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稍微打了一点广告,结果接到的询问电话24小时接连不断。

世界各地的富商都对它久闻大名如雷灌耳,就算是买不到,也要趁此机会亲眼见上一见,谁知道以后会被那位土豪束之高阁,再也见不到。

拍卖会开始之前,蒋忻和徐久照居住在酒店里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这位是蒋老爷子的朋友,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院长?您怎么会来法国?”蒋忻小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位老人,这会儿多年后再会很是惊讶。

“我是专门为了你们才来的。”院长笑眯眯的。徐久照困惑的看着他,院长转头对他说:“其实是为了徐大家的《光与影》。”

徐久照有点不自在,虽然媒体和网上一直称呼他为现象级艺术家,不过当面直接称呼他为大家还是让他很不习惯。

“您叫我小徐就好了。”徐久照谦逊的说。

院长赞赏的看着他:“这么年轻有这么大的成就还不骄不躁的,难得。”

蒋忻把他请进酒店套间的会客室里。

院长喝了一口蒋忻倒的白水,他说:“我这次是来参见拍卖会的。”

蒋忻和徐久照惊讶的对视一眼:“您是说,您是来参加《光与影》的拍卖会?”

院长肯定的点头:“没错,我就是为它而来。”

蒋忻一下子皱起了眉头。他迟疑的说:“可是博物院收藏的从来都是古董,还从来没有过这种现代艺术品。故宫博物馆要收藏《光与影》有点不合适吧?”

院长笑着说:“谁说不合适的。故宫博物院里边有上至石器时代,下至近代的作品。里边的藏品大部分都是国宝级文物,而小徐的《光与影》四条插屏当然是国宝级的文物,完全符合入藏标准。”

蒋忻一时之间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院长了然的看着他说:“我今天来可不是叫你们为难的。”拍卖会已经宣传开来,世界各地的富豪汇聚巴黎,根本就是说一个停就能停下的局面。再说,他这次也不是来“化缘”。这个缘还真有点化不起。

他说:“听说卢浮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这些个家伙们都出动了,我要是不动一动,会被人骂落后分子了。”院长呵呵的笑起来,“不过这次竞争太激烈了,就算是这些博物馆比我们舍得拿出大笔的钱财,也很难能拼得赢。所以,我这次来根本就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能一饱眼福也就心满意足了。”

要不是院长说起来,蒋忻和徐久照还真不知道这件作品竟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大型博物馆。

院长在这里坐了不长的时间,因为刚到法国,还需要去取得拍卖会的入场资格,所以很快就告辞了。

徐久照这会儿感觉有点蒙,他问蒋忻:“场面好像有点太大了,你说这次《光与影》拍卖,能卖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蒋忻歪了歪头:“我猜不到。只是,那一定是一个惊人的天价。”

因为是艺术品持有人,所以吴淼直接把三人都安排在贵宾席位。其实满场都是贵宾,座位都很舒适豪华,只不过他们的位置特别的好而已。

徐久照扭头看着身后正在窃窃私语的男男女女,他对外国人有点脸盲,一个熟人也看不出来。而为数不是很多的东方面孔,也大部分都不认识。

时间一到,从侧面直接上去一个穿着正装的拍卖师,这位可是这个公司的王牌。口齿伶俐,也会带动气氛,更别说之前这件作品名气就大,几句话就挑起了在场人的激情。

照例是要进行拍卖品展示的,而这场专场也特意为四条屏准备了这个环节。由于这次来参加拍卖会的人不少,又不可能让每个人凑近观看,旁边还立着一个大大的显示屏。

轨道灯被推了上来,现场灯光一闭,如梦似幻的场景再一次上演。现场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忍不住一起惊呼出声。

一片惊呼上帝的声音让很多曾经亲眼看见过这奇景的人,内心激荡同时又忍不住得意,颇有点为之骄傲的心态。

本来很多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坚定了要把这件宝物弄到手的决心。

观赏完展品,拍卖正式开始了,起拍价500万欧元,每次加价不得少于10万欧元。

这个价格对于一件刚刚成名还没有多久的艺术家来说,可以说得上是个惊人高价了。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有人开始举牌加价,一开始就有一股浓浓的火药味道。

“1000万!”

“1500万!”

“2500万!”

“5000万!!”

很多人被这个张口一下子把拍卖价拉上去的人惊愕,这才刚刚开始,至于这样么?很多富豪对此预计不足,以为2500万就顶天了。它再怎么珍奇,那也是当代艺术品!

