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席辉忙道:“什么买卖?”见自己问了也没人回他,悻悻地冲身后伸手吆喝:“再来一盘烤韭菜、烤茄子。”

玉老将军回头,瞥见沈家的摊子上,果然不知何时已经有了韭菜、茄子、鸡腿等。

“知道了又如何?那也算不得是买卖。”玉老将军想不通玉破禅的心思,那买卖明摆着是对玉家有利的,为何玉破禅会不答应?不答应就罢了,还闹出那样多的事?

瞽目老人摇头笑道:“玉小官人心思纯良,又自幼被教导得耿直不阿,自然受不了后头仗还没打完,前面就已经在分功劳的事。”

“那他要卖臭豆腐的事……是该纵着他,叫他碰到钉子,自己醒过神,还是,打得他不敢再提这事?”玉老将军不曾遇上这等棘手的事,明知道玉破禅是个好苗子,却只能眼瞅他“自甘堕落”。

“玉八少爷是个有主意的人,但毕竟还稚嫩。先由着他闯一闯,反正,你家老九有无着观范康扶持,也会小有成就。”瞽目老人客气地将酒杯递给玉老将军。

玉老将军并不知道乐水里的事,也只当范康待玉入禅极好,“范康当真是条好汉!”

“范神仙爱童子尿!”金蟾宫啃着烤鱼,忽地蹦出来一句。

“……他们修道的人,难免有些怪癖。”玉老将军因范康扶持玉入禅,便将范康当做自己人,顺口替他说了一句。

“九哥哥一身臭气,就范爷爷不嫌弃他臭。”金蟾宫拿着手在鼻子前扇了扇,一副玉入禅身上比臭豆腐还臭的表情。

“是呀,范康是个好人。”瞽目老人顺口道,毕竟原本是金折桂教唆范康作弄玉入禅的,能将玉入禅受苦的事敷衍过去也好。

玉老将军闻言,越发对范康感激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沈家管事过来轻声问沈席辉,“小老爷,这摊子什么时候撤?一家子还等着吃宴席呢。”

沈席辉望了眼前面依旧僵持的金阁老、沈老尚书,摇了摇头,对下人说:“叫家里人多熏点香,关了门窗在屋子里吃。”

中秋原本就是要祭月、赏月,大好的月色却只能关了窗子吃。

下人无奈,只能回沈家去传话。

玉老将军想起还要寻金折桂,便又带着人向巷子里看去,远远地瞧见一个小人跟另一个女人悄悄地说话,心知那人就是金折桂,就赶紧过去。

此时,金折桂眼冒寒光,冷眼瞥向那女人:“此话属实?”

那女人忙说:“小的不敢欺瞒六小姐,二小姐怕跟老夫人说了,老夫人又快刀斩乱麻地叫来二夫人、大少夫人当着二小姐的面对质,才叫小的来跟六小姐说。六小姐千万别跟人提起二小姐。”

金折桂想起宴席上金洁桂反复看她,又冷笑道:“果然是好算计。庶民的皇长孙最好唆使不过了,我瘸了,还能配给皇长孙,真是福气。”算计着宁氏会寅吃卯粮,不想宁氏吃到她身上了。

  “二小姐就是不小心瞧见大少夫人打了金字庚帖送到宁家人手上,后头又瞧见大少夫人借着柳家暂住的院子给宁家人好多好东西。”那女人低声地极力撇清金洁桂跟冷氏、宁氏所作所为的干系。

“年龄差一截?能成吗?”金折桂想起曾公子那贪生怕死模样,不屑地嗤笑一声。

 

  “二夫人给六小姐算过八字,六小姐命硬,皇长孙打小身子骨弱,娶媳妇,先要的就是命硬。太上皇心疼皇长孙的很,已经叫人在明园准备皇长孙的屋子了,还叫皇上拟旨,等大老爷他们凯旋回来,也要加上皇长孙带人守卫西北、抵御外敌的事,好叫皇长孙恢复皇家姓氏,然后封郡王。”

也不怕命硬的克死他!金折桂轻哼一声,西北那边的白辛苦一场,功劳竟然叫曾公子领了。

“大少夫人是请皇后给皇长孙说媒吗?”金折桂问,皇后当真不怕得罪了金将晚?这等事也乐意牵线。

“宁家的人半夜来二小姐院子外接东西,二小姐叫人听着,仿佛大少夫人吩咐人是把东西给皇长孙送去。”那女人眼瞅见一群人过来,因不认识玉老将军,唯恐被人辨认出,忙转身就向金家偏门跑。

