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太妃只想着她与乾元帝总有母子名分在,且她为永兴帝祈福这些年,在朝野早得了贤名,乾元帝便是为着他自家的名声也要善待她,不成想,卢雪连着乾元帝的面儿也没见着,就叫金盛拦下了。

金盛与卢雪有些儿旧怨,说来也没甚要紧的,不过是卢雪先发迹金盛后发达。卢雪是巴着万贵妃出头的,而金盛从前时运不济一直不能出头,却又不肯与卢雪低头,因此彼此都有儿瞧不上。如今先发迹的那个如今要求到后发迹的跟前来,少不得要受些儿言语,金盛听着卢雪言道万贵太妃得病,要请御医,便慢条斯理地道:“卢少监也是当老了差使的,怎么也糊涂了?贵太妃身份尊贵,自家就能宣御医,并不用报到咱们殿下面前来。若是因此耽搁了病情,知道的,是贵太妃太小心了,不知道的,还当着咱们殿下如何张狂呢。咱们殿下岂不是冤枉,到时还要劳动卢少监还一个个替咱们殿下分辨去。”

卢雪微笑道:“原早该过来的,不想清凉殿下新换了人,穷怕了,与我啰嗦了回。”金盛眉头也不动下,又道:“卢少监手上散漫,又是个有慈悲心的,惯常的肯赏人东西,宫里当老了差的,哪个不知道呢。”

卢雪那是在金盛跟前说他叫人索贿了,虽清凉殿下人手安排大多是乾元帝的意志,可到底也是后宫事,说与玉娘这个皇后有关倒也扯得上,好叫金盛不再纠缠,不想金盛反口说他行贿。卢雪见金盛不肯退让,只得偃旗息鼓,赔笑道:“我即来了,还请金内侍通禀一声。若是殿下不见,也给个准信儿。”

金盛笑嘻嘻地将卢雪上下打量了回,将袖子一拢:“等着。”说了转身折了进去。卢雪在原地等了没一会,就听着脚步急响,再抬头时却是金盛在前,身后跟了数个膀大腰圆的内侍,冲着他奔了过来,不待卢雪明白过来,已叫两个粗壮内侍反剪了双臂按在地上。

卢雪心下大骇,急急喊道:“我是奉着贵太妃娘娘令旨来求见殿下,要延请御医,你们扣住我做甚!”他才喊得这句,就叫人将两腮一捏,迫不得已将嘴张大了,一颗麻核塞了进来,外头又把布条捆上,顿时说不出话来。

金盛在卢雪面前弯了腰,把个脚在他身上轻轻一踢,叹息道:“哥哥,这可是你自家作死,当弟弟的方才已劝过你了,是你不听哩。”说完直起腰来,冲按着卢雪的俩个内侍道:“送去宫正司,与楼司正宣殿下口谕:少监卢雪,贵太妃娘娘病重,这厮不去请御医,反故意拖延,实为大不敬,若不严惩,如何服众。着实地打。”

“着实打”又不说数目,分明是要将卢雪杖毙。这一下事发突然,全不在万贵太妃与卢雪的计算中。卢雪骇得连挣扎也忘了,把双眼盯着金盛,就看金盛脸上带着愁容地道:“咱家这就去请御医。我们殿下素来敬重贵太妃替先皇祈福的贤良贞烈,听着贵太妃有病,急得什么似的,命咱家速宣御医,还要咱家亲自陪着去,卢少监,你只管放心,”

卢雪待要说甚,可他口中塞着麻核,又哪里说得出话来,就叫两个内侍拖离了椒房殿,直送入宫正司。

宫正司诸人都已歇下,因是椒房殿来人,楼司正忙起了身,整顿了仪容过来领旨,待听着卢雪罪名,又听皇后口谕叫她只管用心打,心上暗暗叫苦,不由自主把一旁的卢雪看了眼。

说来楼司正当日正是交好了卢雪,由卢雪进言方才得了万贵太妃青眼,而后一步步做到宫正司司正的位置上来,算是大殷朝头一份了,卢雪与她算是有恩,今日忽然要她将卢雪“着实打”,楼司正心上自然挣扎,无如皇后口谕也是懿旨,违背不得。

因有椒房殿的内侍们看着,便是楼司正也不敢徇私,只得咬牙点了两个行刑的太监来,指了卢雪与他们道:“殿下口谕,卢雪大不敬,合该严惩,着着实打。你们用心些。”

最后那句便是宫正司里的黑话了:着实打,不过是叫行刑时不必留情,还能有一线生机,而用心打,却是叫行刑的直接往死里打,依着这些人的手段,不过十数杖就能叫人结果性命,也算是个卢雪个痛快了。

卢雪听楼司正这两句,知道绝无幸理,便不再挣扎,闭了眼等死。当两掌宽的实木板子此起彼落地落在他腰臀上时,起先是火啦辣的疼,四五板之后,卢雪疼得已有些迷糊了,恍惚竟是想起了那个白面内侍的话来:“不是贵太妃病了么?您抓紧些,早去早回。”怪道觉得他们两个像黑白无常哩,原来如此,卢雪不禁想笑,只闷闷笑得一声,一口气吐了出来便再没进的气,身子挺了挺,已是气绝身亡。

行刑的手下也有数,又打得几板,看着卢雪身子一动不动,停了手,往他颈边一摸,见摸不着脉息,便回报与楼司正知道。楼司正白了脸儿与送卢雪来的两个内侍道:“两位,已行完刑了。卢少监捱不住板子,已去了。”

两个互瞧了眼,由一个去复检了回,看卢雪腰臀上满是鲜血,手腕与脖颈处都无有跳动,这才确信卢雪已死,这才道:“殿下原是小惩大诫,哪知道卢少监这样体弱,实在可惜。”说了两人相携而去。

楼司正看着椒房殿的人去远了,这才觉着手脚发软,跌坐在交椅上,呆呆坐了好一会,连着下属来问她如何料理卢雪尸身也没听着。

又说万贵太妃万没想着玉娘忽然下了杀手,正等着卢雪带了御医来看她。她原就年老体弱,清凉殿中又颇为辛苦,是以大病无有,小病倒是不少,任哪个御医来都不好说她无病。她再在御医跟前哭得一场,说不得就能离了这清凉殿,便是不能离开,她要刘焘夫妇来侍疾,乾元帝那个好面子的还肯拒绝吗?不管是叫她离了清凉殿还是让刘焘夫妇来侍疾,乾元帝便不能将她们母子再隔绝,要交通起来自然方便许多,正是个能进能退的好计算。

不想御医倒是来了,可陪着御医的却不是卢雪而是椒房殿的内侍总管,内侍监金盛。万贵太妃看着金盛脸上的浅笑时,心上已知道怕是哪里出了岔子,面上依旧是个镇定模样,道是:“怎么是金内侍来了,卢雪呢?”

