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愣住了。

严舒锦看着外面:“坐上了皇位应该是成功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宝姐:造反真的成功了吗?

下面推一下我朋友茴笙的校园娱乐圈文《十八味的甜》,讲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女生忽然和国民弟弟、当红偶像坐了同桌的故事~

app请搜文名《十八味的甜》

文案:

国民弟弟肖让和同班同学的大合影曝光后,

整个微博都在刷:“请问和肖让当同学是一种什么感受???”

五班众人刷到这条微博,对沈意说:“同学算什么,应该邀请你去回答一下,和肖让当同桌是什么感受?”

沈意低头做题不敢回答,

作为话题当事人,肖让却在课桌下悄悄抓住她的手,低笑道:“或者回答一下,和肖让早恋是什么感受……”

本文又名——《我的同桌是大明星》

第223章 磐石包子的挣

在那些官员到福州的第二日,严舒锦就召见了他们, 这些人倒是说了不少话, 不过话中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海港的修建怕是要严舒锦自己出钱了, 不过造船这件事, 朝廷已经提上了章程, 还需要选拔训练,急不得。

严舒锦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直接把招待他们的事情交给了庞彬,只是等人走后,神色就变了, 看向杜先生说道:“怕是朝廷是想拖延时间。”

杜先生说道:“可能是想压一下公主的气焰, 起码让公主知道海运这件事做主的到底是谁。”

严舒锦抿了下唇,微微垂眸没有再说话。

杜先生说道:“不如先见一见王府来人?”

严舒锦点头。

宣王府这次也派人送了东西过来,而且还派了人过来。

只是严舒锦没想到方姑姑会过来, 毕竟方姑姑一直在母亲身边伺候的, 心中一惊问道:“家中可是有什么变故?”

方姑姑行礼后笑道:“是大喜事, 王妃有喜,特意让我来与公主说一声。”

严舒锦愣了下,才明白过来, 问道:“太医怎么说?”

“回公主的话, 太医说王妃身体康健。”方姑姑也知道公主担心的是什么:“王妃怕公主听了着急,所以特意让我来与公主说一声, 并无大碍的。”

严舒锦这才松了口气,说道:“果然是大喜事。”

杜先生也说道:“恭喜公主。”

严舒锦算了下时间:“大约是几月生?”

方姑姑恭声道:“我出来的时候, 已经满三个月了。”

“那姑姑回去的时候,家中差不多就该添丁了。”严舒锦觉得有些遗憾:“只是我不能陪在母亲身边。”

方姑姑说道:“这是王爷给公主的家书。”

这封信是方姑姑贴身带着的,此时才拿出来。

于姑姑上前接过,双手捧着给了严舒锦。

严舒锦直接拆开看了起来,看完以后沉默了下,把信递给了杜先生,杜先生看完以后微微皱眉,怪不得这信是单独让方姑姑带来的,严舒锦又看了一遍,然后直接烧掉了,问道:“如今宫中是什么情况?”

方姑姑恭声回答:“宫中一切都好,太后还赏了不少宫中种的菜出来,收到的人都感激涕零的。”

“那他们是供着还是吃了?”严舒锦忽然好奇问道:“祖母是一把葱绑个缎带送人的吗?”

因为严舒锦的话,杜先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想来是要供着的,然后再吃掉?”

方姑姑也不知道:“反正王府的是支持吃掉的。”

旁人家是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严舒锦也不再提这件事,问道:“祖母和伯母身体怎么样?”

方姑姑说道:“一切都好。”

“这次伯父都选了什么人入后宫?”严舒锦问道:“对祖母和伯母可还尊敬?”

方姑姑恭声说道:“除了两个世家女外,大多都是书香出身的姑娘,其中有个封为贵人,赐封号玉。”

严舒锦皱眉:“玉?”

方姑姑低头说道:“王妃说见过两次,瞧着对皇后也很尊敬。”

严舒锦想到当初祖母的打算,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只是如今都封了玉贵人:“姑姑,我有一个疑问,后宫女子生了孩子,是不是还要升一级?”