 

  金折桂两只手扣在拐杖上,心道:冷氏、宁氏定是琢磨着曾公子势单力孤,才回京城,巴不得跟金阁老府扯上干系呢。曾公子心比天高,定会趁着跟太上皇久别重逢祖孙情浓时提起亲事,到时候皇后、皇帝顺水推舟——然后太上皇见曾公子才回京就巴望着认金家做岳父家,满腔祖孙相思之情立时化作飞灰,曾公子的前程,也只能止步于当个不受太上皇待见的郡王。

“阿大、阿二!快出来,早看见你们了。”金折桂背对着玉老将军等人,不曾看见他们走来。

玉老将军冷不丁地听见金折桂一声吆喝,吓了一跳,须臾就见阿大、阿二、阿三、阿四都向金折桂跑去。

“魁姐儿,老夫有几句话要跟你说。”玉老将军瞥了眼阿大四人,疑惑这四人怎地听见金折桂叫一声就乖乖出来。

金折桂忙转身,见是个生人,瞧见他穿着靛蓝袍子,腰上挂着玉佩,身后跟着的人个个高大,忙笑道:“见过玉祖父。”

“嗯。”玉老将军居高临下地看着金折桂,微微探着身子,“听说破禅把兵书给你了?魁姐儿,那书是玉爷爷藏了一辈子的书……”

“玉祖父,事有轻重缓急,等我跟阿大叔叔他们说完了话,再跟你说话,行吗”金折桂努力将眼睛睁大,仰头可怜兮兮地看着玉老将军,“是很急很急的事。”

“……去吧。”玉老将军自认自己是正人君子,眼看着金折桂要哭了,想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暂且放了她去。

“多谢玉祖父。”金折桂笑着跳着脚向远处走远几步,领着阿大四人一起蹲在地上,瞥见玉老将军一群识趣地避开,心想玉老将军这会子还算君子。

“诸位大叔救命。”

“小前辈,什么事?”阿大疑惑地问,不是据说金老夫人十分疼爱金折桂的吗?

金折桂低声说:“家里婶子、嫂子要叫曾公子跟太上皇求娶我,曾公子拿了我的庚帖,他心大,定会折腾出事来。虽有梁大叔在他身边看着,但曾公子为人心胸狭窄又刚愎自用,他八成不会听梁大叔的。”

阿大道:“偷偷摸 出来的庚帖,能有个什么用?”听说那些女人的事,就头疼,“小前辈跟曾公子年纪还差一截呢。”

“差一截怕个什么,婚期定远一些,府里先养上几个侍妾。鱼与熊掌都可兼得。”阿三振振有词道。

阿四道:“所言甚是,若是皇长孙出现在庆功宴上,说几句仰慕小前辈智勇双全,诚心求娶;再有人煽风点火;最后皇长孙再来个偶然得到小前辈的庚帖,大家伙都还以为是太子还在的时候,阁老、金将军留下的陈年旧账呢。说得清楚吗?”

 

  果然是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只要叫太上皇等人以为金家在先太子还在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跟先太子定下的儿女亲事,等先太子垮台后,又翻脸不认帐。

事后,太上皇不管答不答应曾公子跟她的亲事,都必要怀疑金阁老早先意图勾结先太子……“看来,我二婶子、大嫂子叫人当枪使了。”越琢磨着,越觉得这事是皇帝、皇后在幕后煽风点火呢,毕竟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皇帝被太上皇压着,巴不得太上皇跟金家,跟其他老臣疏远呢。

“小前辈决心怎么办?”阿大睁大眼睛问。

金折桂握着拐杖砸了砸地,“……你们谁有空去截住曾公子、梁大叔,将这些说给他们听,再哄着曾公子明白厉害关系,叫他把庚帖、大嫂子给的银子都合盘跟太上皇托出。曾公子若不肯答应,就吓唬他,把他偷偷来中原还意图谋反的事说出来。”

“此举,是否有挑拨太上皇跟皇帝的嫌疑?”阿三一句话出口,赶紧捂住嘴,是皇后那边先算计过来的,如今不过是算计回去,不,是光明正大地将他们的心思揭穿。

“怕什么,太上皇一准只罚皇后,不罚皇帝。再说,皇帝心里有怨,也只能怨在皇长孙身上。”金折桂依着金老夫人对待金将晚、沈氏迥然不同的态度揣测道。

“我去。”阿大果断地站起来叫道。

“你不善言辞,还是我去。”

