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迟了一步,孙子又落到别人手里了。

  王氏当然听懂了她的意思,不由得撇撇嘴,坐着一动不肯动。孙婆婆也听出来了,见王氏面露不快,把手里的碗放到桌上,转身笑着先把唐老太拉出去了:“太太,你还没吃呢,走,跟我去吃点东西。你也累了一天了。”

  孙婆婆把人拉出去了,王氏也把心里的火咽下去,让招弟也出去后,她坐到宋佳期身旁,跟她一起看孩子吃奶,就算只是这么简单的事,当娘的也看不够。

  “一会儿我就回去了。”王氏说。

  “嗯。”宋佳期轻轻应了声,刚才她听出来婆婆不高兴了。“娘出来也有两天了,也该回去了。”

  王氏叹了口气,摸着她的头发说:“明天我再来看你。”

  宋佳期摇摇头:“娘还是在家歇两天吧,我知道娘这两天累着了,昨天晚上都没怎么睡。”

  王氏不吭声,低头摸摸那个小家伙,他也差不多吃饱了,这会儿有一口没一口的吸着。

  “你婆婆给孩子起名叫六六,说是六斤生的,小名就叫这个了,大的等唐宣回来再取。”王氏尽量不带气的说。

  “行。”宋佳期在嘴里念了一遍,六六这个名挺顺的,意思也好,也不难听,要是叫个狗蛋牛蛋什么的她也没办法,这个比起来好多了。

  王氏这两天看着,觉得唐老太是个厉害人,想让宋佳期硬气点吧,又怕教她硬气了在婆婆跟前更吃亏,还不如这么没心没肺的呢。“你这孩子。”最后只是这么淡淡的念了一句。

  作者有话要说:本周五入V,这个文没有大曲折。唐宣不会变心,两人也不会有大矛盾,小摩擦可能有点,唐宣会小小的升个官。全文大概30-40万字。

  第31章

  王氏回去了,可孙婆婆留下来了。

  哪怕唐老太说到天边去,王氏还是坚持让孙婆婆在唐家‘帮忙’。

  “你就把六子和香儿媳妇交给我!亲家,你还信不过我吗?”唐老太说。

  “亲家,你这是什么话?”王氏笑眯眯的,心道我可不就是信不过你?“佳佳刚生了孩子,现在连床都不能下,如今还添了一个小的,这两个都离不了人,招弟又是个没经过事的,有孙婆婆在,你也能省点劲。”

  等王氏坐上车走了,唐老太才沉下脸。好嘛,只走了一个,还留下一个。她气哼哼的往回走,不是孙婆婆不听她的,也不是她不干活,就是她觉得家里留着别人家的人,让她别扭。

  孙婆婆不是招弟,又不是卖给唐家的,年纪也在那里放着,还是宋佳期的奶娘,一见着唐老太还满脸堆笑,让她恼都没办法恼。

  得了,反正又不是在唐家一辈子。她还不信孙婆婆能一直不回去?

  屋里宋佳期喂完孩子已经睡了,她役生前就住在唐老太的屋里,生的时候也是在这里生的,现在生完了,又还不能动。只能暂时先住在这里。

  到了晚上要睡的时候,孙婆婆和唐老太争着谁在正屋陪着宋佳期和孩子。孙婆婆说自己是下人,有她在哪里能让唐老太辛苦,再说孩子晚上事多。“您这把年纪了,怎么能顶得住?”

  唐老太却非要住在正屋,还说:“我习惯了,有我在,晚上也能帮香儿媳妇一把。”

  夜里宋佳期睡到一半让人叫起来喂奶,她也不知道是谁,到早上才发现躺在自己和孩子旁边的是唐老太。

  “娘?”她吓得声调都变了,“娘,你怎么睡在这里?”她记得昨天晚上睡下前是孙婆婆。

  唐老太睁开眼就先去摸孩子的屁股,昨天晚上这小东西刚让她娘喂完奶就拉稀了,拉了孙婆婆一手,可孩子的娘已经转眼间睡着了,孙婆婆和她又是洗又是擦的弄了半天,小家伙跟他娘一个样,她还在给他擦屁股呢,他已经睡着了,直到最后洗干净换上尿布放到他娘身边都没醒。

  孙婆婆还小声笑着说:“跟孩子娘一样,当时她才三个月,夜里拉了,睁着眼睛啊啊的叫我,一点都不哭,我给她擦完洗完,刚放回去就闭上眼睛了。”

  唐老太想起来昨天晚上的事,没好气的盯着宋佳期说:“昨天晚上孩子拉了,你知道不知道?”