于姑姑解释道:“也有不升的。”

严舒锦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方姑姑这两日好好休息一下,我让人带着你出去走走,你回去也可以与母亲仔细说说福州的情况,想来朝廷也知道了前段时日有人围攻公主府的事情了,我怕父亲与母亲得了消息心中焦急,你回去后好好与你们说说。”

方姑姑心中也是一惊,她还不知道这件事,不过看着安然无恙的永福公主,心中略微松了口气说道:“是。”

严舒锦看向玉珠说道:“你这几日多陪着点方姑姑,把来福州后发生的事情仔细与她说说,有些事情藏着掖着母亲反而担心,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诉他们。”

玉珠应了下来。

严舒锦就让方姑姑和玉珠下去了。

除了宣王的那封信外,方姑姑还带来了一箱家书,这些已经送到了严舒锦的手中,只是她没有急着翻看,而是先让玉润去把东西规整一下,于姑姑去外面守着,屋中只留了杜先生。

严舒锦和杜先生很有默契的移到了窗边,推开窗户看着外面说道:“那些人是想做什么,没事牵扯到贵哥身上。”

杜先生皱眉说道:“怕是意在沛公。”

严舒锦想到信上的内容,只说如今京城之中开始流传贵哥有神童之称,严帝的两个儿子都比不如贵哥。

这些流言太过诛心,严舒锦倒不是怕贵哥得意忘形,而是担心严帝会如何去想。

“现在孩子还小,这样的手段太过下作了。”严舒锦神色难看,她咬牙说道:“这是要毁了贵哥。”

杜先生对于宣王世子心中也是喜欢的,只不过到底不是他的亲人,比严舒锦多了几分冷静,说道:“公主不觉得王妃有孕和这个流言的时间有些巧合吗?”

严舒锦愣了下,心中思量了一下时间,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母亲在这个时间怀上孩子,难不成……是想把贵哥送过来?”

先有流言,再有王妃怀孕的事情,杜先生不得不这样猜测,而且他一直觉得宣王妃不是简单的人,要不然也养不出严舒锦和严启瑜这样的姐弟:“也只是我的猜测,而且消息到公主这边,怕是京城那边早已有了应对。”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消息不够灵通。”

这确实是弊端,就像是京城那边也不容易得到他们的消息。

严舒锦此时冷静下来问道:“是因为海港的事情吧。”

这样的消息,只要严帝对宣王一家有了芥蒂,或者严帝觉得宣王一家对他有了芥蒂,海港这些再拖一拖,说不得就能换了地方,只要不是福州,不是严舒锦的封地,就有他们动手脚的机会。

杜先生想了一下说道:“不单单是这件事,也可能是太子。”

严舒锦吸了口冷气,说道:“伯父还……”

说到底严帝如今还是壮年,又是刚登基,两个儿子年纪小,不应该这么急着立太子,而且哪怕没有人告诉严舒锦,严舒锦也觉得严帝不会立这两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人。

严舒锦抿了抿唇,小声说道:“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立太子了,怕是伯父也会担心自己的安危。”

杜先生说道:“陛下不会立太子,可是很多人都是希望他立太子的,如果真的有人提了立太子的事情,反而对公主有利。”

严帝和年幼的太子,不用思索都能想出,世家更希望谁在皇位上,严帝也是知道的,他一日没有坐稳没有让世家彻底顺从,一日就不会立太子的。

严舒锦深吸了口气,许久说道:“这样的话,就算母亲再生一个儿子,贵哥……也是不可能被送过来的。”

杜先生看向严舒锦问道:“如果世子遭到了危险呢?”

严舒锦神色一变,看向了杜先生:“这个时间他们怕是不敢动贵哥的。”

“谁知道呢?”杜先生反问道:“就像是皇后当初也不觉得人会动陛下的长子一样。”

严舒锦动了动唇,说道:“如果先生在父亲身边,会如何建议?”

杜先生没有丝毫隐瞒:“让世子受伤,王妃所出的子嗣,不管男女满周岁后送进宫中养在太后身边。”

严舒锦沉默了许久说道:“伯父不会让贵哥过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贵哥年纪还小,还没出生的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明明可以在父母身边长大,却要被送入宫中,宛如人质一般,这样严舒锦没有办法接受。

杜先生说道:“怕是王妃心中早有打算了。”

“我更希望这个孩子是个巧合。”严舒锦说道:“他出生在一个好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好的时候。”

杜先生直言道:“公主觉得,严帝明明是开国皇帝,甚至也是个明君,为什么事事受到制约,兵权在手反而变得多疑了?”

