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这才满意,说道:“让韩宁安和孙桥一起弄军营的事情,而且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像是矿场,石场和盐场这类的,都交给韩宁安去多跑几趟就是了。”

韩景赶紧说道:“先生还年轻着呢。”

杜先生只是说道:“趁着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都出去办事,就算做错了什么,也好处理,等摊子大了,就不好再犯错了。”

严舒锦赞同道:“是这个道理,所以孙桥你看看手下有没有可用的,也都提拔上来,我们要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孙桥忍了又忍,才说道:“公主,我手下最年轻的也比你年纪大。”

严舒锦理所当然地说道:“可是我官最大。”

孙桥动了动嘴,最终低下了头,公主说的有道理。

严舒锦又看向杜先生,说道:“举贤不避亲,先生也多多提拔下程家的年轻人啊。”

其实不管永福公主的话多好听,甚至听起来每句话都是为他们考虑,却掩盖不了话中的真正意思。

总结起来就是现在人手少,大家快快把所有能用的人给找出来,年纪小的也是可以用的,别的不行跑跑腿也是好的,不要心疼他们年纪小,现在辛苦是为了以后有好前程。

哪怕是韩景,此时听着都觉得自家公主有些……偷偷看了看杜先生的脸色,竟然发现杜先生一脸认同的模样。

韩景开始同情程家的那些晚辈了,看来最艰难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每天读书吃饭玩耍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杜先生说道:“我知道了,倒是有几个小子看着还挺机灵,我先带在身边看看是真机灵还是假机灵。”

作者有话要说:嘻嘻嘻,我五福卡也齐了~花花卡也有啦~

第209章 磐石包子的进

程芝自然把严舒锦的意思告诉了家里人,程家的院子也离公主府不远, 毕竟在这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他们心中也是担心的, 住在公主府附近, 不仅更加安全, 两家人的关系也更好一些。

就是杜先生没事也会回家一趟,吃吃饭聊聊天,不过还是回到公主府休息的。

既然严舒锦都这般说了,程家也就没有再推脱的意思,而且程家肯孤注一掷来福州, 也是有建功立业的心思的, 谁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只不过程家人也知道过犹不及,他们家曾经风光无限,也落入谷底过, 心中自然是有分寸, 哪怕严舒锦说了, 只要程家人有本事,知府和两个知县的位置都是愿意给他们,可是他们却不会真的这么霸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程家心中有成算, 他们的目标是知府的位置, 因为他们猜到了永福公主的心思,那样的位置自然是要自己人的, 而知县的位置,永福公主是什么打算, 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福州也是有书院的,不过这边书院也是乌烟瘴气的,普通学子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次的事情他们也都听说了,对于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是他们却犹豫了,因为他们都被人威胁了,这几个位置福州的那几个大家族的人自然是虎视眈眈的,为了减少竞争,他们威逼利诱了不少人,甚至不少小家族的人。

如此一来报名的人少了许多,这样的情况严舒锦很快就知道了。

虽然他们害怕永福公主,做的隐蔽,可是架不住严舒锦在来之前已经安排了人过来,说到底消息更灵通的反而是那些穷苦的人,他们是要做工的,难免接触到各种人,知道的各家消息自然也多。

严舒锦只当不知道,如果连这点威胁都撑不住而妥协的,那么就算有了官职,怕是会做出更多妥协的事情,只不过严舒锦也把给她添乱的人家都记在小本子上,只当着这件事结束,再来算账。

在这些家族的人为这选拔的事情奔波的时候,孙桥已经带着人用实力直接碾压了矿场、盐场和石场的人,强硬的把这些接管到了手里,甚至里面的工人都被关了起来。

孙桥的动作太快迅速,而且这些大家族的人对那些地方并不太在意,只等着每三个月那些地方送上利益,竟然没有发现。

韩景也因为这些事情,有几日没能回来了,严舒锦直接把袁氏接到了公主府来居住。

卷子是杜先生和严舒锦一起出的,这些日子为了避嫌就是程芝都没有来公主府,程家选出去参加考试的正是程芝的弟弟程季桐,会选择程季桐也是因为程季桐本身文采就不错,早些时候更是出门游历过,再加上经历了程芝退亲的事情,整个人都成熟了许多。

