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觉罗氏便不再提打赏的事,黛玉与李福是熟惯的,想起一事,因问道,“李内侍,前回老佛爷叫我抄一百卷心经,我已是抄得了,不知是我打发人送去,还是你来取?”

李福忙磕了几个头方道,“凭格格安排。”黛玉便道,“那就劳动内侍一趟了,一说就知道是什么的。”李福忙磕头应是。

舒舒觉罗氏也同李福说了几句话,到底还是给了些财物。待他走了,众人一起吃宫点,或是赶围棋子儿,或是打花牌,舒舒觉罗氏也和黛玉说些宫中琐事,不外乎太后又如何如何了,众妃嫔又如何如何了。

过了一会,外头进来几个媳妇回道,“大贝勒府里送了端午节礼来。”舒舒觉罗氏忙安排、登册等。又过一刻,一个婆子进来道,“十三阿哥打发人送了东西来,说是年前世子为世子福晋要的物事,十停里找着九停了,请世子福晋再等等,余下的一停不日也就得了。”

舒舒觉罗氏便对黛玉笑道,“十三弟也是有心了,我竟不知道世子有什么要紧的物事要找,巴巴的求了十三弟呢。我领了十三弟的情,怎么还才好。”黛玉只笑着吃茶。大格格——和黛玉最投缘的,抿嘴道,“必是要了好物事给嫂嫂,抬进来与我们瞧瞧,也不见哥哥给我们要一些。”

“有了我的就有你们的,你哥哥还不知道呢?”舒舒觉罗氏笑谑,早有人抱了个小包袱进来。打开看时,饶是黛玉再怎么端庄,也不由得侧身去看。却只是些吃的玩的,倒都是南边特产,平时不易得的。舒舒觉罗氏随手分了些给姐妹们尝尝,玩物给了黛玉好几个。几个格格倒是也不提此事,说些别的闲篇。黛玉感激她们厚道,又格外加了些亲热。舒舒觉罗氏听了胤祥的口气,也更加有兴,就和黛玉说得格外投契起来。

因到了端午节下,来往回事的婆子不少,又有几个媳妇来回,纳兰尚书送了节礼来——去年明珠做主分家,纳兰容若又升了礼部尚书。又有各色贵族连日送礼,舒舒觉罗氏应付自如,因亲王福晋昨天吃斋礼佛,第二日带着黛玉去拜见过了。

难得知足康熙一试林黛玉

如此过了四五日,舒舒觉罗氏把娘家表妹接来,也是两个长相中等,行为举止却无可挑剔的大家闺秀,不过都不识字,当时满族女子识字的也的确不多。一个小名越儿,一个小名湘儿,几人相处得也不错。

五月十三日,几人早早的打扮起来到舒舒觉罗氏居住的上房会合,众女自然加意修饰不提,独黛玉依然是普通装束,世子福晋也要进宫请安,就便套了马车,将众女带到顺贞门前便径自进去了。黛玉自然是走到正白旗队伍里,又一次搜身之后,众人穿戴好衣物陆续进入一间小屋,考察才艺。

黛玉只随意说了两句诗词,自然过关。这时便有不少秀女被刷,有的是长得不好,有的是才具浅薄,有的是谈吐不雅等。第二日舒舒觉罗氏就抄了名单来看,贾府三春都榜上无名,宝钗还在上头,想来最后也会有个结果了。越儿湘儿自然都在榜上,要知道像这样出身大家,善于理家的秀女也是宗室们乐娶来当正妻的。一届秀女里如黛玉般才貌德行都有水准的,多半都被皇家自用了。这一届剩下的七十余名秀女中,越儿湘儿的条件也算是中上了,只是有了一个世子福晋,康熙未必会连续再留舒舒觉罗家的牌子罢了。

此时王夫人遣人送了包袱来,毕竟再两日就要入宫,住的时间长短还不一定,月圆跟着过来传话,原来这包袱里也有贾敏托人带上京的物件。贾敏原本是想亲自上京的,不料有林府远亲遣人来与林如海述亲,这是大事她走不开,只得打点了一些黛玉素日爱吃的爱用的送来。王夫人正巧也要给黛玉送东西,就便一道捎来了。又有给王府诸人的礼物。

黛玉翻看了看,都是寻常之物,只是在扬州时手边常用的,不由得大起乡思。倚着床头出了好大一回子神,想起胤祥的情谊,又略减悲戚。想起自己与胤祥因棋而结识,先是敏妃授意,后来若有若无,渐渐有了男女之思,两边却始终不曾说破,有意无意到了今天,总也算是有缘了。否则当真要嫁一个毫无来往的男人,岂不是更加不堪?

