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低头不敢看他,装作手里很忙的在摆弄针线:“我也没说什么。我就说吧,咱们姑娘肚子大了,那是他唐家的种。家里每天就一个小丫头守着,我怕姑娘一个人害怕,要是唐家抽不出来人手,我就过去住几天陪陪她……”话音未落,宋大海使劲把杯子放桌子上了。。

  “你,你看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话!”宋大海抖着手指头。。

  王氏坐不住了,放下针线说:“快吃晚饭了,我去娘那里看看,你自己吃吧。”说完躲过他溜出去了。。

  宋大海做不出追着老婆屁股后头跑的事,再说现在家里人多,又乱,让人看见不好看。他气得连灌几杯茶,半天才骂了句:“这老娘们,越来越……”后半截吞回去了,又恨又气又没办法在地上啐了口。。

  第26章

  “看见人了吗?”宋佳期一会儿扶着肚子从屋里出来问一句。

  招弟就坐在小板凳在大门那里摘菜,听见奶奶问就应一声:“没看见。”

  “怎么还没回来?”宋佳期喃喃着回屋了。今天应该是唐宣放假的日子,可从早上等到快吃晚饭了也没见他回来。

  家里都是女人,就是有心想让人去军营问一声,她也不能让招弟跑一趟啊,再怎么说那也个女孩子。

  她坐在炕上,想着要不就让招弟去宋家问一声?可唐宣和宋大海不是一个营的,上官也不一样,要是宋家爹爹这会儿已经从营里回来了,总不能让他再为了她的一句话再跑回营里去吧?

  不合适。再等等吧。她这么想着,又从针线筐里把小衣服拿出来做了。孩子还没出来,各色衣服她倒是做了快有一大包了,因为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所以虽然唐老太咬定了是男孩,她还是准备了一半女孩的衣裳。

  唐老太不在家,她说家里磨剩下的这些面卖完她就不去卖馒头了,还要给那些吃惯了她的馒头的客人打声招呼。

  “你别担心,我跟他们说我儿媳妇快生了,我要在家里守着。等我回来啊。”老太太说完了不肯让她动就让驴拉着板车去菜市街口了。从王氏来过之后,唐老太爱上了每天早上、晚上都过来看看她的肚子,用手量量是不是又大了,还跟她说就是没事多在院子里走走,别老坐着。

  最近唐老太特别爱让她到院子里走走,不像之前那样一直把她关在屋里了。

  “你这肚子现在已经不要紧了,闲了就在院子里转转,让招弟扶着你,别摔了就行。”唐老太看着儿媳妇的肚子也开始担心了,这么大的肚子不好生啊。看香儿媳妇的样子也不是个能吃得了苦的,到时要是当娘的不使劲,她的小孙子可出不来啊。

  她也不敢吓唬香儿他媳妇,只好让招弟扶着她在院子里多动动,别老坐着。前几个月怕她年轻不懂事,把孩子给弄掉了才把她拘在屋里,现在再看,香儿这媳妇不怕她动,就怕她不动啊。

  宋佳期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肚子现在大起来了,唐老太倒完全变了个人,只要她在家,一天能叫招弟扶她出来溜个十几回,可怜她捧着个二十多斤的肚子,走一步狠不得喘半天。

  但走走是有好处的。把手里这件小衣裳做完,宋佳期扶着墙在屋里转起了圈,一手撑着肚子,一边慢慢吐着气在屋里绕。

  这时大门响了,招弟喊:“奶奶,太太回来了!”

  宋佳期往外走,正好看见唐老太提着装钱的口袋抱着咸菜罐进来,看见她了还问:“香儿回来了没?”

  “没有。”她赶紧说,捧着肚子小心翼翼跨过门槛说:“他还没回来,娘,你说咱要不要去找人问问?”

  唐老太跟招弟一趟趟把板车上的东西都搬回家来,最后她拿着那张幡说:“你别管了,一会儿让招弟做饭给你吃,我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招弟一路小跑的进厨房做饭,宋佳期走到院子里,唐老太扶着她,两人一块进了正屋。

  “娘,你去哪儿问啊?”唐老太把她扶到炕上,她急着问。

  “这你就别管了,一会儿好好吃饭,别操那些闲心。如今你的肚子是咱家的大事。”唐老太把装钱的口袋放到炕头的箱子里,坐下来对她说:“我看也不会有大事。香儿有分寸,他知道咱们今天在家里等他,到现在连个信都没送过来,肯定是有事了。你也别着急。”

  “我不着急。”宋佳期一边说一边不自觉的揪着自己的指头,停了一会儿说:“娘,我是担心。”

  “你担心什么?”唐老太握着她的手哄她,“给娘说说,娘给你做主。”

