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果然是旁观者清,圈子内的人多半没有理智,我出此下策其实心里不无怨恨。我也曾真心喜欢过新凉,只是替他感到非常不值,说不清其中道理,冥冥之中觉得应该阻止这件事发生。”

“你也曾真心喜欢过新凉?”静颖回过头,瞳仁里闪烁着讶异,“你怎么会喜欢他?你喜欢他什么?”

夕夜被猛然问住,眨了眨眼睛。

回到最初的时候,怎么会喜欢他?而又是喜欢他什么?刚进校时听同班的女生叽叽喳喳议论哪个男生长着“校草脸”,知道最受追捧的那个和自己有点渊源,是自己曾经最好朋友的男友。关系就这么简单,本以为不会再复杂一点。

谁知某天放学后,和夕夜一起打扫的季霄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女生为了拖地,独自拎水上楼,刚走到楼梯转弯处,同班的贺新凉就一步三个台阶地从楼下追上来不由分说地提供帮助。

微怔的当下,女生还没反应过来,愣愣地往后让了半步。

接过水桶的那只手,干净纤长,骨节分明,经脉在颜色偏深的皮肤下走成遒劲的曲线。

不可思议。

只是因为这手,这瞬间。

突然喜欢上了这个人。

时隔不久的运动会上,参加四乘一百米接力的颜泽在迈过终点的瞬间摔倒,被贺新凉横抱起来送去医务室。夕夜留在终点线旁边呆呆地看着两人远离自己的背影,伤心到了底,可正是这份伤心让她辗转反侧一整夜确认了自己对贺新凉的喜欢。

之后的周一,她回校吃了早饭,在楼梯转弯处的落地镜里看见形容憔悴的自己,感到不妥,急急地跑向寝室换了件纯白色的连帽卫衣,外面再套上深青色校服,脸色立即被衬亮了。

情窦未开时绝不会有这种小心机。

进教室时挺直腰,踮着步,姿态格外优雅,没有往贺新凉那个角落看,却知道男生的目光在随着自己移动。

也是从那天起,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女生变了,说不清变化在哪里,好像她的身体向外延伸出了奇异的柔媚枝蔓,不是像从前那种精巧稚气的漂亮,而是让其他同性感到威胁的美。

她总是站在远远的地方微蹙着眉,看新凉和颜泽谈笑风生,心如刀绞,误解了真爱的意义。

夕夜搬来与自己同住的事,季霄没有告诉亚弥。

父亲的公司受行业经济景况的影响资金周转不灵,已经到发不出工资的境地,家里气氛分外压抑。本着逃避的心理,连续几周没回家,季霄不想连宿舍这最后的避风港也失去。

手机铃声骤响,他翻过屏幕,见是亚弥,便把手机放得远远的,用枕头盖起来,继续拖动鼠标。

和亚弥只相差一岁多。

可如今一个在校园,一个在职场,一方无忧无虑另一方忧心忡忡,考虑的东西全然不同,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倾听与倾诉都觉得疲惫。

房门突然被大声捶响,季霄惊得从电脑前跳起来。不知出了什么事,夕夜在门外喊他名字。

季霄连忙拉开门,女生一把抓住他手腕将他拖到电视前:“快来看看这是不是夏树?”

可是电视屏幕中却在播放新闻。

男生一头雾水。

夕夜遗憾地发出一声“唉--”,补充说明:“刚才我看见主持人身后的路人好像夏树,可惜过了。”

“你见过夏树?”

“我没见过她本人,只看过一次照片,所以才让你来看是不是。”

“只见过一次照片?那为什么马上就觉得她是夏树?”

“她站在路边迎面对着镜头,看不清脸,好像在等什么人,后来过来一个男生朝她走过去,两人牵着手出了镜头,自始至终那男生也没有回头,但我就是知道他是风间。”

“第六感告诉你那个男生是易风间?”季霄把她的意思重复一遍。

女生有点着急地点头,生怕对方不信自己。

“毕竟是交往过的人…这我能理解。”男生转过眼睛看向她,“不过女的是夏树的可能性非常小。”