  宋佳期瞪圆眼睛:“拉了?”伸手就去拉开尿布。

  “早就换过了。”唐老太起来打了个哈欠,以前她生孩子养孩子,夜里不睡觉是常事,可也没这么累过,不服老不行啊。

  宋佳期一觉起来觉得身上轻松多了,除了肚子还疼得厉害。她艰难的坐起来,问:“现在让他吃奶吗?”喂过小的她再吃,不然吃也吃不安心。

  孙婆婆早就去厨房做早饭了,听见屋里声音就盛了端进来说:“你先喝碗稀饭再喂他,来得及。”

  这时小家伙醒了,一醒就张嘴大哭。

  “怎么了?怎么了?”宋佳期一下子慌了,顾不上吃饭就把孩子抱起来,摸了尿布是干的: “饿了?”说着就掀衣裳,刚要喂又想起来还没擦,要孙婆婆去给她拧热手巾。

  这下孙婆婆也不帮她了:“你先喂孩子!别折腾了!”

  唐老太在一旁也说:“放心吧,六子不嫌你的。”

  宋佳期也难得一见的强硬起来:“不行,我这睡了一夜,脏得很,又是汗又是什么的,一定要擦洗过后才能让他含,不然小孩子容易生病!”

  三个人僵持着,最后还是败给了小家伙的哭,他都快把房顶给哭翻了。

  “我怕了你们娘俩了!”孙婆婆跺跺脚,去拧了个热手巾:“起来了脸都不记得洗,先擦!你娘可不像你这样!”

  宋佳期可不管,照旧擦完了才让他吃奶:“六六,乖乖的吃啊。”旁边两人看着。

  孩子吃完了奶,唐老太就抱走了,孙婆婆开始让宋佳期吃,她一边吃一边看着旁边唐老太怀里的孩子,孩子乐了,她也跟着了,孩子哼哼两声,她还是跟着乐。

  孙婆婆瞧瞧她,瞧瞧孩子,笑道:“你啊,现在也当娘了。”

  有孙婆婆和唐老太在,宋佳期过起了不许下床不许吹风的日子,可她总是找一切机会下床走动,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擦身,泡脚,洗所有她能洗的地方,虽然暂时不能洗澡。

  招弟最听她话,所以她只能长时间待在厨房里,洗尿布和衣服,孙婆婆和唐老太怕他再被宋佳期忽悠着提热水让她洗头,上次幸好让他们发现了。

  四十天后她才能下床,唐老太和孙婆婆算着日子,早一天都不行。孙婆婆一边瞪着她一边说:“就没你这么费事的!刚生完不到两天就急着下床,回头生病了看你怎么办。”说是这么说,可她还是提前把棉袄拿出来给她穿了,而且还是不让她出屋子。

  “外面天冷了,你出去再冻着。”孙婆婆只肯让她在屋里走一走。

  “那我能洗澡么?”宋佳期抓着孙婆婆哀求,期待的问。

  “你要想生病你就洗。”孙婆婆恶狠狠地对她说。

  那就是不行,宋佳期快难过死了,幸好还有一个人陪她,六六也不能洗澡。

  “六六,跟妈妈一起变成小脏鬼吧。”她抱着孩子啃了一口,小家伙咯咯咯的笑起来,小手挥来挥去。

  六六的满月怎么办,唐老太自然是想在唐家办,到时多请邻居来就行了。唐家在这里没有亲戚,可人来少了也不好看。

  宋家老太太却让王氏请她过去说话,唐老太太去了才知道,宋家老太太也觉得唐家在这里没人,虽然是外孙,可这里也就是宋家跟唐家近了,所以说了唐六的满月在宋家办。

  宋家老太太道:“亲家太太,我也不跟你外道,论辈分你也要叫我一声老太太的,这个事我作主了,六六的满月就在宋家办。”

  论理,这事是宋家人好心,想着唐家在这里人少才这么说,再有,唐老太也不能跟宋家的老太太顶着干,在宋家不情不愿意的答应了,回到唐家自己生闷气。

  倒是宋佳期听了要回宋家办满月,趁着没人跟唐老太说:“娘,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咱们家办,要不我让孙婆婆回去说一声,咱们自己办吧,到时宋家来人就行了。”她一是觉得这不太合适,二是觉得满月嘛,在哪里办不是办?热闹不热闹都是其次的,别最后两家人都不开心就行了。回头宋家人出力不讨好,唐老太也不领情,她就两面不是人,何苦来呢?

