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上一章:第 56 章
  •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下一章:第 58 章

“慢着!慢着!”张秀红紧张地打断她动作,声音急促,“奖状,小麦这可是奖状啊。你这重手重脚的,叠皱了怎么办?”

说着,她从刘小麦手里接过奖状,小心地卷成一个圆柱状的筒,轻轻放到了小麦书包角,让奖状竖着插在里面。

就算这样张秀红还不放心:“要不让你爸给你背书包?”刘小麦瞧了刘二柱同志一眼,他背书包?

“不用了不用了,”刘小麦真诚拒绝,“我们搞快点,去供销社买自行车吧。”

怎么靠五十块钱买到自行车,小刘家已经沟通过了。

他们一家齐齐奔向供销社,直接上二楼,然后在卖自行车的那个柜台前面坐着。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

刘小麦一家:“……”

不仅仅是大眼瞪小眼了,刘二柱同志甚至摸了摸脑袋,然后淳朴一笑。

工作人员无语嘞,算了算了,这供销社也不是他开的,人民群众买不起归买不起,难道还不允许人家看看过眼福吗。

小刘家就一直在那里大饱眼福。

非但如此,还悄咪咪地议论。

“这个车子好,结实,板正,买回来了,我能把小麦他们三个都带着。”刘二柱同志充满了硬汉自信。

张秀红立刻翻他一个白眼:“那我们家肯定不能买这种,排除排除。”

真买回来了刘二柱还不得造作到天上去?

柜台后工作人员听见了,不由啧啧称奇。

说得好像你们能买得起一样,都开始挑肥拣瘦了啊。

刘小麦一家还真的煞有其事的,挑中了几款,又问了价钱,搞得人家工作人员真以为他们要买,结果他们又不动弹了。

工作人员:“……”

买不起来看看的不止刘小麦一家,有不少人过来用渴求的目光看着这些车子。

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拖着一个女同志过来了。

“妈,我马上都毕业了,你什么时候给我买自行车啊?”

他穿的很好,脸上有肉,脚上踩着回力鞋,一看至少是工人家庭出身的。

再看他旁边,果然他妈就装着工装,气色很不错的样子。

“儿子,我们家又不是没车,都给你骑。”那女同志安抚他。

然而儿子大了,不好骗了。

小伙子很不高兴:“你又敷衍我,我都这么大了,我家那个自行车我也没骑几回,全是你跟我爸骑的。等你们老得骑不动,把车子给我骑了,那自行车都要老得掉牙了。”

“唉哟儿子,等到了那个时候,妈再给你买新的。”

“我现在就要!”小伙子的音量陡然提起。

供销社里的人都向他们看过来。

女同志的脸被臊得通红,她一把抓住儿子的手,硬拉着他往外走。

“我们又不是买不起,钱都够了,就等你爸弄票,弄到票了我们马上买!”

诶?

刘二柱和张秀红对视一眼,赶紧抱着小的牵着大的跟出去。

那位女同志正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此刻母子两个正在车旁拉拉扯扯呢。

刘二柱和张秀红这两口子虽然没拥有过自行车,但是勉强算得上识货之人,一看到他们母子俩旁边无依无靠的自行车就眼眸发亮。

是二八自行车,这个牌子的自行车载货特别厉害,乡下人用这样的自行车最划算!

可能是没怎么给熊孩子骑过,眼前这辆自行车被保养得不错,有六成新,漆都没怎么掉,锃亮锃亮的,长得又高大又俊美!

那当妈的女同志还在劝她儿子回去:“我们就差一张自行车票了,儿子,你别在外面闹,我们迟早能买新车……哎,你们哪位?”

她一抬头,就发现自己娘儿俩被盯上了。

刘二柱是个当过饵的人,还是很有点敏感度在身上的。他东张张,西望望,确认安全了,才靠到车旁边,压低声音问:

“同志,你们这辆自行车换吗?”

女同志的目光一下子警惕了:“你们是什么人?想怎么换?”

“同志你放心,我们是农村的,三代贫农根正苗红。”

刘二柱同志最具优势的就是他那张看起来比王宝强还要老实的脸,此刻这个优势无比扩大了,让人特别信服。

说着,他扒拉了一下口袋,露出了自行车票的一角。

“要是同志你愿意,我们想用这个换。”

女同志还没说什么呢,她的儿子一下子着急了,“妈,自行车票!”

