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玉珠和玉润两个人,严舒锦一个都不舍得。

于姑姑也是知道白家兄弟的事情,闻言说道:“若是我看来,倒是觉得白家兄弟堪称良配,不论玉珠还是玉润嫁过去都是妥当的。”

只不过相比起来,玉润更适合一些,这话于姑姑却不会说的。

“公主不妨问问她们两人的意思?”于姑姑说道:“白家的事情说明白也是好的。”

严舒锦摇头说道:“若是让我来说,不管玉珠还是玉润都是肯的,可是我也不想委屈了她们。”

于姑姑笑道:“若是白家不是好的,公主也不会犹豫,虽说这兄弟两个出身有些不好,可是瞧着是重情义的,正是因为公主觉得妥当,所以才犹豫而不是一口拒绝,这般的好人家,不如说明白了让她们两个去选。”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也好,晚些时候我问问,我倒是没见过白砚,只是觉得白墨这人更有担当一些。”

于姑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白墨前面娶过妻,如今虽然话头上是病逝,可是那样的身份和过往,就怕两个小姑娘心中不愿意:“不如我先与她们说说?”

严舒锦说道:“也好,我与杜先生说话,姑姑在外仔细与她们两人说一下。”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

杜先生还没走多远就再次被请回来了,严舒锦让于姑姑到外守着,这才小声把金矿的事情告知了杜先生,杜先生心中一喜,面上难免也露出来一些,这还真是上天保佑:“公主怎么想?”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理应交与朝廷的,只是……一个还没弄好的海运都让那些人急了眼,再来个金矿,算了,我就直言了,我缺钱。”

开始还算有些借口,说到最后就变得理直气壮了。

杜先生反而笑了,说道:“公主考虑的妥当,当初都觉得福州这边穷山恶水的,没曾想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若是真的交上去,怕是不仅京城不安稳,就是公主这边也不得安稳了。”

严舒锦说道:“只是金矿的事情要找个妥当的人,若是被发现了,这可不是小事情。”

杜先生看向严舒锦说道:“既然是白墨发现的,不如就交与白墨,让孙桥从旁协助。”

严舒锦思索了一下说道:“也是妥当,只是算来人手上还是有些紧了。”

杜先生苦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严舒锦看着杜先生说道:“书院既然已经妥当了,选个好日子就招生吧。”

杜先生犹豫了一下说道:“让芝姐管着慈幼院还好说,管着这书院……”

“只管着慈幼院,有些耽误程姐姐了。”严舒锦倒是比杜先生看的开,虽然书院的山长是严舒锦,可是她也没这功夫去管:“慈幼院的事情教与程姐姐的弟媳倒是妥当,有程姐姐指点着,又有着家中帮衬,想来很快就能接手了。”

其实不光是程家的女眷,就是男子都各有差事,若不是杜先生的嫂子是当家主母,脱不开身怕是连她都要被严舒锦要出来帮忙了,如今杜先生的兄长,也被严舒锦安排了差事。

京城的藏书楼已经开了,严舒锦不光弄了女子书院,也想在福州弄个藏书楼,只是这其中不管是书籍的规整摆放还是旁的,都需要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去管,而杜先生的兄长正合适,他并不似杜先生这般灵光,但是饱读诗书,按照杜先生的说法就是个迂腐不知变通的。

可是这样的性子正适合这件事,而且最后也能有好名声,果然杜先生回去提了一提,这件事就成了。

严舒锦在心中寻摸了一圈,着实找不到人手了,若不是程家仅剩下几个年纪小的,她都恨不得把所有人给安置了:“先生觉得庞晏如何?“

庞晏是庞彬的弟弟,如今跟在杜先生身边跑前跑后的。

杜先生说道:“是个可用的,只不过性子有些跳脱。”

言下之意,还不适合出去帮着办事。

严舒锦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

杜先生忍不住说道:“公主也别只盯着这一亩三分地了,就连韩公子的母亲都忙的脚不沾地了,还有谁有空?不如想着去旁处挖些人过来。”

严舒锦也是想过,可是苦于挖不到人手:“先生你觉得我能去哪里挖人来帮忙?我本想着请王夫人的,可是她还要照顾外孙帮着母亲打理生意,着实不适合。”

杜先生想了一圈,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人可以用,只能在福州选了合适的慢慢□□,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说公主得罪的人,可以说三天三夜不重复,可是说和公主交好的,五根手指都能数的过来。”

严舒锦看着杜先生,深吸了口气说道:“先生!三天三夜都不重复,有些过分了!”

