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颂拿了一根柴禾放进炉灶,又丢了一把引火用的树叶,偶一抬头,见虞之洲悠然自得,哼了一声后,便又多放了一根柴禾。

虞之洲先洗得惬意,半天叫道:“太烫了。”

“把柴禾 一根。”瞽目老人道。

须臾,水便又凉了一些。

虞之洲便也不叫烫了,洗痛快了,才从铁锅里出来。

“回头把木盆送来。”严颂道。

瞽目老人道:“这法子,算一算,柴禾剩下了不少呢。”

玉破禅瞠目结舌道:“竟然有这样洗澡的法子!”虽说大家伙坦诚相见,有些尴尬,但有的洗总比强忍着好,总算看明白怎么回事了,就道:“村子里的杀猪大锅有四五口呢,要不,都拿来用上?”

一句话后,当即便跟严颂出门去倒腾屋子,洗刷铁锅,不过一日,就拆了一间屋子的半堵墙,在墙上葺起灶台,用拆了几块床板砍开垫在锅子里。

大晚上,梁松、蒙战、玉入禅、金蟾宫等人守在灶台外等拿着火把慢慢地烤着灶台。

闹大大半夜,玉破禅才回来,对金折桂道:“说好了,明儿个我们伺候花爷爷洗澡,叫他老人家先洗个痛快。”说完,不免又絮叨道:“你也是,怎么能叫官爷先洗?万一烫着呢。”走进后,只见屋子里官爷已经睡了,只有金折桂还在桌子前坐着。

“你怎没睡?”玉破禅问。

金折桂托着脸道:“想事呢。”把玉破禅拉到跟前,斟酌一番,就问:“塞外风大,你觉得这风有什么用途?”

“风能有个什么用途?”玉破禅道,见金折桂在面前写写画画,却是画出了一个风车样的东西,心思一动,就道:“这个,若在了乐水,灌溉用正好。也不知咱们当初种的地怎样了。”

“磨坊!咱们这风车可以用在磨坊上。”金折桂今日“煮”了官爷,忽地想起自己一直围着官爷转,许久没做过自己的事,今儿个折腾一天,也只是为了洗澡的事,于是绞尽脑汁想着自己能做什么,画出个最简单的风车来。

玉破禅不知要如何用,只管点头,提起乐水,又想起自己带着人种庄稼时的岁月,“……要回去看看吗?”玉入禅已经放下了瓜州、乐水留给他的负担,他也几乎忘记了曾经在乐水,自己是如何地轻狂,倘若是如今的自己,怕是再没勇气朝着代表朝廷的金将晚放箭吧。

“回去,带着风车去。我可不许乐水的人忘了我,不入正史,野史里多几桩轶事,来世投胎轮回了,见到似曾相识的事,却也不错。”金折桂将头靠在玉破禅的肩膀上。

玉破禅笑道:“怎么想那么远,如今就想到来世投胎上去了?”

“……大抵是,快到了上辈子见阎罗的时候,所以感触颇多。”金折桂笑道。

玉破禅颦眉,随后不以为然道:“莫说这些了,人提到生生死死,难免消沉,不如不看来生,只看明日?明日我煮你一场,可好?”

“好呀,你有没有心再娶,就看明日了。”金折桂笑了。

第二日一早,山寨里众人伺候着瞽目老人洗澡,因子规城限制伐木,木柴不像往年那么多,如此,洗澡一事,就成了众人瞩目的大事,一堆人送瞽目老人进去,几个人守在屋子外灶台边,隔三差五地问一声“冷吗?”“烫吗?”

