陶老夫人的后背顺气,温声劝道:“母亲,您别急,有话慢慢说。”

曹氏是吩咐过下人瞒着陶老夫人,然而,回来的姐妹中忽少了一人,纵有曹氏找借口打遮掩,然而,陶老夫人历事无数,焉能不觉有怪,陶老夫人一发怒追问,曹氏哪里还敢隐瞒,只得将事情和盘托出来。

缓过来一口气,陶老夫人盯着床下的两个人,怒气不减:“春丫头在婆家受了多少罪,你们问过她一句么!她自己懂事忍着不提,你们就当她在婆家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了啊!”

“老三媳妇,夏丫头的事我还没与你理论,你倒又作践起春丫头了!”陶老夫人忽然结束了群骂模式,改为单炮轰击高氏。

高氏声音惶恐道:“儿媳不敢。”

“哼,你不敢?我瞧你敢的很!你也是当婆婆的人了,为着家宅和睦,我不想叫你面上太难看,有些事,我一直睁只眼闭只眼,你还真当我老糊涂了!”陶老夫人嘴角缓缓勾起,一字一句道,“老爷的这些个儿女,从逢则、逢夏、到逢春、逢林,哪个没被你挑唆着挨老爷的打和骂,我知道,他们四个不是你生的,你瞧着碍眼。”

高氏更为惶恐,一脸急切道:“母亲误会了,儿媳真的没有…”

“你也给我闭嘴!”陶老夫人喝斥一声,打断高氏的话,目光冷淡道,“你大嫂二嫂房里,不拘是出嫁的还是娶进来的,哪个不是顺顺当当的生儿育女,偏你这房,逢则媳妇生不了,逢夏生不出来,你知道太医怎么说,全是体寒气虚,如今可巧的很,春丫头也有这么个毛病,我就奇怪了,我国公府的姑娘和媳妇,都是锦衣玉食的养着,一样的吃,一样的喝,怎么别的人都没事,偏她三个体寒气虚了。”

见高氏张嘴欲辩,陶老夫人冷冷道:“你也不用委屈争辩,我是没抓着证据,如若不然,你以为我陶家还能容的下你?”

“看在逢珍刚没了的份上,这回的事,我也不与你仔细理论。”陶老夫人伸手拢拢肩上的衣裳,疾言厉色道,“可你给我记住了,若还有下一回,我就给你一起算算总账,我给你脸面,你别自己不要脸!人在做,天在看,你要是不怕遭报应,就可着劲的不安好心!回去自己想想吧!”

待高氏起身告退后,陶老夫人叫曹氏也出去,然后叫跪了半晌的陶景起来,在自个儿的床边坐下,缓缓开口道:“你呀,娘和你大哥说的话,你总也听不进去,偏叫自己婆娘哄的听话。”

陶景跪了好半天,脑子有点发晕,加之,老娘刚才说的话,他还没有消化完毕:“娘,桂莲她…”高氏的闺名,唤作桂莲。

“不是娘非要疑她,你瞧瞧你大哥二哥房里,哪家有你房里这么多事!逢则一向饮食正常,怎么就偏在考前吃坏东西了!逢春一向乖静懂事,她怎么就掉到水池里去了!逢夏素来身子康健,怎么就死活生不出孩子!要是没人背地里捣鬼,你信么?”陶老夫人沉着脸道,“你就不能长点心么!她说逢则的事是意外,逢春是投湖自尽,你就全信了?别的事不提,就春丫头的亲事,我当初怕她想不开,劝过她多少话,她应得好好的,几个月都平静过来了,怎么就偏在快成亲前去寻死?”

陶老夫人怒其不争道:“你总怨娘不劝你大哥助你成事,你连自家的事都是非不辨,你大哥敢给你安排大差事么?要是办砸了,犯了圣听,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么!”

看着愚笨不成材的小儿子,陶老夫人叹气道:“娘年纪大了,也管不了你几年了,逢则眼看着就能立事了,待他明年考完试,不拘中不中,你大哥都会替他谋路子的,他若是出息了,你脸上不也有光么。”

“还有春丫头,到底是你的亲骨肉,你把她许给一个傻子,你也真能狠得下心!她那个姑爷如今好了,又待她不错,这是好事,可你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春丫头和逢夏有着一样的毛病,若是一直生不了孩子,你当姜家有赵家那么好说话。”陶老夫人一脸疲惫道,“要真是你媳妇动了什么手脚,春丫头这门好事也长久不了,你以后还能沾到什么光。”

陶景脸皮不由抽动起来,陶老夫人似说的有些累了,慢慢靠回迎枕之上:“听娘一句劝,以后别再被你媳妇的好话哄住了,凡事都好好想一想…瞧今天这架势,姜家姑爷还是看重春丫头的,春丫头又在吃药调养,若是运气好,能在这一两年里生个儿子,一切都好说,等再过几年,姜家姑爷也差不多能立起事了,春丫头也站稳地位了,就算真有难事靠春丫头帮扶,她难道还会撒手不理,你现在就急吼吼的去惦记,春丫头尚且自顾不暇,她姑爷也没什么路子,靠的还不是她婆母公爹,刚进门的新媳妇,就搞这么多事,什么大事小事都去求着帮忙,你叫她公爹婆母怎么想,你还要不要做长久亲家了。”