金盛躬身道:“回贵太妃娘娘,殿下听着贵太妃娘娘有疾,十分焦急,原要亲身前来的,叫圣上劝着了。是以殿下命奴婢前来伺候贵太妃娘娘。还请娘娘安坐,御医好请脉,待御医请完脉,奴婢回去复旨,也好使殿下安心。”

万贵太妃听金盛答非所问,心上更觉不详,便仗着身份道:“狗奴才!我问你的话,你如何不答!莫非你仗着椒房殿的势,不将我这个贵太妃放眼中么!”金盛将袍子一撩,在万贵太妃面前跪了,似笑非笑地道:“奴婢不敢。奴婢斗胆,卢雪下落贵太妃娘娘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万贵太妃听见这句,顿时倒退了步,还是左右宫人扶住了这才没跌倒。万贵太妃将左右宫人挥开,把手指着金盛:“皇后将他怎么了!”

金盛抬起头来,将万贵太妃瞧了一眼,又低下头去慢条斯理地道:“您病着,卢少监不说立时去请御医,反去椒房殿啰嗦,说了许多话,语焉不详,这是不将贵太妃您的凤体康泰放心上,实乃大不敬。是以殿下恼了,将他送去了宫正司,着楼司正着实打,也好叫卢少监长长记性,日后好生伺候贵太妃娘娘。”

万贵太妃是在未央宫打滚了几十年的人,如何不明白金盛话中意思,什么“着实打”,这分明是要卢雪的命,这会子只怕卢雪已经叫宫杖活活打死了。

万贵太妃自以为椒房殿那位谢皇后从前看着稳重,如今坐稳了后位便猖狂起来,口中不说,心上不免看轻了两分,是以想了这条借病脱困的计来,虽不好说万无一失,可就是不成,也吃不了什么亏去,不想谢皇后竟是抓着全不是错处的错处发难,直接将卢雪打死,折了她一条有力的臂膀。

这还不是要命之处,卢雪是她身边掌事太监,他即殒命,无论是乾元帝还是谢皇后,要再派个内侍总管来,正是个顺理成章的事。到时岂不是她身边时时刻刻有乾元帝与谢皇后一双眼目紧紧盯着,她还能做甚事!便是做些手脚来要她性命怕也不难。

万贵太妃想在这里,只觉得眼前发黑,颤抖着手指了金盛道:“你,你,你。”连说得三个你字,下头竟是哑口无言。

金盛看着万贵太妃气倒,转与身边御医道:“御医,你快看看贵太妃如何了?怎么连着话也说不周全,可是病加重了。”御医听说,当即走在万贵太妃面前,跪倒在地:“请贵太妃娘娘凝神定气,臣也好请脉。”

朝野看着万贵妃受封贵太妃,刘焘得封亲王衔,人人只道乾元帝善待庶母庶兄,可御医长年在宫中服侍,自是知道实情,乾元帝不过是要叫这对母子活受罢了。这会子椒房殿的内侍总管看似恭敬,可说的话中句句带刺,分明是有意要气倒万贵太妃,是以还没请脉已有了盘算,总要将病情格外往重里说。不想他才说了要请脉的话,就叫万贵太妃啐了一脸:“你当我疯了吗?!”

第328章 气疯

御医虽说多是行走在内廷,到底不是内侍是皇家奴婢,也是堂堂天子臣属,吃着万贵太妃这一啐,脸上顿时由红转白,又由白转红,究竟不敢发怒,忍气吞声地道:“臣不敢。”万贵太妃厉声喝道:“即不敢,如何还在我面前跪着!滚一边去!”又抬了头与金盛道:“你去请皇后来,我倒有话要问问她,我的人请她下诏宣太医,如何她要打杀我的人!”

金盛委屈道:“贵太妃娘娘,殿下只是着将人送去宫正司教训,何曾下过杖毙的旨意。便是卢少监殒命,也是他辜负了贵太妃娘娘的教导,咎由自取,怪得哪个呢。”

万贵太妃叫金盛这番砌词气得更是恼怒,左右谢皇后打杀了卢雪,是要与她破脸的架势,她还顾忌个甚,便指了金盛道:“狗奴才,哪个与你的胆子这样顶撞我,莫不是你仗着皇后势派,以为我就不能将你送去宫正司吗!”

金盛撩了袍子在万贵太妃眼前跪了,叩首道:“贵太妃娘娘息怒,您要见殿下,奴婢怎么敢拦呢?只是您怕要等到明儿了。您忘了么,殿下听着您病了,原本就是要来的,是圣上言道,天暗风寒,殿下素来体弱,万贵太妃您又一贯儿慈爱,必不忍殿下辛苦,这才将殿下拦着。”

万贵太妃听着金盛比出乾元帝这一番瞎话来,气得手指发抖,却也不好拧着这回子就要见皇后,忍气半刻才道:“好!好!我明儿就恭贺皇后凤驾!”说着又把金盛与御医扫了一回,将袍袖一甩,转身进内殿去了。

金盛见万贵太妃这幅形容,暗自摇了摇头,一般是是侧妃出身,万贵太妃当年手握着素有贤名的庶长子齐王刘焘,敬贤皇后又没的早,宫中也算她一家独大了,饶是这样,她也没能叫永兴帝将她扶正。而皇后入宫时不过是个采女,上头不光有个李庶人,还有高贵妃与陈庶人,一层层大山压着,可谓势弱,可这才几年,上头原先这几位失宠的失宠,废的废,后位也落入她掌中,如今已算是六宫虚设。两下里比一比由此就能知道,万贵太妃与皇后两个心机手段相差甚远。万贵太妃不曾亲身领教过皇后的手段,以为皇后好性儿好拿捏,想借着她与今上别气,可不自讨没趣。

因看着万贵太妃进了内殿,金盛便过来将御医扶住,还叹一声:“您起来罢。”御医恨恨地把袖子举起来抹一抹脸,到底不敢口出怨言。金盛又把清凉殿中的几个宫人内侍挨个儿看了遍,似笑非笑地道:“好好服侍太妃娘娘,莫叫贵太妃娘娘病情加重了。”宫人内侍们听着卢雪身为少监都已被杖毙,何况他们,一个个都些胆寒,听着金盛吩咐齐齐答应了。金盛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笑容来,转与御医叹道:“我们走?”

