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批北地黔首南下避祸,聚集在长沙郡、黔中郡等地,阻于五岭。而赵佗率领南方军团,抚定南海三郡,与北地隔绝。

那文士与流民都退出去了。

屋里只剩了自己人,个个都面色沉重。

半响,刘萤望着胡亥,问道:“陛下,我们要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想当初,通宵玩游戏第二天照常考试。

现在,熬夜一晚,虚上两天。

下面我要作一首诗:

从明天起

做一个养生的人

枸杞,红枣,科学泡脚

从明天起

关心睡眠和眼袋

我有一台电脑,不玩游戏,岁月静好。

小诗先写到这里,我的游戏更新好了…

感谢“失忆的小柳金鱼”小天使和“雪舞晨曦”小天使的地雷!

感谢以下读者灌溉营养液:【大佬“⊙▽⊙”,灌溉营养液+70】【无名大佬“”,灌溉营养液+40】【“小夜”,灌溉营养液+24】【“不月”,灌溉营养液+20】【“冻冬”,+14】【“小蜗牛”、“空城旧梦Z”、“雁初”、“琉华”、“日落西”、“moli”、“星屑” +10】

第 120 章

怎么办?

硕大的问号顶在每个人脑袋上。

而他们都望着胡亥,指望他带出一条明路。

胡亥挨个看过去, 夏临渊、李甲、刘萤、李婧、蒙盐、尉阿撩。

这六个人跟着他出生入死, 海外归来, 翻越五岭, 可以说整个大秦, 若要选出对他最忠心的人来, 这六个人便是前六名——当然除了李婧可能是看淡生死、随遇而安。

现在,这六个人的命运,与天下万民的命运一同,都担在了他肩上。肩上这份重,重逾千钧。而他脚下的路, 却是湖面上的薄冰。

他走两步, 就要停下来谨慎地听听响声。等他摸清了冰层的厚度,才敢快步跃过湖面。

而起步的那三两下,总是最慢、最小心的。

此刻,就是他那冰面上的第一步。

众人屏息,等待胡亥的指令。

恰在此时, 门被叩响了, 秦嘉在外面道:“公子,赵郡尉处的消息。”

胡亥目光一凝, 示意尉阿撩开门。

秦嘉进来,先看了看门外,确保无人,这才关上门, 小声快速道:“方才四会县邮人来给我报信,说是咱们走后,赵郡尉就班师回南海郡,路过四会县直接驻扎下来。原来那赵郡尉接了底下人奏报,说是四会县令鱼肉百姓、不务正业。他这原是要查办那四会县令,谁知道已经给咱们杀了——如今四会县已戒|严,细查出入。公子,如此一来,咱们可就回不得岭南了。”

夏临渊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咱们出来,就没打算回去。”

胡亥却是闭目静思,将天下局势、现下处境与那赵佗为人细细想来,半响睁开眼睛,已是拿定了主意,沉声道:“送信给赵佗,约他在阳山关相见。”

夏临渊惊叫道:“公子,咱们好不容易过了五岭,怎么又要回去?”

刘萤也担忧道:“咱们杀了四会县令。就算那人不堪,却也是赵佗的人。现在赵佗手握重兵,我等身份不明、势单力薄。如果那赵佗包藏祸心…”

胡亥道:“我自有打算。”

他一语定乾坤,众人膺服。

秦嘉左看看右看看,见一行人都是唯胡亥马首是瞻,看来这决定是无可更改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应了,问道:“公子,咱们以什么名义邀约呢?”

