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没有这样一个人选的情况下,这会儿乌雅氏觉得,她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就是忍耐,不动不错,这永远都能用的上。最重要的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佟佳氏虽然一直没有一个儿子,可是她不是一个孩子都没有,在二十二年的时候,就有过一个女儿,只是这个孩子没有能站住而已。

而乌雅氏的计划就是,等这佟佳氏自己有了身孕,那个时候,她再想办法找个机会提出来,把四四要回来自己养,如此一来,还是能有很大的机会成功的,毕竟有了自己的孩子,佟佳氏自然不会再想养别人的孩子不是,或许更会担心,以后这养子和自己亲生的孩子争宠,所以到时候一定会配合的。如此一来,或许,四四提前就能回到自己身边了。

二十二年,那个时候,四四也不过是四岁,正是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几遍皇家的孩子早熟,想来也足够让她重新和孩子培养母子情谊。

至于现在?阿丹起身,从床榻上下来,在宫女的搀扶下,走到窗边,看着外头依然在纷纷落下的白雪,嘴角挂上了单单的微笑。

我的战争开始了,现在起,我就是乌雅氏,我就是四四的生母,为了孩子,为了每一个自己的孩子,都要努力奋斗。

“娘娘,太医过来请平安脉了。“

身边的宫女看着自家主子正在出神,再看看门口已经候着的太医,忍不住伸手拉了一下乌雅氏的衣袖,想要把人喊过神来,不想才这么一下,再抬头看到的就是乌雅氏那冷清清的眼神,猛地打了一个寒颤,迅速的垂头,她脸色开始变白了,知道自己犯了忌讳,在宫里,你可以小声提醒,可是这拉衣袖的事儿却是绝对不能做的。

好在乌雅氏也不过是用眼神提醒了一下,一个转头就坐回了自己的踏上,淡淡的吩咐道:

“请进来吧。“

看着乌雅氏那淡然的,冷清的,不带烟火气的姿态,那宫女忙不迭的转身,去请了太医过来,随即在门口候着,心下忍不住思量起来,这娘娘也不过是包衣出身,真要说起来和她这样的宫女是一样的□□,还以为会比那些高门大户出来的好伺候呢,不想如今看着,却一样很是不凡,莫不是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得了皇帝的喜欢?

因为乌雅氏的上台,让所有的包衣世家都好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他们出头的日子,与此同时,也让宫里的宫女们一个个看到了目标,滋生出不小的野心,即使如今乌雅氏还不过是个嫔,可就这已经比以前那些包衣出身,一辈子只能当个最低等出不了头的常在,答应的最低等贵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去。而且看看乌雅氏如今的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啊!要是再能继续受宠,那很可能就会成为整个包衣世家中第一个封妃的存在呢。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位份,是多少女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

即使再不济,没有了再一次上进的可能,乌雅氏那也是生了一个皇子的,将来皇子分封之后,做一个老太妃什么的也是可以的,如此一来,那整个乌雅氏一族都能算得上是翻身了。

这样的实例放在那里,真的是让所有包衣出身的女子们满心的激动,精神振奋,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几乎所有的包衣家族的女孩子们,都开始下意识的学习乌雅氏的做派,想要从她的身上学一点本事,一点能让皇帝看中的本事。

对于这样的情况,别说是阿丹了,就是原本的乌雅氏也是知道的,在她怀了身孕,成为常在开始,就有不少包衣女子打着这样那样的旗号接近她,有的是和她家中有亲的,有的是用提供小道消息作为靠近她的资本的。人数可很是不少,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所以当时即使只是个常在,乌雅氏在这宫里,也绝对算的上是个消息灵通人士,甚至比宫中那些妃嫔,更耳聪目明。

乌雅氏从常在,到贵人,从贵人到嫔,这一步实在是太快,太快了,总计不过是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不知道震惊了多少人,她很能理解,这会儿这些宫女的心思,只是既然已经是嫔,那么她自然也该拿出一个嫔该有的气势来,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在接到圣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重新修整自己的容貌,把原本那只能算是中上的姿色,重新打扮成属于自己的,那十二分的姿容,因为从此以后,她就将利用这一张脸,征战后宫,容不得她有半点的遮掩了。

说道这容貌,当初佟佳氏选择让乌雅氏在她不方便的时候伺候皇帝,就是看重了她不过是中上的容貌,比那些陪着她进宫的贴身侍女低了一等,想着不至于会争夺了她自己的宠爱,只是没有想到,千防万防,一个不注意,居然让乌雅氏怀孕了,而且还是在皇帝在的时候暴露出来的身孕,这才弄得佟佳氏很是被动,没有办法在不知不觉中动什么手脚,让乌雅氏流产什么的。因为就在暴露的那一天,皇帝亲口指示,让佟佳氏负责这一胎,有了这么一个任务,佟佳氏不但自己不能动手,反过来还要防着别人动手,为乌雅氏保驾护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佟佳氏对着乌雅氏才会有这么多的怨念。

而如今,又是抬了身份,又是成为了嫔,想必佟佳氏心里更加不舒服了吧,你说她要是突然看到了如今的乌雅氏的样子会是个什么心情?一定很郁闷,一定恨得不行,一定以为她受到了愚弄。因为乌雅氏真正的容貌,那可是比佟佳氏身边那几个好看多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这样了吧。不过如今的乌雅氏已经不怕了,因为她只要能抓住皇帝的心,就不用担心佟佳氏的针对,特别是佟佳氏还有前科的情况下,若是佟佳氏对着乌雅氏做些什么,那才好呢,小可怜什么的,对于康熙来说,才是最容易得到同情的对象。