然而在有些人的内心,给这件《光与影的世界》附上了各自不同的意义。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上了5000万,加价就开始慢了下来,从1000万一加,变成了500万一加。这促使价格很快就跨越了1亿欧元大关。

“天哪,天哪。我没办法呼吸,我要出去冷静一下。”吴淼终于承受不住的说,他的心跳从一开始就疯狂的加速,直到现在他感觉自己无论如何加快呼吸也赶不上供氧给大脑,他要晕厥了。

“…哦,唔。”徐久照看似淡定的轻声,其实他也有些被惊呆了。旁边蒋忻伸过手紧紧的握住他,凑过来低声道:“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二战后当代艺术品最高成交价!久照,你创纪录了!”

听他的声音竟然还很兴奋,徐久照有点惊吓的内心缓过来,他笑了笑说:“我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对这件作品如此热捧。”

蒋忻压抑着亢奋说:“这就是你创造作品的魅力。”他的双眼简直在闪闪发光,那兴奋的像一个小孩子的模样让徐久照轻笑。

俩人交谈时,拍卖价还在交错攀升,拍卖师已经激动的声音都变了音。

“1亿3500万。”一位来自中东,头上戴着阿拉伯头巾的男人淡然的举牌。

“1亿3600万。”说话带着浓浓俄罗斯口音的中年男子粗声粗气的举牌。

“1亿4000万。”俩人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沧桑的老人举起手中的牌子。

徐久照正扭头寻找,试图记住这些土豪的脸,他惊讶的戳戳蒋忻:“你看那个老人,是不是很眼熟?”

难得他会觉得一个人眼熟,肯定是有过交集的人。蒋忻回头一看,无奈的说:“那位不是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蒂莫西·加纳特吗?咱们还专门看他的网页来着。”这脸盲真的没得治!

“原来是他。”徐久照惊讶,“可是,老院长不是跟咱们说这些博物馆都是来打酱油的么?”

蒋忻也困惑了,明明事实确实如同老院长所说,只是在最初的时候各大博物馆还举了举牌,上了5000万之后就都放弃,干看各大土豪们白热化的拼杀。没想到最后关头这位老人会杀了出来。

不只是俩人诧异,就连其他等着花落谁家的买家们也都惊讶的看着满脸淡然,不知道想什么的蒂莫西·加纳特。

第123章

现场窃窃私语了一阵,最后陷入凝重的沉静当中。现在角逐最后赢家的只剩下这三个人,其他的看客几乎被这紧绷的气氛弄得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

带着阿拉伯头巾的男人算是三人里边最年轻的一位,他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为了看起来让自己显得成熟,他的唇上蓄着整齐的胡子。此时他紧紧的皱着眉头,尽管从他的方向看不见两人的表情,却时不时的张望一下。

“1亿4500万。”他举牌加价。

紧跟在他之后,俄罗斯富豪粗声说:“1亿4600万。”他似乎一直认定阿拉伯头巾男子会是他的最终对手,紧紧的咬着对方的报价不放。

阿拉伯头巾男子不快的盯了对方的侧面一下,这时他却听到蒂莫西·加纳特苍老声音缓缓的说:“1亿5000万。”

嗡的一下,就好像是一块巨石透进了水潭。人们忍不住互相低语,他们发现蒂莫西·加纳特的底气十足,毫不畏惧。他似乎对《光与影的世界》志在必得。

这下俄罗斯富豪不得不正眼看了他一眼,终于发现这个老头似乎才是绊脚石。

于是他放弃100万100万往上加,紧咬不放的风格,报价道:“1亿6000万!”

最终战终于拉开了帷幕,阿拉伯头巾紧咬牙关,声音几乎是挤了出来:“1亿6500万!”

蒂莫西·加纳特不急不慢从容不迫:“1亿7000万。”

阿拉伯头巾男子到底年轻,他沉不住气的露出焦躁不甘的神色,腮帮子鼓了鼓,最终颓然的塌下肩膀。不过是买回去做炫耀的资本,如果价格太贵,影响到自己今后生活的品质,反倒是得不偿失。

俄罗斯富豪面上似乎不为所动,却在温度适宜的室内鬓角隐隐的渗出了汗水,他拉开似乎让他有点喘不上气的领带:“1亿7500万…”

蒂莫西·加纳特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立刻举起了牌子:“1亿8000万!”

