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听到这句话,突然有些怅然若失。她怔怔地站在那里,反射性地道:“谢谢。其实你是个好人,我那些难听话你别放在心上。”

好人?蒋长扬扫了牡丹一眼,突然提步用力从她身边挤过去。牡丹不防,被他挤得一个趔趄,晃了两晃,差点摔下去,揪着他的衣角才站稳。蒋长扬及时站住,斜了她的手一眼:“你揪我做什么?不怕坏了你的名声?”

算了,给他出出气,我忍。牡丹忍气吞声地缩回手,小媳妇似地站着:“我不是故意的。你刚才差点把我撞倒了。”

蒋长扬忍住笑,淡淡地道:“我的话没说完。你听好了,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你先前说那些难听话,还可以视为另一个意思。”他缓慢而清晰地道:“不愿意含含糊糊的纠缠,不愿意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那么就是说,你不满意我现在的行为方式。我应该换另一种让你满意的方式,那你怎样才满意?”

牡丹皱起眉头看着面前的男人,觉得他与她印象中的那个蒋长扬比起来实在是很陌生。

蒋长扬看着牡丹呆呆望着自己的样子,越看越满意:“算了,你不必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给我母亲写了信,一旦准备妥当就来提亲,在此之前我会妥善处理,绝对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困扰,你还怕不怕?”

这是孙悟空的筋斗云,瞬间一万八千里。牡丹先前有些发傻,随即沉了脸不语。

蒋长扬见她阴沉了脸不说话,强大的自信心与强大的自尊心顿时又起了冲突。他扫了周围一眼,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于是他抬起下巴,提高声音:“你还是不愿意?你看不上我?我哪里不好?”

牡丹道:“我……”

蒋长扬却又不想听她后面说什么,他摆了摆手:“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等着瞧,就这样了。”言罢大步往前,快速消失在石头花木背后。

牡丹看着天边的晚霞,长长叹了口气。这什么人啊,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也不是一般的霸道。

雨荷提着两只野鸡从一块石头后跳出来,一把扯住牡丹的袖子,笑得欢天喜地:“丹娘,丹娘。如果他真的做得到,那该有多好?”

牡丹无精打采地看着脚旁的菖蒲,道:“你都听见了?”

雨荷连连点头:“奴婢怕他藏了坏心。也怕周围会有不知数的人撞过来。”

难怪得就一直没人过来。牡丹举了举手:“算了,功过相抵,不追究你偷听偷看了。赶紧把鸡送到厨房去,耽搁的时间太久了。”

雨荷笑道:“哪里会专就等着吃这两只鸡,早就有人送去做着了的。丹娘,现在您准备怎么办?”

牡丹忧郁地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不是要我等着瞧么?除了等着我还能做什么?这件事你不能说出去,包括你娘和林妈妈都不能说。以后,他若是再来,平常待之,不能给人留下任何话柄。”除了这样,她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其他的什么办法。

雨荷忙道:“知道了。您赶紧往前头去,奴婢把鸡送去厨房。”

牡丹点点头,步履沉重的往前走去。她很矛盾,很害怕,也很纠结,但是,她的心也在偷偷的唱歌。

蒋长扬悄无声息地回到外面,看热闹的人已经散去,白夫人她们都不在,只剩潘蓉领着几个小厮随从在那里玩鹰,见他走过来,潘蓉道:“你到哪里去了?到处找你不到。”

蒋长扬若无其事地道:“我去解手,走迷了路。”

潘蓉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见他将嘴紧紧抿着,俨然还是白天那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回过头不再多问,转而抱怨:“什么时候才开饭?饿死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越人歌

酒酣耳热,潘蓉醉眼蒙眬地问牡丹:“丹娘,你家这里可有什么乐器?”

