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景和真是个友爱兄弟的,就不应由着景明因鹿与景宁生分,便是当时不在,事后也该劝着景明与景宁一块儿玩耍,他不独不劝,由着景明去,反再猎只鹿来与景宁,倒是显得他友爱兄弟。若是景和平日为人疏朗,这么做许还没深意,可景和从来是个周到仔细的性子。再有,陈淑妃也是他东宫时期的老人,这十数年竟然真是没与人有过龌蹉。便是玉娘这样和软柔顺的性子都叫人在背后说她狐媚专宠,她陈淑妃倒是“光风霁月”!

乾元帝想在这里,再看玉娘娥眉微颦,专注地撕着烤兔腿的模样,愈发觉着这个孩子瞧谁都是好人,实在软糯单纯,若是哪一日他一个不留意,只怕就要叫人暗算了去。不由自主地探手将玉娘的一只手握住。

玉娘看着乾元帝这个动作,便知她那番话明褒实贬的话他是听了进去,便娇嗔道:“圣上,妾手脏。”乾元帝手上一用力,将玉娘拖在怀里抱了,在她云发间一闻:“你这孩子瞧谁都是好人,也太傻了些,叫我怎么放心。”云娘回眸笑道:“哪来那么多不好的,再则,妾有圣上呢。”

这话说得乾元帝心花怒放,抱紧玉娘的纤腰在她樱唇上重重一亲,笑道:“好哇,这是打算赖着我了。”玉娘瞥了眼乾元帝,似笑非笑地道:“不光妾,还有阿宁和阿琰,圣上都得管着。”

她这一笑春山舒展,秋水流眄,樱桃初破,娇媚婉转,看得乾元帝心上软成一滩水,便将手按在玉娘小腹上,在她耳边轻声道:“只护着你和阿琰怎么够?等你生个儿子,我保你谢家三代富贵。”这几乎就是明着答应,只消玉娘生个儿子,就立之为太子。玉娘听说,将手盖在乾元帝手上,又把螓首搁在乾元帝肩上。乾元帝叫她这一靠,半边身子都软了,某处却是火热,想着玉娘才受了惊吓还在调养,当不得他骚扰,心中很是挣扎回,到底还是忍耐住了。

又说玉娘到底是庶母,她这儿赏下菜去,虽景和景明两个不用亲自过来叩首,也要遣内侍过来谢恩。乾元帝正将玉娘抱在膝上与她说话,景和与景明的内侍都到了帐外,昌盛只得报进来。玉娘趁势从乾元帝怀中起身坐回去,一转眼瞥见乾元帝衣袖上沾着些许油渍,知道是自家手上的,不由掩唇而笑。乾元帝顺着玉娘眼光一瞧,笑盈盈地点了点玉娘,起身进寝帐更衣,因看玉娘要起身,便笑道:“不用你,坐着。”

帐殿中的太监宫娥一个个垂眼屏息站着,看着乾元帝要更衣,才有两个宫娥动作,入内伺候。看着乾元帝进去,玉娘才要了热水,秀云杜若过来,替玉娘将袖子挽得更高些,服侍着玉娘洗了手,又拿煮熟的细棉布来吸干,仔细抹上香脂,将每寸肌肤都按摩了,最后带上指环镯钏,这才将罗袖放下抚平。她们这里才好,乾元帝也出来了。

景和的内侍蔡顺与景明的内侍王振都在帐殿外等候了好一会才听着宣字,见帐帘掀起,两个都屏息弯腰进入。进得帐殿也不敢抬头,只用余光观看,见正中一个穿着黄栌色团龙常服,知道是乾元帝,双双过来叩首:“奴婢请圣上安,圣上万安。奴婢请贤妃娘娘安,娘娘金安。”而后依着长幼叩谢赐菜。

乾元帝受了头,再向右一指,点着玉娘道:“是贤妃娘娘赏的,谢她才是。”看着两个内侍跪在地上挪了个向要磕头,玉娘方笑道:“妾所有,都是圣上赏的,谢圣上与谢妾,又有什么分别吗?罢了,起来罢。”蔡顺与王振到底还是叩谢了昭贤妃,这才立起身。

乾元帝看着蔡顺,便想起玉娘方才的那篇话了,不由自主地皱了眉,说了句:“好好伺候。”便命退下,玉娘在一旁坐着,自是瞧在眼中,知道自家方才那些话都叫乾元帝听进去了,口角不禁微微一翘。

蔡顺与王振出了帐殿,各自回去复命。虽昭贤妃不曾为景明不肯给景宁玩鹿的事责怪过景明,这番还赏了菜下来,景明依旧不喜昭贤妃。不独不喜昭贤妃,更觉得景和特去猎了鹿来送与景宁,是为着讨好昭贤妃,连着景和也有些不喜欢了。

景明本想过去讥讽景和几句,还是王振劝了,只道是:“您是二殿下的弟弟,五殿下也是二殿下的弟弟。二殿下待着你们好,那是他当哥哥的本分,您若是为着这个与二殿下不和,叫人知道了,倒是您有不是了。”景明冷笑道:“左右我在父皇眼中,已是不友爱,难成大事的了,还能更差吗?”王振又道:“您不为自己想也要为着娘娘想。如今娘娘可只能靠着殿下了。”景明听着高贵妃,这才气弱,到底还是心中不忿,到晚间玉娘赏了那道蜜制兔腿下来,顺手就赏给了身边粗使的太监,王振看着只是叹息。

这会子谢完恩回来,想起在帐殿中看着乾元帝与昭贤妃两个相处的景况并不像帝王与妃子,那恩爱的模样倒是有些民间夫妇的模样,有心再劝景明几句。昭贤妃看着软和实则深有手段,又是个量窄的,可看着景明那神情,分明是听不进去的,只得忍耐了,预备着回未央宫与贵妃呈一呈情,千万不要往深里得罪了昭贤妃。

又说蔡顺与王振分别了,也回在殿中,见着景和复命,细细讲帐殿中情形说了,景和听着乾元帝叫他们谢过昭贤妃,再没旁的话,心上疑惑起来,眯着眼细细思忖是哪里出错了?就是昨儿,他那个父皇还夸了他几句,如何今日冷淡若此?是不想夸了他惹得她不喜欢,还是她说了什么?