正想到此处,舒舒觉罗氏派人请她去说话,黛玉便收拾心情往福晋院子里去了。

五月十七,秀女进宫居住,黛玉从早起就在查阅包裹,她料着要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打出一个中等大小的包袱给舒舒觉罗氏看时,世子福晋觉得东西太少了些,又添了点,冲黛玉笑道,“我知道你素日小心,不过有宫女帮着运送的,多带些东西也是无妨。”黛玉点头微笑。

因为德妃移到别处去了,秀女们便居住在储秀宫、翎坤宫两处宫殿,黛玉与正白旗的鄂济氏姑娘住在一起,稍事梳洗后,众人都四出访友,鄂济姑娘也出门去了。宝钗也走来寻黛玉说话,两人述说了别来情况。宝钗就笑道,“妹妹可知道?神威将军冯家来提亲了,说的是四妹妹。东府已是应了!”

冯紫英吗?黛玉惊喜道,“再没想到是四妹妹先订了亲,怎么不打发人告诉我一声去。”

宝钗笑道,“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告诉你做什么。若是你已定下了,姨妈少不得也遣人给你报喜的。”黛玉便要捶她,两人玩笑一会,储秀宫的掌事宫女敲了敲敞开的门,黛玉见是她,忙笑道,“我要拧你呢真芳,高升了也不给我道喜,还是李福和我丫头嘀咕了才晓得。可见现在越发是没人把我当回事了。”

真芳先要给宝钗请安,宝钗笑着摇手,这才给黛玉福了福身,语调里也半含着嗔怪地道,“姑娘这一出宫就没影了,真芳到哪里寻人去?”黛玉一笑,真芳在凳子边坐了,宝钗知机,起身告辞。

待宝钗走了,真芳便笑道,“本以为姑娘的人品已是天下无双了,不曾想还有这样绝色人物。怪道说是德主想讨来给四爷做格格呢。”

黛玉点头道,“这也算是她的结果了,这储秀宫本来不是德娘娘住的么,怎么——”

“因钟粹宫这些年一直空着,皇上就让佟主子移进去,德主子住到延禧宫。说是选秀完了,这里要给新晋妃位的主子们住,只不知是谁。”真芳与黛玉很是亲厚,自是言无不尽。说完了又道,“姑娘只管把心安在肚子里就是,有老佛爷呢。”

此时只等事成,多思无益,黛玉又与真芳说了些闲话,真芳便出去把总,她又稳当又精细又伶俐,秀女们也都识趣,没什么高声大气的,因此黛玉在窗前看了片刻就回去看书了。

前世李云藻也看过一些小说,里头的选秀基本就是宫斗预演版,总要出一些事故才算完戏。可在她这边,入宫头一天热闹了之后,第二日就是满殿宁静,因头天晚上就由姑姑通知,二十日就由康熙并后妃阅看,谁也没时间闹事就迎来了第一次阅看。黛玉也不知道是觉得无趣,还是庆幸无事。

阅看时,众人都凌晨起身梳洗打扮,忙中有序,天色破晓时,院子里已经是莺声燕语花红柳绿,黛玉仍旧只穿了普通旗袍长裤,上身是绿底牡丹芙蓉纹云缎掐五色间杂窄沿牙子长衫,穿着云罗裤,也掐了牙子,只带两对米珠耳塞,套了一双玉手镯而已,梳着一字头,插一支白玉扁方,十分简便清爽。黛玉自照片刻,又帮着鄂济姑娘整了整头发,拿了一柄团扇,两人便往院子中去了。

太阳刚出来,天气还很凉爽,众人等了一会,就有人带着到了一个殿里,众人到后排房子中国暂坐,大家都低眉顺目地干坐着,又等了不久,妃嫔们陆续进殿,黛玉听出佟妃的声气,还有敏妃的笑声。

她暗暗计算着时间,过了三十分钟,康熙终于来了。

秀女们三人一排,有时候只是一下一排就出来了,回到原处继续坐着,康熙来了兴致就惨了,他的声音一起,那就得等许久。黛玉站在十排前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她这排,由太监领了绕到殿前进门,这时可以抬头了,黛玉也不敢乱看,只是看着桌上摆着的一碗茶。康熙目注她身侧的鄂济氏,鄂济氏便往前站了。

