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的女儿还小,本就和她住在一处,而孙氏还未生孩子,自然也和这事儿无关。便都含笑听着,并不多话。

几个嫂嫂都等着牡丹表态,牡丹无措地看着岑夫人,岑夫人慢吞吞地喝了一口茶,方道:“不用忙乱,孩子们该住什么地方还住什么地方。刚才在路上的时候,丹娘就和我说过了,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大嫂去把我后院的三间廊屋收拾出来,让她去住那里。”

于是,除了张氏和孙氏之外的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第三十三章 家(三)

甄氏幸灾乐祸的笑,笑白氏和李氏讨好公婆小姑落了空。白氏和李氏俱都无所谓,最少她们表现出自己欢迎牡丹回家,关心牡丹,大方不计较个人得失,岑夫人自然知道她们的好处,不会亏待她们,将来说起,在牡丹头上也是有人情的。

薛氏考虑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娘,您那屋子里的东西,搬到哪间屋子去合适?”

她这话一说,妯娌几个心里又各有计较。那三间屋子并不是完全空着,里面收着岑夫人这些年来存下的私房。牡丹的嫁妆虽然丰厚,可那是属于牡丹的,没人去打主意(就算打主意也没法子动),可岑夫人的私房就不一样了。庶出的没有份却也可以想想,嫡出的则完全能分享。但谁都知道岑夫人偏爱牡丹,二人的东西若是夹杂着放在一起,将来岑夫人偏心说那本来就是牡丹的,那大家也只能是干瞪眼,就连道理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岑夫人早有打算,要叫牡丹长长久久,安安心心地在家里驻扎下来,这些钱财上的事情就必须得扯清楚,不给人留下任何话柄。她也不想将来牡丹从自家房里拿点什么东西出来,都会被人说是夺了嫂嫂和侄女儿的。当下便道:“是呀,丹娘的东西多,得给她腾地儿放。我记得,咱们家的仓库后面有两间空着的后罩房,把我的东西全都搬到那里面去。再使个人去和你爹说,从刘家搬回来的东西,不紧要的和大件的,家里放不下,另外在咱们家铺子里寻个合适的库房放进去,着专人看好了。”

又回头望着牡丹笑道:“你那些东西,就是另外一套家当,家里都有,除了贵重细软和日常得用的,就都别拿回来了,省得屋子里挤。待那边放置妥当了,让你爹把钥匙和单子给你,需要的时候再让人去取。你看如何?”

牡丹连连点头:“但凭娘安排。”每与岑夫人多相处上些时候,她对岑夫人的钦佩就更上一层。岑夫人如此安排再是妥当不过,等于把她的财产和何家的完全分开了,将来她搬出去的时候,只需从那三间廊屋里抬走自家的箱笼便是,其他家具等物完全不必动,清楚明白,还轻松自在。大家都没得话可说。

岑夫人见她点了头,便指派甄氏和李氏这两个冤家对头去盯着人搬自己的箱笼,却叫薛氏去安排牡丹要用的床榻桌椅帐幔等物。至于白氏,则被指派去安排晚饭,把孩子们赶出去,单留了张氏和孙氏在屋里陪牡丹说话。

傍晚时分,外间一阵骚动,却是何志忠和何大郎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将牡丹陪嫁的二十多盆牡丹花抬进了后院。纷乱一歇,何志忠方遣了众人离开,只留下岑夫人、牡丹、林妈妈、雨荷等四人在屋里,详细询问起刘家的情况来。

牡丹平平静静地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说了一遍,只除了暧昧的关键地方含糊略过,留给岑夫人过后自去补充。

何志忠路上已经听林妈妈和雨荷说过一些,此时不过确认罢了。事情的大概已经完全清楚,谁是谁非,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还有没有破镜重圆的可能,尽都有了数。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没了何大郎那种一点就着的炮仗脾气,他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情的解决之道上。

此刻,他腆着大大的肚子,背着手在屋子里走了几圈后,摸着已经花白的头发直叹气。

牡丹和岑夫人走得爽快,他却是和刘承彩、刘畅磨了一整天。刘家父子出去转了一圈,再回来后已经冷静下来,态度与先前大不相同。刘承彩好话说尽,刘畅端茶向他赔罪,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牡丹要是想回娘家住些时候,就多住些时候,等她消了气,还让刘畅来赔礼道歉,风风光光地将她接回去。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怎能轻易就了了?他自然是不同意的,拿出架势要与刘家商量和离的事情,刘家父子便纷纷找了借口,来个避而不见。憋到傍晚,不能不归家,牡丹的东西是大多数都搬回家了,他和大郎却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和水。