若是他是她,看着如今这个情形,会说些什么?景和走到帐门前,看着乾元帝的帐殿,帐殿外站着神武营的军士,火把的亮光照在他们的盔甲上,黑甲仿佛透着血色。

第187章 回宫

景和知道乾元帝虽是永兴帝嫡子,可登上皇位也是颇为惊险。若不是当年他叫人行刺险些丢了性命,虽种种证据都叫人湮没了,可余下的零星线索全指向了现在的齐王从前的皇次子,只怕永兴帝已将万贵妃扶正为后。若永兴帝真扶正万贵妃了,到时乾元帝虽是原配嫡子,可齐王也一般成了嫡子,更年长与乾元帝,又有母亲在世,胜面自是比乾元帝更大些。

便是最终乾元帝叫立为太子,永兴帝一般对齐王十分爱重,宽待齐王,严苛乾元帝,只说他任性妄为,直叫乾元帝太子位也坐得不安,日日小心,时时谨慎,如履薄冰一般。是以乾元帝对永兴帝颇有心结,一登基便手创了神武营,专司拱卫京畿与皇室,却将永兴帝羽林军闲置了下来。

当年的情景与如今也仿佛,只差在乾元帝尚无嫡子。可养在昭贤妃身边的,与嫡子又有什么差别?景和对着帐殿出了回神,正要转身,眼角一撇,却见道人影从那些军士身后缓步踱开,虽是背影,可看那红袍黑甲也知道,那是神武将军赵腾。赵腾领神武营,是以景和看着他倒也不在心上,只转身回到帐中。

这时景和也想明白了,今日这事原是他操之过急,只想着取悦父皇,却忘了景宁不是昭贤妃亲子,若是昭贤妃亲子,以她的性子更不能叫人踩着上位的,自要出手反击。她日日在父皇身侧,说个什么还不容易吗?以昭贤妃的巧言善辩,若夸张起来,当真是入骨三分。

如今且不说景宁留不得,就是昭贤妃,也要叫她吃个教训才好。想来,她这么聪明,吃着苦头也就该明白如何做才是好的。

景和一壁想着一壁将手伸在烛焰上,赤红带金的火焰舔过他素白的手指。蔡顺看着景和去摸烛火,忙赶上了拦:“殿下,仔细伤着。”景和将手缩回来,他是手指修长洁白,指肚才叫火焰烘过,略略红烫,却是不痛,只是有些灼热,仿佛是他方才的心情。景和慢慢地将手握紧,与蔡顺道:“磨墨。”

又说因玉娘晕了一场,西山大营虽也有御医伺候,大营中也备有各色草药,到底比不得未央宫中色色齐全,乾元帝对玉娘的心思怎可说无微不至,自不能放心,便想要早些回未央宫,左右留在西山也不过再见几个将领。只玉娘道是:“蒙圣上厚爱,许妾出来散心,已叫圣上费心了,再为着妾早回去,耽误了圣上国事,妾如何安心。”乾元帝看着玉娘脸上日渐苍白,连樱唇也失了红润,十分心疼,道是:“能有什么要事?叫他们随着我们一块儿回去也罢了。”。还是玉娘苦劝了回,到得最后各自退了一步,乾元帝依旧留在西山大营,由昌盛、赵腾护送玉娘回宫。

乾元帝因怕玉娘独自回去叫人以为她失宠,趁着他看轻难为她,便令景和、景明、景宁并景琰几个皇子皇女随玉娘一块儿回宫,如此便没人能拿着玉娘提前回宫做文章。二来,景和这些日子在西山的作为,也叫乾元帝多少有了些戒心,不想叫景和得了军中势力的拥护。

却讲高贵妃一面儿递消息与合欢殿,自己却也不肯就这样便宜了陈淑妃去,便常来承明殿闲坐,凭陈淑妃明说暗示,一概只做听不懂,一日十二个时辰,除着睡觉,总有三四个时辰是赖在承明殿的,有时连着午膳晚膳也在承明殿用了,还一副儿亲热的模样道:“我们俩也都是圣上东宫的老人了。如今我的三皇子,你的二皇子都不在,倒不如我们俩个老姐妹做个伴儿,说说话。”

高贵妃这样坐着,便是陈淑妃处理宫务也不走,反与陈淑妃道:“你忙你的,不用理我,左右我回去一个人也寂寞。等你忙完了我们好说说话。”

陈淑妃惯常用的是精致手段,每走一步,总是再三谋划演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忽然遇着高贵妃这等几近无赖的手段,偏又要维持个宽柔忍让的风范,不能为着高贵妃这个庸俗的妇人坏了自家辛苦十数年的名头,一时间竟是束手无策。便是她耐心再好,也免不了带出些痕迹来。

而自从高贵妃知道她落在这个境地大半儿拜陈淑妃所赐,看着陈淑妃自然也是切齿,只恨一时拿陈淑妃无法,如今看着陈淑妃勉强忍耐的模样,高贵妃就有些喜欢,愈发地跑得勤快,若是陈淑妃不理她,她还要哀叹一两声,直将陈淑妃搅得心烦意乱。

而乾元帝担忧玉娘体弱,怕陈淑妃趁着她一会去便将宫务缴回,倒是辜负了他令她先回去调理的信,是以一道旨意从西山大营出来送到了承明殿,只叫陈淑妃在玉娘回宫后,依旧代掌宫务,等着玉娘休养好了,再将宫务缴回。

陈淑妃看着这旨意,长长出了一口气,看着高贵妃再过来便与她笑道:“好叫贵妃姐姐喜欢,三皇子就要回来了。”陈淑妃因厌烦了高贵妃日日过来坐着,只不讲景明是与昭贤妃、景和等一块儿回来的,果然高贵妃听着这话,脸上的笑便淡了些,片刻才故意道:“也该回来了,他到底年纪小,比不得二皇子。”看着陈淑妃脸上淡淡的笑容刺眼,拂袖而去,陈淑妃这才觉着心上松快了些。

三日后玉娘回宫,高贵妃、陈淑妃等妃嫔在合欢殿前接了,倒似分别了许久一般,拉了手儿各叙寒温,携手进了合欢殿,分宾主坐了。

陈淑妃先笑道:“想是年纪大了日日叫那些琐事缠着,精神日短。贤妃回来,我原以为松了口气,不想圣上怕贤妃辛苦,只令我继续代掌,我也只得勉为其难,只有些事儿还是要与贤妃商议,贤妃可不能推脱了。”

高贵妃听着这番话,一口酸气冲上来,将陈淑妃斜了眼,也微微笑道:“淑妃妹妹这就太谦了,论着品性能为,宫里这些老人儿哪个及得上淑妃呢,便是我也甘拜下风的。贤妃妹妹能多大,又怎么比得上你呢?”又转头对玉娘笑道:“不耽误妹妹休息了,想来三殿下也该过去寻我了。”

说了转身便走。高贵妃这一走,陈淑妃也不好再留,只与玉娘约定了明日再过来,也回承明殿去了。这俩一走,余下的妃嫔们自不好再留,各自散去。

珊瑚等簇拥着玉娘入内殿沐浴更衣,合欢殿诸人这才在金盛与珊瑚的带领下过来与玉娘叩首,又将玉娘不在宫中的事与玉娘回了。

合欢殿总是金盛与珊瑚两个管束得力,除着辛夷与蘅芜听着的那番话,旁的竟可说是平安无事。而未央宫中,也好说平安,只有高贵妃几乎日日往承明殿去,搅得陈淑妃束手无策,又不好破脸,竟是生生受了一口气去。