“你要留下陪着八少爷卖臭豆腐,还是我去吧。”阿四伸手拉住阿大、阿二,见阿三趁机向前逃去,赶紧也向前冲去。

玉老将军眼瞅自家的家将们争先恐后地跑了,眼角跳了跳,待要走近金折桂,却见金折桂转身径自进了金家院子,心里一急,带着人就要闯进去,可见两扇门砰地关上。

“金家丫头,说好的等会子跟玉祖父说话的呢?”玉老将军叫人拍门。

门内,金折桂听见玉老将军气急败坏地说话,扯着嗓子喊:“亏玉祖父还来要兵法,兵不厌诈都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D、曹某到此一游、zjjoo、微波、jessyci的霸王票。

第65章 寅吃卯粮

 “姓金的,一日不还我兵书,玉家豆腐摊一日不撤!”玉老将军被个毛孩子戏弄,又看自家家将阿大四人早不见踪影,不由地气急败坏地抬脚向门踹去。

沈老尚书用扇子遮着鼻子,他身为外祖父,自然不会喊金折桂姓金的,不过是瞟金阁老一眼,冷笑一声:“你家老婆子一日不低头,沈家摊子一日不撤。若是老婆子敢动阿意,沈某就敢动蟾宫!”

金阁老一凛,见沈老尚书竟是新仇旧恨一起算,忙看向金蟾宫,却见巷子里人头攒动,方才还乖乖陪着瞽目老人吃酒的金蟾宫、沈席辉双双不见了。

“沈玉郎!你想把事闹大?!”金阁老语出威胁,瞪了眼一直跟在他身后,却没发现少了孩子的金将溪等人。

沈老尚书嘲讽道:“我们沈家不过是接外孙回家住两天,闹什么事了?”见身边人停下,想到沈家也被熏得够呛,就又说,“刮北风了,把摊子摆到北边去。”

金阁老冷笑道:“你们家住南边,臭气也会随风刮到你们家。”

“十几年了,沈某就不信不能叫你家老婆子低一次头!”沈老尚书甩手领着沈家人离去。

玉老将军先前见沈老尚书约他一同在金家门外摆摊子,还以为沈老尚书是胡闹,如今瞧着,沈老尚书是要趁机报复,料定金家不敢当真跟沈家、玉家翻脸,于是又叫嚣一句“一日不还兵书,一日不撤摊子”,便也扬长而去。

“祖父,要不要叫人来把摊子掀翻了?”金朝桐捂着鼻子,稍稍将袖子拿开,却见闻不到臭气了,竟然是已经习惯这味道了。

金阁老啐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掀了摊子,叫人都以为咱们家跟沈家、玉家翻脸了?”摊子一掀,三家人大打出手,原本还是儿戏的事,就闹得不好收场了。

“……咱们三家还没翻脸?”金朝桐疑惑地看向占了一条巷子的臭豆腐摊子,他以为金家已经跟沈家、玉家势如水火了,正准备叫人趁机痛打玉破禅以报先前的大仇。

“走,看谁最先熬不过去。”金阁老冲着沈家啐了一口,沈家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看最后到底是沈家受不住,还是金家先低头。

金将溪瞪了金朝桐一眼,骂道:“没眼色的东西!”低着头跟着金阁老回家去。

到了第二日,果然金家四周摆满了臭豆腐摊子,味道从早飘到晚,弥久不散;不过两日,就轰动全城,等玉破禅终于倒腾出他自己的臭豆腐摊子时,却已经没人在意他了,甚至他的第一盘、第二盘臭豆腐送出去了,也没人在乎。

金折桂眼瞅着金蟾宫被沈家抱走,金老夫人最初还笃定沈家不敢对金蟾宫怎么着,再过两日,就有些不淡定了,开始没事撺掇着沈氏、她去沈家探望金蟾宫,心想金老夫人何苦呢?为了点面子,将事情闹得这么大。

