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荟再看他片刻,转而望向堂上:“此信可否让我一观?”

卜一范道:“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邓绪皱眉:“这么东一句西一茬连本寺都要绕了。这样罢,张屏,你便将推测与原委说出,而后再进行其他。刘知荟既然肯定了你方才的那句东西,暂时亦先不用他交待别的。”

侍卫立刻将布团又塞回刘知荟口中。

张屏只得又转身向堂上:“禀大人,刘知荟所属,下官亦不知如何称呼贴切,便先称教派。之所以不能称乱党,是因并非只为祸乱本朝。此教派遍布广泛,借东周时阴阳纵横之说立教,至今应已有数百年,历时至少三朝。”

东周鬼谷子,千古奇士,知阴阳,擅韬略,智机通天。

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各择其主,各行其事,皆名昭史册。

“阴阳纵横一派,审时度势,不忠于某一主。此教派亦是。其将世事视做棋局,自己则是操纵棋子与局面的手。”

“教派党羽,遍布各处,下至贩夫走卒,上至朝臣贵胄。”

甚至是帝王。

“其不为单单一个皇位,而是要操控世代江山。”

帝王废立,朝代更替,皆掌握在手中。

啪!似乎堂上的方向传来一声响动。

张屏微微抬起眼。邓绪、陶周风、卜一范都神情僵硬。

片刻后,邓绪向旁侧扫了一眼,硬声道:“接着说。”

张屏便继续:“阳动而行,阴止而藏。世无可抵,深隐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太平之时,其蓄力潜敛,默默布置。挑选合适的人培养。”

如女儿村中的女子,就是训练来接近和掌控他们选中的人,这些女子生下的孩子,更从出生起,就成为教派的棋子。

刘知荟便是。

如此繁衍生息,扩张壮大。

“他们在太平盛世时,亦会为日后作乱埋下伏线,比如谣言之类,还或会放出几个能掐会算,预言气运、天机之人。待到合适时机,起而乱之。之前的谣言、歌谣与作乱合上,看起来更是玄之又玄,似乎他们的人真能洞悉天命。”

其实不是天命,而是人为。

和他们假借鬼怪故事,控制选中之人一样。

世人往往想不到,会有人花这样的力气,做这样的事。

你坐皇位又如何?其实朝局是我掌控。

江山暂时是你家姓又怎样?我能让你的朝代生,亦能让它灭。

这就是追求。

享受比当皇帝更高的乐趣,神一样的乐趣。

“前朝宣氏,就是被此教派扶持立国。桓、易、庆三家,都是这个教派的人。但扶持前朝立国后,易氏应是对教派有了质疑,从其族后来做为看,易氏不想再听从教派操控宣氏,而是真心想当忠臣。所以被教派和桓氏、庆氏操纵前朝皇帝,借党羽之争做幌子灭族。但是易氏有血脉存留了下来。”

桓氏和庆氏按照教派安排,渐渐淡出朝堂。不再做明线。

“前朝后来乱党纷起,民祸不断,亡国应在教派掌控之内。易氏之人却先于教派一步,找到了太祖皇帝。”

卜一范肃然道:“太祖皇帝乃天命所归,真龙临世。故连昔日邪党亦归顺,缔造千秋万世之天朝。那宣氏到底是草龙,才会被一个什么邪派控制,怪不得七代就亡国。”

邓绪清清喉咙,颔首:“卜大人此言精妙!”