玉娘听说便又笑道:“高氏原也有些聪明的,即会殷勤小意,也舍得下脸面,与陈淑妃那样的性情,倒是正好对上。”金盛笑道:“娘娘说得是,奴婢这些日子一直使人留意着昭阳殿,徐氏前几日过来时,奴婢看着袖子里仿佛有东西。”

玉娘原是有些倦,将手撑着头听着,待得听着这句便来了精神,将头抬了起来,与金盛对看了眼,金盛缓缓点了点头,玉娘便向左右看了眼。如今的合欢殿早叫金盛梳理得铁桶一般,能进合欢殿内殿服侍的,都是灵醒的,看着玉娘这个眼色,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出。

看着人都尽了,金盛方道:“徐氏将东西交在了高贵妃手上,并没探听出是什么。”玉娘点头道:“我如今也回来了,圣上又恰好不在,想来她们多半儿会趁机下手。”

原是玉娘看着景和在西山大营谋划,又几次三番拿她做筏子,虽叫她在乾元帝跟前使了心机,叫乾元帝暂时不喜景和,却难保再叫景和哄回去。是以玉娘假托身上不好,故意弄得个憔悴的模样,好哄乾元帝心疼她。

也是玉娘深知乾元帝为人,若是关切起一个人来,那是处处为她考虑周到,为着不叫人以为她失宠,多半儿会叫几个皇子随同她回来。便是乾元帝自家不提,玉娘也只消说景宁景琰离不得她,要带景琰景宁一块儿走。景宁景琰都走了,景和景明两个还能留着不成,自然只好一块儿走。不想乾元帝倒是十分配合,不待玉娘扯着景宁景琰说话,自家先提着叫景和景明随着玉娘一块儿走。玉娘正中下怀,却还故意做个推辞的样儿来推辞了会,这才带了景和等人回宫,不想才到宫中,就听着金盛说了这个。

玉娘听了也就笑道:“不知我们二皇子可知道不知道呢?”金盛听着这句弯腰道:“二殿下这个时候许也知道了,奴婢只怕二皇子不肯动哩。”玉娘轻声道:“若是从前,他许还耐得住,可这回,多半儿坐不住。”

玉娘话音才落,就听着外头景宁的声音传来:“母妃,母妃,妹妹醒了。”

第188章 母子

听着景宁的声音,玉娘脸上不由略露了些笑意,随着话音,就看景宁哒哒地跑了进来,身后跟了保姆陆氏。景宁径直扑到玉娘跟前将腿一抱,扬着脸儿道:“母妃,妹妹醒了,阿宁带妹妹去看鹿好不好?”原是从西山回来时将景宁景琰两个的鹿也一块儿带上了,暂养在合欢殿后.

玉娘抚着景宁笑道:“看鹿啊,阿宁睡过没有?”景宁老老实实地摇了头:“阿宁不倦呢。”陆氏见玉娘看她,因有邓氏的教训在前,陆氏如今对这个养在昭贤妃膝下的皇子十分仔细,听着昭贤妃发话忙赔笑道:“奴婢劝过,殿下想着鹿,躺躺就起来了。”景宁扯着玉娘裙子道:“母妃不要怪她,是阿宁不睡的。”玉娘也就笑道:“即阿宁为她求情,就罢了。”景宁小脸在玉娘腿上蹭了蹭,又细声细气地道:“那阿宁好不好和妹妹一起去看鹿,陆妈妈说,妹妹小呢,要问过母妃才好。”

玉娘听着这句,方对陆氏笑了笑,又与景宁道:“好啊,那阿宁要看好妹妹呀。”景宁张着黑漉漉的大眼认认真真地看着玉娘,点了点头:“阿宁知道,阿宁是哥哥呀。”玉娘笑着在景宁脸上抚了抚,顺手理了理景宁衣襟,又摸着景宁的手不冷,方对陆氏道:“照应好两个殿下。”也就让他随着陆氏出去了。景宁松了玉娘的腿,恭恭敬敬地爬下行了礼:“母妃阿宁出去了。”方牵着陆氏的手往外走。

金盛在一旁看着玉娘举动,知她对这个养子不算无情,跟着笑道:“连着一年也不到,五殿下就视娘娘为母,实在是娘娘一片慈心的缘故。”玉娘垂眼瞧了瞧自己手掌,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只当是缘法了。”

却是玉娘从前收养景宁是为着自家名声和日后计算。一来,这么个小人儿,全然不知旧事。他即天然跟自家亲近,又有乳母保姆宫人们伺候,她不过过问几句,就好博个慈爱名头何乐不为。再有点,虽说因景琰肖似乾元帝的缘故,玉娘素日待她也不如何亲近,可到底血脉亲情在,又哪里是说舍下就舍得下的。却是看着景宁自家还是个幼童,可在景琰跟前却是一副当哥哥的模样,颇肯容让,就引发了玉娘的慈母心肠,便待景宁便愈发好些,只望有这些情分在,日后便是她有个什么,景琰也好有个依靠,只这番计算自是不能宣之于口。

虽宫中也有驯养宠物的,不过是些猫狗并灵鸟之类,上林里也有鹿这等活物,可未央宫中倒是头一回,引得多少人注目。莫说妃嫔们过来看看,便是宫人们也多有特意兜上一圈过来瞧瞧地,这新闻却惹恼了景明。

原是还在西山时,景明听着景和也送了鹿与景琰景宁,只觉脸上无光,人人与他作对,竟就拿着鹿撒气,把鞭子来打了顿。那鹿原是野物儿,叫景明这一顿打,再温顺也性发了,一头将景明撞到。景明愈加性发,抽打得更狠了,直将那只鹿打得遍体鳞伤。

因前头才有乾元帝说景明不堪大任的考评,这事自有人报与乾元帝知道,乾元帝听着景明这般任性,对这个儿子愈发的不喜欢,直把景明叫过去训了一顿,问他:“那鹿碍着你什么?你就要下这个的狠手?可是你不忿朕对你的考评,故意与朕作对?你小小年纪就这样狠辣,都是你那娘教得好!如今在西山我也不与你多说,回去之后好生进学,再听着博士们说你一句不好,你就与我仔细了!”训完不待景明分辩几句,便令他滚出去。

实情上景明发完脾气也就后悔了,还问侍卫讨了金创药来与鹿敷上,待叫乾元帝训完这一场倒是激发了左性。回去之后便将那头鹿杀了。乾元帝听着这个,气得摔了笔洗,怒道:“朕从前怎么就喜欢了这等睚眦必报,蛇蝎心肠的东西。”几乎恨不得要送景明与他哥哥景淳去作伴儿,还是左右苦劝了,又请了昭贤妃来才作罢。

因有这一场委屈,如今景明听着景宁与景琰的那鹿做了未央宫中的谈资,便勾起前情来,愈发地不喜欢玉娘,连着景宁景琰两个也痛恨起来。到底畏惧乾元帝,不敢在外发作,只拿着小太监们撒气。见着高贵妃时,又说与了高贵妃知道。

高贵妃听着景明转述的乾元帝那番话,又气又恨,暂时便将陈淑妃放在了一边,只把一腔怒火对了合欢殿去了,在高贵妃眼中,景宁还罢了,不过是玉娘的养子,如今待他是好,日后玉娘得了自家儿子,哪里还会将他看在眼中。倒是景琰,景琰虽是女孩儿,却是从皇子排名,更是落地就有了封号。高贵妃的女儿皇次女永嘉,如今已经十来岁了,也不过叫人叫一声二公主,一般都是皇女,生生地低了一头,更何况,有昭贤妃在,乾元帝眼里哪还看得到旁人!