牡丹自刘畅对着自己威胁之后,便知这事儿不可能一帆风顺。就是现代,离婚也是个技术活和力气活儿,涉及到财产纠纷就更是考验人,又何论这古代?所以她是有心理准备的,也不觉得有多失望。便安慰何志忠道:“爹爹莫急,只要不在他们家吃苦受气,女儿就不怕和他耗。但只是,为着女儿的缘故,给爹娘兄长添了许多麻烦。还白白便宜他家占了爹娘辛苦赚来的血汗钱。”

何志忠拍拍她的肩头,道:“休要多想。那钱既然是为了你花出去的,那便是你嫁妆的一部分,就算是将来要回来,那也是你的。爹娘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若是不好,那便失去了意义,安安心心地候着,我和你哥哥们商量后自会妥当安置好。”

正说着,下人来报:“李家表公子来了。”

何志忠忙叫快请进来。

牡丹正要谢李荇,便道:“爹爹,这事儿多亏表哥帮忙,昨日也亏得他替我出气抱不平,我要亲自谢谢他。”

岑夫人道:“是该好生谢谢他才是。留他吃晚饭,你们父子几个好好陪他喝一盅。改日又备了礼登门去谢。”

何志忠应了,叫人去把大郎叫来。

少顷,李荇亲自提了个大食盒进来,看见众人,先就笑眯眯地团团作揖行礼,然后把食盒交给薛氏,笑道:“大表嫂,这是姑父最爱吃的锤饼,是宫里尚食局的造锤子手做的,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快快分了大家吃。”

众人倒听得笑了,岑夫人笑道:“行之,不怪你那铺子的生意那般好,原来伙计都是和你学的。”

李荇哈哈一笑:“东西实在是好,自谦反倒是做作了。”

何大郎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指着他的幞头脚笑:“咿唷,还玩出花样来啦……”

牡丹看过去,只见李荇今日戴着的黑纱幞头不但是时下最流行的高头巾子,幞头脚与众不同,旁人多是垂在脑后,偏他的对折翘了起来,果然标新立异。再配着他那身鲜亮的绿色的丝质缺胯袍,洋洋自得的样子,俨然就是一古代时髦青年。

李荇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转过去给何家几个半大小子们看,笑道:“你们赶紧跟我学,过不得几日就要跟着时兴起来了。”

何家几个半大小子果然跃跃欲试,笑闹着互扯对方的幞头脚玩,何志忠沉着脸道:“你们谁有你表叔的本事,我许他怎么折都可以,就算是折出一朵花来,也是可以的。”一句话便成功地将一群孙子制住,各人垂着手悄悄退了出去。

李荇方道:“我听说丹娘回了家,放心不下,特意过来看看。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还请姑父姑母不要客气。”

牡丹上前深施一礼,道:“多谢表哥援手,救丹娘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荇笑道:“能够出来就是好的,自家人不说那些客气话。”上下打量了牡丹一通,心情很好的道:“精神还不错,刚才我听说那畜生动了手,还担心你吃了大亏。”

牡丹本想说,我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何况还没怎么吃亏。可她不敢说,只笑道:“心情好,再疼也不疼。”

李荇深深看了她一眼,道:“你想得开就好。待这事儿了了之后,该忘的便都忘了罢。”

牡丹笑着应了。

何志忠在一旁摸着胡子思索片刻,道:“行之,我还真有事要和你商量。你随我来,大郎也来。”

李荇对何志忠这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远房姑父向来极其尊敬,当下便收了嬉笑之色,一本正经地垂手跟着何志忠父子去了书房。

几人刚落了座,何二郎也回来了。

何志忠道:“我想着,丹娘这件事怕是不能善了。他家是男子,已经有了儿女,再耗上几年,还是一样地娇妻美妾。丹娘却不同,一拖青春就不在了,再拖这辈子就完了。钱财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了也能再赚。为了她的未来着想,我看不如这样,过几日我们去寻刘承彩,把那张纸和那笔钱去换丹娘的自由。你们意下如何?”