  唐老太以为她是说好听话而已,只慢悠悠叹了一声说:“算了,这也是人家的心意。”

  可宋佳期听出来她话里的意思,一点没耽误的跟孙婆婆说,让她回去跟王氏说满月还是在唐家办。

  孙婆婆吓得瞪大眼睛:“这是你奶奶说的!你别捣乱!”宋家老太太说的,谁还能不听?宋佳期就是嫁出去了,那也是宋家姑娘。

  “你也别给你娘找事,何必让她去跟你奶奶顶着来呢?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在家里是怎么样的?”孙婆婆恨得在她额头上狠狠点了一下,“出了门就不认娘家了?只记着唐家了?”

  宋佳期张张嘴,觉得自己已经里外不是人了。她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能两全其美,一遍遍抓着孙婆婆想办法,能既不让王氏为难,又能让宋家老太太打消主意。

  两人老在屋里嘀嘀咕咕,唐老太发现了才知道宋佳期这个实心眼的丫头是说真的!听听她那主意,连让孩子装病这样的办法都能说出来,怕这个傻妈妈真的这样干,要赶紧阻止她!

  唐老太都快在宋佳期面前赌咒发誓,说她真高兴去宋家办满月,太高兴了,什么事都让别人安排好了,又热闹又省心,她干嘛不乐意啊?

  说着说着,她自己都纳闷,对啊,她干嘛不乐意啊?多好的事啊,白占便宜还不费事。

  “你这孩子,就是想得多。”唐老太笑呵呵的对宋佳期说。

  宋佳期看着唐老太笑开花的脸,更不信了,谨慎的问:“娘,你真愿意?”左右一望,小声说:“这里就咱们俩人,役关系的。就说六六着凉了,不能出门……”她觉得这主意真不错。

  唐老太虎着脸:“你快住嘴吧,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娘,咒自己孩子生病的……”她可真怕了香儿媳妇了,这什么脑子啊,怎么什么都吓不住她呢?

  这事王氏其实也不是多愿意,无奈宋家老太太发了话,只好照办。可她也担心唐老太多心,就找了个时间自己亲自来了一趟,送了不少东西,还拉着唐老太的手说:“亲家,这事都是我们家老太太的意思,我觉得吧,咱们两家谁跟谁啊,那不跟一家人一样嘛,再说了,老人想这样办,咱们当小辈的还是应该顺着,你说是吧?”

  “是,就照老人的意思吧,咱们当小辈的应该孝顺。”唐老太说,这会儿她已经觉得这没什么了,又想起宋佳期的馊主意,轻描淡写的对王氏说:“我是没什么不愿意的,就是六子的妈,她这孩子心思多,怕我不高兴就说让六子那天装病着凉,你说能让她这么干嘛?”

  “你说什么?那臭丫头想干什么?”王氏炸了。

  唐老太还在劝:“你别恼她,我看她也是一时糊涂了。”不等她说完,王氏就跑进屋去找宋佳期了。

  “臭丫头!你就是个白眼狼!你奶奶那么多好东西都喂了狗了!”王氏气得抓着宋佳期拍了一顿。

  “哎哟,哎哟!”宋佳期喊起来,“娘,你这是干什么?哎哟!”见王氏还要打,赶紧求饶:“娘,我再也不敢了!我错了!”

  唐老太在门外没进去,听着王氏动手一直点头。

  “让你娘家妈教你吧,我是没办法了。”说着叹气,要是在村里,她教训儿媳妇还不是应该的?偏在这里,她是打也不能打,骂也不能骂,说话重一点都要挑着话说。

  听见屋里王氏打孩子,她松了口气。

  “该打,这孩子不打教不好啊。”

  第32章

  王氏一下下尽打在被子上,听着声音响,却没几下落到宋佳期的身上。她一面打,一面使眼色给她让她喊,宋佳期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也知道是作给外头的婆婆听的,扯着嗓子喊得格外动人凄惨。

  结果真把王氏惹恼了,最后几下实实在在拍在她背上肉厚的地方。

  等她气喘吁吁的停下来了,宋佳期赶紧起来扶她坐下,又倒茶来给她喝,然后才敢问:“娘,你为什么生气啊?”