杜先生指着自己的腿说道:“我来福州后,这腿都跑细了几圈,要不公主算算,不说旁人就是韩公子,有多久没能在家安稳的睡一觉了?”

严舒锦沉默了。

杜先生双手一摊说道:“如今京城之中想了一圈,我都只想到公主得罪的人,一个能拉来做帮手的都没有。”

严舒锦张了张嘴,竟然无言以对。

杜先生看着严舒锦说道:“公主还是想想怎么着帮手比较好,而且福州的人口……起码要再增增,却不好办。”

作者有话要说:气的脑壳疼。

昨天那个相亲对象,特意打听了一下。

离过婚,结婚两个月,嫌弃老婆好吃懒做不干活,两个人动不动就打架,所以离婚了。

前妻还是他的同学,自己谈恋爱结婚的。

介绍人又来说,让我去见见,离过婚才知道疼老婆?

我知道后,只想呵呵,送她一句去你妈的!

第225章 磐石包子的玉

这件事哪怕是严舒锦也不好去处理,毕竟现在都讲究落叶归根, 若不是活不下去, 根本不会有人愿意离开故土的, 又或者是发大财了, 福州这个地方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发大财的。

严舒锦想了一圈, 也只能说道:“到时候寻人,看看有没有那种正当来的,卖了死契的那种,不论大小就买来吧。”

可是这样又能买来多少人,而且卖的大多都是女孩, 只是杜先生也知道没有旁的办法, 应了下来说道:“不如专门选了人去办这样的事情,最好能买些工匠来,还不好明面着来, 免得混了不妥的人进来。”

严舒锦问道:“杜先生觉得让谁去合适?”

杜先生想了一下说道:“从亲兵中寻个妥当的吧。”

严舒锦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我还想了一件事, 就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找杜先生商量下。”

杜先生看着严舒锦。

这事情严舒锦在心里想了许久一直没有拿定主意:“其实我瞧着那些边军哪怕受了点伤,干活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有些有家可归还好些, 可是有些已经没家了, 更多的是早早出来和家中都不亲近了,遇到厚道人家还好, 不厚道的怕是身上的钱财没了,人也就没了。”

杜先生已经想到严舒锦要说什么了, 可是这事情却不好办,虽然只是一些伤了不能再上战场的,可到底是边军出身的,万一京城那边疑心公主怎么办。

严舒锦也是犹豫这些,所以才想了许久:“若是……”

“公主。”杜先生打断了严舒锦的话:“怕是不妥。”

严舒锦动了动唇,许久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了。”

杜先生也不好再多言。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多亏我是女儿身。”

若是个男子,怕是早就被人疑心上了,想想京城之中年岁还小的弟弟。

杜先生只是说道:“多亏陛下年岁还轻,几位皇子也还小。”

如今还算不得乱,怕是真正乱的是等宫中皇子长大了。

严舒锦也没再说什么。

杜先生说道:“我去找孙桥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年岁大一些稳重的人,多选几个出来,私下去外面采买些人回来。”

严舒锦说道:“我上书给伯父,只说福州缺人,若是有那种犯错发配的都让往福州送,到时候挑挑拣拣的,不能做旁的,起码能干些粗活。”

杜先生这次倒是没说什么:“其实公主不如示弱。”

严舒锦愣了一下也明白:“我知道了,三分凶险我也会写成十分的,再哭哭穷,就说想吃个烤鸭都找不到人来做好了。”

杜先生闻言笑了下,谁也没有再提那些边军的事情,其实杜先生心中也是遗憾的,那些边军哪怕残了不能上战场,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而且公主这样的做法对他们犹如再造之恩,想来对公主也会忠心的。

此时白府,白墨已经和弟弟说了永福公主的话。

白砚忍不住问道:“哥,你说公主的意思到底是把金矿往上报还是不报?”

“自然是不报。”白墨说道:“这件事你就不要再管,金矿报给公主了,以后和咱们家都没有牵扯了。”

白砚也是明白的,说道:“哥,你觉得我选哪一条路好?”