“小声,小声。”刘二柱跟算命的一样,张口就来,“小伙子,你长得真精神啊,也到定亲的年纪啦。”

“早着呢,我还没毕业呢。”小伙子脸红了。

这个年代,提及谈婚论嫁,羞涩都是常态。

“不早啦不早啦。”刘二柱说道,“我都能想起来,你结婚的时候,踩着永久牌子的自行车,带着新娘子在城里穿梭的那个样子,肯定十分好看。”

永久牌自行车——

小伙子:“!”

想要,谁不想要呢。在他们这个县城里,永久牌自行车卖得比凤凰牌还要好,简直是供不应求。

谁家结婚的时候踩着永久自行车去接新娘子,那就是特别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妈……”他哀求道。

每次他要买新自行车,他妈他爸总用没票来搪塞他。现在票送上门了,他妈总不能还不要吧。

女同志看了看刘小麦一家,他们大的小的都睁大了眼睛满怀期待的样子。

“你们跟我过来。”女同志小声说。

一行人走到一处家属楼旁边,女同志说:“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要回去问一下我家里男人,你们要是愿意,就在这里先等一下吧。”

“可以可以。”刘二柱点头如捣蒜。

然而目送女同志娘儿俩离开后,他转身就跟小麦他们说:“红子,你带着他们三个去逛逛吧。今天过节,街上热闹着呢,我在这里等着就行。”

“刘二柱,我走了你被人忽悠住怎么办?别跟上回自个儿来县里买肉一样,肉没买到,人进去了。”张秀红至今难忘当时她眼皮反复横跳的状况。

“进去就进去罢,我毕竟是个有经验的人了,我又不怕。”刘二柱说得跟真的一样,“我们人太多在这里招眼,我怕连累你们。”

原来刘二柱同志是这么想的,他情愿有什么事都冲他一个人来。天塌下来,他个子高他来顶。

张秀红太感动了,她泛着泪花哽咽着声:“二柱,你太男人了,你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太多……”

刘二柱和她执手相看泪眼:“那,红子你……”

“我们走吧,小麦,妈带你去买罐头吃。”张秀红同志果断地把刘二柱的手一甩,牵起来两个小的迫不及待离开了。

刘二柱:“……”

怎么回事,突然感觉有点抑郁了,是他的问题吗?

张秀红这个大没良心的带着三个小没良心的蹲在马路牙子上吃橘子罐头,把罐头倒起来将里头甜水喝得一滴不剩。

刘小麦浑身打了个激灵:“太爽了吧。”

等她有钱了,她一天吃一个罐头。

刘小豆和刘小虎不怕丑,伸长了舌头又是舔瓶盖又是舔罐头里面。发现刘小麦偷看他们,刘小豆大方地让出来心爱的瓶盖子。

“大姐,给你舔。”

“……不用了,谢谢。”刘小麦不争不抢,一点都不馋了。

“你们大姐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省给你们吃。”张秀红深有感触,“等到你们长大了,挣钱了,一定要多买罐头给你们大姐吃。”

刘小豆连连点头:“知道,对、大姐好。”

刘小虎从百忙之中抬头:“大姐,我孝敬你!”

刘小麦默默扶额。

什么都不说了,把老怀欣慰打在公屏上。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自行车铃声。

一辆自行车停在了他们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是母亲节啊,大家别忘记祝妈妈节日快乐呀~

感谢一千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四百二十七Osow冬果、斤斤计较军军、谢洋洋投喂地雷。

一百零二第102章

回去公社的道路上, 歪歪扭扭行驶着三架自行车。

刘二柱带着刘小虎,张秀红带着刘小豆, 两个人十分不放心,动不动往后看。

“小麦,你行不行,别把我们家自行车摔了啊。”

“我能行我能行,爸妈, 你们就别看我了,看看你们自己的前路吧, 别把我二姨娘和李郎中的自行车摔了。”

刘小麦说话跟竹筒倒豆子一样嘎嘣脆。

小刘家新入手的豪车就在她身下, 她人小腿短, 而豪车太高大,于是她站着骑,骑得额头冒汗了,堪称千辛万苦。

但是心里高兴啊, 他们小刘家有房有车了,多厉害啊。

“我家小麦真的出息,她连自行车都一骑就会。”刘二柱后知后觉地发懵, 他何德何能啊, 居然生了个文曲星一样的姑娘。

刘小麦毫不脸红, “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她刚上来的时候, 连沉重的龙头都控制不好,骑得横七竖八,很是适应了一会儿, 才勉强找到了点前世的感觉。

还算平稳地回到公社,把借来的两辆自行车还到卫生所,李郎中的眼珠子都震动了。

“这自行车……?”

