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奉上!

答疑:营养液和霸王票都算票数的。不过霸王票需要额外破费。所以只要大家愿意灌溉营养液给我,我就非常感激了。

回馈继续,本次灌溉营养液前四名的读者,赠送兔子的古言签名书。获奖读者请通过微博@青色兔子告知收件地址哈,分别是:【“萝卜炖白菜要挂科”,灌溉营养液+80;“想吃夜宵”,灌溉营养液+74;读者“静水流深”,灌溉营养液+60;读者“天若有情天亦老”,灌溉营养液+50】

感谢以下读者灌溉营养液。

【灌溉营养液40+:“疏暗斜晖”“靓妹猫”“一次方”“青蓝”】

【灌溉营养液30+:“设置昵称1”“清雅”“”】

【灌溉营养液20+:“酷毛”“雁初”“迟凡菲”“铁人是我爸爸”“米米”】

【灌溉营养液10+:“靡夜”“阿九”“薇薇儿”“”“明月入怀”“我的名字是乱码”“每年多一朵玫瑰”“泪奔的桃花”“我有很多小刀片”“woaibaozilian”,“黑桐”,“螺旋阶梯”“心仪”,“浪里个浪花”“进击的宝宝”“”“萌”“薄荷红茶”“辛夷”“涣_若凌释”“大大的咸鱼”“白菜”】

【灌溉营养液5+:“桃李树”“宝石与星辰”“人从书里乖”】

感谢小天使“伊”“素秋”“明月入怀”的地雷,非常感谢大佬“阿谢”的手榴弹!

爱你们!晚安,明天见!

第 125 章

胡亥想出了让蒙盐诈降项羽这关键一步, 接下来的一切难题忽然都迎刃而解。

事有轻重缓急,当下他不暇跟众人详细解释,比如他怎么知道项羽会火烧咸阳,又怎么会知道项羽会分封诸侯, 最后又如何知道楚汉相争的局面。

胡亥将即将发生的大变动迅速捋了一遍, 目光锁定在夏临渊与李甲身上, “你们俩赶紧往三川郡赶去,一定要在项羽西行之前,拦住投降的二十万秦兵。”

夏临渊眼睛瞪得鸡蛋一样大, “我们俩——拦住二十万秦兵?”

李甲目光坚定, 哪怕是必死的任务, 也仍是热血道:“好,我们这就启程!”

夏临渊狠狠掐了李甲胳膊一把, 小声道:“你疯了!”

胡亥笑道:“对,就是你们俩拦住二十万秦兵。难吗?其实也不难。”他先是收敛笑容, 严肃道:“那章邯带着士卒投降了项羽, 他自然吃香的喝辣的, 高枕无忧。可是我只怕这二十万秦兵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闻言,众人都是悚然一惊。

刘萤颤声问道:“何至于此?”

胡亥道:“项羽接受章邯的投降, 不过是迫不得已。章邯曾经逼死了项羽的叔父项梁, 倘使项羽兵力稍胜, 若不是九场战役中各有胜负,项羽绝对要将章邯赶尽杀绝。不过是情势所逼,他这才接受了章邯的投降。而章邯所率领的军队里, 精兵二十万是秦兵的老底子,基本都是秦人——他们若知道实情,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同意投降于楚人。所以这投降,是章邯投降;却不是二十万秦兵投降。这些秦兵既然是被主将带累暂时投降,那么难免心思浮动。而项羽解决了巨鹿之难,当然会西行破关。而西行,对于这二十万秦兵来说,就是回家。到时候,项羽为了便于管控,很难说会对这二十万秦兵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所以说,夏临渊和李甲此去,是救这二十万秦兵。”胡亥沉声道:“事情紧急,你们即刻便启程。”