牡丹摇头:“没有。”对于乐器歌舞来说,她从来只带了耳朵和眼睛,不曾带了手。

潘蓉失望地叹了口气,一本正经地建议:“将来你这芳园还得养几个技艺精湛的歌舞伎才是。”

牡丹只是笑而不语,白夫人皱着眉头道:“若是丹娘是个男子倒也罢了,她是个女子,不用弄得这么复杂。”

“我就是那么一说,听不听还在她。生意上的事情我原本也不懂。”潘蓉刚开口就被白夫人顶,深感无趣,皱眉一口气喝了一大杯酒,看着蒋长扬道:“成风,你吹叶笛来听,我唱歌给大家听。咱们自娱自乐。”

蒋长扬悄悄看了牡丹一眼,见牡丹只顾低着头和白夫人说话,仿佛根本没听见潘蓉的话,也并不想听他吹叶笛,心头有些不是滋味,便有些不情愿。

可耐不住潘蓉央求,英娘和荣娘在一旁起哄,吴惜莲也道:“我给你们击节助兴。”

她越不想听,他越要让她听。蒋长扬略一思索,便应了下来。潘蓉赶紧使人去摘竹叶,又和众人夸口:“你们不知,成风他从小吹叶笛就吹得极好,那时候我们……”他略缓了一缓,瞟了白夫人一眼,继续道:“我们经常一起玩耍的一群人中,谁也没他吹得好,谁也没我唱歌唱得好,今日就让你们开开眼界。”

少倾,阿桃摘来了竹叶,蒋长扬挑了两片,吹了一首欢快的曲子,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潘蓉笑道:“成风,你吹得不错嘛,比以前还要好。我也唱唱,你听听我退步没有。”

他清了清嗓子,皱眉阖目唱道:“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歌声一出,除了蒋长扬以外,众人皆惊。潘蓉的歌声和他的样子十分不搭调。他本长得眉清目秀,装扮得光鲜亮丽,却有一把十分有魅力,略带苍凉嘶哑的好嗓子,且十分投入,唱得愁肠百结,婉转凄凉。

吴惜莲听得忘记了击节,牡丹感叹的同时,却看到蒋长扬皱起了眉头,表情有些不安,不时偷偷看一眼白夫人。牡丹看过去,但见白夫人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垂眸看着面前的酒杯,手指用力地握着筷子,骨节泛白。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潘蓉唱了一遍又唱第二遍,清脆的杯子破裂声音打断了他的歌声,却是蒋长扬起身带翻了杯子,沉声道:“时辰不早了,二郎我们该回去了。”

潘蓉这才仿佛从梦中惊醒过来,他睁开眼,眼里有泪。“是该回去了。”他笑嘻嘻地又灌了一杯酒,借着举袖时偷偷拭了眼角的泪,涎着脸往白夫人身边挨过去:“夫人,为夫唱得好不好?”

白夫人面无表情地道:“唱得极好,好极了。”

他叹了口气:“唱得好也不见你赏个笑,其实还是唱得不好啊。你喜不喜欢?我再给你唱一遍啊,阿馨?”

“你喝醉了,咱们这是在做客。”白夫人抿紧了唇,几欲举手将他挥开,望着碾玉沉声道:“把阿璟抱下去。”

蒋长扬赶紧上前半扶半拖地将潘蓉拉开,低声劝道:“二郎,有孩子们在呢,让孩子们笑话。”

潘蓉靠在蒋长扬肩头上哈哈大笑,斜睨着脸色惨白的白夫人道:“阿馨,阿馨,我又丢你脸了,我这副样子啊,儿子都不能看,看了都会替我害羞。”

蒋长扬忙与邬三将他夹着,使劲往外拖。好一歇众人还能听见他的笑声和问话:“阿馨啊,今早你为何扔下我独自走了?”

事发突然,荣娘和英娘坐在一旁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牡丹忙示意她二人下去,又示意其他人退下。顷刻间,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厅堂里就只剩了牡丹、吴惜莲、白夫人三人。

白夫人直直地坐着,直愣愣地看着面前晃动的烛火,久久不发一言。

牡丹直觉潘蓉唱这首歌绝对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先前潘蓉流泪的那个样子,绝对不是故意做作出来的,蒋长扬的担忧也是确确实实的,白夫人这样子也颇令人担忧。但她却什么都不能问,只能是握住白夫人的手,安慰道:“阿馨,他喝醉了,男人喝醉了都是这个样子的。我还见过比这样更夸张的,他算是好的了,你别生气啦。”

吴惜莲连忙点头:“正是这样,我爹爹和哥哥们喝醉了经常都会发酒疯的。”

牡丹笑道:“正是。原来早上你出门故意不叫他,他这会儿才说出来,已是能忍了。还唱歌给你听,唱得也不错,我就没想到他能唱得这么好。”

