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的让他瞪得满头冷汗,什么也不敢说了,摆摆手让他们走。

  六六出来了看见摆小摊的果然吵着要吃,唐宣对孩子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何况肚子饿就是要吃东西。

  唐老太连忙把他们带的点心拿出来也摆到摊子上,六六看都不看一眼。

  卖馄饨的摊主见他们回来,连忙麻利的给六六盛了一个大碗的,还送了一个茶叶蛋和一碟榨菜。

  本来以为他吃不完,不知道是不是在书馆里饿坏了,一大碗馄饨吃得干干净净。宋佳期不敢让他吃茶叶蛋了,怕晚上回去肚子疼。

  抱着他回家的路上,六六不停的抱怨,把在书馆里的事学了一遍又一遍。

  那个先生对这些年纪小的孩子只是让他们先试着描红,训练他们的坐姿,怎么握笔,还是虚握,没把笔给他们。别说讲书了,连《三字经》、《百家姓》都没教。

  六六辛苦坐了一早上,累得腰酸背疼,他就是在等先生讲书,可等来等去都没有。好不容易看着先生让下面的学生把书拿出来了,又说他该回家了。他当然不愿意了,就在那里不肯走,先生生气了,把戒尺都拿出来了,幸好唐宣及时赶到,不然这小子非挨打不可。

  六六说先生不好,唐老太也跟着孙子说先生不好。老太太道:“这先生真是!那钱我们又不少他一分,怎么不教我孙子,还让他出去?”

  宋佳期不吭声,抱着六六加快脚步走到前边,让唐宣跟他娘说。

  可唐宣心思不在这上头,直到进家门也没说老太太一句。结果老太太抱怨了一路先生这不好,那不好,欺负她孙子年纪小。

  “他以为六六年纪小不会说呢!我们六六那么聪明,他知道的多呢!”老太太回家后坐在屋里说,“这个先生不行!咱们再换个先生!幸好还没给他钱!”说着她满意的看了眼宋佳期,觉得儿媳妇聪明了一回。

  宋佳期抱着六六回屋让他睡午觉了,没跟老太太硬顶。人家先生做的挺好的,谁家四岁的孩子去了也是先学坐,学规矩学听话,怎么可能一去就跟那学了两三年的学生上一样的课?要真是那样的,反倒不是个好先生了。

  等唐宣进来了,她扭头轻声抱怨道:“你怎么不跟娘说?人家先生哪里做的不好了?”

  唐宣闷头进来就是来听她发火的,闻言也不管听懂没听懂,张口就是:“这个事是我做错了,你想怎么骂我都行,要不打我两下出出气也行,别憋在心里。”

  宋佳期听着这话不对味:“……你这说的是什么啊?”

  第54章

  唐家小夫妻两个当着睡觉的儿子的面小声的说了半天后才发现他们在说的是两件事。

  “那个事我们一会儿再说!”宋佳期简单的把唐宣的问题挪到第二顺位,不是因为儿子的事更重要,而是因为六六的问题更简单,她不怎么想现在就跟唐宣讨论关于他跟宋家的事,她也害怕两人真的吵翻,可放过这件事不说清楚她也不安。

  唐宣听到现在不说,点了点头。他想可能两人睡觉的时候会说,现在说万一让唐老太听见就不好了。

  “还有什么事?”他问,一点都想不起来刚才还发生了什么事。

  宋佳期深吸一口气,拿他没办法,用极快的速度把刚才唐老太抱怨的事说了一遍,道:“我觉得那个先生没做错什么。六六才四岁,一进学堂当然要先从教规矩学起,怎么会一上来就让他跟那十几岁的孩子学一样的书呢?”她最后淡淡加了句,“一会儿要是娘跟你抱怨,你劝两句。”

  她再说,老太太更要生气了。

  唐宣倒不把这个当回事,说:“六六反正年纪还小,我也不想让他那么早就去上学。就按娘说的办吧,换个学堂也没什么。”他觉得这不要紧,反正孩子不急着识字念书,六六大概也是一时兴起,说不定三天不到就忘了。为了这个跟老太太对着干犯不着。

  宋佳期一肚子火憋在心里吐不出来。她嫁给唐宣也有四五年了,从第一年开始就跟老太太住在一起,她从来不跟老太太顶着干,不管老太太说什么,她都没意见,就是有她也不会说。

  可现在轮到孩子身上了,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好脾气都没了。她不知道这跟她生唐宣的气有没有关系,但这件事她还是想让唐宣劝劝老太太。

  她半天不回话,屋里气氛有点僵。唐宣见她脸色一直沉着,知道她心里还是不服。他挺奇怪,在他的印象里,佳期从来不会跟唐老太拧着干,以前那么多事都没跟他提一句,今天怎么突然拧着这个事不撒手呢?