何大郎不干:“那丹娘岂不是白白吃了这个亏?真是气煞人也。”

何志忠叹道:“为了一口气要赔上丹娘几年的青春甚至是一辈子,不值得。自古民不与官斗,如今是刘家理亏,我们稍稍让让步,他家也没有可以多说的。又何必一次将他家得罪狠了,将来明里暗里给咱们家下绊子?”

何二郎瓮声瓮气地道:“爹爹说的虽然有理,但当初干的本就是火中取栗的事,不结仇已经结下了。刘家小儿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就算是咱们让步,他也会恨牡丹一辈子,一有机会就报复咱们的。”

第三十四章 商(一)

何志忠却道:“刘承彩和他的妻儿不同,更贪图享乐,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不顾儿子的意愿答应我们家。毫无风险,轻轻松松得到一大笔钱,还可以另外娶个门当户对的儿媳,攀上另一门高亲,对他来说,是最划算不过的事,他是不会放过的。我再另外寻个机会,寻个合适的人做中人,让两家的脸面都过得去,他的目的达到,便不会再追究。只要他点了头,刘畅不肯也得肯,戚氏也翻不出大浪来。”

何大郎气得不行,一拳捶在几子上,怒道:“真窝囊!”

何二郎只是不赞同地摇头:“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算了的。以后麻烦还有得是,除非这个中人是个地位远远高于刘承彩的还差不多。而且他当面答应了,背里下黑手,又怎么办?”

何志忠拧眉道:“那又能如何?走一步算一步。真把我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回头望着李荇道:“行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荇笑道:“我记得,昔年洛阳富户王与之向圣上敬献波斯枣和金精盘,又敬献绢布三万端充作军资,圣上召见,御口允了他两件事。第一件,是赐了他一个从六品奉议郎;第二件,便是他申诉左龙武大将军张还之子向他借贷一万贯钱不肯归还,于是张将军不但被勒令还钱,还被贬职。”

这件事情轰动一时,王与之大方敬献的同时,还大胆向皇帝夸富,说是自己就算在终南山的每棵树上挂满绢,他家里也还有剩余。但是去终南山挂绢做什么呢?还不如献给本朝军士,尽一分薄力。皇帝是个心胸宽大的,不但没有说:丫的,朕富有四海,你还敢到朕面前来夸富?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也没有因为人家有钱,就产生了仇富心理,算计着要怎样怎样。反而龙颜大悦,道是天下如此富足,自己果然圣明,百官果然都是干实事的,政清民富,百姓知荣知耻。于是除了为王与之解决了那两件事,另外还有赏赐。

李荇的意思倒不是要何家去天子面前夸富敬献财富,毕竟何家虽然有钱,却还远远不能与王与之相比。但王与之敬献稀奇之物,将自己的冤情直接上达天听这条途径,却是不错。

何二郎为难道:“但金精盘那样贵重难遇的东西,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若果真要如此,便要早些和胡商们打招呼,或许还能收到些好宝贝。”

何大郎冷笑:“哪用得着如此烦恼复杂?他家若真是如此不知好歹,我便去敲登闻鼓,与他拼个鱼死网破!”

何志忠淡淡一笑:“还没到那个地步呢。我意已决,暂且就先这样。过两日你们哥俩先陪我去寻刘承彩。”

天色渐暗,外间传来一阵闷雷声响,风卷杂着潮湿的雨意透过窗户门缝侵袭进来,将悬在梁上的镂空百花镀金银香囊吹得旋转起来,下垂的五彩丝络更是在空中划出道道彩弧,清新的梅香味四散开来,屋子里的闷热顿时散尽。

李荇起身推窗,探头看了看头顶沉厚的乌云,再看看远处泛白的天际,道:“今夜有暴雨。”

何志忠道:“趁着雨还未曾落下,赶紧吃饭去。”叮嘱大郎兄弟二人:“你们去看看,老三他们散市可归家了?”

大郎和二郎相携离开,李荇与何志忠二人沿着长廊,慢吞吞地走着,李荇捋了捋腰间佩玉上的丝绦,凑到何志忠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何志忠眯眼看了他一歇,笑道:“你就不怕惹火烧身么?”

