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的房东自从那日帮戚嫂子说过话,戚嫂子本就是个水性杨花的人,房东也是好吃这口枣儿汤的,两人在回来路上几个眼神一对,就偷偷摸摸做了一对露水鸳鸯。戚嫂子怕老张婆母子搬了,到时不好去寻,和房东说了,要房东瞧着他们两母子,还要时刻不忘为自己说好话。

房东新j□j热,哪有不肯的。见老张婆要去寻房子,已经费了无数口舌,让老张婆别离开。这些日子见老张婆母子和原来一样,房东还当他们没有别的打算,等正月十六这一日,房东还打算再去瞧瞧老张婆母子,刚起身就听见外面人在嚷嚷,房东推门走出去,有个租客就道:“东家,你来的正好,张嫂子母子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还留了张条子。”

什么,走了?房东的眼顿时瞪大,劈手夺过纸条,见上面写了几个字,说已离开,这月房钱也放在这里。不由去扯那租客的衣衫:“房钱呢?”

那租客本还打算把那房钱瞒下的,见房东这么问就道:“房钱,哪有啊?”房东啐了他一脸的吐沫:“这上面写的清楚,房钱和纸条放在一块。”

租客本不识字的,听了这话晓得瞒不住了,只得从袖子里把那一块碎银子拿出来:“就是这个。”房东一把抢走银子,既然房钱不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至于自己情人那里,再软语温存就好,她不听,正好就可以不要她,这个把月,也有些腻了。房东打算好了,哼着不成调的曲,打算梳洗过后,再贴个招租帖子,这样便宜的房子,哪能租不出去。

戚嫂子是中午时分才晓得老张婆母子不见,惊的瞪大眼,和房东吵了几句,见房东爱搭不理,晓得这男人多半是靠不住的,毕竟房东算是戚嫂子搭上的比较有钱的主儿。戚嫂子只得重又软语相问,放出手段好好伺候了房东一回,又要了个银镯子,这才放房东离去。

等房东离去,戚嫂子有心去铺子那边寻寻,但想起尚妈妈说的话,忍不住又缩回去,只得暂且歇了这颗心,慢慢寻访就是。

“我到江南已有三个来月,此地和京城大有不同,别有一番景致,众人待我甚好。”尽管张有才晓得秀儿不会给自己回信,但还是给秀儿写了信。秀儿瞧着这信,唇边不由露出笑容,石大爷走进来,瞧见秀儿唇边的笑容,好奇地问:“你这是瞧什么呢?笑成这样?”

秀儿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用手扶着腰站起来:“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铺子里那个姓张的小哥,榛子见他聪明,让他去江南了,这会儿给我写信呢。”

石大爷接过妻子递上的信纸瞧了瞧就道:“全是些大白话。”

“又不是做文章,要那么文雅做什么?”秀儿把信纸折好收好才对石大爷道:“说起来,榛子生的儿子已经洗三了,我也不好去瞧。”

这些都是女人的事,石大爷嗯了声:“不是女儿去了?瞧瞧,到现在都没回来,也不晓得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话没说完就听见外头传来笑声,接着锦儿掀起帘子进来,先叫声爹爹才在丫鬟的服侍下解着斗篷:“娘,姨姨生的那个弟弟好乖,比玖弟弟漂亮多了。就是姨父有些不欢喜,说怎么又是个儿子,他想要女儿呢。”

秀儿把锦儿拉过来:“瞧瞧,越来越淘气了,脸上这是从哪搞的,小花猫样的?”锦儿皱下鼻子:“小全哥淘气,拿土去扔玉姐姐,玉姐姐就扔回去,我去劝架,就成这样了。”

“怎么是你去劝架?”石大爷低头问,锦儿的头歪了歪:“因为兰花姑姑不在啊。爹爹,我和你说,姐姐们已经给我洗过脸了,可是小全哥又扔了一把土,于是我就不要她们再给我洗脸,好给绿丫姨姨告状。”

秀儿噗嗤一声笑出来,点着锦儿的鼻子:“越来越淘气,越来越爱和人告状了。”锦儿的眼圆鼓鼓地睁着:“娘,您不是说,要和人告状才不会吃亏?”