至于康熙的怀疑?老实说,乌雅氏总共见过皇帝的次数实在是不多,就是同床也不过是就那么一次,估计皇帝还真心没怎么细细的打量过她到底是什么样呢,也就是个大概的印象而已。

如今猛地转了过来,看着好像变了很多,可是当初既然是遮掩容貌,那么也不过是在原本的基础上修缮了一二而已,整体其实还是没变的,所以皇帝最多以为,那是因为从宫女变成了宫妃,服饰,妆容,还有各个方面的不同才造成了这样的不一样,不会多心的,毕竟这都是属于女人的事儿,作为一个一心装着国家大事儿的皇帝,哪里有这么多的功夫关心,对吧。

所以乌雅氏很放心,很放心,甚至在期待着,皇帝下一次过来的时候,见到自己的表情。

第34章

乌雅氏对于自己在这清朝后宫中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的,有人说,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只是所谓的小看,所谓的信心,其实都是需要一定的依据的。

就像是乌雅氏,原本她在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真是很小心很小心,只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一个在现代社会过关了自由自在日子,享受着男女平等的生活,猛地到了这样一个需要一群女人抢一个男人的地方,还是无数小说影视中最为黑暗,虚伪的地方,她甚至觉得,或许自己连好好活着都很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被人给弄死了。要是万一因为她的缘故,让四四没能顺利继位,那她岂不是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还有她的四四,岂不是太可怜了?

只是当她好好的回忆了一下整个记忆,琢磨了乌雅氏记忆中整个后宫的情况,她才发现,这所谓的宫心计之类的,到有大半是她自己吓自己的结果。不是康熙朝的后宫有多干净,而是这里头有太多的历史原因,人种原因。

清朝,说白了,从努尔哈赤算起,到这个时候也不过是第四代而已,而且原本的努尔哈赤,说是大汗,是起家的老祖宗,可从他本身的出身来说,那就是个渔猎民族的小头领,还是那种需要依附别人才能活下来的小头领。这样的人,能有多大的见识?能有多少的底蕴?

清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有太多的运气成分,明王朝在内乱中拼光了老本,又有一些内斗党争中的失败者投靠,这才有了他们捡皮夹子的好事儿,就是明王朝的京城,说起来也不是他们打下来的,而是捡便宜捡来的。真要算起来,整个满族,又能有多少人?满打满算,就是把那些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征服的其他部落的人全算上,估计也没有三五十万,而这些人口里头能当兵员的又能有多少?三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加上蒙古才能勉强凑出个浩浩荡荡的大军。倒是那些被他们几十年年虏过去的汉人包衣什么的,更多些。

所以满族人,那绝对是属于一个暴发户一样的民族,这样的族群,你觉得他们能有多少底气?整个族群,从渔猎民族,转成游牧,骑射的民族也只有几十年,甚至真要说起骑射的本事,或许还不如蒙古人。出身影响了眼界,眼界又影响了性格。

看看盛京,也就是沈阳故宫的规模,其实就能看出这个族群的眼界问题了,那所谓的什么皇宫后院,五大殿阁,活脱脱就是个大些的四合院。你说这样的地方,能有多少所谓的内宫争斗,后宫阴私?

更不要说这些后宫的主人本身了,蒙古人,满族人,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些连字都不认识的女人,性子也多半都是大大咧咧的,这样的人你要她们学会阴谋手段什么的,还真是有些为难她们了。

即使如今到了康熙朝,这些后宫女人中,已经没有了那些爽朗的口不择言的蒙古女人的地盘,可是这些满族女人们,还保留了大半这样的性子。只要看看她们的出生就知道了,这可大半都是满族八大姓,也就是所谓的满族贵族家的闺女,都是武将人家的女儿,这样人家的孩子,有几个是脑子里塞满了阴谋诡计的?

清朝在顺治时期,才开始讲究起读书什么的,也是顺治才开始提出所谓的满汉一家,在这之前,有几个满族人家的人是读书识字的?康熙朝后宫的女人们,不识字的倒是占了大半。

据说顺治宠爱董鄂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董鄂氏识字,能和顺治在书画上有共同语言,从这里不难看出,当时这后宫女人的素质问题了,连个能听得懂顺治说什么的人都没有,这皇帝做的能不憋屈?好容易找到一个能沟通的,有共同语言的,能不死命的当成知己?

再看看康熙,研究一下康熙朝后宫的情况就能知道,在康熙朝前期,那基本上都是满族世家的女子在后宫中占据主要地位,可是到了后期,那基本都是汉军旗的女人支撑后宫天下了,这所有后期生孩子的,受宠的,基本都是汉军旗和汉人包衣出身的女人,所有人都说这是康熙喜欢汉人女子的温柔,不喜欢满族女人的性子,可是有一点被人们忽略的就是,在那个时候,只有汉人家的闺女才基本识字读书,满族人可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最终去看,还是知识量的问题。

而即便是满族世家的女人中,能做到上位的,也多半都是有点水平的,像是惠妃,纳兰明珠的妹妹,那就是一身的书卷气,即使生的老大,是粗鲁的直性子,是武将的胚子,也不能忽略这一点,看看老八同样的是她养大的就知道她的水平了,能在宫里活下来的,爬上去的,一般都没有笨蛋,所以即便是荣妃,这么一个武将家出来的女人,也一样让老三成了文人,就能看出康熙的喜好了。