金蟾宫袖手站在金折桂身边,笑道:“这也算是塞外的奇景了,在中原就没这样的事。”

“开了眼界了吧,小子。”金折桂道。

洗澡的事又在山寨里热闹了几日,虽是金折桂起的头,可金折桂眼瞅着金兰桂等眼巴巴地看她,到底没胆量去澡堂洗,拿了木头硬纸,成日里带着官爷、金蟾宫到腾起风车来。

“老娘势必要衣锦还乡。”金折桂赌咒发誓。

“你家乡在京城呢。”金蟾宫那会子年纪小,只知道青蛙大娘、燕子大叔地胡闹,是以对乐水的感情,并不像金折桂、玉破禅那般深厚,也难以理解梁松、蒙战提起乐水就感慨万千的心情。

“京城只是过客,我的家乡在瓜州在乐水。”金折桂笑道,提着笔,又描画起来,“哎,要是范神仙在就好了。”提到木工,她又想起了范康,若是范康在,势必事半功倍,遥想当年在瓜州的困苦日子,竟然品咂出一丝留恋。她想,也不知道范康有没有被庸庸碌碌的日子消磨得没有一丝斗志。

远在京城的范康莫名地打了个喷嚏,吓得正请他算命的官家夫人哆嗦了一下。英雄也寂寞,白顶着太傅名依旧做神棍的范康无限感慨,不觉回忆起在瓜州城外山上,那段“呼风唤雨”的日子,若是不去瓜州一遭,他也不知,自己竟然能造出那样厉害的东西,能成为所有人以性命相托的人物;今生,再也没有第二段岁月,能叫他觉得自己果然是个活神仙……

“哎——”

“范神仙,莫不是妾家里要出大事?”听范康叹息一声,前来算命的小妇人脸色煞白。

“不,夫人乃是大富大贵的运势。”范康打发走了贵夫人,望向屋外,又叹息连连,忽地对小道士道:“捎信去塞外,就说、就说贫道算到江南一带来年必有大旱,叫金家丫头无论如何回来一遭,跟贫道共同为江南百姓为朝廷分忧解难。”他笃定见了金折桂,金折桂一准知道他该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妻为夫纲 先不更新,存稿中,下星期会每天两到三更,在周四前满三万字,求收藏,╭(╯3╰)╮

第194章 回来

金折桂之与范康,不是知己,胜似知己。无数次互相视为仇雠,却又无数次化敌为友。

范康的信,直到来年开春才送到金折桂手上,接到信,金折桂竟然想到了默契二字,将她与范康的关系说成羁绊,瞽目老人听了,只是一笑,玉破禅略有些嫉妒,却只能没奈何地承认倘若范康年轻个几十岁,哪有他跟金折桂的什么事,玉入禅听了,颇为高深地算了一卦,告诉金折桂她实际上的岁数应当是五十多,配范康正合适。

玉入禅的说法吓了金折桂一跳,以为玉入禅真成活神仙了,转而想起这厮知道她早先自诩三十四岁的事,便又了然了。

开春后,金折桂头会子知道旁人眼中的金蟾宫并非尽善尽美的人,比如,各部落为相亲请他去草原狩猎,当着各部落闺秀的面,金蟾宫痛斥俟吕邻云虐杀灰兔,各部落闺秀们眼中,箭法如神的俟吕邻云才算得上是英雄,对金蟾宫的心慈手软,不大中意。

于是前来相亲的人就散了一半,剩下的,要么是不情不愿被部落逼着来的,要么是不合金蟾宫、金折桂眼缘的,于是这场相亲只能作罢。

幸亏玉入禅勉强同意了铁钗公主,铁钗公主也相中玉入禅,如此,也算能给草原、朝廷一个交代。

铁钗公主回拓跋部落准备嫁妆,玉入禅在子规城准备迎娶,三月份,眼瞅着玉入禅带着人去拓跋部落迎亲了,金折桂在黑风寨梁松的生日上道:“我跟破八二人要回中原,花爷爷也想去瓜州瞧一瞧,你们可要随着我们去?”

