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倒是说了一些理由,比如他想在江南办兵工厂,还有劳军。还有就是,现在咸丰派去的人在训练新军,这也是要用钱的。江南大营也需要一个新的地方来安置。

“皇上怎么看?”

“原本我也没有想过要留下,李鸿章这么说了,想来也真的是有想法的。交给他来做,真的能做好,倒是比运到京城便宜。”

“这钱可以留在江南,但是,不是用来劳军,而是朝廷为了新军建设而划拨的。他们打仗不是为了朝廷,是为了他们脚下的土地,是为了他们身后的父老乡亲。”青妤摇摇头,她不喜欢曾国藩奏折里的口吻。就跟他们有多大的功劳一样。直接用来劳军,就落实了他们在帮朝廷打仗。这是不对的!

“就跟你说的,一个没有信仰的军队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

“是,可惜我们没人,不然,这钱就该去江南接收,然后由那人主管,好好安顿江南大营,然后按着李鸿章说的,按着条陈来做。这些与江南大营,与两江总督府都没有关系。这是朝廷独立的一个系统。”青妤轻叹了一声。

咸丰想了一下,“那就把李鸿章独立出来,反正我也派了京营的人去训练兵士,以后李鸿章就专管他写的这些东西。”

“皇上,真的,你比我聪明。”青妤笑了。就是啊,京营的人派下江南,只要保持江南大营两权分立,李鸿章留在江南大营的意义就不大了,而李鸿章与两边的关系都不错,他独立接收这笔钱,曾国藩和僧格林沁反弹也不会太大。

“你跟美国人谈粮食怎么样?”这个咸丰听着还挺开心,他知道,有些事,自己擅长,而青妤不擅长。而青妤擅长与洋人打交道,现在对美买粮,就是由青妤独立负责。

江南战事一结束,咸丰就下令开仓放粮。毕竟经历了太平军和长江水灾之后,安稳为上。北边的粮食不敢动。于是之前青妤提起要向美国人买粮这事,也就迫在眉睫了。之前让江南百姓赶着种了一季菜,菜种都是朝廷发的,每县种的都不样。并且保证,你们尽管种,到时朝廷按着平均价来收,种得越多,拿到的钱就越多。

而在京城,青妤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招标准备工作。也通知了英美法的。那时,刚刚才八月,江南的菜种刚洒上。而美国人是觉得青妤的态度上,是想支持的,于是早就电报回报,粮食就在运来的路上。

因为只有美国准备了,见青妤只要求是送到指定的地点,这个对他们来说,还真的不是问题,立刻就答应了。其实青妤再狠点,让他们压点价,也是可能的。不过,青妤没这么做,商业讲究互利,她的善意美国人也不傻,很领情,在青妤提出,他们回程时帮他们把江南的青菜即刻运回,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听青妤说,自己会给他们运费时,就成了意外之财了,签定合约时,他们签得非常爽快。

而当时英国和法国其实也是想争取一下的,但出口粮食这件事,还得各自回去跟上头人商议。他们军政不分,军舰在前头,东印公司在后头。跟这些军人谈什么生意?一来一往,也就耽误了,把那些领事们气得跳脚,看到美人那大大的汽轮呼啸而过,头上的帽子都要被他们捏出水来了。

第128章 精密的调度

第二更

青妤笑着安抚这些人,她是没法子,几个月过去了,算日子,江南的菜要收了,而李鸿章这回不要人说,直接叫人去帮不那些鳏寡孤独去收菜,江南的形式也迅速的报到京里,时间一定要把握准确。

美国人的船一到,这回帮他们卸货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不在乎这点粮食,而是要把江南丰收的菜快点装船运出去。江南蔬菜大丰收,因为全都抢种,于是各种蔬菜一下子堆积如山。

青妤之前就已经跟曾国藩说了,多少都收,就按着他们往年的平均价,等美国人把粮食一卸下来,就马上把这些菜装船运回京城。

这对江南官场来说,也是朝廷在给他们解决燃眉之急,菜是你们让种的,现在丰收了,你们不收,不是让我们死。所以这回各地在曾国藩的严令之下,必须快收,快送到码头,一刻不要停留。买菜的都是各地的库银,当然,敢克扣百姓,等着被抄家吧。

