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的院子里有棵大榆树,春天大家就都去够榆钱儿。师兄常捋了榆钱儿自己偷偷生火炖水,拿面捏成榆钱鱼儿吃。被师叔逮到就挨打。

有一回,张屏和无昧一道被师叔抓,打狠了,师叔问还敢不敢。无昧哭着喊:“我就吃,我想我娘,我就要吃!”张屏才知道,师兄跟他不一样,爹妈死的时候师兄已经记事了,但是越大就越忘,快连亲娘的脸都记不清,就记得小时候娘爱做榆钱鱼儿,他跟爹坐在厨房门口的小板凳上吃。

张屏端出碗,把勺子递给无昧,拿起筷子:“师兄,咱俩一块儿吃。”

无昧摆手:“我做的时候就吃了,这碗给你留的,快吃吧。”

张屏拿筷子在碗里拨了拨:“这块面多的,我要。师兄,榆钱多的,给你。”

无昧咧咧嘴,接过勺子,在小板凳上坐下:“好。”

『余初入师门,一应事务,均由师兄教导。

师兄为我讲经,第一篇讲《道德真经》之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其时心甚不屑,此经,我三四岁便可倒背,天下所存注解,几乎读遍,何须你教?

师兄未责我之不恭,仍悉心教授。

今我忆师兄,当日情形,便同时而现。

慈是对万物平等之慈爱;俭是任物自然,朴实无为;不敢为天下先,因世间皆自有其道,皆可为我师,万物有而无我,我何能为先也?

这是师兄的见解与秉持,是师兄教给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