难道真把皇帝的名号报上去?秦嘉心道,这假冒的皇帝称号连他都唬不住,就更不用说赵郡尉了。总之,先把消息帮他们递送了。若是形势不对,他便带人独自往汉中寻妻儿去。

并无人在意秦嘉心中的这点小盘算。

胡亥道:“以蒙盐小将军的名义。”

“蒙盐小将军?”秦嘉一愣。

“便是蒙恬大将军之子。你虽然不知道,赵佗却是一定知道的。”胡亥道:“你只管找人送信去。”他召回蒙氏子,给予兵权,而后蒙盐攻占泗水郡等事情,赵佗作为郡尉,自然都有知晓。

“喏。”秦嘉答应着退下去,心里却是嘀咕:这公子也当真邪门,一会儿是皇帝,一会儿又是蒙盐小将军,看来十有**是个真骗子。可怜他一步错、步步错,虽然是跟了骗子,却也只好一路跟下去了。

一直在旁沉默的、莫名其妙就被邀约了赵佗的蒙盐,这才开口,却是对胡亥道:“以我的名义,那到时候你算什么身份呢?”

胡亥道:“你不是还有一位哥哥蒙壮吗?”

提到假死的哥哥,蒙盐心中一动,却是面色如常,道:“可是他已经病死了。”

胡亥道:“无妨。到时候就说蒙壮是在朕授意下,假死执行秘密任务的。”

蒙盐:…

胡亥伸手,拍了拍蒙盐肩膀,道:“节哀。”

蒙盐:…无奈像海一样深。

胡亥正色道:“长沙郡遍地流民,也是我们的机会。你看外面跟着咱们回来的那几个年轻流民,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什么都愿意干。余者如那名文士,为了妻儿,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甲跃跃欲试道:“公子,你要让他们做什么呢?”

“做兵。”

李甲眼睛一亮,道:“我们自己召集人马,打回北地去吗?”

蒙盐却是道:“这些人之所以做了流民,便是不愿意上战场厮杀。否则以这些年轻人的体魄,各处叛军都要拉他们去做士卒的。他们恐怕都是躲着,逃过了,避到长沙郡来。”

“此‘兵’非彼‘兵’。”胡亥道:“叛军征兵,那是即刻就要拉上战场去,生死难料的。我们在长沙郡,要做的却是屯兵。大片的荒田,只等人去耕种。我们的屯兵,便是把流民组织起来,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地种,给他们秩序。等这些流民兵在此地稳定下来,就成了我们的大后方。”

胡亥踱步思索着,道:“要实现这一步,有两处难点。一是要跟赵佗谈好,若他从阳山关出兵,借着地势之利,下来侵占掠夺,那么我们就不胜其扰。二是初期稳定人心所需的粮食,我们从四会县出来的时候,用粮食假作盐,三百人搬空了半座县城——这些粮食,够郴县支撑半年,但是若放到整个长沙郡,却也不过一个月左右。所以,我们缺粮。”

刘萤担忧道:“此地本无存粮,郡县官吏都不管事儿了,却去哪里弄粮食呢?”

胡亥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南方,道:“自然还是问赵佗要喽。”

李婧至此才幽幽来了一句,“你计划的都挺好。就是这么按部就班来,等咱们回去,函谷关早被攻破了。”

胡亥沉声道:“越是紧要关头,越要稳扎稳打。若我们此刻冒然冲出去,一时痛快,却是万劫不复。”他环顾众人,道:“可只要我们不倒,函谷关被攻破又如何?自有函谷关,它就一直被各路人马攻来夺去。它不过就是一座关隘,我们再夺回来就是。”

李婧幽幽道:“可是关内宫中,多少典籍孤本。若给叛军占了,他们还会妥善保存吗?”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胡亥心中一痛。

李婧肚子饿得咕噜噜响起来,她自己倒是想开了,又道:“也是,先活下去。不管是什么孤本典籍,什么精巧木工,总得有命才能去欣赏。我饿了——咱们吃点啥?”

