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公主最后会选谁,当然还是要看公主的意思。

白太公敲响清磐,鼓乐声又起,歌舞声又作,气氛再度热烈。

胡亥被那两名貌美侍女牵引着,腾云驾雾般,往鹅黄帐幔的竹屋而去——那是灵湖公主今夜洞房之所。

事发出人意料,李甲蒙盐等人都不知该如何行事,只好先静观其变。

更何况,在男人看来,这事儿总不会是胡亥吃亏的。

竹门“吱呀”一声打开。

两名侍女在他腰间轻轻一推,将人送入屋内,又在他身后关上了竹门。

胡亥踉跄了一下,站稳一望,只觉坠入了一片鹅黄的海洋。

竹屋的下半段全都覆着鹅黄色的帐幔,地上铺着鹅黄色的锦缎,锦缎中央背对着他,坐着一位长发及腰的佳人,她身上的鹅黄色的薄纱映得肌肤娇嫩如雪。

想来,这该是灵湖公主了。

胡亥有点无措,解释道:“公主殿下,此中有点误会…我并没有拿到红花…”

忽然,他噤声了。

灵湖站起来转身,金环束发,薄纱覆面,只露出一双秋水明眸。

那是怎样美丽的一双眼睛呐,神秘如星,却又隐着少女的娇俏与羞涩。

胡亥竟然退了一步,道:“…我是说…”

灵湖安静地走上前来,踮脚附在他耳边,轻声道:“看地上的影子。”

胡亥一愣,低头看去,却见摇曳烛火下,除了帐幔迎风摇摆的影子,在竹屋缝隙间,鬼影般闪动着的,是一个个人举着刀斧的暗影。

胡亥大惊,一颗心如坠冰窖。

这竹屋四周埋伏着刀斧手!

“好无礼的异乡人!”灵湖退开一步,骄矜道:“见了公主也不下拜么?”

胡亥不知她用意为何,忙长揖道:“见过公主殿下。”

灵湖轻笑一声,眼睛里露出一点调皮的笑意。

她揭去面纱,揪住男子衣领,踮脚亲了一下他的唇。

胡亥僵住。

灵湖低头羞笑。

胡亥下意识抚唇,道:“公主殿下…这…”

“这是公主殿下的回礼。”灵湖一本正经道:“入乡随俗嘛。”

饶是身处险地,胡亥还是忍不住微笑起来,他慢慢道:“贵处的礼节,当真与众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更新时间,这几天会比较晚。我周末尽量存点稿,以后定时发布哈。

【感谢小天使实石头、小菲、剑吼西风、不填坑就便秘的地雷!】

感谢以下读者灌溉营养液:【“飞雪若情”、“宴斯”,+30】;【“朱一龙的小弟”,+20】;【“剑吼西风”、“蘑菇熊猫”、“Mya”,+10】。

晚安,明天见!

第 111 章

灵湖公主牵着他往幔帐深处去。

胡亥低声道:“公主这是要救我吗?”

灵湖公主瞥着地上刀斧手的影子, 低声吃吃笑起来,“你怕不怕?”

能在公主大喜之日, 布下两列刀斧手的人, 只能是这岛上的王了。

胡亥凝神思索着。王要杀他们?

灵湖公主垂首,手指绕着衣带, 羞涩而又喜悦地笑着, 轻声道:“现下要救你,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咱俩做了夫妻…父王疼惜我, 自然…”

胡亥却是一脸大义凛然,认真道:“却也不必。”

灵湖公主:…

胡亥自信道:“请公主殿下为我引荐于王。兴许,我能改变王的旨意。”

灵湖公主羞恼道:“父王固执得很!你冒然前去,一定没命的!”

胡亥傲然道:“总须一试。”

灵湖公主目含秋水,瞅着他,见他不似玩笑,越发气恼, 一跺脚往外跑去;手臂才触到竹门,却又听背后唤道“公主殿下…”。

灵湖公主回嗔作喜, 以为是他改了主意。

她停下脚步,却还不肯转身,只侧过脸, 带着小女儿的骄矜,一翘下巴问道:“怎样?”