有点扯远了,还是来说这后宫阴私的问题,想想这一帮子底蕴不怎么样,知识面不怎么样,甚至是连识字都有些勉强的女人挤在一起,或许这嘴巴上一个个都是不饶人的货色,可是真要动起手来,和后世那绝对就不是一个级别。再加上康熙本身就是个强势的皇帝,对于后宫也有自己的眼线,耳目,掌控的比较严,所以,在这宫里,相对更加干净些绝对是正常的。

就是如今这些所谓的娘娘们能有的一些本事,十有*到是原本明朝宫中留下来的哪一些人在教导着进行的,是这一群奴才在相互斗比较客观些。这些娘娘们多多少少,身边都有那么一个两个这样的人,这一点乌雅氏已经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结合自己往日看到的和现代记忆中相互印证,若是这个时候,对自己还没有什么信心,那只能说乌雅氏实在是太菜了。

乌雅氏自觉,自己好歹看过那么多的阴谋诡计,看过太多的宫廷斗争的电视剧,即使再笨,依样画葫芦什么的,总是行的吧,有了这么多的底气,要是还不能在这个宫里顺利的活下来,那真是脑子有问题了。

就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乌雅氏就要开始面对一个新的工作,那就是面见佟佳氏请安。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每天一早,各宫嫔妃都是要到皇后的宫中例行请安,听皇后训斥的,现在宫里没有皇后,那么就要去负责六宫事务的佟佳氏宫中请安。

佟佳氏这个时候还只是贵妃,虽然已经是宫里位份最高的一个,可是她也没有胆子真的一样样都比照着皇后的规制来,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一些低位的嫔以下的她多半都放任不管,只是每日和嫔位以上的后妃们在一处吃吃茶什么,商量一些宫务。

乌雅氏毕竟窜起来太快,一年的时间里,更有大半的时间是在怀孕中,所以基本上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头一次过去,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更重要的是,她也清楚,自己过去,那绝对是在狼群里出现了一只小白兔一样的突兀,是招人恨的。

别看那些宫女们就差没有把她当成偶像供起来了,可是在后妃眼里,她却是一个异类,以前这宫中的异类是佟佳氏,因为这宫里多半都是满八旗的女儿,而佟佳氏却是汉军旗,祖上更是十足的汉人,这已经很让这些人膈应了,只是因为这是皇帝母家的闺女,所以她们真心不好说什么,即使不看佟佳氏家族的势力的份上,也要看在皇帝和皇帝生母的份上忍着。

可是乌雅氏呢?那就是妥妥的包衣奴才,是原本他们可以随便欺负,可以完全鄙视的一群人中的一个,这会儿居然猛地就窜到了几乎和她们差不多的身份上,这怎么能不让她们舒坦?或许在膈应佟佳氏的事情上,她们也能容忍乌雅氏的存在,毕竟这乌雅氏只要存在一天,那就妥妥是打佟佳氏的脸,是佟佳氏关不住自己的宫里,让自己宫里的宫女居然就有了身子,还一下连着上升了三级的铁证,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她们能接受乌雅氏融入她们中间。

所以从一开始乌雅氏就知道,这日子肯定不好过,肯定会受尽奚落,甚至是无数的为难。可是这何尝不是机会?说起来如今这后宫的女人,倒是打嘴仗的人更多些。她是早就打定了主意,充耳不闻,权当没听到了,而这些侮辱她的言语,她也相信,总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去的。

即使乌雅氏这个嫔,有太多的可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凑巧,才能有了她这样的好运,可是即便这样,她也是皇帝自己提起来的,鄙视她,侮辱她,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对皇权的挑衅?对皇帝的不满?只要她摆足了委屈,那么显而易见,最终得意的还只能是她。

像是这么想,也有信心能在宫中立足,可是毕竟这样的事儿是第一遭,不管是原身,还是她自己,都是从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忍不住还是一晚上辗转反侧,忍不住想了又想,把所有的事儿揉碎了,理顺了,多想了无数的可能。

等到第二天早上一起来,乌雅氏开始梳妆的时候,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想了想,终于又做了一个决定。拿起眉笔,对着脸上又是一阵的描画,即便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用自己的姿色拉拢皇帝,可是在面对后宫的众人的时候,她感觉,原本那种直接面对挑衅的法子还是有些冒险了,还是稍稍遮掩一二,让自己在她们的面前不要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攻击性的好。要是让她们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好运的,正好生了儿子才被提上去的,那可能更加有利。

至于容貌,每隔上一段时间多展现一点,一点一点的让她们察觉才是最佳的,到时候人家不会以为她心机深沉,反倒是会觉得佟佳氏眼力不好,居然没能察觉她长开后会有如此颜色,更容易让反过来有理由耻笑佟佳氏,把集中在自己身上的炮火稍稍的分散一二。

眼看着瞬间平淡了三分的容貌,乌雅氏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比起在佟佳氏身边的时候增添了几分姿色,可是这完全能用自己如今的服侍,首饰等等其他的来解释,这样的提升,不至于太过戳人家的肺管子。