刘二柱骄傲地笑了:“小麦骑得不错吧。”

是不错是不错。

李郎中点了两下头突然反应过来了,“我不是说这个,我想问,你们怎么又借一辆自行车回来了?”

现在的自行车这么好借吗?

张秀红薅了薅头发,矜持起来了:“这是我们在县里买的,不是借的。”

李郎中惊呆了:“这车子看着不像新的啊。”

“……那是你不会看。”说完,张秀红把自家车子一推,“走了走了。”

再不走暴露的更多可怎么办哟。

只有一辆自行车,他们索性也不骑了。刘二柱扶着车头,张秀红推着车尾。刘小麦牵着大妹小弟的手,姐弟三个在车旁土路上快活地跑。

遇到水洼和泥坑,刘二柱同志和张秀红同志都小心翼翼地把自行车抬回去,好像在保护什么重要物资。

他们一路不紧不慢的,等到了松梗大队,整个松梗大队都无法平静了。

日常在大队路口转悠的四婆扯着嗓子问:“二柱啊,红子啊,你们怎么推着自行车回来了?这自行车以往我没见过啊!”

张秀红笑了:“这是我们小刘家的自行车啊,我们不推着回来,难不成要搁着县城里头吗。”

小刘家的自行车——

继收音机之后,小刘家又有自行车了!

这条消息在松梗大队传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家活也不干了,都跑过去看热闹,迫不及待的,生怕自己去迟了就没有好位置了。

潘桃把扁担一扔,也兴冲冲地赶过去了。

有人刺她:“哟,潘桃,你今天不晕倒啦?”

“晕什么晕什么,这是好事啊,我们老刘家分家不离家,我这个当大嫂的替二柱跟红子高兴!”潘桃头也不回,说得非常硬气。

“?”

潘桃真的转性了?

不可能吧,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平时和潘桃一起干活的工友们都疑惑了。

有转变的不止潘桃一个,连刘老太都从小坡子上跑下来了,一双老腿捣了又捣,硬是抢占到了前排位置,对着老仇人四婆一声冷哼。

四婆:“……”

不管蓄势待发的四婆,刘老太掐着嗓子柔情似水关心儿子媳妇:“二柱,红子,你们从县里礼堂回来了呀。”

居然还咿咿呀呀起来了,刘二柱抖了抖。

“妈,你别这样,怪渗人的。”

刘老太:“……”

四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阴阳怪气提醒刘二柱:“你忘啦,你妈说过了,你是个好同志。她也想明白了,以前是鬼迷心窍了,以后不会了,她准备家和万事兴呢!”

……居然还有这回事?

多亏了四婆提醒,要不然刘二柱同志真的要忘个彻底了。

他神色复杂地看向刘老太:“妈,你这个想法还蛮美的。”

周围人哈哈大笑,笑得刘二柱都惶恐了,怎么了,又怎么了?

刘老太铁青着脸,酝酿了好一场大风暴,硬生生又被她憋了回去。

她呵呵笑着看向四周,自己给自己找补:“二柱这个孩子,从小就调皮,喜欢故意气我。”

调皮?

刘二柱同志第一个掉鸡皮疙瘩。

“妈,你快别说了!”他恨不得捂住刘老太的瘪嘴。

“算了,我不跟你说,我问我二媳妇。”刘老太笑出一朵菊花脸,飘到了张秀红身边,“红子,你们小刘家怎么有自行啦,就屁股底下这个啊。”

大家本来都是来看小刘家自行车的,哪知道横空杀出了个刘老太,一下子大家的眼神和心绪都被刘老太拿捏了。

“是啊。”张秀红点了点头。

真的有车啦,匪夷所思,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松梗大队的老老少少都在交头接耳。

刘老太浑浊的眼珠子也震惊地凸了出来。

怎么就有了呢?小刘家是有票还是有钱,怎么还有自行车了?