  宋佳期最后还是淡淡的说:“要是一会儿娘再说这个事,你劝劝吧。”

  唐宣想了想,答应了,停了会儿又问她:“你是跟我生气,还是恼娘了?”

  她看着睡得正香的孩子,给他掖掖被角不抬头的说:“你一走就是好几年不回来,要是下回我跟娘为这个吵起来怎么办?”她想到这个,在孩子的事上,她可能就不会只听老太太的话,由着她惯孩子了。

  唐宣不以为然:“你怎么会跟娘吵起来?”他对宋佳期还是有这个信心的,想着还是为了宋家的事,坐过去扶着她的肩放软声音说:“我知道你生气,可这跟娘没关系。”

  宋佳期没好气的说:“我不是为那件事。”

  唐宣当然不信,她这几年一直都对老太太挺孝顺的,今天这事又不大,怎么就突然生这么大气,还一定要他去说。

  他轻声说:“行,我听你的,一会儿娘说了,我劝劝她。”

  唐宣知道现在跟她说不清楚,她心里有气,那就先顺着她。等她的气消了,当然也就不会再跟老太太生气了。

  宋佳期听得出来他话里的敷衍,蹦出来句:“随你吧。我不管了。”说着肩一耸,把他的手甩掉了。

  招弟和孙婆婆做好晚饭叫他谬去,几人都在小摊上吃过了,都不太饿。宋佳期和唐宣过去的时候,先跟老太太说六六一回来就累得睡着了,反正他也吃过一碗馄饨,夜里饿了再说吧。

  唐老太听说孙子累得睡着了,更讨厌那个先生了,一边吃一边道:“那个先生我看不行!瞧把六六累成这个样子!你不是说他还想打六六吗?”她看唐宣,“你就没教训教训他?你跟他说,咱们家的孩子不让他打!他要敢动六六一个指头,你就去打他!”

  宋佳期捧着碗低头吃饭不说话。唐宣顺口道:“行,我听娘的。”说完才想起来刚才在屋里佳期是怎么交待他的,他悄悄看她一眼,见她根本连头都不抬,脸色看着还是不好。

  唐宣心里不安,一直不停的看她。唐老太心疼孙子,匆匆吃完就去西屋看孙子了。等她出去了,唐宣赶紧坐到宋佳期旁边给她挟了一筷子菜。

  宋佳期不理他,她觉得自己这股无名火有些发的不是时候,不肯再跟他多说,免得在老太太屋里说出什么不好听的,几口把饭吃完,端着碗盘送去厨房了,把他一个人留在屋里。

  唐老太去看孙子,到底把六六又给哄醒了。她抱着六六出来:“乖乖,你不吃晚饭,到了夜里该饿醒了,吃一点再睡啊。”

  宋佳期端着碗盘在院子里看见六六还在揉眼睛,想跟她说孩子在小摊上吃了一大碗馄饨了,比他平常晚上吃的还多呢,不会饿了。可她知道唐老太在孙子的事上不会听任何人的劝,她以前说什么,她都说:“我养了香儿他们五个,比你懂得多!你在一边学着就是了!”

  她站在那里张了张嘴,又把话都咽回去了。唐宣已经觉得她这是把火发到老太太身上了,她要是再多说两句,就该他跟她吵了。何况唐老太又不是一说就听的人。她扭头,眼不见为净的快步进厨房了。

  唐宣端着自己的碗就跟在她后面,看她阴着脸皱眉看着唐老太又把六六从西屋里抱出来,明显是生气了。他站在那里想了想,为什么啊?