再叫这回的事一激,高贵妃恨不得合欢殿母女死绝了才好。便将陈女官召进寝殿,挥退了其余诸人,亲自从暗格处取出了只不过一掌大小的暗紫色包裹,却是徐氏悄悄带进宫来那只:“放着那么个招人的活物儿在跟前,日日招了那许多人去瞧,这是老天也瞧不过那几个贱人!”

高贵妃亲自动手。当着陈女官的面儿将包裹打开,里头又是一层青色缎子报着,连着打开三层,才露出一只香袋来。香袋所用的料子极为寻常,不过是大红光面缎,胜在好看,上头用金丝线绣着两尾金鱼,日头下熠熠生光,更有系着香袋口的绳子头上还坠这两粒指肚大的珊瑚珠子,颇为招眼。

高贵妃咬牙切齿地道:“你去打听着,那两个孽种每日什么时候过去看鹿,在那前头悄悄儿地将这香袋扔下,只看老天什么时候收了他们!”高贵妃也知以景宁景琰身份是不能去拿这种东西的,可服侍他们的宫娥太监看着这值些钱的东西,多半儿会伸手。服侍他们的宫人沾上了,这两个小的还跑得掉吗?

陈女官打小进宫,这些年来也看多了,顿时知道高贵妃这是要拿天花来害五皇子与宝康公主。她是知道利害的,双手都在发抖,壮着胆子对着高贵妃瞧了眼,见她横眉立目,双目中几乎喷出火来,哪还有半分娇美的模样,说是面目狰狞也不为过,心上害怕,更怕的是,若是真叫两个小殿下遭了难,当今圣上哪有不查的。这还是好的,若是叫昭贤妃遭了难,以圣上对她的心意,只怕未央宫里半数人都要折进去。陈女官想在这里,身子都有些抖,腿上一软再站不住,不由自主地跪在高贵妃面前,颤声道:“娘娘还请三思啊!真出了事儿,圣上哪能不查呢。”

高贵妃冷笑道:“蠢货!查什么?如何查!日日招了那许多人过去,谁知是哪个?!瞧她不顺眼的可多了去了,仗着会撒娇会说话会哭,将皇帝把得牢牢的,一夜也不肯分出来,未央宫中想她昭贤妃死的,可多了去了!等着合欢殿出事,自是大伙儿拍手称快,这都是她平日作恶多端,得罪人太多的缘故。”又冷笑着与陈女官道:“你大可拿着这个香袋儿去向昭贤妃投诚,只你也别忘了,从前你替我做过多少事。”

陈女官握着香袋,整个人瑟瑟而抖,到底说不出话来,只得白着脸儿退出正殿回在自家所住的厢房,立时着火一般将那包裹扔出老远,包裹落在地上,跌得散了开来,露出里头的香袋来,陈女官不错眼地盯着香袋看了回,正要过去拣,就听着外头有人拍门:“陈女官,您快来瞧瞧,怎前儿送来的二乔和点绛唇都死了。”

点绛唇与二乔都是菊花中的名品,一下死了两盆,底下宫人们怕了,叫她过去瞧瞧也在情理之中,是以陈女官又对香袋瞧了两眼,站起身来开门出去。因她是高贵妃身边信用的女官,独自住着厢房,故此也不怕香袋扔在地上叫人拣了去。待得陈女官料理完那两盆菊花回来,香袋依旧好端端地在散开的包裹中躺着,香袋上两尾鱼象是活的一般。

陈女官又对香袋出了回神,叹了口,走过去正要将那包裹收起来,却发现香袋跌得松了,露出半只小香锭来,迟疑片刻,还是去取过两块帕子将双手包了,将香锭塞回香袋,又将口收了,依旧将包裹裹好藏在桌下,这才出门。

高贵妃只等着香袋扔下去之后,景宁与景琰两个出事儿。不想这一等就是四五日,一点子动静也没有,高贵妃只当着陈女官胆怯不敢动手,可再等下去,乾元帝就要还朝了。高贵妃便将陈女官叫过去,直问到她脸上:“你若是不敢,只管与我说,我还能强逼你不成?这样拖延着,真是当我好性儿吗?!你莫忘了,你那弟弟可还在我哥哥那儿呢!”

陈女官也在纳闷,她明明白白地将香袋抛下了,如何一点动静也没有?便是叫旁的人拣去了,这些日子也该发作起来了。听着高贵妃这样问她,低声喊冤,又赌咒发誓道:“奴婢一家子都是娘娘照拂的,奴婢怎么敢背弃娘娘!奴婢是三日前过去放下的,放下之后还在一旁看了会,看着个小宫女儿过来,奴婢才走开的。如何没发作,奴婢也不知情呀。”

第189章 交手

高贵妃听着陈女官辩解,虽心中不能信,可一时也不能就认作是陈女官哄她,把双眼盯着陈女官看了会,直看得陈女官心中不安,将头低了下去。高贵妃方道:“你在我身边这些年,你也该尽知我脾性,我是个直爽的,你们若有错失,只管和我直说,我也不是不能容忍的。可若是欺瞒与我,叫我知道,这些年的情分可就顾不得了。”陈女官听着这话,便知高贵妃是不肯信她,暗自叫苦。可那香袋扔了下去,如何一点子动静也没有,却是个说不清。便是合欢殿的人多疑,看着来路不明的东西立时毁了去,也不能一点儿风声也没有。

陈女官越想越是忐忑,到底知道高贵妃性子,壮起胆子道:“娘娘说的是,奴婢心里也有疑问。娘娘且容奴婢几日,待奴婢打听打听。”高贵妃听着这几句,脸上才现出些笑容来,缓声道:“你素日办事勤勉,我还能不知道吗?只是圣上过几日就要还宫,是个怎么样的景况,你也要有数才好,起来罢。”陈女官低声答应了,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身来,饶是十一月的天,额角也布满了冷汗。也是陈女官心中有鬼,并不敢大肆打听,是以那香袋仿佛如水如汪洋一般竟是一点子痕迹也没留下来。