李荇失笑:“我哪里还能跑得掉?”

何志忠笑了:“既如此,我仓库里有的东西,你只管挑去。”

李荇摇头:“我不要。”

何志忠诧异道:“那你要什么?”

李荇奸奸一笑,凑过去低声道:“侄儿就想问,假使刘家看在咱们低头伏小的份上肯让步,姑父果真就肯咽了这口气,吃了这个哑巴亏?”

何志忠长叹道:“你也看到了,大郎脾气暴躁,有勇无谋,二郎瞻前顾后,还有些怨我们当初考虑得不周。其他几个更是不堪大用,这样一大家子人,老头子我又能如何?”

李荇哈哈一笑:“姑父果真如此考虑,侄儿就不多嘴了。”

何志忠忙收起脸上假装出来的哀色,正色道:“你是真心的?这可麻烦得很。”

李荇肃色道:“自然是真。”

何志忠一笑,朝他招手:“你附耳过来。这事儿还果真要你出手才行,咱们家谁也不成。”

轰隆隆一声巨响,漆黑一片的天空被狰狞的闪电撕裂了几个口子,黄豆大小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很快,房檐上的水就流成了雨帘。

何志忠与李荇站在大红灯笼散发出的柔和光线下,观赏着廊外闪烁着白光的雨点,结束了此次谈话。

五更二点,牡丹在咚咚的晨鼓声中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不是认床,只是心中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憧憬太多,让她迫不及待地希望天快大亮。

她翻身坐起,推开床前的银平托花鸟屏风,探头往外望去,黑乎乎的一片,万籁俱静,只有窗边榻上睡着的宽儿发出低而平稳的呼吸声。牡丹心中一片安宁,轻轻笑了笑,又将屏风掩上,静静等候天亮。

虽然此刻各处城门、坊门已然大开,百官动身上朝,各坊的小吃店也开了张,但东市和西市却要在午时击鼓之后才能开张。何家没有人需要赶早,都会睡到辰时才会起身,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辰时,门外传来几声轻响,宽儿从睡梦中惊醒,一骨碌翻身下榻,轻手轻脚地将门打开,接过粗使婆子送来的热水,低声问道:“夫人起身了么?”

粗使婆子一笑:“起了。特意吩咐了,丹娘身子不好,让她多睡会儿呢。”

才说着,已经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林妈妈和雨荷拿着昨晚熏好的衣裙过来,直接进了屋里,准备叫牡丹起床。才拉开屏风,就见牡丹已经穿好了里衣,坐在帐里望着她们笑。

林妈妈欣慰的一笑,和离归家的人,自然不能如同当初还未出嫁时那样娇憨。那个时候贪睡不起床,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嫂嫂们最多背地里抱怨羡慕几句,什么事都没有。现在不同,本就是给人添了麻烦,再这般不知数的话,那可是讨人厌了。

宽儿迅速将榻上收拾干净,摆上牡丹的妆奁镜台,牡丹盥洗完毕,上了榻,由着雨荷给她梳头。雨荷笑道:“今日梳个望仙髻如何?”

牡丹摇头道:“不要,那么高,那么复杂,就梳个简单些的。我今日想去市上买几株花回家。”再顺便看看行情,瞧瞧世人都喜欢些什么品种造型的牡丹;待过上两日,又和家里人说,一道去曹家园子看看牡丹去。

林妈妈接过雨荷手里的象牙梳,道:“既然是要出门,就梳个回鹘髻好了。”

待到牡丹装扮完毕,何家喧嚣而忙碌的一天也开始了。

何家不比刘家,无论早晚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除了机密的事情外,男人们生意上的安排,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在饭桌上商量完成。何家有个非常开明的地方,那就是不论大小、男女,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就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当家人的何志忠和岑夫人,会结合大家的意见综合考虑,然后再下最终的决定。可以说,何家人相处得如此融洽,过得顺风顺水,一多半的功劳属于早晚餐会。

用何志忠调侃的话来说,就算是宰相之流也要在公堂进行会食,吃堂饭商讨公事的,何家没那么多大事可以商讨,却也可以借鉴一下嘛。借鉴之后的成果显而易见,吃完饭的同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就全都安排妥当了,饭后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在这样的氛围下,牡丹提出要去逛街看花市的要求,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得到了一家人的支持,个个都认为她应该多出去走走,而不是成日闷在家里暗自神伤。