  她一问,王氏又想起来了,火得抓着她又来了几下:“你个死丫头!我就没发现你怎么就没一点脑子!”

  王氏极快的把刚才唐老太跟她说的话学了一遍,宋佳期越听嘴张得越大,她算是知道谁告了她的状了。不过她不明白啊,婆婆干嘛告这个状?就为了让王氏教训她一顿?可她是向着唐家,也是为了让她高兴,她不是不想去宋家办满月吗?她都顺着她的心意了,最后也是她说想去宋家办的,当然她没信她的话,可她干嘛又跟王氏告这一状?

  宋佳期想得脑仁疼,王氏见她一脸不开窍,恨得骂道:“你还以为人家跟你一条心呢!到这会儿还连谁亲谁远都分不清!猪脑子!”

  宋佳期在王氏面前指天咒地的发誓她都明白了,婆婆跟她不会是一条心,她以后绝对不会再相信婆婆说的话了,也不会再‘傻头傻脑’的有什么说什么了,保证‘不会说话就当哑巴’。

  王氏家里还有事,只是偷空过来一趟,匆匆交待几句就走了。

  宋佳期等她走了又把这事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圈,可无论如何想不通,最后只能认为不是婆婆脑子坏了,就是她脑子坏了。

  她觉得是婆婆脑子坏了。

  你想啊,她是向着婆婆的嘛,所以才出这么个主意啊。婆婆跟王氏告状,王氏打她一顿,看着是她吃亏了,可王氏是她亲娘啊,亲娘在婆家打自己姑娘,自然不会真打。刚才王氏打她时她也看出来了,明摆着就是哄外头的婆婆的嘛。

  再说,王氏打完了还把婆婆告状的事跟她说了。这很正常嘛,难道婆婆以为王氏不会说?王氏跟她是一边的?

  婆婆要真这么想,脑子绝对是坏的。

  王氏说了,宋佳期自然也要怨恨婆婆啊,就算她原本跟婆婆一条心,现在也不可能了。

  结论就是,婆婆告了这个状,只是为了不让宋佳期跟她一条心,让宋佳期讨厌她。

  所以,婆婆果然脑子坏了。宋佳期颠倒来颠倒去想过几次,一是不认为婆婆不可能跟王氏是一家人,二是觉得自己也没有当观音圣母的心胸气度,婆婆告了这一状,不但一点好处也没有,还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这么一想,宋佳期再看见唐老太,不由得有一种宽容又慈悲的目光盯着她,自觉自身聪慧明智时拔高了数丈,对着婆婆这样的见识浅薄的老太太更显得不凡。再说这么不够聪明的婆婆能摊上可是福气啊。平时说话越加轻柔体贴,能顺着就顺着,能哄着就哄着,还多次让招弟和孙婆婆对唐老太更好点,别惹她生气。

  唐老太背地里就想,看看,孩子打了一次,果然听话多了。

  到了宋家办满月的这一天,宋家的车特地来唐家接人。一家子人,连招弟都坐到车上一块过去了,一路上都喜气洋洋的。

  王氏特地给宋佳期和唐老太都准备了新衣服,她就知道唐老太不会花这个钱,索性自己掏了,也让唐老太记着宋家的情,回头别再难为她那姑娘了。

  果然她把唐老太领到屋里取出新衣时,唐老太看起来姿态软和多了,也不像刚进来时老端着架子了。王氏再说两句‘虽说是在这里办,但来的客人都知道这是唐家的金孙’,‘都是一家亲戚,何必非要分个你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之类的。

  唐老太本来一直不自在,怕人家觉得是他们唐家高攀了宋家,或者是他们唐家的儿子入赘到宋家,在房里王氏这么说,出了门见着客人,虽然都是不认识的人,可穿戴都挺体面的,见了她也问好,说的也是‘唐家的孙子’,她这气才顺多了。

  宋家的满月办得挺热闹的,没花大钱,但是该请的亲朋好友一个没落都请来了。宋家现在只剩下一屋子女人,婆婆、儿媳妇、孙媳妇,男人们都不在家,宋家老太太想热闹热闹都没机会,人老了就不爱寂寞,本想让儿子孙子都搬回来住,可谁知几个儿媳妇阳奉阴违,她们搬回来了,孙子却没跟着一起搬回来。

  于是送老太太现在看着二儿子的媳妇李氏总是怨气冲天,天天把她那两个孙子天明和天蓝挂在嘴边,说他们小时候我还给他们缝过衣裳呢,说还记得他们吃东西爱往外喷着玩呢。

  你不把孙子给我带回来,我就给别人的孙子办满月,气死你!