金家的桂花白白开了一季,原本清雅的香气笼罩在臭豆腐的气息中,再没人提起,桂花之后,凌霜傲立的菊花也重蹈覆辙。

金家、沈家两家深深庭园里,鲜少有人敢开窗户,家家屋子里浓厚的熏香混淆着臭豆腐的气息,化作了一股诡异的气味,令人隐隐作呕。

前来看热闹的京城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闹闹哄哄,聒噪得人不得清净。

幸亏沈氏精明地没用熏香,也没吩咐人紧紧关闭窗户,于是到了十月份,金折桂已经十分熟悉臭豆腐的味道,因她又不用出金家,因此臭豆腐的味道对她已经没了影响。

一日,瞽目老人又被太上皇接去,金折桂人趴在炕上跟金老夫人一起读玉家兵书。

金老夫人伸手似有若无地在金折桂伤着的腿上摩挲,忽地听见几声重重的脚步声,便听金阁老人未到声音先到了,“好个沈玉郎!竟然把衣裳先放在宫门外,到宫门外再换衣裳!难怪朝堂上只咱们家的人一身味道,他们家的人满身清香!”

金阁老大步流星地进来,才看见金折桂跟金老夫人躺在一处,当着小辈的面骂沈老尚书总不是一件好事,金阁老咳嗽两声,“魁星,回你母亲那边。”

“哎。”金折桂慢吞吞地穿鞋子,心想金阁老跟沈老尚书闹,满朝文武还有皇帝没少被熏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点都不觉得臭。

游丝、碧桃赶紧过来给金折桂穿鞋子。

金老夫人也是“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对宅子外玉家、沈家所作所为嗤之以鼻,除了挂心被沈家抱走的金蟾宫,再没什么挂心事,满不在乎地说:“老太爷乃是男人,又不是女儿家,还在乎身上的味道?反正摊子是沈家、玉家摆上的,闹大了,都是沈家、玉家理亏。”

丢人的不是你!金阁老一张干瘦的脸皱成核桃,他每每走到哪里,都有人侧目捂鼻,尤其是面见皇帝时,皇帝那眼神,更是叫人堵了一口气,“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如,你跟沈家赔个不是……”

“砰——”地一声,只见金老夫人重重地握拳砸在炕桌上,腕上的玉镯断成两截,手腕处被断玉割 ,“魁星快出去!”

金折桂不敢再磨磨蹭蹭,赶紧拄着拐杖向外去,听见金老夫人说什么“是沈家姑娘有错在先,竟然要我低头赔不是?”心知那沈家姑娘说的是沈氏,不敢再听,依稀见金老夫人一砸之后,金阁老的气势就弱了。匆匆地随着人向沈氏屋子里去,此时她还没自己的丫头,吃住都在沈氏屋子里,领着紫荇、绿荷两个回来,在门外就听见庞铮家的说“吃进去的都吐出来了,这下子老夫人该满意了”,怔了怔,等白鹭打了帘子,才慢吞吞地进去。

沈氏喜欢梨花木,屋子顶上吊着几盏琉璃灯,过了明间,东次间里摆着高大的书架,架子上摆满了书,又有两个广口大肚的青瓷花瓶里插满了字画卷轴。窗户上也并未糊上窗纱,用的是隔三五日就换的素雅的金纹纸,一眼看过去,若不知道,还当这是小姐的闺房。

此时,庞铮家的跟沈氏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斜签着身子陪着,面前书案上摆着算盘、账册。

金折桂过来,沈氏问她:“不是在陪着你祖母吗?”

“祖父回来了,他叫我来找母亲。”金折桂蹭到书案边,拿起账册就看,翻了翻,见这账册里头诡异得很,不似寻常家里的账册。

庞铮家的笑着将账册接过来,“小姐,这账册是单独拿给老夫人看的。”

“原来是私账。”金折桂装作不在意地翻书,心想这就是沈氏当家的好处,沈氏有私相授受这一辈子的把柄握在金老夫人手上,大房人口又简单,金老夫人才能放心叫沈氏替她的小金库卖力;沈氏因为金老夫人疼着金蟾宫,料想金老夫人的东西脱不了是金蟾宫的,绝不会将金老夫人有小金库的事透露给其他两房。不然,换做二房,人多口杂,把金老夫人有私账的事喧嚷开,那就了不得了。

庞铮家的见金折桂猜到了,又明着跟沈氏说,暗中对金折桂道:“先前二夫人、大少夫人笼络的人,握了二夫人、大少夫人的把柄在手上。如今咱们逼着那些人成倍地交出贪墨的东西,他们没有,自然要拿着把柄去问大少夫人要。不过说来也奇怪了,大少夫人竟然是有人问要,她就给了,好生阔绰。”

“用兵一时,养兵千日,这有什么奇怪的?”看冷氏、宁氏还想算计她,就知道那婆媳两个还没死心呢。金折桂掐算着日期,心想就这两日,曾公子该进京了,也不知道他那糊涂鬼见到太上皇会如何说。