转眼就过去了三日,眼看着乾元帝就要还朝。只在乾元帝还朝前一日,陈淑妃往合欢殿走了回,先是与玉娘商议接驾的安排,玉娘只笑道:“淑妃为人素来周到,有你安排,哪里还能出错儿。”说来以陈淑妃为人素来谨慎仔细,便是要陷害人,也不会将自己一块陷进去,是以玉娘也是十分笃定。

陈淑妃听着玉娘这几句,脸上一笑,慢慢地道:“贤妃这样信我,倒是叫我不敢当。旁的不说,只有一桩事儿,我也拿不定主意,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故此来问问贤妃,也好拿个主意。”

玉娘听着陈淑妃这话,心知她不怀好意,横波目微微一凝,转眼便笑道:“我又能有什么主意呢?只是淑妃即开了这口,也只好勉力与淑妃共议。”这话便是不肯担责的意思了,陈淑妃也不奇怪,以昭贤妃的狡猾,若是一口应承了才是有鬼,也就笑道:“贤妃也知道,圣上明儿就要还朝了。”

玉娘将茶盏往陈淑妃面前推了推,含笑道:“是。”陈淑妃道是:“依着规矩,我们这些妃嫔都要往西阙外接驾,只是,”陈淑妃将茶盏端了起来,掀开盖子瞧着茶汤,叹息道,“只是殿下可怎么办呢?”

当时乾元帝以李皇后身子不好需静养为由,将李皇后关在了椒房殿,并没有明旨将李皇后禁足,是以乾元帝还朝,以李皇后的身份只要不是病得起不来身,是定要出来接驾的,不独要出来,还要站在最前头。

可这一出来,那病是好没好?若是说有病,这都可出来接驾了,满朝勋贵文武也都看着呢;若是说无病,那就不好再将李皇后关在椒房殿。更有一桩,乾元帝将宫务交在昭贤妃手上是以李皇后要养病为由,李皇后若是出来了,她即无大过,宫务再放在昭贤妃手上便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怕昭贤妃一日不将宫务交还皇后,参她的折子一日不能少。

费了那许多心思才夺得的宫务,昭贤妃又怎么肯轻易交还?乾元帝那般回护昭贤妃,却叫昭贤妃在脸上打了掌,又如何能喜欢?故此,陈淑妃特来寻玉娘,又故意地将这个难题搁在了玉娘眼前。

若是玉娘为着贤名,亲口说了请李皇后出来,回头与乾元帝少不了有些分歧,虽不指望着借此就能坏了昭贤妃与乾元帝的情分,可也能种下个引子。若是玉娘不肯叫李皇后出来,还怕没人传说昭贤妃跋扈吗,宗室里那些王妃、公主、郡主哪个能喜欢一个跋扈的妾?有了这个传说,乾元帝再想抬举昭贤妃,只怕宗室先不肯答应。

玉娘听着陈淑妃那句话,也就明白了陈淑妃意思,口角含笑地道:“如今淑妃代掌宫务,且你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就没个章程吗?”玉娘肌肤洁白,脸容晶莹,瞧着又秀丽又温柔,一副儿信赖的模样看着淑妃。

陈淑妃即来问玉娘,便预备了她会在这里说话,也就笑道:“我素来是个不爱揽事的,素日只管着自家的承明殿,旁的竟也不怎么留意,这会子竟是无措起来。因想着贤妃往日掌管宫务时,事事妥帖,连着圣上都夸的,是以来寻贤妃商议一二。贤妃曾依着殿下住过,对殿下多些熟悉也是有的。”

玉娘听说,倒是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曾蒙圣上恩典,随着殿下住过些日子。只我听说淑妃也是圣上东宫的老人?怨不得殿下从前也看重淑妃呢,直比我强多了。”陈淑妃听着玉娘忽然提起她从前得李皇后喜欢的事来,不由将帕子举起掩了掩口角,方才笑道:“不过是说说从前罢了。”玉娘含笑道:“淑妃这话儿也忒谦了,你的为人未央宫中哪个不夸赞的呢?便是”说在这里玉娘故意顿了顿,“便是我,也尽知淑妃为人的。”

陈淑妃过来寻玉娘,是为着要从她口中套出对皇后的安置来,不想这个狐媚子笑吟吟地说话,却将话头扯得越来越远,一时有些不耐,脸上略冷了冷,转眼又笑道:“贤妃即知我为人,也该晓得我是个没大主意的。这回圣上还朝,可请不请殿下出来呢?”

玉娘原也没指望着就凭几句话能把陈淑妃糊弄过去,听着她抛开那转弯抹角地精致说话,忽然单刀直入起来,便也道:“若我是淑妃,这会子就往椒房殿去,叩见殿下,亲自问一问殿下如今安否。若是殿下身子支撑得,自然该请殿下出来;若是殿下身子依旧孱弱,想来圣上仁厚,也不能为着殿下不能支持就恼了殿下的。不知这主意使得使不得若是不妥,只当我年轻识浅罢。”

玉娘这主意只说李皇后病着,出来不出来的只看李皇后自家意思,便是顺着乾元帝从前的旨意说话。再有便是乾元帝因李皇后出来不喜欢,玉娘这里又预先将使得使不得的选择放在了陈淑妃面前,到时椒房殿是陈淑妃亲自走的,出来的主意是李皇后自拿的,与她昭贤妃何干?

陈淑妃听了玉娘这番说话脸上不禁一笑,又把玉娘仔细看了回,方才笑道:“贤妃果然会说话儿,我竟是拍马也赶不上呢。”玉娘也笑说:“淑妃的光风霁月,为人磊落,这一世我怕都及不上了。”一面儿说一面儿按了按额角。这便是逐客令了,陈淑妃定了定神,笑着站起来,与玉娘客客气气地道:“明儿要迎驾,贤妃早些歇息吧。”即没说玉娘那个主意好也没说着不好,转身就出去了。

看着陈淑妃出去,金盛蹑手蹑脚地过来,在玉娘身边轻声道:“娘娘,奴婢以为,您不该与淑妃娘娘这么说。若是淑妃娘娘真依着您的话往椒房殿走了遭,只怕殿下是要出来了。”玉娘支着颐,似笑非笑地看着金盛:“殿下出来有什么不好呢?她是皇后,那病总是不好,圣上与外头也不好说呀。”

总将李皇后关着,还怎么生出事来,岂不是便宜护国公一家子了?她舍身入宫,费尽心思与乾元帝周旋,可不是为着当宠妃的!只有叫李皇后出来了,才能与护国公夫人联络,以她们母女的脾性,受了这些磨搓责难,哪里是能忍下这口气的?早晚要生出事来。

