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也觉得奇怪:“我一点都不饿。”别人怀孩子都是使劲吃,吃不下的多数是害喜了,她倒好,没怀孩子以前嘴里不停,怀了孩子了反倒不饿了,硬塞也塞不了多少。她这段时间吃饭跟上刑似的,一点也不香。

  唐宣不放心了:“吃完饭,我带你去看大夫。”

  “又看?”佳期觉得没必要,她都看了三回了。“不用了,我挺好的。”

  她说了不管用,正好家里有驴,出去借了辆车,唐宣带着佳期去看大夫了,唐老太见了也跟着来。

  还是那个老大夫,见又是这一家子,笑呵呵的让佳期坐好,切脉,完了对婆婆和相公说:“小媳妇没事,孩子也没事。”

  唐老太放心了,笑了。唐宣赶紧说:“她吃不下东西,说不饿。”

  大夫再打量一回宋佳期:“少吃点好,不然孩子大了,生的时候不方便。”

  连大夫也这么说,宋佳期觉得自己找到尚方宝剑了!可唐老太脸色不好看了,一行人回了家,唐老太才抱怨道:“那个大夫不好!咱们下回不去那看了!”

  宋佳期忙问:“怎么不好?他看的不错啊。”多么医者仁心的大夫,他们去看过三回,只交过两回诊金,还不给他们乱开药。

  唐老太把驴栓好,回来说:“谁家怀孩子的不让吃饭?还说少吃点好,好个头!这时候都是一人吃两人补的!”她对佳期说,“你别听他的!就是你吃不下,为了孩子也要吃!”

  宋佳期捧着肚子回了屋,打定主意从今天晚饭时就开始害喜。

  第24章

  早上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唐宣抱着胖胖的媳妇睡得正香,窗台下鸡叫了。一窝鸡咯咯咯的叫起来,然后驴也叫了,啊昂啊昂,鸡和驴一起叫起来。唐家小院里顿时热闹极了。

  唐宣爬起来,惊讶的看到旁边的佳期睡得正香,她好像一点也没受到干扰。他又躺了半个多钟头,她才在他的怀里慢慢动了动。

  “醒了?”他问。

  宋佳期迷迷瞪瞪的翻了个身,继续睡下去。

  唐宣乐了,翻身就着窗户上的光盯着媳妇瞧。刚娶媳妇那阵他就爱趁她睡觉的时候看她,现在再看,觉得眉眼之间都开了,不像小姑娘时那么青涩,透着一股小媳妇独有的韵味,现在更像是蒙是一层温柔的粉光。

  他一边瞧着一边偷偷亲媳妇,唐老太昨天晚上让招弟守在外屋,就怕他性子起来折腾佳期。唐宣自己也没自信,正好有人守着算是把那点心思能掐灭了,搂着媳妇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宋佳期醒的时候就觉得眼前灰蒙蒙盖了个什么东西,不知道那是她男人的大脸,眼睛没睁开就上去一巴掌推开。

  唐宣捧着媳妇的手正好在手心里狠狠香了几口。

  “醒了?”他一边亲一边说。

  “你什么时候醒的?”宋佳期吓一跳,看他两眼晶晶亮就知道醒了有一会儿了。“怎么不叫我?”说着她掀开被子要下床。

  唐宣拦着她:“咱们再躺会儿。”说着把脸埋她胸脯上隔着衣裳蹭。

  她也觉得他可怜,昨天晚上招弟就躺在屋门口,三人只隔着一层布帘。要是没人在,她还能让他过过瘾,就是不真的来也能干点别的。

  两人又在炕上窝了一会儿,眼看着不能在炕上吃午饭才爬起来了。

  起来后,唐宣穿上衣服一本正经的出去了,先去给娘问早安。结果满院子转过来也没找着人,倒是招弟从厨房出来说:“少爷,要吃早饭吗?”