  宋佳期不想吓着老太太,但她快把自己吓死了。左思右想还是忍不住跟唐老太说:“娘,你没来之前,相公告诉过我他们要去打仗了……”说到最后,她这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之前她也没觉得怎么样,宋家的男人都是当兵的,从她小时候起宋大海每年有一半的时候都在营里,要不就在外头打仗呢。亏得她不是小孩子才没把宋家爹爹的脸忘了,每回还是她教天保那是爹,不是坏人,不是生人,那个抱着你的是爹。

  所以宋家爹爹从小就特别喜欢她,因为他的姑娘一直都没忘了他是她爹。

  唐老太撩起她的衣裳角给她擦眼泪:“别哭,不吉利。”

  宋佳期赶紧把眼泪都给憋回去了,她眼巴巴的看着唐老太。

  唐老太这会儿的脸色也变沉重了,她可没听唐宣说起过这个事。可儿媳妇挺个大肚子正没主心骨呢,她要是跟着一起哭起来可怎么办?

  “没事。”唐老太把别的都放下,还是先安香儿媳妇的心。“他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那么多年都没事,如今娶了你了,你还怀着他的孩子,他不会丢下你们娘俩不管的。”

  宋佳期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这些天她一直在担心这个事,怕唐宣有个好歹。一个人在屋里越想越害怕,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老实。睡也睡不好,说也没人说。本来不想让老太太担心,她那么大年纪了,听说这个事再吓着怎么办?

  “娘,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宋佳期抹着泪说,说完她又后悔了。

  唐老太看着香儿媳妇那可怜样,心软了,抓着她的手说:“傻孩子,应该告诉娘!不跟娘说,你还能跟谁说?这几天难受了吧?”

  唐老太这么一哄,宋佳期嘴一扁,眼泪哗啦就都冒出来了,哼哼叽叽的就扑到唐老太怀里了。

  “娘,我好害怕!唐宣今天一不回来,我一直害怕!”她一边哭一边抽噎,“他、他是不是已经走了,所以才没回来。”

  唐老太都有半辈子没见过有人这么哭了,最后一个在她面前哭成这个样的就是唐宣,两天没吃饭,那小子饿得直哭,让她拿着扫帚打了一顿。

  现在看见香儿媳妇边哭边喊她儿子的名字,老太太眼一酸,抱着大肚子的儿媳妇也抹开眼泪了:“我可怜的孩子啊!”

  婆媳俩人哭成了一团。

  招弟在门口张望好几回了不敢进来,饭都做好了,什么时候端起来啊?

  哭了一阵后,唐老太不让宋佳期哭了,喊招弟拧了个手巾给她擦了脸,再把晚饭端过来吃。

  唐老太只喝了碗稀饭又吃了半个馒头后,抹抹嘴出门打听去了。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唐家难得又点了油灯。宋佳期让招弟陪着唐老太一块去,唐老太却不肯让宋佳期一个人在家。

  “招弟留下,你一个大肚子的怎么能把你一个人扔家里?娘很快就回来了。”唐老太说完就走了。

  留下宋佳期坐在屋里,忐忑不安的等着。招弟一直坐在屋门口,一会儿回头看看屋里的奶奶,一会儿伸头看看大门。

  唐老太其实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她扭头去的就是宋家。王氏和宋大海正在屋里吃饭,听见外面说亲家太太来了,赶紧出去迎,见果然是唐老太。

  王氏吓了一大跳:“佳佳要生了?”还差三个月呢!她这腿立刻就发软了。

  宋大海听了也吓了一跳,可他不好拉着亲家太太问,只得说了句:“别在门口站着了,进屋说吧。”

  唐老太进了屋水也没喝就说:“亲家,不是香儿媳妇要生了,你别慌啊。”

  王氏立刻松了一口气,坐下了说:“哦,亲家太太吃饭了吗?”不等唐老太说就喊外面的丫头小梅,指着桌上没吃完的饭菜说:“把菜热热去!”

  唐老太赶紧再拦着,也不多说,就问唐宣是不是今天放假。

  “本来吧,孩子是不是该今天歇着,我也不知道。只是香儿媳妇从早上起就在等,等到这会儿了还不肯回屋,可怜巴巴的。我看不过去才来问问亲家的。”唐老太摆出一副‘我随便问问’的样子,“我们也没地方去打听,只好来麻烦亲家了。”

  宋大海和王氏一听,倒都想起来了。

  这两人脸色一凝重,唐老太本来还想骗骗自己,现在跟着也害怕了。

  “亲家,有事你直说吧。”唐老太问。

  宋大海也不确定,他跟唐宣不是一个营的兵,他们是不是这几天走也没风声透出来。这个也不是能乱打听的事,谁也不想掉脑袋啊。

  可想起自己的姑娘,宋大海咬咬牙说:“这样吧,亲家太太,你在这里先坐一会儿,我出去有点事。”他站起来就走,王氏赶紧在后  面送他出去,一边走一边交待他:“别直接问,绕着点圈子。要是真的已经走了,你回来就行了,别多说。”

  两人走到院子门口,宋大海让她回去:“我知道,你去陪着人家。”

  王氏这才不情愿的回来,进门见唐老太也是一脸担心的站在门口。她担心她的儿子,他们担心自己的姑娘,都是一样的。

  王氏将心比心,拉着唐老太回去坐着,又亲自倒了茶捧过来说:“别担心,让她爹去问问。说不定没事。”

  唐老太干笑:“……我知道。”

  两人一时没话可说,唐老太就说起了宋佳期:“这肚子是一天比一天大,跟气吹的似的!现在快有西瓜大了!”