他的声音落地有声一般强力,似乎背后有着深不见底的资金支持。俄罗斯富豪终于迟疑了,再拼下去,就为了这么一件四条插屏?这些钱可以买多少古董瓷器?买多少名人画作?他甚至可以再填一艘豪华游轮。

额角的汗水滑落了下来,砸在他紧握成拳的拳头上,他捶了捶膝盖,最终板起脸往身后的座椅上一靠。

拍卖师情绪高昂的嘶喊着:“609号报价1亿8000万欧元!还有没有再高的?”他知道这会儿人们的情绪已经紧绷到了极点,倒是没有再煽风点火惹人厌恶,而是用干脆利落的方式进行着最后的确认。

再三之后,拍卖场里一片静默,拍卖师满脸笑容,锤子落下:“恭喜609号这位先生,获得了本次拍品《光与影的世界》!”

随着锤子落下,场内的气氛顿时一松。就连原本不动如山,挺直了脊背的蒂莫西·加纳特都放松了爆起青筋的手,抚平起了褶皱的衣角,长长的舒口气。

“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开始只是一个两个人鼓掌,最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些人纷纷站起身,向着徐久照和蒂莫西·加纳特分别祝贺。这是一次足够留下历史的拍卖会,不仅仅创造了当代艺术家生前艺术品最高成交价的纪录,也创造了全球瓷器艺术品最高成交价的纪录!

“恭喜!”“谢谢。”

轻松了很多的蒂莫西·加纳特一一跟前来祝贺的人们握手,很有风度的颔首致意。

“恭喜您蒂莫西·加纳特先生。”吴淼笑着说道。他在外边休息室等到最终结果出来后,尽情的抽抽了个够,这才赶紧回到了会场。

他身后,徐久照和蒋忻俩人肩并着肩的走了过来。

“也同样恭喜你们,创造了前无古人,今后也不太可能会有人超越的纪录。”蒂莫西·加纳特笑着说。

“这个纪录,是我们一起创造的。”吴淼说。

徐久照在蒋忻耳边说了几句,蒋忻点头,他上前一步,对蒂莫西·加纳特说:“首先祝贺卢浮宫博物馆顺利的竞拍到了《光与影》。其次…原谅我的冒昧,我在拍卖会开始前预想过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想过最后竞拍成功的竟然是贵馆。我想问,是什么让您有这么大的决心和魄力,花费了这样一笔巨款购买这件作品?”

蒂莫西·加纳特笑了,他苍老的面容上,一双眼睛显得格外的睿智有神:“我想明天就会有记者冲到我面前,提出同样的问题。”他顿了顿,说:“在此之前,我想很多人都肯定的认为,这件藏品被人收藏之后,再想要看见它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它虽然很可能会被静心对待,小心翼翼的保管。可是只有在主人有客人拜访,或者是举办聚会的时候,才会为朋友们展示它。”蒂莫西·加纳特叹了一口气,“如此精彩绝伦,璀璨瑰丽的作品,平日里却只能被关在收藏室里,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听了蒋忻的翻译,徐久照沉默了。他只是创造者,他创造出来的瓷器每一样不都是被人收藏起来,平日里充当摆设,闲暇里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吗?他还从来都没有想过,除了这项归途,瓷器还能做什么?

蒂莫西·加纳特仿佛是看到他脑子里边的想法一样,说:“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被它深深的感动了。那个时候,我就想他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感动更多的人。这件作品不仅仅表现了文明发展、历史变迁,不可复制的精妙技巧,同时还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慨和领悟。我认为,只有摆放在博物馆里边,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这才能够实现它最大的价值。它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应该被私人束之高阁。”

徐久照喉结滑动了一下,有一点感动。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人如此的看重,并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他怎能不受到触动。

这时蒂莫西·加纳特不符合他形象的挤了一下眼睛:“当然,以上言论都是我的私心。”他哈哈笑了一下,说:“我就是抱着这样的私心,跑到市长那里,甚至去游说国会议员们。说服他们为了把这件作品留在法国,留在巴黎掏出大把的钞票。”

他神采奕奕为三人解说:“我说服他们把这件经典不朽的作品打造成法国巴黎新的标志符号。让全世界的人们只要一想起巴黎,就能够瞬间联想到这件作品。我想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因为这件作品,塞纳河又有了‘时光之河’的新美称。以‘时光之河’为主题每年举办一次塞纳河文化周,这件作品可是必不可少的!”