当牡丹跟在五嫂张氏和六嫂孙氏的身后,试着翻身上马,迎着朝阳穿行在宣平坊整齐规划的十字巷里时,听着清脆的马蹄哒哒声,嗅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她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上天待她真是不薄,她才十七岁,青春年少,四肢健全,家境富裕,有心疼她的父母兄长,自己还有一手种植牡丹的才能,不必担心有人追着给她缠足,不必担心和个男人说话就被骂没廉耻,也不必担心被成日关在家里不许外出,更不必担心和离后再也嫁不掉,苦哈哈地守着家人凄凉一生。

纵然许多事情,在她的脑子里都有模糊的印象,但亲眼看到的时候,却每每总是让她惊喜和感叹不已。何家的开明和这个时代的开明,都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范围之外。就比如说,宽达50丈的朱雀大街第一次出现在她面前时,给她带来的震撼一样,一切都在提醒她,她是井底之蛙,除了那手种植牡丹的技能外,她其实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她何其有幸,穿到了这样一个年代。这是怎样的年代啊,万国来朝,前所未有的开放和繁荣,不要说是女人当家,就是女富豪什么的,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她绚丽的人生,才刚开始起步。

第三十五章 商(二)

东市因为临近三内,周围多达官显贵的住宅,所以主要卖的是上等奢侈之物,牡丹花要想卖出好价钱,自然也要往这地方去。故而,牡丹姑嫂几人出了宣平坊后,就直接往东市而去。

东市被四条底填石子后又经夯实,路面结实,宽达近10丈,自带排水沟人行道,交叉成井字的平行大道划分成九大区域,居中三大区域,是管理市场的市署,平准署,以及存储粮食的常平仓。另六块,分别被酒肆、肉行、饆饠肆、临路店、印刷、锦绣彩帛行、珠宝古玩店、凶肆、铁行、赁驴人、笔行、杂戏、胡琴、供商户用水的放生池等占据。这九大块中,又被若干条小巷分割成若干区域,无数的店面林立街旁,行人如织,街头巷尾传来琵琶的弹奏声,人们笑语声,吆喝声,说不出的热闹繁华。

作为商业建筑来说,东市的布局就是在作为现代人的牡丹看来,也是很合理的,设施齐备,交通方便。她跟在张氏和孙氏的身后,东张西望,什么都好奇得很,简直要兴奋到忘乎所以。

孙氏和张氏见她东张西望,只当她被刘家管制狠了,这一出来,就如同飞出笼中的小鸟一般,哪有不贪新鲜热闹的?当下也不管她,松松地握着马缰,任由马儿随性溜达,走到哪里就算哪里,倒叫牡丹好生饱了一回眼福。但在她的记忆之中,东市远远没有西市那般繁华,但去西市游玩,却又是过些日子的事情了。

牡丹游了约莫半个多时辰后,方想起自己要做的正事来:“嫂嫂,为何不见牡丹花市?”

孙氏笑道:“丹娘要看牡丹花,得往放生池那边去才行。”

牡丹花,多为露天栽培,应季而放,平时想要购买的人多数都是慕名到人家园子里去买,并没有专买的铺面。但为了方便贵人们购买,也为了方便比较抬价,花农们便会将家中的花挑了送到东市来。又因着整个东市用水都要从放生池那边来,那边水汽足,柳树高大,树下阴凉,花木之类的东西便都往那里去。

牡丹听说,便拉了马缰,让马儿转身往回走:“既如此,我们便往那边去。”

这一片酒肆较多,多为胡人所开,穿着色彩鲜艳,款式时兴的薄纱衣裙,卷发绿眼,眉眼深邃,艳丽动人,风情万种的胡姬立在门口,举着酒杯,笑着招揽过往的客人进去喝酒。酒肆里面更是笛声,歌声,劝酒声响成一片。

经过一家最大的酒肆时,牡丹注意到他家门口的胡姬远比其他家的更年轻,更貌美。张氏用马鞭捅了捅孙氏,笑道:“我记得老六最爱来这家,是也不是?”