  六六被唐老太又喂了半碗稀饭,半个馒头两个鸡蛋。小睡一觉后又醒过来吃了饭,他一下子就有精神了。眼看着已经到了睡觉的时候,可他还在院子里呜呜叫着疯跑。

  唐老太把他抱回屋,硬是给他洗了脚脱了衣服扔上炕,对宋佳期和唐宣说:“今晚我带着六六睡,你们回去歇着吧。”

  回了屋,唐宣等着她说话。可佳期身上累,心更累,洗漱完就吹灯睡觉了,一句话也没跟他说。

  唐宣心里有事,他发现佳期是真的生唐老太的气,可他不知道为什么。是生气她不让孩子接着睡觉?还是找先生的事?可这都是些小事,哪一件拿出来也不像是能让她气成这样的事。

  还是因为他跟宋家的事让她恼了?

  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跟她说说,可她在旁边已经睡沉了。

  过一会儿他听见正屋有动静,他披上衣服起来出去看,见是唐老太半夜起来去厨房。一会儿还点起了灶,他走过去小声问:“娘,你干什么?”

  唐老太正在做糖水荷包蛋,见他过来赶紧说:“你回去睡吧。”

  唐宣看她正在打鸡蛋,更不明白了,问:“这都半夜了,六六要吃?”

  唐老太对孙子是什么时候都毫无怨言,道:“六六不肯睡,我给他做碗荷包蛋哄哄,让他睡觉。”

  唐宣生气了:“这臭小子这么不懂事!娘,你别惯着他!”说着转头就要去教训他。唐老太一把拉住他:“你干嘛?别吓唬他!他一个小孩子家,你再给他吓坏了!”

  唐宣看着唐老太快 了两个荷包蛋,盛到碗里又加了两勺白糖,说:“我这快得很。你回屋睡吧,什么时候再给六六生个弟弟才好呢!”她推着唐宣出去,端着碗回正屋了。

  唐宣见劝不了,裹着一身寒气回屋又栓上门,躺下后等了好半天才见正屋的灯熄了。第二天起来,他把招弟叫过来,让她在老太太的正屋外头搭个板子睡。

  “要是夜里有什么事,别让老太太跑来跑去的,你勤快一点。”唐宣想来想去,不能拦着唐老太,就让丫头多辛苦好了。

  唐老太在屋里听到了,儿子这是孝顺她啊。把唐宣叫进来说:“我这算什么?这是为我大孙子,就是累死我也甘心呢!”

  唐宣见她一边说还一边给六六穿衣服,这小子就这么张着双手站在炕沿上让奶奶给他穿。这孩子太不懂事了!他虎着脸骂道:“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你……!”不等他再说,唐老太先把他给推出去了。

  “好好的,你骂他做什么?他才多大!”唐老太转身回屋,六六也是第一次被爹骂,还是一大早,委屈的哭丧着脸。她连声哄他:“六六不哭!别怕你爹!我骂他!”

  宋佳期跟孙婆婆做好早饭,端过来时刚好看到唐宣被唐老太赶出来。她挺解气的,他不在的时候,她每次想说六六,唐老太都是这样做的,一句也不让她说,非把孩子护到后面。

  她端着馒头筐走过去,对他小声说:“你活该。”然后进屋了。

  唐宣在她后面,不明白这‘活该’到底是怎么来的?

  第55章

  这次回到军营的唐宣实在是松了一口气,家里的气氛太奇怪了。

  营里的其他人看到他这次居然提前半天回来,不像以前总是掐着时辰回营,再看他的神色,有不少兄弟已经贼笑着上来问他是不是家里的老娘和媳妇终于打起来了。

  说实在的,他们都不相信唐宣说的唐家的儿媳妇和婆婆几年一次架都没吵,这话说出去谁信啊?锅铲还有碰到锅沿的时候呢。

  可看唐宣那个样,他是真的认为家里的娘和他媳妇好得很。于是都在背后说他脑子不好用,眼前的事都能看不到。

  一个老大哥悠悠道:“可不是嘛。我以前也觉得我媳妇和我娘好着呢,结果那年过年,她们两个当着全村亲戚的面闹起来了,可把全家的脸都丢尽了。”吵起来的时候,娘是从媳妇嫁进来的第二天早上就不喜欢她了,觉得她起晚了。可他明明记得那天早上天不亮媳妇就起来去做早饭了,他想让她多睡会儿,她都不肯。