白夫人幽幽地叹了口气,苦笑一下,起身准备回去:“我不在意。丹娘,今日承蒙你盛情款待,多谢了。”

牡丹道:“不然,你和十七娘今夜就留宿在芳园?由得他们回去?明日早上再回去好了。”

吴惜莲有些动心,白夫人却坚定地道:“不,他既然喝醉了,我便得去照顾他,不能把他丢给蒋成风。”

牡丹还要再劝,白夫人微微一笑:“丹娘,别替我担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当夜无月,芳园外面漆黑一片,牡丹命人打起十多个火把,交给邬三手下的人,以便路上照明。潘蓉醉得一塌糊涂,根本不能骑马,只能是坐了檐子,由四个小厮抬着前行。相比先前他那惊天动地的几声“阿馨。”此时却没了任何动静,静悄悄地蜷在檐子里一动不动。

白夫人沉着脸过去,可看到他那副样子,还是沉着脸让碾玉取了一件披风给他盖上。火把照射下,牡丹看到潘蓉的睫毛轻轻动了动,眼睛睁开一条缝怔怔地看着白夫人。他感受到牡丹的目光,漠然地看过来,随即缓缓闭上了眼睛。

这对夫妇到底是怎么回事?牡丹看着坐在马背上表情冷硬的白夫人,还有在檐子里装睡的潘蓉,百思不得其解。看潘蓉的样子不像是对白夫人无情,白夫人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样子,可为何就到了这个地步?潘蓉不开心,白夫人也不开心,可是又生生绑在一起。

蒋长扬骑着马走过来,大声道:“何娘子,回去吧。有我在呢,就放心好了。”然后用只有他二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夜深露重,风冷,进去。”不等她回答,他便打马往前,大声吩咐众人把火把打好,小心招呼女眷,又叫抬檐子的人走得稳一点。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早,碾玉就骑了马过来替白夫人和吴惜莲向牡丹辞别:“世子爷昨夜感了风寒,不能在此久留,已经往城里去了,夫人不能亲自过来道别,让奴婢过来和何娘子致歉。”

牡丹忙道:“不必客气。你们世子爷可是半途感的风寒?可严重?你们夫人还好么?”

碾玉叹了口气,强笑道:“您别担心,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世子爷也不是经常这样,通常还算给夫人面子,只是这两日脾气有些怪。过得两日,也就好了。”她顿了顿,忧虑地道:“何娘子,若是您有空,不妨经常找我们夫人一起说说话,请她来玩玩,可以么?昨日奴婢看她在这里玩得挺开心的。”

牡丹自是满口答应:“那是自然。你也替我带句话给你们夫人,还有十七娘,请她们有空时多来玩。我随时欢迎她们。”

碾玉欢喜的道:“奴婢一定将话传到。”

忽忽几日过去,这其间,蒋长扬再未上过门,也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牡丹整日里忙里忙外,往往是白日里忙个不停,夜里一沾枕头就睡着了,倒觉得日子过得快得不像话。

眼看着就要到回城的日子,牡丹少不得又去种苗园与李花匠好生交流一番,请托他多上点心,看好园子。她看不懂李花匠的多数手势,只能是连猜带蒙,交流很不顺利。她试图用写字的方法与李花匠交流,但李花匠看到她写的字,只是不停地摇头,表示不识字,牡丹无奈之极,急得抓头挠耳。只好又将雨荷留在了芳园看顾。

途经蒋家庄子的时候,牡丹忍不住回头看过去。这一看不要紧,她发现蒋家庄子外面不复往日那般清净,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柳树上栓了许多马,有好些人进出。

英娘和荣娘很好奇,低声问封大娘:“大娘,这里就是蒋家的庄子么?”

封大娘正要回答,忽听远处有人大声喊道:“二公子!您慢些!这紫骝马不比寻常的马,欺生得很。”

有人厉声斥道:“狗东西!爷骑爷的马,干你何事!”接着一阵马蹄疾响,三人三骑从蒋家庄子的那条岔道奔出,转入大道,飞也似地朝着牡丹这个方向奔过来。当头的那匹马正是蒋长扬那匹紫骝马,马上的人却不是蒋长扬,而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穿着玉色团花锦袍,头上簪着小金冠,肌肤如玉,满脸戾气的年轻公子。

牡丹赶紧示意众人人闪到一旁给他让路。

第一百三十五章 婉拒

那人只顾挥鞭打马,疯狂纵马向前,风一般从众人面前掠过,绝尘而去,只余下浓重的香风一阵。后面追赶的二人中,其中一个见到牡丹等人,抱拳行礼,也来不及开口打招呼,就追了上去。

荣娘奇道:“姑姑,你认得刚才那人么?”