考场就在公主府外面,直接被人用布给围了起来,桌椅笔墨纸砚这类的都是早已准备好的,进来考试的人什么都不用带,自己选了位置就坐下,等时间到了,考场就被封了。

严舒锦坐在正前方,她注意到有几个人都是在角落的,而且衣着破旧,有那种衣着光鲜的人进来后,他们都是低着头避开那些人的视线的,可是地方就这么大,他们就算低着头也躲不开,自然被人看到了,只是这些人看到除了神色不好看,却也不敢当场发火,毕竟永福公主和旁人不同,是会杀人的。

等人都坐下后,就侍卫拿着卷子发了下去。

严舒锦说道:“一个时辰。”

说完就有人把沙漏摆好。

没有人想着浪费时间,都低头看起了卷子,题目很简单,是关于海运的利弊。

根本没人想到永福公主会出这样的题目,而有些心思聪颖的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已经想到了永福公主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是朝廷禁海……不对,禁海的是前朝,今朝虽然没有提过出海的事情,却也没有提过禁海。

当即有人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还有人在沉思,毕竟他们谁也拿不准永福公主这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万一是永福公主赞同禁海,而朝廷想要开海运呢?又或者正好相反,他们揣摩着永福公主的心思,根本不敢轻易下笔。

只是通过永福公主做的这件事,他们跟本猜不透永福公主到底想什么。

能被家里送来考试的,都是有些才学的,只是才学有限而已,一个时辰结束,当即有侍卫来收卷子,有些根本没写完,有些卷子甚至是空白的。

等卷子连同草纸一起被收了上来,严舒锦说道:“行了,都坐在这里,等着成绩。”

这是他们都没想到的,相熟的人对视了一眼,只能坐下却格外的不安。

不过严舒锦态度倒是温和了许多,让人给他们上了茶水糕点,就请了杜先生过来,两个人一并开始看起了卷子。

总共不过四十来份,那些白卷早已被挑出来了,直接被侍卫送还到了写卷子人的手里,而那些人也被请了出去。

卷子都没有糊名的,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京城中,怕是早有人要跳脚了,其实就算在福州,没有永福公主早先杀人的那一出,这些人也要喊不公平的,可是如今都沉默地坐在位置上。

严舒锦倒是很快就看到程季桐的那份,倒不是说旁的,就是程季桐的字就比其他人要好许多,起码看着赏心悦目一些,而且条理很清晰,严舒锦大致看了一遍就先放到了一旁,然后接着看起了下面的。

有些写的太差的,严舒锦直接用朱笔画了个叉,就有侍卫接过按照位置把人连着卷子一并请出去。

等到最后,不过剩下了二十三人。倒不是说这二十三人真的出色,不过是矮子里挑将军,勉强留下的,倒是有几份言之有物,严舒锦单独放在一旁,等着一会和杜先生好好讨论一番。

严舒锦说道:“让侍卫带着你们先下去休息,等到下午再来考一次。”

“是。”

没有任何人敢反对,就算心中有些不满的,可是看到周围一个个手按住刀柄的侍卫,都选择了闭嘴。

严舒锦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于姑姑把留下的二十三分卷子收拾好,严舒锦和杜先生这才离开。

留下的二十三人中,普通学子有四人,程季桐一人,还有孙桥手下的人有十人,剩下八人都是地方豪强出身的,虽然势力有大有小,却都不容小窥。

严舒锦留下这些人也是有目的的,这八人虽然不能说比旁人出色,写的内容却不差,哪怕有个人没能写完,但是前面的观点,严舒锦看了也是赞同的,而孙桥手下的那十人能留下,并不让人觉得意外,毕竟他们跟在永福公主身边许久,对永福公主更加了解。

甚至对于海运的事情,他们心中也是知道一些的,再加上严舒锦当初特意安排人教他们读书识字,他们见过的世面也多,关于海运的利弊心中也比旁人有成算。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舒锦这次并不要求字写的好,要不然最后恐怕能留下的不足五人。