石大爷忍不住笑了:“这闺女,越来越聪明了,不过女儿我和你说,这也不能只会告状,还要会不告状。”锦儿的眼睁的更加圆鼓鼓的,石大爷把锦儿拉过来,和她说话,秀儿挺着肚子在旁瞧着,心里越来越欢喜,人生,本该就是这样的。

“听的弄璋之喜,特附上几样微物,给孩子玩。”秀儿坐在那里,瞧着摇篮里的儿子,望着张有才随信寄来的那些东西,拿起一个小泥娃娃,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笑。

锦儿走进来,她已经六岁多,还没开始留头,见秀儿笑了就走过去偎依在她身边:“娘,又是张家舅舅写来的信?”秀儿嗯了一声,把那个泥娃娃递给锦儿:“这是他寄来的,给你玩呢。”

锦儿接过泥娃娃,玩了会儿就放下:“还是给弟弟吧。这个泥娃娃,比姑妈给的好看。”石大姑奶奶的儿子已经被送到松山书院,石大姑奶奶为了儿子,也要对秀儿笑脸相迎,对锦儿也要爱屋及乌,不过总和亲侄女有些区别。秀儿也不在意,不过就是面子情,能这样已经不错。

听锦儿这样说就对锦儿摇一摇头,锦儿明白自己娘的意思,趴在娘腿上:“我晓得的,不过是在娘面前说一说。”秀儿点一下女儿的鼻子:“我们锦儿最乖了。”锦儿应了一声眼就去看摇篮里的孩子:“娘,弟弟什么时候才会说话?现在只会哭。”

“吆,我们锦儿侄女,会嫌弃弟弟了?”说曹操曹操到,石大姑奶奶的声音已经在外面响起,丫鬟都还来不及通报石大姑奶奶已经掀起帘子走进来,锦儿忙站起身,对石大姑奶奶叫声姑母。

石大姑奶奶不冷不热地说了声锦儿乖,就上前抱起摇篮里的侄儿,瞧见这个孩子,石大姑奶奶脸上的笑比方才可亲热多了,这才是石家的孩子,而不是锦儿这样的孩子,想着石大姑奶奶心里就对锦儿有些嫌弃,但瞧见秀儿,又把心里的嫌弃收起,抱着孩子坐在锦儿身边:“锦儿啊,姑母和你说,这弟弟呢,你一定要待他好。”

“瞧大姐您说的,锦儿和梧哥儿,是一个娘胎胞出来的,哪会待他不好?”秀儿怎不明白石大姑奶奶的意思,不过这世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横竖锦儿有那么多人疼爱,也不缺这么一个。

石大姑奶奶被秀儿这么刺了一句,也就哎呀一声:“是我想左了,我说弟妹啊,我今儿来寻你,是有要紧事的。”要紧的事?锦儿还想在旁边听听,秀儿已经让人把锦儿带出去,石大姑奶奶这才开口:“弟妹啊,说起来锦儿侄女都已经七岁了,这个年纪,也该想着寻亲事了,不然再过几年寻,那好的就被寻走了。”

寻亲事?秀儿是真没想到女儿还这么小就要被寻亲事,哦了一声瞧向石大姑奶奶,石大姑奶奶见秀儿不反对,就道:“锦儿总是要在石家出嫁的,这要寻呢,也要寻石家故交,说起来,这…”拖油瓶三个字已经在石大姑奶奶嘴边滚,瞧瞧秀儿的神色又不敢说出来,只得道:“这回呢,也是凑巧,就是你姐夫的一个好友,家里三个儿子,说想给大儿子寻门合适亲事,瞧了好几家都瞧不上,这家子可富了,比我们家富多了,我算了算,比锦儿大三岁,也算一门好亲事,就去透了个口风,谁知他家就觉得锦儿确实不错,弟妹啊,我和你说…”

“大姐你就别说了,锦儿的婚事有我操心呢。”石大爷已经从外面走进来,瞧着石大姑奶奶有些不耐地道。

“阿弟,你这话就说的不对,女儿家的婚事,当然是做娘的操心,这万家,我们和他们打交道也十来年了。”石大姑奶奶听到弟弟反对,自然不悦。

“大姐,就是因为万家和我们打交道十来年了,我才晓得这家子是什么样的人家?孩子呢,要配个一般人也不错,可要配我锦儿,还是差了些。”石大姑奶奶听了这话,差点被气倒:“阿弟,你这说的什么话,万家那孩子,你又不是没见过。”

“正是因为见过,所以才不配我锦儿。”石大爷一步不让,石大姑奶奶还想再说,石大爷已经道:“姐姐,我晓得你是好意,可是这婚事,我会操心,你啊,就安安生生过你自己的去。”

话说到这份上,石大姑奶奶也只得再说几句淡话就离开,等石大姑奶奶一走,石大爷才道:“对不住啊,大姐她就是爱瞎操心。”秀儿嗯了一声:“居家过日子,总是难免的,这万家,到底有什么不好?”

