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上一章:第 27 章
  • 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下一章:第 29 章

上官千杀勾勾唇角,起身,掏出一锭银子摆在桌角。

孟七七开开心心跟着战神大人往回走,走了一会儿她突然反应过来——咦,不是她要请战神大人吃饭的吗?哪里不对的感觉?

夜色真好,路边不知名的昆虫窸窸窣窣鸣叫着,有淡淡的花香浮动在空气中。

孟七七觉得这么好的情景,不跟战神大人聊一下人生理想诗词歌赋真是太浪费了!

“战神大人,你以后想做什么呀?一直做大将军吗?”孟七七歪着脑袋笑望着他,还是带着孟如珍和变态表哥杀入京都,改朝换代后拂衣而去呢?

上官千杀轻轻皱了一下眉头,他以后想做什么?

毓肃帝、胡太妃、马采觅、孟狄韧、孟狄获…想到最后这个人,他不禁看了孟七七一眼,眸色有些暗沉。温柔的星光下,女孩白净的小脸上漾着天真的笑容,她什么都不知道。

她什么都不知道。

上官千杀抚了抚右边眉骨,淡淡道:“做想做之事罢了。”话音里隐隐透着一股子杀伐决断的狠辣,那是他鲜少在孟七七面前展现的一面。

孟七七心里一惊,却是鼓掌笑道:“好耶!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战神大人好有大侠气度!来去如风,风流不羁…”咦,风流不羁是什么鬼,“嗯,总之是很厉害啦!”

有很长的一会儿,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孟七七低着头慢慢走,看星光将两个人的身影拉长在青石板上。两个影子相依相偎,看起来亲密极了。她看了一会儿,把脑袋轻轻往右一偏,就见地上那个小一些的影子把头靠在了大影子的肩上。

“战神大人,你猜我以后想做什么?”

南朝的公主以后要做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要做,就能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再过几年,多半就会选一门如意夫婿,人品门第年纪都足堪匹配…上官千杀忽而想起孟七七和马庆忠并肩走出宫门时的场景,少男少女,也真是当得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八个字,也无怪玉林书院的学生都有诸般猜测。

“你以后想做什么?”上官千杀顺着她,轻声问。

孟七七仍是低头望着地上的影子,她柔声道:“我呀,还想再做三四十年的公主;你呢,就继续再做三四十年的大将军。等我们都老啦,就一起在夏天的晚上出来,沿着这条路卖馄饨。”

上官千杀难掩震惊得看向她。她明明说着任谁听来都是玩笑的话,却是一脸认真,好像这并不是她的向往,而是她早已看到的、三四十年后的事实。

“不过只是普普通通卖馄饨好像哪里不对?”孟七七自觉方才太煽情了,心底有点扭捏,面上如常把话往她一贯的欢乐风格上转,只是有些苦恼得摸了摸下巴,思索了片刻,笑道:“对啦!咱们表面呢是卖馄饨的,可是事实上是除暴安良的大侠!有受了恶人欺负的人来求救,便只需要摸出十文钱来,买咱们一碗馄饨。这馄饨卖出去后,咱们第二天就会帮那买馄饨的人讨回公道!”

她咯咯笑起来,觉得自己这设想简直太有趣!而且…很好的把她方才那段傻兮兮的真心话掩盖了起来。

“怎么样怎么样?”孟七七揪住战神大人的衣角,“到时候咱们用什么名号走江湖呢?馄饨夫妇——唔,太普通了。十文钱包君满意——这名儿会不会让人误会?哎哎,战神大人你也帮忙想一个嘛!”

上官千杀在前面快步走着,不理会孟七七的呼喊,他真是…竟然在最初那一瞬间以为她在讲真的,果然,还是她天马行空的故事瘾又犯了。他走着走着,步伐慢了下来,话又说回来,即便她是在讲真的,他又能怎么回应呢?

该庆幸的吧。

还好,她只是在开玩笑。

两个人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面追。前面那人看似走得很快,却始终没有离开身后的女孩三步之外。

终于到了公主府。

孟七七揪着战神大人的衣角,低着头努力了好一会儿,总算憋出来一句,“今天是我不好…”让你在宫门外等了那么久。第一反应是耍赖倒打一耙,沉静下来之后,她也担心战神大人心中会有疙瘩不舒服呀。

上官千杀笑道:“难道不是我不好?”