御医呆在清凉殿,叫四周冷风吹着,如立针毡,听着金盛这句,如奉纶音,连声称是拎了药箱子随在金盛身后出了清凉殿。顺着石阶下台时,金盛因与御医叹息道:“不意贵太妃娘娘病得如此沉重,竟是胡言乱语起来。”御医先是一怔,立时就明白过来,脸上做些苦恼神色来与金盛叹道:“贵太妃娘娘想是外邪入侵内感失调,以至精神不属,言语无当,下官才疏学浅,实在无能为力。”

金盛见御医识趣儿,脸上隐约有几分笑意,也点头叹道:“照说贵太妃娘娘日日礼佛,受神佛保佑,理应神台清明,如何会这样,真真叫人想不明白。圣上知道,也要叹息的。”御医连声称是。两个这一番说话就到了清凉殿下,又相携着来椒房殿交旨。

乾元帝瞧着天色颇晚,不肯叫玉娘辛苦,自家过来见了御医,待听着御医言道万贵太妃许是中了外邪,把鼻子哼一声,道是:“知道了,你下去罢。”看着御医连滚带爬地退出去,便冲着金盛一勾手指。

金盛赔着笑趋近几步,笑嘻嘻地道:“奴婢在。”乾元帝起脚就踢在金盛膝盖上。乾元帝这一脚并不重,金盛却是趁势跪倒:“奴婢惹着圣上动怒,奴婢该死。”乾元指一指金盛道:“你这狗奴才,当朕不知道吗?他的话是哪个教的?”金盛听说便与乾元帝磕了头道:“圣上明见万里,犹如洞烛。只是奴婢也实在是气不忿,咱们殿下是何等人,宁可委屈着自家也不为难人的,贵太妃偏说那些话。”说了便将万贵太妃言行说了一回。因金盛知道,当时多的是人证,是以竟无一字加减,饶是这样,也叫乾元帝脸上铁青。

乾元帝怒气冲冲地道:“她以为她是什么东西?要皇后去见她?她也配!”转脸与脸露委屈跪在地上的金盛道,“你起来,明儿你去见她,告诉她,是朕的旨意,叫她好生吃药,待病好了,再与皇后相见,也省得冲撞了。”

这话儿十分刻薄,莫说万贵太妃本就有了些年纪,在清凉殿这等苦地方呆久了,身子也有损伤,一气之下,竟就真的病倒在床。说来,万贵太妃这一场病不过是偶感风寒,若是御医们用药得当,万贵太妃又能按时吃药,用不了数日就好起身的,不想万贵太妃这一场病竟是始终不愈,直拖了半个来月也不见有起色。

万贵太妃也是在宫中呆了这许多年的人如何不知道只怕是乾元帝或谢皇后做的手脚,可若是他们有意要她性命,不肯叫她痊愈,如何又不叫病势加重?不待万贵太妃想明白过来,乾元帝就下了旨,旨称万贵太妃病重,思念齐王与齐王妃,令齐王与齐王妃入宫侍疾。

旨分两路,一路径直下到了清凉殿,却是乾元帝新拨与清凉殿的内侍总管袁有方,亲自告诉万贵太妃知道。

袁有方年纪还轻,只在三十上下,身量儿颇高,白生生的脸庞,嘴唇却红,又极瘦,衣裳穿在身上仿佛套在竹竿上一般,若是卢雪还再生,瞧着他定然变色,原是在清凉殿下将卢雪拦了好半日的白面内侍正是此人。

万贵太妃听着乾元帝旨令齐王夫妇进宫侍疾,立时知道乾元帝这是要将他们母子一块儿关了,她原是有病的人,听见这个,难能不急,直道:“我的病用不着他们!”

袁有方哪里管万贵太妃说甚,自顾自慢条斯理地道:“您得多谢皇后殿下,若不是皇后殿下与圣上进言,道是:‘宫人内侍们服侍得再周到,到底比不过亲生儿女。倒不如将齐王与齐王妃宣进宫来侍疾,贵太妃看着儿子儿媳,心上先就轻省了。且如今又没什么大事,齐王世子也将成人,总该叫他历练历练,齐王府日后总要交给他的。’圣上听着殿下所言成理,这才准奏。贵太妃娘娘,您能与齐王殿下母子们在宫中相聚可不是该多谢皇后殿下。”

万贵太妃本以为是乾元帝自家量窄,不想竟是玉娘进的谗言,气得浑身发疯,咬牙切齿道:“真是要多谢她了!”她原是有病在身的人,再这一气,病势果然加重许多。

另一道旨意由昌盛捧着下到齐王府,且立等着齐王夫妇动身。

齐王妃把个极厚的红封送与昌盛,又婉转恳求,求昌盛留些时间与他们夫妇,叫他们能与儿女们交代一番,再来也好收拾些换洗衣裳。

昌盛将红封推了回来,又笑道:“王妃您玩笑了,宫中甚没有呢?您是去侍疾,又不是不回来了。若是您实在不放心世子与郡主,奴婢倒是有个主意,万贵太妃到底是世子与郡主的祖母,若是有世子与郡主在眼前侍疾,这病啊许还能好得快些,您说呢。”

乾元帝待着万贵太妃与齐王怎样,齐王夫妇还能不知道么?这一番说是侍疾,可什么时候能出来,哪个也不知道。若是将一双儿女带进去,岂不是叫他们一起吃苦,再没出头之日。是以齐王夫妇听见昌盛这句,哪里还敢再拖延,只得将王府长史与两个侧妃唤来,各自吩咐几句,只叫他们务必门禁,不要与人轻易往来。看得长史与侧妃们答应了,夫妇俩这才忍痛出来。齐王府外已停好了宫车,车帘高高挑起,正等着齐王夫妇上车。

夫妇俩含恨忍泪上得宫车,齐王妃到底忍不住从车窗回看了眼,见永兴帝御笔所制的匾额上齐王府三字依旧闪亮,想及自家这一去不知何时回还,不禁泪如雨下。

齐王心上知道这回大概是严勖冤魂缠住谢皇后这一流言叫刘熙起了疑心,虽无实证,可刘熙是什么脾性,哪管有没有证据。看着自家妻子落泪,心上十分后悔不该听了万贵太妃的话,探出手去将齐王妃的手抓住,迟疑了片刻才道:“是我们母子害了你们。”齐王妃垂眼看着齐王覆在自己手掌上的那只手,又听耳边一声叹息,眼泪落得更急,