  前段时间宋佳期对家中的称呼进行了一下统一。招弟总是管唐老太叫老太太,管唐宣叫老爷,管她叫奶奶,这整个就差着辈呢。所以唐宣成了少爷,这才对了。

  招弟叫惯了老爷,说一见唐宣就害怕,不叫老爷不安啊。硬是让宋佳期给她改过来了。

  唐宣听清没听清都嗯了一声,转头问:“老太太呢?”

  宋佳期从屋里出来:“娘去街上卖馒头了。”

  唐宣一下子怔住了。

  招弟送来早饭,两人边坐边吃的时候佳期才告诉他这是为什么。

  自从唐老太把院子里的石磨拉回来后,就觉得不能让这东西闲着,闲着就是浪费。这样才让邻居们来他家磨面,余点麸子什么的。后来又买了驴,唐老太更不可能每天白让驴吃粮食不让它干活啊,就让驴拉磨。

  磨出来的面他们家吃不了,唐老太就都给蒸成馒头了,每天出去卖,什么时候卖完什么时候回来。

  “娘一开始只是卖馒头,我让她就在家门口卖,她说街上的生意好。拦都拦不住。”宋佳期也觉得别扭。做小生意没什么,可婆婆来了倒每天出去卖馒头,好像是她这个当儿媳妇的不贤惠似的。可劝又劝不动,唐老太劲头足着呢。

  唐宣脸色虽然不好,却没生宋佳期的气。他说:“娘是个闲不住的,回头我劝劝她。”

  他以为不管是娘还是媳妇,他都养得起。唐老太出去卖馒头,知道的是老太太可惜东西,不知道的还当他不孝顺呢,把老娘从老家接来了却让她去卖馒头,挣那两个钱。

  吃完早饭,唐宣就阴着脸出去了。招弟害怕,进屋来跟宋佳期说:“老爷是不是生气了?”一急又叫错了。

  “叫少爷。”宋佳期纠正她。

  招弟点点头,又说:“奶奶,要是一会儿老爷和老太太拿我出气,要打我,你可要拦着他们啊。”

  “不会打你。”宋佳期说了心里也没底,她从嫁过来就没跟唐宣红过脸,就是唐老太这段日子也是一直对她好的,说实在话这娘俩的脾气她都不知道。今天要是真闹起来的话,那可怎么办?

  她捧着肚子想,要是两人真吵起来带上了她,她就捧着肚子喊痛。

  过了一会儿,听见外头门响,唐老太喊招弟:“招弟过来,把东西接进去!”

  招弟赶紧答应一声,飞快的跑出去了。宋佳期慢腾腾的跟在后头,走到院门口就见唐宣抬着馒头笼就进来了,后头唐老太提着两布袋,招弟把板车停在门口,反正也不怕人把它给偷了。

  宋佳期让过沉着脸的唐宣,扶着后面的唐老太说:“娘,慢点。”

  唐老太搭着她的手挤眉弄眼:“这混小子生气了。”

  宋佳期赶紧低头不接腔,也不敢笑。

  唐宣把馒头都放到厨房,招弟躲进去收拾,宋佳期把唐老太扶到正屋的炕沿上,提着水壶说要烧水也躲出去了,就见唐家娘俩人坐在屋里商量。

  招弟看笼里的馒头,苦着脸对宋佳期说:“奶奶,这馒头够咱们吃一个月的。”

  唐老太蒸得馒头实在,一个有半斤重,个头大得很。她也看了一眼,平常蒸两笼能卖一天,这里还有一笼半呢。吃一个月都是轻的。

  宋佳期看着都饱了:“有你家爷呢,他能吃。”

  招弟还是苦着脸:“老爷在家只住四天,等他回营之后还是咱们吃。”而且按照太太的习惯,这些馒头哪怕坏了也要吃完,不然浪费啊。

  “叫少爷。”宋佳期很没义气的闪了。

  正屋里,唐老太看着发火的儿子,舔舔嘴说:“我那不是,找点事干嘛。”