  媳妇也说娘不好,东西都藏起来不给她吃,背地里在外人面前说她的坏话,说她不孝顺。

  这个老大哥蹲在地上,瞥了远处的唐宣一眼:“这小子这下也知道厉害了。”

  唐宣确实一头雾水。他又不是傻子,以前没注意过,这次回去发现唐老太总是把六六带在她的身旁,谁都不让管,谁管她都生气,连宋佳期这个当娘的都不能说一句。

  而他看得出来佳期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想让他去跟老太太说。

  他说什么呀?

  他觉得儿子让唐老太带着也挺好的,娘以前养了他们兄弟几个,现在就带六六一个,又不是带不了,何况这样佳期自己不是也能省点事吗?

  佳期听他这么说,黑着脸扔出来一句:“那是我儿子!我都不能管,谁管?”

  唐宣就劝她,那是他娘,也是她婆婆,孝顺孝顺,还是要顺着老人的。重要的是他不觉得儿子给谁带不给谁带有什么关系,一个是六六的娘,一个是六六的奶奶,都不是外人,谁还会害了孩子不成?既然不会,给谁带不是带?

  结果那几天出了屋子还好,进了屋以后,她就没给过他一个好脸。

  让这样的媳妇顶着,他自己本来就理亏,结果这个假回家去他天天盼着回来。唐老太见了他就只是暗地里让他使劲再让佳期生儿子,他背过身去苦笑,媳妇都不让他碰,他也要能生得出来啊。

  后来他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是佳期想儿子,他就借着陪儿子玩的机会把六六抱到西屋去。可这也不行,唐老太一见他们两个在西屋就来把六六抱走了。他知道老太太的意思,那就是想让他们赶紧生儿子。

  兄弟们问他,他也不敢说,毕竟是夫妻两个的事。只是含糊的道:“家里挺好的,挺好的。”

  那个老大哥拍他的肩:“兄弟,别死撑。也别不当回事,回家跟媳妇和娘都好好说说,分开说,要是你在你家够大,也能弄到一块说。告诉他们要过就好好过,别整天闹来闹去的。对媳妇要好好哄,对老娘要好好孝顺,都不容易。”

  唐宣点点头,心里还是没什么主意。有心把六六抱给佳期吧,可唐老太年纪大了,谁知道老人还能活几年?他也不想让老人家不高兴。

  他在营里左右为难,一转眼又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营里的人的老家多数都不在这里,对他这种放假能回去看看的人都特别羡慕。那个老大哥就特地过来嘱咐他:“回去的时候给家里人买点东西,都买点,别漏了谁。给媳妇的时候悄悄给她。”他拍着他的肩说,“你知足吧,人都还在你眼前,抬抬腿就能看到。我都不知道老家的娘和媳妇是活是死,也不敢回去看。”

  唐宣谢过这位老大哥,特地在街上给佳期买了枝簪,上回买的镯子也不见她戴。他记得她戴了两天就摘了,唐老太好像不太高兴。现在想想,其实佳期也受了不少委屈,只是她一直不在他面前说。这次是儿子她才没法忍了。

  他给老太太买了两块鲜艳的布,唐老太年纪虽然大了,却偏爱鲜艳的颜色。给六六的是两包点心,这孩子见了吃的就没个够,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他不在的那三年饿着了,每回他想起来都心疼,所以他要吃什么他都给他买。

  他回到唐家,院子里却没人,西屋里好像有不少人在。招弟在厨房,见他回来了赶紧出来。他问她:“家里这是怎么了?”

  不等她答就进西屋,看到除了唐老太,还有宋家的王氏,佳期半躺在炕上,好像病了?

  唐宣一下子急了,顾不得跟王氏打招呼就说:“佳佳怎么了?”

  佳期脸上的笑还没收,唐老太紧紧抓着六六不让他往炕上跳,免得压着宋佳期了,听他问就笑开了花说:“你媳妇有了!”

