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坐在你跟前的,就是一个。

唐妧装作没有听懂的样子,只小声嘀咕:“我的事情,不必赵公子劳心。”

赵骋有心想要一直与她独处下去,只不过心中也明白,再继续呆下去,只会招她烦,便起身告辞。唐妧回头叫住他道:“赵公子,那日你没有来,几盆菊花一直养在坊里。现在你来了,正好,我去把菊花搬过来,你带走。”说罢转身就要出门去,臂弯却一把被人抓住,唐妧抬眸瞪过去。

“眼睛肿得像核桃,就这样出去,不怕别人怀疑?”赵骋冷声问,心中的确是为她考虑,但是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

唐妧抬手摸了摸眼睛,只觉得眼睛又酸又涩,好像还有些肿痛。

“等着。”赵骋低低嘱咐一声,继而撩袍子大步出去。

“赵公子!”唐妧吓得不轻,觉得他太过于堂而皇之了,既然来的时候没有走正门,如果这个时候被人瞧见了,很容易说不清楚。

但很明显是唐妧多想了,她低低呼一声,待得撩开布帘子一角悄悄探头去看的时候,那道挺拔的墨色身影已经没有了。唐妧安静立在墙边,轻轻眨了下眼睛,只觉得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很快,赵骋便打了盆温水走进来,木盆边还搭着一块布巾。

“怎么又回来了?”唐妧以为他走了呢,一颗心刚刚沉下去,但见他又站在自己跟前来,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给你打了热水。”赵骋面无表情,微微耷拉着眼皮,眉心轻蹙,薄唇抿得有些紧,不管是脸色,还是刚刚说话的语气,绝对都不算是好的。

将装有温水的木盆搁在桌子上,赵骋转身,看着依旧呆呆立在门边的人,音量高了些,声线也更冷了些:“要我亲手帮你洗?”

“不用了。”唐妧再次被吓到,连忙几步走了过来,自己亲自拧了热毛巾擦脸。

女孩子本来就是如花一样的年纪,脂粉未敷的样子,也十分好看。皮肤嫩得像是剥了壳的蛋儿,滑溜溜的,双颊带着浅浅的粉色,像是早春二月沾了露珠的桃瓣般。眼睛乌泱泱水亮亮的,睫毛根根纤长卷翘,像是一面小扇子。赵骋一手背在腰后,一手负在腹前,精锐犀利的黑眸,仅仅盯着俏生生立在跟前的佳人看。

这也是头一回,他这样看着一个女人,就站在他跟前净面。

赵骋这回还是没有把菊花搬走,送出去了的东西,他压根从来就没有想过收回。在唐妧净面抬头之前,他就悄无声息离开了。

唐妧以为他还在的,低低唤一声“赵公子”,想着把自己拾掇干净了,可以出去给他拿菊花,却不料,不过眨眼的功夫,他人就不在了。不在更好,那花就放在那儿,反正她跟他说过了。

在坊里呆到酉时,之后唐府马车过来接人,唐妧就回去了。

今儿街上十分热闹,来来往往的百姓三两个挤在一起,闲聊得热火朝天。以往的这个时候,街上人不会有这么多的,唐妧只觉得奇怪,因而问前面驾车的冯伯道:“冯伯,外面这是怎么回事。”

冯伯道:“没有几日便是知州大人的寿辰,这不,知州夫人过来了。”

“谢三太太?”唐妧本能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惊讶,显然是没有想到的。

以往这知州府一应庶务都是高姨娘打理,人情往来,过府做客,都是高姨娘把持着。在湖州,不管平民百姓,亦或是有些脸面的人家,都是把高姨娘抬得高高的。

如今谢三老爷做寿,正式夫人来了,想必高姨娘心中的失落感肯定是有的。

唐妧也没有想太多,毕竟,知州府办喜事,跟她是一点关系没有的。回到了家,唐妧照例去母亲那里请安,不料母亲却拿了份请帖递到她跟前。

“娘,谁家有喜事吗?”唐妧没有往旁的地方多想,毕竟,自家是做生意的,父兄又乐善好施,平素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给自家下请帖。

但是,不过都是些跟自家一样的平民百姓。

“是知州府。”陈氏叹息一声,看起来并没有多高兴的样子,“是刚刚谢夫人命人送过来的,这样的盛情,我们真不好推却。”

唐妧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谢夫人派人送来的请帖,瞬间愣神中,脑海中已是闪过无数念头。

“谢夫人才来湖州,根本应该不知道我们是谁,怎么会突然给我们送请帖。”唐妧低声呢喃,心中却是已经想到了原因来,莫不是因为赵骋赵公子?