夕夜还想争辩什么,男生示意她打住,在她身边坐下。

“风间临走的时候跟我说--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说这些。他童年、少年时代都因为家庭缘故过得非常不幸,十四岁那年遇见夏树,认定她是和自己一样孤独的人,他对夏树了解不多,不久后夏树又转学去外地和他一别两年,其间他和别的女生交往过,对方给他的感觉很像夏树,可终究不是夏树,很快就分手了。后来夏树又离奇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两人真正开始交往,他却突然发现一直爱的人不是夏树而是他想象中的夏树。在分开的两年中,他不断在脑海中将夏树的形象美化、不断臆造自己与对方的心灵契合点,而夏树和他的想象却出入极大,让他不禁失笑自嘲,世上哪有自己想象中那种女孩。再后来,他遇见你,才觉得不可思议,你是…按照人设出现的角色,吻合得几近虚构。然而,你是他命中注定的人,你却有你执着的人,分岔的路无法强求,只能彼此珍惜同行的时光。”

男生说完,两人沉默许久。

“你真的不知道他为什么对你说这些吗?”女生紧盯着电视屏幕没有去看他。

“唉?”男生蹙起眉,一时反应不过来。

风间的目的…

自己与他的关系仅仅停留在室友上,不算交往甚密,他对自己说这些,也许…无非是希望自己转告夕夜,在他走之前挽留他。可自己却拖拖拉拉直到今天才告诉夕夜。

季霄把夕夜的追问当成指责,不知怎样回答。

“…对不起。”

女生久久愣住,突然苦笑:“我当然也明白,错过就是错过,失去就是失去,‘分岔的路无法强求'。是我妄想,以后…再也不会了。”

说着便起身回了自己房间,留下满脸茫然的季霄。

夏末的风掀开白色窗纱灌进屋里,最后的蝉鸣像海浪迭起。

为什么总是要等到失去,才幡然醒悟,懂得珍惜?

羁绊和情意,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累积,源源不绝地渗入心脏,酸的或者咸的,灰的或者白的,纯净的或者混合的…把原有的空间全部涨满了。

说过的每个字,响彻在耳畔的每句话…法则、规则、原则,都不能阻止它们逐渐改变你掌心纵横交错的曲线。

从那天起,夕夜和季霄的见面变得尴尬,对话局限于生活起居,而且简短得不能再简短。

他揣测她曾说过的每句话的意义,逐渐了解她的心思,明白她虽然外表冷淡但心里怀着爱,这种爱饱含生命讯息、激烈不可抑,反而使他退缩,不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少才能与之对等,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顾及亚弥,这个挑不出毛病的好女孩让他无法辜负。

夕夜和他同住的事终于还是传到亚弥耳朵里,出乎意料,亚弥的反应异常平静。

“其实你很早以前就已经喜欢上夕夜了。我说过你,你狡辩,但不是故意欺骗我,你是真心误以为自己并不喜欢她。”

季霄望着她脸上逐渐显出的如释重负的光泽,觉得她此时的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眼角眉梢毫无保留地张扬欢愉,心里紧紧地痛起来。

回想三年前向自己告白的她,一派天真懵懂又莽撞的女孩,额头圆圆鼓鼓,表情瞬息万变,慌张的时候眉头耸起形成个可怜的“八”字,笑的时候下垂的眼尾拉出一条上扬的细细笑纹,心里想到什么立刻脱口而出。

与此刻面前的她判若两人。

不是不愿意在别人生活中留下痕迹,只是害怕改变了别人原有的轨迹。

一句“对不起”,偿还不了。

“季霄,我们分手吧。我不是置气,也不想吵闹。我只是觉得,你已经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季霄了。你也许不知道,我喜欢你的时间,不止三年,不止六年,比你想象的长得多,你一直在我的生活里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可你却没有注意到我…”

季霄做了个打断的手势,摇了摇头:“我记得你的时间比你想象的长得多。三年之前我就认出了你。那时你十三岁,手里攥着粉白相间的信封,堵在我上课的体育馆门口逢人就问‘季霄在哪里'、‘看没看见季霄',那份无所畏惧的盛情吓坏了我,我不得不躲在器材室的储物柜里,你看不见我,但我看得见你,有个瞬间,我们就两步之遥,但我觉得两步之外腾起某种过于灼热的东西,是我所无力承担的。

亚弥闭一闭眼,在眼眶里来回绕的泪水终于大颗大颗落下来,不沾脸,直接摔碎在地上,抬手去拭都来不及。

“我知道你在储物柜里,其实我发现了张开的门缝。你也许理解不了,当你喜欢的人离你两步之遥,他的呼吸你都能感受到。那时候我在想,我喜欢的那个季霄哪里去了?蜷在那个又闷又小的空间里的人根本不是我喜欢的季霄啊。我喜欢你,不是为了让你左右为难,变得懦弱、彷徨、优柔寡断。现在也是如此,在夕夜和我之间摇摆不定的你,不是我喜欢的人。我喜欢的季霄像王子一样,哪怕不在我身边,我也想你永远像王子一样。你明白么?”