原是玉娘苏醒后就疑心是万贵太妃母子出的手,虽赵腾那里还未送消息来,然而玉娘原本就是跋扈性子,遭遇家变之后,心性更是顽强,怎么肯忍下这口气,是以在万贵太妃遣了卢雪来要请御医时,逼令楼宫正将卢雪杖毙。

宫正司宫正楼氏是在朝云杜鹃一案入了玉娘的眼。当时朝云扼杀杜鹃此案明明还有疑点,那楼司正却是草草了事,就叫玉娘起了疑心。再一盘查,她原来是靠着卢雪发的迹,而卢雪又是万贵太妃心腹。要说楼司正与万贵太妃一丝干系也无,真是鬼也不能信。

只是要拿下她容易,可那万贵太妃拘与清凉殿多时,还能动这样的手脚,想来在宫中还有人脉,动了楼司正多半是个打草惊蛇,因此玉娘只做不知。待得卢雪这回送上门来,玉娘便逼着楼司正将卢雪杖毙,一来折了万贵太妃一个要紧的臂膀;二则,楼氏即打杀了卢雪,万贵太妃还肯放心用她吗?万氏若有那样的胸襟手段,也不能穷永兴帝一朝也没坐上一直虚悬的后位。

第329章 警示

可只除一个卢雪、叫楼氏与万贵太妃离心,又怎么能叫玉娘气平,她万贵太妃母子即敢来招惹她,也怪不得她无情了。因玉娘深知乾元帝忌讳齐王,故而在他面前闲闲一笔,只把齐王夫妇提起,果然正中乾元帝下怀,将齐王夫妇召进宫来侍疾。待得齐王与万贵太妃母子们在清凉殿相聚,两个都是面带忧色,虽乾元帝顾忌着朝野议论,不能将齐王杀害,可甚时再放他出去,就是个未定之数。

齐王妃因不知其中还有玉娘手笔,乍了胆儿与万贵太妃与齐王道:“殿下素来肯与人为善,不若妾去求一求殿下,将王爷放出去。王爷到底是成年男子,久住宫中也不成话。”齐王待要点头,就看着万贵太妃一声冷笑道:“求她?不是她,你我还落不到如今这个地步。”将身边服侍的宫人内侍都喝退了,这才将袁有方所言与齐王齐王妃低声说了回,恨声道,“她逼着楼氏将卢雪杖毙,这等狠毒的心肠,也不怕报应!”齐王与齐王妃听说,只是相顾无言,暗自懊恼不该无端招惹她,如今可怎么了局。

正当齐王妃发愁之际,便听得殿外有内侍报说殿下宣召齐王妃。齐王妃无奈,只得应道:“妾知道了。”略略收拾一番,随内侍下得清凉殿,逶迤往椒房殿去。

齐王妃进得椒房殿,却见殿内不止玉娘一个,高贵妃与窦淑妃陪坐在两侧,她进殿前仿佛正说着话,看她进去,两个脸上笑容尚未及收敛,倒是见了她,一个将脸转了转,一个却把头略低,倒像有些儿尴尬的模样。

齐王妃原就忐忑,看着这样,更是不安起来,镇定了心神走在玉娘脚前就才要拜倒,叫玉娘使左右扶住了,就听得玉娘闲闲笑道:“不过是寻你说些闲话,自家妯娌很不必这样拘礼。”又说赐坐。

因她来前,高贵妃与窦淑妃两个分左右在玉娘手下坐着,玉娘一说赐坐,虽贵妃与齐王妃品秩一般,细论起来,齐王妃到底是齐王正妃,高贵妃便站了起来,将位置让与齐王妃。齐王妃谢过高贵妃,在玉娘手下坐了,面上带些笑容,小心翼翼地道:“殿下病时,妾曾想进宫侍疾,是以递过折子,圣上言道殿下不爱人叨扰,不准妾所请。妾中心不安,常日惴惴,如今看着殿下大愈,方得安慰。。”

玉娘便微微笑道:“齐王妃看着我好了,所以安慰么?”齐王妃听这句颇有些儿名堂,不禁将身子动了动,又笑说:“莫说是妾,天下臣民听着殿下大安,也都感谢上天恩德。”玉娘点头叹息道:“也未必哩,有些儿愚民,胡乱相信鬼神之说,道我是叫冤魂缠上,所以不信。这话儿实在可恼,齐王妃,你说可是也不是。”

齐王妃虽知玉娘召她无有好事,不想玉娘竟是当面把故事提起,饶是她素来镇定,一时也有些儿尴尬,红了脸道:“便是有冤魂,也比不过殿下有洪福,神佛庇佑。”玉娘听说,转与高贵妃笑道:“我醒了,是我有福,我若是一睡不醒,可不成了无福之人,鬼神厌弃。”

还不待高贵妃开口,齐王妃已立起身来,在玉娘面前跪了:“妾失言,妾万罪。”高贵妃这才笑着与玉娘道:“齐王妃素来是个谨慎的,殿下这话可吓着她了。”一边窦淑妃也笑道:“殿下这话说得果然吓人,亏得妾与贵妃姐姐问心无愧,不然可怎么坐得住呢。”这两个一人一句,把话说得刀子一般,直刺得齐王妃请罪也不是,不请罪也不是,脸上涨得通红,还强笑道:“贵妃与淑妃说得是。”

玉娘这才笑道:“罢了,你们俩个回去罢,我有话要与齐王妃说。”高贵妃与窦淑妃两个这才站起身来,行礼而退。齐王妃见高贵妃与窦淑妃两个出去,又觉玉娘目光直直盯在身上,不由将背挺得笔直。

不想她坐了好一会,只不听着玉娘开口,她是心上有病的人,看着这样,自然是心思百转,正想玉娘是不是猜着了实情,只是无有证据,这才撺掇了乾元帝将他夫妇二人宣进宫来,这会子又支使了高贵妃与窦淑妃两个讥讽她;转念又觉着玉娘不独能哄住乾元帝这般多疑的人,连着从前的对头高贵妃如今都规规矩矩的,可见不是常人。即不是常人又怎么肯做这样粗疏之举。