  宋家老太太很得意的报复着,可李氏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根本不知道。

  王氏让张大娘和几个爱说爱笑能喝酒的陪着唐老太,又把宋佳期扯过来让她伺候她婆婆,狠狠的教训她道:“你今天好好的辛苦一天,日后日子才好过!知道不知道?”

  王氏恨铁不成钢,怕她不明白,还拉到没人的地方讲了一番先吃苦再享福的道理,说:“你婆婆今天看你这么给她面子,心里必定高兴,她一高兴,你的日子不就好过了?”

  宋佳期鸡啄米一样使劲点头:“娘,我明白!”

  王氏看她笑嘻嘻的样子,觉得实在靠不住,干脆交待孙婆婆看着她,不许她偷懒!一定要从头侍候到尾!宁可辛苦这一天吧,也好过偷得一时懒,受一辈子罪。

  唐老太身后站着儿媳妇,桌上一堆人都奉承她,一杯接一杯的灌,很快就喝高了。她喝高了不醉,只是脸红得像灯笼,越说声音越大,很快桌上的老姐姐大妹子叫成了一片,这个儿子不争气,那个儿媳妇不孝顺,这个没孙子,那个净生孙女了。

  张大娘奉命而来,一边再敬唐老太一杯,一边夸宋佳期:“还是我们唐大姐有福气啊!这头一次就得了个大孙子!”

  唐老太喝得眼眯心飞,扯着张大娘说:“那是,我那儿媳妇可是……嗝……好的!好的!”说着竖起了大拇指,然后东张西望:“我叫出来让你们瞧瞧我儿媳妇……”

  宋佳期赶紧把自己伸出去,从后头站过来往席中间一插:“娘,你叫我?”那是低眉顺眼的很。

  “乖!”唐老太的手在旁边抓三抓四,差点抓到坐在隔壁的另一个太太的手,宋佳期赶紧把手也递出去,老太太一把抓牢往张大娘这边扯,可是除非宋佳期能从席面上飞过去,不然她最好还是从唐老太背后绕过去最近,但唐老太一直从身前拉她,婆媳两个糊涂到了一块,一个喝醉了一个没喝醉,但看起来一样不清楚。

  张大娘在旁边瞧了一会儿,闷头笑坏了。

  唐老太拉人拉了半天拉不过来,恼了,仔细看了一圈,明白了:“这边!笨死了。”她终于放了手让宋佳期从背后过来了,一边觉得这香儿媳妇真是笨的出奇。

  宋佳期擦擦汗,心道唐老太平常就够糊涂了,这一喝醉就更糊涂了。等站到张大娘旁边了还小声说了句:“我婆婆糊涂了,您别跟她计较。”

  这下张大娘也撑不住了,仰天大笑起来。

  唐老太也在笑,端着空酒杯往嘴里倒,还指着张大娘说:“你这个婶子可真爱笑。”

  宋佳期在一边客气:“我这婶子就这样。”

  第33章

  唐老太最后是让孙婆婆和招弟抬到车上去的,虽说喝的也不算多,可喝一会儿坐一会儿再笑一场,酒气慢慢的就上来了,就是唐老太这般自认壮实的人,最后也给放倒了。

  等她醉得起不来,王氏长长松了口气,扭头就让宋佳期去吃东西。

  宋佳期打哈欠:“还吃什么?我现在只想睡觉。”

  王氏心疼道:“累了?那你也不能在这里睡啊?我看还是回你家再睡吧,省得还要再折腾两回。”让人去给她端了点热菜热饭,草草吃了,再说让她去向宋家老太太辞行。

  一让人去问,宋家老太太那边侍候着的宋家老二媳妇李氏过来了,说:“不用让孩子过去了,老太太歇下了。赶紧打发他们走吧,回去还能早点歇着。”

  “你二婶说的对。”王氏点头,让人套车,招弟和孙婆婆先把唐老太扶上去,再过来一个抱着六六,他这小子倒还精神,一个扶着宋佳期上车。赶车的鞭子一甩,碌碌的就走了。

  王氏和李氏站在门口看着车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