  唐宣劝她:“娘,我接你来是享福的,家里有丫头,有事吩咐她干就行了。还是家里缺钱用了?我可以先去营里支点钱,再不然可以管朋友借点。”

  “不缺,不缺。”唐老太赶紧摆手,“你要是不喜欢,我就不去卖了。”一边说一边叹气。她在老家每天要收拾照顾三亩田,还有鸡,闲时还要做点别的活才能过得下去,现在到了这里,每天不用干活倒是好事,可一下子突然闲下来,她就不习惯了。

  唐宣见唐老太这样,想了一下劝她:“娘,等你儿媳妇给你生了个孙子,你每天看孙子,多好啊。”

  “是啊,是啊。”唐老太还是叹气,“我就等着抱孙子呢。”她拍拍大腿,“我不去卖馒头了,你放心吧。”

  唐宣虽然不忍心,可还是最后说:“娘,你要去外面卖馒头,人家该说我不孝顺了。”

  “我不去卖了。”唐老太哄儿子,就是笑得有点失望。宋佳期怕他们娘俩吵起来,捧着茶进来时刚好看到。

  “娘,咱们吃午饭吧。”宋佳期想把这件事岔过去,就这么说。

  午饭就是招弟和唐老太炒了两个菜,然后配大馒头。宋佳期面前还是有一锅鸡汤。一桌子上都在努力吃馒头,宋佳期见了,手快的给唐宣和唐老太一人盛了一碗鸡汤,再分出去两只鸡大腿,高兴的说:“娘,喝这个顺顺。”

  唐宣顺着这个话说:“娘,吃吧。”说着把他碗里的那只鸡大腿也挟给唐老太了,宋佳期一看更高兴了,把整个鸡架子全分给他了,自己就留了两只鸡翅膀两只鸡爪子。

  唐老太一看,说:“这不行!乖孩子,这是给你吃的!”说着就要把鸡腿再挟回来。宋佳期捧着小砂锅跑了,溜到厨房,把屋子留给了那娘俩。她得意的想以后这就么干,吃东西更简单了。又后悔没早点想起来这招。

  结果中午她趁着唐老太没空管她,幸福的只把鸡汤喝了。

  晚上,两人睡觉的时候,她想劝劝唐宣。

  “娘老在家闲着,闲着也会闲出病来的。”她说。

  “闲不了多久的。”哪知唐宣在这上头一点都不放松,“过几个月等你生了孩子,娘那时就不说闲得难受了。”

  这倒也是。宋佳期不说了,反正就是几个月的事,再说,她也实在不想看着婆婆每天出去卖馒头。

  结果等唐宣放完假回军营去了,唐老太又去卖馒头了!

  “娘,你不是答应……”宋佳期早上听见外头的动静,连忙爬起来看,就见唐老太已经什么都准备好了,正准备往外搬呢。

  “他这不是不在嘛。”唐老太迈着小脚利落的跑来跑去,招弟在外头套上驴,再跟唐老太一起把馒头抬出去。

  等唐老太走了,招弟松了口气的说:“终于不用吃馒头了。”

  第25章

  唐老太的馒头生意,那是相当的好!。

  首先是这馒头实在,一个就能吃饱,就是那大块头的汉子,两个吃下去也差不多了。街边干活的买上两个就着一碗茶什么的就是一顿饭。。

  再者,唐老太干这个,倒有八成是打发时间的。见着辛苦奔命的人,总是一口一个大侄子,亲热的就像是看见自己儿子,总爱扯着人家说话,唐宣不在跟前,老太太想儿子了,瞧见差不多大的男人都觉得像自己儿子。。