男生也红了眼眶:“你也是,哪怕不在我身边,我也想你永远懵懂天真无忧无虑,像小时候那样,什么也不怕失去。”

“我不怕失去,因为我没什么能够失去。但是你会害怕失去,你总有一天会后悔,”亚弥说到这里顿了顿,微笑起来,“因为你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爱你的女孩。”

试用期结束,夕夜被留用,成为正式DJ,主持一档晚间音乐节目。过了不久,有个去大理出差的机会,夕夜一心想从宿舍逃出去,收拾东西时,她几乎把自己的房间搬空了,走之前才告诉季霄。

晚上十点四十的飞机,出门时已经过了九点。男生有点担心不安全,提出送她去机场。

夕夜预料这一路可能会尴尬异常,连忙拒绝。等她下了楼,季霄在窗口看见她消瘦单薄的背影,依然放心不下,跟着出了门。

不想再制造劝说不用劳烦的客套对话,男生没有上前叫住她,一直保持十米左右的间距,无论人群多么纷乱,目光的焦点始终定格在她身上。

夕夜拖着行李箱走在单行道的区间路上,穿过两个寂静无人的十字路口,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环境中异常清晰,这段路也显得比实际距离漫长。接着是一条主干路,环境音一下子变得嘈杂,车流被信号灯截断,马达声在斑马线旁响得轰鸣。可即使置身人群,她依然形单影只,和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距离,步调和离她最近的人也不一致。

地铁里人很少,季霄和她不同车厢,但看得见她。

她垂眼盯着自己行李箱的拖箱杆出神发呆,侧脸映在车窗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显出疲惫的神态。微卷的长马尾从后颈绕向胸前,勾勒出柔美的曲线。

中途换乘了另一条路线的地铁,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白炽灯光把她的脸打亮,时间缓慢得失去刻度。

然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地铁站,再度融进夜幕里,走过开阔的街心广场,又乘上磁悬浮列车。

季霄坐在她侧后方两排的位置,只看得见她搭在拖箱杆上的手肘。

从磁悬浮车站直接进入候机大厅,男生目送她换了登机牌。离登机的时间还早,她没有直接过安检,而是在候机厅中央的咖啡店找位置坐下,点了一杯牛奶。男生怕被她看见,这才出门离开。

夕夜偏在这一刻鬼使神差地回过头,没有任何目的地朝候机厅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张望了一眼。

那颀长挺拔的背影,她再熟悉不过了。

她不禁从座位上站起来。

季霄离开她的视野中央,走进更远的景深中去。以夕夜的角度看,好像沉沉夜幕中浓黑的云朵将他包裹了起来。

黑色的云在风的扯引下迅速流动,不安地翻滚着,仿佛企图掀开一角天幕泄露出黎明。

这幅画面以永恒的形式印刻在了她的记忆里。

父亲没有命令新凉立刻和颜泽解除婚约,只是和他商量是否能将婚期延后。公司即将上市,急需夕夜父亲公司的投资,在这关键的半年内,应尽量避免因为儿女情长引得枝节横生。

男生把母亲过早病逝的原因归结于父亲对家庭不忠,一直对父亲耿耿于怀。父子关系冷漠至极。但这次却少见地采纳了父亲的建议。一方面,冷静下来后,对结婚成家也感到心理准备不足;另一方面,理智地考虑,婚事本身并不十万火急,当然还是该以事业为重。

可是,如果将前因后果如实告诉颜泽,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新凉只是对颜泽说,最近公事繁忙工作压力非常大,不如将婚礼推迟半年。他没想到,这样的理由在颜泽听来明显是借口,她压根就不相信,愈发怀疑他变了心。

两人吵了几架,转而互不理睬,只要一说话就又吵起来,关系越来越僵。

新凉也不想让步:“两个人交往这么久怎么连半年之期的约定都不能达成?”

“请柬都已经发出了!现在突然要延迟婚期岂不成了笑料?你整天只知道考虑你自己,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你的什么感受?你的感受就是为了不成为笑料才要和我结婚?”

