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上一章:第 38 章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下一章:第 40 章

翌日,知道运输车要将第一批仪器送来,周徽嵐早早起来,还有周父周母也一起。

运输车比以往来早了一个小时,六点的时候就到了大兴村。车上除了这批仪器之后,还跟着一位调试仪器的师傅。

周徽嵐将实验室的大门打开,然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仪器不算多,四个大人搬了十来分钟就搞定了。因为里面摆放了她之前订制的各种规格的桌子,随着第一批仪器的进来,实验室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

到了大雪,天气最严寒的时候,学校开始放假,大学生开始返程回家,周思恬也不例外。

不同于以往,她今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返家,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她妈和外婆早早就拍了电报过来,让她买好车票,并让她告知返程车票的日期和车次。

她回到仪水县的时候,是大志堂舅舅来接的人。

大志堂舅告诉她,她妈正忙着,本来她外公要来接她的,但这么冷的天气,他觉得老人家就不要出来遭这罪了,所以由他一个人来接人。

说话间,大志堂舅将她的行李给接了过去。

周思恬没那么矫情,对此颇能理解。

车斗里,紧靠车头的地方已经铺了一层稻草,上面还放了一床浆洗干净的旧被子。

“天太冷了,这被子是你外婆放上来的,担心你受冻,快上车吧,然后小被子一裹,咱们就回了啊。”

周思恬依言上车,然后将被子抖开,屁股压着一头,另一头则裹在身上,靠坐在避风处,她的心暖洋洋的。

“恬妞,坐好了哈?”

“好了,堂舅,你开车吧。”

“好咧。”

她一进村口,拖拉机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有些村民经过拖拉机发现她时,都和她亲切地打招呼,这让周思恬很受宠若惊。

她知道在农村,有些地方很排外的,即使她是她外公外婆的外孙女,也会被叫‘来村狗’。周氏族人们很和善,在大兴村,她没有被周氏族人们这样对待过。

渐渐的,周思恬才知道,这些人对她那么和善,皆因她亲妈或明或暗地为族里做了不少事。族人们爱屋及乌,对她当然亲切了。她算是生生地体验了一回子凭母贵的经历。

周思恬进村之后,她就发现自己眼睛不够看了,她没想到家乡变化那么大,入村前先是看到东村吴氏那边全建了新房,她还吃了一惊呢。没想到他们西村这边也不遑多让。先是入本村的道路被拓宽了一倍,而且铺上了水泥路,又宽敞又平坦,一点也不颠簸。还有四周路边田梗处伫立的电线杆,证明大兴村通电了。另外,绕着族地还挖出了一条近两米宽一米深的沟渠,这是干什么的?

疑问太多,周思恬忍不住问了出来。

她大志堂舅乐呵呵地告诉她,今年大兴村因为特供稻米都赚上了钱,让她不用羡慕吴氏那边住上新房子。他们周氏这边已经决定了,要建楼房,不建砖瓦房。如今一部分买材料的钱已经上交了,明年就动工。

周大志说这话时,心情颇好。

周思恬闻言大吃一惊,谁做的主啊,他们族人也太有魄力了吧?第二代住房他们越过了砖瓦房直接建楼房了?

“大志堂舅,这是村长舅爷做出的决定吗?真的太了不起了。”

周大志神秘地道,“可以这么说,但你妈和你外公在这事上出了不少力呢,还有你郢堂舅。”

什么?她妈也出力了?周思恬听得恍恍惚惚的,其余人被她直接忽略了,她外公能力一向强,还有郢堂舅,他们一起决定这事她不奇怪,但她亲妈啊,也成了决策组的一份子了吗?

远远的,就看到他们家炊烟袅袅,周大志将拖拉机停在他们大门口,顺便帮她将行李卸下来,催促她赶紧进屋,说他就不进去了,让她代为转告,然后他就开着拖拉机走了。

这时屋里的人听到动静,周永正出来了,帮她拿行李。

“外公——”

“回来啦,冷不冷?赶紧进屋!”

她外婆也从厨房出来了,手还在围裙上抹了两把,笑道,“回来啦?锅里我烧了热水,你先洗把脸,然后到隔壁的实验室将你妈叫回来吃饱。我还有两个菜,炒了就能吃饱了。”

实验室?周思恬这才注意到原来韩家的房子已经被推倒了,在原来的地基上又建了一排砖瓦房。她妈在那里?