“你们买的?你们能买得起?”刘老太不相信地问。

别说她不相信,松梗大队的其他人也不相信啊。不至于,真的不至于,哪有人突然就从赤贫状态变为有车一族。

张秀红同志等这个问题却已经等很久了,她早就在心里打了七八遍草稿,立志把牛吹起来!

但是让她吹就未免显得浮夸,这事必须刘二柱开口。

张秀红捂住脸:“二柱,你说吧。”

刘二柱嘴动了动,感觉有那么几分难以启齿。

胳膊立刻挨了张秀红两巴掌:“别酝酿了,别找措辞了,你要的那点名声吃都吃不饱,还在这里犹豫什么东西?犹豫就会败北!”

节奏被张秀红这么一带,所有人都在盯着刘二柱,刘二柱遁走的美好目标彻底宣告破产。

事已至此事已至此,刘二柱就“实话实话”了:“这其实不是我们买的,是县里有个大领导送给我们小刘家的!”

轰一声——

大领导,自行车白送!

这个消息可比刘小麦一家买回来自行车劲爆多了,一瞬间整个松梗大队的男女老少们都发飘了。

四婆飘中暗含理智:“小麦,你家这自行车不像新的啊。”

难不成人家领导会送一个旧自行车给他们吗。

当然会啦,刘小麦她们一家就是证据啊。

“这本来就不是新的呀。”刘小麦一脸的感动,“人家大领导把自己的自行车给我了。”

“……这大领导真好啊,为人民服务。”大家夸着夸着又不对劲了,“不对,为什么人家大领导就送刘小麦自行车,不送我们的自行车?”

难道他们不是人民吗,不值得被服务?

刘小麦羞涩地自夸:“因为我写的文章上了报纸,大领导表扬我呢。学习使人进步,书中自有黄金屋嘛。”

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啊,刘小麦有点书呆子那味了。

众多泥腿子们思来想去,勉强弄懂了。

说来说去必须念书,念书可以换来自行车。小刘家自从刘小麦上学开始,日子就越过越好了,看这架势迟早要攒够三转一响,真是让人羡慕啊。

他们为什么没有呢,是因为他们松梗大队没有小学。

天老爷哟,这都是大队长的错!

正在办公室协同李主任整理名单的吴国安打了个喷嚏。

李主任关心地看了他一眼:“大队长,你着凉了?”

吴国安摸摸鼻子:“没有的事。”

“那就好那就好,”李主任胡乱地点了两下头,目光转回去,落到面前的女人身上,整个人都不好了。

“安文玉同志,你确实不适合参选。”

一百零三第103章

刘小麦一家推着自行车, 在众星捧月中回了家。

“你们真的不会过日子。”刘老太批评他们,“大领导给你们的车子, 我要是你们,我哪里舍得骑,我把它供在家里面,谁都不许碰。”

也不让福宝碰?

刘小麦忍了忍,没问她这话。

张秀红却撩起来眼皮子看着她:“是不是还要早晚三炷香供着自行车啊, 妈?”

大家哈哈大笑。

刘老太歪了歪嘴:“你们就一天到晚不识好人心!”

“妈,你就别瞎操心了。”刘二柱好声好气劝她, “人家大领导送旧自行车给我们, 肯定是怕我们舍不得骑新的。人家都想到这一层了, 我们再不骑不就辜负人家心意了吗?”

“妈啊,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潘桃一开口就知道她准备恶心刘老太了,“这车又不是老刘家的,你管东管西的, 不知道的人听见了,肯定想说你狗……”

在刘老太阴森森的目光里,潘桃把“拿耗子”咽回去, 但那味已经有了, 大家都在笑。

“妈, 你别做出这副样子吓人, 你不是说家和万事兴吗,我大嫂这波是话糙理不糙。”说着张秀红心疼地看潘桃,一副妯娌情深的样子, “我大嫂为老刘家付出太多,你看她老的,跟我都像两代人了。”

潘桃:“……”

怎么会有这么贱的人?啊啊啊啊张秀红你死了!

松梗大队的乡亲们把刘小麦他们送回家,还舍不得走,围着自行车左看右看。

松梗大队也不是没人有自行车,李主任家就有,还是长久牌子的。

但是不一样啊,这可是县里领导骑过的,他们怎么看,都怎么觉得刘小麦家这辆旧自行车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我以前看过县长书记,人家大领导确实就是骑着这个车子。”有人信誓旦旦。

真的吗?