孟七七脸红了,小声道:“你不好,那我也不好。”

上官千杀猜她是因为让自己久候而感到愧疚,他其实并没有不悦。等待对于他而言,实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事情,简直像是一位无形却亲切的朋友。十数年来,心里滚油般煎熬着的等待,他都安安静静走下来了。这短短的一天,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等她的时候,他的心情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轻快了。

“回去吧。”上官千杀温声道,目视她入内。

孟七七走到公主府门洞底下,心里说不上来的七上八下。忽然,她扭头跑了回来,仰脸望着上官千杀,目光委屈而又不安,“战神大人,你明天不会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吧?”

就像这半年来那样,避开她,即使见面,即使如常同她说话,也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

这一晚的战神大人,就好像是她这半年来,第一次沉入的美梦。

此刻别过,明日再见,他会不会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上官千杀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孟七七五月里差点被贼人掳走之后,倒是想通了些事情。他看着女孩不安的样子,深悔自己此前对她的疏远,然而他向来不善言辞,当此之际,也唯有中规中矩答出两个字来,“不会。”

孟七七大喜,伸开双臂,就想扑到战神大人身上蹭一个拥抱。

上官千杀察觉了她的意图,长臂一伸,按住她的脑袋,令她近身不得,哄道:“回去吧。”见她瘪嘴委屈,不由一笑,就势摸了摸她的脑袋。

孟七七知道再想像小时候那样占战神大人便宜已经行不通了,只好恋恋不舍道了别,独自进了公主府。

一进公主府,幕僚张新静就迎了上来。

“公主殿下,有学生投到咱们府上来了。”

咦?这倒新奇。孟七七笑了,往年奔走于她大哥门下的学生倒是不少,连十九长公主那里都有——但是找到她门上来的,这还是第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在十点。

(  ̄3)(ε ̄ )

※、第52章 自荐,别出心裁的自荐

事实上,来孟七七公主府自荐的人很快多了起来。

从前她还小,又是女孩。这些学生多半往孟如珏、孟如琦、十九长公主,甚至于马家兄妹处自荐。今年五月份孟七七入了玉林书院,登时也走入了这些的学生的视线中。

况且如今天下皆知,归元帝最宠爱的便是这个小女儿安阳公主。坊间传闻,归元帝对安阳公主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甚至于想要违背祖宗不许封京畿之地为私人配享的规矩,要把京都划出一片来给安阳公主做封邑。

好在孟七七没什么野心,当初听了她蠢萌爹的提议,哈哈一笑就过去了,没要京畿的封邑,倒是用朝廷的快马给在苗疆的战神大人送了两封八百里加急。结果那会儿战神大人正不知道跟她闹什么别扭(?),那两封信也是石沉大海,一去无踪了。

总之大家的共识是,如果能往安阳公主府上走通了门路,只怕比真的在皇帝跟前露了脸还要有用。

一开始孟七七还觉得新奇,有人来自荐她如果有时间也愿意见一见,但是次数多了,那点新奇的劲头过了,也就觉得…嗯,就这么回事儿,没什么意思。

这会儿来找她自荐的已经不是白身了,而是已经在今年二月的文举中取中了进士的。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做到进士,已经是整个南朝中选出来的俊杰了。但是这还不够。

取中进士之后,还要再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够分配官职。这才算是真正登上天子堂了。但是吏部这个考试非常难通过,有的人取中进士后,此后二十年都没能考过吏部的测验,只好被分出去,做个幕僚,然后再一步一步爬上来,做个实官。因为你想啊,朝廷的官职都是有定数的,一个萝卜一个坑,那边萝卜还没拔·出·来,怎么把新人安进去啊?