她当初在佟佳氏宫里的时候,也是和其他妃嫔们都照过面的,一下子改变太大,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警觉,就像是她刚才想的那样,容易让人觉得,她从来都是个心机深成的人,这样可不好,别人太过警惕她,以后她的路就越是难走,在宫里,总是不能让自己处处为敌,不然董鄂氏就是自己的前兆,别忘了这宫里可还有一个太皇太后呢。那可是个辣手的人物。

“娘娘,时辰到了。“

身边的大宫女过来提醒时间,乌雅氏随意的点了点头,扶着她的手臂就站起了身子,开始往外头走,门口已经有一个两人抬的撵在那边候着了,看着这个东西,乌雅氏心下又是赞了一声。地位这东西就是好啊,不过是个嫔,就已经连走路都不用了,到哪儿都有人抬着,这待遇真心不是一般的好,就她如今还只是两人抬的,到了妃位,那就是四个人抬了。贵妃,那就是八人。

想想也不过是一个人的重量,怎么就能用这么多人呢?完全就是浪费人力,可谁让这就是等级呢,这人越多,越是说明你贵重。真是让人虚荣心满满呢。嘚瑟一下。有了这么一个好开始,乌雅氏心情又灿烂了一些,对于即将到来的为难好像也没有那么在意了,所谓的得到永远都伴随着付出。这才是至理。

果然,乌雅氏才进入佟佳氏的正殿,这耳朵就在没有消停过。

“瞧瞧,这是谁啊!这不是咱们新近宠冠后宫的德嫔妹妹嘛,真是少见了。这升了位份就是不一样,我瞧着都高贵起来了呢。“

听听,这话说的,水平真是高啊,什么叫宠冠后宫?这是给她拉仇恨是吧,谁不知道这四个字在宫里是个忌讳?人家董鄂氏就是因为这四个字死的,她这是想着让她也死在这上头?还有什么叫做少见?不就是想说她没有给各个娘娘请安?怎么就不说她昨儿才升了嫔位?以前根本就没有资格来?还有最后一句,什么叫做高贵起来了?这是隐射她出身包衣是吧?别以为她听不懂。

可是她听懂了又能怎么样?乌雅氏垂着头,默默地在最后的位置上坐下,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是这么木呆呆的,像是没有反应一样。

很显然她这样的没有反击的行为,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欺负了,所以接着又有人开口了:

“好了,少说几句吧,人家好歹也是生了皇子的,身份可不一样,将来还不定是个什么身份呢,说不得就爬到咱们头上去了。“

这什么意思?这是想让其他生了皇子的人一个个警惕自己?还是想把那些没有生育的妃嫔的妒忌引到自己身上?

“说起来,德嫔妹妹确实是个厉害人物,这才多久,一下子就到了嫔位了,比咱们不知道强了多少去,可见我是老了,比不的人家人比花娇。“

这又把她上位时间短给扯出来了,一句话就让那些已经在嫔位上多年的人一个个都引了过来,眼神都有些不善,乌雅氏想要叹气了,看看,这些人,嘴皮子那真是不含糊呢。

“说起皇子,听说四阿哥名字都起好了?叫胤禛?真是个好名字,贵妃娘娘也是心善,居然宠的很呢。“

这是往乌雅氏心窝子里戳了,听听,名字取好了,可是乌雅氏却不知道,毕竟孩子不在身边,这人引着说到佟佳氏这里,很显然是想要乌雅氏和佟佳氏对上,可惜乌雅氏还是默不作声,这做派显然让人有些没料到。

“太子昨儿好像也来看了弟弟了,还说要弟弟和他一处读书。“

又一个拿着孩子攻击乌雅氏的,作为一个母亲,连自家孩子每日见过什么人,有些什么日常都不知道,真的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儿,乌雅氏想要闭眼了,可是她不能,只能撑着,这就是她必须承受的折磨,谁让她身份比不得她们呢,所以她没有反抗的资格。

这个时候的乌雅氏忍不住想,原本的乌雅氏会变成后来那个样子,也许和这样的折磨有关吧,日日承受着这样的言语攻击,即便是忍性最好的人,心里多少也会有些变化,即使在疼孩子,日日的有人用这个孩子攻击你,你也受不住啊,说不得就会把这一份怨恨和不甘,转移到孩子身上,毕竟谁让这孩子成为了你的软肋呢,不把这软肋拔出来,就是遍体鳞伤的结果。

“听说贵妃娘娘有心把四阿哥记到她的名下呢,毕竟这出身上。。。。。。子以母贵,要是真是这样,倒是四阿哥的造化了。“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记到佟佳氏名下,那岂不是说这孩子乌雅氏是白生了?这些后妃们的心思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想要不断地刺激她,能让乌雅氏和佟佳氏对上,那是最好了,这样一来,两个异类对掐,自然是她们这些满族贵女更有机会了不是,要是没成,那也没什么,不过是废话了几句而已,又能有谁把她们怎么样?还能恶心到了乌雅氏,也算是出了一口气。

确实是出口气,她们心里也不平衡着呢,凭什么这么一个包衣出身的女人就能顺顺当当的,一下子从宫女,成为常在,成为贵人,如今又成为了嫔?再看看宫里,还有多少其他世家的女儿还挣扎在低位的答应,贵人的位份上?这地位就该是她们满人的,而不是包衣的。

满族各个世家中联姻那是数不胜数,真说起来基本上随便两个后妃算起来,都能扯上亲戚关系,在这个后宫,孤身一人的力量永远都是单薄的,她们总是需要一些同盟,即使因为考虑到威胁的问题,所以所谓的同盟一般来说,都是和下面的一些低位份的联手,权当是找几个打手什么的,可是就是这样,她们也宁愿提携自己人,不愿意让外来人抢走了自己的份额。