“要说这万家做生意呢是不错的,那孩子也还算聪明,可是呢家风不好。这万老爷喜欢女色,房里有七八个妾不说了,还有通房,你想想,这样人家,我怎放心女儿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家风什么的,古人挺在意的。

、第121章 喜悦

这话让秀儿心里如蜜一样甜,含笑看着丈夫:“这男人家倚红偎翠,不是平常事吗?”石大爷不料妻子有这么一问,先是一愣,等瞧见妻子面上的笑就摇头笑了:“你故意逗我呢,虽说男儿纳妾也是寻常事,可也要瞧是哪一种,若是没有儿女,纳妾生子也是应当。再不然情根深种,一时倾心,家里已有了妻子,又肯做妾的,那娶回家中,妻妾分明,也是有的。最不喜就是这样好色之人,不但纳了许多的妾回来,还把那大奶奶放在一边,任由那些妾争宠吃醋,把家里闹的鸡飞狗跳,哪是好好过日子的人家?”

秀儿又笑了,接着就道:“那若有一日,你在外和人情深意重,她又肯屈身为妾,那你会不会纳她回来?”石大爷不由愣住,这个问题着实有些为难,秀儿得不到石大爷的回答,轻声道:“我晓得你要说这话,定然是为难的,可我的心很小,我只容得下你一个人。同样,我的丈夫,我也只愿意他心里有我一个。”

成亲已一年多,两人的儿子都两个月大,但这是秀儿头一次对石大爷说出心中真正念头,石大爷把妻子的手握住:“我娶你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你要的就是我要的。”

真好,秀儿觉得一直蒙在心上的,那种不确定此时彻底消失,这个男子,虽然因这样原因嫁了他,可是他值得自己嫁。只因为他这颗心,石大爷把妻子的手握在手心,能感觉到妻子的彻底放松,脸上不由露出笑容,这一辈子,能娶得自己心爱的人,能得到心爱之人的心,还有什么事,比现在更美好呢?

这件事不过一个小风波,很快就过去,石大姑奶奶见石大爷两口子都不愿,也就再没来说。秦清在翰林院观政三年,谋了外任打算外放,直到在吏部拿到凭,秦清才带了妻儿前往定北侯府,告知爹娘。

定北侯倒罢了,不过说几句男儿志在四方,牧民官是极难做的,必要好生为朝廷做事。秦清应了,定北侯又问几句孙儿们的事,听的孩子们也一起跟去,定北侯也晓得不能让孙儿和儿子分开,正要点头就听外头小厮们说夫人来了。

榛子刚要牵着大的,抱着小的去迎,就见定北侯夫人急匆匆走进来,自从那回定北侯夫人要玖哥儿回侯府而被榛子拒绝之后,定北侯夫人对榛子并没多少好脸色,见了他们也不理会就匆忙地问秦清:“我方才听人说,你要外放?我不许。不许。”

秦清晓得自己娘这关是难过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事情定了才来告知爹娘,听到自己娘的话,秦清忙道:“娘牵挂儿子,儿子明白,可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我去的又是江南,是好地方。娘,到时您若心疼儿子,等儿子到了地方上,就接娘一起去住些时候,娘您说好不好?”

“不好!”定北侯夫人开口就是反对:“天下哪有比京城更好的地方,我儿,我们家又不是那样必要人撑着门面的,我儿,你安安生生做个京官,以后也不是不能升,为何非要外放?”

“糊涂!”定北侯见自己夫人还是如此,不由喝了一声,接着声音放轻一些:“夫人,老三志在四方,这对我们秦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定北侯夫人哪听的进去,依旧在那摇头:“你别又来哄我,上回你让他从军也是一样说话,谁知等一回来,儿子都不是我的了,那颗心早被人勾走,这回,我绝不会放我儿子走。”

为的还是自己的妻子,秦清唇边笑容不由有些苦涩,榛子让人把孩子们带下去,这会儿自己不能劝,越劝越火上浇油,只能等丈夫劝说婆婆。

定北侯夫人忍不住又要落泪,却瞧见秦清和榛子交换了个无奈眼神,定北侯夫人顿时把所有的火气都洒到榛子身上,抬起指头指向榛子:“是你,我就知道是你出的主意,你以为,让老三跟着你去外任,我管不到你们,你就可以随意做事了吗?老三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他是我的,是我的儿子。”

说着定北侯夫人就哭起来,定北侯叹气:“媳妇一句话都没说,你就把罪名栽到她身上,这样可不成。夫人啊,这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不然的话,你就该全听娘的,而不是这样。”

一提起定北侯太夫人,定北侯夫人就感到一阵胸闷,若非自己婆婆,榛子也不会这样进了门,若非自己婆婆,也不会如此。秦清把榛子的手拉过来,榛子对着秦清微微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定北侯年轻时候还有耐心听妻子唠叨,等到老后这耐心就渐渐消失了,见妻子又哭起来,那眉毛也就竖起:“哭什么哭?这放外任若是平常人家,得了这消息还不晓得多么欢喜,就是你,一直不晓得怎么想的,总觉得媳妇进家门是丢了你的面子,还觉得媳妇是和你抢儿子的。天下哪有你这样做婆婆的,难道不晓得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媳妇又孝顺,就该放他们各自去过日子?不说旁的,就说娘她是怎样待你的,可有你这样为难媳妇的?”