所问之人中,阿大想起瓜州城外的永远三十四岁的小前辈,摇摇头道:“我不回去。”

阿四妻女皆在子规城,不肯再“背井离乡”,踌躇一番,道:“我等也不回去了。”

虞之洲、金兰桂要回京,需要虞之渊下诏,因此不敢跟着去凑热闹。

梁松道:“兄弟们死在瓜州,未免触景生情,我跟月娘、蒙战,也不回去了。”

蒙战点头,戚珑雪夫唱妇随,只说:“请小前辈回去了,替我在扬州为我父母双亲上一炷香吧。”

金折桂答应了,见昔日巧合下迁徙到子规城的人,如今都已经在子规城安居乐业,又开始遵循中原人安土重迁的规矩,不喜奔波,便谨遵众人的心意,只跟金蟾宫、严颂准备着回京。

回京之前,玉妙彤从文城来了一遭子规城,此时,已经不自觉地学会争宠的玉妙彤随着俟吕邻云而来,将给玉家众人的礼物交托给金折桂,又再三抱了抱官爷,反复问:“八哥,嫂子,你们还回来吗?”

玉破禅望了眼金折桂,又看向天空中翱翔的苍鹰,心里也拿不准他们回不回来,兴许,他与金折桂之间,没有金折桂跟范康的默契与羁绊,但往前推三十年,便是范康,也未必会似他这般,不论金折桂去哪里,都愿意随着她去,“兴许会回来,兴许不会。”

“八哥这算什么回答?难道,你们建了子规城,又要把它拱手让人?”玉妙彤不解了,玉破禅不回来,子规城就落到梁松、蒙战手上了。

玉破禅笑道:“拱手让人又何妨?子规城太过贫瘠,你嫂子在里找不到事做,她已经厌倦这里了。”

“厌倦了就能走?嫂子竟会这样孩子气?”玉妙彤急了,玉破禅走了,她可怎么办?

“有能耐的走,没能耐的只能固守此地。妙彤,你比你嫂子还大,待我们走了,好好跟子规城的人来往,看在我的面上,也不会有人为难你。”玉破禅道。

收拾了几日行装,四月里,金折桂扶着瞽目老人,抱着官爷,就上了马车,离开日渐兴盛的子规城,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原,半路跟玉入禅、铁钗公主的队伍汇合,便向西陵城去。

一路芳草萋萋、莺飞燕舞,进了西陵城,头回子见到中原城池的铁钗公主诧异道:“中原这样好,你们当初是怎么舍得去塞外的?”

玉入禅道:“我替嫂子算了一卦,她是个四处奔波流浪的乞丐命。”

玉破禅原要揍玉入禅一顿,但见玉入禅如今的身份跟早先不同了,只得强忍下来,琢磨着回京了,该怎么见金将晚、金老夫人、金阁老。

金折桂笑道:“老九这算得卦准的很,我就是个四处卖唱的乞丐,爱管闲事,爱出风头。走到哪是哪,万一哪一天停下不走了,就是要死了。”原本以为官爷进了中原,该跟刘姥姥一样看什么都新鲜,谁知他小小的头颅转了转,只挑了自己喜欢的咿咿呀呀叫人买给他,便安静地坐在她怀中不动了。

在西陵城,柳四逋夫妇二人见金折桂、玉破禅回来了,既诧异又觉在情理之中,款待了他们两日,便与他们送别。

马车快快地向京城去,一别几年,京城却像是不曾变过,长亭里的杨柳依旧,甚至城门的老兵卒,也像是几年没换过人一样。

一行人进了京,玉破禅、玉入禅、严颂、金蟾宫不等回家,先进宫去见虞之渊。

虞之渊眼中玉入禅、金蟾宫,谁娶外族女子为妻都是一样,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眼瞅着玉入禅反复换了个人一样,见他言语豁达,大有圣人的风采,当即对他刮目相看。至于玉破禅,虞之渊眼中,玉破禅自幼便懂事,事事处置的尽善尽美,倒是不觉他有什么长进。

“子规伯果然愿意尊夫人随着太傅去江南治理河渠?”虞之渊问的时候,有几分不确定,他觉得若是玉破禅不答应,他大可以帮他拒绝范康。

“臣定旧年曾在扬州读书,也曾在扬州经历战乱,若果然能陪着妻子回去造福扬州一带的百姓,也是臣的福气。”玉破禅道。

虞之渊手指按在御案上,摇头道:“朕被你们弄糊涂了,你们原本在塞外,打定主意不会来,如今为何又回来?若回来,你跟范神仙并工部臣工一同去治理水渠有何不好,为何又叫你妻子去?莫非,要把在子规城的事业抛弃了?”

