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王子之母!

可是刘邦虽然挂着汉王的名号,想要东山再起,却是很难了。

从前胡亥没回来的时候,刘邦可以召集关中秦人去攻打项羽。

可是现在关中归了胡亥,齐地归了韩信,刘邦的人被打散了,想要再召集一支兵马,谈何容易?

若要借兵,如今彭越已死,刘邦所能借兵的选择已经不多。

刘邦带着戚瑶,与张良、樊哙、卢绾等人度过白马河,到了朝歌。

此前刘邦被打散,曾经从胡亥和张耳处各借了一万兵马。

可是这一次,刘邦却一时没有主动借兵。

“那楚兵攻来之时,韩信没有即刻领兵来救——可见秦王的命令,已经是叫他不救我们。”张良分析道:“当初秦王借兵给我们,是那时候他势力小,而楚军势力大,他需要借助众诸侯,分散项羽的敌意。可是现在…”

卢绾叹气道:“可是现在,秦王已经强大了。”

“不,是齐王韩信已经强大了。”张良摇头道。

樊哙道:“可是那韩信不是一根筋,只效忠秦王吗?”

张良看向刘邦,道:“从前我与汉王曾经商讨过此事,韩信处难以动摇,不如从秦王处下手。”

刘邦笑骂道:“我看那秦王不用我们下手,自己就开撑不住了——没看他着急忙慌给韩信做了齐王吗?”

张良道:“韩信这齐王,说是秦王封的,其实勉强。韩信的实力已经发展到了,即使秦王不下旨,一旦韩信要自立为齐王,那秦王也没有办法。所以看似是秦王封赏,其实不过是情势所迫——秦王心中,未必甘愿。”

陈平叹道:“若是此时能有黄金万两,我使人散于咸阳众臣之间,讨论韩信想要反叛之心——到时候,不怕秦王不中计。”

可是现在一行人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容易,颠沛流离至此,又哪里去寻黄金万两呢?

张良道:“我家中祖上颇有产业。后来秦灭六国,我便变卖了家产,这些年来,为了反秦,散了不少金银…如今还剩下的,不多不少,还有黄金万两。”

众人:…哇!

张良面色平静,好似说的不是黄金万两,而是一袋豆子一样。

“我愿以此薄财,助汉王绝地求生。”

刘邦起身,冲着张良拜了一拜,郑重道:“子房兄,今日大恩,小弟来日必当偿报。”

张良避让不受,拨弄着篝火,叹息道:“乱世之中,黄金与粪土又有何区别?与其让他们深埋地下,还不如拿出来做点事情。汉王言重了…”

于是众人计较已定,当下分头行动。

咸阳城中,胡亥发现近来的舆论风向不太对劲。

这四年来,在他的指导下,在叔孙通等人的辛苦工作下,关中的舆论氛围,在黔首中一直是“大秦子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官员中一直是“陛下与韩信千古君臣”“廉洁奉公,秉公执法”…

可是忽然之间,宫廷朝野之上,关于齐王韩信的小道消息暴涨起来。

“据说这齐王不是陛下主动给的,而是韩信自己要的…”

“据说韩信心大了,项王何汉王都拉拢他…”

“据说抱鹤真人一去不返,就是给韩信扣住了…”

“据说韩信已经与汉王勾了手,要反了…”

叔孙通窥着胡亥的神色,吞下了最后一条,道:“目前小臣搜罗到的,就是这些…”

“没了?”胡亥一挑眉毛。

“嗯,没了。”

胡亥嗤笑道:“朕还以为是什么话呢?背后的人,手段不够看啊。这些谣言才哪到哪?比起朕金旗帜银旗帜的神话故事来,差远喽!”

叔孙通:…呵呵。

叔孙通道:“其实还有一条。”

“说。”

“有人传说…齐王殿下乃是陛下的…禁脔…”叔孙通说完就眼观鼻,鼻观心,不动了。

胡亥一愣,道:“这一条能动摇朕对在外将军的信任吗?为什么会有这条?”

叔孙通叹气道:“可能这条谣言,不是别人用金子散出来的…”这也正是他一开始没说的原因。

胡亥摆摆手,不去理会这些小事,道:“这计策,像是从前陈平离间项羽与范增…他们故技重施,却是太小看朕了。”

胡亥翘了翘嘴角,像是想起了什么好玩的事儿,“把张敖给朕叫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姜姜酱”小天使的地雷!爱你!

晚安,明天见!