陶周风点头:“极精妙。”

兰珏亦跟着肯定地点头。

刘知荟喉咙中咯了一声,似是哂笑。

张屏静等他们点头完毕,接着道:“易氏深知其教派的一贯的布置谋略,献给太祖皇帝破解之道。又偷偷留下了宣氏的血脉。改姓居于辜家庄。”

辜家庄的事,邓绪、陶周风、卜一范其实都知道。

但他们知道的只是前朝被灭门的易氏向太祖皇帝献策,却自称无心仕途,住在京城不远的一个村落,因其曾为前朝臣子,又助终前朝,朝廷不能放心,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藏了些什么。易氏自请受朝廷监控,种田纳税,不出丁,不出仕,不与邻近通婚。朝廷会按时挑选一些年轻女子,与其村中适婚男子匹配。

宜平县衙,亦有朝廷安排监控辜家庄的人。

“易氏除了留下前朝后人,亦并未告知太祖皇帝这个教派的事。”

卜一范道:“想来其仍对前朝和那邪派存一丝忠心,竟然欺君。”

邓绪、陶周风跟着附和地应了两声,兰珏亦点点头。其实大家心里都门儿清,如果易氏说了那教派的存在,太祖皇帝一定把他们和那教派一起灭了绝后患,更不用说保什么宣氏血脉了。

“易氏知道,自己这些做为,肯定瞒不过此教派,便索性以知情为挟。”

将教派的图腾四叶三杏果刻村里,用教派惯使的小段子做村子的传说。

“此教派处于暗处,本朝未在其掌控中,便蛰伏壮大,与辜家庄僵持。直到数年之前,应是发生了一件事,下官并无证据,只是凭事实推测——大约是此教派发现了易氏手中有前朝血脉,便派人修好和谈,诱其助教派完成一桩谋划。或是,此教派的一个大谋划,被易氏通过其他渠道得知。身为宣氏血脉的辜清章得知了来龙去脉,想以一己之力,阻止此事。”

辜清章偷偷离开村子,参加科试,待易氏发现,已来不及阻止,又怕朝廷发现他的身份,逐出村落等行径,其实都是为了保护辜清章。

“辜清章知道这次科试中,有此教派安插的人。他以自己为饵,想钓出此人,再顺藤摸瓜,使此教派大白于天下。他一开始怀疑,这人是兰大人。”

兰珏神色不变,端坐于椅上。

张屏看着他,片刻,垂下眼皮。

卜一范兴致勃勃地问:“为什么会怀疑是兰侍郎?”

兰珏含笑道:“可能下官长得就不像好人。”

张屏道:“因为兰大人父亲早逝。”

那教派训练出的女子生下的孩子,都只有娘,没有爹。

“与兰大人相处一段时日,辜清章发现自己错了,那人是刘知荟。辜清章接近刘知荟,想收罗证据揭露其身份。他打算先取信于刘知荟,但又怕自己前朝皇族的身份会被教派反用来要挟易氏,所以仅以易氏的身份接近刘知荟。下官推测,他或可能想取信成功后,再说出身份,进一步得到更多内幕。”

但刘知荟一开始就毫不手软地给他下了毒。

“辜清章发现自己中毒,便选择彻底隐瞒自己的身份,将代表身份的黄玉杏果送给了兰珏。既怕反被利用连累易氏,亦是为了刘知荟。”

刘知荟的视线一闪。

张屏看看他双眼:“前朝皇族对教派有多重要,未能查清底细,错杀之,会受什么处罚,刘大人肯定清楚。所以才会去兰大人处盗杏果。下官之前一直想不透为何辜清章没有抓出刘知荟就遇害了。他明明将自己之死也算在了揭露刘知荟及幕后教派的证据内,下官还以为,是刘大人下手过快。但此时才知道,必然是辜清章发现了刘知荟的身世,犹豫了。”

或者,他想找到证据,恰当的时机方法,告诉刘知荟这件事,让他和自己成为盟友。

但,这个意外拖延了他原本计划的时间。

还未说出,就毒发身亡。

还是在毒发身亡时,选择了不说?

其实答案很明显。

如果说了,刘知荟会怎么样?

是让世道更太平一些,还是让一个人活得更单纯更久一些?

兰珏记起,应就是在辜清章死前不久,他刚又从王砚那里挣了一票回来,在路边遇见了辜清章。

他当时怔了一下,而后假装很自在地走了过去:“辜兄,甚巧。刘兄没和你一起?”