所以曾国藩‘曾剃头’的名字还是被传了出来,他深知,一时不查酿成民变,他自己的九族都保不住,加上他背后的江南大营,江南官场再如何,也不敢再造次了。

这回收菜的行动十分精准,真是一刻也没有耽误。美国人这回都对中国人刮目相看,他们没想到一个昏昏欲睡的古老国度,竟然还有这样强大的执行能力。

当然,青妤买粮换菜的设想,几乎得到了朝廷所有人的反对。那些官老爷们其实也不相信洋人会这么听话的帮他们运粮,还有运菜。觉得这不可思议。还有用库银去买菜,这违反‘祖宗家法’。但在咸丰强力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结果他们大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洋人一口答应,十分愉快的就走了。而其它国家洋人表现出来的,竟然还是十分羡慕,这是什么意思?还特意派人打听了一下,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开心。

回来才知道,美国人能卖粮中国,当然十分高兴。而运菜回来,为什么不乐意?反正空船回来,他们也浪费了,因为他们运去的港口不是开放码头,他们是没有下船买货权的。能满船而归,有租金可收,他们为什么不同意?不开心?

最大的困惑解释了,这些官老爷们也就明白了,原来是有利可图。其它的就不用想了,只要洋人乐意,对江南,对朝廷,对江南官场来说,其实都是有利的。

不用说,江南的百姓一定满意了,他们的菜换到了粮食和钱,他们的冬天可以过下去了。而其实京城的百姓也挺高兴的。

现在京城是冬天,快过年了,谁家不想要点绿色菜显得好看点。往年绿菜不是没有,但那也只有有钱人、贵族吃得起。但这回运来了这么多船,价格也比较能接受。就算平民百姓,也能买上一小把,回家给老人、孩子们尝尝新鲜,当然得谢谢朝廷的德政了。

因为用汽轮运的,比他们的木船要快得多,菜保存得还不错。就算加了五倍的价格,一到码头,也就被各家菜市抢购一空。

除去了损耗,还有美国人的粮钱,运费外,朝廷还有赚头。当然,赚头是小事。要知道,江南买菜的钱是用的库银,而每年,到了年终,各地的库银除了来年要运行所需的银两之外,要交付朝廷一定的银两的。

这回,他们等于是把菜当库银上交了,还省了运费!多出的部分,朝廷不是送了粮去了江南吗?他们卖出的钱,就被足了他们缺的那部分。当然还有多,这些钱,让他们记在账上,给江南大营做军饷。这么一来一回,等于是美国人还帮他们运了官银。连路上的风险和押送的自然成本都省了。

这让咸丰和那些大臣们一下子想明白了点什么。江南百姓这回是自己用卖菜的钱,买的朝廷给的平价粮。有了朝廷的帮助,他们不但有粮过年,手上还有了一点活钱。他们一定懒得起义了。

而对朝廷来说,原本,他们是要四处调粮来安抚灾民的,但这回,竟然不用。只是用大军帮助灾民恢复生产,扶助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就立刻站了起来。最重要的是,没有激起民变。

而北方各家一下子饭桌都有了绿色,也没多花多少钱。大家都还挺开心。

真的各方都满意,包括江南官场也觉得满意。谁乐意天天被老百姓堵门口?而这回,按着朝廷的统一布置,一南一北的一倒腾,他们不但没花钱,还赚了钱。江南的官场虽说被免了税,但大家的日子却并不难过。

而朝廷把账一算,原本以为是作为赈灾的,结果没几天钱还回来了,除去那些成本,还有江南应该交纳的库银,竟然还剩。就像江南从来就没民变过,又有了一个大丰收的年头一样。

把账一算,大家就凌乱了,自己在那算了半天,都是摆在明面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就这么把问题给解决了,还大家都满意呢?他们觉得自己之前难不成那些年政务娴熟,就是一个笑话?