定北侯夫人被定北侯这么一吼,越发觉得生无可恋,女儿出嫁了,在家里的这几个儿子儿媳待自己没那么贴心,自己想做什么都不成,辛苦了这么些年,究竟为的什么?

定北侯这一吼倒让秦清皱了下眉,他忙开口道:“爹爹,娘疼儿子的心,儿子是明白的。”定北侯哼了一声:“疼儿子也是有的,但没有她这样的,要晓得,儿子和姑娘可是不一样的。”

“公公所说,做媳妇的明白,只是婆婆这些年年纪渐大,想要儿孙们全在她身边,也是平常事。”见定北侯又要继续训定北侯夫人,榛子急忙开口。

秦清已经握住榛子的手和她双双在定北侯夫人面前跪下:“娘的心思,做儿子的是明白的。可是娘,当初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就说过了,儿子已经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娘无需再为儿子操心。”

定北侯夫人还想再哭,低头却见儿子眼里满是恳切,这心顿时如被几只手撕扯一样,到底该往何处去,竟分不清楚,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既知道我的心思,为何还要忤逆我的念头,为何还要这样执意?”

秦清淡淡一笑:“娘,儿子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这永远都不会变,可儿子已经知道,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好。况且媳妇进家门这三年多,不管是祖母也好,爹爹也罢,还有那些嫂嫂弟妹们,对媳妇都是称赞的,娘,当初祖母那样待您,您今日也当像祖母一样。”

定北侯夫人看着一直没说话的榛子,想承认儿子说的对,可心中又有些不甘,只是闭上眼,什么都没说。

定北侯见状就道:“你瞧,儿子是多么知道道理的一个人,媳妇也是能干的,你又何必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我们两个,现在孙儿都一大把了,早该含饴弄孙了。你若再这样执意,到时惊动了娘,又是一场风波。”

定北侯夫人靠在椅上,什么都没说,眼泪已经濡湿下面的椅袱。

“婆婆,您的心儿媳明白,可是婆婆,人这辈子,总是要学会适时放开。婆婆疼夫君的心,就和儿媳疼玖哥儿的心是一样的。儿媳也曾想过,若过些年,玖哥儿不愿儿媳给他定的婚事,执意要娶一个儿媳瞧不上眼的姑娘回来,儿媳该当如何?”

榛子扶住定北侯夫人的膝盖,十分恳切地说,这话让定北侯夫人微微动了动,榛子见状让秦清不要说话,自己继续道:“婆婆,儿媳想来想去,都想不到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可是儿媳晓得,儿媳是拗不过孩子的。儿媳更晓得,做娘的人,是愿意自己的孩子快快活活过这一生的。”

“他过的快活了,可我呢?那些…”定北侯夫人如被针刺了一样,声音变的有些高,看着榛子的眼神也有些不善。

“娘,人活这辈子,听到见到的多了,儿子不是一样因为要娶媳妇,被人讥笑过,可那有怎样呢?儿子自己过的日子,儿子自己明白。不说儿子,就说娘您,扪心仔细想想,您的日子,如果不去想那些,是不是也要更过的快活呢?”

朝廷诰命,可以出入宫廷,应酬时候也多是赞誉,少有嘲讽。虽说世子有些不成才,可是现在定北侯在悉心培养孙儿,孙儿才七岁,已经能提笔做文章,谁不夸这是秦府的神童?

几个媳妇,虽不大贴心,可这也是平常事,不管是掌家的世子夫人还是秦二奶奶,甚至于搬出去独自居住的榛子,年节时的问候,平日的孝敬都是从没少过的。特别是榛子这边,自己再不待见她,孝敬也从没少过一分。如果,如果,定北侯夫人长叹一声,依旧一言不发。

定北侯已经伸手拍下夫人的肩:“夫人,有些事,越想越容易想的复杂,倒不如什么都不去想。那些笑话你的,又有几个有你这样的好福气?有好儿子、好儿媳、好孙儿?”定北侯没提自己是个好丈夫,这让秦清有些感慨,其实仔细算算,自己的爹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那样特别糟糕的爹。

宠妾灭妻,捧庶贬嫡这样的事也没有做。秦清看着自己的娘,想听到自己的娘开口说话。

在被这三个人注视中,定北侯夫人觉得脑中一团混乱,过了很久就在那抓住榛子的手:“你说的是真的,你和老三离开后,不会不给我写信,不会不让孙儿叫我祖母?不会在那说我的坏话?”