牡丹摇头:“有些面熟,大抵是蒋家庄的人,跟着去过我们庄子罢。其他人不认识。”

封大娘道:“适才那骑紫骝马的公子好重的戾气,这般不管不顾地拼命打马,只怕会把马儿弄得发狂,若是遇到什么沟坎阻拦的驾驭不住,怕是难逃一劫。”

英娘道:“我见蒋叔和邬总管皆宝贝这紫骝马得紧,也不知这是什么人,竟如此糟践这马。”

片刻后,又见三四个锦衣大汉骑马追了过来,立在路口左右张望,见到牡丹等人,其中一个缺了半只耳朵,满脸胡子的胖子打马上前,一点礼貌都没有,粗声粗气地道:“刚才有位公子骑马出来,往哪边去了?”边说边只顾盯着牡丹的脸看。

牡丹虽然厌憎他无礼,但想着人是从蒋长扬庄子里出来的,又是骑了蒋长扬的紫骝马,若是出了什么事,只怕那马儿也脱不了干系,便示意封大娘回话。封大娘举起鞭梢往前指了指:“往前方去了。”

那人也不道谢,只回头招呼其余三人跟上,纵马追上前去。

恕儿啐了一口:“哪里来的莽汉,忒无礼了。”

牡丹道:“人有千百种,理他作甚。赶路要紧。”

又行得约有盏茶功夫,身后又有人喊,这回是直接点了封大娘的名,却是邬三又领了四五个灰衣小厮骑马上前行礼,又是问的刚才那位年青公子的去向。

邬三听说已然有人追上去了,便索性缓了脚步,笑问牡丹:“何娘子这是要回城去么?这次怕是要在城里呆一阵子了吧?”

牡丹笑道:“父兄要出远门,要陪他们几日。”

邬三微微皱眉:“这次莫非是要出海?可定下什么日子出行了么?”

牡丹还未开口,荣娘已然快言快语地接口:“就是这月二十六。”

邬三思忖片刻,抱拳告辞:“适才那位公子,乃是朱国公府的二公子,他随同朱国公来此做客,乃是客人。出了事儿不好,小的得追上去看看,何娘子你们慢行。”

“你忙着,不必管我们。”牡丹这才知道那人便是蒋长扬的异母兄弟,那样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而朱国公,此时出现在蒋长扬的庄子里,多半也与王夫人再嫁的事情有关系,也不知道他将会要求蒋长扬怎样?不期然地,牡丹想起秋实的那番话来,不由轻轻叹了口气,打马快行。

到得宣平坊,已近中午时分,牡丹等人进了门,李氏牵着芮娘笑眯眯地迎上前来:“说曹操,曹操到。爹和娘刚才还正念叨着,若是你们今日再不回来,明日就要使人去接,可巧的你们就回来了。”

牡丹讶异道:“爹没有去铺子里么?”

李氏道:“今日家中有客,除了你四哥和六哥去了铺子里,其余人等都留在家中。”

荣娘奇道:“是谁呀?”

白氏领着几个捧着果品茶水的丫鬟走过来,笑道:“是卢五郎。”

牡丹心想着,段大娘那样的人,想必何志忠等人也是非常乐意交往的,既然大家彼此有意,那么刻意招待交往也是正常的。便也没放在心上,只问了一句:“是否有秦三娘的消息了?”

白氏低声道:“好像有点眉目了。爹请人在西市四处打探,有人识得那日跟了秦三娘外出的侍从中有一个是景王府的人,其他人却是眼生不识得。现下就是拿不准人到底和景王府有没有关系。”

景王?这个名字有点熟悉。牡丹沉思片刻,猛然想起这就是先前蒋长扬所说的那位养了许多好花匠,据说名不见经传的大闲人。假如秦三娘真的与景王府有关,那么她是怎么靠上景王府的?在王府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地位?牡丹不禁微微摇头,人生果然变化莫测。

一旁白氏与李氏眉目传递了半日,方由李氏道:“前两日,李家父子二人上门来赔礼道歉。”

牡丹默了默,道:“怎么说?”