白墨沉思了一下说道:“各有各的优缺点。”

白砚有些犹豫,其实从长期考虑,倒是第二条路更好一些,第一条虽然能更快的立功,却是跟着知府的;而第三条,能让人知道白家是被公主看重的,不管是出门办事还是旁的,对自家兄长都更有利。

第二条却是个不起眼的,可是只要能坚持下来,绝对是公主的亲信,而且那边刚起步,也容易争了位置出来。

白砚问道:“哥你说公主弄私兵做什么?”

白墨看向弟弟说道:“我不知道,你也别问,要是走第二条路你就记得,不管公主吩咐什么你都把嘴闭严实了。”

白砚心里有些倾向第二条,可是觉得这样把所有压力交给哥哥也是不好:“那我还跟在公主身边吧。”

白墨皱眉看着弟弟,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想法,叹了口气说道:“我倒是觉得前程不该看这些年。”

“可是海运开了。”白砚也有想法:“向家、谭家和葛家他们都有人在公主身边,哥你就容易吃亏的。”

白墨被逗笑了说道:“我是吃亏的性子?”

白砚这才有些不好意思说道:“那我就跟着孙大哥了?”

白墨看着弟弟的模样,忍不住拍了他一下:“人家认识你不认识,你就孙大哥孙大哥的叫上?”

白砚也是好脾气,说道:“我那时候就瞧着孙大哥特别威风。”

白墨看着弟弟的模样,说道:“那明日与我去给公主磕个头,对了还有一事,我求了公主给你选个媳妇,若是公主允了,你可要好好对人家,虽说是公主身边的丫环,可是从京城跟来的,出门在外不管是打理事情还是遇事的镇定,都是不差的。”

白砚听到这个,挠了挠头说道:“哥,你先娶。”

“我就不娶了。”白墨说道:“免得耽搁了人家好姑娘。”

说到底白墨想起自己当初和亲侄女拜堂成亲都觉得恶心,心中厌恶的慌,干什么害的人家姑娘跟着自己一起。

白砚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劝,他知道哥哥挨得那些罪,都是替他的,心中有些难受却又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白墨已经不再和白砚说这些了。

公主府内,严舒锦和杜先生在内室谈事情,于姑姑也在外间低声把白家兄弟的事情与玉珠、玉润说了,倒是没有专门提兄弟两个的身世,因为当时说这件事的事情,她们两个都在。

玉润问道:“姑姑,公主是什么意思?”

“公主瞧着是要重用他们兄弟的。”于姑姑倒是没藏着掖着:“而且这门亲事确实不错,要不然公主这样看好你们,也不会犹豫让我问了你们的意见。”

玉珠低头抠着手指说道:“我、我还是想嫁侍卫的。”

其实玉珠倒不是嫌弃白家兄弟哪里不好,而是当初从西北回来,心中就觉得想要嫁那样威武的人,她不太喜欢书生那样瘦弱的。

于姑姑也记起来,说道:“那玉润呢?”

“公主身边也没多少人。”玉润说道:“我还想在公主身边伺候。”

于姑姑叹了口气,仔细说道:“我知道你想伺候公主,只是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下,公主也是希望你们好的,就算没有他们兄弟,公主也是要找合适的人让你们嫁出去的。”

玉润有些不愿。

于姑姑小声说道:“哪怕嫁了,也是为公主好的。”

玉润也是聪颖的,此时明白过来,看向于姑姑说道:“若是要嫁,我就嫁白墨,不要嫁弟弟。”

于姑姑也知道玉润是个敞亮的人,其实要于姑姑看来也是白墨更好点,虽说白墨的意思,以后白家都是弟弟的,可是如今当家还是白墨,这个以后也是几十年后了:“白墨确实是个好的。”

玉润动了动唇,说道:“姑姑……”

于姑姑看着玉润,说道:“跟在公主身边,谁都高看你,可是说到底依旧是伺候人的,又能帮着公主多少?若是嫁出去了,有公主在,你又是自己当家做主的,公主有什么事情,你也能多帮着点,这不比在公主身边只能照看着吃食一类的要好吗?”

玉润咬唇说道:“话是这样说,可是我总想着,如果离了公主身边,以后有自己的孩子,难免要为孩子多考虑点。”

“傻丫头。”于姑姑这才明白玉润一直担心的是什么,忍不住笑道:“你孩子以后的前途不也在公主身上?只有公主好了,你一家子才好,难不成你还能害了公主?”