孙氏的脸上晕起一层薄怒,拿鞭子给她捅回去,道:“还是五哥带了他来的!”

张氏见她生了气,叫了一声“啊呀”,笑道:“生什么气?他们兄弟成日里不得闲,怕是月把才能来一次,也不能做什么,多半都是招待客人,谈生意而已。”

一阵优美的箜篌声自半空中传来,孙氏哼了一声,眼珠子一转,用马鞭指着斜倚在二楼窗口处弹奏胡箜篌的一个穿湖绿薄纱衣裙,褐色头发,神情忧郁的胡姬笑道:“五嫂,你看那是谁?玛雅儿,是吧?就是上次把五哥灌醉的那个?”

这下轮到张氏不高兴了,撅了嘴道:“我看她也不怎么的。弹得难听死了。”

牡丹笑眯眯地听着两个嫂嫂斗嘴,抬头眯眼往上看去,但见那玛雅儿肌肤雪白,红唇饱满,一身湖绿的衣裙衬着碧绿色的眼睛,一只雪白的纤足踏在窗边,纤细美丽的足腕上挂着一串精致的金铃,果然充满异国风情,美丽又动人,也难怪血气方刚的何五郎会被她硬生生地灌醉。

玛雅儿见牡丹看她,突然停下手中弹奏的胡箜篌,收起脸上的忧郁,朝牡丹嫣然一笑,冲牡丹招招手。牡丹犹豫片刻,报以微微一笑。

雨荷大惊小怪:“呀,她朝着丹娘笑呢。咦,丹娘,你咋也望着她笑?”

张氏和孙氏立刻停止斗嘴,齐刷刷地看向玛雅尔,愤懑地道:“丹娘,这些胡姬可不是什么好人,干嘛望着她笑?”

牡丹垂下眼不说话,打马前行。难不成人家望着她笑,她丑眉恶眼地瞪着人家?不过笑一笑而已,过后谁又见得着谁?

那玛雅儿本是见着牡丹衣着华贵,明媚可爱,又那样好奇地看着自己,只当是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出来看稀奇,看热闹,故而干脆戏弄她一回。谁知牡丹竟回了自己一笑,笑容虽然羞涩,半点鄙薄之意也无,不由惊异地挑了挑眉,回头往里低笑道:“外面有个小美人,笑得忒好瞧。”

里面喝酒的两个年轻男子听说,俱都抬起头来,其中一个穿栗色缺胯袍的年轻男子更是当先冲到窗边,探头往外看去,但见三个衣着华贵的年轻女子骑着高头大马,被几个仆役婢女簇拥着,渐渐去了。忙一把扯住玛姬儿猴急道:“是谁?美人儿是谁?”

玛姬儿却又不说,美目流兮,只看着男子笑道:“潘二郎,你一向不是自诩有一双火眼金睛,最识得美人么?今日你就猜猜,若是猜得着,今日的酒钱只算一半,若是猜不着,以后若是要吃酒,便得只来我家。”

那潘二郎笑道:“那你家若是倒闭了我不是就不能吃酒了?最多连着十次来你家就得。”

玛姬儿只是笑,侧身弯腰道:“郎君请。”

潘二郎见美人已经越走越远,因牡丹被张氏和孙氏簇拥在中间,便胡乱指着牡丹的背影道:“定然是穿湖蓝衫子的那个!”不待玛姬儿确认,就将两根手指喂进嘴里,纵声打了个唿哨,大声喊道:“前面穿蓝衣服的女子,香囊掉了!”

牡丹几人闻声,俱都回过头,一边检查自家身上的香囊,一边往声源瞧去。这一瞧,牡丹不由啼笑皆非,那在窗口处探出大半个身子来,表情已然半石化状态的男人,不是潘蓉又是谁?

并无谁的香囊掉了,可见是被调戏了。雨荷啐了一口,假装没看清楚那人是潘蓉,只骂道:“什么不要脸的登徒子!眼睛瞎了还是疯了?我看是你自家的眼珠子掉下来了吧?”