胡亥道:“请公主殿下派人传召与我一同的六人,让他们随我一同去见王。”

灵湖公主:…

灵湖公主忍气道:“就这些?”

胡亥茫然道:“还要有什么?”

灵湖公主这下是真的被气到了。她又气又羞,抓起手边轻薄的帐幔就往胡亥身上丢去——然而那帐幔只飘在半空, 如云朵般荡来荡去,哪里伤得到胡亥半分。

她撞开竹门,一阵风似地消失了。

胡亥无奈地叹了口气,坐下来,心道,女人的情绪真是神秘莫测,这是门玄学呐。

竹屋外听到大部分对话的众刀斧手们:…好想砍死里面那个呆瓜啊!

灯火通明的大竹屋里,胡亥率领蒙盐等人,列坐于王下首。

大王子和灵湖公主陪伴在王左右。

王似乎睡着了般,静静地躺在锦绣褥子上,虎皮毯子拉到腋下,将他整个人裹起来。

胡亥先开口道:“没想到这么快又与您见面了。”

王仍是闭着眼睛,呼吸均匀,只有眼皮间或一颤,证明他在听。

胡亥道:“您为何怕我们呢?”

王终于睁开眼睛,看了胡亥一眼,道:“怕?”

“若不是惧怕,为何要除掉我们?”

王微微摇头,从虎皮毯子底下抽出发皱的手指来,“你们的…”他指向自己张开的嘴,“舌头。”

“舌头?”

“人都有舌头。”王叹息道:“舌头会讲许多秘密。”

胡亥道:“我们的舌头从不讲不该说的话。”

王微微一笑,道:“你们是要离开这里的。”

胡亥道:“所以您更不需要怕我们。”

王并没有被他的用词激怒,道:“我希望你们永远得留下来,或是永远地离开。”

胡亥道:“我们会永远地离开。”

“没有人能真正永远地离开。”王疲惫而又洞悉道:“除了死亡将我们分隔。”

永远留下来,胡亥等人不可能做到。只要活着,他会不懈得寻找回去的方法。

而永远地离开,只有死亡才能让王满意。

大竹屋内的气氛瞬间凝滞,无形中剑拔弩张起来。

灵湖公主不安地为父王掖好虎皮毯子,张嘴似乎想要为胡亥等人求情,却被父王捏住了手。

蒙盐和尉阿撩都摸上了怀中武器。

胡亥微笑道:“如果您执意要下杀手,我们虽然是困兽,却也要拼死搏斗一番。”

王苍声道:“自然。”

胡亥道:“我们虽然只有七个人,却颇有几位好手,若是拼死搏斗,总能带走您手下十几二十几个人。”

王闭目不语。

胡亥又道:“这岛虽然不小,岛上的人却并不多。当初几百人远渡而来,至今算上孩童,也不足千人。几百人中,少了几十个人,总会有人问的。”

“诚如您所言,人都有舌头。”

“我们来此时日虽然不久,却很是交了不少朋友。少女们多认识阿萤,工匠们多认识李婧,今夜比武,大家伙又都看到了阿撩与阿盐。如果我们消失了,会有许多人问您问题。”

王哼了一声,阴狠道:“他们不敢问。”

胡亥道:“可是,那您让灵湖公主与神灵相通的意义又何在呢?”

他自然是不信这些通灵之说的。可是灵湖公主会成为岛上民众平安顺意的象征,背后策划之人,只能是王。王既然会带着亲信族人,先避让王室争权之祸,又远离兵戈征伐之苦,想必也有厌倦杀戮之意;所以才会着意打造这样一片世外桃源。

而王要杀他们,无非也是担心他们去而复返,引人来坏了这桃源。

王沉默了很久,久到胡亥几乎怀疑他已经于睡梦中死去。

终于,王长叹一声,道:“你该庆幸我已经老了。倘若我年轻十岁,你们绝无生机。”

胡亥心中一松。

王又道:“记得你的话。永远地离开。”

胡亥诚恳道:“绝不回头。”

王伸出手来,示意胡亥上前握住,微笑道:“怎么手指发颤?”