“娘,女儿也不想去。”猜到缘由后,唐妧兴致越发不高了。

“怎么了?妧儿?”陈氏了解长女,心中晓是非,也分得出事情的轻重,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很明显,是推脱不得的。

长女心里应该明白,明白却也不愿去,想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倒也没有什么,就是最近有些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唐妧知道自己刚刚有些使小性子了,怕心思细腻的母亲瞧出端倪来,因而忙挤出笑意来道,“娘您瞧,我一说不去,阿满的眼睛睁得圆得像灯笼似的。阿满放心,知道你爱玩儿,姐姐会带你去的。”

“姐姐!”阿满可开心了,扑进姐姐怀里,软和得像只肉嘟嘟的小猫儿。

~

知州府内,谢三老爷夫妻并两女一子坐在一起吃饭,旁边高姨娘站着侍奉。

菜上得差不多了,高姨娘则亲自帮老爷跟夫人布菜。谢三太太也不是凶恶刻薄之人,稍稍立了规矩,也就指了指旁边,对高姨娘道:“你也别忙活了,这三年来,还多亏了你照顾老爷跟六姑娘呢。别拿自己当下人,坐下来一起吃吧。”

高姨娘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委屈,可是也无法,打碎了牙齿,还不得和着血往肚子里咽。

轻轻俯身,朝着谢三老爷夫妻行了一礼,方才敢坐下来。

“老爷,您瞧衡儿,吃得多香。看来这臭小子还是亲爹,在家的时候,总爱挑食,怎么哄都不行。”看着被丈夫抱在怀里的儿子,谢三太太笑得眉眼都弯起来,见儿子嘴巴吃脏了,她抽出帕子,凑过去替儿子擦嘴。

谢三老爷只这一个儿子,而且又很久没见了,可不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打从来了,就抱着不肯松手,连吃饭,也得抱在怀里。

“衡儿见到了爹爹,开心,所以想多吃些。”谢玉衡虽然小,但是脑袋瓜子却灵活,说出来的话总能讨人欢喜。

谢三老爷闻声忍不住笑出声音来,又亲自给儿子夹了好些菜。

旁边高姨娘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了,僵着脸挤出笑意来说:“夫人,妾听说,您来了后,补送了一张请帖,是送去唐府的?”

作者有话要说:

掌中宝十四、

十四、

“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连我给唐府下了帖子的事情,都打探得一清二楚。”谢三太太一边给谢知州夹菜,一边漫不经心的跟高姨娘说话,语气倒也不是那种刻意的为难,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好。谢三太太就算再是知书达理宽宏大度,但是眼睁睁瞧着另外一个女人霸占着自己丈夫三年时间,她的小性子也总会是有的。

她是主母,没有必要对一个侍妾和颜悦色。

拿捏住分寸就行,只要不过分,老爷也不会管。

高姨娘有好些年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了,心里极度委屈,却不好说,只能硬着头皮道:“老爷寿辰的事情,夫人来之前,都是妾在管的。所以,夫人您今儿一来就命人给唐府递帖子的事情,妾知道一些。”她顿了顿,见谢三太太只顾埋头吃,没有说话,鼓足了勇气,又道,“唐家乃商户之家,老爷的寿辰,怎么能请唐家人呢?”