想想这回能成事,最重要的是工具。美国人的汽轮!汽轮实现了南北快速的连通。让一切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了可能。大家也都激动了,一点也不提之前要死要活说什么祖宗家法的问题了,他们真的政务娴熟,知道各地特产,但是问题是,大家运不出来。只要能连通,那么前景是多么可观。

现在逼着咸丰找洋人谈生意的反而是这些人了,各种想跟洋人做生意。

美国人也觉得这是好生意,也跟青妤主动谈了起来。而高傲的英国人,原本在看到美国人把大船、大船的粮食送到江南就羡慕嫉妒恨了,细算了一下,这些年美国人也没少赚钱,海豹都快被他们杀绝种了。于是这些洋文官们一个个急急的打电报回去,觉得这种便宜不占,他们会睡不着的。

他们为什么拿鸦片换中国的瓷器和茶叶?说白了,就是一开头就想问你们需要什么?结果前几任都说,‘我们是天朝上国,我们啥也不需要。’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于是英国人当然不干,开始走私鸦片。

但毕竟鸦片生意单一了些,也不能把自己国内的各种产品倾销到中国来。但是现在中国开始进口粮食了,那么会不会进口别的东西,比如他们十分自得的衣料。他们都兴奋了,积极的跟青妤套交情。

青妤原本就想跟他们合作办船厂,现在他们自己抢着来要,法国国内不很好,这回就没掺和了,青妤还在跟咸丰说,看看用什么形式合作才好。

第129章 你是我的救星

第一更

咸丰二年的春节就那么静悄悄的来到,青妤和咸丰在外面的大宴之后,和往常一样手拉着手一块在宫里散着步。

“这一年终于过去了。”咸丰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真好,皇上,想想我们这一年,其实过得挺好的。多好啊!开年时的太平军,现在灰飞烟灭了。江南百姓其实从前明起,就对朝廷对南边苛重税痛恨不已。前明太祖朱元章其实也没法子,对朝廷来说,南方富庶,北方贫脊。就跟一个我给您擀面一样,您说,能厚的厚,薄的薄吗?当家长的,总想一样厚薄才好。”

“是啊,就是这么想的,只能忍着痛来把厚的往薄的擀。今年我们算是大大的向江南倾斜了。不过你觉得江南真的需要三年免税的时间?”这个咸丰还真的想知道,因为这是晚上大宴时,文武大臣们一同问的。

“您觉得呢?”青妤想听听咸丰的想法,她对管理国家没有经验。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灭火。对,他们还没有时间想将来。

“曾国藩的折子对来年是有很大信心的。很多人去了上海租界,决定开厂。正在询问新机器的价格,如果真的厂开起来,他绝对相信…”

“这个别听他的,厂还没有开,就想抽税,就真的是想钱想疯了!真的以为机器一响,白银万两。严厉训斥曾国藩,三年敢抽一文钱,你就让他好看。”

青妤怒了,治国她不懂,但是商业她还是知道的。所有的实业,都要时间来守的。调适机械,还有生产产品,这些不是全都能马上见到效益的。人家还没买机器,就想抽税。

“江南一但工厂林立,那些农田怎么办?江南富庶可在于气候温暖,一年三收,不然为何说江南熟,天下足的话了。所以,依着我,宁可让北方做工业,让南方保持稳定。”

“是啊,这当然是最好的,可是我们现在只能把这里当成试点,让所有人看到盖工厂的好处,然后各地的有钱人不用想,直接就自己开厂了。”青妤也想啊,可是如果说朝廷出钱盖大厂,自然可以选地方,可是现在朝廷没这个钱,他们就只能凭着各人的主观能动性。

青妤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想了一下,“对了,我用私房钱问美国人买他们的农用机器。他们现在是半机械化了,有好多种机器,我已经问他们订了几套。到时送到咱们的…”她想了一下,“我们怎么就没人研究这些机械?”

“谁说没有,只是进步不大罢了。”咸丰笑了,她的私房钱,就是当时抄张太监和安得海的那点钱。也没见她为自己添点什么,宫里一点点的盘顺了,现在这点钱也要拿出来买那些机械,“那些机械会有用吗?”

