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苏曜自从第一次登大都督府的门被大白拧了,以养伤为名没再去过,完全不解其意。

盛二郎同情拍了拍苏曜肩膀:“苏二弟,等表妹的酒肆过了上元节开业,你就知道了。”

苏曜待要细问,突然一物向他飞来,下意识伸手接住才发现是一只香囊。

抛香囊的少女见他接了,立刻发出兴奋的尖叫。

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无数香囊、帕子飞过去,一阵香雨把苏曜包围。

骆玥默默躲到盛三郎身后,揣着沉甸甸的一袋金叶子叹口气。

就说不和姐姐们一起出来没意思,居然还有被飞来的香囊、荷包砸到的危险。

卫晗往这个方向瞥了一眼,大步走向某处猜灯谜的摊子。

“主子您要猜灯谜?”

卫晗微微点头。

“是要把得来的花灯送给骆姑娘吗?”

卫晗没有否认。

石焱默了默,试探着提议:“主子,您要不要去猜点有难度的?”

这就是一个普通灯谜摊子啊,而花灯的精美程度是与灯谜的难度息息相关的。

没看人家苏公子猜出天家的灯谜,得了两盏华丽非凡的琉璃灯吗。

卫晗睨了石焱一眼,没有理会这个提议。

凡事量力而行,有难度的他猜不出来。

摊子上摆出的花灯确实比较普通,唯独一只老虎灯引起了卫晗兴趣。

他看了看老虎灯上的谜面:四面山溪虾戏水。

略微想了想,便有了答案。

“谜底是思。”

摊主笑着竖起大拇指:“您猜对了。”

石焱默默两眼望天。

他觉得他要努力一下也能猜出来。

摊主把老虎灯交到卫晗手里,说着吉祥话。

卫晗冲石焱点点头。

石焱给摊主掏赏钱的时候,卫晗大步向红豆所在的方向走去。

红豆见卫晗提着造型可爱的老虎灯走来,有些惊喜:“王爷的老虎灯是给我们姑娘的吗?”

“嗯。”卫晗把老虎灯递了过去。

红豆欢喜接过来。

卫晗见小丫鬟挺满意,心情颇好。

红豆喜欢的话,想来骆姑娘也会喜欢的。

不远处,盛二郎看到这一幕下巴险些掉下来,猛拽盛三郎衣袖:“三弟,开阳王给表妹的丫鬟送花灯。”

盛三郎瞄一眼,大大咧咧道:“肯定是给表妹的。”

就红豆那丫鬟又凶又能吃,谁想不开给她送花灯啊。

这可是他在酒肆无数次与红豆抢食败下阵来得出的血泪教训。

盛二郎神色微妙:“三弟,表妹与开阳王到底是什么关系?”

盛三郎想了想,道:“现在应该是酒客与酒肆东家的关系吧。”

“酒客还给酒肆东家送花灯?”盛二郎觉得弟弟有些蠢。

盛三郎不以为然道:“二哥要是知道有间酒肆吃一顿的价钱就不觉得奇怪了,我是亲眼瞧着开阳王与表妹打好关系后有赠菜的。”

看着圆润的堂弟,盛二郎不想再说什么。

三弟傻成这样又胖成这样,以后娶妻很艰难啊。

红豆逛灯会肚子吃得滚圆,又得了花灯,心满意足问蔻儿:“咱们回去吗?”

蔻儿心情就没红豆好了。

开阳王居然把给姑娘的花灯交给红豆,不交给她。

明明她比红豆细心又可靠,开阳王连这点识人的能耐都没有,真的不行。

“回吧,光看那个苏公子大出风头一点意思都没有。”蔻儿心情差,就迁怒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亏得咱们姑娘想明白了,苏公子那样的人不行呀,大庭广众之下乱出风头,引得那么多小娘子尖叫,这不是招蜂引蝶么。”

红豆难得与蔻儿意见一致:“是啊,这种人给咱们姑娘当面首都不行。不说了,早些回府吧。”

骆笙看了一阵子书,走至窗前看悬在空中的那轮圆月。

上元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她记得每年的上元节镇南王府都会很热闹。

父王、母妃会带着她们姐妹登楼赏灯,接受南阳城百姓的敬仰。

后来两个姐姐远嫁京城,陪着父母登楼赏灯的就只剩她一人。

母妃说要把她嫁到近处,每逢年节至少能见到一个女儿。

门外传来动静,骆笙孤零零立在窗边,向门口望去。

红豆与蔻儿一前一后走进来。

“姑娘,您在赏月呢,看婢子给您带了什么来。”红豆举起手中花灯,快步走过去。

骆笙看了看红豆提着的老虎灯,微微笑了笑:“花灯不错。”

“是开阳王猜灯谜得来的,让婢子转交给您。”

骆笙笑意微凝,看了一眼花灯。

花灯穗子下还挂着谜面,上面写道:四面山溪虾戏水。

几乎没有思索,骆笙便想到了谜底:这是一个“思”字。

想到答案的同时,骆笙黛眉就拧了起来。

开阳王是说在想她?