辜清章笑了笑:“佩之,试期不远,书温得怎么样?”

兰珏敷衍答道:“还行吧。”

辜清章望着他道:“佩之,你一定能中。”

兰珏挑眉:“那我信了,中不了找你?”话脱口,才发现这是以前跟辜清章玩笑时常说的话,眼下不应该再这么亲密了。

辜清章很开心地又笑了,兰珏不自然地向一旁移了移视线,不和他目光接触,却听辜清章又问:“对了,佩之,假如入朝为官,你觉得当以济世为重,还是济人为重?”

兰珏道:“济自己最最重。”

辜清章一怔。

兰珏笑道:“唉,我没有你或刘兄那么高洁的情操,进了朝廷,也是个贪官吧。”敷衍两句便离开了。

疏临,而今看来,你是选了后者罢。

第68章

陶周风唏嘘地瞅着刘知荟:“嫌犯哪,你双目赤红,脸色紫胀,喉头颤动,眼神灼灼,是不是有话要说?”

刘知荟喉咙中发出含混声音。

邓绪哼道:“但凡凶徒,罪行被揭发时,总要强词夺理一番。嫌犯亦是如此。之前妄图嫁祸兰侍郎,不知此时又想出何等妖言。”

卜一范颔首,又注视着张屏:“这年轻人可就是陶大人的门生么?之前进士马廉一案,本台便对他印象颇深。这番协助邓大人,将如此大的一桩阴谋破获。这等年岁,竟有如此推勘之技,洞悉之能。相较之下,本台真是无地自容,徒有年纪,枉食君禄。朽败之躯,愧对郁郁新枝。”

邓绪道:“卜大人太自责了。刘贼于御史台供职,与你我同列朝堂,数年无一人看出,岂独卜大人之失尔?不过卜大人对张屏的赞誉倒不为过,此生年纪轻轻,通晓世情,对人心之丑恶,意外犀利。刘知荟杀辜清章之事,乃他发现,惭愧说,本寺都万没想到。”

张屏转向堂上:“谢大人赞赏,一切种种,下官皆是据理而导,循情而推罢了。”

刘知荟瞥向张屏,喉中轻呵一声,目光轻蔑。

陶周风再叹一声:“嫌犯之模样,真是十分着急。不如就让其说上两句?堂上一直塞着嫌犯的嘴,不让出声,也不好。”

邓绪挑眉:“罢了,就取出他口中之布。张屏的阐述,如此缜密无缺,合情合理。本寺倒要看看,他还有何言可辨!”

侍卫便又掏出刘知荟口中布团。

布方离口,刘知荟顿时,一声长笑:“可笑!可笑至极!缜密无缺?合情合理?哈哈,分明是凭空猜测,一派胡言!竟还大言不惭,自称什么据理而导,循情而推!辜清章根本不是我所杀!”

邓绪袖起手,看向陶周风:“陶大人,就你心软,非得让他说上两句。看,被本寺言中了吧。刘贼这等丧心病狂之徒,即便罪行尽数大白,亦不会认罪。”

卜一范长叹:“唉,刘知荟,本台以为你即便大逆不道,罪无可赦,总有一两分为人之尊。事已至此,何必多辩。”

刘知荟傲然瞪视堂上:“尔等徒着官衣,竟信一小儿无凭无据,随口乱扯,才是无脸无尊!要是早知道尔等皆是这样深浅,不出数年,此朝自败,我何须费心入此朝廷!”

邓绪喝道:“大胆!”

刘知荟昂然倨立:“不过尔等亦不算完全糊涂。不错,我的身份,被尔等言中了,那辜家庄一个村,也是我杀的。但,我的确没杀辜清章。一条人命罢了,我何必推脱?”