夏临渊听得面色凝重,知道若不插手,这二十万秦兵多半要死在楚人手中,可是…

“可是,我们去说——他们就听吗?”他们现在既没有兵马,又没有身份。

胡亥使劲戳着夏临渊额头,把他戳得往后直仰,“你呀,真是个榆木脑袋。这不是你最拿手的吗?再去买只仙鹤,做把羽扇,打出你抱鹤真人的名号去。再说了…”他清清嗓子,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点神话故事嘛。比如在他们行军之地旁边挖出一块大石头来,上面写着;新安南,杀降秦。又或者给那些士卒营帐里丢几只鸟,鸟嘴里塞着绢布,绢布上写点什么‘抱鹤者,救众生’。”

夏临渊越听越是佩服,眼睛亮晶晶瞅着胡亥。

胡亥只觉心累,扭着他脑袋转向一旁,不让他再看自己,“去去,这些东西还要我教你吗?当初那陈胜是怎么反叛的?你自己路上研究研究,编这种故事你最在行了。”

胡亥转头看向蒙盐——蒙盐这小子,当真是个做间谍的好材料!

想当初,蒙盐卖他的时候,可是毫无痕迹;现在反过来,也够项羽喝一壶的。

蒙盐对上胡亥的目光,问道:“你说叫我去跟着项羽,那是什么意思?”

胡亥牙疼似地吸了口气,若要详细解答蒙盐的疑问,可比打发夏临渊麻烦多了。

“这样…”胡亥撸了撸袖子,道:“取笔墨和绢布来——刘萤,你去缝三只锦囊。”

胡亥翘了翘嘴角,踌躇满志道:“看朕三只锦囊安天下。”

一个月后,函谷关外来了一队骑马的年轻人。为首的青年双目狭长,宽肩瘦腰,背上青霜剑映着盛夏正午的阳光,耀目生花。

正是蒙盐。

他按照胡亥的吩咐,于一个月前,从长沙郡出发,带着这只二十人的小分队,日夜兼程,赶到了关外。而根据胡亥的嘱托,这就是该他打开第一只锦囊的时候了。

蒙盐打开了第一只黄色的锦囊,取出里面绢布。

却见上面写的是:将信密送赵高。待武安侯入关,再开第二只锦囊。

蒙盐摸了摸怀中以牛皮纸封着的信——这是他临行之前,胡亥连夜写就的。

原来这信是写给赵高的。那个小人赵高。

蒙盐哼了一声,目光凝在绢布最后一句——武安侯入关?皇帝就这么笃定武安侯能入关么?

这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蒙盐夹紧马肚,从小径入关,进咸阳城,寻到赵高府邸。

函谷关虽然能挡住千军万马,却挡不住他这样的独行侠。

赵高原本的郎中令府,已经该换了门庭。

现在,该称为“太尉府”了。

他从九卿之一,跃然居于三公之中。

皇帝失踪之后,赵高与李斯回到咸阳,拥立了秦三世。赵高原本身为郎中令,执掌内廷,是小团子为数不多熟悉的人。秦三世时期的赵高,比之秦二世在时,更加如鱼得水了。

而他的女婿阎乐也水涨船高,接替了岳父的旧职,成为了新的郎中令,而原本所任的咸阳令也并没有辞掉,身兼两职,可以说大秦最后的两道门,都掌控在赵高翁婿手中。

虽然已经位列三公,可是赵高的脸色却比从前做郎中令时更坏了。

晨起,赵高一边穿着衣裳一边从屋子里跑出来,骂道:“你们一个个怎么当差的?想死是不是?都什么时辰了——”他抖着手自己穿衣裳。

底下人挨着墙根跪了一地,都一声不敢吭。

自从章邯大将军带着二十万秦兵投降楚人的消息传入关中以来,太尉大人就再也没有过一天好脸色。

赵高光着脚跳了半天,怒火更盛,拔高嗓门叫道:“真都死了?就看老爷我光脚站着是不是?”

就是在这个刹那,一柄利箭贴着赵高耳边擦过,将一则绢布钉入廊柱上。

利箭破空声尖锐,叫人不寒而栗。

赵高只觉耳朵一凉,紧跟着耳垂上传来濡湿之感——他哆哆嗦嗦摸了一下,低头一看,血!