  王氏听了就皱眉:“这么大啊,那可……”不太好。她把最后几个字咽了回去,不肯咒自己姑娘。

  “没事,没事。”唐老太呵呵笑,“我看香儿媳妇是个有福的,这次一定能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她夸了宋佳期,王氏也要夸夸唐宣,就说:“我看唐宣那孩子也是个能干的,他们那营里可有不少人呢,听我们当家的说,唐宣可是他们营里数头一份的!”

  唐老太笑得畅快了点:“那孩子生下来就看着跟村里的孩子不一样!老人说他命里带贵呢!”

  “哟,真像您说的这样,那我们佳佳可是有福了!”王氏跟着笑起来。

  两人这么一搭一唱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宋大海很快回来了,他也没去别的地方,是张大娘她家,她男人张德山也是个千总。两人坐下两杯小酒一喝,几句话一说就弄明白了。他也没再多耽搁,说了句天保成亲那天记得过来喝杯喜酒就走了。

  “还没呢。不过放假是不会回来了。”宋大海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一句,唐老太一颗心算是落到肚子里了。

  “这就行,那我就回去了,香儿媳妇还等着呢。”唐老太打听清楚了就要走,宋大海赶紧套车送她回去,不能这个时候还让亲家太太自己走回去啊,他也正好可以去看看姑娘。

  马车停在了唐家小院门口,一直竖着耳朵的招弟和宋佳期都听见了。

  怎么听着像宋家里的马?

  宋佳期听着门口那匹马喷鼻的声音真是越听越熟,忍不住捧着肚子走出屋子看,一眼看到送唐老太回来的宋大海!

  “爹!”她喊着就往大门走!

  大门口的三个人都惊慌的看着她挺着大肚子一路小跑的过来,吓得唐老太喊:“招弟!去扶着你奶奶!”

  招弟赶紧跑回去扶她。

  宋佳期现在是谁都顾不上了,扑到宋大海怀里就喊:“爹,你怎么来了?”

  这还是宋大海从她嫁过来后第一次过来看她。

  宋大海看见自己姑娘也是挺激动,通身上下一扫,看得出来姑娘没吃苦。这几次打交道,他也发现唐老太是个厉害人,怕姑娘受婆婆的委屈。见她现在好好的这心就放下一大半。

  “我路过看看,你回屋吧。”宋大海推了一把招弟,让她扶着宋佳期回去。

  两父女就在大门口碰上一面,说两句话就要走。

  宋佳期知道宋大海不可能进来,只得一步三回头的往屋里走。

  唐老太关大门,说:“亲家,那我就不留你了。”

  宋大海也知道,他送到门口还行,进去就不合适了。虽然说是亲家,可到底男女有别。等唐老太关了大门,他才坐到马车上往回走。

  唐家小院里,宋佳期又回到了唐老太这屋。她急着问唐宣的事。

  “娘,我爹他怎么说?”

  唐老太只能从宋大海的嘴里听出唐宣还没去打仗,别的就听不出来了,就把那话学给宋佳期听。

  “你爹说香儿还没走,就是放假不能回来了。”说完,唐老太期待的看着她,等她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宋佳期一听就明白了:“看来相公是真要去打仗了,他们这是闭营,正做准备呢。”等准备好了就该走了。走的时候也没人知道,营里哪个队去,哪个队不去,有时都要瞒着。他们这些家属也只能靠猜的。

  “哦,还是要去啊。”唐老太听到这事算是板上钉钉了,长叹一口气。“得了,咱们娘俩就在家里等着他回来!”