李氏笑道:“还能怎么说,人家小意上门赔礼,爹和娘还能将人给赶出去?自然是还做亲戚,留他们吃饭喝酒,欢欢喜喜地送出门去,还约定了二十六那日要来替爹和你哥哥他们饯别。李家表舅说了,那孟孺人的事情被宁王知晓,怒斥责骂,被降了品级,成了正六品媵,不得自由出入府邸。府中的奴才们也被处置了一大批。”

牡丹不由有些奇怪:“那罚得还真重。”原本白夫人曾同她说过,此事可大可小,就看宁王怎么想,如今看来却是果然应了汾王妃的话,是按着最重的责罚来。但处置大批奴才却绝对不会是为了自己这事儿。

白氏笑道:“杀鸡儆猴,数罪并罚,具体是为什么,李家表舅自然也不会和我们细说,但想来她那样的人,自是不可能只做这一桩坏事。至于其他奴才们么,依我说,早就该好生整饬一番了,乱出来一个庄子里的小管事,都敢胡来,作威作福,更何论其他人。”

提起邓管事的事情,牡丹便想起了那时李荇说过,那事儿牵涉到宗室间的一些事情,不由胡乱猜测,说不定这番也是如此,宁王不过借机处理一批人而已。但宁王府和她,李家之于她,此刻便隔得几乎天和地那么远,牡丹很快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进了后院,见过岑夫人,闲话过后,牡丹大致说了一下芳园的情况,言明想挑几个机灵能干有责任心,人品端正的小厮去跟着李花匠学着打理花木。岑夫人道:“这有何难?挑几个家生子去,前几日好几个人都和我说,儿子大了,要讨差事,稍后让你大嫂拿了名册,你挨个儿去挑,挑了之后不够的,又另外去买。”

岑夫人话音刚落,甄氏就道:“丹娘,我的陪房潘五家的正好有一对小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精灵着呢,手脚也干净,正好跟了你去。”

她才一开头,白氏和孙氏等人便都有些意动。都想着芳园那里的活轻松,开春就可待客,去的都是有钱人,只要人机灵,少不了丰厚的赏钱,又是从家里去的家生子,去了还不得做个管事什么的,最妙的是,若是芳园果然好赚钱,手下的人习得一手好手艺,将来那便是个发财的途径,因此自是都想往里面塞自己的人。

牡丹却是早就料到会有此种情形出现的,早想好了对策,便都爽快地一一应承下来。见她毫不作难地应下来,其他人便都纷纷开了口,有些还不是何家的人,甚至还有人问牡丹芳园有没有总管事,人数转瞬间便凑到了十多个,还有继续往上涨的趋势。

岑夫人疑虑地看着牡丹:“你用得了这么多人么?”这已经不是她挑人,而是别人替她挑了,这些人拿去能用么?卖身契不在她手里,什么时候被人来个釜底抽薪,她还不倒霉去?只岑夫人不好当着几个有私心的儿媳说这话,只能是间接地提醒牡丹。

牡丹笑道:“芳园那么大,当然用得着,买人的钱再多几倍我也出得起,也养得起。但只是,嫂嫂们替他们打算,我却生恐他们不肯答应呢。毕竟芳园不比城里,清苦寂寞,不见繁华,还得挖土担水,施肥除草,做到头也最多就是个管花木的管事,哪里比得城里面去铺子里做伙计好,既能学本事,又有前途。我正愁没人跟我去呢,幸亏嫂嫂们替我推荐。”

甄氏一听,不由睁大眼睛:“什么买人的钱?”

牡丹含笑看着她,理所当然地道:“李花匠和我说过了,要他教导徒弟不难,但必须是签了死契给我的人,否则他不教。这老儿脾气古怪倔强,经常还要我听他的,不听就要作气,偏生又有一门好手艺,离他不得。而且我新进招的几个花匠,都因为只是签的短契,很不听我打招呼,我便下了决心,这之后,凡是要进芳园栽种牡丹花的,必须都是死契。最后呢,我是不好意思白用家里和嫂嫂们的人,哪儿能不给钱呢?亲兄弟明算账,这钱是必须给的。”

甄氏原本就是怀了二心的,只想着将人借给牡丹,身契还在自家手里握着,如今听牡丹这样说,却是有些不情愿了,便干笑道:“丹娘说得有道理,这事儿还得先问过他们娘老子,省得怨我拆散骨肉。”

“正是这个道理。”牡丹低头吹了一口茶汤,若无其事地饮了一口茶,又问白氏和孙氏等人:“嫂嫂们要不要也先问一问?”