张氏和孙氏也不羞恼,只抚掌大笑:“果然是眼珠子掉下来了!”何家的仆从婢女们纷纷大笑起来,齐齐示威一般甩了甩鞭子。

牡丹微微一笑,回转马头,继续往前走。

潘蓉呆鹅一般,转了转眼珠子,怎么会是何牡丹?前日还委屈得要死,转眼间便打出夫家,闹着要和离,偏还这样自由自在,快快活活地上街游耍。哪有这种女子?不是没心没肺,就是彻底没把那夫家和亲事当回事。想到此,他不由同情地瞟了正沉着脸喝酒的刘畅一眼。

玛姬儿何等精明的人,当下便笑道:“原来是郎君的熟人。”

刘畅也不在意地道:“是谁的家眷?看你那呆头鹅的样子。”

潘蓉垂眸想了想,笑嘻嘻地挥手叫玛姬儿下去,坐到刘畅身边道:“你猜?”

刘畅不耐烦地道:“猜什么猜?没看见我正烦着吗?你倒是答应不答应呀?”

潘蓉撇撇嘴:“阿馨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说是看见我就烦,昨晚门都不许我进,哪里又肯听我的,去帮你劝人?你也莫急在这一时,等过几天又再说。”却又促狭地道:“你倒是说说看,要是弟妹果真回了家,你待要怎生待她?”

刘畅的眼神越发阴鸷,晃了晃杯子里的龙膏酒,冷笑道:“先把她接回来,慢慢再收拾她。我要叫她骨头渣子都不剩!我要叫她后悔死!”

潘蓉狡猾地道:“对于这种不听话的,那是肯定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的!我是打不过阿馨,不然我也要叫她好看。我问你,要是现在弟妹就在你面前,你要如何?”

刘畅捏紧杯子,冷声道:“哼,谁耐烦吃她?我掐死她!”

潘蓉晃着头道:“如你所愿,刚才那个人就是她!果然笑得很好看,悠哉乐哉,乐哉悠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未出阁的小娘子呢。若是喜欢,最好赶紧去求娶。”

“哐当”一声响,却是刘畅掀翻了桌面,提起袍子冲下楼去了。

“公子,您慢些儿!”惜夏怨怪地扫了潘蓉一眼,赶紧追了下去。

潘蓉一歪下巴,命身后的小厮去结账,自己也提着袍子跟着追了出去。又有好戏看了!这可怪不得他,谁叫她何牡丹当此非常时期,却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非得跑出来晃呢?哎呀呀,不知道这回何牡丹会不会用鞭子抽刘畅?潘蓉忍不住地兴奋了。

第三十六章 商(三)

放生池边的柳树荫下,整整齐齐地排着大约四五十株盛放的牡丹和芍药,观看的人多,谈价的也多,其中多数人衣着华贵,神态高傲,挑了又挑,却也有那穿得朴素的,在一旁看了热闹,围着那花打转,每见一笔交易成功,大笔的钱自买主手中转入卖主手中时,便满脸的羡慕之色。

牡丹马术不精,小心翼翼地下了马后,将缰绳扔给雨荷,拉了张氏和孙氏,也围了上去。但见品种远比她想象的更多,虽不见那姚黄、魏紫、豆绿、蓝田玉之类,却也有几株二乔、大胡红、赵粉等传统名贵品种。也还有些大抵后世已经流失,让她叫不出名字来的品种。

仔细观察后,牡丹心中便有了数。她算是明白为何她陪嫁的姚黄、魏紫,以及那盆玉楼点翠会成为刘畅炫耀的对象,清华郡主为何想霸占,潘蓉为何讨好她,想高价购买了。

首先,从颜色来看,这些花中,多是单色,复色很少。其中粉色、红色占了绝大多数,黄色、紫红色、白色极少,蓝色及绿色则完全不见,更勿论现代炒得最火的黑色系。就算是现有的这些色彩中,没有真正颜色极正的红色和黄色,红色偏红紫,黄色则偏白。想要一鸣惊人,就需要丰富花色。

其次,从花期来看,牡丹花期较短,又集中,过了这个季节便不能再观赏,那么多的花,在同期开放,买的人却只有那么几个,价钱和数量上不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谢了。而平时呢,客人看不到花盛放时的情景,自然也就不可能高价购买。所以真想把它做大,做长,必须想法子延长花期。

再次,从花朵的形状上来看,此间摆放着的牡丹花品种中,重瓣不多,多数还是单瓣和半重瓣。而明显的,顾客普遍对半重瓣、重瓣类花型更为偏爱,尤其是那种花型端庄、大而丰满的最受青睐,价格也更高。可牡丹认为,即便是单瓣品种,如果颜色稀罕,花型端正、花瓣挺直、不下垂、不变形,也自有它的欣赏价值,遇到喜欢的人,还是能卖上高价。就比如说,玉板白就是此类代表。可惜时间来不及,没能从刘畅那株玉板白上弄个接头来!