第384章 委屈

骆笙很快否定了这种猜测。

凭着几次自作多情的经验,是她想多了。

比起想她,开阳王应该是盼着酒肆开业了。

“姑娘不喜欢吗?”红豆看看憨头憨脑的老虎灯,越瞧越稀罕。

开阳王比那劳什子苏公子强多了,送的东西一点不花哨。

“还算有趣,挂起来吧。”

红豆笑盈盈应了,提着花灯去挂到廊檐下。

蔻儿则讲起了灯会上的见闻。

“那个苏公子在灯会上大放异彩,很多小娘子都向他抛香囊手帕……”

骆笙静静听着,牵了牵唇角。

这样说来,苏曜也算打出名号了,以后京城才子就有了他一席之地。

不得不说此人很会推出自己。

对于苏曜,骆笙心中存着一分警惕,但没有证据也只能是怀疑,甚至是自己想多了也不一定。

所以对此人暂时静观其变,真正让骆笙放在心上的还是酒肆。

酒肆开业了,想见一些人、办一些事就方便了。

正如人们所料,一场元宵灯会,金沙苏公子的名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开,才名直接盖过林疏。

苏曜再递帖子登那些高官大儒的门就变得轻而易举,门人皆笑脸相迎。

据说出那三道灯谜的大儒王茂还主动见了苏曜。

一时间,金沙苏公子风头无两,成了进士及第的热门人选。

这些热闹完全没有影响到骆笙,到了正月十八,随着炮竹声响有间酒肆重新开业了。

骆笙带着秀姑等人早早来了酒肆,为晚间的开门做准备。

才过晌午,阵阵肉香就开始往外飘,勾得行人垂涎欲滴,向酒肆投去愤怒的目光。

那么好吃,那么贵,这真是一家丧天良的黑店!

兜里空空,行人只好掩鼻加快脚步远离。

离着开门尚早,卫晗便踏入了酒肆,看到柜台边那道熟悉的身影,那颗自从酒肆歇业就空荡荡的心突然就安定了。

石焱是跟在卫晗身后进来的,进来后闻着大堂里飘着的肉香味那颗心也踏实了。

酒肆歇业,他要回王府过年,这也太残忍了!

这才二十多天,他腰带都松了。

还好年后主子让他继续来酒肆做事,要是把他留在王府——不敢想,一想就窒息。

“王爷今日来得很早啊。”红豆笑盈盈问好。

卫晗微微点头,走向柜台边。

来得早,就能早些见到骆姑娘。

他冷静了那几日,认真想过了,他学不会花言巧语改变骆姑娘疏远的态度,唯一有的便是一颗真心。

他会一直对骆姑娘好,说不定哪日骆姑娘就愿意心悦他了。

等到两情相悦时,他就把骆姑娘娶回家。

想一想那个可能,就觉得这些等待都是值得的。

“骆姑娘,新年好。”

骆笙弯唇:“王爷新年好。”

卫晗拉过不远处的凳子坐下,把一物递过去。

骆笙看着做工精美的朱漆匣子,有些疑惑:“这是——”

“新年礼物。”

骆笙没有接,客气道:“王爷不是送了老虎灯么。”

“那是上元节的礼物,这是新年礼物。”

迎着对方期待的目光,骆笙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金光灿灿,是打成十二生肖造型的一匣金锞子。

骆笙默了默。

这新年礼物还真实惠。

“平白无故——”

卫晗打断骆笙的话:“只是朋友间一份小礼物,对骆姑娘与我都算不得什么。”

骆笙听卫晗如此说,大方收了下来。

正如开阳王所说,一匣金锞子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来回推辞反而矫情,大不了等一会儿让秀姑专门给开阳王做几道小菜就是了。

见骆笙把礼物收下,卫晗扬唇笑笑,从袖中摸出个素面荷包递过去。

“这是——”

上元节礼物收了,新年礼物也收了,她想不出还有什么名目了。

“压岁钱。”

骆笙捏着鼓鼓的荷包愣了。

开阳王给她压岁钱?