  老太太又振作起来了,儿子走了没事,儿媳妇肚子里这个孙子就快出来了。就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唐家也算是没断了香火。

  唐老太又绕着宋佳期这肚子转了几圈才说要睡觉,还让宋佳期跟她一块睡。

  “你那屋又没个人,睡在这里,娘陪着你。夜里有事就喊娘。”唐老太这么说了就去铺床,宋佳期坐在旁边也没反对,让她现在一个人睡在西屋里是有点吓人。

  吹了灯,唐老太睡在外头,宋佳期睡在里头。唐老太给她盖着被子说:“夜里你想起来小解,喝水,还是腿疼都叫娘一声,娘帮你。别自己胡折腾啊。”

  “我听娘的。”宋佳期看着唐老太给她掖被角,甜甜的应了声。

  第27章

  在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离临盆越来越近之后,宋佳期无可避免的害怕了。

  “奶奶,太太一大早就走了,说今天你弟弟办喜事,她去帮忙,让我管你吃喝,你想吃什么?”招弟轻声细语的哄宋佳期。

  她一双眼哭得核桃般大,看也不肯看她一眼说:“不吃,你出去吧。”

  招弟刚出去,她就抱着被子接着哭了。

  这事其实也不能怪她。

  先是唐宣没回来放假,再又宋天保办喜事不让她去,碰巧又是这个特殊时期,脑袋里一糊涂钻了牛角尖就开始东想西想。

  她摸着自己的大肚子,里头那个孩子一会儿给她一脚,让她又心疼又不安。这么大,到时候她要怎么生啊?生不好的话,连个急救都没有。这里的接生婆都是迷信人,听说还拿镰刀割脐带,再感染了她还有命在吗?

  生的时候她要是大出血怎么办?心跳停止怎么办?晕过去了怎么办?孩子太大生不下来怎么办?

  现在她才感觉到现代社会的好处来。在医院里,有医生有护士,有药,能输液给输血,生不下来了让医生在肚子上划一道,心跳停了有起博器,术后恢复不好还能在医院里多住两天,不像这里,生了孩子一个月不让洗澡,本来不感染的也感染了。

  趴在炕头哭了一会儿后,宋佳期又下床活动了。一边抹眼泪一边在屋里慢吞吞转圈,捧着肚子对孩子说:“乖乖,到时候你可快点出来啊,妈妈只能帮你了。”

  屋外的招弟一直小心听着屋里的动静,听到奶奶下炕在屋里转圈了才松了口气。

  “没事了吧?”她转头去厨房准备饭了,想着一会儿送进去。

  唐老太天不亮就去了宋家,今天是宋天保成亲的日子。老太太想唐宣不在家,香儿媳妇又怀着孩子,他们唐家又没什么钱能送份大礼,只能自己辛苦一回了。所以一大早就来了,帮着王氏忙里忙外的。

  王氏见唐老太这么帮忙,心里也感激,总把她赶回屋里去坐着歇。虽说两家结了亲,辈分是一样的,可唐老太看着就比她大了二十岁不止,让这么个老人忙来忙去的她也不忍心。

  可唐老太闲不住,见厨房人手不够就老往厨房钻,她切菜剁肉手脚利索,一时没留神就让她在这里干了好一会儿,等王氏满头大汗的找过来,她都炒了好几盘菜了。

  “我的亲家啊!”王氏一见头都是大的,赶快扯着她出去说:“快跟我出去!这里多乱啊!”

  今天王氏忙得脚不沾地,刚搬来的宋大海的二弟媳妇和张大娘也是一早过来帮助,一个让她送到宋家老太太那里陪着老辈的亲戚朋友了,一个就在她的屋子里陪着左右同辈的邻居,她却是跟着程家的人一直在新房忙。

  这娶儿媳妇比自己嫁人还累。王氏心道,可累成这样也心甘呢。想着等儿媳妇进了门,天保就成了家,等他有了孩子,她就有孙子了,这辈子也算值了。

  她扯着唐老太找了间空屋,叫小梅去厨房端点好菜过来,她坐下道:“我在这里歇歇,亲家陪我喝一杯!”

  “喝一杯!”唐老太道,把袖子放下来。

  小梅手脚利索,端了一盘猪头肉、一盘口条、一盘凉调猪肝、一盘黄瓜段,拿了两个小酒杯和一壶酒送过来了,道:“热菜都端上去了,等再有我再端过来。”

  “行了,你去忙吧,看着他们。”王氏摆摆手让小梅出去,亲自给唐老太倒了一杯酒。

  两人有肉有酒,吃了几口止了饿劲后就开始聊起来了。王氏一是感激,二也是有心奉承,唐老太一是怕没带礼物宋家不高兴,二是看今天这排场,觉得唐宣能娶宋家姑娘是高攀,也有心跟宋家多亲近亲近。

  两人都有亲近的意思,这话只往好听的地方说,自然越来越好。说到养孩子不容易,王氏说自己生了四个女儿只活了宋佳期一个,说着就掉了泪。

  “那么小,我就那么捧着,把我的血给她喝都没留住……”

  唐老太想起了自己跑了的男人和去当兵的儿子们,也跟着叹气:“……都是这样,我还想到死都是一个人呢,亏得香儿来了信说他还活着。”

  王氏擦了泪说:“都是我招的,亲家太太别生我的气。唐宣是个好孩子,日后你要享他的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