  有几回见有人买了馒头连三赶四的往嘴里塞,都快噎住了也顾不上,唐老太就习惯在车上放个水罐子,见着这样的就倒上一碗水请人喝,好歹把馒头顺下去啊。。

  再往后,有人买的时候顺口说干吃馒头没滋味,唐老太就把家里的半罐咸菜也带过来了。

  等没人时,唐老太就搬个小凳子坐着纳鞋垫,就是唐宣穿不完,摆着卖也行啊,反正板车上也摆得下。。

  接着宋佳期开始‘害喜’,家里的鸡蛋吃不完了。唐老太就把鸡蛋做成茶叶蛋,搭着一块卖。

  最后,老太太拿了一块布头,镶了边后请街边的老秀才帮着写了几个大字‘唐老太馒头’,绣好了做了个幡竖起来了,正正经经开始做起生意来。。

  等名声渐渐传出去了,宋家也听到了,王氏一直想过来瞧瞧却没找着时间。等到该给宋天保办喜事了,王氏这才找着机会登门请亲家那天过去喝杯喜酒。。

  王氏坐在宋佳期这边的屋里,看着她已经有西瓜大的肚子说:“那天你就不用去了,两喜撞一块不是好兆头。”。

  宋佳期听了只能点头答应,问:“喜房都布置好了?”。

  王氏说:“都盖好了,新房也收拾好了。程家的家具都抬过来了,还不错,看得出来程家也没在这上头省。”。

  她今天来是有话想跟自己姑娘抱怨的,左瞧右瞧就怕有人进来。。

  宋佳期看出来了,小声跟她说:“没事,婆婆在街上卖馒头呢,不到下午不会回来。招弟那个丫头没事也不会过来。”。

  王氏一听就说:“你婆婆真去卖馒头了?”。

  “真的。”宋佳期苦着脸点头,早就有好事的邻居过来说了,话里话外都是她使唤着丫头,倒让婆婆每天出去卖馒头,说都是她把唐宣给她的钱给吞了,趁着人家儿子不在,欺负人家老娘。

  王氏气得捶炕:“这人!怎么就不知道给孩子留点脸?她这样干,你怎么办?人家还不说你刻薄啊?”。

  宋佳期赶紧让王氏小声点,娘俩低头缩脑的,好一会儿才接着说。王氏才不肯让别人这么欺负她的姑娘,转头又说宋佳期,道:“你就这么由着她?不行,我跟她说去!”。

  宋佳期捧着肚子说:“反正我也快生了,等生下来再说吧。现在吵起来怎么办?”这种事,她觉得还是应该让唐宣去跟他娘说,她说的话,难免会落人口实。而且唐老太摆明了连唐宣的话都不肯听,又怎么会听她的?。

  王氏看着她的肚子,也怕这时两家吵起来再有什么差错。她半恼的拍了下宋佳期说:“你也是个没用的!上次唐宣回来,你怎么不跟他说啊?让他去跟他娘说!我就不信,他愿意顶着不孝子的名声在外头招摇!”。

  “他说了。”宋佳期不由得开始维护唐宣,“他跟婆婆说过了,婆婆也答应了。就是等他一走,婆婆又去卖馒头了。”她的声音越说越小,对面王氏的眼睛越来越凶。。

  可王氏也不敢在唐家的地面上说太多主人家的是非,最重要的是她的姑娘还要在人家家里过一辈子呢,她不能给她结仇啊。。

  最后王氏也只是叹了一声:“你那个婆婆啊,真是不懂事!”。

  说完这个,见宋佳期脸色也不太好,想着她肚子里还有一个,王氏不敢再用这些事糟她的心,转头说起了别的。。

  “你二婶搬过来了!”王氏笑着说。。

  宋佳期让这句话给吓坏了:“真的?!全家都搬回来了?”不可能吧!二婶是最不愿意搬回来的,她连孙子都有两个了,怎么肯再回来重新当儿媳妇呢?更别说上头还有一个大嫂了。相见好,相处难。亲戚还是离得越远越亲。。