“娘,您这就是多虑了,也不是我夸我自个的媳妇,我的媳妇,是个胸中有丘壑的女子,并不是那样小鸡肚肠,成日只在那瞧着谁又多拿了几分的人。”听到定北侯夫人的疑虑,秦清头一个笑出声。

榛子能明白定北侯夫人的顾虑,并没像秦清一样笑出来,而是认真地道:“婆婆,媳妇是嫁进秦家的,媳妇也是秦家的媳妇,日后媳妇老了,是会葬进秦家祖坟的。不管是媳妇也好,孩子们也罢,都永远是秦家的人。既是秦家的人,和婆婆就是一家子,一家子哪能成日吵闹呢?”

这说的有些对,定北侯夫人感到脑中渐渐有些清明,定北侯已经道:“瞧瞧媳妇说的话,再听听你说的,全都不一样。我说,你也不要顾虑这么多,老三都二十多了,是两个孩子的爹,有自己的主见了,难道还会耳朵软到别人一说就跟了去的?”

定北侯夫人低头瞧着儿媳的那双眼,榛子的眼还是那样清亮,并没带些别的东西。或许,丈夫说的是对的,定北侯夫人闭上眼,接着就挥手:“你要记得你今日说过的话,外面可比不得京里,凡事都要小心,不要让我牵挂。”

榛子应是,秦清也松了一口气,见自己的娘还是没叫自己起来,小声地说:“娘,儿子和媳妇能起来了吗?这地下,也跪了好一会儿了。”

“起吧,起吧,你们娘这会儿怎么就忘了心疼你了?”定北侯见事情解决,不用去惊动定北侯太夫人,欢欢喜喜地说。定北侯夫人见儿子故意做出自己不叫,他就不起的样子,叹了声把他扶起来,又示意榛子起来才对儿子道:“话都说的差不多了,你们以后,可要…”

定北侯夫人想再叮嘱几句,可话没出口泪又先流,孩子们长大了,不再是那几个会绕着自己转个不停需要自己叮嘱的孩子了。定北侯夫人强忍悲痛,什么都没说。

定北侯已经搓下手就笑着道:“夫人,老三夫妻,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这件事,怎么说也是喜事,来来,该让人备桌酒,再把女儿们也叫回来,我们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喝顿酒,当做送行。”

定北侯夫人捂一下眼,等放下手时那泪已经不见这才嗓子有些嘶哑地对定北侯道:“您说的对,那就让大奶奶准备吧。”定北侯哈哈一笑拍了秦清的肩一下:“老三,我瞧好你,以后啊,有你,我就什么都放心了。”说完定北侯才高声叫来人,让人去告诉世子夫人,好让她预备酒席,再去请自己那几个出嫁的女儿,让她们也带着孩子过来,一家子欢欢喜喜做庆贺宴席。

众人都等在外面探听消息,听的是这样一个好消息传出,虽奇怪定北侯夫人是怎么被说服的,但还是各自去奔忙。定北侯夫人也带了儿媳回到自己上房,榛子和等在那里的秦二奶奶一起伺候定北侯夫人重新洗脸梳妆,秦二奶奶又让自己的孩子也过来跟玖哥儿他们玩耍。

定北侯夫人坐在上方,瞧着这一切,很多事情不要那么介意,是不是就会好过一些?

秦家人口不少,等到世子夫人吩咐预备的酒席摆出来,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也是坐了四桌。男人们在外头,女人们带了孩子在里头,先请定北侯太夫人坐下,这才各自就座,合席共贺榛子一杯后,这才开始说笑。

今日是贺秦清得了外任的酒席,故此榛子坐在定北侯太夫人身边,定北侯太夫人吃了点东西,又说笑了几句,这才对榛子道:“我就知道,我当初的眼没有看错。”这说的是什么事榛子是明白的,只淡淡一笑又给定北侯太夫人夹了筷白菜方道:“太婆婆待孙媳如何,孙媳是明白的。”

定北侯太夫人赞许地笑了笑,把榛子的手拍了拍,有些事,是需要自己努力,别人的帮助永远都只能在旁协助。

定北侯府这边既然已经说好,剩下的就是怎样在榛子离京的这些年,把生意打理的很好。空缺许久的大掌柜位置,终于被张谆坐上。榛子宣布的时候,张谆并没有多意外,也没感到不能胜任,毕竟这些日子,张谆已经是事实上的大掌柜了。