齐王妃正在猜测,忽然听着耳畔有人道:“齐王妃,齐王妃,殿下与您说话呢。”这声音响得忽然,齐王妃陡然一惊,这才回过神来,谢皇后与她说话?如何她没听着,又说的甚?齐王妃抬头看向玉娘,却见玉娘也正看过来,一双眼瞳黑白分明,隐隐带些嘲讽,心上陡地一抽,不待她辩解甚,就听玉娘淡淡道:“齐王妃即急着回去伺候万贵太妃,我就不留了,你回去罢,小心服侍。齐王府中你只管放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不能出事。”

齐王妃原想假托身上不好这才分了神,不想玉娘她是为着万贵太妃分神,倒叫她无从辩解,也辩解不得。又听玉娘令她退下,只得立起身来,行礼告退。才走到殿外,齐王妃浑身忽然如浸冰水一般:她好端端地提着齐王府作甚?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不能出事”这话在齐王妃耳边炸响,唬得她霍然回过身去,却看椒房殿中的凤座上空无一人,谢皇后已然进去了。便是这样,更叫齐王妃心中害怕,当下转回身来,脚下加快,跌跌撞撞地就回清凉殿去了。

待得进清凉殿,齐王妃顾不得宫人内侍们都在,直扑到齐王面前,颤了声道:“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不能出事!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不能出事!”

齐王与万贵太妃叫齐王妃这两句说得摸不清头脑,万贵太妃先皱眉将殿中服侍人等看了遍,那袁有方执着拂尘端端正正地站在殿中,看万贵太妃看过来,忽然露齿一笑。他原就生得白面红唇,这一笑又露出洁白的牙齿,竟是格外可怖。

万贵太妃看着袁有方这幅形容,再把齐王妃的话想了想,心上狂跳起来,莫不是刘熙这薄情寡义的,畏惧天下人言,不敢拿他异母兄长如何,却要除了兄长后代血脉?是以方才纳了谢皇后进言,将齐王夫妇都接进宫来。

万贵太妃想在此处,满面惊惶地将儿子媳妇瞧了眼,齐王与齐王妃也正想到此处,一般抬起头来向万贵太妃看去:虽说天下脚下,齐王府又是亲王府自有王府亲卫,可若是趁着齐王夫妇不在,群龙无首的时候,寻些籍口将两个孩子引出,做些甚也不是不能的事。

一时之间三人心上俱都惶惶,还是齐王镇定些儿,先叫殿中服侍人等都退出去,方轻声道:“未必就如我们所想。若是他们要作甚,合该将我们瞒个密不透风才是,作甚出言警示?她是他的皇后,自然是夫妇一心的,难道还肯与我们为善不成。”

万贵太妃抖了唇道:“你哪里知道她,脾性古怪得很,性子又狠毒,指不定看着我们都在宫中,是以故意叫我们知道,好看我们鞭长莫及,惶恐终日。”齐王妃听自家婆婆这句,顿时霍然开朗,把齐王袖子拉了,哭道:“是了,是了,便是这样!”一行哭一行把玉娘宣了她去,与高贵妃,窦淑妃一起将她讥讽嘲笑的话学了一回,又道是,“她说妾出神,不将她说的话放在心上。如今回想来,妾虽有出神,确是不曾听得她有说话。她实是没与妾说话呀。这般指鹿为马,分明是故意与妾为难,叫妾白受她训教罢了。”

齐王刘焘从前能叫乾元帝觉着如芒在背,实是有能为的人。可再有能为的人,这十数年如一日的叫乾元帝明里暗里欺压着,可说一事无成,性子执拗强韧些的许能忍辱负重,甚而卧薪尝胆,以图日后报复,偏齐王从前顺遂惯了,忽然一日从天上落在地下,难免失衡,竟是失了胆色,变得优柔寡断起来,不然也不能答应了万贵太妃那条妙计。是以这回子听着齐王妃哭诉,再叫万贵太妃在一旁愤愤,不由也相信了乾元帝或许真有此意,又惊又怒道:“我已奉他为君,俯首称臣,从不敢直腰,他还要作甚!若是不放心,只管拿了我的性命去!与我一双儿女何干!“

这话说得响亮,唬得齐王妃忙扑上去将他嘴捂了,又劝道:“王爷,您慎言!你若是有个长短,叫妾与孩儿们可怎么好呢。”万贵太妃看着齐王这样,格外有气,过来一掌打在齐王脸上,劈面又啐一口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胆色没智量的东西!你若是死了,你以为刘熙放得过阿康?!当年他将沈家女儿十分看重,可为着他自家性命,一样赐死了她,难道他还能留着阿康性命吗?”

齐王原是一时激愤,叫万贵太妃骂得这一场,倒也明白过来,双目赤红地道:“母妃说的是,儿子错了。”说了也顾不得抹去脸上唾沫,先把腰间系的一枚团龙黄玉佩解了下来。这枚玉佩团龙又雕得线条干涩凝滞,更有几处刀痕断续,可见雕这块玉佩的人手工拙劣。而色做赭黄,其沁由外而内,原算不得是上品,偏上头泛着油润,想是叫人常常摩挲了才养出来的,且上头的络子又打得十分精细,又在齐王身上挂着,可见珍爱。

万贵太妃与齐王妃都知道这枚玉佩的来历,正是齐王世子刘康十二岁上亲手雕刻了送与齐王。齐王自得着这枚玉佩,整日佩戴,十分珍爱,这时解下,多半儿要借他做个信物。果然齐王握着玉佩与万贵太妃言道:“若是母妃手上还有人,借儿子使一使。”若是乾元帝要对阿康不利,自然不能在府中杀了他。冲击亲王府,何等大案,便是乾元帝也压不住,是以只有将他骗出,才好施为,而乾元帝即要将阿康骗出,自然不能以宫中名义,自然另生他法,是以只消阿康不出府,便可告无虞。

第330章 活捉

齐王将一盘盘算说与万贵太妃知道,到底阿康是万贵太妃嫡亲孙儿,听着齐王这主意也觉稳妥周全,万贵太妃自然答应。只苦在万贵太妃是叫乾元帝软禁在清凉殿的,从前还有个卢雪好四下联络走动,如今卢雪已死,再要将消息送出清凉殿去,殊为不易。

齐王妃听着万贵太妃与齐王母子两个商议了回,她倒是悄悄想了个主意,只是不敢说,因看他母子二人迟迟拿不定主意,壮起胆子道:“妾倒是有个主意,只不知使得使不得。”万贵太妃听说,转脸将齐王妃看了眼,见她脸上带些焦急之色,双眼却是闪亮,倒真像是有了主意的模样,又想起她到底是刘景□□母,便道:“你且说来听听。”