每个月皇帝临幸后宫的总数是不会变的,多一个外人分割,自然就会损害到她们的切身利益,不说别的,单单是她们受孕的几率就会下降不少了。如今后宫的孩子可不多,而想要在后宫立稳脚跟,没有孩子那是万万不成的。

乌雅氏也知道她们的用意,即便是原本的乌雅氏不能完全知道,这新来的乌雅氏也能猜得到,无数后世的小说电视的什么的,已经能把所有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被人扒了一遍了,乌雅氏稍稍联系一下实际情况就能分析出来。

可是她能妥协吗?当然是不能的,所以她只能当没听到。

“呦,我说德嫔妹妹,怎么进来到现在都不开口啊?这是看不起我们姐妹,不想和我们说话?“

这帽子扣得不是一般的大,要是一个不好,乌雅氏就能成为所有人炮火攻击的对象了,好在乌雅氏也不是傻子,所以立马装作不安的动了动身子,随即小声的说道:

“妹妹不敢,只是,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知道怎么说。姐姐们说,我,我听着就好。“

乌雅氏完全把一个乍然间成为高位妃嫔,又有些浑身不适应的懦弱女子的形象演绎的惟妙惟肖,那种忐忑,那种不安,还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样子,显然很让这些妃嫔看的高兴,其中一个更是忍不住翘了翘嘴角,很是耻笑的说道:

“大方些,好歹也是万岁爷册封的德嫔,这个样子,真是让人看了丢脸,好在这里没有什么外人,要是让什么命妇看到了,还以为这宫里都是些老鼠一样的货色了。“

这话刺耳的,让乌雅氏真想跳起来,什么叫做老鼠一样的货色,你全家才是老鼠呢,只是她不能,所以只是微微的动了动身子,立马又垂着头不说话了,她这会儿的策略就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吧,少说少错,这是永远对的。

“瞧瞧,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欺负你了。“

一边不知道是哪里窜出来的声音,显然不是高位的,因为这声音就在乌雅氏不远处,想来也不过是个嫔,只是这会儿谁让乌雅氏才是地位最低的那一个呢,不欺负她欺负谁去?

只是她这话一出口,整个屋子里的人倒是静了一静,都是聪明人,不说不觉得,一说,自然有人察觉到了,这屋子如此模样,可不就是一副欺负人的样子嘛,要是让人看到了,固然乌雅氏没了脸面,可是她们只怕也不讨好,说不得还以为她们跋扈什么的。所以立马就没人说话了。

就在这个时候,佟佳氏出来了,看着这屋子里的样子,什么都不说,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下来,随即看了乌雅氏一眼,说道:

“咱们今儿又多了一个妹妹,多了一个人说话,好在大家也都是认识的,就不用介绍了。“

这是她的宫殿,内外都是她身边的宫人,这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她能不知道?就是她不特意去听壁角,也自有人会把这里的事儿详详细细的告诉她,这佟佳氏从家里带出来的那些人可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她先头不出来,那打的就是让这屋子里的其他人欺负乌雅氏的念头,只有人家欺负了,她才能感觉是出了一口气,所以即使这些人嘴巴里有些话,把她也扯了进去,她也能全当没有听到,说起来,她肚子里才是一肚子火呢,正像是乌雅氏猜测的那样,乌雅氏这个德嫔的位置是怎么来的?

还不是皇帝对她的警告?想到因为这么一个奴才生的孩子,就让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她心里就一团一团的火往上冲。要不是身边的嬷嬷说,为了固宠,要向皇帝表哥低头,她才不会愿意见到这个乌雅氏呢。

只要一想到,这人就是在她的宫里和皇帝表哥同床共枕,还有了孩子,她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傻子,被人狠狠的扇了一个巴掌一样的没脸。这孩子怎么就不是她亲生的呢,为什么就不是她怀了身子?这个女人,这个奴才怎么就能有这么好命,不过是一次,就怀上了?怎么这样的好运就没有在她身上出现?

因为这些,佟佳氏现在对着乌雅氏那是无限的妒忌,无限的恼恨,无限的厌弃,只是为了在宫里维持自己的体面,维持佟佳氏一族的权威,她还不得不继续维持着这公正的样子,若不然她真的是恨不得把这个女人活活打死。

“德嫔,你第一次过来,本宫既然揽下了摄六宫事,就要教导你规矩,毕竟你一年前还只是个宫人,对于这妃嫔的规矩不是太清楚,嬷嬷,那宫规册子来。“

看着在那边听到自己的喊声立马起身的乌雅氏,佟佳氏嘴角带着笑,可是这眼神却依然冷冷的,忍不住就出口冲出了这么一句,什么叫一年前还是个宫人?这是在所有人的面前打乌雅氏的脸,告诉她你这一辈子,即使生了皇子,即使成为了嫔,可你永远也改不了出身,你永远都是包衣奴才进宫的,和在坐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看着乌雅氏瞬间有些苍白的脸,佟佳氏心里突然感觉很是舒坦,就是这样,只要乌雅氏难过了,她就觉得舒坦。

等到一个嬷嬷递过来宫规的册子,佟佳氏下巴微微一抬,示意她拿过去,给乌雅氏。随即又说道:

“这宫规不可不看,不可不背,在宫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守规矩。“

她这是在敲打乌雅氏,下意识的说乌雅氏不守规矩,其实乌雅氏侍寝也好,怀孕也罢,真要说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不守规矩的地方,侍寝什么的,要是没有佟佳氏安排,她能有这个资格?还不是佟佳氏当时防备自己身边的那些妖艳的丫头,这才给了乌雅氏机会?至于生孩子,那能受孕也是皇帝允许的,不然她能留下龙种?