便是她们受了教训沉淀下来,玉娘雪白的纤指在几上敲了敲,只消她沈昭华还有一口气,她就要叫护国公人头落地,护国公府土崩瓦解,就如当年的沈家一般。

昭贤妃含笑微微的模样犹如娇花初绽一般,可不知怎地,瞧在金盛眼中只觉着后心生出一股子寒意来。

转眼便是第二日清晨,未央宫诸殿的妃嫔们虽知就是乾元帝回来,眼里泰半也只能瞧见合欢殿那个狐媚子,可万一就入了圣上的眼呢?是以天还未亮透,诸妃嫔们便忙碌起来,一时间未央宫上头都仿佛笼着脂粉的香气,便是李皇后,也一样对镜梳妆。

李皇后年纪原较乾元帝为长又受了这些日子的磨折和冷落,身心疲累,不独脸上黄瘦,嘴角儿愈发地下垂,眼角也是布满细纹连着脂粉也盖不住,便是鬓边也夹杂了许多银丝,看着便愈发得苍老憔悴,华丽的大朝服套在身上,瞧着竟是透出几分可怜来。李皇后在镜前照了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却是口角颤抖彷如哭泣。黄女官在旁看着眼圈儿一红,险些便哭出来:“殿下。”

却是昨儿陈淑妃竟真的往椒房殿来走了遭,先将乾元帝今日回来的消息与李皇后说了,又与李皇后说了回闲话,有意无意地将宫权如今在她手上的话与李皇后透露了。李皇后对乾元帝深有怨言,只说是乾元帝既不耐烦见她,那她也不往前讨嫌了,可一听着陈淑妃这话,心上忽然就热了起来。

第190章 慈父

李皇后率着高贵妃,昭贤妃,陈淑妃等妃嫔,又有诸皇子皇女们等在未央宫西阙前候驾。她这回出来,除着陈淑妃与玉娘,哪个也不知道的,蓦然看着李皇后人影,妃嫔们多少有些惊诧。

说来昭贤妃在乾元帝的妃嫔们中是最晚进宫的,可恩宠却是独一无二,她得意便是旁人失意。这会子看李皇后仿佛复出,暗笑昭贤妃再得意,也不过是个妾,正妻出来了,还不得老老实实地站在正妻身后,莫说迎驾时要站在皇后身后,只怕连宫权也一并还了过去,有量小些儿的,便拿双眼去瞧昭贤妃。

也有机敏些儿的,知道昭贤妃性子机敏,只看李皇后在她手上一星半点便宜也占不着不说,还动辄得咎。这回李皇后忽然出来了,莫不是昭贤妃故意放李皇后个破绽,挖个陷阱与李皇后?

一时人人思想如潮,心思各异,就看着一太监骑了匹枣红马疾驰而来,至西阙前翻身下马,一眼瞥见身着皇后大朝服的李皇后,过来拜倒口称:“圣上进了都门。”又过片刻,又一马驰来,上头也是一太监,一样报说:“圣上已过朱雀大街。”李皇后端了架子站在最前头,看着一个个太监来报,口角禁不住露出一丝笑容,斜了眼与身后的玉娘道:“贤妃素来娇弱,可还站得住么?若是站不住,可要在旁歇一歇。”

这话儿说得倒是体贴,可乾元帝还朝,身为宠妃的昭贤妃却在一旁歇息,莫说乾元帝知道了能不能喜欢,便是悠悠众口就难塞。能说出这番话,李皇后这些日子仿佛是有了些长进,只这等粗疏手段又哪里在玉娘眼中,玉娘规规矩矩地回道道:“殿下此言与礼法不合,妾不敢尊谕。”只这一句话儿便刺得李皇后的脸在自层层脂粉下透出红色来。

玉娘只说得这一句便再不出声,李皇后便是要发作,一来如今凤印还不在她手上,二则,乾元帝也将回来了,一想着前几回因她发作玉娘,乾元帝就当着人给她没脸,李皇后到底胆怯,只哼了声就将脸转了过去。

又过得片刻,看得两行太监擎着龙旌夔头行来,而后是许多太监执事,再后方是一柄九曲黄伞,最后才是乾元帝的御辇。看得御辇踪影,李皇后率领诸妃嫔口称万岁俱都跪倒。

又说自乾元帝得了玉娘之后,这是头一回分别这许多日子,哪有不想念的,是以乾元帝自御辇上下来,先往人群头前一瞧,要寻玉娘倩影,不想却瞧见领头的那个妇人,虽带着六龙三凤冠,身着翟衣,却是容颜苍老憔悴,一时竟是认不得,片刻才迟疑地道:“皇后?”

李皇后看着乾元帝将双眼盯在她脸上,心知自家如今容颜憔悴,可叫乾元帝这般看着,也禁不住抬手摸了摸脸颊,才挤出一丝笑容:“妾皇后李氏参见吾皇。”乾元帝虽诧异她怎么出来了,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与李皇后啰嗦,点了点头,大步向着李皇后这里走来,口中道:“尔等平身。”一面绕过李皇后,来在玉娘跟前双手将她扶起,脸上不禁带了些笑容,“贤妃平身。”

虽诸妃嫔早知只消有昭贤妃在,乾元帝眼中再看不到旁人,可真叫乾元帝这般明晃晃地忽视,脸上依旧是火拉辣地,仿佛叫人劈面打了一掌。又有些有志气的,还拿眼去瞧乾元帝,只乾元帝满眼都是玉娘,哪里觉得出来,便是觉得出来,也不会放在心上。

李皇后叫乾元帝当着这许多人这样忽视,虽知要忍耐,到底气恨埋怨,胸前起伏了几回,咬着牙道:“圣上辛苦了,还请还宫歇息。”乾元帝也不对李皇后瞧一眼,只淡淡地道:“你不好好地在椒房殿养病,出来做什么?”一壁拉着玉娘的手往宫门走去。

李皇后积了多少日子的怨恨,看着乾元帝与昭贤妃这一对儿这般不要脸面,心中自是气恨,忍了几回也忍不住,咬牙道:“圣上是巴不得妾出不来吗。”乾元帝听说便想起倒是站住了脚,回首对着李皇后看了眼,淡淡地道:“你爱怎么想便怎么想罢。”拉着玉娘在前头走,诸妃嫔与皇子皇女们随后。

进得未央宫不几步,就听着一声叫嚷,却是从皇子皇女那堆人里传来的。

乾元帝自西山大营归来,不独皇后与妃嫔们要接驾,便是皇子皇女们也不能例外。只乾元帝虽有五子,无如长子景淳依旧在掖庭禁足,四子景平夭折,如今只余皇次子景和、皇三子景明、皇五子景宁,以及永嘉、柔嘉。景琰三个公主。

景和与景明都大了,景宁不过三岁,景琰更小,都有保姆带着。景琰因在皇女那列也就罢了,景宁人小腿软,在西阙外等了会,早腿软了,小身子晃悠悠地。保姆陆氏看着忧心,只怕景宁摔了,待要抱他,只叫景宁一回回地手推开,迈着小短腿儿跟着几个哥哥姐姐走。

要说景明与景宁为着鹿本就有罅隙,这会子看景宁这般,不独不觉着景宁乖巧,反冷笑道:“跟着个惯会演戏的狐媚子也会演戏了。”景宁虽听不懂景明这话,可听着他语气也知道是骂他,小脸涨得通红,粉嫩地小口抿得紧紧地看着景明,大眼中似乎要落下泪来。

景和在一旁轻声道:“三弟,五弟还小呢,能懂什么?便是你不喜昭母妃,你也不好这样说五弟!”