严舒锦没有吭声,杜先生也没有催促的意思,许久严舒锦说道:“因为他的顾忌太多,而且觉得不安全。”

因为严帝的出身和造反登上的皇位,他更想做出成绩来,让百姓称赞,他想当明君也想当仁君,在京城的时候,严舒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杜先生也没有提过,直到如今,到了福州,在发生了这么许多的事情后,在严舒锦用可以说是血腥的手段直接镇压下去了那些豪强。

杜先生才开始提起这些,严舒锦才开始思考这些事情。

如今福州的豪强,也可以说已经没有豪强了,哪怕开始投靠严舒锦的那几家,如今都在严舒锦的掌控之中,原来家中的一些家丁也都在杜先生的暗示下,默契的把卖身契送到了严舒锦的手上,他们家中只留下了一小部分。

而京城之中的世家都是有私兵的,数量加起来也不少。

杜先生直接问道:“公主觉得,京城的局,要如何打开?”

严舒锦抿了下唇,说道:“这不是我该想的,先生不如思索一下,若是朝廷一直拖延,福州要如何办,海运对朝廷来说是锦上添花,对我来说却是很重要的。”

“既然朝廷不禁海,没有朝廷,却不代表着我们做不成生意。”杜先生没有继续逼问,只是说道:“正好趁着朝廷那边拖延的时间,先赚上一些,虽然没有朝廷支持规模不可能太大,可是价钱可以高一些,不过要瞒着朝廷。”

严舒锦动了动唇,其实按照杜先生的话,就是走私,就像是卖私盐那样,这件事其实庞先生也略微提了一下,却没有这么明显,只是说卖私盐的利润,如今也容不得严舒锦犹豫了:“先生觉得这件事交给谁。”

起码不能和他们明面上有关系,但又要信得过的。

杜先生说道:“蒋健和陶秋鹏。”

严舒锦愣了下才想起来陶秋鹏是谁。

杜先生说道:“这件事牵扯极大,这两个人也可以相互牵制着,不过陶秋鹏无父无母,没有个牵挂,这是好事也是不好的地方,陶秋鹏想要立足就必须依靠公主,而且他很聪明也有野心,敢拼敢闯的又不糊涂,而蒋健这个人聪明有为人也讲义气,能收拢不少人手,有个制约是最好的,他也是最适合的人选。”

严舒锦一时间没有答应,她知道杜先生说的是对的,可是心中却有些说不上来的滋味,有些事情只要开头了就不一样。

杜先生索性说道:“公主如何心中不安,就多想想世子,若是陛下没有打算借着世子这件事做什么,那些流言早就传不下去了,也不至于等到王爷来告诉公主,哪怕最后陛下护住了世子,可是世子这段时间的担惊受怕呢?公主又是如何来的福州?或者说公主多想想早逝的皇后嫡子。”

家望哥……

杜先生直言道:“难不成等世子成为了第二个大皇子,公主才下的了狠心吗?”

严舒锦咬牙,说道:“不一样的。”

杜先生没有再说什么。

严舒锦看着杜先生的眼睛说道:“不一样的,贵哥不会成为第二个家望哥,而我也不需要下什么狠心,我知道先生都是为了我着想,可是……可是我的心其实没有那么大的。”

杜先生说道:“陛下和王爷当初也不过是想让家里多一条活路。”

严舒锦抿唇说道:“不管怎么说,很多事情都太早,而且……我只知道,我现在要做的能做的就是让福州富裕起来,有钱了才有别的东西。”

杜先生说道:“让孙桥再练一些兵出来吧。”

严舒锦看着自己的手指,她还记得小时候,伯父对她的好,也记得家望哥,她记得很多,又觉得自己忘记了许多:“既然石场、盐场那些地方已经有人干活了,原来干活的人筛选过合适的,就让孙桥先组织起来,钱财上……都从我的私账上走,这部分先生管着,钱不够花了与我说。”

杜先生眼神闪了闪,他觉得公主说的对,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不过种下一颗种子而已,只要公主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好的:“我知道了,公主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告辞了。”

“恩。”

杜先生刚准备出去,丫环就来通传,说白家家主白墨求见。

严舒锦平复了下心情,让人去请了白墨进来。

白墨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行礼后说道:“属下有重要事情禀报。”

严舒锦再次让人退下。

白墨才说道:“刘家曾在数年前发现了一座金矿,怕保不住金矿,刘家一直没有透露过丝毫风声,而且为了保住秘密,那个老畜生把所有知道的人都杀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姐:说!杜先生和白墨是不是商量好的!