“倒是个美人儿,”德妃笑着说,妃嫔们的座位在皇帝后头,康熙嗯了一声,想了想道,“留着吧。”

鄂济氏将袖中牌子奉上,磕头谢恩站到一边,黛玉仍然屏息静气,耳边听得身旁的秀女上前,她生得一般,佟妃问了几句家世,父亲也只是个同知罢了。康熙微微摇头,那秀女也磕了头退到了一边。

饶是前世也是厮杀惯了的人,黛玉的心仍有一些跳,她努力平复着,见康熙看着她,便福了福身。

康熙沉默了一会,荣妃出声道,“怎么许久没见你呀?老佛爷昨儿还念着你呢。”

黛玉还没回答,康熙就笑了,“马佳氏怎么这么问,她不得备选吗。谁在这节骨眼上还到处乱跑。”

经荣妃这么一问,康熙的心情似乎好了很多,身边的李德全忙给黛玉使眼色,黛玉便抽出木牌奉到康熙面前,李德全代接。三人便一起出去了。

虽说已经被挑选过了,但众人还是只能在小房里等待,直到午时康熙才全部阅看完毕,秀女们互相打听下来,这七十多人中又有一半撂了牌子。至此,留下的三十多名秀女全都是一时之选,德言容功都有一定水准,且家世也算都过得去。唯两三个娇艳欲滴家中却无甚权势的反而很得众人敬重——很明显,这是康熙预备给自己留下的赏玩之物。

被撂牌子的秀女当日全都出宫去了,自然也有个别哭天喊地的,但终究为数不多,进了三选的秀女已经能说个好婆家了。余下的秀女们依旧在两宫居住,只是房间一下空余了不少。众人每日跟着教习嬷嬷学一个时辰的规矩,余下时间有被后妃们叫去说话的,也有时不时单独叫去阅看的,黛玉自然时不时被太皇太后、敏妃等叫去说话。

这一日敏妃遣了人来叫黛玉时,她正和宝钗解九连环玩呢,见澹月来了,宝钗先推她道,“你去吧,别叫娘娘等久了。”黛玉感激一笑,携了澹月的手往景阳宫去。

敏妃日常起居都在东暖阁,因天气入夏,也到正殿纳凉。黛玉才走到宫门就见李德全与黄三德立在屋檐底下。心中已是有数了,澹月掀了帘子,黛玉进去见康熙坐在炕上,便道。

“臣女林氏给皇上请安。”说着行了大礼,又给敏妃行礼。

“行了,坐吧。”康熙的语气淡淡的,黛玉又谢过赐坐,方在椅子上斜签着坐了。

敏妃手里拿着绣活,笑向康熙说,“瞧瞧她的打扮,怨不得我素日疼她呢,实在是伶俐爽快,皇上说是不是呀?”

康熙笑了笑,却没应敏妃的话茬,问道,“听说你素日也能吟诗作对?”

黛玉忙笑道,“回皇上话,只是游戏之作,粗劣简陋,上不得台盘的。”

“,胤祥给我看了你的几首诗,我看倒很好。”康熙笑了笑,上下打量了黛玉几番,“胤祥说,你在扬州帮着贾敏管家几年了,有这事吗?”

“是,自十一岁起就帮着臣母打理家事。”这是要考察她的本领了,黛玉忙恭恭敬敬地答了。康熙点点头,笑道,“平时也下厨吗?”

这……“也会些粗浅厨艺。”她的确是会,只是从没下过厨。

“粗浅?你倒是谦虚。”康熙轻哼一声,“我听说,十四阿哥也想求你做福晋。”

这指婚的事还真轮不到黛玉自己说话,不过在景阳宫她当然知道怎么回答,“臣女如此拙笨,是十四阿哥过于抬举了。臣女实不敢当。”

“那胤祥呢?”康熙竟是步步紧逼,“胤祥都求到老佛爷那里了,还打发人去给你传话,你怎么看?”

黛玉便低头不语,康熙的声音里终于带上笑意,问道,“也是不愿了?”