胡亥:…

刘萤抿嘴一笑,柔声道:“昨天的墩饼还有几个,我去叫他们热一热送上来。”

有粮食,有最开始的三百力夫,招流民屯兵的事项进行得很顺利。

不过七日,已经召集了八千青壮。

刘萤一面记录着名册,为这热火朝天的场面高兴;一面数着眼看着干瘪下去的粮袋发愁,“这可怎么办?人越招越多——原本算着怎么都够一个月吃的,现在看来,只怕连十天都支撑不下去了…”

第八日,赵佗的信使来了。

赵佗愿意与“蒙盐小将军”阳山关上一见。

刘萤紧张道:“公子,您带上这八千青壮,一同去阳山关上。万一有点什么事儿,他们总能抵挡一会儿。”

胡亥失笑,道:“你当赵佗是什么人?你拉这八千流民上去,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杀过人的兵,和只是空有力气的流民,在赵佗这样的将军看来,简直就像是两个物种。

胡亥道:“一个兵都不带。”因为他手下,不管是这八千青壮,还是那三百力夫,都是没杀过人的“新兵”,一拉到赵佗面前,立时露怯。

“蒙盐、尉阿撩跟我一同去。”胡亥吩咐道:“李甲、夏临渊留下来,陪刘萤、李婧继续招兵之事。”

刘萤睁圆了眼睛,“您——您就三个人上阳山关?”

胡亥笑道:“我没疯。”他望了一眼初夏旭日,眸中透着笃定,“我有分寸。”

阳山关上,重兵把守。

胡亥不足十日前,才假扮盐商越岭北行,如今却又带着蒙盐、尉阿撩返回山巅。

守兵早已得了消息,得知是蒙盐小将军一行人,便一路送上去,直到厅堂外。

赵佗坐在堂中,铠甲覆体,腰悬长剑,不过三十岁上下,英勇孔武,此刻白脸膛阴郁,盯着走上堂来的北地三人,对走在最前面的人,怒道:“好一个蒙盐小将军,好一个蒙恬后人。趁着我不在,杀我手下,夺我存粮——如今还敢邀约在我的地盘相见,当真好胆识!好气魄!”他手按在了剑柄上。

随着他的动作,厅堂两列士卒纷纷抽刀,兵刃声森然。

走在最前面的胡亥却是笑呵呵道:“赵郡尉认错人了——”他指了指走在中间的蒙盐,“这位才是蒙盐小将军。”

赵佗一愣,道:“你又是谁?”能走在蒙盐小将军之前。

胡亥笑呵呵道:“我是他哥,蒙壮。”

蒙盐:…还蒙壮,你就装!

赵佗又是一愣,道:“你不是病死了吗?”

“嗐,真晦气。”胡亥笑着,又是皱眉又是摇头,“这不都是皇帝当时给安排的吗?说是要我假称病死,好执行秘密任务。谁知道我任务完成了,皇帝却不见了。”

赵佗仔细打量着蒙盐和胡亥。

胡亥摸了摸自己的脸,道:“别看了——我俩不是一个娘生的。我娘俊点儿。”

蒙盐:…好想揍他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sherryneko”大佬的手榴弹!感谢“小蜗牛”“青青翠微”的地雷!爱你们!

晚安,明天见!

第 121 章

被胡亥这么一打岔, 赵佗一开始汹汹的气势便没法继续下去了。

厅堂上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 忽然一变, 仿佛嬉笑怒骂间, 他们不是两军对垒,倒是兄弟重逢了。

赵佗居中坐着, 白脸膛上仍是写满阴郁, 按在剑柄上的手却收回去了。

胡亥就很自觉地坐在了左首第一位,蒙盐在他下首坐了,而尉阿撩站在胡亥身后守卫。

赵佗一看这架势, 便将目光转向了胡亥, 明白他是为首之人。

胡亥不等赵佗再度问罪,先笑道:“久闻赵郡尉大名, 可惜无缘一见。”

赵佗戒备道:“你听过我的名号?”