所以这些来找安阳公主自荐的人,基本上就是这样一茬人:已经是进士了,但还没通过吏部的考试,焦急地等待着做官那一天的到来。

孟七七看他们送上来的诗文,一开始还觉得新奇有趣。多好玩呀,有人跟她自荐。渐渐的就觉得审美疲劳了。因为这些人说来说去,就是一个中心思想:我就是千里马啊千里马,还没有被人挖掘出来啊,您就是伯乐啊伯乐,快选我快选我。

能考上进士的,文笔都不差,辞藻丰富,文章也做得花团锦簇。

但是看多了,那就那样了。而且有的太追求文字的美感,反倒影响阅读。

所以这波自荐热潮袭来一个月之后,孟七七就不太感兴趣了,她自认也没有那种透过每天几十上百的自荐信就能发觉其中某个沧海遗珠般的人才的能力,于是交代公主府幕僚张新静,“此后再有来自荐的,你先看过。有觉得好的,再来回我。”

就是要张新静先筛选一轮的意思。

平心而论,孟七七这已经是挺负责的了。因为这事儿毕竟不是她的义务,看呢挺好,不看人家也不能说她什么。当然也有几个酸儒数次投递不见回信,难免念几句“当为国家选贤举能”——不过这话儿也就那几个酸儒自己说一下,也传不开。夸张点来说,她大哥孟如珏那里,每天收到这样的自荐信是她这里的好几倍,孟如珏真要一封一封都拆开来看,那一天也不用做别的了。

孟七七交代下去的第三天,张新静带着一份自荐信回她,“公主殿下,这个人您只怕会感兴趣。”

“哦?”孟七七接过自荐信来,出于对张新静能力的信任,打开来仔细看了一遍。

这封信写的是挺有趣的。

信里,自荐人把自己比作离水的蛟龙,困于泥潭;只需要安阳公主仁善得撒几滴雨水下来,他就能腾风唤雨,一展雄图。

这人的自荐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孟七七想了想,有点魔幻主义色彩。上面那个是一句话概括。实际上这人写了洋洋洒洒三大页,讲了个酣畅淋漓的魔幻故事。

孟七七看了看署名,只见写着“学生蒋虎彤顿首再拜”。

“是挺有新意的。”孟七七翻了翻那几页纸,此人的字也很看得过去,“不过…”她看着张新静,“好像还没有到能令你特意向我推荐的程度吧?”所以,是不是还有别的加分项?

张新静恭敬道:“殿下明鉴,此人还有位哥哥,名唤蒋蕉留。蒋蕉留如今是六品的武官,来年二月份会参加武举。”

而举行来年武举的人…是上官千杀。

孟七七自然明白张新静未尽之言,见他虽然含蓄得把后面的话留在了肚子里,但俩人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儿。孟七七还是有种被看穿的羞恼,她瞥了一眼张新静,见他规规矩矩站在门边,不禁心道:当初是看此人聪明所以特意留在身边了,可是没想到人太聪明了也不好,别人在想些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这张新静一时间令她想起变态表哥来。

对上变态表哥,她早已经破罐子破摔。反正八·九年前,她对战神大人那点心思就已经被变态表哥听去了。这么些年下来,孟七七面对南宫玉韬时,满脸花痴的提起上官千杀来真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难怪南宫玉韬要说她“没羞没躁”。

但是被公主府的一个幕僚把她的心事给戳破了,孟七七还是有点淡定不能。她回想了一番,难道是当初她让张新静押船去柳州支援战神大人的时候就露了痕迹?

“你确定一下我的时间,要这个蒋虎彤来见我。”

张新静恭敬道:“是,公主殿下。”

孟七七狐疑得瞅了他一眼,欲盖弥彰地补了一句,“我是看他这自荐信写得有趣。”

张新静耷拉着眼皮,明明还是个年轻人,却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他仍是恭敬道:“卑职明白,公主殿下。”

孟七七也觉出自己的画蛇添足来,脸上一红,把那封自荐信丢在书桌上,闪身走人。

七月十五日的早晨,上官千杀送孟七七去禁宫。

从前她是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溜出宫来,跑到校场堵战神大人;现在她自己住在外面的公主府,只要战神大人不刻意躲着她,俩人见面的机会多得很。如今的初一十五反倒成了孟七七入宫,跟家人团聚的日子。

孟七七路上随意找话跟战神大人聊着,说着说着,就说起考试的事情来。她对于文举了解的比较多,武举还真是少有涉猎。她只知道武举考试是由兵部主持的。

“战神大人,武举考试都考些什么啊?”

上官千杀陪着她慢慢走着,缓缓道:“一般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还有负重摔跤。”

“唔,还有别的吗?”