“皇上!”黛玉忙抬头轻呼,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敏妃大笑,康熙朗声道,“胤祥出来。”

胤祥应声掀帘而入,黛玉还真是想不到康熙居然来了这么一招!瞪大眼说不出话,胤祥的脸上也看不出异样,先给康熙敏妃请过安,便站到康熙身侧。敏妃问了几句他今日的起居,康熙淡淡道,“林家丫头下去吧。”

待到黛玉出了景阳宫,康熙起身道,“胤祥这个福晋你挑得不错,别慢待了她,老佛爷常说她有些像柔嘉姑姑,特别喜欢。”

敏妃忙将他送出殿门,康熙扶了胤祥的手走出去。半日黄三德回来道,“皇上带着十三爷往小书房去了。”

虽说黛玉各色都好,出身却不是满族老姓,将她求为嫡福晋,胤祥今后离皇位就远了一些,也就更安全一些。敏妃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看了延禧宫方向一眼,叹息道,“难得知足呀。”

八王大喜成佳话

却说这边黛玉被遣退了,刚回储秀宫就撞见高大全与真芳不知嘀咕着什么。对这个活泼调皮的小太监,黛玉还是有三分喜爱的,又知道他准是为胤祥传话来的,便笑着看了他一眼,自己进了房间。

真芳会意,不多时就进来陪她说话,过了一会笑道,“十三阿哥明儿要去老佛爷那请安,高大全的衣服偏又破了,求我帮他补呢。”

黛玉微笑点头,随手掏了两张二十两的银票推给真芳,道,“我知道你们做宫女的赏赐多,你又是老佛爷跟前得用的,定是个富户。高大全还只是个小中人,可怜见的还只是在宫里当差,你的那份我赏了他也就是了。”

真芳忙起身道,“我替他谢过小主。”起身又悄悄笑道,“高大全性子孤拐着呢,但小主的事他是极肯尽力的。小主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黛玉便从怀里掏出自己新作的荷包,爱惜的看了一眼,又拿了个大些的平金荷包装了递给真芳,真芳收好一笑,转身出门了。

真芳是什么人?长春宫的掌事宫女,在宫中的能耐自非小可,第二日早上自有人来传黛玉。她走到宫门前,正遇到胤禛和胤祥谈笑着走出来。偏巧胤祥的荷包掉了出来,他弯身去捡时,黛玉早和胤禛打过招呼进去了。

胤祥起身了还道,“林小主怎么就走了,也不问候一句。”

胤禛素来是冷面冷心的,就算和胤祥极为亲密也懒得出言戳穿,瞟了眼胤祥手中的荷包,见只是个寻常缎子绣了字,便不在意。胤祥珍重放入怀中,回眼望去,黛玉正掀帘子进门,娉婷风流,偶然一回首,两人眼神相对,胤祥心旷神怡,也就转头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黛玉行事极为低调,婚事未定,此时要出什么差错就是一辈子的笑柄。是以她也没有带什么好看的衣裳,不过是追求稳定清爽。康熙也没再传她去问话,一月之期到了,众人各自回家,黛玉便回了康亲王府谢世子福晋照顾。又住了两日再回贾府,此时惜春婚事已定,迎春也有人家来说。贾敏也正赶来,选秀不中她要接黛玉回家,中了事情更多,因此事情一了就匆匆动身。黛玉虽不欲惊动母亲,但和十三的亲事是十拿九稳的了,贾敏的确也该上京打点,便不多说。

过了十余日,结果就陆陆续续出来了,康熙先为自己纳了两个格格——此时他也有近五十岁了,渐渐的也不问家世,只是捡那些生得漂亮的纳入宫中解闷。之后又几天,董鄂氏(君如)被指给三阿哥为嫡福晋,朝野上下这才肯定康熙这一次主要是给儿子们找正妻了,虽说之前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最后才二十多个秀女被指婚,人数似乎嫌少了些。

但接下来众人就知道为什么人数这么少了,康熙动作极是迅速,第三日将乌拉那拉氏(那琼)指给四阿哥,第四日,塔塔拉氏(若莹)指给五阿哥为嫡福晋,第五日公布,纳拉氏(永华)指给为七阿哥嫡福晋,郭络罗氏(玉兰)为八阿哥嫡福晋,舒舒觉罗氏(丽儿)为九阿哥嫡福晋。

十阿哥跳过没指,第七日,富察氏(佳蕊)指为十二阿哥嫡福晋之后也就没了讯息,众人都有些纳罕,黛玉至此也不由得担心起来,贾敏已是到京了,她是无可无不可。这一日母女两正在画花样子,忽听得脚步声匆匆都往潇湘馆来,贾敏皱了皱眉,推窗望去,因笑道,“是你二舅母——怕是消息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