庞铮家的笑道:“六小姐说的是……只是,大少夫人也忒大方了些。给小的也送了不少银子,老夫人叫我通通收下。”

寅吃卯粮,宁氏这是觉得金朝梧腰缠万贯,才敢这样。金折桂一边回头冲庞铮家的笑笑,手上冷不丁地从书架上碰掉一个信封,见是金将晚寄来的,偷偷看了沈氏一眼,想着自己要不要偷偷瞄一眼,虽知道里头的词句大抵“少儿不宜”,可又想知道金将晚在信里会不会说一说戚珑雪、玉入禅、范康等人的事,酝酿许久,终于惊喜地叫道:“父亲的信!母亲,我能看吗?”两只手紧紧地抓着信,脸上满是期待。

沈氏此时才回过头,看金折桂已经看到信了,就伸出手,“先把信给我,等会子叫你看。”

好大方呀!金折桂赶紧将信递给沈氏。

庞铮家的堆笑道:“大老爷果然记挂着夫人呢,走哪都不忘捎信来。”因不识字,就不需要避嫌。

沈氏 信,提笔沾满了墨水,拿着笔就将一些字迹抹去,三张信纸,被她抹黑了一大半。

金折桂汗颜地看着沈氏涂改过的信,心想自己早知道就不要看了,好不容易金将晚寄来一封情意绵绵的信——金将晚定以为沈氏听说他不纳妾了,正满心甜蜜蜜地等他回来,才有胆子寄出这封信。可沈氏毫不犹豫地把信给河蟹了,金折桂拿着信翻看了下,不禁咋舌道:“萧家好狠的心!”不知萧家从哪里听到风声,知道萧综叛敌,竟然请金朝梧在扬州遇见萧综,便先杀萧综斩草除根。金朝梧还算懂事,遇上这事先跟金将晚说了。

“为了一家子的荣华富贵嘛。”沈氏淡淡地说。

  金折桂失望地发现上面没写戚珑雪等人的事,将满是河蟹的信还给沈氏。

沈氏立刻心无芥蒂地将信递给庞铮家的,“庞嫂子瞧瞧,萧家要朝梧弄死萧家大姐夫,这事,能不能替老夫人从二房诈银子?”

庞铮的家的忙将信推回来,先咋舌道:“卫国公竟然……大小姐委实可怜,只怕她还蒙在鼓里呢。只是为什么要杀了大姐夫?”

“大姐夫在扬州投靠宁王了。还要害朝廷的兵马呢。”金折桂道。

庞铮家的干笑道:“这事扯上萧家,就不好处置了。”

 

  “也不是不好处置,反正,”反正是二房先算计她的,不必留情,金折桂沉吟道,“叫祖母去诈二婶子去。大姐姐定然还在等大姐夫回来,她要知道自己公公已经偷偷叫她哥哥杀她夫君,定会闹起来!闹出来了,卫国公府脸上不好看,二婶子眼瞅着子女反目成仇,定会闹心!就拿这事要挟二婶子,叫她交出一万两银子做封口费。”

庞铮家的连连咋舌,唏嘘道:“怕是老夫人会跟二夫人要两万两银子才肯罢休。待我去跟老夫人说去。”

金折桂想起金老夫人此时正在气头上,听说了越发会催着冷氏交出银子,于是便怂恿道:“庞婶子快去。”

“口说无凭,拿了这信去吧。老夫人若问信上怎么有墨水,就说六小姐闹着要看,我把信给涂了。”沈氏将信递给庞铮家的。

庞铮家的迟疑道:“夫人,这能成嘛?”毕竟是金朝晚寄来的信,老夫人看见了定会吃醋。

“没事。”也该叫金老夫人看清楚到底是谁先无耻缠过来的。沈氏脸上神色不动,庞铮家的讪笑两声,就把信拿去了。

果然,金老夫人正在气头上,手腕上才包扎过,正无处撒气,见庞铮家的拿了金将晚给沈氏的信来,气急道:“那混账东西!爹娘在世,一个口信也不叫人捎来,倒是给老婆罗里吧嗦地写信!”待见一封信被涂得只剩下几句能看,越发恨金将晚不长进,“是夫人涂的?”