白氏和孙氏对视一眼,笑道:“自然要问。问过以后再来和丹娘说。”

牡丹微微一笑,晓得此事这算是基本揭过了,之后不会再有人胡乱伸手。她倒也不是生防死防,毕竟旁人若是要学她种牡丹,只要能出得起钱就能请得匠人去,根本不缺这些小花匠,而这些小花匠中,十个中若是能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她便感谢得很了。只是,她要求她手下的人和她都是一条心的,以她的命令和利益为主,这乱七八糟的去了一帮人,各有各的主子,各有各的利益,势必会影响大局。

第一百三十六章 父女谈心

卢五郎一直在何家坐到日暮时分,暮鼓响起才告辞离去。牡丹见前面散了,忙去前面寻四郎商量,请他在走之前领了她去请托张五郎,借助张五郎手下的人放话出去,说她在此时便要预定明年的接头,借以试探一下曹万荣的态度。

何志忠等人虽知牡丹回来了,却是还未曾见着,见牡丹进来,很是欢喜,便都叫她坐下,问长问短。何志忠更关心那什样锦接得如何了,开口问的便是什样锦,之前牡丹尚不觉得,此时听来却有些异样的感觉,便含含糊糊地应道:“接了,长得极好,蒋公子也还满意,他又帮我寻到一个好花匠。”然后迫不及待地岔开话题:“爹爹此番带哪几个哥哥去?要去多久啊?”

何志忠见她眼神闪烁,很不想细说的样子,心中有数,心知急不来,便顺着她的意思,笑道:“我此番带你大哥、三哥、四哥一同去,留你二哥、五哥、六哥在家。你有事多与他们商量。去的时间么,多则年余,少则七八月,总会回来。”

牡丹很是不舍:“去这么久?都要经过哪些地方?”

何志忠叫她往前在他身边坐下,一一告诉她:“由广州东南海行200里到屯门山,往西二日到九州石,又往南边,二日到象石,西南再走三日便到占不劳山,拐南行二日又至陵山;再走一日,到门毒国;又走一日,到古笪国;然后半天可以到奔陀浪洲,过两日,到军突弄山,继续前行,五日后就到海峡。海峡北边是罗越国,南面是佛逝国,然后还要继续往前……”

牡丹听得满头雾水,她根本不清楚这些古国名哪里是哪里,只听到七拐八弯一直走,便道:“啊呀,我记不住,爹爹告诉我最远可以到哪里就是了。”

何志忠捋着胡子笑道:“若是风向好,去得远了,从广州出发约有87天便可到乌剌国,若是还想去得远,可以换小船,然后陆行千里一直到大食国都城报达。”

大食国都城报达,牡丹却是知道的,乃是今天的巴格达。没有想到何志忠会去这么远。这时候的海船可没有现代那么坚固,她有些担忧:“去这么远?”

何志忠笑道:“当然不去这么远,这是说给你听着玩的。我们不去报达,就在沿途的国家采买一些香料和珠宝,若是天气好,风向好,很快就回来了。”

大郎笑道:“说不定我们回来的时候,你的芳园已经赚得够本了呢。到时候可要好好敲敲你的竹杠,非得让你花点钱好生招待我们一回不可。”

牡丹笑道:“哪儿有那么快?我算了一下,要拿回本钱最少也是三年以后的事情。”

六郎道:“那也不一定。若是遇到贵人去游园,看着喜欢了,一次赏赐千金万金也不是不可能。我听说张五郎弄斗鸡,每日里进账不少,每每遇到贵人子弟们去看热闹,少不得要下场去亲自弄一回,他便替人家选斗鸡,赢了也能分到不少彩头还能得到赏赐。”

牡丹道:“坐等贵人赏赐那终究是虚无缥缈的事,不能算进去,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来才准得数。”

何志忠便说六郎:“你听听你妹妹怎么说的。我早和你说过多少遍,莫要总盼着天上掉金子,休要说不能,就是真掉了,也要看你有没有那个福气,会不会给砸死!为人还是要踏实点的好。”