只是谁让那是贵妃呢,她又没有直接点出来,暗示你不守规矩,那你就是不守规矩了,你还能反驳不成?所以乌雅氏只能红着脸,双手接过那宫规的册子,低着头,接受她的训斥。

“回去好生的学,啊,我忘了,你不识字的,也是小选的规矩摆着呢,宫女不得识字,真是麻烦了,要不你另外找人给你读?“

侮辱,绝对是侮辱,这已经是把脸打的啪啪的响了,可是谁让佟佳氏说的都是事实呢!所以乌雅氏真心是没有半点反抗的能力,更不用说边上还有那些唯恐不乱,想要看笑话的人了。

“哎呦,这可怎么好,怎么不识字呢!这要是万岁爷过来,岂不是连磨个墨都不成了?那可怎么固宠呢?“

“这有什么,靠脸不就成了?再不济还能靠肚子,要是能再努力一把,怀上一胎,不识字也能固宠。“

这一声声,一句句,都像是刀子一样戳中了乌雅氏的心里,这会儿乌雅氏已经能感受到原身心中的那种悲愤的感觉了,能感同身受,为什么乌雅氏后期的性子会那么的别扭了,因为她遭遇的实在太多侮辱,所以到了后来,即使是一点点的不对,都有可能让她已经开始敏感的有些神经质的心,感觉到威胁,感觉到羞辱。乌雅氏,也很不容易呢。

而这个时候的乌雅氏能做什么?她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什么都不能说,只能这么站在那里,由着所有人就这么直接的攻击她,一下又一下,直到整个早上会面的结束,然后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自己的宫里。

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可是真的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忍住?乌雅氏咬着牙,面无表情的走进自己的卧室,坐在自己的床榻上,手死死地揪着那叠的整整齐齐的被褥,脸上已经流满了泪,只是她不能哭,最起码不能哭出声音来,整个永和宫,不是只有她一个人的,她不能让别人看她的笑话。

好容易发泄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整个人才稍稍恢复了一点的生气,让人打了一盆水,重新洗了脸,这才回头对着进来的宫女说道:

“收拾一下吧,昨儿圣旨里不是说了嘛,咱们可以搬到正殿去了。“

说道这个,那宫女也脸上出现了与有荣焉的笑容,

“可不是,娘娘,如今您可就是一宫主位了,明儿开始,这永和宫里的常在,贵人什么的,都要给您请安呢。您也算是熬出头了。“

“什么熬出头了,这话以后不要说了,这是宫里,这院子里也不是只有咱们,让人听去了,说不得就容易惹事儿,一个熬字,就能让人扯上什么怨望之类的名头,你自己小心些。“

毕竟这个宫女是自家通过关系调过来的亲戚家的人,是内务府包衣世家中的一员,相对比其他人,还是更能相信些,所以乌雅氏也愿意好生的调教一二,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想因为身边人的关系,让她这战战兢兢的生活更加的难堪。

“你有空也和这宫里的其他人说说,就说我这儿没那么多的规矩,五天一次过来请安就成,其他时候,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她不是故意示好,想要收拢这宫中的其他低位嫔妃,而是她知道,这宫里几个,虽然位份比她地,可是真要说起出身来,哪一个都比她强,真要一板一眼的让她们请安,还不知道会被其他人说成什么样呢,说不得就会说些个什么沐冠而猴之类的,更或者,还会被那些高位的人寻麻烦,这些人里,你知道她们是哪个的眼线?

至于什么五日一次请安,也不过是宫规这么定下了,总是要走个样子罢了,要真是按照她自己的心思,那是一个都不想见,见什么?看她们眼神中的嘲笑和妒忌吗?她可没有自虐的倾向。

“知道了,娘娘,也就是娘娘您心善,给她们睡懒觉的机会。“

第35章

后宫为什么会有宫斗?理由实在是不少,一来是因为每一个女人的身后,都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利益,很多时候,皇帝的宠幸,位份的提升,都是前朝受到重用的表示,即使是自以为英明不过的康熙,也一样逃离不过这个规矩,要不然当初他怎么会选择赫舍里氏做皇后?还不是有索尼,这么一个能帮着他亲政的人存在?还不是想要借重这老臣的人脉和影响力?为什么当初第一次选人入宫,钮钴禄氏能直接封妃?因为那是遏必隆的闺女,遏必隆是四大辅臣之一,为什么有马佳氏?因为马佳氏一族都是军中骁勇战将,在满八旗中影响力很大。

有了这么几个人,康熙才能和鳌拜掰腕子,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帝党成员,甚至后来,在除三番的事情中,马佳氏也同样是帝党,帮着他抵制了来自太皇太后的压力,也正是因为这样,马佳氏荣妃在康熙初期,那是绝对的受宠,这一点从马佳氏生育的时间和数量上就能看出一二了。

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能在后宫稳住脚跟,为了将来的那一线当太后的可能,这些女人不使劲折腾才怪。