  王氏摆摆手:“没全搬回来,就她一个。”。

  宋佳期松了口气,她是怕王氏太辛苦。每年过年有那么一次全家人聚在一块都把王氏累得半死,要是真住到一起那能成什么样啊。。

  宋家老二的媳妇确实不想回来,可宋家二老和宋大海都让他们回来,一直硬顶着也不可能。所以她二婶就想了个办法,既然要尽孝,自然是她和宋家老二回来尽孝,孩子们就不让他们折腾了。

  王氏说:“这是最好的办法。要真像过年时那样,大的小的都回来,二、三十口人挤在一个院子过,那我早没命了。”。

  “娘。”宋佳期拉着王氏的事,唐老太一来她才知道这儿媳妇真不是好干的。就她这婆婆还是不爱找事的呢,她都觉得头上压了一座山。王氏侍候公婆二十多年,那受的苦都够上九九八十一难了,不成佛也差不多了。。

  王氏拍拍她的手,笑道:“这会儿知道你娘有多辛苦了吧?小时候还老惹我生气!”

  宋佳期顶着个大肚子没办法扮小姑娘扑到娘怀里,只得伸长两条胳膊抱着王氏:“我以后都听娘的。”。

  “傻孩子。”王氏抓着她的手,“你好好的就行,我就不用你操心了。”

  王氏告诉她,搬过来的可能就是她那几个婶婶,小辈的都不会过来。。

  “这样一来,是全了两位老人的心,二来他们那边的房子也不用卖。要是他们不肯搬过来,你奶奶可不会轻饶了他们!”王氏挺满意的,这比原先她跟宋大海商量的好多了。毕竟要真是小辈们都跟着过来,宋天保有了新房新院子,那他的那些堂兄弟们难道不该也有一份?那就是把宋大海切成八瓣他也变不出来那么多银子啊。。

  他们赶着想把儿子的婚事办了,还特地起了新院子就是为了这个。钱嘛,还是花在自己孩子身上才舒坦。不然搁在那里,最后倒不知道花在哪儿了。。

  王氏东拉西扯的等到唐老太进门才说要走,告辞出去两个就遇上了。又被扯到屋里去说话,等王氏走了,唐老太过来看了看宋佳期的肚子说:“是大了。”。

  “啊,大了。”宋佳期不明白的看着她,过了六个月后,她的肚子跟吹气似的一天比一天大。

  唐老太围着她的肚子摸啊量啊,半天说:“我这几天不出去了,等你生了再说。亏得你娘说了,不然我都想不到!这要是我不在家,剩下那个小丫头能顶什么用?”。

  宋佳期还没明白,但听说她不再出去卖馒头了倒是高兴了。。

  “娘,你不出去了?”。

  “不去了。”唐老太说,出去前又添了一句:“我看着你就行了,就别让你娘家妈来了。你那弟弟不是要成亲了?她也忙啊。”。

  宋佳期还是没明白:“哦。”她这是不喜欢王氏来看她?不至于吧。。

  唐老太出去了又在窗户下边自言自语的抱怨:“还是年轻啊,离不开娘。可这生孩子别人也帮不上忙啊,要真让别人家的人住过来陪着,那也不合适啊。”说完走了。。

  留下宋佳期在屋里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想,唐老太以为她想让王氏住到唐家来陪她?

  王氏回了宋家,刚进门就碰见宋大海。。

  “你去看了咱们姑娘?怎么样啊?”他立刻停下来问。。

  “挺好的,就是她那个婆婆不着调。还真跑去卖馒头了。”王氏抱怨。。

  宋大海皱眉:“别说是那个婆婆去卖馒头,就是拉着咱们姑娘一起去卖馒头,你能怎么着?你还想把咱们姑娘领回来?”。

  “我就是说说。”王氏见他发火,丢下这句回屋了。过了一会儿宋大海交待完外面的事追过来了:“你跟我说说,你都说什么了?”。

  他坐下来倒了茶,一边问一边盯着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