蒂莫西·加纳特至今还在为自己的行动而得意:“我就这样把他们一个一个的说服,国会拨出了专项用款5000万欧元,市政府则提供了8000万,博物馆自筹2500万。而剩下的那些则是我通过历年多次对博物馆有过捐献的富豪们募捐。就这样,我为了它凑出了2亿3000万欧元!”

“2亿3000万!”吴淼顿时觉的一阵眩晕,政府买单怪不得卢浮宫这么财大气粗。

蒋忻惊叹:“看来您注定是最后的胜出者。”什么土豪能跟国家机器相比?!

蒂莫西·加纳特摇头说:“我当时也非常的紧张。因为如果花费太多,为《光与影》筹设专门的展厅还有设备和安保措施,以及后续的经费很可能会不够。而现在剩余的5000万欧元,足够我们做好这件事情。”

蒋忻吃惊的说:“卢浮宫要为四条屏设立专门的展厅?”这个殊荣可太大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单独的艺术作品占领一座展厅。

蒂莫西·加纳特理所当然的说:“那当然,它值得。它需要单独的灯光程序,保养措施,以及温度调配。当然要为它独立出一个展厅。”

徐久照听了翻译,觉得对方这么精心,花费又这么巨大,能回本吗?

听了徐久照的疑问,蒂莫西·加纳特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我相信只要卢浮宫获得竞拍胜利的消息传出去,从明天起世界各地就会有人为了能够亲眼目睹它而开始准备飞机票了!你应该对此更有自信才行。”

蒂莫西·加纳特长出一口气,带着笑意说:“我这一辈还从来没有做过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都要感谢你,徐。谢谢你把《光与影的世界》带到人间。”

徐久照的眼圈不由的一热,他说:“被您这么称赞,我都要受不起了。”

蒂莫西·加纳特朝着他伸出手:“我今后将会一直关注着你,期待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杰出作品,让这个世界的陶瓷艺术更加的绚烂多姿。”

“谢谢。”徐久照抱着由衷的敬佩之情,握住这位了不起的馆长的手。

回去的路上,徐久照一直在对蒋忻说这位馆长如何的有魄力,人品正直,风格高尚。说的蒋忻都有点吃醋了,他黏黏糊糊的抱住徐久照,在他的脖子根蹭着,直到徐久照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

吴淼翻了个白眼,觉得迟早要被这俩人肉麻死。

徐久照还是要脸的,他们坐在酒店提供的豪华车上,吴淼就在对面。徐久照努力板着脸做生气的样子,这才把蒋忻从他的身上撕下来。

吴淼未满这俩又开始不自觉的闪瞎人眼,就说:“其实这么看来四条屏的主题做成塞纳河还是对的。”

蒋忻赏脸的把目光施舍给他,问:“为什么这么说?”

吴淼靠在真皮座椅上,他说:“如果题目当时选的是上海明珠塔,虽然也能一样引起轰动制造话题。可是法国政府不可能为此买单。而国内那边也不可能为此花费巨大的专项用资。这四条屏最终可能会真的如加纳特馆长所说,被阿拉伯那位或者是俄罗斯那位拍去,结果也就是私人珍藏,从此再也不能在公开场合看到。”

吴淼顿了顿说:“我现在倒是很庆幸卢浮宫拍走。其实是我疏忽了,应该再举办一次公开展览才拍卖。这件作品曾经引发了公众很大的好奇心,连看都看不到一眼就被富豪买走,说不定最后还会有人借此生事。”

蒋忻不快的说:“我们没有义务去满足所有人的意愿。”

吴淼说:“这个世界上通情达理的人可没有那么多,人们只会注意自己有没有被满足。更何况之前那些制造事端的人很可能会再一次的跳出来引起是非。不过现在好啦,皆大欢喜。”

徐久照露出一个没有笑意的弧度:“只有有人,就有是非。”

吴淼心有戚戚的点头,蒋忻冷笑一下。

提起这个,三人都很没好气。

因为俩人之间过了双方长辈的明路,所以徐久照很坦然的在颁奖典礼上承认了蒋忻就是他的恋人。

当时在法国收到了很多祝福,可是回到国内之后尽管有一部分开明人士表示了祝福,一部分人中立不发表意见,另外一部分人则很明确的表达了反感。

尤其是那些有一些话语权的人再加上对徐久照在国际上取得大奖之后眼红嫉妒的同行,更是各种阴阳怪气、尖酸刻薄,他们在专业领域无法再挑什么毛病,就转而对徐久照个人的情感性向指手画脚的教训起来。