第 149 章

张敖乃是张耳的儿子。

当初张耳落魄到了外黄, 恰好外黄有个富人的女儿王氏, 因为嫁给了平庸之人不甘心, 逃到了她父亲宾客家中, 因为宾客的美言,转而嫁给了张耳。

张耳也借助妻子的财力,在外黄经营, 并认识了刘邦等人。

如今的张耳做了赵王,王氏也成了王妃。

可是他们的儿子张敖,却在胡亥的要求下, 来咸阳做了质子。

张敖比胡亥还要大上十来岁, 相貌堂堂,允文允武。

听闻召见, 张敖赶来,恭敬道:“见过陛下。”

胡亥摆手,笑道:“敖仔, 你还没有妻子?”

张敖一愣,躬身道:“确如陛下所言。”

这张敖虽然年纪也不小了, 可是因为连年跟着父亲在外征战,只有姬妾, 却还没有正经娶妻。

胡亥又道:“你可知道——从前汉王想要把女儿许配给你…”

这说起来都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韩信刚平定了燕赵大地, 张耳请求做赵王还没获得允许,而张敖也还没有来到咸阳城。

当时的形势,刘邦与张耳约为儿女亲家, 是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事情。

就是吕后,为了自己这一双儿女,也是愿意女儿鲁元嫁给张敖的。

张敖垂眸,恭敬道:“似乎是有过这件事情…不过小臣也是过后才听闻的…”

当然最后没成,是因为胡亥不同意。

开玩笑——当着他的面,让刘邦和张耳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当他是死的吗?

胡亥笑道:“你可要感谢朕——当初是朕不同意这门婚事。”

张敖:…

胡亥道:“如今那汉王都逃到朝歌去了,既无兵马又无粮草——这样的岳父,你想要吗?”

张敖笑道:“小臣托赖陛下照拂。”

胡亥揽着张敖的肩膀,跟他掏心掏肺道:“你想想看,你爹是赵王,你以后也是赵王跑不了的。都已经是王了,感情生活就纯粹一点,是不是?找个跟你互相欢喜的,不比这种政治联姻有意思么?再说了,你想想,那鲁元公主才几岁——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到时候娶过来,你还得哄着她…不划算不划算,朕可真是为你着想啊——对了,你在咸阳这么久,有没有中意的女子啊?说出来,朕给你们主婚,保管叫你的婚事体体面面…”

张敖被他说得云山雾罩,不知道陛下这突然的热情与“友善”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是因为汉王衰败,所以要拉拢他父亲赵王?

可是也说不通啊——汉王式微,他父亲赵王也没得好处啊。

张敖努力从胡亥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闲谈中捕捉有效信息。

可是胡亥实在是太会瞎聊天了,扯起来比叔孙通、夏临渊还没谱。

张敖最后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只知道陛下赏了他一堆珍宝,又约他一同打猎。

张敖回去,百思不得其解,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大事儿。

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给父亲赵王处去信,又花重金贿赂朝臣,想要摸准朝廷动向——钱没少花,却只从叔孙通处打听出一则花边消息。

叔孙通收了金子,对张敖笑道:“最近倒没什么特别的事儿,不过——诶,你腰上系的这块玉成色挺不错啊…”

张敖忍痛解下昆山玉,奉给叔孙通,笑道:“您喜欢,那是它的缘分…”

“别别别…”叔孙通一面叫着,一面任由张敖把玉给他系上了。

叔孙通收了金子又收了玉,想了想,附耳低声道:“宫里要准备大婚喽。”

张敖一惊,再问——叔孙通却是一个字都不肯说了。

张敖千恩万谢送走了叔孙通。

陛下要大婚?

也是,以陛下的年纪,宫中空虚也实在不成样子。

所以陛下是因为要大婚,想起从前阻了他的婚事来,才找他去聊天的?

张敖总觉得哪里不对——陛下不像是这么闲的人啊。

直到刘邦入咸阳做国丈那一日,张敖才明白胡亥此刻对他的“友善”是因为什么。

时间倒退回三年前,当刘邦提议要与张耳联姻之时,吕雉是赞同的。

刘邦还有长子刘肥常伴左右。

而吕雉与一双儿女沦陷于咸阳,朝不保夕。

如果女儿鲁元能与张耳之子张敖成亲,那么对于吕雉一支来说,是极大的助力。

虽然鲁元的年纪,都能做张敖女儿了,却也顾不了了。

谁知道当初胡亥横插一缸子,要让张耳做赵王,就要张敖入咸阳。

张敖一入咸阳,能不能成婚,还不就看胡亥意思了吗?