刘二柱努力回想了一下,高县长好像是坐着小汽车离开大礼堂的。

那人还羡慕地看着他:“二柱啊,你现在骑着大领导的车子,肯定能步步高升。人家当大领导,你当小领导。”

谎话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说谎人都分不清真假了,刘二柱此时此刻就已臻化境。

他真以为自家这车是领导送的了,飘忽地展望了一下未来,然后悲催地发现他是个半文盲。

“不行啊,我是高升不到哪里去了,我家小麦倒是个人才,很有点指望的。”

这当然这当然,刘小麦多出息啊,松梗大队有她了不起。

大家七嘴八舌:“小麦也会骑自行车?”

“那当然!”张秀红听见了,骄傲无比地说,“我家小麦什么都会。”

“那小麦,你骑个给我们看看罢!”

“小麦你就骑给他们看!”张秀红生怕有人不相信。

就像后世的父母让小孩在亲朋好友面前背诗唱歌跳舞一样,刘小麦奉父母命在父老乡亲的面前表演了一出骑自行车。

她站在自行车上,小脚连捣是捣,像一只翱翔的小鸟,哧溜一下蹿远了,哧溜一下又蹿回来了,惹得大家惊呼连连。

四婆唏嘘道:“真看不出来啊,小麦从前瘸成那样过,现在腿脚多好啊。”

说完就收获刘老太一声轻蔑的冷哼。

四婆:“……”

刘老太这个老东西真是坏的很,四婆很生气:“别以为我不晓得,小麦瘸腿也跟你有关系。现在没瘸,你还看不惯是不是?”

“你懂个屁。”刘老太一脸的嘲讽,都不稀罕跟四婆多说一句。

“……我跟你拼了!”四婆突然朝刘老太扑过去,两个加起来一百二十岁的人扭作了一团。

小刘家门口瞬间鸡飞狗跳。

吵吵闹闹的声音穿到老刘家,安静的大房和三房显得很有点不同寻常。

三房屋内,刘小军趴在窗子上,往刘小麦家的方向看,感受那一片热闹。

“妈,刘小麦家有自行车了!”

“我们家原来也有。”姚静说道,“现在也不是买不起,就是我们必须省钱,因为我们要买房子。”

刘小军噘嘴:“刘小麦家就不用买房子吗?”

“当然不用,他们本来就是乡下人啊,他们能到哪里去?”姚静诧异抬眉,“小军,我们也可以不买房子,但是那样你就再也不是城里小孩了。”

这话姚静说的其实也有一些底气不足,因为刘小军本身就是农村户口。刘三柱始终无法转成城市户口,他的儿子只能跟着他走。

原本姚静无所谓的,她每天过得特别麻木。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福宝,福宝也不得不随着刘三柱,落户在了松梗大队。

一想到这个事,姚静日日夜夜在心痛。

她对不起太多人了……

自行车的吸引力再大,还是不如当城里小孩的吸引力大。

刘小军马上说:“妈妈,我们不要自行车,我们进城!”

但是……

他又朝刘小麦家看了看,吞吞吐吐问姚静:“我能不能去看看刘小麦家的自行车啊,我、我奶奶也在那里呢,我去找我奶奶。”

姚静的神色马上冷淡下来:“你想去,你就去,反正我又不会把你捆在家里。”

刘小军:“……”

福宝轻轻靠过来:“哥哥,不要让妈妈生气。”

“福宝,我们去找大队办公室找李主任去,不要打扰小军继续看人家的自行车。”

姚静放下手中书,过来牵福宝手,都不给刘小军一个眼神。

刘小军慌了:“……妈妈!”

“啪”一声,屋门已经被姚静从外面关了起来。

姚静一出门,对面大房的屋门也动了,孤零零的刘大柱从屋子里转了出来,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不像姚静见多识广,年纪不大经历很多,刘大柱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是埋头干活的类型,最大的胆子就是展望刘老太升天之后,老刘家的田地祖屋他该怎么分配。

前些天对着喇叭向全村做检讨实在是打击到他了。

刘大柱感觉颜面扫地,再也不能在队里意气风发地抽烟了。

在家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潘桃已经敢骑到他头上撒泼了。

这会儿人人都在刘小麦家看新车,就他在家睡大觉,睡得头毛跟鸡窝一样。

但也不是“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