“你这是在质问我吗?”谢三太太轻轻启口,声音不大,气势却是有的。

士农工商,商人最为卑贱,高姨娘想着,老爷不但是湖州知州,还是京城璟国公府的三老爷,身份何等高贵。可是太太一来,却给下贱的商户之家下帖子,实在是打老爷的脸,所以,她想把这件事情挑起来,惹老爷对太太不满。也是一时心急了,只想着揪人家尾巴,却忘了人家为何会这样做。

“妾不敢的。”高姨娘低着头,主动站了起来,“只是妾不明白,这唐家……”

“夫人既然做了这个决定,自然有她的道理,你先下去吧。”谢知州心中有是非轻重,虽然平素宠高姨娘,但是也晓得此刻的确是高姨娘越了规矩,因而面色微沉,丢下手中筷子,抬眸看向高姨娘。

高姨娘心一拎,连忙应声是,然后默默退了下去。

见自己姨娘受委屈,谢静音心中也不是滋味,轻轻搁下筷子道:“父亲,母亲,女儿也吃完了。”

“既然吃好了,你也回屋去,陪着你姨娘吧。”谢三老爷发话,语气稍稍软和了些。

“是,父亲。”谢静音起身,朝着父母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出去,身边跟着丫鬟秋菊和春桃两个。

待得高姨娘母女离开后,谢三太太也搁下筷子来,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后哄儿子道:“衡儿,让奶娘抱着你去院子里消消食,好不好?”

“姐姐一起去。”谢玉衡倒是懂事,知道父母有话要说,乖乖应了,然后伸手够姐姐。

谢静宝起身,欢欢喜喜牵起弟弟软白的小手,跟父母告了安,也下去了。

“看样子,老爷跟高姨娘,都不希望我来。”谢三太太岁数不大,才三十出头,生得极为艳丽,比起高姨娘那种天生的媚劲儿来,她要显得端庄大方许多。名门出身,跟谢三老爷门当户对,又是打小就算是认识的,很多方面自然更默契更聊得来。对高姨娘,不过是一份宠爱,但是对发妻裴氏,自然是万般疼宠跟倚重。

“夫人说得什么话,三年前,若不是夫人刚生了衡儿不久身子需要调理,我也不会忍心把你丢下。”谢知州说的倒是真心话,他跟妻子少年夫妻,情深义重,“好在即将三年任满,你我夫妻,往后也无需再受分离之苦。至于高氏,侍奉我二十多年了,无功劳自有苦劳,你不在,有些时候我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谢三太太拿捏得住分寸,见自家老爷退了一步,她索性靠了过去。

“给唐家发请帖,是子默来求我的。他结识了唐家父子,与其投缘,又说唐家母女都有一双巧手,做出来的发簪很好看。老爷许是不知,现在京城里,不少大户人家亲自在民间择了擅做簪子的妙手娘子,亲自到府上教姑娘们做簪子。”谢三太太说,“不但如此,宫里头也是,上到太后娘娘,下至只有七品位份的常在,都好这个。”

“夫人是想请唐家人进府教两个丫头做发簪?”温香软玉在怀,谢知州呼吸渐重,语气也轻柔了许多。

“我有这个意思。”谢三太太伏在男人怀里,看懂了男人心思,轻嗔一声,脸颊红了起来,“家里之前老太太给姑娘们选了两个,不过若是这位唐姑娘手艺真是好,再多一个也无妨。何况,子默这孩子颇为看重唐家父子,我这样做,也算是给了子默面子。”

“夫人思虑周全,为夫欣慰。”谢知州笑着垂眸,然后把人抱起,往内室去。

~

九月初四这日,唐妧早早便醒了,自己梳洗打扮好后,帮妹妹阿满穿衣洗脸梳辫子。阿满知道今儿要出门做客,昨儿晚上激动了一晚上,闹腾到很久才睡着。今儿一早就蔫了,觉没有睡好,一点精气神没有,只软趴趴缩在姐姐怀里,拼命打哈欠。唐妧给妹妹梳好辫子,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还没有醒?”唐妧抱着妹妹,故意说,“那阿满在家继续睡,姐姐一个人去。”

“姐姐!”阿满一抖,瞬间就醒了,赖皮地紧紧抱住姐姐腰肢,仰起小脸儿来,“姐姐带我去,去玩儿。”

“好了,姐姐不会丢下你的。”唐妧起身,牵着妹妹小手,两人一道往陈氏屋里去。

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早餐,陈氏又叮嘱几句,然后父子兄妹四人驾车去知州府拜寿。唐家有辆马车,唐锦荣坐在前头驾车,唐妧姐妹跟着父亲坐在车内。

唐家马车才将行驶到知州府门口,沈铭峪母子兄妹三人也到了,沈家特地雇了辆牛车,也是为了撑一撑面子。

见到沈家人,唐元森父子自然十分高兴,亲自过去打招呼。沈夫人倒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唐家人,因而笑容有瞬间不自然,但很快就好了。

沈夫人知道,知州府给自家发请帖,完全是看在阿峪的面子上。那么,给唐家发请帖是什么意思?