陶老夫人说的头头是道,陶景半句话不敢插嘴,一脸老实的听着,觉着老娘的话也颇有道理。

“你道姜姑爷为何生气,逢春现在是他的人,你说打就打,跟打他的脸有何区别?过两天,叫逢鸿媳妇和逢则媳妇去一趟姜家,将我的意思传过去,叫|春丫头熄了委屈,再劝说姑爷别生气,将这事赶紧抹太平了,眼瞅着快过节了,要是姜姑爷一直怒着性子,再不将你这岳父放在眼里,还不被人笑话死。”陶老夫人最后说道。

次一日,如意苑中,姜筠掰着逢春的左脸,盯瞧了好半晌,才道:“指印消了,两瓣脸也一般平了。”

逢春笑嘻嘻地搂住姜筠:“二爷眼睛真尖,这都瞧的出来…”

既然逢春选择忘记不开心的事,姜筠自也不会主动提起,逢春主动投怀送抱,两团柔软紧贴在身,姜筠伸手探进她的衣襟:“果然是吃得多,长得快,连这儿都变胖不少。”

青天白日的被袭胸,逢春忙捂着胸襟要扭身,姜筠哪肯放开她,长臂一紧,将她牢牢箍在怀里,下巴一沉,便要亲逢春的嘴唇,逢春努力偏过脸,嘴里咕哝道:“我才退了热,风寒还没好,别过了病气给你…”姜筠挑眉低笑,“你朝我身上扑的时候,怎么不怕过了病气给我。”

逢春嘟囔道:“那怎么会一样,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我扑的又不是口。”

“歪理。”姜筠捏捏逢春的俏脸,手一扬,又将厚厚的帐帘放下,逢春目露警惕之意,“大白天的,你放什么帐子啊。”姜筠笑得跟只大灰狼一样,瞅着可怜兮兮的小白兔,“虽说是歪理,但也有些道理,我不亲那里就是了,我…”只听逢春惊呼一声,羞恼至极,“你怎么这样啊…”

厚重的锦棉帐子中,逢春死死趴着不动,任凭姜筠怎么逗她,她都不翻身过来,离下午进书房的时辰还远,姜筠索性脱了鞋,钻进帐子里一道躺着,伸手理了理逢春的散发,姜筠笑道:“一直趴着,也不嫌憋气?翻过来吧,我不欺负你就是了。”

逢春动了动脑袋,然后又将脸埋回去:“你去外头的榻上躺着,我才信你。”

人品值遭到怀疑,姜筠大怒,亲自动手将逢春翻过来,眯着眼睛低笑:“居然不信我?我把你翻过来了,我有再欺负你么?”

逢春眨巴眨巴眼睛,小声道:“好吧,是我误会二爷了,我给二爷道歉。”

姜筠忽将逢春的手臂反箍到背后,又袭向逢春凌乱的襟口,逢春被亲的哭笑不得,只能抖着声音啐他:“我就知道,你是个大骗子…”

“那你就是一个小骗子。”姜筠咬过一口面团,又与逢春面贴着面,一床祥静温馨中,姜筠忽道,“又快到月末了,真好。”逢春知道姜筠的意思,每旬的最后一日,他才不用盖着被子纯睡觉,姜筠生的俊秀白净,但到底是男子,皮肤有些微微的粗,胡茬有些刺刺的痒,逢春想躲开些,姜筠不悦,又把她揪回来摁到脸上,逢春嘀咕,“你胡子扎的我脸疼。”

姜筠只能不和逢春贴脸,却亲亲她的脸夸道,“是你的皮肉太细了。”

“二爷叫我吃睡安心,才养出来的好气色。”逢春伸手去摸姜筠的胡茬,幽幽静静的望着他,“二爷,我还是给你安排个服侍的丫头吧,大哥屋里都有的,你又常常忍着,我…”

姜筠原本柔和的脸色一肃:“我前些天不是才和你说过,这辈子就要你一个人,叫你不许再提什么丫头通房的话么,你怎么又不长记性了!是不是谁又说你什么了!”

逢春咬着嘴唇道:“是我娘家母亲,她说我要是有善妒的名声不好,会影响家中姊妹们的名声,连累未出阁的妹妹找不到好的夫家,我说了,是二爷自己不要丫头,她又说二爷原先有些傻气,什么都不懂,叫我直接去找娘提,还说这样显得我贤惠懂事…”一脸委屈的悲戚道,“我最后去见四姐那回,还听到母亲指责四姐婆婆送丫头给四姐夫,可轮到我了,二爷不要丫头,婆母也没说什么,她却一个劲儿的劝我贤惠淑德,我以前不知道,以为她也是这样劝四姐的,原来…”

“知道她没安好心,你还听的话!”姜筠忍不住揍一下逢春的屁股,又冷笑道,“我傻?我是傻,傻到明知你那对儿爹娘不是什么好东西,还客客气气的给他们面子!”

逢春心底也在冷笑,高氏既想沾她的光,又不想叫她过的舒服,天下哪有那么好的美事,她以前不便在姜筠跟前讲高氏的坏话,借着这一回的事,她一定好好上回眼药水,回头陶老夫人那里,她也不会忘记送一瓶眼药水过去。

“我爹打了我,二爷是不是特别生气?”逢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