“有刺客!”他大叫,慌不择路往屋子里躲。

屋顶上,蒙盐看着底下兵荒马乱的场景,不屑地冷笑一声,翩然而去,不发出丝毫声音。

太尉府中,直乱了大半个时辰。

赵高的好女婿阎乐,闻讯立刻带了三千守军赶来。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您怎么样了!刺客何在!”阎乐一步冲进堂屋,却见他那个人精岳父这会儿瘫坐在地上、呆呆望着手中一则绢布、连眼珠都不会转了。

“岳父大人…”阎乐一噎,小心道:“您可伤着了?”

赵高仍是瘫坐原地,盯着手中绢布,好似痴傻了一般。

阎乐探头探脑看了看屋内,确定没有危险,这才往赵高身边走去,边走边打量着道:“岳父大人,您耳朵这是怎么伤了?”

赵高不答,任凭耳朵的伤处暴露在空气中,他只是盯着手中绢布。

阎乐终于挪到了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探头去看那绢布。

终于,阎乐这一下动作唤回了赵高的神智。

在阎乐看清绢布上字迹内容之前,赵高已经飞快收起绢布塞入了怀中。

“岳父大人?”

赵高从地上爬起来——阎乐忙扶着他。

“没有刺客。”赵高摸了摸还火辣辣疼着的耳垂,“我一时看花了眼。”

“啥?”阎乐一愣,岳父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啊。

赵高整整衣冠,又道:“给我备马车。”

“您去哪儿?”

“李斯的丞相府。”

左相府邸中,李斯强拖病体起来迎客,屏退左右,对赵高道:“赵太尉有何事,直说便是。”他这声“赵太尉”却是有些嘲讽之意。

赵高以拥立三世之功,又仗着小皇帝依赖他,这半年很是气焰嚣张。

若不是章邯投降了楚人,李斯与关中众人不得不同仇敌忾,今日赵高能否得李斯一见还难说。

赵高关紧门窗,回身望着李斯。

静默中,李斯察觉了氛围的不同寻常,他迎着赵高的目光,“难道太尉之职于你还不够?”

赵高一开口,所说却与李斯所想相距十万八千里,“陛下没死。”

“什么!”李斯扶着案几,颤颤巍巍站起来。

“陛下叫我们废掉小皇帝,辅子婴为王。”

李斯震惊道:“你从何得知?”

赵高掏出怀中绢布,递给李斯,道:“此物你我二人看后,就须毁掉。”

李斯颤抖着手接过来,细细看过,先是疑心道:“这莫不是你自己写的?”

胡亥的书法是跟着赵高学的。

如果赵高要仿造胡亥的笔迹,也有几分像的。

赵高无奈道:“好我的丞相大人。若是我要行这些事,何须跟您商量?叫我女婿召集兵马,什么做不到?更何况,废掉小皇帝,立子婴,于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小皇帝年幼无知,对他言听计从;子婴却是个成年皇族。

李斯一想也是,他摩挲着那绢布上熟悉而又久违了的字迹,目含老泪,却还保留着最后的警觉与谨慎,道:“你又如何确定这果真是陛下所书呢?”

赵高指着绢布起首三字,“这‘赵三思’的名字,便是陛下给我起的。除了陛下与我,世间再无第三人知。”他亦目中含泪,望着李斯,道:“老丞相,现下你就是那第三个人了。”

李斯眼中老泪滚下来,他抱住那绢布,苍声泣道:“老天有眼,吾皇无恙。”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佬“吮指原味鸡”的火箭炮+地雷套餐!

感谢“靓妹猫”“26711327”小天使的地雷!

非常感谢以下读者灌溉营养液:

【“萧萧”,灌溉营养液+90;“君司夜”,灌溉营养液+65;“梦梦”,灌溉营养液+60;“有米就糟了的曹没米”,灌溉营养液+58;“”,灌溉营养液+40】

【“十三”,灌溉营养液+30;“淮南淮北”,灌溉营养液;“信宿”,灌溉营养液+20】

【“妖妖”,“清酒。”“星屑”,“呦呦”,“”,“dj”,“浮云蔽日”,“初如泳”+10】

爱你们!晚安,明天见!