她洗了一把脸,然后乖乖地去隔壁唤人。

来到那排屋子的走廊,一排的窗户几乎都是关着的,只有一处是开着的,而且里面有动静。

她有些好奇,从敝开的玻璃窗看进去,只见她妈带着口罩手套,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她左手的试管,右手的胶头滴管不时按压,她不断左右摇晃着试管,好一会,似乎等到了她要的数据,她将手中的仪器放下,转身将数据记录下来。

她亲妈,在生物学方面似乎有些厉害的样子。上次姚教授给她出了题,她解了。说实话,她拿到答案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最后一咬牙,还是将它带在身上。后来在京大的图书馆果然又遇到了姚教授,他问起这事的时候,她就将答案交上去了。

姚教授看了答案,也不说正确不正确,后面又给她出了两道题,让她转交。她乖乖照做,充当起两人间的信使来。快放假的时候,她最后一次去京大图书馆。在那里,姚教授专程拿了两本书给她,说是借给她亲戚阅览的,让她收假后带回来就行。那两本书被她带回来的,就放在她那堆行李里面。

似乎察觉到窗外的动静,她亲妈朝她这边看了过来。

周思恬冲她妈挥了挥手,只见她妈笑了笑,接着她将桌面收拾了一下,最后摘了口罩手套,出来了。

“回来了?”

周思恬重重一点头,“嗯。”

周徽嵐仔细打量她,“长高了?”

“嗯,回来前量了一下,长高了三公分。”她原先一五九的身高,在班上女生中属于中等身高,现在一六二,已经位列前茅了。

“回头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奶粉,每天喝点,你还能再长高。”周徽嵐觉得趁着她骨缝没有闭合,还能长高的时候,就得抓住机会。牛奶暂时弄不到,奶粉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周思恬有些不好意思,喝奶粉啊,那是婴儿的权利,便是孕妇都没那么奢侈呢,甚至有些穷人家的婴儿也喝不起这个,只能喝米汤呢。

周徽嵐挥手,不让她拒绝,“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去省城,顺便给你带回来。”能买到的话就多买点,两位老人也可以跟着喝起来。

第68章

李桂香炒最后一道菜苔的时候,周徽嵐母女二人回到了。

周思恬端了碗筷到客厅,顺便将桌子收拾出来。

周徽嵐洗完手,顺便将灶台边上盖着的菜端了出去。

香菇焖鸡肉、油渣炒菜苔、浆水酸菜,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腾腾热气。

李桂香是最后一个进来的,她顺手就将门给关上了。

“爸妈,快坐下吧,思恬已经在盛饭了。”

周永善李桂香两老乐呵呵地坐下,周思恬先给长辈们都盛好饭才坐下。

家中四人各据一角,周徽嵐还拿出家里自制的甜酒,一人倒了大半碗。

一家四口围坐着,其乐融融地开吃,他们不时会说上两句话,气氛温馨极了。

周思恬这个假期自感过得巴适极了。

她参观过她妈的实验室,还去搭建的大棚里看了,得知里面的菜全是供给军需的特供菜品,她由衷得感觉到骄傲。

今天她们母女俩都要出门,她亲妈去一趟省城,而她回杨柳村。听说她爸已经带着一家子回到了杨柳村,准备过年。

她虽然跟了她妈,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回去看望一下的。

对此,她妈和外婆都是赞成的。

她外婆特意起了一大早,分别给她们各准备了一份礼。

她再回去,就是客了。所以李桂香替她准备了走亲戚的礼,二十枚鸡蛋,一刀两斤重一指厚的肥肉,还拿了一罐从周郢舅舅送的茶叶,等等。

周思恬看到茶叶,明白这是在给她做脸,但她真心觉得他们家的野菊花茶比这茶叶好喝多了。再看那刀颤巍巍的肥肉,她觉得她奶奶一定喜欢。

任何人看了这一份礼都挑不出毛病来的,但周思恬知道,他们家并不喜欢吃这种肥肉,她妈是严禁两老吃得太肥腻的。

他们家更喜欢吃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还有猪小排,粉粉的猪小肠,香煎猪肝等等,这些比肥肉便宜实惠,味道还美。

在周家生活的日子,他们几乎隔天就能吃上一顿肉。再不济,家里常常会熬上一锅骨头汤备在灶上,骨头的种类要么是猪骨要么羊骨。就着这些汤水下点粉丝或者面疙瘩,给上点香菜辣椒泡酱油,那滋味美极了。