“当然会有用,以后有钱了,我们也跟美国人一样,补贴农民种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大家好好的。”青妤笑了,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青妤!”咸丰又瞪他了,为什么非要在除夕这天还在说,他们所做的就是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努力让人不造反,大家安安稳稳的。

“皇上,你是有大智慧的人。真的,您比我强!”青妤拉住了咸丰的手,咸丰一直努力支持自己。现在她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她比咸丰悲观,为什么她会以为咸丰是个脆弱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支持,他就会变成逃避现实的懦夫。

“为什么?”咸丰皱眉一笑,他有点害怕看到青妤的气馁,但是现在看到青妤跟自己这么说,又觉得怪。

“我一直以为你比我悲观,现在才知道,你一边承受着前面的压力,一面还要安慰如此悲观厌世我。对不起,我该更支持你一些的。”青妤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仰看着紫禁城那被切成一条一块的天空,“对不起,皇上,我悲观了。我们在这乱世,我悲观了。”

“没有,如果没有你,也许我早就倒下了。你没进宫之前,我更悲观,我怕死,所以我要抢回这个原本就该是我的位置。可是抢回来了,我更痛苦。一睁开眼,他们就拼命的告诉我,外面所有的人都在想法推翻我。”咸丰笑了,侧头看着她,“青妤,留下你,是因为我发现有个女孩比我还可怜,我放你出去,你就只能被恶毒的大母送给别人冲喜。我是惟一能救你的人。这让我很快活!”

“你是我的救星,当时除了你,是没人能救我。”青妤笑了,看着咸丰的脸,真诚的说道。

“你也是我的,若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关注奇瑞,奇瑞是真的帮我打开了局面的人。然后好像就越来越顺利。因为有你们,我开始没那么畏惧了。青妤,你怕死吗?”

“不怕,若怕,我就不会这样跟您乱出主意了。”青妤笑了,她对自己还是认识挺实在的,她就一缕游魂罢了,在这儿,就是一场梦罢了。她的悲观在于,她做梦都做得比旁人辛苦一些。

“对啊,我原本怕死的,现在不怕了。跟你说的,咱们生前恣意而为,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有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每一个决定会对将来有什么影响,你还不怕吗?”

“不怕,有什么好怕的,还能更糟一点吗?”咸丰看着青妤。

“是,还能更糟吗?”青妤这回真的笑了,她不太知道历史,但是她知道太平军闹了十多年。而咸丰自己解决了这件事。如果说,现在还有太平军,他们也就不能这么舒服的在这儿散步了。想想,青妤回头看着咸丰,这种斩首行动,在现代战役上是特别流行的一种做法。但在中国古典战役上,还真少见,“皇上,你怎么想的,就让人去杀杨秀清?”

“你忘了,是你提醒我的?”咸丰看着青妤。

“那时我敢参与朝政?”青妤怔了一下,怎么一点也想不起来。

“不是,你说了你进宫的事儿,你姨娘收买了太太身边的人,釜底抽薪。我就想着,换个法子,我们不收买杨秀清,而是杀了他呢?”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青妤忙举手,表明了自己真的不是故意提示的。

咸丰大笑了起来。

第1章 没有小事

咸丰五年五月

青妤正在宫里逗着大公主荣安玩,大公主咸丰二年生的,咸丰按着一开始说好的,把大公主放到了青妤的永寿宫里。

青妤哪有工夫天天带一个婴儿,再说,她也怕人说自己抢人的心头肉,平日里也让丽嫔没事来看孩子。她倒是跟丽嫔的关系好点了,觉得这人漂亮归漂亮吧,真没什么脑子。纵是她想教她点东西,她也教不会。当然她也不敢教,之前杏贞的事还历历在目,她也懒得费那个神了。

“荣安,喜欢这个吗?”青妤拿着个小花布马逗着她。

“嗯嗯!”肥嘟嘟的荣安公主对着青妤点头,不过才三岁的她,因为是宫中惟一的孩子,现在走路都直晃。不过相貌倒是承继了丽嫔,看着很可爱。也深得咸丰的宠爱,即便是生下来时,咸丰还是失望了。但些这些年了,也就这么一个,也就成了宫里最大的宝贝。