六郎无所谓地道:“知道了,我就是那么一说,这不是盼着丹娘能交好运很快就能挣着钱么。”

何志忠皱眉道:“我们去了,你要好好跟着你二哥、五哥做事情,没事儿别到处乱晃,多陪陪你媳妇。”

趁着何志忠教训六郎,牡丹拉了四郎在一旁商量去寻张五郎帮忙的事情。四郎笑道:“这个简单得很,明日一早我便领你去寻他。”

六郎本就是敷衍何志忠的,竖着耳朵到处听,听说四郎要领牡丹去寻张五郎,立即来了兴致:“我也去!”

何志忠皱眉道:“你去凑什么热闹?”如若不是六郎至今没有子嗣,他此番便是要将六郎带了去学本事长见识的,哪里会留他在此?

六郎陪笑道:“从前东市这边的香料铺子一直是四哥打理着的,我人头不熟,只怕有人欺生。张五郎在这东市中本就混得熟,我若是与他交好,那些不长眼睛的东西自不敢多来,我这也是为了生意。”

何志忠听了也觉得还算有理,但始终不放心,威胁道:“总而言之,我是先和你打过招呼的,若是你自己不成器,可莫要怨我不念父子情分。”

六郎闻言十分不悦,不由半是撒娇半是埋怨地道:“爹爹莫要总是想着儿子贪玩,儿子已是这个年纪,轻重缓急都是晓得的,您手把手教出来的,还不放心么?再说了,不是还有二哥和五哥盯着我么?”

何志忠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回头看着牡丹:“我不在家,你自己要多小心,莫要太劳累,没事儿的时候多陪陪你母亲。”他顿了顿,爱怜地摸摸牡丹的头发,低声嘱咐道:“罢了,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有数。咱不刻意高攀,却也要别委屈自己,若是人好,该把握的就要把握好了。”

牡丹一时忍不住,抬眼看着何志忠:“爹爹,我现在慌得很。”

何志忠皱了皱眉,携了她的手:“这里闹哄哄的,走,咱父女二人去书房里细说。”

牡丹将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遍给何志忠听,然后道:“我先前也还是像爹爹说的那样,不刻意高攀,也不委屈自己,想着如果他真的不错,很适合,我也不会拒绝,慢慢相处着,彼此都觉得合适便不多想了。可是如今这情形,我实在是害怕像李家那样的事情再次重演。而且,我也不是那么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些心虚。”

崔夫人当初还是背着李荇和李元独自干的,借的是宁王府孟孺人的势,看着凶险,实际上解决的机会也很大。但假如换了朱国公,那又是另外一说了。朱国公约莫是不会用崔夫人和孟孺人那种没道理,站不住脚的办法,可能还会先礼后兵,但若是他们不识好歹,对方有的是法子。也不用做得多夸张,只需日日骚扰一下何家的生意就够呛,还抓不住证据,想告都没得地方告。

这还只是一方面,还有蒋长扬,牡丹和他认识的时间并不算长,真正接触的时候也不多,也没有谈过什么心,论过什么人生理想,甚至他的许多事情她都还不清楚。若是在现代,少不得还要谈个几年才算得,可这是在古代,见过一面,听过美名,甚至不曾见不曾听便可定终身。

她和蒋长扬这情形,比起那些盲婚哑嫁的来已经好了太多,所以蒋长扬可以因此以为,他现在对她已经足够了解,符合他的要求,比较满意,能够娶了回去。但他对她的感情有多深,到哪个地步,她却是不能因为他几句话就能知道的。

从前她无论是面对刘畅还是面对李荇,总体说来她都是占着上风的,她清楚刘畅的脾性,可以轻而易举地激怒他,牵着他的鼻子走;李荇与她非常熟悉,她完全不必担心李荇会伤害她。但蒋长扬不同,那天他的表现就颠覆了以往她对他的认知。他更多的相信他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胆大脸皮厚,她不熟悉他,不清楚自己能不能把握他。他能对她做到什么地步,会不会伤害她,都是个未知数。

何志忠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走了两圈,道:“这事儿不难办。有些话你不好说出口的,待我去问。先前他没有明确表示过,我也不好多说,既然他已经和你说了这话,便交与我处理。”

牡丹有些犹豫:“会不会不太好?就好像我迫着他似的……而且朱国公也在他那里……”

何志忠不由好笑地道:“有何不好?他既然敢对我女儿说这种话,做这种事,我这个做父亲理所当然地该去问他到底什么意思。他若是诚心,也果然如他所说那般有能力解决,你便静待佳音,他若是胆敢戏弄我的女儿,你哥哥们照样揍得他满地找牙!”