唐家虽然说行商做生意有些钱,但并非大富大贵,实在是不值得知州府这般抬举。沈夫人心思重,凡事都喜欢想得透彻,此番事情出乎她意料,她心中有些怀疑,是不是唐妧这丫头从中做了什么手脚。那日亲自去了一趟簪花坊,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跟她说得清楚了,原以为她对阿峪早已死了心,没有想到……

沈夫人一心想儿子娶高门贵女,而此刻却有市井小民一直觊觎儿子,她自然不会开心。

因而连带着,对唐家父子的态度也冷却了下去,只客气寒暄几句,便转身进了知州府。

沈铭峪抬眸看唐妧,唐妧却避开他目光,只垂着眼眸看妹妹阿满。自从那日他与母亲说了要娶阿妧妹妹为妻后,母亲便不许他再踏足唐家半步。

甚至,都说出了以死相逼的话来。

沈铭峪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妥协,想着等有机会,再重提此事。

“阿峪。”见儿子没有上来,沈夫人心中越发不舒坦,转身喊了一声。

但是顾及着唐家父子在,沈夫人不好直接撕破脸,只淡淡笑着。但那眼神却有些吓人,目光冷如冰刀,阴森森的,冷冷扫了唐妧一眼,然后轻轻落在自己儿子身上。

赵骋与表弟谢玉松站在知州府门外接应客人,他本就是有心在这里等人,所以刚刚那一幕,自是瞧在了眼里。

跟表弟谢玉松打了声招呼,赵骋负手踱步朝唐家父子走过去,给足了面子道:“唐老爷,唐兄。”走到唐家人跟前,赵骋难得地面带微笑,朝唐家父子引手道,“几位是贵客,里面请。”

唐老爷哪里敢当,连忙大笑着回礼,然后昂首挺胸,阔步往里面去。

赵骋转身朝沈家人看去,目光一一掠过每个人的脸,随后在沈夫人脸上定了片刻。

沈夫人最懂察言观色,无端吃了一记,吓得不轻。但是反应过来后,却见那个年轻的后生已经走远了,以至于她自己都觉得刚刚那莫名的心惊是自己多虑了。

只是她不明白,这唐家人,何时跟知州府的人交上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相信很多妹纸已经看出来了接下来的走向,我们妧姑娘,是要进京城的,唐家父子也是会飞黄腾达的。

唐妧:我要努力迎娶高富帅。

赵骋:还有比我更高更富更帅的?

掌中宝十五、

十五、

赵骋亲自引手请唐家父子进去,唐妧牵着妹妹小手,紧紧跟在后面。她略微低垂着脑袋,只看得见眼前那巴掌大的一方地。唐妧步子已经很慢了,偏那个人像是故意似的,步子也慢得很,唐妧都能够清晰瞧见他被风刮起的浅灰色袍角上以银线勾勒出来的云纹。轻轻飘起,又落下,时不时露出里面玄色中裤跟皂靴。

唐妧一愣,顿时满面羞红,随即赶紧别开眼睛,望向别处。

稍稍抬眸的瞬间,她目光不经意与他撞上,唐妧觉得别扭尴尬,扭头错开了。

这个男人,闯过她闺房,抱过她,也跟她说过轻薄的话。瞧着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本以为是个极为严肃守礼的人,没有想到不但举止轻浮,拉拢人也很有一套,糊弄得父兄都觉得他是正人君子,为人仗义。

其实呢?就是个轻狂之徒!