齐王妃将思绪理了理,缓缓道:“母妃叫圣上拘束在清凉殿行动不得,王爷虽未接着旨意不许走动,可到底是成年男子,也不能随意下山走动。唯有妾,妾即是女子,也是命妇,从前在宫外,不能常与皇后殿下请安。如今进得宫来,自要常常请安,才是臣下本分。母妃手书一封,王爷再将玉佩也给看妾,妾相机而行。”原来齐王妃打着去给玉娘请安的幌子将消息送出清凉殿的主意。

万贵太妃听说,满脸堆欢地道:“这倒是个主意。只是那谢氏不是个好相与的,心思敏捷,你与她说话,千万小心了。”齐王妃答应道:“是,母妃放心。凭她问甚说甚,妾不吐实言就是了。”万贵太妃缓缓点头,待要将齐王妃夸赞几句,就听得一旁的齐王道:“你出入也有许多人跟随,如何与人传信?”齐王妃小心地道:“圣上令妾进宫侍疾,并未指令妾寸步不离。妾若是替母妃折几支花贡瓶,或许使得。”

齐王听齐王妃这样言讲,方缓缓点头。万贵太妃又将齐王妃叫到身边,拉了她的手儿在她耳边细细嘱咐一番,又道:“你千万小心,阿康就靠着你了。”齐王妃温声答应。

他们母子三个在寝殿里说话,又不许人近身伺候,便是傻子也该知道其中有病,更何况那袁有方又是个极精明的,待得齐王与齐王妃走出来,几步踱到齐王与齐王妃身边,弯了腰笑嘻嘻地道:“奴婢伺候齐王殿下,王妃娘娘。”

这个袁少监是在卢雪死后由乾元帝指过来的,便是齐王再蠢笨些儿也能知道,这袁少监说是服侍万贵太妃,实情是监视来了,心上自是恼怒。只他如今也受多了气,颇能隐忍,当时微微笑道:“孤用得着时再唤你。”

齐王原以为袁少监叫他说得这句之后就要退下,不想袁有方依旧笑嘻嘻地道:“殿下可不要与奴婢客气。像这等殿下在殿内坐着,却叫宫人们都避在外头。哟,您瞧瞧奴婢这嘴儿。”说着轻轻拍了自家嘴一下,继又笑说,“您与贵太妃娘娘叫宫人们都退在殿外,知道的,是贵太妃娘娘与您体恤宫人辛苦,不知道的,还当奴婢不会教导人呢。贵太妃娘娘与殿下都是一片慈悲心肠,好歹也疼疼奴婢。”

齐王叫袁有方这几句惫赖的话,说得脸上发红,冷笑道:“孤若是不疼你,只凭你拦在孤身前,孤就好问你这狗东西的不是!莫不是你不知道卢雪是个什么下场吗?”

袁有方叫齐王这几句说得脸上笑容褪得干干净净,嘴唇翕动了两下,到底忍住了,做个惶恐的模样在齐王面前跪下,道是:“奴婢逾矩,还请殿下瞧在奴婢初犯的份上,饶过奴婢这回。”一行说着一行磕了两个头。

齐王心知既然袁有方是乾元帝指了来的,便是自家真将他送去宫正司也不能将他如何,指不定收了袁有方回去,再指个新人来,多半儿更难缠。好在这没了子孙根的东西气性软弱,叫自家几句话吓住,不若就此罢了,因此道:“这回孤且饶了你,若是下回再犯,孤定当将你送去圣上那里,问问宫中内侍可都像你这等张狂!”

袁有方自是连声道不敢,齐王这才叫他起身。袁有方又与齐王磕了个头,方才爬起身来在退在一边。齐王又将他瞪视一眼,便与齐王妃相携离开,走得几步,忽然转回身来,却看袁有方依旧规规矩矩地站着,这才放心走开。看得齐王夫妇走得远了,袁有方这才直起身来,伸展了下腰身,脸上莫名闪过一丝笑容。

又说齐王妃即得着齐王与万贵太妃首肯,次日就要往清凉殿下去,不想袁有方慢腾腾地踱出来将她拦着,又客客气气地道:“王妃娘娘请留步,殿下那里您不能去。”齐王妃故意怒道:“圣上使我与齐王来侍疾而非圈禁,你这样拦着我,可是要矫诏!”

袁有方忙笑道:“娘娘这话奴婢当不起,奴婢便是长了十颗脑袋也不敢矫诏。只是您在宫外并不晓得,圣上素来爱惜殿下,知道殿下不耐烦与人啰嗦,是以令娘娘贵人们十日请一回安。今儿并不是请安的日子。王妃娘娘要与殿下请安,或是再等上七日,自然能见着。若王妃娘娘不耐久等,递个折子请见就是了,您与殿下份属妯娌,殿下还能回了您的折子吗?”

齐王妃听这袁有方这一番长篇大论,十分心烦,却也知道成理,只得忍气吞声回来,亲自写了请安折,复又出来,待要寻个人投去,依旧是袁有方接话道:“若殿下信得过奴婢,奴婢替娘娘走一回?”

齐王妃待要不答应,可仓皇间又寻不出第二个人来,且这袁有方即是乾元帝刘熙的人,想来也不能做这等小儿手脚,这才将折子朝袁有方递过去,袁有方双手接了,转身走出清凉殿。

说来这袁有方脚程倒快,不到半个时辰也就回来了,见着齐王妃还满脸是笑,道是:“殿下瞧着是齐王妃求见,当时就答应了,您这就过去吗?”齐王妃挂心一双儿女,哪肯久待,连忙道:“殿下宣召,妾怎敢拖延呢?待妾换身衣裳。”说了不待袁有方说甚,疾步进殿,拿抿子抿了抿两鬓,又将那枚黄玉玉佩与万贵太妃写就的一张纸条塞在袖中,匆匆转身出来。

袁有方将齐王妃看了看,脸上一笑,道是:“王妃娘娘早去早回。”这话也是常语,由袁有方口中说来,听入齐王妃耳中,便有许多别扭,只这时齐王妃也顾不得与袁有方啰嗦,携了自家带进宫来的宫人匆匆往椒房殿赶去。

要说上回齐王妃来见玉娘,叫玉娘一番言语敲打,又隐晦地暗示了要对齐王一双儿女不利,险些儿叫齐王妃心惊胆战。可这一回,玉娘倒是十分可亲。

玉娘原本就生得一副娇柔外貌,即便叫乾元帝捧在手上爱惜了这些年,如今更做得皇后,也依旧不改娇滴滴软绵绵的做派,一旦和颜悦色起来,格外可亲可爱,便是齐王妃对她深具戒心的,看着她娇容软语,也觉其温柔可爱,竟是渐渐就软了姿态。