堂上邓绪三人皆不言语。

刘知荟转而又看向张屏:“你年纪几何?见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敢大言不惭,以洞察世情自居?你乃宜平县丞?进士外任小县为副,定被上司所忌,那县令便让你编纂县志?接触辜家庄之事,你生出疑惑,而后查知辜清章,正好你与兰珏素有勾搭,便写信询问,兰珏告知你种种,少不了对我描述甚多。你便以此猜测我杀了辜清章,又在在辜家庄发现真相后,将一个村杀了灭口,对否?”

张屏回望着他,一脸肯定:“嗯。”

刘知荟眯起眼:“你推断出这些,定然自认聪明极了,洞察原委。邓绪亦在宜平,大约是转悠时被你无意碰见,你迫不及待将猜测说与邓绪,正有助邓绪所查之事,好大一桩功劳。邓绪就收了你做帮手,对否?”

张屏仍与他对视,不吭声。

刘知荟仰面长笑:“天啊天,吾竟败在这等货色手中,是你要亡我尔!”再瞧着张屏,眼神极尽不屑,“你真有几分狗屎运道,加上邓绪不算完全糊涂,后来误打误撞蒙着。你可知道,其实你的推断,开始便错了。”

张屏道:“唔?”

邓绪淡淡道:“张屏,休受此贼蛊惑,你是对的,切莫中计动摇。”

刘知荟重重一嗤:“放屁!杀辜清章的,乃辜家庄!”

张屏皱起眉。

刘知荟轻蔑地挑起嘴角:“黄口小儿,涉世未深,偶知星点之皮毛,便想当然尔。只见那辜家庄全村一个不剩,就以为死绝必然无辜。还什么他等自甘隐姓埋名?牵强附会,自以为是!当年被宣氏灭了满门,竟仍忠心耿耿,暗中保其血脉?有这等情操,直该飞升了,岂还在人间?

“易氏当年被灭是因为想做忠臣?更加可笑!掌持朝纲,党羽满朝,此是忠臣行径?昔年,门中着三长老共扶宣氏,易氏却生自立之心,觉得门中行事,不甚符其志。俗世富贵,臣毕竟不如君。明要对宣氏叩拜称主,暗须受门中差遣,意难伸展,便欲清剿门派弑帝得天下,门中察觉其布置,着桓、庆二长老与宣氏共除之,但桓、庆二长老与他共事多年,手下留情,存了漏网之鱼。蛰伏蛮地,潜养数代,选中景图,故技重施。”

邓绪陡然变色而起,重重一击桌案:“大胆,竟直呼太祖皇帝圣讳!”

刘知荟神色自若,挑眉视邓绪。

侍卫抽出佩刀,邓绪瞥向侧门,沉着脸缓缓坐下:“录下此大逆不道之罪,定刑时一并结算。”

刘知荟闻若未闻,继续道:“本来易氏的算盘是,借着乱世,假景图兵马立朝,除门中,再废景氏自立。但你朝太祖亦非等闲角色,看破其打算,待大局已定,就夺了易氏之权。易氏再次偷鸡不成蚀把米,你朝太祖欲树仁义,唯恐杀功臣落人话柄,就将易氏圈禁。一族之人,禁锢乡野村中,不得出入,不得任意婚配,这么明显的软禁,竟能被你这小儿猜成自愿,想法真是脱俗!”

张屏垂着眼皮,不语。

刘知荟哂笑两声,接着道:“易氏自然不甘,此族之人一贯善隐忍,就假作认命敛息。其实却在你们朝廷的眼皮底下把宣氏遗脉藏在村中,再图打算。历时几代,都没找到机会。终至数年前,应昌病重,眼看时日无多。皇子年幼。怀王已逝,其子承其王衔,但腿有残疾,手中兵权无多,与其余诸王不合,不足成大患,便思量动作。”