而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那是因为这后宫中除了皇帝这么一个男人之外,其他的不是太监就是宫女,都是属于下人,奴才的,不是和她们一个级别,而那些所谓的大内侍卫,也多半是不能进入后宫的,那种某人的电视剧中,什么侍卫能在后宫窜来窜去的,那简直就是大笑话,即使他们有这个胆子,人家皇帝还要担心戴绿帽子呢,还要担心这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种呢,所以真正能算的上平起平坐的也就是同样作为皇帝女人的那一群人了。

有人的地方自然能就会有争斗,更不用说还是有同一个目标的竞争对手了,这斗起来自然更加上心些,或许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可是真要是斗出了真火,那喊打喊杀,也是常有的事儿。

还有一个半隐半藏的一点理由,那就有些说不清了,那是属于太监和宫女的利益,别以为这些都是下层人士,影响不到上头,可事实上,这一个个宫妃们在宫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能相信的,能商量的也就是这么些人,贴身宫女,贴身太监,这都是一个阵营的,那么如此一来,要是这宫女,太监的有什么对头,有什么仇家,自然也下意识的就会引导着自己的主子为自己出气,从而对上其他的主子,宫女,太监,这样一来,仇恨的吸引范围自然更加的大了,而由此引发的争斗也就更多了。

最后一条是很多小说家想出来的,乌雅氏觉得很有些道理的理由,那就是这宫里有太多的前朝留下的人,有明朝宫中遗留的太监宫女什么的,他们或者是为了纯粹的想要看满人内斗所以引发了这宫中的暗流,或者是为了能再一次获得重用,重新爬上来,而不至于稀里糊涂的死去,所以想要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是哪一种,都不知不觉,或者是有意识的开始向着这些原本还算是直爽,没有心机,相对单纯的满人女子后妃们灌输明代宫中内斗的那一套。

这样的灌输,这样的引导,只要有一个人从中获得了好处,得到了想要的效果,那么不用怎么宣传,这斗争就会被流传开来,甚至愈演愈烈,若是在加上这些满人相对火爆的脾气,这清朝后宫的惨烈程度或者还会超过明朝。

根据野史,或者一些小说的分析,顺治朝后宫会成为那样的纷乱,倒是有不少的原因可以往这个上头寻找理由。

乌雅氏自认不是什么宫斗的好手,也不觉得因为看了些小说电视,就一定能和这些常年在宫中生存的人斗一个旗鼓相当,所以在搬到正殿,开始正式做起了德嫔的功夫,就立马找人给家里传了消息过去,要他们帮着找那些人,那些明代宫中存活下来的人,她迫切的需要她们的帮助。

至于身边的宫女?两个大宫女已经是家族安排来的亲近世家的人了,至于其他的,只要能细细的分辨,知道她们到底是谁的眼线就好,即使不是自己的人,也不用急着丢出去。免得反而让人知道了她的深浅。

乌雅氏很谨慎,每一步都尽量的小心再小心,因为她很清楚,这康熙有太强的控制欲,她生怕自己的动作让康熙看做是整个包衣世家的一种整体策略,从而引起别的什么麻烦。

乌雅氏家中也同样是谨慎人,一直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才送过来了一个人,一个四十岁,原本在綄衣局的一个老嬷嬷。从明面上来看,这不过是一个不受人重视,没人要,年纪大,又不爱说话的一个老嬷嬷,是宫里那些看人下菜的太监管事们敷衍德嫔,欺负她出身不好,这才分来这么一个不当用的人,不但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还隐含着让人看笑话的意思。

只有乌雅氏自己知道,在这嬷嬷过来的前一天,就有宫人送来了家族的条子,上头很明显的写清楚了这老嬷嬷的身份,身世,这许嬷嬷,四十岁,是原本大明遗留老宫女的亲侄女,因为父母双亡,没有了亲人,唯一的姑姑,还在宫中做事,所以后来被那老宫女想法子补进了宫里,在杂役处做了十来年的活计,在顺治年间,还曾在贞妃董鄂氏的宫中当过一阵子二等宫女,绝对是宫中的老资格了。

若不是因为董鄂氏这个姓氏的拖累,说不得她也能成为什么大宫女,什么当红的姑姑,可惜的是,没有多久就赶上了董鄂妃过世,顺治驾崩,最后贞妃殉葬,所以又给一脚踢到了苦役的地方做活。

如此一个经历过两朝,又有明朝资深宫女的姑姑教导的人,在这宫里那绝对是属于实力派人物,也就是那些不知道他底细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个没用的老婆子,想想整个清朝,入住紫禁城才多少年?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才算是彻底霸占了这皇宫,而如今也不过是康熙十八年,也就是1679年,不过是过了三十五年而已,还比不得这许嬷嬷的年岁大呢。

只是也正是以为这个年纪,乌雅氏才最是放心,因为就她所知,赫舍里氏也好,原本的钮钴禄氏也罢,当初身边的汉人宫人嬷嬷,那都是四十多岁,将近五十的那群人,也就是说,按照时间来算,那些很可能就是原本明朝留下的十来岁没放出去的宫女。那些人有用是有用,可是也正是太有用了,最后这两个皇后都死了,也由此有一些传言,说是那前朝留下的人里头,有仇视满人的人存在,所以用自己的法子,害死了这些贵人们,就是太皇太后并没有支持这一点,把这些人都赶出去,可也不妨碍对这些人加重了警惕。