“娘娘又给荣安做玩具了?”丽嫔来了,看到小马是新的,忙笑道。

“嗯,小孩子原本要这些软和的玩具,英、美、法大使夫人倒是给荣安送了些玩具进来,不过挑挑,等她大点给她。我看那个洋娃娃就很好,让她打扮娃娃玩,一定特别好。”青妤笑着解释了一下,宫里玩具倒是不少,但是她可不敢给她玩。

“您真是太宠她了。”丽嫔规矩的对她行了礼,坐到了荣安的后头,对荣安挥了一下手。

荣安其实跟所有贵族小孩一样,都是奶娘带,每天丽嫔也就是来看看,她对生母,嫡母还没什么感受,对着丽嫔笑了一下,注意力还是在她的小马上。

“姐姐,她这样不爱说话好吗?”丽嫔纠结了一下,荣安三岁了,会说话,不过她话少,爱笑但是不爱说,拿到玩具,就自己一个人玩,有人逗一下,她就对逗的人笑笑,若没人叫她说话,她就不说话。

“我们荣安多好啊!多么可爱!”青妤瞪了丽嫔一眼,对荣安拍拍手,荣安对她笑了一下,奶娘立刻过来由着青妤亲昵了一会儿,才把她让奶娘抱下去,才看向了丽嫔,“本宫看这样挺好,大夫们都查过了,她很聪明,耳朵、嗓子都没问题,不爱说话算什么毛病。”

“嗯,姐姐,那个有人说,孩子得有伴,要不我们招个女孩进宫跟荣安一起玩。”丽嫔忙说道,她今天特意来跟青妤说这个事的。

“招谁?”青妤在宫中这些年,虽说她不怎么喜欢宫斗,但也不会让人把她给吃了。看到丽嫔这么说了,立刻问道。

咸丰五年又有一次选秀,不过咸丰不要人,他这些年忙得很,若不是没儿子,他能把除丽嫔之外的女人都赶出去。不过,也出了鬼,这些年,连丽嫔都没能怀上一个。让他们都快失去信心了,青妤还想着,是不是那儿子只能慈禧来生?

现在宫里没儿子,朝中原本都有些闲话的。但总算有个公主撑场面,对大家来说,有公主也能再有皇子。咸丰倒是想得挺开,反正都这样了,爱咋地咋地。选秀时,特意给醇亲王挑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女孩拴婚,让醇亲王回来成了亲,又立刻让他带到东北去了。

青妤倒是有点明白咸丰的意思了,自己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只要皇位不传给老六的儿子,传给谁都可以。而老七这些年很努力,脑子也开阔了不少,于是他也不吝给他更大的恩典。

她想想历史上那倒霉光绪皇帝,不过她挑时,可没挑叶赫那拉家的女儿。当然杏贞死后,叶赫那拉家也没有资格再选秀了,那位历史上的醇亲王妃也没有再出现。

这几年,他们还算过得安稳,而此时丽嫔说给女儿找个伴,一下子让青妤提高了警觉。这是啥意思?

“他们说,去年恭王府也生了个女儿,要不我们抱进来,让荣安教妹妹说话,这样,荣安做了姐姐,会不会就会开朗一些?”丽嫔一脸的希翼。

“是不是有人跟你说的?”青妤看着丽嫔,有点无语,能在宫里五年,算是除自己之外,咸丰惟一不算太讨厌的女子,竟然还能不知道咸丰最讨厌的就是恭王了,竟然还想着要把恭王家的大格格接进宫来。

“谁跟我说的?”丽嫔忙回头问跟着的人,倒是把后头跟着的弄了一个大红脸,不过五年青妤清理宫廷的工作没白做,宫女都是自愿留下工作的,而且是有工资和休假的。虽说咸丰说,这容易被买通。给了他们出宫的机会,就是大大的漏洞,但是青妤则笑着说,要被买通,机会多得很,不差一个出宫的机会。

开头倒是真的乱了一阵,出了宫,觉得外头世界千好万好,被人引诱了一下,一下子忘了自己姓什么,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宫规在那儿,每人都识字,有点差错,青妤也不打不骂,只是遣出宫去!