她感觉她回家没几天,都胖了。

相比之下,她外婆准备的另一份礼其实走心多了。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他们自家做的,看着磕碜,但周思恬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好吃。

礼物准备好了,母女二人分别启程。

周徽嵐去得早,到了省城发现时间还早,就先去了一趟新华书店。

在新华书店,她幸运地买到了一套磁带配套教程,她看了一下,教材相当于她高二的难度,对周思恬来说还是适用的。

这样的教材不便宜,关键是还很难买,她这次能买到一套,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她看了一眼,她手上这套已经是最后一套了,因为放置磁带配套教程的货架已经空了,不知道后续会不会补货。

在新华书店扫完货,她又去了不远处的百货大楼,在那里她买了一台录音机。

不管是英语磁带教程还是录音机,都是为了周思恬买的。

因为周徽嵐发现周思恬挺努力的,放假回来也会每天坚持看书三四个小时。周徽嵐并不知道,因她每天都会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思恬那么努力全然是受了她这亲妈的刺激。

她想着她听到过周思恬背诵单词和课文,念的时候磕磕绊绊的,显然英语口语很差,发音也不标准。她知道这个得多听多练,没有捷径可走,但以现在的教育资源,并没有那个语境让她得到很好的练习。她买的这些,相信对周思恬一定会有帮助的。

两手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周徽嵐有些艰难地来到金陵大学大门。

此时,小黄助手就在大门四处张望着,看到她,他立即上前接过她手上的东西,“周姐,你来了?”

不过周徽嵐只分给他一半,即使这样周徽嵐也感觉轻松多了,她笑着问道,“现在我们是直接去办公楼吗?”

小黄助理面色一苦,“高教授不在办公楼。”

周徽嵐讶异地看向他,“怎么?”

小黄助理有些难过地道,“高教授胃病犯了。”

周徽嵐听了,心一紧,“严重吗?送去医院了吗?”

在那特殊的十年,像高煦这样的,应该吃了很多苦,三餐不继是家常便饭,这些人身体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毛病,身体垮掉的人不在少数。

“去看过医生了,也开了药,目前他在家里静养。”

周徽嵐理解了,所以他暂时没法办公了,人自然就不在办公楼。

“我能去看看他吗?”她主动问道。

小黄助理一愣,可是高教授让他来接人,只是怕她会扑空而已啊,最多最多高教授就让自己将准备给她的书和教材拿给她而已。

小黄助理知道高教授除了亲密的朋友,一般不会在家中见客的,周姐应该算不上亲密友人吧?

周徽嵐笑笑,“这样,我也不让你为难,咱们先到职工区,你将东西拿回去的时候顺便问问高教授他的意思。”

小黄助理觉得这样也行,“那行,走起。”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周姐,你都给高教授带了些啥?”

“这次给他带了些烟薰腊肉和鲫鱼,十斤冬稻米,还有就是我家积的酸菜……”

小黄助理听着都流口水,“酸菜是不是我手里提的这罐?”

周徽嵐笑着点头,“是的,这罐是我们已经用辣子豆豉炒制好了,吃的时候热一热就行。还有腊肉也是,闷饭的时候放在饭面上蒸,饭熟了之后,将它切片,直接吃或者再和豌豆蒜苗的炒一炒也行。当然,蒸之前得先用火薰一薰,然后拿刷子将腊肉里里外外刷一遍,最后用热水泡洗干净。”

“周姐,你这些东西送得太及时了,你前头寄来的酱太下饭了,高教授一直盯着它吃,几罐子酱菜陆续被吃光了。”他绝口不提自己跟着蹭了不少的事,“万幸现在刚好接上了。”

“你们平时吃饭都是在学校食堂吗?”

“是的,吃食堂比较多,一般都是到饭点的时候,我去食堂将饭菜打回来。但吃食堂的话,高教授胃口一直不好。”

嗯,Get到一个缺点,挑食。

“这段时间高教授很忙,常常过了饭点很久才想起来吃饭。”

难怪胃病会犯呢,周徽嵐心想。

两人说着说着,就来到了职工宿舍入口处。

“周姐,你先将给高教授的东西分出来,然后在这等我一会,我将东西拿回去,顺便问问高教授的意思。”

周徽嵐将给高煦带的东西递给小黄助理,分拣物品的时候,她的手顿了顿。

没多久,就看到小黄助理抱着一个纸箱跑下来了,“周姐,这是高教授给你的东西,他说屋里脏乱,不方便待客。”