玉润说道:“我就是觉得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公主。”

于姑姑一直知道玉润忠心,此时闻言也愿意多教几句:“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就足够了,你一心一意为公主,公主也是想多为你考虑一下的。”

其实明面上严舒锦让于姑姑问的是玉珠和玉润,其实心里更倾向玉润的,毕竟当初玉珠的话,不仅于姑姑记得,严舒锦也是记得的,其实于姑姑也不看中外面那些名声,而是看着实在,白墨这门亲事,着实是个内里实在的。

又是白家自己求来的,而不是严舒锦施压下去的,等玉润嫁过去,日子自然是好过的。

等晚上的时候,于姑姑才把事情严舒锦说了,严舒锦闻言点了下头,特意留了玉润来,其实严舒锦不觉得非要姑娘嫁人,就像是程芝一直说不嫁,严舒锦也觉得挺好,只是玉润的性子细腻,又是个重感情的,就像是玉珠,严舒锦也没想一直留着,等有合适的,也要把玉珠配人的。

除了玉珠和玉润外,严舒锦身边还有别的小丫环,也都是于姑姑一手教导的,不过是严舒锦习惯了她们两个伺候,也不喜欢太多人,才一直没有提上来。

严舒锦说道:“不用想那么许多,以后好好过日子,等明日我与白墨说了,若是他也愿意的话,我就认你为义妹,给你置办了嫁妆,让你从公主府风风光光的出嫁。”

玉润红了眼睛说道:“公主……”

严舒锦笑着说道:“等你成亲后,我想着你先去慈幼院帮忙,到时候帮我盯着做果干的,你是个细心的,那些又是吃的东西,多是女子在做,庞先生并不适合整日在里面,以后还有你忙的时候,可别以为嫁人了,就能轻松度日了。”

这话反而让玉润笑了起来,说道:“只要能帮上公主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早就设定好给玉润和玉珠配什么样子的人了!

第226章 磐石包子的驱

严舒锦觉得白墨是好的,却没想着就这样逼着玉润嫁了, 毕竟当初她也是自己先瞧上了韩景。

等白墨来了, 严舒锦就让玉润单独去见了他, 于姑姑在外面守着, 也不知道两个人谈了什么, 不过玉润却是愿意嫁的。

严舒锦收了玉润为义妹,虽然没有大办只是公主府开了席,请了相熟的人吃了顿饭,可是福州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有些心思灵巧的已经想到说不得公主这是要吧身边的丫环嫁人, 有个好名头。

只是再怎么想, 也没人想到这门亲事能落到了白墨的身上,哪怕是落到白砚身上都更可信一些。

不过到底如何也不是他们能质疑的,白家如今就白墨兄弟, 白墨更是当家做主的, 又有严舒锦的首肯在, 于姑姑出面打理,没多久这门亲事就订下来了,旁人心中暗骂白墨奸诈, 可是怎么想都晚了, 不过又想着永福公主身边得用的不仅玉润一人,还有一个, 有些心思活道了的,就想给自家子弟求娶, 却都被拒了。

福州虽然比严舒锦刚到的时候富裕许多,可是根本比不得京城或者江南等地的富裕,那些世家子弟被派来,没多久就觉得无趣了,倒是不少人大手笔置下了宅院,倒是那些商人,除了一直巴结着的折腾一些,剩下的大多都老老实实的在客栈之中。

他们倒是有旁的心思,可是快到了福州才知道永福公主做的这么许多事情,商人最是心思灵敏了,再想着世家与永福公主之间的纠葛,心中自然有取舍,有些就一心巴结着那些世家,自然在被派来的世家子弟面前讨好,有些却是觉得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这到底是永福公主的地盘,怕是以后生意也是放在永福公主这里的。

虽然不得罪那些世家子,还时不时送了东西讨好,却也送了东西去公主府,等发现永福公主竟然根本不管那些世家子弟,容着他们买地买院的闹腾,有些觉得永福公主服软了,又赶紧去讨好那些世家子弟,有些却觉得事情不妥,关紧了屋门,几乎不再出客栈,

只是想着不管怎么样,他们住在永福公主的地盘上,就算出事了,也能保个性命。

不过这些人再怎么想,也没想到永福公主下手又快又狠。

就在这些人缩着头度日,不知道要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拿着状纸跪在了公主府门口,状告京城来的一户张姓人家,强买土地,家中不愿意卖祖产,那家的管事还把家中老人给打伤了。