当时大家还觉得皇后娘娘真是疲软得很,可是过了不久,出宫再看到先前被赶出宫的那些人的现状,以后,再多钱,也没人会动心了。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价值在宫廷,离开宫廷其实啥也不是。现在就算是丽嫔身边的人,不说忠于青妤,但是也不敢做违背宫规的事儿。

“回娘娘的话,前儿贵太妃遣人来看大公主,正好听丽嫔娘娘说大公主不爱说话,也就口那么一说。”那位出列低头回着话。

“话是不错,不过恭王大格格人家也是嫡出的,恭王现在也就这么一个大宝贝儿,让他们送进来,恭王福晋不得跟本宫急?再说了,我们大公主天生贵气,就不爱跟人废话,这是一般人的性子?让我们大公主去带人家的奶娃娃,亏那人说得出口!你们也是,被人这么说了,还听了?皇上知道,不得生气?”青妤给了下人一个白眼。

丽嫔一想也是,自己的女儿可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孩,去教恭王的大格格说话,怎么想的?一下子也气红了脸,“姐姐,真是,真是,卑妾果然差点着了人家的道。”

“好了,我知道你急,我们荣安只是尊贵,不爱搭理人。不是大事儿,你平日里多陪陪她,我们找几个小宫女跟她玩玩,自然就活泼了。”青妤安抚着丽嫔,但林嬷嬷知道,青妤的脑子里只怕飘得好远了。

第2章 背后的事

第一更

宫里这些年也挺平静,青妤和咸丰一起其实也挺忙的,在选秀时也就懒得装那个贤惠,给该拴婚的贵族一拴,该给的恩典一给,也就没多想。显然秀女们一出宫,寿安宫的那位贵太妃就有些坐不住了。

寿安宫那年被恭王弄出两个嬷嬷之后,青妤就没再进过寿安宫。没法子,去一次,晕一次,别说咸丰不喜欢,博尔济特氏都不乐意让她去。明明青妤没进宫前,她还是有贤惠之名的,结果青妤进宫之后,连着在她宫里晕倒两次,而且次次有太医证明,不是黑她,真的就是身体不豫,博尔济特氏生生的就被传成了恶婆婆。

逢年过节的,原则上,咸丰和青妤都该过去看看,那是养母,虽说没封太后,但是该有的尊重还是都有。但是后来,到了日子之前,贵太妃就派人传话,让他们别去了,特别是皇后,身子弱,别走动。

青妤绝不会给自己添堵,保证不会自己去。咸丰也就每一次都是自己去,略坐一下,找个由头就离开。

而在咸丰那一次在朝会上说,他满汉蒙一视同仁之后,却让所有人记住了一件事,太妃是博尔济特氏。而恭王血统不纯这一巨大的事实。咸丰不管怎么说,但是从祖母到母亲,都是纯正的满人,而且,咸丰是嫡长子!

那一次之后,宗室和满八旗对恭王也就热络不起来了。反倒是在外练兵的少年醇亲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醇亲王生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虽说乌雅氏最早是蒙古姓氏,但是入关之前就进了满八旗,所以他在大家看来,比博尔济特氏这个姓氏容易接受多了。更何况,这些年,每年在关外练兵,成绩斐然,现在京中八旗子弟大多都在关外,而他训好的兵也都分批的分配到各地。

现在满八旗也不再是道光末年那醉生梦死的样子了,而大家一直以为咸丰为调回醇亲王,因为没人会放心,把这么大一支军队交到同一个人手中这么多年。但是,咸丰这些年,江南大营的僧格林沁,东北大营的醇亲王,京营的总都统肃顺都没换人。

不过他们手下的中高级军官倒是分配各地绿营,现在军中想升职的,莫过于这三地之人。而从咸丰二年起,皇后拿出宫中的两百万两,组建北洋水师,所有舰艇,都向英国人订购,而北洋水师还是由醇亲王挟制。

大家也就明白了,皇上不着急自己的儿子,但是对这位幼弟如此看重,他们似乎也就明白了什么。于是恭亲王这位辅政大臣,在众臣眼中,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此时博尔济特氏派人对丽嫔说什么让恭王的女儿进宫伴大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历史里,恭王的女儿的确是进宫了,也被封了公主。

晚上咸丰回来,跟女儿玩了一会,三人一块吃了饭,让人抱着大公主去睡觉,他们夫妇一起散步时,青妤把这事告诉了咸丰,这种事,青妤还真的不太懂,一个公主,对恭王能有什么好处。

“你不懂?”咸丰笑了,拉着青妤的手笑了。

“若是他有儿子,把儿子塞给咱们,倒还是说得过去的,不过一个女儿,对我们来说,意义真的不大吧!”