玉破禅道:“臣昔日以为会在子规城一辈子,可,皇上不要打仗了。”

“如此岂不好,山高皇帝远,你们正好在子规城做土皇帝?”虞之渊道。

玉入禅、金蟾宫赶紧看向玉破禅,土皇帝,这词意味可不好。

玉破禅略想了想道:“不打仗也好,但,不打仗,我们在不在子规城,子规城的人都好端端的,内子不喜欢庸庸碌碌的生活,是以,我们只能向有事的地方去。”

“世上竟然有你们这样的人。”虞之渊笑了,却也头一会子对一个人完全没了戒心,“你们去吧,朕会令工部、户部官员协助你们。”

玉破禅离开皇宫,不等回玉家,先随着金蟾宫去金家请罪。

一进门,也毫不例外地被金家里头的“黑风寨”震住,待随着金蟾宫、严颂进去,瞧见金老夫人和蔼可亲地站在寨门边等,倒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拜见祖母。”玉破禅躬身道。

金老夫人笑眯眯地扶起玉破禅,“魁星、官爷呢?”

“他们两个回玉家了。”玉破禅不肯起,赶紧把自己换画像的事说了,“金家给皇上的谢媒礼,孙女婿一定偷偷地还回来。”

金老夫人笑了,沈氏原听说玉破禅来,还当金折桂也会跟着来,转而想想回京了要先回婆家,没有先回娘家的道理,才悻悻地道:“你有这么个心就好,反正,皇上该夸奖我们蟾宫的都已经夸奖过了,赏赐也给过了。能不娶个外族女子,也未尝不是好事。”虽说外族女子好生养,但昔日也未尝不是琢磨着好处才答应娶的,如今好处金家拿了,金蟾宫的官已经升了,再叫玉家娶,金家也不亏。

玉破禅也算清楚了这笔账,待再被玉老夫人扶起来,便顺势站了起来。

“这次不走了吧?”金老夫人问。

玉破禅为难道:“范神仙约了折桂去瓜州、乐水,皇上已经答应派下人手相助。”

“去那边做什么?这两年旱涝连连,也只咱们皇城下太平一些。”金老夫人不满意了,原本以为金折桂夫妇二人是怕官爷在塞外受委屈,才肯迁回京城呢。

“不过是去几个月,等太上皇的孝期过了,老九跟铁钗公主成亲,我们便赶回来。”玉破禅道。

沈氏赶紧问:“官爷也带去吗?”

“也带去,现在那边虽旱,却旱得有限,祖母、岳母放心,一准不会委屈了官爷。”玉破禅道。

沈氏点了点头,催促玉破禅道:“你还没回家吧,先回家去,过两日,带着官爷来。”

“是。”玉破禅虽算清楚了账目,却没料到金老夫人会这般轻易地放过他,出门时,听见金老夫人嘴里哼着小曲,不觉笑着在心里想:京城的人到底变了,若是早先,金老夫人一准得理不饶人呢。

感慨万千,出了门,立时冲玉家去,到了玉家门前,远远地瞧见一顶轿子去了,问了人,得知是玉老夫人的轿子,并不多说,依旧向内去,阔步走进大厅,瞧见玉老将军、玉将军正在逗弄官爷,金折桂站在玉夫人身后,康氏抱着儿子也陪站着,玉入禅此时已经换了一身衣裳了。

“儿子不孝,叫父亲、母亲担忧了。”玉破禅跪下。

玉老将军道:“起身吧……抢了金家的媳妇,做得好。”