牡丹微微出了一口气,漾起一个笑容来,给她时间,她完全有把握培育出新的品种来!她可以不依靠任何人,就凭自己的双手过上自己想过的富足生活!

张氏指着其中一株开得正好的大胡红笑道:“丹娘!这株不错,买这个!”

那花主是个穿麻衣的中年汉子,见有客人看上了自己的花,忙起身招呼,指点给众人看,夸道:“诸位请看,不是我自夸,今日这些花中,就数我这株花最好!您看,一共有八个花苞,现在开了六朵,同一株上,有三种花型!”

牡丹凑过去一看,这株大胡红的确不错,花瓣浅红色,瓣端粉色,花冠宽五寸(约十七厘米),高二寸(约八厘米),雌蕊瓣化成嫩绿色的彩瓣。六朵花中,囊括了皇冠型,荷花型,托桂型三种花型,在今日这些花中,的确算是头一份,但迟迟不曾卖掉,想来价值一定不菲。便笑道:“大哥这花打算要几何?”

那花主打量了牡丹几人一眼,故意摇了摇头,叹道:“小娘子,你若是随口问问,便不用问了,省得我开了口,你又说我坑骗人。”

孙氏见他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心里就不服气起来,淡笑道:“你且说来听听看?是不是坑骗人,大家伙儿一听,不就都知道了?”

那花主闻言,伸出根手指道:“十万钱!”

牡丹愣了愣,回头低声问孙氏:“六嫂,现在一斗米多少钱?”

孙氏先是在她耳边低声道:“一百五十钱一斗,上好的一百八十钱到两百钱也是有的。”接着又大声同那卖花的汉子道:“你这花是出挑,可是却也不值十万钱!”

周围的人见状,都围了过来看热闹。内中一个穿玉色圆领袍子,钩鼻鹰目,三十来岁,又高又壮的络腮胡笑道:“邹老七,早说了你这花不值这许多,六万钱卖了,我也就买了。”

被称为邹老七的花主抱着手道:“我便要卖这许多!你们这几日来看花,可见着谁的比我的更好?”

众人只是笑,却又道:“过得几日就谢了。”

邹老七翻了个白眼:“那某就留着秋天卖接头!”

他的人缘大抵是不太好,众人纷纷冲他一挥袖,道:“既如此,你日日来这里作甚?你这株花又能有多少接头?大胡红虽然不错,却又哪里及得上那姚黄魏紫?你要卖几年才能卖上这价?小心跌价!”

牡丹也不管旁人喧嚣,只低头默算,按现代的算法,一斗米大约是十二市斤左右的样子,按两百钱一斗米算,十万钱就是六千斤米,乖乖,够多少人吃一年了?原来当初潘蓉肯出一百万钱给她买那魏紫和玉楼点翠,果然是出了高价,难怪得她拒绝时潘蓉会气成那个样子,说她不知好歹。可是按着现代人炒作兰花的疯狂度来看,又算得什么?

她在这里低头算账,那邹老七却把气出到她身上了,不耐烦地道:“兀那小娘子,你到底买是不买?”

对于这种欣赏型的,牡丹本就是了解一下行情,并没有真的打算买。她要买的是那些从山间野地挖了来的稀奇品种和原生品种,又或是产生了异变的花朵,好方便拿了来杂交育种的。可今日看来,却没有什么合适的。况且这邹老七的态度实在太糟糕,她正要摇头,先前不声不响的张氏竟突然开了口:“七万钱!你卖我们就买了。”

牡丹忙阻止她:“五嫂,别……”

“不就是一株花吗?嫂嫂我买了送你!”张氏握了握她的手,示意她别说话,认真地看着那邹老七道:“我干脆,你也干脆些!卖是不卖?”

邹老七有些犹豫,正要开口,先前那穿玉白衫子的络腮胡子突然道:“七万五千钱,卖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