赵骋亲自送唐家父子到门口,就没有再进去,立在门边,唐妧经过的时候,他目光轻轻掠过她。

他今天算是有所克制,目光不敢过于炽热,淡淡扫过,再艰难挪开。待得她走远了,他又舍不得,目光追随了过去,却只瞧见蜿蜒小道拐角处她被风吹得飘起的裙角。

静静收回目光,又想起那日她趴在桌子上哭得梨花带雨的场景,莫名又心疼起来。

心疼,又莫名酸楚,甚至在想,如果这个女人以一颗真心待他,他是绝对不会让她这般难受。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家里人给她那样的侮辱。

沈铭峪或许待她是真心,但却非她的良配,心里有她,却护不住,只会害她万般痛楚。

“表兄,在想什么呢?”谢玉松招呼前来拜寿的客人,这个时候正是人多的时候,忙得不可开交,一扭头,见自己表兄愣愣站着出神,他就老大不高兴了,白净的俊脸一沉,故意道,“小心回头我告诉三叔,你做事不老实。”

谢玉松是璟国公府二房之子,这回来湖州,是护送自己三婶过来,并且给三叔拜寿的。

年纪到底轻,性子还有浮,行事也不够稳重。自己总想着要偷懒,一扭头见别人偷懒,他就不愿意了。

“没想什么。”赵骋淡淡应一声,继而收敛了些心思,开始忙起来。

~

进了知州府,男眷跟女眷要分开,沈铭峪随唐家父子一道跟着家丁去给谢知州贺寿。唐妧随沈家母女一道,则有府内丫鬟引领着,往内院去,自是要给谢三太太请安。

唐妧本来牵着妹妹阿满小手,慢慢跟在沈夫人身后的,沈夫人有话要说,放慢了步子来。

“唐姑娘,那日该说的话,都与你说了。你是聪明的人,应该能够感觉得出来,我自始至终都是不愿你做我的儿媳妇的。我知道,在沈家困难的时候,你父亲有帮过忙。我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对你父亲的慷慨解难,我心中感激。你放心,你们家的恩情,沈家来日会报答。不过,报恩的方式有很多种,并非一定要结为儿女亲家。你若是真对阿峪情根难断,非他不嫁,正妻你是做不了的,你要是愿意做妾,我也不反对。”

沈夫人心里知道,唐妧是不会愿意做妾的,她这样说,也是故意的。

她不同意儿子娶一个市井小民之女,奈何儿子对这个女子情根深种,她言语上有所侮辱,也是想让对方因激愤而生怒。她怒了,就算自己儿子再纠缠,这缘分,也算是尽了。她也不忍心做到这个份上,但是为了儿子,为了沈家,为了自己娘家人,她不得不这么做。说到底,也是她半点不在乎唐家,心中知道,就算因此惹怒唐家,也奈何不了她。

唐家父子,成不了气候,一辈子也只是发点小财的命。

唐妧从来都还没有受到过这样的侮辱,即便是上回沈夫人去簪花坊找她,言语也没有带着这样的侮辱性跟攻击性。她当时难过得哭了一场,可是此刻,她却不想哭。她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可以不顾及家人感受的人,要是父兄跟母亲知道,她在外面这样被人欺辱,他们肯定会难过的。

她不愿意家里人难过,所以,这些天发生的一切,她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包括沈铭峪,她会当做他从来都没有在自己生命里出现过。

她作践过自己一次,绝对不会再作践自己第二回。

“夫人不必一再提点阿妧,也不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来,阿妧也不会去高攀。”唐妧没有哭,心中也没有委屈的情绪,她只是觉得有些恶心,只是生气,因而说话也不再客气,“但愿能如沈夫人所愿,沈公子能够娶得高门贵妻,光耀沈家门楣。也希望沈夫人与未来儿媳妇,能够和睦相处,婆慈媳孝。”

沈夫人冷着一张面孔,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目光在唐妧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仿若唐妧此刻的反应,根本不在她的意料之内,她应该哭,应该难过,就是不该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沈夫人只觉得唐妧此番言行实在没有教养,但是嘴上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就走了。

“姐姐……”阿满有些呆,也不懂大人间说的那些话的意思,姐姐说话的时候,她只仰着脑袋看姐姐,她虽然听不懂姐姐话中的意思,不过,她看得出来姐姐不高兴,所以等只剩下姐妹两个的时候,阿满就用小肉手揪姐姐衣裳,“姐姐不生气,阿满会很乖的,听姐姐的话,再不调皮了。”