  王氏也正是为这个来的。

  唐宣听了先是愣,然后就是傻,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有了?什么时候有的?几个月了?”一边问一边过去拉着佳期的手,她低头把手抽了回来,假装挽了挽头发。

  王氏也是高兴的,替佳期说:“快四个月了!这死丫头一声不吭!还瞒着大家!”

  四个月,那就是他刚回来的前几个月有的。

  唐宣想到这个,不自觉笑得嘴咧到耳朵根。

  宋佳期低头道:“我也是刚知道,之前没发现。”两个月前她有点怀疑,因为没来月事,可想先等等看。接着家里出了这样那样的事,她跟唐老太之间也越来越有总是,最近连唐宣她都有点看不顺眼,心里总是憋着一股火,结果赌气谁也没说。

  前两天她起来时太猛了,一下子晕了过去。唐老太掐人中把她给救醒,孙婆婆早哭得满脸是泪,等她醒了,死活非要拉着她去看大夫。唐老太本来觉得只是晕一下就看大夫太费钱,但架不住孙婆婆能哭能嚎。等看了大夫,号了脉说她有了孩子,唐老太这下也把她当观音捧起来了,也不让她再走动,让招弟回去现把驴车套起来过来接她回去的。

  今天王氏就来了,碰巧也是唐宣回来的日子。

  王氏又坐了一阵就走了,她心里还记着宋家,不能多留。等她走了,孙婆婆和招弟早就饭都做好了,特地端到西屋来。一家人在西屋吃了饭,唐老太想把六六抱走,唐宣想让佳期高兴要把孩子留下。

  唐老太皱眉道:“你媳妇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的,六六这惹祸精在这里,要是磕着碰着了怎么算?”

  唐宣抱着儿子,拿买回来的点心哄他,对老太太说:“我都一个月没见儿子了,让我跟他玩一会儿。”

  唐老太说:“干脆你们去我那里玩,让你媳妇歇着。”

  唐宣当然不愿意,他就是想让佳期多跟儿子待一会儿,说:“娘吃了饭回去歇中觉吧,六六就让我先带着。”

  唐老太想带六六走,又不想让唐宣生气,半天才不高兴的说:“那就先让他在这里待着,等一会儿了我再过来抱他。”说着她出去了,在门口嘀咕:“你带?你一个大男人会带孩子?你爹都没带过!”

  屋里的小夫妻都装没听见,等老太太走了,唐宣推六六:“去,到你娘那里去。”

  六六被唐宣扶着手,不让他乱蹦乱跳的踩着佳期了,好好的坐到她旁边去。

  宋佳期见了儿子,整个人都像放松了似的,脸上也带笑了。她搂着六六,陪他说话,说家里的那条黄狗来福。

  六六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的,她就带着笑听,一边听一边纠正他嘴里的脏话和不该说的话。

  “不能说‘娘希皮’,再说挨打!”

  “不能说‘小兔崽子’,这不是好话。就是用来说像你这么大的小孩子的。”

  “不能说‘你爷爷的蛋’!再说让你爹教训你!谁的蛋都不能说!”

  宋佳期越听越是一肚子火,她看唐宣,想让他听听他儿子都学了什么?这样下去六六不用去学堂就能学一嘴的脏话!

  唐宣看她跟儿子说得开心,一直在笑,见她看过来,连忙笑着坐过去一起看六六。

  “六六真乖。”他顺口夸道。

  宋佳期的眼睛立刻瞪大了:“他刚才说什么你没听见?”

  唐宣不解的看着她,怎么又生气了?孩子刚才说什么了?他看看六六,儿子乌溜溜的大眼睛叽里咕噜的转,看着真机灵。他看着儿子又笑了,转头看佳期头顶的火都快冒烟了。

  “孩子挺聪明的,你看他刚才跟你说话,说得多快啊!”他夸儿子。

  “你都没听见他说了什么?”宋佳期觉得自己肚子里的火又顶起来了。

  “他不就说让他的狗去叼娘养的小鸡吗?”唐宣转念一想,对了,这是坏事。他扭头批评六六:“不能这样,那是奶奶养的鸡,回头长大了会下鸡蛋给你吃,不能让狗去咬它。”

  然后再对发火的媳妇说:“他是小孩子淘气,长大就好了。你别总骂他。”

  唐宣说完,觉得媳妇的火气更旺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唐宣真的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