颜泽半晌没说出话,胸口堵得快要背过气去,瞪着他过了长长的两分钟,站起身抄起面前的饮料泼向他的脸,然后望着被出于意料浇了满脸狼狈地仰起头来的男生,才觉得哽在喉咙口的那股气提了上来:“贺新凉,我从来都没爱过你,我跟你结婚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说出这样的话你不觉得可笑吗?你是王子吗?你有多伟大?你还要多久才能长大?”

新凉惊讶地看着她,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争吵并不像平常每一次那样,它好像掘到了地表之下几十米几百米的暗处,触及了本质的矛盾。

他一直觉得自己最懂颜泽,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女生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像要挥开什么似的摆摆手,拎起包出了店门。

过了两天,颜泽的妈妈打来电话,这倒在男生的预料之中,毕竟推迟婚期本该知会对方父母。但颜泽妈妈要谈的却与婚期无关。

“小泽回家后说了句‘我不想结婚了',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里。推迟婚期的事,我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如果你真有什么不得已的难处,和小泽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我想她会理解的。你们想结婚,总是要抱着生活一辈子的愿望,如果遇到这么一点阻力两人都不能互相体谅,究竟还要不要结婚你可得慎重考虑。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只请你不要欺骗她的感情,任何时候都坦诚相待。”

新凉只能潦草地应着,心里有点乱。

如果两个人不用考虑任何外界的压力与意见,仅仅凭感情出发,有了矛盾就及时沟通,哪怕是争吵,也能够解决问题。

可如今双方都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彼此又无法感同身受。父母的初衷都是善意的宽容的,却往往适得其反。展开在面前的只有--

不可挽回的距离。

不能体会的心理。

以及,无法再重现的曾经。

再度回到了这里。

并不仅仅是命运的安排,七分的注定带着三分刻意,夕夜没有随同事从大理直接回上海,而是离了队,坐上了大理到昆明的长途车。

第一次途径,因泥石流和交通事故被滞留在此,狼狈落魄得无以复加的经历,却在最后有个甜蜜的结局。

那时曾被你深深憎恶的山水,也许是胸怀着恢弘的宽容安静地注视微渺的你,早知道你会重新回到这里。

只有重新回到一段感情的起点,才能够看清它本来的色调,也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勇气去告别它。

长年不化的白雪兀自仰首朝拜天际,不向踞于裙下臣服她的绀蓝山脉瞥一眼。琉璃色的青空怀抱稠密棉白的云,如晕如染。云层在最低处的外缘化成雾,笼罩住被群山碾在脚下的植被。柔化过的千岁绿中点缀少许胭脂色的花树。

这才是天与云的真实面貌,无需你为它添画几笔悲喜,已足够撼动人心。

被阵雨冲刷过的梦境在这天然的和谐前算什么?被玻璃隔绝后的静音在这温厚的沉默前又算什么?

白的天与黑的云,总在无数轮回中复现。

爱情平淡无奇,可以发生在任意时间地点。但有的爱却仅此一次,无法一版再版,没有时间刻度可供衡量,不存在于任何空间维度,全部的能量凝聚于一点,只在这瞬间,山无陵,江水为竭。

不能在安宁平静的未来说,爱从来不曾存在。

故地重游时,早已沧海桑田,获得的却不是告别的勇气,而是再次被感动后的眷恋。

积蓄所有的温柔、善良、宽容、谦和与坚韧,皆为瞬息。夕夜从虹桥机场返回宿舍时也是深夜,24小时便利店在一整条街的黑暗中荧荧亮着光。

平日喧嚣的街道寂静下来,那些写着可爱字体的桌游店招牌,手工巧克力店的粉红外墙,咖啡馆在临街处张开的青绿色圆伞,都已带着生动的笑容睡去。

人行道的地砖缝里渗出清冷的月光。一路走来,随着寒意愈发深浓,勇气却愈发稀薄。以至于最后她站在楼道里踌躇,抬不起按门铃的手。

无法解释,临行前为什么落下了钥匙,心知肚明这不是疏忽。

记不起是第几次转身面向家门,视线落在门铃上。仿佛因着什么玄妙的心灵感应,门突然打开。伴随着一句朝向室内问的“你确定只要啤酒”,季霄回过身,怔在了夕夜面前。

想看一看对方是否一如既往,目光的落点从眼睛移向整张脸,可是失败。

再一次努力,依然失败。

推拉摇移都改变不了焦点。

两三秒的对视,沉没在眼睛的漩涡里,什么都失控,什么都忘记。

只差一个久别后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