程季桐是真的让严舒锦惊喜的,因为他不仅提出来了海运的利弊,还有关于倭寇的事情,虽然有些地方在杜先生看来还不成熟,可是不得不说已经很好了。

其实按照程季桐的水平,哪怕是去参加科举也是可以的,主要不出差错,一个进士是妥当的。

杜先生明明满意,却故意说道:“还不够稳重。”

严舒锦瞥了杜先生一眼,说道:“先生,你嘴角都上翘了。”

杜先生笑了下,倒是不在意。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我想着让程季桐当这个知府,然后从孙桥的属下中选几个去辅助程季桐。”

杜先生犹豫了下说道:“他容易手软,知府的位置不合适。”说着挑出来了一份卷子,“这个人更适合。”

严舒锦拿过看了起来,这人的字只能算工整,着重写了关于倭寇的处理,简单的来说就是个杀,不仅要杀光在福州的倭寇,还要打到倭寇的老家,只有把人打怕了,海运这些才能安全。

这卷子要是落在那些文官的手中,怕是讨不得好,可是严舒锦看了却是赞同的。

杜先生说道:“如今的福州,需要的是个强势的知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这人应该是孙桥的副手。”

严舒锦看了下名字张拓,点了点头,那人是个容貌忠厚的人,做事情很稳妥:“还是先生想的周全。”

“让程季桐跟在张拓的身边,当个师爷就是了。”杜先生毫不犹豫说道:“他们两个可以互补。”

严舒锦犹豫了下说道:“知县的位置……”

杜先生知道永福公主是想抬举程家,闻言笑了下说道:“公主,且看以后。”

严舒锦点了下头:“那就听先生的。”

杜先生恩了一声:“知县的位置公主有什么打算?”

严舒锦本来想着让程季桐当知府,剩下两位知县,一个由普通学子,一个交给孙桥的属下,如今却被打乱了。

杜先生说道:“公主,过犹不及。”

严舒锦这才下了决心,挑出来了几分卷子说道:“等下午的考试结束,知县的位置,其中一个给普通学子,一个给那几家人中更合适的那个。”

这样不仅是为了平衡,也是为了分化那些家族,如果这些家族真的联手,哪怕严舒锦能把人杀光,也有些过了。

杜先生点了点头,明显是赞同的,只是到底交给谁,还要看他们谁的卷子更好一些了。

第210章 磐石包子的生

哪怕一个知府和两个知县的位置定下来,却不代表着剩下的人就无所事事, 说到底选出来的这二十三个人严舒锦都有安排的, 甚至准备选一些人跟在自己的身边。

严舒锦又不是嗜好杀人, 福州这些豪强中, 严舒锦并不准备赶尽杀绝, 如果真把人逼上绝路,还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样子的事情来。

按照严舒锦得到的消息,其中谭家、葛家和向家的人,虽算不得什么好人,也没做过什么太过丧尽天良的事情, 而且从这几家人的卷子中也可以看出, 起码他们选出来的人也不是什么废物,说的有些地方也在点子上。

下午的时候,严舒锦没有再去, 而是交给了杜先生, 说到底严舒锦也是在给杜先生造势, 让众人知道哪怕杜先生没有任何官职,却也不是个好惹的。

杜先生在京城的时候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毕竟他当初是拒绝了严帝的挽留而是跟在严知理的身边, 虽然严帝表现的大度, 可是杜先生也没有傻到时常出现来碍了严帝的眼。

到了福州就不需要如此了,而且很多时候, 都需要杜先生去照面和人打交道。

留在府里的严舒锦也没闲着,她正在和程芝讨论慈幼院的事情。

严舒锦不知道西北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建成慈幼院, 不过已经和她没有关系了,而且这件事交给祖母和伯母,严舒锦也是放心的。

程芝和严舒锦根本没有想到,不过才把告示贴出去几日,就有这么多孩子被送过来,而且大多都是按了手印拿了钱就离开的,甚至没有看一下慈幼院里环境的意思,好像根本不在乎这些孩子的死活。