牡丹想起当初大郎怒打刘畅,忍不住抿嘴笑起来,伸手抱住何志忠的胳膊撒娇:“有爹和哥哥真好。”想想又补上一句:“他也打了刘畅两老拳。”

何志忠笑道:“敢打刘畅不是什么稀罕事,张五郎也曾打过他。只是你说得对啊,人心隔肚皮,少不得让你爹爹放亮这双老眼,好生替你看一看。已是错了一回,不能再错二回。”他叹了口气,揉着牡丹的头发道:“我的丹娘哟,人生能有几个三年?青春年华眨眼就过去了。爹爹我记得才出过几次海,你们就大了,我和你娘就老了。爹爹替你着急啊。”

牡丹只觉心头又软又酸又暖,将头伏在他膝盖上,轻声道:“爹爹,我真舍不得你们出远门。”

何志忠低笑道:“这么大的人了,还总是这么腻人,也不怕被你侄儿侄女们瞧见了笑话。好了,赶早去休息,明日不是还有正事要办么?我的时间紧,得好好想想把蒋成风约出来后怎么对付他。”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客到

第二日一早,六郎果然跟着四郎、牡丹一道去寻张五郎。张五郎还未曾起身,他家中只得一个老娘,听见有客来,便扶了个还梳着丫髻,约有十来岁的小女孩出来待客,见是四郎,喜不自禁,请入屋内坐下,推了小女孩去叫张五郎起床并洗茶瓯,自家小心翼翼地从裙带上取了钥匙开锁取好茶来煎茶汤。

牡丹仔细打量了张五郎家一番,但见是个两进的院子,青石砖铺地,正中一棵老枣树,顺着墙边种了几株白的、黄的、橘红色的菊花,墙粉得洁白如新,中堂里的桌凳家私屏风都是簇新,虽然不成套,五花八门的,但看着倒也顺眼。

张五郎的老娘见牡丹打量她家,便笑道:“小娘子,这都是我儿近日才从挣钱买回来的,又新又好,你来坐这月牙凳,上面铺的是蜀锦呢。只有你这漂漂亮亮的小娘子最合坐了。”

六郎差点没笑出声来,牡丹瞅了他一眼,忙谢过张五郎的老娘,依言坐在那月牙凳上,顺着她的意夸赞了她家里的新家什几句。四郎也夸张五郎出息了,张五郎的老娘听得眉眼弯弯,又搜出一碟子酸枣来待客。那碟子却是个鎏金镶瑟瑟的银碟子,张老娘特意拿给三人看,也说是张五郎挣来的。

水还未开第一滚,张五郎便半敞着衣袍,趿拉着鞋,边走边系裤带,打着呵欠走进来:“何四哥怎地这时候来寻我?今日不做生意么?”一眼看到坐在六郎下手的牡丹,唬得倒退一步,忙忙地跨出门去躲在檐下整理衣服,顺便拍了小女孩的头一巴掌,低声骂道:“打死你个臭丫头,有女客在怎地不先与我吱一声?”

小女孩嘴刁刁地脆声道:“你又没问。谁让你不穿好衣服就出来的?”

这么大的声音,屋里的人想不听见都不行。张五郎气得脸都红了,抖着嘴唇小声道:“嘿!你个吃白食的,还敢这么凶!小心我打死你。”

小女孩伸出舌头冲他做个鬼脸,一溜烟地跑了,张五郎没法子,只好厚着脸皮进屋与众人见礼,只与牡丹见礼的时候的不敢抬眼看她,虚虚一揖便缩在了何四郎旁边去,借着何四郎将自己的身子和脸掩去了大半,估摸着牡丹看不到他了,方笑道:“今日吹的什么风?把你们兄妹三人都吹到我这狗窝里来啦。我昨日睡得夜深,怠慢了客人,还望莫要见怪。”

“不怪,不怪。”四郎笑道:“你这是狗窝?我们进狗窝里来坐着,那我们也是和你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