为着景明与景宁都能听明白,景和这话儿说得极为直白,略懂事些的听着便能明白其中挑唆之意,只景明性子也似高贵妃,并不是个心有城府的,能计算的,更别说只三岁的景宁了。一时景宁双眼都红了,张大眼看着景明,待要问他,到底年纪极小,竟是不值从哪里开口。

景和又续道:“你若是知错了,与五弟赔个不是也就罢了。莫说原本就是你的不是。便是你没甚错,你是哥哥,容让些兄弟,父皇知道了,也只有喜欢的。”景明原就自以为委屈,那能听着景和这句,顿时扬起声来,道是:“凭什么要我与他赔罪!论起长幼,我是哥哥,难道我还说不得他了?!”到底景明也不是一味糊涂的,还知道扯了虎皮来遮掩,“接父皇驾,大伙儿都恭恭敬敬地,独他这般摇摇晃晃,成何体统!”

景宁叫景明这几句一说,虽知不是这个景况,无如年纪极小,能说得整句话已算得聪明,哪里能与人辩驳,乌溜溜的大眼里立时噙满了泪,只强忍着不叫它落下去。可不巧的是皇子们身后跟的是皇女,依着排行,景琰恰好跟在景宁身后,景明这一声就将她惊动了。景宁尚能忍,景琰更小,还不足一岁,受了惊吓哪里是哄得住的,顿时放声便哭,又一叠声地嚷着娘。

若是景明乖觉些,看着景琰哭了,只收声站在一边,乾元帝也不能发作,不想景明如今嫌恶昭贤妃,因景琰是昭贤妃亲女,看着她哭,更不耐烦,又道:“哭哭哭,哭死你。”这话音才落,只看着身边人齐刷刷地跪了下去,诧异地转头看去,还不待他将头都转过去,脸上就着了一掌,直打得他站立不稳,当时就跌在地上,口角都有些腥甜,举手一摸,掌心里都是鲜血。

却是乾元帝先叫景明那句“长幼有序”引得看过来,虽不喜景明在这个时候摆个哥哥款儿与景宁计较,到底不过是小事,不料景明却是对着景琰说了“哭死你。”乾元帝并不是如何看重景宁,可景琰是玉娘所生,玉娘是他心爱的人,由母及女,乾元帝自然看重景琰,更何况景琰与他还是一个生日,生得与他又肖似,乾元帝待着景琰就超脱在诸子女之上。这回听着景明那话,不由想起景明在西山杀了鹿的事儿,便将孩子间一句置气的话看做了诅咒,哪里能忍得,大步过来冲着景明打下去。他这一掌是盛怒出手,全没想着景明也不过是九岁的孩子,不独站不住,连着口角也打裂了流出血来,又拿手抹了,整个下颌瞧着都沾了血。

这一下变起俄顷,高贵妃要楞得一愣才晓得扑过来,一把将景明抱在怀中护着,已顾不得乾元帝是皇帝了,只哭道:“我的儿!你爹竟是这样狠心。”乾元帝咬牙道:“这蛇蝎心肠的东西,阿琰能多大,不过哭几声就能叫他诅咒,日后还了得!弑君杀父也做得出来!”

高贵妃虽无有多少知识,可爱子之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又在宫中这十数年,听着乾元帝这番话,知道利害,只哭道:“阿琰是孩子,妾的景明就不是吗?他不过信口一言,便是错了,圣上打也打了,罚也罚得,圣上却加了这样的罪名与景明,可是不叫我们母子活了。”

乾元帝听着高贵妃这话冲冲大怒,冲着高贵妃一脚踢过去:“贱人!这都是你教得好儿子!”还待再骂,就听着身后几人叫道:“贤妃娘娘,贤妃娘娘。”转头一瞧,却是玉娘脸上雪白,摇摇晃晃地站着,这才想起玉娘有晕血之症,想是叫景明下颌的血吓着了,这才放过高贵妃母子,回身将玉娘半扶半抱地搀了,往合欢殿去了。只抛得高贵妃心中气苦难言,景明却是叫乾元帝打怔了,张着眼看着乾元帝离去的方向,一滴眼泪也没有。

第191章 病发

景明一滴泪也没有,可高贵妃却将他抱在怀中直哭了个声哽气噎,便是高贵妃从前得宠时目中无人,妃嫔们瞧着他们母子如今这副模样,也觉得怜悯,就有过来劝解的,七手八脚地将高贵妃母子从地上扶起,只说是:“圣上偏心着她,咱们又能如何呢?娘娘且忍忍罢,到三殿下长成也就好了。”再看高贵妃怀中的景明脸上鲜红的五指印,口角带着血痕,便是景明口无遮拦,到底也是个孩子,不过说错一句半句,乾元帝这个当人父亲的就下这样的手,在场诸人都觉乾元帝心狠无情。况亲生儿子他尚且如此相待,何况她们,不免都起了兔死狐悲之叹。

又说高贵妃抱着景明哭了场,到底叫人劝了回去,高贵妃回到昭阳殿,看着昭阳殿中精美依旧,还是她得宠时,乾元帝赏她的,当时还是夫妇母子们一团儿喜气。如今已可说是物是人非。高贵妃满心悲凉凄楚,拿手撑着头坐着发了会怔,忽然就嚷了起来:“陈氏!”

今日高贵妃母子叫乾元折辱的事陈女官也听着了,她素知高贵妃是个爱迁怒的,只躲在一边,怕引起高贵妃注意,不想还是听着高贵妃唤她,只得提心吊胆地过来:“娘娘。”高贵妃瞥见陈女官,探出身子将她的手腕一把握着,逼近陈女官道:“那对儿贱人都爬到了我们母子头上,哈哈,要她们死可是便宜了她们!那香囊呢?你告诉我,搁哪儿了?!交出来给合欢殿送去!我倒是要瞧瞧,要那贱人留了一脸的疤,咱们那情种圣上可还会不会如珠似宝地待她!”