不想齐王妃才放下些戒备来,就听玉娘闲闲地说起她景宁与景琰兄妹两个,道是:“阿宁素来乖巧孝顺,说去懂事来,远过他年纪,叫人不得不多疼他些。哪像阿琰,叫圣上纵得厉害,好在还肯听话,只是顽皮任性之处真是叫人生气。”

齐王妃听说,顺口就道:“妾的阿康,平日大概也懂事,只是脾气倔些,有时也叫人做恼。”这话才出口,齐王妃心上就是一跳,隐约知道不好,果然听玉娘笑道:“阿康,是齐王世子么?我听着齐王世子今年也有一十四了,齐王妃如何不带进宫来叫万贵太妃瞧瞧,到底是嫡亲祖孙,弄得这样生分,可怎么好呢。”

齐王妃听着玉娘这两句,惊惶之下,险些儿站了起来,她微微动了动身子,强自镇定着依旧坐好,这才与玉娘笑道:“回殿下话,阿康都要成年了,无有旨意,不敢擅专。”这话出了口,便见拘谨,却是正中玉娘下怀,因掩唇笑道:“齐王妃也太小心了。自家子侄,哪里计较这许多呢?你若是真要求旨,我与你下一道也就是了。”齐王妃听说,只怕玉娘当真要作弄她,忙立起身来推辞道:“并不是妾小心,只是,只是那孩子孤僻些儿,不大爱与人说话,进来了也不过是讨人嫌罢了,殿下饶了那孩子罢。”

玉娘听着这话,只笑道:“哪有你这样做人娘亲的,罢了,你即不愿我也就不讨这个嫌。”齐王妃听着这句,才略略放下心来,恨不能立时就走,可到底不敢,又耐着性子陪着玉娘说了会话,这才起身告退。

因今儿玉娘在齐王妃面前提了回要宣景康进宫,直叫齐王妃更心焦些,恨不能立时按着万贵太妃所说的法子将消息递出去,不想一路回清凉殿时,来往的宫人内侍颇多,竟是抽不出空儿来,齐王妃虽是满心焦灼,却也无可奈何。

又过得几日,正是宫中妃嫔们与玉娘请安的日子,齐王妃也往椒房殿走了一回,故意寻了个替万贵太妃折花贡瓶的籍口退了出来。这回路上宫人内侍比上回少上许多,齐王妃匆匆来在清凉殿下的石台边,看着左右无人,便按着万贵太妃所言,摸着一块微凸的石头,将它抽出,将万贵太妃手书与那枚黄玉玉佩一块儿搁了进去,将石头依旧放回,这回返清凉殿。

过得些时辰,就有个粗使太监模样的内侍匆匆经过,看得石台脚下落着两块碎石,看着四周寂寂,摸着那块石头,才要将里头的物件儿取出,身后忽然窜上两个人来,一个将他制住,另一个却探手去摸齐王妃留下的信物。

第331章 酷吏

那内侍叫人按在地上待要挣扎喊叫,已叫人在口中塞了麻核,又把一条绳索来将他捆了,方将他扔在地上。还不待他抬头便觉得有只脚在他头上踩了,一把声音在他头顶笑嘻嘻地道:“圣上果然明见万里,带回去。”说话时踩在他头顶的那只脚也挪了开去.

那内侍原还在挣扎,听着这句,身上顿时没了气力,软摊在地,两旁胳膊叫人架住往上一提,内侍无意间把头一抬,却见个少监服色的内侍怀抱着拂尘正对他笑,年不过二十许,生得面目清秀,体态欣长,正是乾元帝身边的如意。

见着是他,那内侍自知再无幸理,竟瑟瑟发起抖来,叫人拖了跟在如意身后,竟不是往三大殿去的,却是绕去了永巷。

掖庭令陈奉为人宽和,可叫宫中内侍宫人们闻风丧胆的祕狱正在永巷,祕狱丞周俊臣为人酷烈,有的是手段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凭是什么样的铜齿钢牙到了周俊臣手上,由不得他不吐实情。是以那内侍万念俱灰,待要嚼舌自尽,偏口中塞了麻核,莫说嚼舌了,便是说话也不能,只得闭了眼,由人将他一路拖进了暴室。

周俊臣与梁丑奴恰恰相反,梁丑奴名中带个丑字,人却生得俊秀昳丽,萧萧肃肃。这位周俊臣,实在对不住这个俊字,面应白而黑、眉该清偏乱、眼合大却小,全无鼻梁,下头生了一张巨口,牙齿又露在齿外,偏他还爱笑,一笑时,嘴唇几乎裂到耳根,实在丑陋。说来,以他的形貌,本不应入选内侍,旁的且不论,没的将宫中贵人吓着。不想选拔当日,前一任的祕狱丞何善在,因看周俊臣实在丑陋,冷不丁地看着便要叫他吓一跳,倒是个人才,这才将他留下。

周俊臣相貌虽丑,人却机敏,知道自家唯有这条出路,是以十分用心向学,将何善的手段学了个齐全不说,更是青出于蓝,是以才在何善病故后接任了祕狱丞。说来周俊臣虽是个酷吏,可也十分知机,知道如意是乾元帝跟前说得上话的,是以对着如意,倒是十分客气,亲亲热热地与如意把臂而行,又笑道:“怎么劳少监亲自送来了?”

如意把头向后一看,俯在周俊臣耳边说了几句,周俊臣听说,脸上勃然变色。他原就形貌丑陋,这一动容,五官扭曲,更仿佛厉鬼一般。便是如意,瞧在眼中也有些儿心惊胆战。

周俊臣将如意的手放开,搓了搓手指,呷呷笑了两声:“您放心,到下官手上的,可还没不招承的。您叫这两位退开些。”如意便朝压着内侍的两个点了头,两人撒手退在一旁。周俊臣将袖子挽一挽走到内侍跟前,将缚在他嘴上的布条一解,一手托着他下颌,一手伸出两指来往内侍口中一伸,夹住麻核往外一掏。内侍觑得这空儿,正要咬舌,顿觉两腮剧痛,竟已叫周俊臣卸了下颌。

周俊臣便将内侍胸口衣襟一揪,将内侍提到面前来,笑嘻嘻地道:“咱们打个商量?我问甚,你答甚,不要欺哄我,我便不叫你吃苦头。这样,我省些手脚,你死前也快活些,如何?不然,我这一动手就收不住,将你拆得七零八落的,到阎王面前也不好交代哩。”