拒人千里之外啊。不过没关系,他有他的张良计,她有她的过墙梯。

纸箱里面的书她看了一下,都是很珍稀的书籍,在市面上很少见的。特别是那些英文书籍,周思恬从大二一直到大四都很适用的。还有她要的生物书籍,也是从易到难的。显然他很认真负责,并没有因为两人目前悬殊的社会地位而敷衍。

高煦看上去高冷不好亲近,但他做事能顾及他人,周徽嵐看到了他身上有一种从骨子里沁出来的教养。

“小黄,你能不能帮周姐一个忙?”周徽嵐尽量让自己笑得纯良,人畜无害。

小黄助理回去时,高煦正穿着居家服靠坐在沙发上看书。

见他开门进来,高煦眉头微蹙,“不是让你将人送上车的吗?”这点时间,怕是校门都没送出去吧?

小黄助理道,“周姐看了你给她的书,想问问你能不能弄到牛津词典?”

这牛津词典确实也是周徽嵐在为周思恬找的东西,周徽嵐很清楚周思恬要将英语运用自如,词汇量的累积必不可少。在没有更多的教材以及课外读物的情况下,周徽嵐觉得不行就用笨办法,当她将一本词典背诵下来的时候,她一定不会缺词汇量的。牛津词典就是为她准备的。

牛津词典?高煦沉思。

“她来金陵大学前应该去了一趟新文书店,大概在那里没找到这本词典吧。”小黄助理解释。

“去书房,将那本新的拿给她。”

小黄助理咋舌,那本新的牛津字典是高教授备用的,并未开封,现在说给就给出去了。

小黄助理飞奔出去后不久,他家的大门又被打开。

高煦抬眼,看向小黄助理的眼神透露出的意思是又怎么了?

小黄助理尴尬了,“那个,周姐有东西落下了。”

周惠兰给他带的东西正堆在玄关处,还没来得及收拾。高煦只见小黄助理飞快地从那堆东西里扒拉出一个四方的盒子,他扫了外包装一眼,录音机?周惠兰把录音机落下了?高煦挑眉,周惠兰这是想做什么?

小黄助理拿了收音机就要往外溜,却被叫住了,“等等,你请她进来吧。”

说着高煦就手一撑,整个人回到轮椅上,然后轮子一转,回房。

“周姐,高教授让你过去。”

周徽嵐心一跳,这就登堂入室了?

金陵大学职工楼都是五层高,一梯双户,占地面积颇大。

高煦住在一楼,她猜到了。

小黄助理拧开门侧身让周徽嵐进去的时候,高煦已经将家居服换下,穿着一身悠闲装坐在客厅看书了。

周徽嵐进门后打招呼时扫了他两眼,发现他整个人确实比上次见他时瘦了一些,唇色泛白没有血色。

高煦看了一眼放在玄关处那堆东西,看来她今天买的不少。

第69章

“高教授,听说你胃病犯了?”

高煦淡淡地瞥了小黄助理一眼,“老毛病了。”

“这次来,我给你带了两尾鲫鱼。”周徽嵐一边说一边低头在那堆物品里找着。

高煦拧眉,鲫鱼?这么远带上来的吗?

周徽嵐终于将那两尾用干荷叶包裹的鲫鱼挖出来了,“这两尾鲫鱼已经经过初步处理——”鱼不大,也就一斤大小,去掉鱼鳞和内脏,也就剩下个七八两左右。鱼新鲜宰杀后,周母立即用盐巴、胡椒粉、料酒掩制过后再两面用文火煎过,才包起来的。

“你们可以用它来做个鲫鱼粥,养养胃。”

她捧着鱼往前走了几步,然后停下。这个距离够了,再近的话,对方就该感到不舒服了。

高煦的眉头还是没放松,他瞪着周徽嵐手中荷叶包裹的鱼,那警惕的模样像是面对着什么难缠的犯罪嫌疑人,而非两尾鱼。

“周姐,这个鲫鱼粥,难不难?”小黄助理插嘴问道。

捕捉到他细微的表情,周徽嵐忍住笑,“不难的。首先,你们得先将米洗干净后泡上半个小时,观那些米都吸饱了水后,开始熬底粥。底粥不用熬太久,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在它将开未开之时,酌量给盐给姜末,然后将鲫鱼放下去……”

“等等,为什么米要先泡?怎么判断它们吸饱了水没有?什么叫将开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