他说话时,一直未看过兰珏,此时却瞥了兰珏一眼,再看着张屏。

“你对辜清章的猜测,更是凭空放屁。尔这村夫小儿,懂个甚么!他是不愿被易氏操控,伺机逃出。他知自己恐怕难逃掌握,索性以退为进,参加科试。朝廷不解其意,便先以不动观察其行径,易氏一时两难,宣氏男丁,他们只敢留下一个活到成年,他尚未婚配,杀之可惜,且妄动或会被朝廷发现,但不杀又恐不可用,思量之后,又想出一招,假意与门中修好,将他身份告知门中,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谁。

“他接近我,的确别有目的,倒是被你蒙对了。他纵然聪明,那时毕竟年少,又未涉世事,打算并不难猜。”

刘知荟再轻笑一声,笑中却有苦意。

“想要以一己之力,终易氏与门中谋算。怎么可能。疏临他……到底是太年轻。”

一直沉默的兰珏,终于看向了刘知荟。

“他以为我毫不知情,其实我早就知道。只是我如果要杀他,随手便可,被劫意外酒后落水之类,哪个不能做借口?何必与他敷衍多日?还下什么慢毒?我闲得?若如你之推断,真是蠢到极点!

“我与他相处,只因为我想他活着。门中自然不信易氏归顺,一则先将计就计,观察虚实;二则,他的身份,确实对门中有用。他起初倒以为我毫不知情。后来,易氏见门中并未杀他,怕他反真的投靠门中,就下手毒他,还让他以为那毒是我所下,这样,倘若他手中有我把柄,或者会因此抖出。他临终之时,还对我说,人生有些事无法选择,望我凡事看开,不必因今日所作的事悔恨自责……我以为他仍不信害他的是易氏,仍疑心毒是我下的,明明我在替他解毒,只是无法可解!今日今时我才明白,他竟然是知道了我到底是谁。”

知道刘知荟是度恭之子。

知道刘知荟和辜清章一样,都是被仇人养大的棋子。

辜清章的结果,亦可能是刘知荟的将来。

而辜清章更明白,刘知荟如果知道自己的身世,只会更快得到和辜清章一样的结局。

刘知荟又冷冷看向兰珏:“他临终前还和我说,你的确不知情,他怕你受他连累,让我承诺绝不伤你。否则你早已是鬼矣。”

兰珏缓声道:“多谢刘兄信守承诺,手下留情,容兰某好好做人。”

刘知荟冷声一嗤。

邓绪道:“你都对兰大人下手了,还说此话,岂不矛盾?”

刘知荟面无表情,再瞥兰珏一眼:“因为我一直怀疑,兰珏就是那个隐在暗中的易氏之人。但疏临说不是他,我既做出承诺,便不轻易破誓,我亦调查过兰珏来历,确实不像。所以这些年,仍在暗中观察。”

兰珏轻叹:“原来刘兄一直在默默关爱兰某。余竟浑然不觉,辜负厚意。”

刘知荟再一声嗤,转目不再看他:“乃至前日,门中被查,兰珏忽然开始说话不阴不阳,旁敲侧击,屡屡暗示。说些不相干的人本不应知道的事。我便不禁以为,这些年我走了眼。乃至他忽然提起黄玉杏果之事,我更怀疑,当年杀疏临的是你。易氏一族尚未除尽,漏网之鱼仍在眼前。我也没当你是真的要咽气,但以为是易氏残孽设计,未想到是朝廷之局。是我漏算了。”瞥向邓绪,“此着算是高明。如何设下此局?”

张屏慢吞吞开口:“辜家庄,显然有隐情。非朝廷所为。”

如果是朝廷下手,不至于牵扯这么多无辜。

“与女儿村图腾相同,差点以为是一家,后又发现不是。”

辜家庄与女儿村相隔甚远,且长年被朝廷监控,就算秘密活动,也不至于拿明摆着刻在村里的图案做标记。

“是嫁祸,有仇。”

而后便是辜清章。

“辜清章必是被害,逝时前后,与刘大人最接近。”

凶手看来最可能的是刘知荟。

“但……”

刘知荟忽然脸色一变:“你们方才是诈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