“可不是嘛。当初我在皇帝身边,他时常提起赵郡尉——说您是我大秦勇士, 与我父亲一在南, 一在北, 是我大秦的两道屏障。有你们二人在,便抵得过百万雄师。”胡亥情真意切道。

赵佗不意皇帝竟然如此推崇自己,有些信不及,冷笑一声, 道:“蒙恬大将军却是死了。”

胡亥叹气道:“我父亲死得冤。当初我家里出事儿,我跟弟弟逃亡北地,立誓一定要报家仇。”

赵佗看过去,见“蒙壮”只是口若悬河, 他那弟弟到底年轻些、脸上露出真切的痛意来。他当初在朝中,曾与蒙恬大将军远远照过面,如今依稀想来,这蒙盐模样与蒙恬大将军确有几分相似。看来这蒙盐确是蒙氏子无疑。

赵佗想到此处,问道:“那你们二人如何又为朝廷效力了?”

胡亥又是长叹一声,道:“赵郡尉,你是不知道啊。回咸阳之前,我跟弟弟商量好了,一见了狗皇帝就把他捅个透心凉!可是当初我们兄弟俩能得脱身,全靠右相冯去疾私下相助,我们报仇无妨,却不肯拖累了冯相,所以当下在咸阳却不好动手。于是虚与委蛇,等到皇帝出巡的时候再下手…可是谁知道…”他故意顿住,卖个关子。

赵佗果然问道:“出巡之时如何?你们动手了?”

“哎,赵郡尉你有此一问,便是没见过皇帝的缘故。”

赵佗傲然道:“皇帝继位不过二三载,我在岭南平叛,如何能像你兄弟二人,伴驾左右。”

胡亥笑道:“正是,赵郡尉自己就是真英雄,与我们这种借着英雄老爹的名号混饭吃的人自然不一样。”

蒙盐:…你才借着英雄老爹的名号混饭吃!

胡亥又笑道:“我是说,若赵郡尉你见过皇帝,那一定不会问刚才的问题了。”

“你什么意思?”赵佗双眼一眯。

胡亥摇头,起身,踱步,一系列充满矫情的动作被他做得行云流水。

他仰天长叹,满是感慨道:“只因当今皇帝实乃天下第一等的圣主!他勤于政务,宵衣旰食;他心系万民,遣散六宫;他知人善任,宏图大志!”一连串的排比句,说得他自己都热血沸腾起来。

胡亥张开双臂深情道:“见到了皇帝,我才知道这世上真有这等人,叫你一见之下,就不由得心生孺慕,恨不能即刻为他去死。”

蒙盐只听得两眼一黑,恨不能堵住耳朵即刻真死了。

赵佗已是听得愣住了——因为这“蒙壮”的言行太过荒谬,反倒叫他无从怀疑了。

胡亥还在大吹自己的彩虹屁,“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皇帝就是我兄弟二人的知己!为了陛下,为了这大秦江山,我二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皇帝不仅颁布新政,普惠黔首;明知危险,却仍出巡安定民心,以承先帝遗志!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担当!”

赵佗凉凉道:“所以皇帝现在下落不明了。”

胡亥微微一笑,冲赵佗勾勾手指,道:“赵郡尉上前来,我跟您说个秘密。”

赵佗:…

赵佗正色道:“何事不可对人言?”

胡亥也正色道:“皇帝的下落。”

赵佗顿了顿,只能走上前来,附耳静听。

胡亥在他耳边,悄声道:“皇帝如今在一处安全之所,只等布局完毕后,将各路叛军一网打尽。”

赵佗一愣,不由自主也压低了嗓音,“皇帝没死?”

“没死。”胡亥一脸认真,道:“我兄弟二人虽然忠心,却也不是傻子。若皇帝真死了或不见了,我俩还不早跑了。”

赵佗有点嫌弃地瞅了瞅他——还真看不出来您有这份机灵!

“那皇帝现在何处?”

胡亥老神在在直起腰来,垂着眼皮道:“非是我不告诉您。而是我们也不知道——只有等皇帝联系我们。”

赵佗狐疑道:“皇帝失踪,天下大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皇帝也是逼不得已。”胡亥又悄声道:“朝中有内鬼。”

“内鬼?”

“正是。陛下这一招是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