“……多谢祖父夸奖。”玉破禅望了眼金折桂,见金折桂略点了点头,心知玉夫人没为难金折桂,便松了口气。

“方才,老九说圣上提起什么水渠的事。”玉老将军状似漫不经心地道。

金折桂抿着嘴,等玉破禅说话。

玉破禅见玉入禅已经多嘴地先提起了,就道:“是,是范神仙先跟圣上提起的。”

  “大官娘哪里懂得什么治水,莫去胡闹,安生留在家里照看官爷吧。”玉老将军道,虽知道金折桂的性子,但想,天下没有不疼儿子的女人,看在官爷面上,金折桂一准留下。

“祖父放心,委屈不得官爷。儿子一不是囊中羞涩,二不是一毛不拔的人,多使些银子,官爷定不会出事。况且,折桂会治水。”玉破禅道。

玉老将军嘴唇微微蠕动,玉将军并不多嘴,玉夫人立时道:“要么,你们去,官爷留在家里?”

康氏一怔,她怀中的儿子因早产本就瘦弱,又因她日日怕儿子被人算计,不许他离开她半步而长得弱不禁风。今日带了儿子来,就是想提醒金折桂、玉破禅,玉家的嫡子嫡孙还在这呢。

康氏此时瞥一眼正坐在玉夫人怀中,胃口极好地吃着粥水的官爷,不由地担忧起来,若官爷留下,玉家里哪里还有她儿子的份。

“母亲,官爷还没断奶,他离不得我。”金折桂道。

“奶娘留下便是。”玉夫人摸索着官爷的后背,嘴里笑道:“老九小时候就这么老实,老八哭哭啼啼的,倒是离不开人。”

“吭。”金折桂吭了一声。

玉夫人终于回过头来,醒悟到金折桂身边没带年纪大的女人,甚至几个小丫头,都因在塞外成家了,没跟着回来。

玉夫人脸色难看了,玉老将军也颇有些尴尬,心道他这孙媳妇果然出人意表,竟然是自己奶孩子,犹豫再三,觉得曾孙还小,万一断奶了,定会瘦下来,才说:“要带去,只管带去吧。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官爷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也莫回来了。”伸手要抱曾孙,玉夫人赶紧把孩子送过去。

玉夫人送了孩子后,不禁乜斜着眼睛瞅了玉破禅一眼,暗恨儿子没出息,就会跟着金折桂胡作非为,正经的差事一样没有。

晚间玉家家宴,玉老将军不许去请玉老夫人,康氏抱着哥儿转了两圈,听见孩子咳嗽了,赶紧又把孩子抱回去。

金折桂、玉破禅一连在玉家歇了两日,才敢抱着官爷去金家。

到了金家里头,沈氏、金老夫人不似对着玉破禅的时候劝说他们留下,反而是一个赛一个与有荣焉地拉着金折桂道:“不愧是我们金家的姑娘,都能跟着工部、户部的大官去治理水渠了。”

金折桂心里不解,笑道:“祖母、母亲许我去?”

“不许你去,你就不去了吗?”金老夫人笑了,拉着金折桂的手,摩挲再三,轻轻叹了句:“还记得偶尔回来一遭就好。”

“……是。”金折桂笑了,陪在金老夫人身边,见金老夫人十分在意玉入禅,便将入禅“入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通,待金老夫人累了,才随着沈氏回他们大房去,才进门,南山、小星星立时拉住金折桂。

小星星此时说话十分利落了,叽叽咕咕地缠着问塞外如何、铁钗公主相貌怎样。

金折桂废了半日的力气才摆脱她,见玉破禅跟着金将晚说话了,便拉着沈氏的手单独说体己话。

沈氏拍了拍金折桂温润的手,沉默半天,叹道:“我也去。”

 “母亲?父亲在国子监,怕是……”

“不管他。当初在瓜州丢下你们姐弟,如今无论如何,我得去瞧瞧你们在瓜州过的什么日子。”沈氏道。

“可是祖母会答应吗?”金折桂觉得金老夫人一准不会答应。

“你祖母答应了。她也去,你祖父也去,小星星也带着去。”沈氏有些兴奋了,“你祖母说,单叫玉家人看着眼红去。”