等众人对张谆说过了恭喜,榛子方道:“我这一去就是数年,诸位都是可信任的人,张大掌柜在我们这里,也有十年了,可在他前面的,还有更多资历深的,我并不愿意见到张大掌柜被人不满。”

众掌柜急忙起身:“东家,张大掌柜这个位置,也是实至名归,我们也不是年轻人了,还计较这些做什么?”榛子重又赞许点头,对众人温语几句,也就离开。

等榛子一走,小裘掌柜就笑嘻嘻地抱住张谆的肩:“这么好的大好事,请客请客。”小裘掌柜话音刚落,旁边也有人跟着起哄:“不光是请客,还要大请客,摆三天三夜的酒席,再定一台戏,必定要那样大班子的。别说你请不到,要来这边伺候,谁家不会来?”

张谆原本还觉得这事不算什么大事,听到这些人的起哄一张脸倒先红了:“三天三夜的酒席,还要唱戏,我结婚时候都没那么热闹。”说到这个,张谆倒想起当初和绿丫成亲,也就摆了几桌酒,拜了天地就完了,还真没什么热闹的事。

见他这样说,小裘掌柜已经哈哈大笑:“此一时彼一时,我晓得小张嫂子现在怀孕将产,不如这样,等小张嫂子生下孩子,满月酒和这庆贺酒一块办了,也叫双喜临门。”

这主意当然很多人赞成,张谆见这样,也只有笑着应了,说回家和自己媳妇商量。众人嘻嘻哈哈又说几句,也就各自归家。

张谆回家和绿丫说了这事,绿丫也笑了:“他们说的对,这事是该请客,要好好地办一办。”张谆反而愣住:“我记得你历来不爱办这些事的,怎么今儿转了声口?”

绿丫已经九个月的身孕,眼瞅着还有十几天就生了,也没站起身,只是隔了大肚皮打张谆一下:“现在和原来不一样了,而且应酬应酬,来往来往,总要有来有往,这些年我们就没好好办过什么酒,就那年认我娘的时候请过客,这转眼也有好几年了。”

“哦,我晓得了,你是嫌送出去的礼都没收回来。”既然妻子同意办,张谆也不反对,笑吟吟地说。绿丫瞟他一眼:“去,那点礼钱,算得了什么?我只是想着,我娘也来了这么几年,和原来也不一样了,每次我说,让娘跟我一起出去应酬,免得坐在这家里闷,她总是不肯,说不好出去见人。既然如此,那我也就把人请到家里,好让我娘也和众人见见,这有了头一回,第二回我娘不就肯跟我出门了。”

张谆又哦了一声:“原来不是因为心疼礼,而是要做孝顺女儿。娘子有令,小的莫不敢听从,这就让人去安排。”绿丫不由抿唇一笑:“要你安排,放着那么多人做什么?”

张谆拍拍妻子的大肚皮:“留着他们伺候你。”绿丫又笑了:“学什么不好,跟人学的油嘴滑舌。”嘴里这样抱怨,但绿丫心里是欢喜的,和丈夫开始商量要请些什么客人,满月那天办的话,未免有些匆促了,不如晚两天。

商量了好一会儿,索性把杨婆子请来,杨婆子听的家里要请客摆酒,虽然欢喜也直摇手,说自己哪能出去见人?容儿倒是十分喜欢,一个劲地要外祖母跟自己出去,还说要外祖母瞧瞧,和自己玩耍的那些人呢。

女儿女婿外孙女都这样要求,杨婆子心里又欢喜又难受,也就应了。还要帮着预备,容儿这小调皮也跟在那帮忙,不过多是帮倒忙。

过了几日,绿丫生下一个儿子,虽然不是容儿想要的妹妹,可是见弟弟生的比自己和哥哥都好看,容儿也就抱着弟弟欢喜不已。给孩子洗过三,没在满月那日办酒,而是满月后第十天摆的酒席。

那日秀儿到的最早,她也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了儿女。绿丫索性把秀儿的儿子的小襁褓也放到自己儿子旁边,瞧着就直乐:“哎,这要没人知道,还当我生了对双生子。”秀儿瞥绿丫一眼:“胡说,我儿子比你儿子可要大一些。”

是吗?绿丫往孩子面上仔细瞧瞧,摇头道:“我瞧着都差不多,你儿子,也就大我儿子三个月罢了。”两人不免就这两个孩子到底是差不多大还是秀儿的孩子更大些争论起来,说的热闹时候,兰花掀起帘子,身后跟着玉儿,玉儿还没行礼,往摇篮里一瞧就笑了:“哎呀,不知道的,还当是双生子呢。不过秀姑姑家的弟弟,个头还是要大多了。”