“是夫人涂的,六小姐看见信,闹着要瞧大老爷信里说什么。”庞铮家的忙说。

“哼,我还以为她要留着信,半夜流着泪慢慢看呢。”草草扫了一眼,金老夫人果然也看见了萧家的事。

庞铮家的忙按着金折桂教的话教唆金老夫人勒索冷氏。

金老夫人果断地对庞铮家的说:“拿着信,叫二夫人一个时辰内送两万两银子过来。不然叫她好看。她若大方些,送五万两过来,老婆子做主,拿着萧综的事逼着萧家合离,叫大丫头改嫁……”忽地听到锣鼓声,就问庞铮家的,“哪里来的锣鼓?”

“……回老夫人,今儿个夫人依着您的话回沈家要孩子,正好瞧见沈家小舅爷带着蟾宫少爷跟沈家的少爷们去咱们家北边墙边看人耍猴。”庞铮家的偷偷地看金老夫人的脸色。

金老夫人笃定道:“但看谁能熬得过谁,沈家的女孩子腊月里出嫁,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撤了豆腐摊子。”

“是是。”庞铮家的一头冷汗地想金老夫人竟是要跟沈家赌气到腊月?拿着信,就匆匆地向金家二房去。

冷氏、宁氏婆媳二人,正亲如母女地凑在一起说话,宁氏道:“母亲,皇长孙怕就回来了,太上皇当真会把六丫头定给皇长孙?”

 

  宁氏道:“皇长孙白顶着个皇孙名头,不过一介庶民,又巴不得跟金家扯上干系。他自然盼着这事能成,太上皇……一山不容二虎,咱们眼里心里只有皇上,既然是皇后发话,咱们只管依着皇后的旨意办事就是了。况且,若当真把六丫头定出去,府里四丫头、五丫头是姨娘生的,不中用,就只剩下咱们三丫头了,不是说三丫头是鹏骨吗?可见,一家子里造化最大的,就是咱们三丫头。”大房嫡出、二房嫡出,论身份,金兰桂就只比金折桂稍稍次一点,可金折桂是个小瘸子,合该给金兰桂让出位置来,金兰桂若被合家上下捧着,太子妃也做得!

  宁氏谄媚地对冷氏说:“母亲说的是,太婆婆太偏心了一些,等她瞧见魁星定给不中用的皇长孙,看她怎么着。”

婆媳二人正说话,听人说庞铮家的来了,赶紧叫人去迎接。

庞铮家迈步进来,就闻到这门窗紧闭的屋子里一股沉闷、诡异的香臭掺杂的气味,先笑着说有事要单独跟冷氏说,待宁氏出去了,便立马将信拿给冷氏看,“老夫人说了,一个时辰里二夫人送五万两银子去她房里,不然拿信给大小姐看。”

冷氏匆匆扫过信,因信被沈氏涂过,一时看不出到底是谁给谁的信,忙道:“庞铮家的,这信是……”

“二夫人快一些吧,老夫人正不知生谁的气,若是叫大小姐知道大少爷要杀或者已经杀了大姑爷,那还了得?不过是两万两,权当花钱消灾了。老夫人到底是疼大小姐,说了二夫人若是送五万两过去,就做主叫大小姐改嫁。”庞铮家的等冷氏看过信,就把信收了。

冷氏讪笑道:“我虽不缺银子,但手头也没那么些……”金老夫人果然够狠,竟然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子女反目成仇!只是改嫁……金擎桂自幼心高气傲,怎肯改嫁?要不,自己只送两万两去?

 

  “儿女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大小姐年轻轻守寡已经十分可怜,若再叫她知道大少爷、卫国公他们做下的事,两家她都不能留,就只能去庙里住着了。若是她守了几年寡,听说自己原本能改嫁,就因为二夫人一时贪财,不许她改嫁去过相夫教子的好日子,大小姐定会埋怨二夫人不疼她。”庞铮家的唏嘘地抹泪道。

冷氏才从家庙里出来,自然知道庙里的日子是何等清苦,只是改嫁二字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庞铮家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说改嫁……”

“老夫人提了,卫国公府指不定等咱们大小姐改嫁的时候还送嫁妆呢,夫人三思,别因为一时小气,误了大小姐终身。”庞铮家的语重心长地劝说冷氏,望了眼刻漏,自言自语起来,“小的腿脚慢,一闪神,就过了小半个时辰了。”

冷氏一凛,五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虽心疼女儿,但到底犹豫不决,忽地想起宁氏打过包票说金朝梧就能带回几十万两银子,于是先打发庞铮家的回金老夫人那,后匆忙叫了宁氏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