“再有,便是考生的相貌,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上官千杀徐徐道来,也不觉得她的问题太小儿科,很是耐心地满足她的好奇心。

其实南朝的武举跟文举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参加文举的学生能有寒门出贵子的可能;但是参加武举的学生就不太可能了。因为武举考生要是六品以下文武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弟,年满十八岁并已交纳十三年“品子课钱”者。这个出身,就把参加能参加武举的考生很大程度限定到了官宦子弟里面。当然也有自己努力,先考文举,再过吏部考核,做了六品以下官员,又再来考武举的——但那就太折腾了。

孟七七跟战神大人这个月聊天很多。她感觉自己跟战神大人这么平和对等的交流还是第一次,从前她太小,多半是撒娇卖萌暗戳戳占便宜黏人,战神大人更是当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小孩子,多半就是哄着她带她玩满足她——但这样聊比较有实际内容的交流,还是很少的。

其实就目前而言,也算不上双向的交流。

更恰当的说法,应该叫“孟七七努力激发战神大人说话能力”的过程。

她发现如果她提一些比较学术风的问题,战神大人的回答一般就比较翔实,会多说上几句。

但如果她问一些会需要回答人调动情绪的问题,比如像“我昨晚做了一个好奇怪的梦,梦到战神大人你了诶,你觉得呢?是不是很有趣?”,或者“战神大人,你觉得我的头发是今天这样的随云髻好看,还是昨天那样的燕尾发好看?”这种的。

那战神大人的回答就会非常简短,甚至十次里面有八次都会是“还好”。

孟七七喜欢听战神大人说话的声音,尤其喜欢感受他长长的回答中透着的那份耐心。

所以…她感觉自己这个月快变身为“十万个为什么了”。

她从前十几年获得的知识,都没有这个月获取的多——也没有这个月新学的知识记得牢固。毕竟,这可是战神大人亲口给她科普的呀。

啊咧,她现在连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扯不上的武举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孟七七掐指一算,估计再过个三五天,她就该问战神大人怎么喂马养马了。

到了禁宫门口,天空阴沉沉的,好像要落雨。

孟七七冲战神大人挥挥手,转身往怡华宫走。她边走边望天,心道:老天呀老天,你迟一会儿再落雨,不要淋湿我的战神大人呀。等他到了校场你再发威都还来得及。

怡华宫里,李贤华女士正在接见几个外命妇。

孟七七了解了情况,就不太想进去,因为这种妇人扎堆的场合,她一个小姑娘进去,往往最后的话题都会变成给她找夫君——她已经定好战神大人了,好吗?

孟七七想了想,索性去了前面思政宫。思政宫和怡华宫还是当初毓肃帝时期的格局,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前朝后宫之分。

思政宫的大太监叫胡德胜,见是孟七七来了,笑眯了眼睛迎上来,一撩拂尘,“哟,咱家给安阳公主请安。您这是初一十五又入宫吃团圆饭来啦?”

孟七七问道:“我父皇呢?”

皇家的规矩,是不许问皇帝行踪的。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胡德胜跟在归元帝身边三年,将皇帝对安阳公主的宠爱都看在眼里,他对着别人敢说规矩,对上安阳公主可是不敢吱声。安阳公主问皇上在哪,他要是回答慢了耽误了安阳公主去找皇上,别说安阳公主找他麻烦,回头皇上就第一个饶不了他。

胡德胜躬身笑道:“皇上在里面跟几位老公爷说话呢。”他倒真是知无不言,一个个如数家珍,“先来的是书令李大人,后头太子太傅姜老大人也来了,方才王丞相也进去了。说了好一会儿子了,”他望望天,“王丞相来的时候,天上的云彩还没积起来呢。”

他说着,见安阳公主拿手推门就要进去,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拦着。皇上的确有话让他守着门,谁都不许进来。但是安阳公主好像从来不在皇上的规矩里面。胡德胜心里想着,若是拦着,讨了安阳公主的嫌,那是大大的不妙;但若是不拦,皇上见是安阳公主,十成里有九成可能不会生气,即便是生气了,安阳公主也不会坐视不理。这么一合计,胡德胜就眼睁睁的看着安阳公主入了殿内,背过身去又继续“守着”。