“联系,一种联系。”咸丰懂,现在蒙古可不用他们送公主联姻了,朝中蒙古官员并不在少数,比如博尔济特氏就是父亲从蒙古到京城做官,然后进宫选秀的。所以咸丰不必要再用女儿来笼络蒙古台吉了。

既然用不着了,他干嘛要去过继一个女儿送到蒙古去?

恭王很清楚这点,但这时以大公主不爱说话为由,让自己女儿进宫来陪伴,那么自己就等于欠了恭王一个人情。那恭王福晋进宫看孩子,他们好拦吗?还有贵太妃要人引亲孙女去寿安宫,谁能拦?然后呢大家的联系一下子就变得紧密了。至少在朝臣们看来,他们是联系紧密了。到时恭王为生母请封,咸丰好意思不答应?就算好意思,朝臣们会不会觉得咸丰无情,一面要了人家的女儿,一面还吝啬一个皇太后的尊号。

青妤‘唉’了一声,真心的觉得一个皇太后的尊号有用吗?在他们都知道这位是博尔济特氏之后,一个蒙古的皇太后?想想看,嘉庆的生母可是死后才追封的皇后!为啥,特简单,一个抬了旗的包衣,还是汉人,生前做皇后,大家都没脸。

而从康熙起,就没有蒙古的皇后,这都成了一种定式了。用他们最爱说的话就是,这是‘祖宗家法’!现在,满朝文武,不论满汉蒙,都没有人支持这种决定。对的包括蒙古。人家怕被连累。生怕一个不小心,真的让咸丰心不甘情不愿的封了皇太后,他对蒙古的政策一下子就会严厉起来。七爷在关外可是号称百万雄兵了,他的新军可是枪炮都有,现在谁敢惹他们。

“别叹气,现在有人开始弹劾老七了,而这时,不正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咸丰笑眯眯的。

“弹劾老七做什么?怕他不有臣之心?胆子真是不小了。”青妤笑了,这个她也没放在心上。她其实担心咸丰怕。其实清时的帝王,怕的从来就只有一样,抢皇权。只要危及皇权的,就会被他们所忌恨。

此时咸丰无子,恭王是蒙古后嗣,而七王却算是血统较正,又手握重兵,回头大军围城,咸丰想不退位都不成。这时,上表弹劾,倒正是时候。

“是啊,是啊。你呢,怎么看这事儿。”咸丰笑了,看着青妤。

“不理就完了,连说都不要跟老七说,等老七问了,你就说没理他们。”青妤笑了,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您不怕吗?”

“不怕,老七有那个心气,我就让位。”咸丰很坦然。

“我看啊,您才是小孩子,说什么只要不是老六就成,是不是孩子气?”

“你洋文说得那么好,到时,我带着钱,你带着我和荣安,我们去周游列国去好了,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也正好看看,是不是像他们说的,我们住在一个球上面。”咸丰对她可爱的一摇头。

青妤笑了,也对,他们都做了最坏的打算,还怕什么?

第3章 老七的焦虑

第二更

而东北,老七又焦虑了,自己被弹劾了,照例,他就该上辞表,表明自己的心迹。可是皇兄那头一点消息都没有,还让自己把嫡妻带到了东北,这是啥意思?他又到了城中另一座大宅的奇瑞那儿。

奇瑞还躺在一个垫着完整虎皮的软椅上,看着报。他现在还是这样,出门都是人抬着他走。但是七王却是知道的,他早就能走了。而且,他买了一只最新式的德国手枪,没事就练练。相同的手枪和子弹,他也快马加鞭的送给了咸丰和青妤一人一支。让咸丰教青妤用,不管什么时候,他们夫妻都得有自保的能力。

咸丰回信是他自己非常喜欢,但是青妤却不肯要,她不崇尚暴力,再说了,若是宫廷之中,她还需要手枪自保,她也就等于失败了。奇瑞有点无语,他用大价钱买来的枪,其实就是为了给青妤的。结果她还不领情,真的觉得宫中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吗?