陈女官听着这话,身上一丝力气也无有,摇头道:“娘娘,娘娘您轻声些儿,叫人听着了,奴婢固然一死,您也有罪名啊!”高贵妃只一想着景明脸上的指印,口角的鲜血便是心如刀绞,咬牙切齿地道:“我如今还怕什么!如今不过是个养子,她就把我的景明看做眼中钉。要叫那个贱人自己生个,还有我们母子活路吗?!”只看圣上今日的模样,怕是那贱人说句要她们母子死,那偏心的就能下旨赐死,“她不叫我活,我也不叫她活!”

陈女官叫高贵妃这话吓得魂飞魄散,顾不得什么扑上去将高贵妃的嘴捂着,满脸是泪地道:“娘娘何至于此!奴婢对天发誓,那香囊是扔在了合欢殿后头的鹿圃里了,您再等等,再等等。”

高贵妃一把将陈女官推倒,拿双眼紧紧地盯着她,满是泪痕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来:“好,好,我等着。我只告诉你,若是叫我知道你背着我捣鬼,你哥哥弟弟可就不用活了。”陈女官看着高贵妃的模样,竟是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

而合欢殿那头乾元帝与玉娘小别重逢,自是十分有情,乾元帝将玉娘抱在膝上坐着,双眼看在玉娘脸上细细打量,又问玉娘这些日子身上怎样,御医请了几回脉,脉上怎么说,药有没有按时吃等等。

玉娘一一答了,对着乾元帝脸上也细看了回,眉尖微蹙,拉着乾元帝的手道:“妾看着圣上竟是黑瘦了好些,圣上忙碌时,妾不能在圣上身边服侍,妾心中十分愧疚。”乾元帝听着这话,心上喜欢,揽在玉娘纤腰间的手加了些力气,按着玉娘倒向他的胸膛,在她脸上一香,附在玉娘耳边笑道:“你若是真心愧疚,一会子好好地顺着我就是了,要是这不肯那不行的,我可不答应。”

这话中意思玉娘如何不明白,脸上顿时满是羞色,娇嗔道:“圣上,妾哪里是这个意思。”乾元帝在玉娘唇上亲了亲,笑问:“那你说我是什么意思?”玉娘斜睇了乾元帝眼,泠泠秋水眼中仿佛滴出水来,也是小别胜新婚,乾元帝叫玉娘这一眼看得满心火热,将玉娘抱入净室,自是好一番温存缠绵。过得半日才将玉娘抱回寝殿,搁在牀上又纠缠着求又欠,好容易才云收雨散,玉娘已倦极,几乎是立时就沉沉入睡。

乾元帝虽未餍足,看着玉娘倦成这样,到底爱怜疼惜,不忍再纠缠,扯过锦被来将玉娘严严实实包了,自家半撑着身子将玉娘的睡容欣赏了回,方披衣起身,走到外殿,点过金盛来,问他:“皇后如何出来了?”

金盛早预备着乾元帝动问,便将陈淑妃说的那些话儿与乾元帝学了,觑着乾元帝神色冷淡,小心地道:“娘娘以为,淑妃也是宫中老人了,淑妃都没个主意,她也不好做主。故此请问了殿下自己的意思。”

乾元帝冷笑道:“你们娘娘以为人人和她一般老实呢?去问她?她自然是要出来的。这些年,阖宫上下,除了她,还有哪个在她眼中?也只有她才能得她些青眼。这回便是她们两个串联起来,哄你们娘娘罢了。也难怪你们娘娘,她才多大,还是个孩子呢,哪里知道这些。”

乾元帝这番话,若是换个糊涂些的被这一串儿她给搅乱了,金盛是个灵醒的,不然也不能做得昭贤妃心腹,哪能不明白,这是说陈淑妃得李皇后青眼,这回是她们两个串联起来哄昭贤妃。只这样的话,乾元帝说得,金盛却是跟不得,只愈发将腰弯得低了些,一声儿也不出。可瞧在乾元帝眼中却成了玉娘是个软糯老实的,连她的内侍总管也老实,都这样了也一句褒贬不肯加,愈发觉得玉娘离不开他的护持。

因乾元帝有了这个认识,便不肯叫陈淑妃依旧掌着宫务,却也不能便宜了李皇后,次日便下旨,只说是李皇后身子好了些,理该掌管宫务,着陈淑妃即日就将宫务缴还。只李皇后久病初愈,身子还未健旺,故使昭贤妃代掌凤印,在旁辅助,小事可自决,无事不要打搅皇后休养。

这道旨意看着仿佛是将宫务还在了李皇后手上,可凤印依旧在昭贤妃手上。尤其那句“小事可自决,无事不要打搅皇后休养”,何谓大事,何谓小事?哪里来的定规。究其根本,不过叫李皇后占个虚名罢了,掌管后宫的,依旧是乾元帝心尖子:老实可怜的昭贤妃。

旨意一下,固然险些儿再将李皇后气倒,便是陈淑妃这样沉稳的人也在自家宫中撕了好些帕子,还是景和劝她道:“母妃休怒,快有热闹瞧了。”他的双眼闪亮,嫣红的口角也带了笑意,语气中竟有些兴奋难耐。

景和说这话没几日,果然就出了事,却是景明病了。

景明叫乾元帝当众怒叱了回,当日就有些恹恹的,一连两日没踏出殿门,就是送进去的膳食也动得少。高贵妃亲自来了广明殿,劝慰了好一会也不能使景明露出欢颜来,直叫高贵妃心疼得又哭了场,只得来寻景和,求着景和多加照拂,景和哪能不应,又叫高贵妃放心:“高母妃只管放心,三弟是我弟弟,我哪能不爱护他。”

可景明因连着几桩事都与景和有关,虽他还不能明白景和深意,却是本能地对景和有了提防,不肯理他。景和以答应了高贵妃为由,一次次在景明所住的偏殿的窗前叫着三弟,又扯着乾元帝说话,不止说高贵妃如何关切景明,便是乾元帝,他也一样关爱景明。果然激得景明发怒,在殿内赶景和走,又道:“不用你假惺惺地。”待得景明骂完,景和唉声叹气地走开,过得半日就如此这般来一遭儿,一连两日,直叫人觉得景和这个兄长是个友爱的,景明却是任性不懂事的狠。

过得了五六日,景明便病了,前些日子不吃是闹脾气,这几日却是吃不下,这日清晨不过吃了两口粥竟就吐了一地。王振忙来服侍,先要景明换沾染了污物的衣裳,只把衣裳一解,却看着景明身上有着数处红点,心上忽然一跳。起手往景明额头一探,果然火烫。

王振是有些见识的,看着景明这个模样,心上隐约知道不好,手脚都有些发软,忙先过来与广明殿的内侍总管张让说了。张让听着王振所说,也有些怕,强自镇定道:“你且别急,许是三殿下吃错了东西,哪里就是那病了。我且回贤妃娘娘去,你好生照应三殿下。”想了想又道:“三殿下身边的人,都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