内侍听得这段话,再看周俊臣笑得露出满口参差不齐的牙齿,仿佛择人而噬的厉鬼一般,身上抖发起抖来,无如他是叫周俊臣卸了牙关的,哪里说得出话来,徒自嗬嗬。

周俊臣看着内侍不出声,将内侍扔在地上,又把个脚踩在他咽喉处,依旧是个笑嘻嘻地模样,问道:“说还是不说?”内侍咽喉处叫人踩着,呼吸困难,哪能不挣扎,他这一挣扎,周俊臣足下用力,直踩得他呼吸不能,脸上渐渐发紫,口角流涎。

如意本在一边儿笑看,待看着周俊臣将脚踩在内侍咽喉处,不叫他呼吸,只怕这内侍叫周俊臣踩死,便是个死无对证,坏了大事,乾元帝必定大怒,定然要降罪的,周俊臣本就残暴,死了也就死了,自家倒要白受连累。是以忙上来相劝。

周俊臣自然肯给如意颜面,且他也尽知内侍还有用,是以如意一劝,他就叫脚挪来。内侍陡然能呼吸,自是猛吸口气,这口气吸得又快又急又深,自呛得他咳得眼泪也出来了。周俊臣看着内侍咳完,这才走到内侍面前在他腰间踢了脚,似笑非笑地道:“如何,招不招。”

内侍心知,自家若是招了,自然逃不过一死,而万贵太妃母子们也要受连累,不得善终,是以依旧不肯认承。周俊臣看得他不招,一撩袍子在他面前蹲了,把手一探,就有个小太监捧上一个红漆盘来,描金画花,十分华美,上头猩猩红的垫子,密密麻麻插着银针,小的不足寸许,就是寻常绣花针的模样;而大的却足有一虎口。长粗如儿指,密密麻麻、银光闪闪、十分骇人。

周俊臣取过最小的那根银针。捉了内侍的手,将银针从内侍指尖与指甲的缝隙间扎了进去,直痛得内侍嗷了一声,无如他下颌依旧卸着,这一声痛呼也是含含糊糊。周俊臣好似没听着一般,又取了稍粗些的银针来,往内侍另一根手指扎了下去。这一针下去,内侍痛得如叫人钓上岸的鱼一般,直挺挺地跳了两跳,而后便躺在地上直喘粗气,虽是指尖一滴血也无,可十指连心,这疼痛哪是常人受得住的。

周俊臣笑嘻嘻地道:“还是不招么?取水来。”不过片刻,就有个内侍捧了个铜盆过来,里头的水不知道是铜盆的颜色还是水中有甚,瞧着黄澄澄的,扑鼻又有些儿香气。如意嗅得俩嗅,竟是打了个喷嚏。

铜盆把来便搁在周俊臣与内侍之间,周俊臣抓住内侍刺了两根银针的手往铜盆里按了下去。内侍的手才入盆,就看着他眼睛陡地瞪大,啊了声,人猛地往上就挺。他的手正叫周俊臣按在水中,这一下挣扎用力极大,铜盆也险些叫他带翻,再看那内侍,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竟如死了一般。

如意看着自然大急,过来道:“可是死了?!他还没招呢!”周俊臣笑道:“少监稍安勿躁。”又命人打了两桶井水来,其中一桶照着内侍头脸上一浇,内侍悠悠醒转,眼张得一张,又闭上了。

周俊臣盘膝在内侍身边坐了,把内侍的那只受了刑的手握住往余下的井水中浸下,徐徐道:“方才那盆水是用一斤盐与一斤花椒熬成,好人的手尚且受不住,何况你呢。”说着抬起自家的手来,如意这才看着周俊臣的手掌也一样通红,脚下不由自主倒退了几步,只看周俊臣又说,“若是你招了,我自叫人换水与你浸泡,好叫你减少苦痛,你若是不招,你还有八根手指哩。”

听着这话,内侍的双眼陡然瞪大,直直盯在周俊臣脸上,好一会才慢慢地点了点头。周俊臣又笑道:“你若是想哄我与你把下颌合上,而后咬舌自尽,尽管试试。只消你没死成,我多的是法子叫你生不如死。”说了,果然将内侍的下颌推上,又另人取了水来喂他喝下,看着内侍乖乖地将水都喝尽了,周俊臣这才起身,与如意道:“少监要问甚尽管问,下官在外头等着。”说了,带了祕狱诸人都退到了室外,将门带上,只与如意与押送内侍的两个。

又过得片刻,就看着紧闭的房门一开,如意怀抱着拂尘走了出来,仿佛志得意满,见周俊臣站得离门远远的,脸上就露了些笑容,对着他一挑拇指。周俊臣看着这样便知那内侍果然都招了且十分叫如意少监满意,这才接过来请问如意:“那人如何料理?”如意道:“好生看着,不可叫他死了。”周俊臣道:“必定不辱使命。”说着亲自将如意送道祕狱门口,这才折返,自去料理那名内侍不提。

又说如意携了口供走来见椒房殿见乾元帝,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把内侍的口供双手举过头顶奉与乾元帝。

乾元帝探手取过,先是一目十行地看了,顿得一顿,又细细看了回,脸上颜色显出狰狞来,冷笑道:“朕念着父皇恩情,饶他们母子性命,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说了将口供重重往桌上一拍,因是气恼得狠了,将身边那只等身高的薄胎天青色花鸟鱼虫花尊踢倒,花瓶重重砸在地上,只听一声脆响,花尊跌得粉碎。

乾元帝在殿中转了两圈,又行到如意面前,才要说话,就听着身后玉娘道:“圣上,可是什么碎了?您伤着没有?”

如意眼睁睁地看着乾元帝敛去脸上怒色,转回身去将皇后扶住,口中嗔怪道:“早叫你睡了,不必等我,这会子又出来做甚?还穿得这样少,可是药汁子没吃够吗?”又怪跟在玉娘身后的宫人:“皇后要出来,你们不知道拦着些也就罢了,如何不晓得请她多穿件衣裳!要你们还有何用!”

玉娘按着乾元帝的手道:“您别怪她们,是我自家要出来的,您也知道我脾性,她们哪里拦得住我呢?倒是您,这花尊都碎了,您没伤着罢。”乾元帝握了玉娘的手道:“原是我踹翻的,叫内侍们收拾了就好,并不碍事,你仔细踩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