这件事情就搁置下来。

如今刘邦陷入困境,吕雉却不能坐以待毙。

吕雉作为汉王后,并不被允许在咸阳抛头露面,像从前在乡间一样博“吕神仙”的名声——在咸阳,唯一能与神话沾边的只有胡亥。

所以吕雉只是在背后给刘萤帮忙,比如赈济灾民的粮食发放,比如给士卒的御寒之物调集。可是关中黔首并不知道,这背后也有汉王后出的力。

吕雉人在屋檐下,又挂着汉王后的招牌,也并不敢争这等虚名,只是以此维系与刘萤的情谊。

刘邦兵败困于朝歌的消息传来,吕雉一夜不曾睡好。

刘邦作为丈夫,再怎么亏心,可是究竟是她孩子的亲爹。

在此时吕雉心中,最先盼着的当然还是刘邦能撑起来,而她要做的,就是在刘邦撑起来的地盘里为她一双儿女谋求最大的利益。

若是当初鲁元嫁给了张敖就好了…

这念头才起,吕雉第二日就迎来了做梦都没想到的人。

“…陛下?”吕雉望着黑袍高冠走来的年轻男子,慌忙行礼,又看向跟随的刘萤,以目光询问。

胡亥笑道:“你虽然高风亮节,不让阿萤同朕说——可是隔了四年,你忍得住,阿萤却是忍不住了。汉王后,昔日救命之恩,朕来偿报了。”

“偿报?这、这…陛下言重了…”吕雉谨慎应对。

“朕看你家鲁元甚好…”

吕雉心中一震——陛下这是要娶鲁元吗?是娶妻还是纳妾?

刘萤见吕雉面色,便知道是陛下把话说含糊了,忙笑道:“鲁元公主比太子殿下大了三岁,倒是也相宜…”

太子殿下!

吕雉心中一动,见胡亥与刘萤都含笑等待,便知道——这是要做太子正妃了!

可是…

可是如今刘邦在朝歌,既无人马又无外援,又有什么值得秦王来做儿女亲家的呢?

吕雉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

“鲁元她何德何能…”吕雉轻声道,“这是天大的礼遇,我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她虽然这样说着,心中却转着千百种设想。

刘萤微笑道:“姐姐一时欢喜傻了——这是陛下偿还您救命之恩呐!”

胡亥左右环顾,道:“你这小院倒是有趣——朕四处看看,你们聊。”

见胡亥避开,刘萤拉住吕雉,低声道:“陛下若有谋划,也是冲着汉王去的。汉王身边,既有长子刘肥,如今听说又有怀了身孕的戚夫人。姐姐,你要为自己的孩子早作打算呐!”

吕雉已是明白过来,轻声道:“太突然了…”她抓住刘萤的手,恳切道:“好阿萤,你给我交个底,叫我放心…”

刘萤左右一看,低声道:“陛下这是要做给天下人看的。我也说不清楚,陛下说这叫千金买骨…总之,对姐姐是好事儿…”

一时胡亥转完回来,见吕雉还在考虑,索性大马金刀坐下来,道:“朕也不瞒你,朕为太子求娶鲁元,既是因为鲁元温和敦厚、与太子处得来,也因为你那远在朝歌的丈夫…”

这是说到正题了,吕雉忙凝神细听。

胡亥道:“天下纷乱,如今方见清明端倪。汉王势衰,韩信与楚军正交战,各路诸侯观战。不瞒你说,朕从前是大秦的皇帝,如今还要做天下的君主——迎鲁元做太子妃,是朕欣赏你管教出来的女儿,也是做给天下诸侯看的。只要汉王接了这桩姻缘,做了朕的国丈,朕就是为了安抚诸侯,也会保你们一世荣华富贵。”

他举杯喝水。

刘萤在旁笑道:“这叫千金买骨——陛下以太子妃之位,买的便是汉王回咸阳做国丈。”

吕雉至此彻底明白了——胡亥这行的乃是阳谋!

哪怕他把目的和盘托出了,该中计的人还是要中计的。

现在的刘邦,就好似落水狗,众诸侯都等着扑上来吃他的尸体,瓜分他手下的能人,占据他故土的地盘…

刘邦若想东山再起,已经太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胡亥以大一统帝国的国丈之尊诱惑,刘邦能抵住吗?

女儿做了太子妃,外孙就是以后的皇帝!

不管刘邦是否愿意,吕雉当下是愿意的。

做太子妃的,是她的女儿!

不是刘邦情妇曹氏的女儿,更不是那什么新宠戚夫人的女儿…

吕雉恳切道:“陛下一片仁心,我实在感激。如今只怕汉王在外,另有打算…”

胡亥翘了翘嘴角——刘邦多半是不愿意的。

与此刻还未真正掌握过巅峰权力的吕雉不同,刘邦可是真正手握大权过的。