公主府的侍卫接了状纸,请了苦主进去,很快就有侍卫出来,直接抓了张姓的人,当时他正和几个玩的好的在外纵马玩乐,被抓的时候还想反抗,直接被侍卫给按到,连着小厮一并都抓了。

这姓张的此次能来还敢如此猖狂,正是因为家中姐姐被送进了严帝的后宫,起码在他出来的时候,还是得宠的。

只是因为家中的叮嘱,他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不过是压着价钱买了不少良田,这种事情是做熟了的,根本没有当一回事,而且不单单是他家,就是旁的人家也是如此,更何况他还有姐姐在宫中,想着哪怕永福公主计较,也不会捡着他来。

没曾想永福公主还就偏偏折腾他了。

这一下来此的世家子弟都慌了神,还找人去一并来的官员那里,更有些胆子小的,当即收拾了行李就想要回京,可是来的时候容易,想走就没那么容易了,城门有侍卫把手根本不放他们离开,就连他们住的地方外面都日夜有人巡逻。

严舒锦早就收集好了证据,直接让人送到了京城之中,而来的这些世家子弟,除了两家真正老实的,剩下的都被没收了家产,买的那些宅子地契全部都作废了。

如果此时这些人再不知道早在他们来的时候就落了圈套,那就是傻子了,就连买的地宅子都是严舒锦的,不过是换个名头而已,更何况这些世家子弟都喜欢享乐,买了宅子后花了大价钱修缮,买了不少好的东西摆置。

可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不管是那些宅院、还是请来修缮的匠人,甚至连买到的什么碧玉屏风、白玉花瓶都是严舒锦早先抄了那些人家得来的,正等着这些肥羊来出手卖给他们的。

严舒锦不过是忍了这些人数月,一文钱没有花,宅子修缮好了,里面家具什么也都收拾的整齐,还赚了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那些人不管是附庸风雅还是旁的,还带了不少书籍来,这些都被严舒锦扣下收拾了送到了程大伯的手中。

这些世家子弟,严舒锦是没有杀的,只是把人都给关了十数日,那些家丁一类的通通扣下送去干活了,只留了些小厮,这些世家子弟都被扒了裤子按在城门口打了板子。

严舒锦又没准备打死人,不过一人二十板子,行刑的都是老手,最多让他们受点皮肉之苦罢了。

可是被人扒了裤子当着众多人的面打,打的不是他们屁股,是他们的脸面,以后福州这边再提起世家,怕是心中再无多少敬畏了,想来的就是被永福公主扒了裤子打。

严舒锦直接踩着这些世家子弟的面子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来的京官之中不乏有和世家交好的,只是福州都是严舒锦的地盘,她手中又有真凭实据,这些人根本不敢出面,而且严舒锦还做了一件让人满心憋屈却无法言喻的事情,她把那些身无分文还被打了的世家子弟都交给了这些京官。

说是这些人带来的,惹了事情让严舒锦善后不说,还差点造成了民愤,如今让这些人好生看管。

这些世家子弟哪怕来的只是不得宠的,可是在家中也是锦衣玉食长大,此时受了伤被人羞辱了,如今不仅把这些世家子弟还了回来,那些白白干了十几日重活的下人也被送了回来。

就连贴身丫环,虽然没被扔出干重活,却被人盯着绣了不少东西,被送回来的时候,一个个都瘦了许多,见了自家少爷都哭个不停,能被贴身带出来的丫环,大多是身边得意的,吃的用的甚至比一般出身的小姐还好一些,可是如今别说身上的首饰了,就连衣服都变成粗布的。

那些一开始就讨好世家子的商人心惊胆战的,却又不能不管。

而被严舒锦这般折腾的,所有人的吃穿用都需要重新置办起来,可是福州被严舒锦把持着,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不过是这些人的旧物,却又不得不花。

等这些人身上的伤养好,就都闹着要回京了,只是商人自知讨不得好,可是又有皇命在,他们想走都走不了。

来的京官捏着鼻子凑了钱雇了人和船把人送回去,他们不敢不出,就怕回京之中被人告了状,他们还要在朝为官,心中却也不愿意留在福州的,如此一折腾,就连他们身上的钱财都被折腾空了,而永福公主又不搭理他们了。

此时一个个都知道永福公主的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