绿丫先还要得意,接着就郁闷,秀儿已经把玉儿拉过来:“瞧瞧你舅妈,非要说两差不多大,还是我们玉儿说的对。”

绿丫不服,把玉儿拉过来:“哎,这可不对,方才玉儿可是先说像双胞胎的。”玉儿的一双眼眨了眨,刚要再开口兰花已经噗嗤笑出声:“你们两个,跟孩子似的,别把我玉儿带坏了。”

说着兰花就对玉儿招手:“女儿过来,别和她们学坏了。”绿丫和秀儿听了这话,相视一笑,心中都有喜悦漫上。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完,翻到开头,从泥沼挣脱出来并且不受泥沼的影响,这三个姑娘这一路,走的很艰难。我爱她们。

、第122章 普通

“说的这么热闹,都没人来迎一下我。”笑声未完,榛子已经掀起帘子走进来,玖哥儿跟在后面,见了绿丫她们小手拱起,学大人样行礼。秀儿急忙把玖哥儿拉起来:“这点点大的孩子,就学着行礼。真惹人疼。”

“你别惯着他,他啊,就该少夸夸,不然的话,越夸那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榛子笑吟吟说着,玖哥儿已经奶声奶气开口:“娘,我不会翘尾巴。”屋子里的人都笑了,绿丫让玉儿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旁边屋子玩,就摇头笑道:“瞧瞧,这孩子都七八个了,在一起吵的头都疼了。”

“人多才好,才兴旺。”兰花也笑吟吟地道,接着就说:“我还想再生个呢,只是年纪大了,难生。”

“兰花姐要再生一个,那岂不是别人分不出这是孙儿还是儿子?”秀儿瞧着兰花就笑了,兰花的脸不由一红:“玉儿还小呢,才九岁,要说人家也再等等,不然现在瞧着好的,等长大了,变坏的人多了。”

绿丫方要接话,小柳条就来说杨婆子已经打扮好了,不好意思出来呢。绿丫对兰花她们笑笑,让她们稍待就往杨婆子那边去,刚进院子就听见容儿的声音:“婆婆,你这样真好看,跟我一起出去呗。”

绿丫掀起帘子,杨婆子还在那扎手扎脚地站着,见女儿进来就用手摸摸衣衫:“绿丫,我这穿上金装也不是佛,还是不出去了。”绿丫瞧着自己的娘,杨婆子在这已经住了一年多,都说居移气养移体,杨婆子脸上的愁苦已经消失,又胖了些,不说皱纹已经舒展开,连那些白发似乎都已经转黑。

今儿她穿的是绿丫吩咐人做的新衣,酱色八团吉祥纹的袍子,下面是墨蓝色马面裙,裙边还销了金线,走动起来,能瞧见有隐约金光在脚边流动。头上戴了金丝攒珠髻,旁边还别了支独珠钗,那珠子有黄豆大小,在那闪闪发光。

绿丫细细瞧了才对杨婆子道:“娘,您这打扮,真的很好,快些跟我们出去吧,这会儿来的,只是兰花姐和秀儿她们,等会儿客人来了,可是要出外迎接的。”虽然这一年多来杨婆子也听绿丫说过了一些,但还是有些紧张:“哎,这不好,上回我不就差点出丑?”

容儿也用手去推杨婆子:“婆婆,你快些跟我们出去吧,有我呢。”女儿的话让绿丫蹲下捏捏她的小脸蛋:“还有你呢,似乎你什么都会。”容儿抬头瞧着绿丫:“娘,我当然什么都会了。”

说着容儿去瞧杨婆子:“婆婆,您说是不是?”杨婆子呼气吸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绿丫已经拉着她先出了门,来到自己屋里。秀儿她们瞧见杨婆子,也纷纷赞好,秀儿还笑着道:“干娘也要常出门走走才是,不然的话,张哥现在做了大掌柜,以后应酬越来越多,您不帮忙应酬些,岂不让绿丫一个忙不过来?”