而且被送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女孩,甚至有些才出生没多久。

如此一来慈幼院的人手就有些不够了,程芝已经把程家的丫环婆子安排到慈幼院,才勉强够照顾那些孩子。

程芝有些苦恼说道:“有些年纪大点的还好,能自己吃饭,可是有些孩子太小了,还需要吃奶,如今都是用米汤喂着的,这样的孩子根本离不开人。”

严舒锦皱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程芝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

福州溺死女婴的事情,程芝也是知道的,这些为人父母的,起码是把刚出生的孩子送到这边,而不是直接溺死。

“只是我想着,若是没有公主提的给钱,怕是他们……”程芝还没说完,就觉得难受,索性不说这件事了:“我想着雇乳母,可是还没找到合适的。”

严舒锦说道:“不行就用羊奶。”

程芝说道:“也只能这样了。”

“当初在村子里,有些孩子都是喝羊奶的。”严舒锦说道:“不过也问问太医。”

程芝说道:“不过还是要雇些人手,否则孩子再多点,就照顾不过来了。”

严舒锦微微垂眸,犹豫了下说道:“直接买人吧。”

程芝想了下说道:“不太好买。”

严舒锦也明白过来,福州因为溺死女婴的习惯,使得这边的女人很少,等到该娶妻的时候,这些缺点就暴露出来了,那些福州豪强是不缺的,可是普通人家想要娶个媳妇就难了。

甚至有些因为娶不到媳妇,就结了契兄弟一起过日子的。

所以程芝说人不好买,要照顾孩子自然是选女人的,可是这边的女人还真的不好买的。

说到底造成这样后果的,就是这些相邻之间的械斗,福州百姓好斗,有时候两个街之间的人都能打起来,可能为了田地、为了水源,甚至有些只是因为一些口角之争。

严舒锦想到了杜先生提到的一件事:“蒲县有个浪子帮,那个帮的都是一些游手好闲的,经常被人请去打架。”

程芝不知道为何严舒锦提到这件事,闻言只是说道:“公主准备处理这个浪子帮?”

“还没想好。”严舒锦趴在桌子上,说道:“总归要一件件解决。”

程芝也不再问了,那个浪子帮的事情,她也有所耳闻,都是混混,那边需要打架就可以雇他们,有些村子的青壮年不够,就会出钱雇他们来帮忙,如果浪子帮有人死了,村子里是要出棺材和一些补偿的,不过补偿并不多。

严舒锦叹了口气,脸枕在自己的胳膊上看着程芝说道:“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所以他们格外看重男丁,每年冬天的时候,男丁都可以去族里领米肉的,如果没有男丁就领不到这些的。”

福州这边的百姓也不富裕,领的米肉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家中没有男丁是要被欺负的,有些甚至会被夺走土地,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长久以来的观念,很难改。”严舒锦皱着眉头,说道:“而且女户在这边怕是实行不了。”

因为男女力量上的差异,真的打起来,女子怎么样都是吃亏的。

程芝问道:“公主有什么办法吗?”

严舒锦微微垂眸:“先雇几个人帮着照顾孩子吧。”

程芝应了下来。

严舒锦犹豫了许久说道:“我想先开个秀坊。”

程芝闻言思索了一下说道:“公主的意思是先给这边的女子找个赚钱的门路?”

“对。”有些地方严舒锦可以雷厉风行,可是有些却只能潜移默化了,严舒锦苦笑了一下说道:“程姐姐,哪怕我现在站出来,说给女子寻一条路让她们可以立女户,你觉得福州的女子会觉得神志不清还是会听我的?”

程芝抿了下唇,不用去问她也知道必定是前者的。

严舒锦看向程芝说道:“秀坊只招女子,只要让这边的人意识到女子能赚更多的钱,不说女子的地位,起码在溺死女婴之前,也会犹豫一下是直接卖到慈幼院还是等养大一些让其到秀坊干活。”

“除了秀坊以外,我想着还有其它的,不过我手上的银钱也不够。”严舒锦缓缓吐出一口气:“还有港口没有修缮呢。”

程芝说道:“只是公主想过东西的销路吗?”