“姐姐没有生气啊,阿满怎么这么说呢。”唐妧在妹妹跟前蹲下来,见妹妹皱着团子小脸,她心疼地抱起妹妹来。

“那姐姐要笑。”阿满听姐姐说没有生气没有难过,立马就欢喜得扑腾起来,闹腾够了就趴在姐姐肩膀上直喘气。

~

唐妧去给谢三太太请安,自报了家门,谢三太太朝她们姐妹招手,让她们到跟前来。唐妧没有抬头,牵着妹妹小手就去了。

唐家只是小门小户,家里有几间铺子,算不上多有钱。家里祖上往上数好几代,都是庄稼人,跟仕途官运半点边沾不上。像这样的人家,平头百姓家办个什么喜事邀请就算了,怎么知州府也……

今儿来知州府拜寿的,差不离都是以前跟知州府有来有往的,以前都没有听过谢家跟唐家有过走动。

坐下堂下的,三两个一起,交头接耳,都在猜测着缘由。谢三太太权当没有瞧见,面上微微含笑,待得唐妧姐妹走得近了,她轻声道:“抬起头来,让我瞧瞧。”

闻声,唐妧这才缓缓把头抬起来。

纵是谢三太太平素见多了美人儿,但是唐妧轻轻抬起头来那一刻,她眼里还是闪过一抹惊艳的。

小门小户家的闺女,能够养成这样,实在是难得。

瞧着刚刚翩然走过来的样子,端庄大方,半点小女儿家的矫揉造作也无。若是不晓得身份的,道她是那个大户人家的千金,也不算为过。

“让我看看你的手。”谢三太太看够了人,继而目光落在那双纤纤玉手上。

唐妧心中拿捏不准谢三太太的意思,但是不敢不听,把手伸了过去。谢三太太攥在掌心看了看,见她虽然十指如嫩葱般根根白净细长,但是十指指腹却是长了茧子的,想来是平时做发簪的缘故。不由得又抬眸打量起人来,正是妙龄好年华,如花貌美的,身姿亭亭玉立,一袭绿裙,像是夏日开得正好的青莲一般。

这样的女子,若是生在大户人家,想来必是千人疼万人宠的,只可惜……

“我听高姨娘说了,你有一双妙手,看你年纪不大,技艺却那般好,真是难得。”谢三太太惜才,抓着唐妧手说了几句,就让她坐下了。

她之所以这般抬举唐妧,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来,唐妧不论是长相还是言行,都入了她的眼。二来,是看在她外甥赵骋的面子上。

子默虽说是亲外甥,可亲父子兄弟为着利益尚且还会隔着一层呢,何况是甥舅。论公,子默自十四岁以来,屡立军功,威名赫赫,十分得陛下器重,他喜欢做的,她自然会投其所好。论私,她不但是他舅母,她与他母亲也是闺中密友,这孩子母亲走得早,她关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唐家将来,未必不能飞黄腾达。

她现在给足唐家面子,唐家若是将来真富贵了,也算是提前交一份好。

谢三太太心中有自己的打算,那边高姨娘,心中自然也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高姨娘见谢三太太只把注意力放在唐家姐妹身上,怕她会忘了自己闺女静音的亲事,便笑着道:“太太,这位便是沈夫人,是沈解元的母亲。沈家虽然如今清寒了些,但是祖上一直都是有人做官的,如今沈解元能有这般出息,想来也是沈夫人教导有方。”

在坐诸位对唐家人没有兴趣,但是对沈家,是绝对的感兴趣。

因而高姨娘话题一抛,大家三言两语,就都议论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掌中宝十六、

十六、

高姨娘话一出口,唐妧就明白了她的用意,也不说话,只低着头把妹妹阿满抱坐到腿上来。

阿满虽然平时爱玩,在家里的时候也有些调皮,但到底懂事,知道现在是什么场合,所以她只乖乖缩在姐姐怀里,水汪汪的大眼睛只盯着人看,不说话也不闹腾。看够了那些大人,阿满也觉得无趣,打了个哈欠,小胖手紧紧环住姐姐腰,伏在姐姐怀里,眨巴几下眼睛,就睡着了。