不过,这些话奇瑞还真不能跟谁说。跟说谁也不对,说他更关切皇后娘娘,让皇上和皇上的弟弟怎么想这个事?

平日里没事时,他也就是在自己豪华的大宅里,半躺着看青妤力推的报纸。青妤叫朝廷办了一份《中央日报》,办出来后,还鼓励民间自己办。当然也有那不怕死的骂朝廷,报到咸丰那儿,咸丰就笑,说让他们骂出来,比偷偷的恨强。骂得对的,我们改。骂错了,我们骂回去,我们也有报,谁怕谁!

奇瑞从朝廷主办的中央日报里,还看到咸丰自己写的文章里,特意加了这么一句。这是实名写的,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态度,他不防人说话。

奇瑞看到,大笑不已,笑完了,他却知道,这一定是青妤说的。基本上青妤是最不怕人骂的,今年的选秀,咸丰一个没留,于是某些大臣不干了,弹劾青妤嫉妒。这个咸丰都没过夜,直接就在朝会上开骂了。

“现在宫里自给不易,非要多找人给朕添麻烦吗?多出的人,你们谁家送,谁家出钱养,朕多少都接着。”

立刻,没人敢说话了。这几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咸丰手上有枪,心里硬气,真是看谁不顺眼,就抄谁。而满八旗倒是愤怒了。但连续五年的招兵还有强制的戒烟。把京城的那些坏小子们全赶回了东北。

那些家里有点权势的,倒是又转开了脑子。觉得儿子们都在东北,若是家里有事,真的拉出队伍也不错。结果到了地方,奇瑞还防他们呢!到了这儿,就开始玩命的训练。当然还有洗脑,这里是龙兴之地,看看先祖在这儿怎么做的,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用青妤的话说,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奇瑞上哪去他们找信仰?只有一句话,‘你们配称旗人吗?’拿着东北的地图给他们看,沙俄、日本、还有朝鲜。没事就来“摩擦”一下,你们忍心看着自己祖坟之所被人抢掠?

这些兵说实话,挺没志气的。两百年的游手好闲,有些东西真的到了骨子里。就算奇瑞他们如何,都是没法让他们真的成为百炼成钢的战士。不过这也没关系。奇瑞真不好人,能成战士的,当然最好,不能成的,大浪一淘,其它的就给他老老实实的做工兵,做押运。

这倒是成了这些人的动力,不想干苦累活,你们就得脱颖而出。这里全是旗人,大多都是贵族,还有宗室,谁也不比谁更高贵。更何况,还有醇亲王在这儿,奇瑞让他去练习打枪,就跟咸丰一样。这是能自保的!

醇亲王最好的就是听话,于是他也跟着咸丰一样,跑到军中,跟着大家一块玩玩。这个咸丰是可以教他的,慢慢的醇亲王也跟一些中高层的军官们打成一片。那些想仗着家里有点权势的,想偷懒,要特权的,这会子就成了笑柄。

不过奇瑞并不是咸丰,他知道咸丰的想法,但他却没有那么相信醇亲王。很多时候,他会跟着去看看,那些人知道奇瑞是谁,都知道他是咸丰的宠臣,真正的军机处首辅。而此时他这些年一直在醇亲王身边,大家也就明白,醇亲王所有的成就,大家也就有所保留了。

大家看到了醇亲王背后就是咸丰的全力支持,也就存在一个站队的问题了。站在哪儿比较靠谱?不是说没人站醇亲王,但是站在奇瑞背后的人更多。

醇亲王也知道,不过不假露出一点不快,他就算在外多年,但性格多少年就造就了。他还是那树叶掉头上,都怕砸了脑袋的性子。还是事事来问奇瑞的意思。

奇瑞对于京里人的想法也是知道得很清楚,他能让他们得逞,就不是奇瑞了。人一来,看到真的千军万马,那些败家子一看就脚软,让他们想做点什么,就有点异想天开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