钱不钱的其实不重要,毕竟她与开阳王都不是差钱的人,但开阳王给她准备压岁钱,不是太奇怪了吗。

“王爷送我新年礼物已经够了,没必要给压岁钱……”

卫晗一本正经给出理由:“我比你大。”

骆笙怀着奇特的心情收起了压岁钱。

来自开阳王的压岁钱,骆姑娘在大街上扯掉开阳王腰带时大概是怎么都想不到的。

另外,新年礼物送的金锞子,压岁钱是一沓银票,开阳王觉得她多爱财?

“红豆,去厨房装些点心,沏一壶茶来。”

卫晗不由扬起唇角。

看来骆姑娘喜欢他的礼物,也不枉想了好些日子。

很快精致诱人的糕点就摆上来。

骆笙亲自倒了一杯茶给卫晗:“王爷先喝茶吧,我去厨房看看。”

“好。”卫晗目送那道身影消失在厚厚的棉门帘后,这才垂眸喝茶吃点心。

厨房里热气腾腾,秀月正在忙碌着。

“秀姑,有没有做花生酥?”

秀月笑道:“姑娘放心,早做好了。”

“那就好,从今日起每天做这道花生酥,直到宫里来人。”

秀月点点头,揭开锅盖从大锅中捞出大块羊肉放在案板上切成块状。

今日的主菜是水盆羊肉。

比起猪肉的油腻,过年的时候自然是肉质细嫩的羊肉吃着爽口。

特别是肉烂汤清的水盆羊肉配着烧饼吃,搭上辣子酱、青蒜、酸萝卜等小菜,滋味妙不可言。

骆笙闻着香气回到大堂,便见萧贵妃身边的窦嬷嬷进来了。

向卫晗与骆笙问过好,窦嬷嬷笑道:“闻着好香,不知道做了什么菜?”

“水盆羊肉。窦嬷嬷等叫花鸡的工夫可以尝尝。”

窦嬷嬷迟疑了一下。

一般来说,她这样的人是不该在外头乱吃的。

然而实在太香了,还越来越香……

窦嬷嬷不由点了头。

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摆在了窦嬷嬷面前,白瓷碟里装着两个烤得金黄撒着白芝麻的烧饼,另有一碟辣子酱,一碟青蒜,一碟酸萝卜。

卫晗默默看着骆笙。

骆笙微笑安抚:“窦嬷嬷赶时间,王爷不急的话还是等酒肆开门再吃吧,那时候菜品都准备好了。”

卫晗委屈看着骆笙。

谁说他不急了,他只是守着骆姑娘定的规矩而已,谁知一个老嬷嬷居然就能让骆姑娘破例。

第385章 花生酥

承受着开阳王散发的冷气,窦嬷嬷照样吃得香。

开阳王深得帝宠不错,可她们娘娘也深得帝宠啊,堂堂王爷还能为了一口吃把她一个老嬷嬷怎么样?

难得出宫一趟,又已经吃上了,那必须吃好才划算。

等窦嬷嬷把一盆鲜美的羊肉吃完,又找红豆讨了青盐等物漱了口,包裹在泥壳中的叫花鸡就被装好提了过来。

与叫花鸡一起的,还有一小盘花生酥。

有了上次送红枣糕的先例,再加上刚才的水盆羊肉吃得实在满意,窦嬷嬷没有多问便把食盒接过来,心情愉悦回了宫。

玉华宫里暖气融融,萧贵妃懒洋洋倚在美人榻上,欣赏着歌舞。

“娘娘,窦嬷嬷回来了。”

萧贵妃微微点头,示意把人带进来。

窦嬷嬷提着食盒轻轻走在华丽的盘金丝毯上,离着萧贵妃尚有一段距离便屈膝行礼:“娘娘,奴婢回来了。”

“宫外可热闹?”萧贵妃没有急于让宫婢接过窦嬷嬷手中食盒,漫不经心问道。

每月一次的叫花鸡,一旦成了惯例,念想就淡了。

不过萧贵妃觉得听窦嬷嬷讲一讲宫外的事,还算有些意思。

窦嬷嬷便讲起出宫后的见闻,讲到有间酒肆,特意提到了开阳王。

萧贵妃浓密的睫毛微颤,露出一丝兴味:“你去时开阳王就已经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