唐妧最疼妹妹了,晓得她昨儿晚上闹了觉,便用双手轻轻捂住她耳朵,让她安安静静睡。

高姨娘的小心思,谢三太太自然明白,昨儿晚上,老爷都跟她说了。说是这沈解元,不论是容貌谈吐,还是胸襟学识,都不错。六姑娘跟着她姨娘随老爷一起在湖州呆了三年,眼瞧着就要十五了,亲事却没有一点着落,不能不着急。谢三太太是三房的主母,是谢静音的母亲,谢静音的亲事,她该管。

现在既然定了人选,她只需要相看相看便是,跟沈解元母亲说说话,如果都有这个意向,再一切按规矩来。

这次随谢三太太一道来湖州给谢知州贺寿的,除了二房的谢玉松外,还有谢三太太娘家嫂子跟一双侄儿侄女。用完午饭后,谢三太太拜托自己娘家嫂子裴夫人帮忙照拂客人,她则命人叫了沈铭峪来给她请安。当然,高姨娘在,沈夫人也在。而谢静音,则悄悄躲在屏风后面,脸红心跳地偷看心上人。

谢三太太看着站在大厅中央一袭青衫的年轻公子,发自内心含笑点了点头道:“我来湖州这几日,常听老爷提起沈解元,今日一见,果然是丰神俊朗的年轻后生。年纪轻轻,秋闱就夺得案首,还是沈夫人教得好。”谢三太太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这面一见,基本上她看着也差不多了。

沈家虽清贫,但是祖上世代皆为读书人,而这沈铭峪不论将来前程如何,单论这品性跟才学,也足够配得上六姑娘。

六姑娘跟沈家的这门亲事,还算是妥当,谢三太太心中自是有数。

沈铭峪走后,谢三太太索性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跟沈夫人谈起正事来。沈夫人本来心中只是隐约有这个猜测,没有想到,谢家当真是有这个意思,自然是万般欢喜。

“六姐姐,你在看什么啊?我也要看!”谢玉衡是个白胖的小子,将将四岁,见谢静音趴在屏风后面,他也颠颠跑去要看。

本来谢静宝跟表姐裴玥一边一个搀扶着的,谢玉衡挣扎着甩开两个姐姐的手,小短腿直迈直迈的,一口气跑到谢静音腿边。学着刚刚谢静音的样子,探出半颗脑袋去偷看,可是什么有趣的也没有,他眨巴了下乌泱泱的大眼睛,就朝自己母亲跑去。见弟弟跑出去了,谢静宝跟裴玥互望一眼,也连忙跟了出去。

“娘。”谢静宝俏皮唤一声,就挨着谢三太太坐下。

“姑母。”裴玥温柔腼腆,声音低低柔柔的,像只小白兔似的,乖顺得很。

那边谢静音没有办法,只能红着脸缩着脖子也走出来,低低唤了声母亲。

谢三太太瞄了谢静音一眼,就晓得怎么回事,心中暗怪她过于轻浮,却也不说破,只抱起儿子道:“屋里怪闷的,娘抱你出去吧。一会儿出去了,你不许淘气,跟着你六姐姐七姐姐,还有你玥表姐玩,知道吗?”

谢玉衡不爱跟这些女孩子玩儿,有些不高兴,嘴巴翘得都能挂油壶了。

他想跟堂兄还有表兄一起玩儿,看他们习武,还有耍大刀。唰唰唰,多厉害。

谢玉衡表面乖乖答应母亲,可等出了门,母亲一转身,他又皮实起来。虽然腿短,但是跑得快,谢静宝跟裴玥都是女孩子,也不好跑得太快,身边的丫鬟,就算抓着人了,也不敢来蛮横的。

谢玉衡觉得这样很好玩,于是跑得更快起来,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一个小肉团子。

那肉团子不是别人,正是小阿满。

姐姐在跟夏家姐姐说话,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儿,所以,她就一个人蹲在大树底下用树枝拨蚂蚁玩儿。

正玩得开心,就被人狠狠撞倒了,阿满觉得疼,但是忍着没有哭。

“阿满!”唐妧跟夏茗萱就站在边上,所以阿满摔倒了,唐妧自然很快就抱起她来。先是仔细检查妹妹有没有受伤,好一番检查后,这才反应过来,跟前站着不少人,谢静音就在其中。

谢静音跟在另外两个姑娘身后,显然没了平素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唐妧很快明白了,这两位肯定是谢家嫡出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