“路上颠簸,祖母不怕颠坏了?”金折桂担忧道。

“怕个什么?你祖母有钱,有钱在,去哪里舒坦不得?有她在,咱们一路好吃好喝好住,哪怕到干旱之地,咱们要吃个果子,还不缺冰块呢。再说,你祖母说了,论起能耐,她不知比你强上多少倍,但凡有人敢不服你,放着她来处置。”沈氏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怪金老夫人不拦着他们了,原来是要一起去。金折桂恍然大悟,随后道:“那方才怎地不在破八面前说?”有钱在,去哪里舒坦不得,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玉破禅说的。

沈氏笑道:“他毕竟是玉家人,万一说漏了嘴,玉家也要蹭着去呢?叫玉家人看着他们家儿子伺候咱们一家老小,心里才叫痛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沈氏这是被金老夫人潜移默化了,竟然也对玉家不满意起来。但想想,自家祖母、母亲跟着,跟婆婆跟着,俨然是两种天差地别的感受。

“好,咱们先瞒着玉家。”金折桂笑了。

七月里,扬州一带的乡绅呈报灾情的折子就到了范康手上,范康拿着折子,先大义凌然地道:“那群欺上瞒下的人,若不是严邈之在扬州留有旧人,怕扬州一带土地龟裂,也没人把灾情报上来。”后对着金折桂,当着玉老将军等人的面兴奋地道:“丫头,又到咱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金折桂也不厚道地兴奋起来,既然范康都来玉家说了,那边是虞之渊已经给了范康旨意,于是立时跟范康商讨起到了瓜州一带,如何把她的怪异想法跟范康那举世无双的能耐合二为一。

待到出发那一日,在京城渡口外,范康只手抱着官爷,金折桂、玉破禅双双搀扶着瞽目老人上了官船。

这官船却不立时走,过了一会子陆陆续续地搬上去许多东西。

前来送行的玉老将军、玉将军在渡口上看着,双双蹙眉,不解怎凭空冒出这么些行李,正想着,便见三顶轿子抬上了大船,待一顶轿子里出现了金阁老,才明白轿子里的是谁。

“那老婆子也跟着去?”玉老将军抖着手问。

玉将军倒还沉稳,答了一声是,瞧见金家一群人登了船,有些艳羡地道:“倘若儿子没事,也可跟着去。”

“老子就是没事!”玉老将军急忙招手,示意船工他也要上船,虽不知道金家人跟着去干什么,但金家人素来缺德,未免他们又干出什么缺德事来,他也得跟着去插一脚。

可是,不等他靠近,船上的人便抽了夹板,靠在渡口的船须臾便离开码头一丈远。

金阁老站在船上,得意地笑了,一扭头,瞧见金老夫人比他还得意地抛头露面站在瞽目老人身边摆出“指点江山”的架势,无奈地摇摇头。

“老泼皮!”玉老将军忍不住大声骂了一句,因金阁老、金老夫人的性子,忍不住想他们老两口跟着去,一准是偷偷去干损人不利己的事,目光梭巡着去找玉破禅,却见玉破禅已经随着金折桂站到了瞽目老人身边。

迎着朝霞,官船驶出码头,慢慢地远离码头的喧嚣。

“桂花,不管你以后想去哪,我都陪着你去。”玉破禅道。

“丫头,咱们干完了扬州这一票,就去海外!”范康嘴上叼着一朵随手在码头摘的野花,只手抱着官爷,昂首挺胸,气势十足。

“范神仙,咱们又不是去劫镖,什么叫干一票。”金折桂噗嗤一声笑了,毫不扭捏地挽住玉破禅的手,望向两岸摇曳的蒲草,惊飞的鹭鸟,忽地听见远处一声似有若无的歌声,细听,那唱的正是一曲似曾相识的曲子。 “问人间谁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