“瞧秀儿这话说的,像是我故意要让他们忙个不停。”榛子取笑到。

秀儿瞧一眼榛子:“难道不是吗?”榛子听了故意板着脸:“既然如此,那今年年底的分红,你就没了。”秀儿不由摊手:“瞧,不过说句公道话,就少了许多银子。”众人嘻嘻哈哈笑着,杨婆子觉得心里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又往自己身上脸上瞧去,也不会丢女儿的脸。

辛妈妈已经来报有客人到了,绿丫答声知道了,就对杨婆子道:“娘,我们一起出去迎迎客人。”杨婆子下意识想拒绝,容儿已经鼓起腮帮子:“婆婆,方才秀儿姑姑可是说了,您啊,要多帮着我娘。”

“就你爱说话!”秀儿弯腰捏一下容儿的脸,在众人的笑脸之中,杨婆子跟着绿丫来到二门前迎接客人。先来的是小裘掌柜的娘子,瞧见杨婆子,她就笑着道:“伯母许多日子不见,我们都说,伯母也该常出来走走才是。”

杨婆子想像上回一样等着绿丫代答,可是绿丫只是在旁笑不说话,横竖都要这样,杨婆子牙一咬开口道:“我不爱出门,今儿啊,你们也表嫌我不会说话。”

说完这句,杨婆子觉得身上轻松一些,小裘娘子已经笑道:“这哪能呢,您是长辈,只有您笑话我们的,哪有我们笑话您的。”原来说两句应酬话,也不是特别的难事,杨婆子在心中暗想,又和绿丫请小裘娘子到厅里宽坐。

刚进到厅里,又连声地报有客人来了,杨婆子和绿丫又忙迎出去。这回来的朱太太母女,朱太太瞧见杨婆子,也是满面是笑,满口老姐姐,还要杨婆子闲了时去她家坐坐。

这话上回朱太太就说过,不过那时杨婆子自惭形秽,一回都没去过,此时听朱太太又说,也就笑着道:“一定一定,我听女儿说,朱太太你们家的菊花开的不错呢。”

朱太太这会儿才微有些惊讶,但很快就道:“老姐姐既这样说,那我索性办个赏花宴,请你过来吃酒。”杨婆子应了,也就和方才一样,送朱太太母女到厅上坐着。

绿丫等又出来迎接客人才对杨婆子道:“娘,就是这样的,和您当初在村里时和周围的人来往也差不多,不过讲的不是农事,是些旁的罢了。”杨婆子用手拍拍胸口:“这几个都是熟的,晓得底细,要是生人,只怕?”

绿丫抿唇一笑:“娘,不管生人熟人,不都一样吗?”说着绿丫已经瞧着走进来的客人:“王太太好,可是许多日子不见您了。”这王太太三十多岁,也是有生意来往的,先和绿丫问过好这才瞧着杨婆子:“这位就是亲家老太太?可实在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女儿女婿。”

这可是个从没见过的生人,杨婆子记住女儿的叮嘱就笑着道:“托福托福,都是一样的。王太太还往里面请。”王太太是晓得这些事的,见杨婆子虽然笑容有些生硬,但动作还算流畅,不由对绿丫点一点头这才往里面去。

杨婆子又照了绿丫所说的,迎接了几个客人,心中的忐忑才慢慢消掉,趁空闲时候对绿丫道:“其实我不应酬也…”

“不一样!”绿丫笑吟吟地打断自己娘的话:“娘,等以后您孙女出阁,孙儿娶了媳妇,您总是要出去应酬的。娘,我不愿意您还记得原来的事。您现在是张家的老太太,该享福。”

虽然绿丫是笑着的,杨婆子却觉得鼻子有些酸,忍了很久才对绿丫点头:“我晓得,女儿,我会学着的。”绿丫笑了:“娘,这话就对了,今儿还请了戏呢,您不是爱瞧戏吗?等会儿您和朱太太王太太她们坐一块的时候,也能和她们说说这戏。”

杨婆子连连点头,和绿丫在厅内又和众人说笑一会儿,辛婆子就来报酒席已经备好,戏也准备开了。绿丫请众人入席,又接过戏单让各人点了几出戏。

戏单传了会儿就传到杨婆子手中,杨婆子本不认得字的,只觉得这些字儿都认得她,她不认得这些字,正烦难时候听到朱太太在耳边道:“这出月下追韩信不错。又是他们老生的本生戏。”

这是给自己解围的,杨婆子这才相信女儿说的话,这生意场上,大家都要互相帮衬才是,那互相拆台的,都是做不长久的,也就把戏单往下面传去,对朱太太笑道:“朱太太听过许多好戏的,就点这出。”

王太太已经在那问道:“听说朱太太你前儿还去司礼监老爷爷家里赴了席,我们这常人可是攀不上的。”朱太太笑了:“那日是这老爷爷的侄儿娶亲,我才去送了礼,要说请的戏班,是不错,可是没有原来孙尚书的家班好,可惜他们的家班也散了。”

“可不是,我记得原先,柳太太那会儿,最爱说孙尚书的家班好,现在别说孙尚书的家班了,连柳家也…”这人刚要感慨几句柳家散的那么快,王太太就轻咳一声,这人也就住口,说起别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