颁奖典礼第二天,国内央视新闻台就开始滚动报道,晚上还上了1台的整点新闻。估计全国人民看到的不在少数。

只不过出于某种顾虑,那段涉及到俩人关系公开的情节被掐掉没播。虽然新闻台上因为都是严肃报道而没有涉及到私人情感,可是各大网络媒体可是不会放过这么劲爆的新闻的。

早在徐久照新作摆上展台开始,就有人猜出他的恋人应该是为男性,可是那么时候没有跟本人确认也只是花边新闻,噱头而已。

在典礼上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面对全世界的公开宣告。顿时让一众媒体人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这件事情当然也引起了不少的话题讨论,就像上边所说的那样,由于中立人士不发声,就只剩下祝福派和反感派乌烟瘴气的站成一团。

三人回了国,还什么都来不及干,就被人找上门来要求采访。

徐久照的作品举世皆知,他也在媒体上大大露脸,可是这并代表他喜欢这样公开高调。他还是想要保证自己生活能够过得跟以前一样平静自在。所以露面接受采访什么的,绝对不可能。就连在国外的几大媒体报刊想要采访都被他拒绝了。

徐久照见不到,身为经纪人的吴淼又笑眯眯的滴水不漏,这些媒体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他不在媒体报刊上发言,好像被反感派视作胜利一样,难听话说的更加的过分了。什么道德败坏、违背伦理、乱搞关系,直到有人直接攻击让他这种败坏风气的人滚出中国陶艺圈。

说这种话,完全就是亢奋过头不走脑子。徐久照如今是被称为“人类共同的财富”的现象级艺术家,国家正酝酿给他颁发各种高级头衔。这个时候,正是要确保这种人才不流失海外,说这种话完全是触及底线了。这才被一众愤怒的人反应过来给喷了个半死不活,祝福派和单纯反感的联合起来把这群因为眼红而口无遮拦的人给掐的再也不敢露头。

而这时,上边的某个高层也对媒体网络门户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好的坏的不加过滤误导不明群众的态度表示了严正不满。这场让人满心不快的风波才算是彻底的平息。

蒋忻是怒不可遏,只不过这种事情不能真的正面回应,这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大。徐久照是不喜欢高调,是老成稳重,可是这不代表他好欺负,是个没有脾气的面人。

蒋忻恨不得把那些嘴脸丑恶,躲在背后搅混水的人,给扒了皮戳在柱子上让人鞭打。他直接现实找人黑料,然后放在网上曝光,什么包小三,抛弃糟糠,嫌贫爱富。就算没毛病的也要给他找出毛病,不是喜欢给人泼脏水吗?让他们同样尝尝被人泼了脏水却洗不干净的膈应滋味。

而徐久照就简单粗暴多了,他直接找上自己的二师兄刘新华。这位最近两年高升了,在文化部也能够说的上话,直接就把那些闹腾的连不良媒体和个人给镇压了。

这一次回去,说不定又有人会红眼病犯了呢。

吴淼也正是在这件事情上,觉得自己国内人脉不足,还有他一个人已经力不从心无法周全的考虑到方方面面。

车内一时没人说话,吴淼思考着,是应该给徐久照组建一个团队了,得有多人分工合作,专人负责公关,再不能让之前的事情重演。

他皱着眉毛盘算了几个人选,正想跟徐久照商量一下,一抬头就看见那俩人刚正经了没多久,就又挤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了。

他故意插话说:“刚才你们知道都谁找我说话了吗?”他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面皮来当蒋忻的眼刀子了,他淡定的回看俩人。

蒋忻扬扬眉毛没说话,吴淼中途被刺激出去了,等拍卖结果出来后又过了好一会儿才进来,谁知道他在外边遇见谁了。

徐久照倒是正直的问:“谁?”

吴淼也很正直的回答:“是其他几个博物馆的馆长。”

“哦?”这下蒋忻正经了,他问:“他们找你有什么事?”

吴淼先是一派正经八百,随后又喜笑颜开的冲徐久照咧嘴:“恭喜我们吧!这些博物馆都向你订购新作!这可是只有当代最知名的当红艺术家才能够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