这思政殿孟七七是来熟了的。

南朝不同于别的朝代,女子地位很高,前有她祖母号“御圣”,后有胡太妃把持一半朝政十数年。虽然不至于让女子入朝为官,但是倒也没有不许公主旁听政事的烂规矩。她爹宠她,常常见她进宫就把她留在思政殿,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同她说话。

所以不光这思政殿孟七七熟悉,连常来思政殿的几位大臣她也都挺熟悉的。

她外公和她大姐的老公公自然不必提了,就是如今年逾六十的宰相王如元如今见了她,也笑呵呵叫一声,“裹儿”,而不是安阳公主,更像是拿她当自己子侄辈的孩子看待。

三年前,十岁的孟七七刚开始在思政宫刷存在感的时候,也确实还是个孩子。

此刻见孟七七来了,孟狄获蜷腿下榻,活动了一下筋骨,笑道:“裹儿来啦。”但是脸上的愁容还是显而易见。

宰相王如元、太子太傅姜云龙还有她外公靠着左边墙壁,一溜排开,都坐在太师椅上。见安阳公主进来,也都起身。

从品级上来说,公主乃是一品,而南朝的实官很少有三品以上的,三品以上的官职多半都是荣誉称号,不太管事儿的那种。孟七七见他们起身,也忙依照长幼之序,一一还礼。古代就是这点不好,礼节太多。

“皇上,此处臣等…”王如元显然是要把方才被打断的话继续说下去。

孟狄获摆摆手,走过去扶着王如元,“朕知道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朕…今天好好想想,明天再跟众位爱卿商讨。”

这是变相的逐客令了。三人便都起身。

姜云龙对孟七七笑道:“有空来我们府上玩啊。前两日,我才听棣华说,长乐公主最近可念着你呢。”这说的是孟七七的大姐孟俊娣。

孟俊娣如今已经怀孕五个月了,渐渐开始显怀,平时不怎么出来走动了。她嫁给姜棣华四年多,这还是怀的第一胎,所有人都很重视。当时李贤华女士为她怀不上,急得都要去求神拜佛了,好在这一胎虽然来得迟了些,到底是来了。

孟七七倒是觉得挺好,她大姐今年二十三岁,要是比这还小的时候生孩子,她还真有点不放心。虽然未必有科学依据,但可能就是她前世的那种意识一直影响着她。

孟七七答应着,跟她爹一起把三位老头送出去了,回头抱着她爹胳膊问,“爹,他们找您说什么事儿啊?瞧瞧您这眉头皱的。”她就是随口一问,也没打算深入探讨国家大事。

谁知道她爹拧着眉头叹了口气,轻声道:“他们要我收一收上官千杀手中的兵权。”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投雷的姑凉们:

兮兮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3 00:10:43

零色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3 00:12:19

15728289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3 00:34:18

Crystal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3 08:42:52

特别鸣谢宇文神祈菇凉的长评~~(  ̄3)(ε ̄ )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53章 恋人,荧光色的战神啊

所以说老狐狸们的政治嗅觉灵敏度不服不行。

孟七七抱着归元帝的胳膊,一边往思政殿里走,一边默默想着。她是因为从后世而来,所以知道历史原本的走向,才会对上官千杀心怀警惕;但是现在的人不知道以后的事情,竟然也能预见到可能的危险——往前十年、几十年看过去,上官家对皇族可谓忠心耿耿,从未有过违逆。甚至当年在定州,上官一族死战守城,实在是世间少有的忠勇之家。

“裹儿啊,你说爹该怎么办?”归元帝疲惫得叹了口气,“这做皇帝真是难啊。”

归元帝做了三年皇帝,最初几个月是满心惶恐不知道该怎么把持这庞大的帝国;适应点之后,觉出做皇帝的好处来,兴冲冲过了一两年;到了如今,却是渐渐触摸到这一袭荣华之下的艰涩之处来。

为君之难,难于上青天。

不用想着做个明君,哪怕只是做个平庸的皇帝,无功无过的那种,都要早起晚睡,一年下来恐怕只有冬至这一天“百官封印”,他才能喘一口气。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在帝位上的人有意要搅坏国家,而是力有不逮,能力不够啊。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