若是乌雅氏找的是这样的人,只怕这会儿她这里也会吸引到宫里不少有心人的注意了,好在,那些人,如今最小的也有五十多了,而这一个才四十,年纪上实在是对不上,所以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心思暴露出来。

什么?为什么有了这样的传言,还把这些人留着?怎么说呢,这紫禁城和沈阳故宫实在是没法比,太大了,光靠着满人自己的那些奴才下人,实在是没法子玩的转啊!在一个这宫里门道什么的,也太多,就满人想要靠着自己,把这规矩什么的,全撑起来,那绝对是属于瞎子点灯白费蜡,最终能依靠的,能撑起场面的还是要靠这些人,不然估计连皇家体面什么的都没法保持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所以除了那些死在战乱中的,陪着明朝皇帝殉葬的,跟着去了南面的,剩下的表示了投降的宫人太监们才能在这宫里顺利的存活下来,甚至还把自己的小圈子发展壮大。到了如今,你要是真把这太监宫女的名册细细的查看一下究竟,你就能发现,除了宫女这个有内务府包衣,这个皇帝从辽东带过来的组织之外,其他的人十有*还是汉人,还是原本的那一套班子在运行。连补充也多半是在某一个小圈子里斗转。

至于皇帝为什么能放心这些不是满人的汉人太监什么的,一来这些人能近身,那多半都是查了祖宗十八代的,二来这太监有功夫的毕竟是少数,想想清朝整整二百多年的王朝里,再没有过明朝那种能领兵打仗的太监能人,就知道这些太监的身体素质有多弱了,这弱鸡一样的人,对于从小练习骑射的满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威胁可言,最后就是这太监多半都是穷苦人,多半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孤儿,这样的人在满人的眼里,和满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这防备心,自然也稍稍能减轻一些。

话题扯远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这宫里你要是用心,实在是能找到太多的能人,就看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了,乌雅氏托了后事无数考据党的福,对于这一点比寻常人看的更加透彻一些。既然有了自己的有利之处,不去用,那才是傻子,乌雅氏不是傻子,自然立马就想到了要找这明朝留下的人的意思。

许嬷嬷来的头一天,乌雅氏就让她在身边服侍了,只是既没有说什么拉拢的话,也没有用什么金银拉拢,对于一个没有亲眷,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这金银什么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至于拉拢的话?有时候说的太多,不一定有效果,还不如用实际行动更实惠,这宫里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经历了顺治朝还能活着的宫女,那一个个绝对都不是什么傻子,脑子,心眼,估计比她还厉害,何必那么虚伪。

那许嬷嬷自打到了这永和宫就开始默默的做事儿,该她管的管的很是严实,不该她管的,一概不插手,这摆明了就是个姿态出来了,那就是尽本分,不多事儿,总体来说,就是没有想要投效的心思,或者是还在观察期间。

乌雅氏也不管这一点,只是自顾自的过自己的日子,她很清楚,只要时间长了,这许嬷嬷哪怕是为了自身,不被牵连,不会在扯进什么事儿里,也不至于看到她有危险而不顾,只要做到这一点,她也算是没有白喊了她过来,至于后面是不是能帮着争宠什么的,这个一时半刻的是不用指望的,她心里清楚的很,自己不是那种什么王八之气一来,众人纷纷来投的角色。

只是这世间的事儿,从来都不是按照人的心思来的,不过是过了三个月,乌雅氏刚重新恢复了绿头牌,开始有侍寝机会之后,就遇上了事儿。

“听敬事房的人说,贵妃娘娘特意关照了,说是您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要多养养,所以这牌子五天才上去一回,就是上去了,也说什么身份不够贵重,所以放到最后面,娘娘,要是这样下去,可怎么好,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让皇上给忘在脑后了,那岂不是随便都能让人踩着?您日日在那里被人奚落,奴才看着都心疼的紧。“

负责探听消息的太监在正殿中小心的回着话,眼神还不住的往乌雅氏的身上瞄,他是真心想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儿,这位主子该怎么办?在宫里,主子有脸面,有身份,有底气,那就是奴才也跟着有脸面,有身份,有底气,这是铁规矩,他可不想跟着一个没出息,没本事的主子。

虽然这太监能被分到这乌雅氏这里,原本也一样是个不得志的,是可有可无的,是宫里没人想要来这包衣奴才出身的宫妃这里,才轮到他有这个机会,有搏一搏的机会,可是即使这样,他也一样是想要看到一点出路的,不然情愿去干着没油水的活,也不想被牵扯到这是非里头来。

乌雅氏听着这话,揉着眉头细细的想了又想,最后有些苦笑着说道:

“她是贵妃,是万岁爷的表妹,是执掌六宫的代皇后,本宫又能怎么样?吵吵出去丢脸的也是自己。“

说完这一句,乌雅氏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我就是个宫女出身,本来也没想着什么攀龙附凤的事儿,只想着安安稳稳的在这宫里活下去,到了年纪,或者出去找个好人家,或者直接在宫里做个姑姑,嬷嬷,就这么过一辈子而已,谁知道会有这样的遭遇,说起来,不管是成为常在,还是成了贵人,甚至是成为如今这一宫主位,都不是我自己能做主的,不过是随风的杨柳,随人摆布而已,如今倒是好了,做主的人自己不愿意了,后悔了,这又怪罪到我这个被摆布的人身上,这都是什么道理,真是没处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