今天有人来家里给我介绍对象,男方条件挺一般的,然后介绍人问我有什么要求。

我:我不会做家务,也不会做饭,你这样回男方,要是愿意可以见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太真实了吧。

第224章 磐石包子发愁

金矿着实是一件大事,而且白墨既然敢来与她说, 想来是查探过了, 金矿储存颇丰, 而且白墨是私下与她说的, 又特意选在朝廷的人在福州, 怕是给了严舒锦一个选择,这件事是上报朝廷还是私下隐瞒。

严舒锦微微垂眸,那么白墨又是什么样的想法。

白墨恭声说道:“公主也知,我与弟弟的身世,我又有那样一桩不堪的亲事, 此生都不愿意再娶, 只有一个弟弟,想着能不能送到公主身边,不求他多成才, 只求他不要荒唐度日了。”

严舒锦听出了白墨话中的另一层意思, 他这辈子都不会娶妻生子, 那么亲人只有白砚一人,以后怕是要过继或者直接让白砚的子嗣继承白家的,白墨把白砚放在严舒锦的身边, 也是表明了忠心:“何至于此。”

说到底严舒锦也是心软, 看着白墨说道:“何必用旁人的错误来为难自己?”

这话是劝慰了。

白墨闻言竟觉得心中一酸,低头不着痕迹眨了眨眼, 再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平静,这样的话没有人与他说过, 那些过往不堪,他甚至羞于启齿:“公主也知我……不管为了什么原因,都是我为了活命,娶了自己的亲侄女,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骨子里是刘家的血,要不然……”

严舒锦叹了口气说道:“你那时候又有什么办法呢?若是说你错,就错在生前没好好求一求菩萨没能投个好胎。”

其实严舒锦确实不觉得白墨做错了,他不过是为了活命,若是他不去娶,怕就要轮到他的弟弟了,这样的腌臜事情,白墨如何任何弟弟进泥潭,而且严舒锦特意让人打探过了,白墨成亲后并没有碰妻子,在掌握了刘家的权势后,就暗中把妻子送走了,又备了充足的嫁妆,可谓仁至义尽了。

严舒锦愿意多说这些,也不过是看在白墨是个重情义的人,虽然有些手段下作了一些,可是却没有越了做人的底线,他这样的身份想要立足也光明磊落不起来的,就像是原来,严舒锦一直知道想要做善人,也要有做善人的资格的。

这话弄的白墨神色都轻松了起来:“那下辈子属下一定好好求求菩萨。”

严舒锦闻言也笑了起来说道:“你弟弟比较擅长哪方面的事情?”

白墨说道:“略识几个字,倒是更喜欢骑马打猎。”

严舒锦想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倒是有两个去处。”

白墨没想到还有选择,而且听着公主的意思,是真正为白砚思索过的正色道:“都听公主的。”

“一处跟着知府。”严舒锦说道:“不过知府那里难免动刀动剑的,都说刀剑无眼怕是有些危险,只是相比起来还是比较安全的。”

白墨也是明白。

严舒锦接着说道:“第二处就是跟着孙桥,我让孙桥练了一批士兵。”

练了一批士兵,这话说的轻描淡写的,可是其中的意思却让人不得不深思,白墨也是一惊,却又仔细思索了起来,这两处都好建功立业,只不过后一处……

严舒锦看向白墨说道:“不过跟着孙桥了,怕就不好时常回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就是和向宏他们一般,先留在我身边跑跑腿。”

白墨刚想说话,就被严舒锦阻止了,说道:“你回去与你弟弟好好商量一番。”

“是。”

严舒锦见白墨还像有话要说,也没有催促。

白墨说道:“公主,属下家中并无长辈,弟弟如今年纪也大了,按理说早该娶妻了,只是一直没寻到合适的。”

严舒锦微微皱眉,倒是没有说话。

白墨直言道:“属下觉得公主身边的丫环都是知书达理的,想着能不能高攀……”

严舒锦本以为白墨是看上程家的姑娘,可是听了白墨的话越发的为难:“这件事让我想一想。”

“是。”

白墨见没有别的事情就先退下了。

于姑姑这才带着人进屋伺候。

严舒锦看向玉润说道:“先请杜先生来。”

玉润恭声应下:“是。”

于姑姑见严舒锦皱着眉头,问道:“公主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严舒锦也没瞒着,就把白墨的请求说了:“按照白家的情况,我也不能随意指个丫环嫁过去,那样太寒人心了,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