严舒锦为难的正是这里,如果海运开始了,那些这些东西自然不愁销路,可是如今却有些为难,光把东西运出去都是一笔开销,那些绣品或者布料一类的,又能卖多少钱呢?要是卖的贵了,旁人还不如直接买江南那边的,何必要买福州这边的。

程芝想了下说道:“其实不管是绣品还是绸缎这类比较贵重的,我们是比不得江南那边和一些老牌的秀坊的。”

严舒锦知道程芝说的是大实话:“既然争不过,那就不争,绣品就算了,不如直接做成衣。”

程芝看向严舒锦。

“都只用普通料子,做的结实一些。”严舒锦说道:“价钱也不用太高,而且只是粗布、细布这类的,再加上做衣服,这些前期的花费都比刺绣绸缎这类的要低,还有被褥这些的。”

“可是卖给谁?”程芝说道:“普通人家都是买了布料回家自己做的,特别是被褥这些东西,会有人想要买成品吗?”

严舒锦也是灵光一闪:“既然这边男子女子少的话,有多少男子会做这些东西?除此之外,我是想要卖到西北那样的地方。”

程芝看向严舒锦问道:“公主是想卖给那边的士兵?”

严舒锦犹豫了下,说道:“我想直接卖到军营。”

“可是朝廷每年都会给他们……”程芝话没有说完,就停了下来问道:“公主是想着,直接卖给朝廷?”

严舒锦开始也觉得自己异想天开,只是真的往这边想了又觉得可行:“对,比如每年这些东西送到西北朝廷需要花费一万两白银,我可以便宜一些,也算是给伯父省钱省事了。”

程芝觉得如果真的能这样的话,倒也是一条路子,只是不确定朝廷会不会同意,毕竟每年的这些军需品牵扯的利益很多。

严舒锦咬唇,坐直了腰说道:“这可是给我伯父省钱。”

程芝依旧觉得不容易,可是明白这件事要是谈下来了,对福州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公主,怕是陛下会压价。”

严舒锦深吸了口气,说道:“只要不让我赔钱就行,毕竟这些事情主要是想着给那些女子寻另一种可能,而且这也只是前期,等到海船这些弄好了,才是赚钱的时候。”

程芝说道:“那要不要先请几位女先生,刺绣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选了人先学着?”

严舒锦点了点头。

“只是万一学会了,她们不干活了怎么办?”程芝有些犹豫,说道:“到时候那些商人来了,出了更高的价钱呢?”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商人没有傻得,就算这些人学会了,能和江南、京城等地的绣娘比吗?何必冒着得罪我的风险来挖我的人?”

程芝闻言笑了下,是她想的有些多了。

严舒锦缓缓吐出一口气,心中却思量着这封信要怎么给严帝写,她知道严帝其实也缺钱,而且国库也不富裕,最重要的是,严舒锦觉得严帝也是知道每年的军需,其中怕是大半都富裕了别人的腰包,既然都是赚钱,还不如给她赚,起码她不会以次充好。

除此之外还有怎么把东西送过去,严舒锦手上也没信得过的商行,这件事要是交给亲兵,就有些大材小用了,而且走商路这点,怕是亲兵也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脚夫了。

如果直接雇佣福州的人呢?

严舒锦想着各种可能,不过这几个月是不可能了,如果快的话,严帝也答应的话,说不得入冬之前就能赚上一笔钱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侦没有了,最近都不知道看什么综艺好了,大家有推荐的吗?

第211章 磐石包子很危

这些事情严舒锦还要和杜先生商量,毕竟韩景和孙桥这几日都不在家中, 而能商量的人也就剩下了杜先生。

按照两个人先前的打算, 知府的位置是给了张拓, 而程季桐跟在张拓的身边, 程家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而且杜先生也提前与家里提了,本来永福公主是想让程季桐当知府的,反而是杜先生自己拒绝了。

程家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杜先生还私下与兄长谈过,只说福州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