第 126 章

是年八月,刘邦率军攻破武关, 进入了秦地。

就在此时, 咸阳城中传出消息来, 说是赵高废掉了小皇子,想要自立为秦王,与各叛军首领瓜分天下。然而秦朝众臣不服,赵高无法,最后推举了嬴氏皇族后裔仅剩的子婴为秦王。

秦王子婴登基后,诛杀了赵高;而李斯病死。朝中再无重臣。

子婴派遣仅剩的守军, 于峣关抵抗刘邦的军队。

刘邦听得消息, 大笑道:“暴秦自取灭亡。樊哙!领兵击破之!”

“喏!”樊哙大声应道。

“且慢。”帐中左首的中年文士缓缓起身, 只见他容貌姣好若妇人,而又有岁月沧桑留下的成熟痕迹。

刘邦见是这人说话, 忙细问道:“子房兄有何见教?”

这中年文士正是“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

当初陈胜吴广造反的时候,张良身边就有数百少年人。他一直是个造反积极分子, 当初项羽的小叔父也是跟着他混的。他带着这数百少年, 机缘巧合与刘邦相识;等到刘邦被蒙盐大败, 去投奔项梁借兵的时候, 张良也就跟着到了薛地。项梁立楚怀王的时候,张良就劝说项梁, 把从前韩国的公子横阳君立为了韩王,而他自己则做了韩国的申徒。

而后,张良辅佐韩王横阳君, 带领着数千人,杀回韩国故地,夺取了数座城池。

韩王横阳君留守阳翟。

张良南下,与领兵过宛西的沛公再度相遇,最终率军攻入了秦地。

张良乃是相国公子,见识智谋都远胜常人。

刘邦失去了萧何之后,再得张良,简直如久旱逢甘霖,很是愿意多听他的意见。

张良徐徐道:“秦兵还是很强大的,不能轻敌。”毕竟他们也不过几万人马,与关中人马在数量上不相上下。

刘邦道:“那子房兄的意思是…?”

张良胸有成竹道:“不如先派遣一部分人到山上,插起我们的旗帜,使得秦兵自疑。同时派辩士去游说秦朝的将领,以利益诱惑他们。”

刘邦依照张良的计策行事。

此时虽然换了子婴为秦王,可是关中并未溃散。

因为关中这地方几百年来都是秦人。战争打到这里,对于秦人来说,这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没有士卒会后退的,因为身后就是他们的父母妻儿。

关中的将领见了刘邦派来的辩士后,果然被利诱,愿意与刘邦一起西进袭击咸阳。因为将领不比士卒,他们看得清天下形势,知道大秦已是回天乏力,与其给大秦陪葬,不如吃着大秦的尸体,养出自己的荣华富贵。

刘邦闻讯,又准备答应这些将领,与他们一起攻入咸阳。

张良却又道:“且慢。”

刘邦笑问道:“子房兄的意思是…?”

张良洞悉世情道:“沛公,这是几个将领愿意投降而已。他们手下的数万士卒却是不愿意投降的。不如假意接受他们的投诚,趁着秦国将领们懈怠,奇袭攻之。”

刘邦抚掌称善。

于是刘邦清点人马,带着樊哙、张良等人,绕过峣关,奇袭秦兵,在蓝田大获全胜;折而北上,再次大败秦军。

至此,刘邦入咸阳已成定局。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第一个攻入关中的人,这象征意义太叫人垂涎了。

当下就怒了一个不得了的人——项羽。

若不是项羽在巨鹿拖住秦兵主力,焉有刘邦轻松入关摘果子?

更何况,楚怀王分项氏兵权之心不死,与诸将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

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项羽都不能允许刘邦先他入关。当下,项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可以说是战胜了秦兵主力。于是原本作壁上观的诸侯们,都发挥了机会主义的特长,膝行来见项羽。

项羽集合起众诸侯,收拢起义军三十多万,再加上投降的二十万秦人,共计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西行而却,一路所过之处,都荡平为故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