胡亥惭愧道:“您气势骇人。”

“傻孩子。”王微微一笑,收敛了他的狠辣,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你要明白——谈判之前,我们是敌人;一旦谈成了,我们就是朋友了。”

如醍醐灌顶,胡亥望向王,难掩钦佩。

王却是笑道:“况且,我若再不松口,手心都要被我的好女儿抠破了。”

灵湖公主大羞,顿足掩面而逃。

胡亥问道:“我们何时启程呢?”

王又闭上了眼睛,慢悠悠道:“等南风起时。”他这次是真的睡着了。

大王子送胡亥等人出来。

胡亥一出竹屋,就撞上去而复返的灵湖公主。

“喂!”灵湖公主抛给他一支马鞭,“来陪我骑马。”

大王子歉然道:“抱歉,舍妹自幼娇惯长大…”

胡亥微笑道:“公主殿下秉性良善。”正常交际的话他还是说得很得体的。

大王子笑起来,神态间实在很是宠爱自家妹子。

“天色太暗了。”胡亥告饶道:“这么黑,我连马在哪儿都看不清…”

灵湖公主疑惑道:“怎么会?星星那么亮?”

胡亥一本正经道:“我从小有一种病,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

“真的么?”灵湖公主虽然问着,却已经信了,还有些歉意,“那我们白日再骑马。你、你别难过…”

胡亥叹了口气,不说话。

灵湖公主忙道:“那我给你讲故事听。”

胡亥道:“我才从生死关头走了一遭,实在很想睡一场…”

“哦,那你睡。”灵湖公主笑道:“我在旁边看着。”

胡亥无奈,被她牵入房中,果真倒头就睡。

而灵湖公主也果然就坐在一旁,借着满天星光,垂眸凝视着他的睡颜。

半响,胡亥道:“公主殿下…”

“怎么啦怎么啦?”灵湖公主兴奋道:“你想听故事了是不是?”

“您这样看着我,我睡不着。”

“那我闭上眼睛看你好了。”

闭上眼睛还怎么能看到人呢?

胡亥的确疲累到了极点,也无暇再去理会,翻个身,背对着她,很快沉入了梦乡。

海边椰树下,夏临渊在和李甲说话。

“看来这次咱们真能回去了。人家岛主都发话了。我看公子说的那艘大船,就是他们当初来的时候坐的船。”夏临渊左右看看,压低嗓门对李甲道:“但是我觉得,咱们得防备着那位。”

李甲啃着岛上一种甜如蜜的绿色瓜,口齿不清道:“哪位呀?”

“那位呀!”

“哪位呀?”

夏临渊急了,一拍大腿,“蒙盐啊!”

李甲一噎,“哦…他…”

从夏临渊背后走过来的蒙盐恰好听到自己的名字。

李甲一抬眼皮,正好看到蒙盐,吓得噎住了,连声咳嗽。

夏临渊竹筒倒豆子似得道:“我看还是别叫蒙盐跟咱们一块回去了!就他那德行,谁知道什么时候又发疯?这次是公子福大命大,没被他害死。若是再有下次,谁都不敢保证还有这次的好运了。”

李甲咳得惊天地泣鬼神,拼命给夏临渊使眼色。

夏临渊浑然不觉,只当李甲这是激烈的赞同,又道:“再说了,就算蒙盐跟着一起回去了,以后公子还敢用他吗?他回去也是个废人。叫我说,他要是留在这里,公子心胸宽广,说不得会赦免他的家人。可如果他回去了,万一再叛变去跟了什么楚怀王、齐田氏的…”

蒙盐走到他身边。

夏临渊看到自己身边垂下来的阴影,后知后觉一抬头——“咳咳咳…”他也剧烈咳嗽起来。

蒙盐讥诮一笑,黑眸森冷,道:“等回去,大秦都不知道是否还在了——你真是闲操心。”他背着青霜剑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